第一篇:分析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分析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提纲
人是企业的核心,构建和谐企业,要求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一、员工思想动态中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因素
(一)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无法适应快速变革,部分员工情绪上悲观失望,工作热情不高。
(三)职业发展空间不足,部分员工惰性滋生,工作进取心不足。
(四)自身竞争力低,部分一线员工自暴自弃,工作自信心不强。
(五)契约关系松散,劳务派遣工企业归属感不强。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一)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
(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管理基础。
(三)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和谐发展。
(四)构筑有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价值体现需求,激发和谐企业的内部活力。
(五)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满足员工竞争能力需求,开展和谐企业的素质提升工程。
(六)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员的流动和退出渠道,满足员工队伍新陈代谢的需要,构建企业和谐的用工氛围。
(七)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
人是企业的核心,构建和谐企业,首先要求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近年来,在经历了企业上市和流程重组,现在又面临战略转型的不断变革中,中国电信的企业组织架构、内部权利、利益分配出现了较大调整与变化,员工固有的思维模式、行为定式正在打破。自身利益的变化必然引发思想情绪的波动,员工与企业之间出现了一些非良性的因素,对和谐企业的构建产生了不利影响。“家和万事兴”,电信企业只有实现内部和谐,形成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关系,激发劳动者活力,最终解放生产力,保持企业基业长青。
一、员工思想动态中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因素
目前电信员工总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员工普遍高度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企业的收入与效益。95的员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但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偏差,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引导和扭转,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内部稳定和健康发展,影响和谐企业的构建。
(一)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任何改革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为代价的。而对于改革,员工常常抱有良好愿望和乐观情绪去满怀信心的期待,这种期待的心理导致员工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尤其是所需付出的代价缺乏事前的认识和心理准备,一旦改革的结果与期待的结果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波动与情绪上的失望。企业上市和流程重组后,给企业的生存与员工的利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薪酬制度的调整,竞争上岗,按岗定薪,冲击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中老年职工,认为自己为企业贡献一辈子,现在和年轻人一样要去竞争岗位,拿和年轻人一样的岗位工资,而且还面临知识老化、技能考核、竞争上岗等现实压力,因此变得忿忿不平、患得患失,认为企业不考虑他们的贡献,对待他们不公平。有技术、有学历的年轻人认为企业到处是中老年同志占据了岗位,自己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做的事情多,拿的工资少,福利方面与老同志相比更是吃了亏,与其他it等高技术含量企业比,同等年龄,同等学历,同等技术,自己远不能相比。这些心理失衡,不仅直接影响到员工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态度。
(二)无法适应快速变革,部分员工情绪上悲观失望,工作热情不高。近几年,中国电信变革频繁,随着企业对员工在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员工感到了工作中的巨大压力,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员工在快速的变化和全方位的变革中无法跟上节奏,这些员工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模式,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技能,一旦发生调整,就觉到这些变化太大了,太快了,感觉危机四伏,变得无可适从,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产生怀疑。如有的员工面对流程重组惶恐不安,担心自己“位置”不保或被企业淘汰;有的员工面对企业组织的岗位招聘,或自卑,或认为是内定的,还没参加应聘就自我否定,失去了很多机会。这种悲观失望情绪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斗志,影响企业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三)职业发展空间不足,部分员工惰性滋生,工作进取心不足。对中国电信企业的员工来说,衣食住行这样基本的需求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他们更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尽管随着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加快了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分别建立了管理、技术、营销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但僧多粥少,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普通员工,一部分人因此而产生了“混”的思想,不思进取,知识老化,技能退化。另一方面,在用工体制上也存
在不尽合理的因素,比如一个大学生在某一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年,岗位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长和才华,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凝固的空间里工作,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日长月久,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年轻一点想着跳槽,年老一点得过且过,工作懒散。
(四)自身竞争力低,部分一线员工自暴自弃,工作自信心不
强。在电信企业,一线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60。这一部分人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创业,九十年代的辉煌,现在面临21世纪的变革。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结果中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相对而言,这些一线员工,在岗位竞争中,他们处于劣势;在薪酬调整中,他们原地踏步甚至还要下调;在干部选拔中,他们绝大部分靠边站;在说不定的哪一天,他们被通知退养或买断。自身竞争力的不足、前途的渺茫、对生存的担忧,导致这一部分人没有目标,自暴自弃,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五)契约关系松散,劳务派遣工企业归属感不强。目前劳务派遣工在企业所占比例一般都较高,在有的基层单位已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这部分人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应聘来电信企业工作。第二种是下岗失业的青壮年,通过介绍或应聘来电信工作。第三种是城市周边无业的青壮年。上述三种类型的职工,都是从事一线工作或体力劳动,他(她)们工资较低,工作较辛苦,生活也较艰辛,而且没有和电信部门签订用工合同,在心理意义上属于“边缘人员”,和正式职工存在等级差别,他们的要求往往是增加工资,再就是要求企业一视同仁,能与正式工一样享受待遇。这些职工有吃苦耐劳的优点,但一旦不如意或是发现待遇高的单位,便会立马跳槽走人,有的在电信进行培训,掌握了一定技能后,就跳到竞争企业去了不仅浪费了培训成本,而且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带来了很大被动。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有人说,一个企业,如果带走他的员工,留下设备,过不了多久,那里只能是杂草一片;如果带走设备,留下员工,过不了多久,那里将是另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企业。员工就是企业的一切。当员工得不到理解、尊重和关爱,正常的情感需求和物质要求得不到满足,感觉不到自己在企业处于当家作主的地位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改革就失去了群众基础,企业发展和稳定就得不到保障,积极进取、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协调发展的和谐企业构建就无从谈起。要构造和谐企业,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内部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构造员工与企业共同的发展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兴旺和美的企业大家庭。
(一)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经济观念增强,注重实惠,讲求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加强利益关系的教育引导。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员工的利益落到实处,把员工的福利待遇作为企业和谐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保险制度,健全企业互助会制度,建设好“职工之家”,解决困难员工的燃眉之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消除工作的后顾之忧。对劳务派遣工和临时工,要通过改善福利待遇和开展工会“入会”等方式,保障他们的权益,提高这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摆正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防止过分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享受,不求贡献的的不良倾向。
(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管理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空前活跃,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希望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工作思路及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决议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所以要构建企业和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高度信任与各个层面的有效沟通、互动交流。在建立沟通机制的过程中,要实施三维立体沟通模式,一是要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日常沟通机制,如通过设立“总经理信箱”、企务公开电子邮箱、举行公司领导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座谈会制度等,使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管理层可以释疑解惑,共同探讨企业发展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及员工个人发展问题、生活学习问题,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使员工真正感受到来自管理层对他们的尊重,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奉献热情,形成凝聚团队的巨大动力。二是建立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提升组织执行力,特别是提高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质量的整体能力。三是建立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在网上设立自由论坛等多种方式,建立员工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快速通道,激发员工的智慧,释放员工的能量,鼓励员工坦述公司业务、管理、服务中的弊端与提出好的改进方式,在满足员工当家作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中,提升企业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整体执行能力。
(三)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和谐发展。每一位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除了关心自己的收入与待遇外,更关心企业给予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只有当他感受到自己有存在价值、受到重视、能才尽其用时,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稳定员工队伍。在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时,企业应根据新员工、中年员工和老员工三类人员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新员工一般希望能较快地做出贡献,想通过在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给他们机会和创造空间,使他们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中年员工一般能独挡一面,对于他们,企业要充分信任,大胆地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新的工作任务交予他们,要通过提拔晋升,使其职业通路畅顺。老年员工处于职业后期阶段,退二线和退休问题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大量事实表明,退二线和退休均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对企业的工作也会产生影响。在这一部分人的职业规划上,要注意做好细微的思想工作,既要发挥他们经验丰富的优势,安排他们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又要对退休等事宜给予细致周到的计划和管理。在职业生涯设计规划的具体实施上,企业要首先分析员工的理想型职业选择和现实型职业选择。两者的距离越近,双方的冲突就越小,应注意规范化进行,逐步建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机制,建立劳资双方长期平衡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实现员工个人抱负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和谐发展。同时要通过绩效考核方式发现员工价值的生命周期。员工价值的生命周期一般为2年,如果某员工上任一个岗位2年有余,通过考核还不能胜任工作,在通常情况下,该员工不会再在此岗位上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如果某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2年且绩效考核业绩突出,要让其发挥更大价值,就应早点给他换上有更大责任并有更大权利的岗位,让他开始新的价值生命周期。如果某员工价值的生命周期到了,企业不给他换岗,时间一久,员工就会逐渐失去拼搏的激情,产生惰性。
(四)构筑有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价值体现需求,激发和谐企业的内部活力。对员工而言,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特别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员工的工作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的有效激励。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目标激励,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除了金钱目标外,还有权力目标或成就目标等。当一个人的目标强烈和迫切地需要实现时,他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热切的关注,对工作产生强大的责任感,平时不用别人监督就能自觉地把工作搞好。一个人只有不断受启发向高目标追求,才能充分调动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二是荣誉激励,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员工,荣誉奖励是非常有效的精神激励方法。三是提升激励。职位的高低影响个人工作情绪与态度,企业中职位低的员工容易沮丧,且经常表现出抗拒心理。提升激励是对表现好、素质高的员工的一种肯定,应将其纳入“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制度。事实上,基于分工的需要,企业总有一些职位较低的人员,作为电信企业,应设置一定升迁标准及优先次序,建立升迁机制,做到人事公开、公正而合理并提倡只有岗位之分,无职业贵贱的观念,使员工乐于从基层工作干起。四是绩效评价,要通过在企业倡导“岗位靠竞争、薪酬看绩效,绩效要考核”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员工的薪酬、岗位与绩效考核结果紧密联系起来。对考核优者应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激励,对劣者则应热情帮助,给予其一定改进时间,不能一味地降级降工资,影响员工积极性。五是对核心员工和管理层可以适当采取股票期权等长效激励手段,通过提高利益的相关性来稳定和激励企业的这一部分核心人员,提高他们的企业归属感和工作热情。
(五)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满足员工竞争能力需求,开展和谐企业的素质提升工程。面临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岗位的激烈竞争,每位员工都有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愿望。竞争能力的提升源自培训,企业要加大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力度,把建立一个知识型、学习型的企业作为发展目标,建立一个自给自足、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员工的教育培训需求。首先,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以增强员工业务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为中心,建立以岗位培训为基础、目标培训为重点、自我学习为补充的培训制度。其次是实施“人才工程”,“因材施训”,注意结合市场变化和竞争态势,分层次有步骤抓好员工的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使员工及时掌握电信新知识、新的营销和管理方法,推动企业知识快速更新,使员工始终处于知识的最前沿。再次是通过坚持培训和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实效性,让员工自觉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要通过开展各种方式的培训、自学和工作实践,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将员工和企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持续发展。
(六)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员的流动和退出渠道,满足员工队伍新陈代谢的需要,构建企业和谐的用工氛围。长期固定从事某一工作的人,不论他原来多么富有创造性,都将逐渐丧失对工作的热情,并影响到企业效率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发挥,这种现象称为疲顿倾向。当前中国电信在人员的流动和退出方面上明显滞后于其他通信运营商,企业的核心员工或骨干人才因资力浅、岗位不够等原因无法晋升而人心不稳、工作积极性受挫,老弱病残或富余人员企业想让他出去又没有适当的渠道,因年龄原因退下来的老干部保留了待遇但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没有从事或只象征性承担了很少一部分具体工作,使其他员工的工作任务因此加重,工作积极性也受到影响。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员工队伍的新陈代谢严重不足,外面的优秀人才来不了,企业的关键人才留不住,闲置的人员推不走,在岗的人员效率低下,内部的活力明显不够。要构筑和谐的用工氛围,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积极开展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面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二是要加强人员的内部流动。没有员工的流动,企业只会是一潭死水,只有人员的流动才能为企业带来活力和朝气,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内部招聘网、开展岗位交流等形式,来推动员工的合理和正常流动。三是要建立完善人才引进,离岗退养、内部待岗、员工离职等一系列人员的引进和退出机制,摆脱长期困扰企业“想进的人进不来,该出的人出不去,要走的人走不了”的机制障碍。四是要建立与人才选任通道相匹配的退出通道。干部达到退出年龄要正常退出,考察不称职、考核末位、完不成绩效考核目标要提前退出,要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与时俱进、“不进则退、不进则下、不进则出”的氛围,使员工自加压力,自觉提高素质,增强企业活力。
(七)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科技和人才,一打就倒;而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则不打自倒。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使不同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企业文化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一个和谐的企业而言,必须树立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明确在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中国电信已经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基层企业,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做好企业文化的落地执行工作,使中国电信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和湖南电信十大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并统一思想和行动,真正将员工的理想、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目标、信念等融为一体,使企业成为和谐美好的员工之家。
总之,在电信企业发展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和谐企业,关键在于以人为本,确保人与人、人与企业之间的和谐。所以,我们要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使企业和员工产生“谐振”,奏出和谐的音符。
第二篇:分析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分析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人是企业的核心,构建和谐企业,要求企业人与员工之间的共同和谐。随着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生存和发展,竞争与压力,使得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多变,环境复杂,员工固有的思维模式、行为定式正在打破。自身利益的变化必然引发思想情绪的波动,员工与企业之间出现了一些非良性的因素,对和谐企业的构建产生了不利影响。“家和万事兴”,供电企业只有实现内部和谐,形成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关系,激发员工的活力,确保企业健康和谐稳定发展。
一、切准思想动态,分析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成因 目前供电企业员工总体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员工普遍高度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企业的收入与效益。大多数员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但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偏差,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引导和扭转,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内部稳定,影响到和谐企业的构建。
(一)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任何改革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为代价的。而对于改革,员工常常抱有良好愿望和乐观情绪去满怀信心的期待,一旦改革的结果与期待的结果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波动与情绪上的失望。特别是薪酬制度的调整,竞争上岗,按岗定薪,冲击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中老年职工,认为自己为企业贡献一辈子,现在和年轻人一样要去竞争岗位,拿和年轻人一样的岗位工资,而且还面临知识老化、技能考核等现实压力,因此变得忿忿不平、患得患失,认为企业不考虑他们的贡献,对待他们不公平。有技术、有学历的年轻人,认为自己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企业没有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做的事情多,拿的工资少,与老同志相比吃了亏。这些心理失衡,不仅直接影响到员工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态度。
(二)无法适应快速变革,部分员工热情不高。近几年,随着企业对员工在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员工感到了工作中的巨大压力,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员工在快速的变化和全方位的变革中无法跟上节奏,这些员工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模式,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技能,一旦发生调整,就觉到这些变化太大了,太快了,感觉危机四伏,变得无可适从,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产生怀疑。如有的员工担心自己“位臵”不保或被淘汰;有的员工面对企业组织的岗位招聘,或自卑,或认为是内定的,还没参加应聘就自我否定,失去了很多机会。这种悲观失望情绪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激情,影响企业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三)职业发展空间不足,少数员工进取心不强。对供电企业的员工来说,衣食住行这样基本的需求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他们更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企业内部人事的改革,主辅分离,部室调整,形成了僧多粥少,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普通员工,一部分人因此而产生了“混”的思想,不思进取,知识老化,技能退化。另一方面,在用工体制上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因素,比如一个大学生在某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大几年,岗位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长和才华,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凝固的空间里工作,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日长月久,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工作懒散。
(四)自身竞争力低,部分员工自暴自弃。在供电企业,一线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60%。这一部分人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创业,九十年代的辉煌,现在面临21世纪的变革。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结果中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相对而言,这些一线员工,在岗位竞争中,他们处于劣势;在薪酬调整中,他们调整幅度很小,有的原地踏步甚至还要下调;在干部选拔中,由于年龄和学历的限制,基本上是靠边站。自身竞争力的不足、前途的渺茫。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员工是企业的一切。当员工得不到理解、尊重和关爱,正常的情感需求和物质要求得不到满足,感觉不到自己在企业处于当家作主的地位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改革就失去了群众基础,企业发展和稳定就得不到保障,积极进取、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协调发展的和谐企业构建就无从谈起。要构造和谐企业,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内部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构造员工与企业共同的发展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兴旺和美的企业大家庭。
(一)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经济观念增强,注重实惠,讲求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加强利益关系的教育引导。一方面,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员工的利益落到实处,把员工的福利待遇作为企业和谐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保险制度,健全企业互助会制度,建设好“职工之家”,解决困难员工的燃眉之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消除工作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摆正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防止过分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享受,不求贡献的不良倾向。
(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管理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空前活跃,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希望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工作思路及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决议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一是要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日常沟通机制,如通过设立“总经理信箱”、企务公开电子栏、总经理联络员会议、合理化建议、职工代表座谈会等形式,使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管理层可以释疑解惑,共同探讨企业发展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及员工个人发展问题、生活学习问题,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使员工真正感受到来自管理层对他们的尊重,激发他们的奉献热情。二是建立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提升组织执行力,特别是提高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质量的整体能力。
(三)积极开展“愿景”设计,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和谐发展。每一位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关心企业给予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只有当他感受到自己有存在价值、受到重视、能才尽其用时,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稳定员工队伍。新员工一般希望能较快地做出贡献,想通过在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臵,要给他们机会和创造空间,使他们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中年员工一般能独挡一面,对于他们,企业要充分信任,大胆地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新的工作任务交予他们,要通过提拔晋升,使其职业通路畅顺。老年员工处于职业后期阶段,退二线和退休问题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对这一部分人要注意做好细微的思想工作,要发挥他们经验丰富的优势,安排他们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企业要首先分析员工的理想型职业选择和现实型职业选择。两者的距离越近,双方的冲突就越小,尽可能地满足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实现员工个人抱负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和谐发展。
(四)构筑有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价值体现需求,激发和谐企业的内部活力。对员工而言,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特别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员工的工作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的有效激励。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目标激励,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除了金钱目标外,还有权力目标或成就目标等。当一个人的目标强烈和迫切地需要实现时,他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热切的关注,对工作产生强大的责任感,平时不用别人监督就能自觉地把工作搞好。一个人只有不断受启发向高目标追求,才能充分调动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二是荣誉激励,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员工,荣誉奖励是非常有效的精神激励方法。三是绩效评价,要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员工的薪酬、岗位与绩效考核结果紧密联系起来。对考核优者应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激励,对劣者则应热情帮助,给予其一定改进时间,不能一味地降级降工资,影响员工积极性。
(五)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满足员工竞争能力需求,开展和谐企业的素质提升工程。面临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岗位的激烈竞争,每位员工都有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愿望,要建立一个自给自足、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员工的教育培训需求。首先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以增强员工业务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为中心,建立以岗位培训为基础、目标培训为重点、自我学习为补充的培训制度。其次是实施“人才工程”,分层次有步骤抓好员工的基础培训、岗位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使员工及时掌握供电新知识、新的营销和管理方法,着力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和“双师”人才。再次是通过坚持培训和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实效性,让员工自觉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要通过开展各种方式的培训、自学和工作实践,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将员工和企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持续发展。
(六)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员的流动渠道,满足员工队伍新陈代谢的需要,构建企业和谐的用工氛围。当前在我们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方面上明显滞后,企业的核心员工或骨干人才因资力浅、岗位不够等原因无法晋升而人心不稳、工作积极性受挫,导致员工队伍的新陈代谢严重不足,内部的活力明显不够。要构筑和谐的用工氛围,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积极开展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面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二是要加强人员的内部流动。没有员工的流动,企业只会是一潭死水。可以开展岗位交流等形式,来推动员工的合理和正常流动。三是要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内部待岗、员工离职等一系列人员的引进和退出机制,摆脱长期困扰企业“想进的人进不来,该出的人出不去,要走的人走不了”的机制障碍。四是要建立能上能下的人才进出通道。要在企业内部营造 “不进则退、不进则下”的氛围,使干部、员工自加压力,自觉提高素质,增强企业活力。
(七)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科技和人才,一打就倒;而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则不打自倒。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使不同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企业文化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影响因素。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我们供电企业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基层企业,就是要用国网公司的服务宗旨、安全理念、企业精神、发展目标等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真正将员工的理想、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目标、信念等融为一体,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使企业成为和谐美好的员工之家。
总之,在供电企业发展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和谐企业,关键在于以人为本,确保人与人、人与企业之间的和谐。所以,我们要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使企业和员工产生“谐振”,奏出和谐的音符。
第三篇:分析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提 纲
人是企业的核心,构建和谐企业,要求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一、员工思想动态中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因素
(一)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无法适应快速变革,部分员工情绪上悲观失望,工作热情不高。
(三)职业发展空间不足,部分员工惰性滋生,工作进取心不足。
(四)自身竞争力低,部分一线员工自暴自弃,工作自信心不强。
(五)契约关系松散,劳务派遣工企业归属感不强。
二、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一)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
(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管理基础。
(三)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和谐发展。
(四)构筑有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价值体现需求,激发和谐企业的内部活力。
(五)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满足员工竞争能力需求,开展和谐企业的素质提升工程。
(六)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员的流动和退出渠道,满足员工队伍新陈代谢的需要,构建企业和谐的用工氛围。
(七)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
人是企业的核心,构建和谐企业,首先要求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近年来,在经历了企业上市和流程重组,现在又面临战略转型的不断变革中,中国电信的企业组织架构、内部权利、利益分配出现了较大调整与变化,员工固有的思维模式、行为定式正在打破。自身利益的变化必然引发思想情绪的波动,员工与企业之间出现了一些非良性的因素,对和谐企业的构建产生了不利影响。“家和万事兴”,电信企业只有实现内部和谐,形成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关系,激发劳动者活力,最终解放生产力,保持企业基业长青。
一、员工思想动态中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因素
目前电信员工总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员工普遍高度。的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创业,九十年代的辉煌,现在面临21世纪的变革。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结果中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相对而言,这些一线员工,在岗位竞争中,他们处于劣势;在薪酬调整中,他们原地踏步甚至还要下调;在干部选拔中,他们绝大部分靠边站;在说不定的哪一天,他们被通知退养或买断。自身竞争力的不足、前途的渺茫、对生存的担忧,导致这一部分人没有目标,自暴自弃,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五)契约关系松散,劳务派遣工企业归属感不强。目前劳务派遣工在企业所占比例一般都较高,在有的基层单位已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这部分人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应聘来电信企业工作。第二种是下岗失业的青壮年,通过介绍或应聘来电信工作。第三种是城市周边无业的青壮年。上述三种类型的职工,都是从事一线工作或体力劳动,他(她)们工资较低,工作较辛苦,生活也较艰辛,而且没有和电信部门签订用工合同,在心理意义上属于“边缘人员”,和正式职工存在等级差别,他们的要求往往是增加工资,再就是要求企业一视同仁,能与正式工一样享受待遇。这些职工有吃苦耐劳的优点,但一旦不如意或是发现待遇高的单位,便会立马跳槽走人,有的在电信进行培训,掌握了一定技能后,就跳到竞争企业去了不仅浪费了培训成本,而且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带来了很大被动。
二、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有人说,一个企业,如果带走他的员工,留下设备,过不了多久,那里只能是杂草一片;如果带走设备,留下员工,过不了多久,那里将是另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企业。员工就是企业的一切。当员工得不到理解、尊重和关爱,正常的情感需求和物质要求得不到满足,感觉不到自己在企业处于当家作主的地位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改革就失去了群众基础,企业发展和稳定就得不到保障,积极进取、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协调发展的和谐企业构建就无从谈起。要构造和谐企业,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内部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构造员工与企业共同的发展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兴旺和美的企业大家庭。
(一)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经济观念增强,注重实惠,讲求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加强利益关系的教育引导。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员工的利益落到实处,把员工的福利待遇作为企业和谐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保险制度,健全企业互助会制度,建设好“职工之家”,解决困难员工的燃眉之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消除工作的后顾之忧。对劳务派遣工和临时工,要通过改善福利待遇和开展工会“入会”等方式,保障他们的权益,提高这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摆正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防止过分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享受,不求贡献的的不良倾向。
(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管理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空前活跃,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希望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工作思路及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决议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所以要构建企业和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高度信任与各个层面的有效沟通、互动交流。在建立沟通机制的过程中,要实施三维立体沟通模式,一是要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日常沟通机制,如通过设立“总经理信箱”、企务公开电子邮箱、举行公司领导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座谈会制度等,使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管理层可以释疑解惑,共同探讨企业发展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及员工个人发展问题、生活学习问题,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使员工真正感受到来自管理层对他们的尊重,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奉献热情,形成凝聚团队的巨大动力。二是建立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提升组织执行力,特别是提高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质量的整体能力。三是建立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在网上设立自由论坛等多种方式,建立员工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快速通道,激发员工的智慧,释放员工的能量,鼓励员工坦述公司业务、管理、服务中的弊端与提出好的改进方式,在满足员工当家作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中,提升企业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整体执行能力。
(三)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和谐发展。每一位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除了关心自己的收入与待遇外,更关心企业给予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只有当他感受到自己有存在价值、受到重视、能才尽其用时,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稳定员工队伍。在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时,企业应根据新员工、中年员工和老员工三类人员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新员工一般希望能较快地做出贡献,想通过在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给他们机会和创造空间,使他们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中年员工一般能独挡一面,对于他们,企业要充分信任,大胆地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新的工作任务交予他们,要通过提拔晋升,使其职业通路畅顺。老年员工处于职业后期阶段,退二线和退休问题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大量事实表明,退二线和退休均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对企业的工作也会产生影响。在这一部分人的职业规划上,要注意做好细微的思想工作,既要发挥他们经验丰富的优势,安排他们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又要对退休等事宜给予细致周到的计划和管理。在职业生涯设计规划的具体实施上,企业要首先分析员工的理想型职业选择和现实型职业选择。两者的距离越近,双方的冲突就越小,应注意规范化进行,逐步建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机制,建立劳资双方长期平衡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实现员工个人抱负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和谐发展。同时要通过绩效考核方式发现员工价值的生命周期。员工价值的生命周期一般为2年,如果某员工上任一个岗位2年有余,通过考核还不能胜任工作,在通常情况下,该员工不会再在此岗位上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如果某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2年且绩效考核业绩突出,要让其发挥更大价值,就应早点给他换上有更大责任并有更大权利的岗位,让他开始新的价值生命周期。如果某员工价值的生命周期到了,企业不给他换岗,时间一久,员工就会逐渐失去拼搏的激情,产生惰性。
第四篇:加强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加强员工思想动态分析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作者:刘静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5年第01期
摘 要:人是企业的核心,构建和谐企业,首先要求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和谐。企业只有实现内部和谐,形成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员工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优化生产关系,激发员工活力,最终解放生产力,保持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关键词:和谐企业;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一、员工思想动态中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因素
目前员工总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员工普遍高度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心收入与效益。大部分员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但也存在着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偏差,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扭转,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影响和谐企业的构建。
(一)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任何改革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为代价的。企业重组后,给企业的生存与员工的利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失衡,不仅直接影响到员工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态度。
(二)无法适应快速变革,部分员工情绪上出现波动,工作热情不高。企业改革发展,对员工在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员工感到了工作中的巨大压力,有悲观失望情绪的存在,影响企业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三)职业发展空间不足,部分员工惰性滋生,工作进取心不足。企业员工更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企业内部加快了人事、劳动、分配等项制度改革,一部分人因此而产生了“混”的思想,不思进取,知识老化,技能退化。
(四)自身竞争力低,部分一线员工自暴自弃,工作自信心不强。在企业一线员工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这一部分人没有目标,自暴自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员工就是企业的一切。要构造和谐企业,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内部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构造员工与企业共同的发展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的企业大家庭。
(一)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是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另一方面,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摆正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管理基础。要构建企业和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高度信任与各个层面的有效沟通、互动交流。一是要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日常沟通机制。二是建立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三是建立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
(三)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和谐发展。每一位员工,除了关心自己的收入与待遇外,更关心企业给予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只有当他感受到自己有存在价值、受到重视、才尽其用时,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稳定员工队伍。逐步建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机制,建立劳资双方长期平衡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实现员工个人抱负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和谐发展。
(四)构筑有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价值体现需求,激发和谐企业的内部活力。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目标激励,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二是荣誉激励,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三是提升激励。四是绩效评价,要通过在企业倡导“岗位靠竞争、薪酬看绩效,绩效要考核”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员工的薪酬、岗位与绩效考核结果紧密联系起来。
(五)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满足员工竞争能力需求,开展和谐企业的素质提升工程。竞争能力的提升源自培训,企业要加大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力度,首先,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以增强员工业务学习能力,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为中心,建立以岗位培训为基础、目标培训为重点、自我学习为补充的培训制度。其次是实施人才工程,因材施训,使员工及时掌握新知识、新的管理方法,推动企业知识快速更新,使员工始终处于本行业知识的最前沿。再次是通过坚持培训和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实效性,让员工自觉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六)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员的流动渠道,满足员工队伍新陈代谢的需要,构建企业和谐的用工氛围。要构筑和谐的用工氛围,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积极开展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全面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二是要加强人员的内部流动。三是要建立与人才选任通道相匹配的退出通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七)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企业文化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影响因素。树立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并统一思想和行动,真正将员工的理想、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目标、信念等融为一体,使企业成为和谐美好的员工之家。
总之,在企业发展改革形势良好的背景下,构建和谐企业,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和谐。所以,我们要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使企业和员工产生“谐振”,奏出和谐的音符。
第五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浅议
十七大以来党的历次会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陕西煤化建设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始终以“凝心聚力,善建勤为”“一流企业,幸福家园”为目标,坚持把“幸福家园,低碳建设”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着力打造和谐企业。职能部门也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在规范管理,合法经营中,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和谐发展的规划目标与保证措施,这些无疑对推进企业和谐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企业群众组织的代表者-工会,担负着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的神圣使命,无论是在企业重大决策的执行中,还是企业发展的进程中都发挥着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因此工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重大决策、发展目标,不失时机地做好职工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更好的在维护企业、职工利益方面发挥好监督与指导作用。实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双赢”。
一、统一思想,不断深化构建和谐企业
面对新的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应该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以来党的历次会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和集团公司关于构建和谐企业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把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首先要深化学习,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
上级及公司党委先后多次印发文件,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述,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就构建“和谐企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学习,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劳动关系和谐是实现企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性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思路更加明晰,作风更加务实,措施也更加有力。
其次要统一思想,明确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思路。
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重点应抓好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加大构建和谐企业的宣传发动,进一步转变职工思想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形成“凝心聚力,善建勤为;创建一流企业,幸福家园”的发展思路与奋斗目标,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统筹部署构建和谐企业工作。在实践中要求基层单位认真部署,周密安排,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推动构建和谐企业工作的不断深入。
第三要突出重点,努力处理好企业发展的各种关系。
劳动关系的和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石,它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要坚持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构建和谐企业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认真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关系、企业文化和职工行为的关系、企业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的关系、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达到“幸福家园,低碳建设”的要求。通过不断深化对构建和谐企业的认识,使大家深刻意识到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打造和谐环境,构筑和谐理念,突出和谐关系,我们公司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办法,增加职工收入,提升职工主人翁地位,把主业做精,实力做强已形成共识,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职工收入的双赢而奋斗。
二、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企业和谐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了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为职工着想,处处为职工谋利;始终坚持依法治企,德法并重,不断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力度,形成有效的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机制,努力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工会作为职工利益地代表者,要始终从维护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和谐,职工利益不受损害出发,加强同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广泛联系,发挥好督导和监管的作用,提升企业和谐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影响构建和谐企业的因素
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我们真切地感到企业劳动关系不协调,民主管理得不到保障,安全权益得不到维护,人才环境得不到改善,精神环境得不到充实,自然环境得不到关注,就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心理、才智贡献,更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构建和谐企业要牢牢把握好劳动关系和谐这个关键,不断夯实队伍稳定这个基础,努力激活改革改制这个动力,始终围绕谋求发展这个主线,坚持着眼于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根本目标。
首先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
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的企业,也就没有了和谐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近年国家成功举办了“世博会”、“世园会”等这些举世瞩目的盛会这不仅是加强同世界各国发展友谊合作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提升我国的政治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稳定和谐尤显重要,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劳动关系和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企业工会的职能作用,坚持把工作的重点定位于
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点上,既让企业自觉规范管理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又让广大职工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做到制度约束与荣誉激励的有机相结合。在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关键环节上,企业工会与企业的职能部门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建立起顺畅高效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系统工程的协调稳定发展。
其次队伍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要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使全体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企业要实现和谐发展,经营管理健康有序,就要始终把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企业稳定放在首位。企业在实施重大改革时,要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在取得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有效地维护企业稳定。在利益分配中必须建立完善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待遇、事业等各个方面体现职工自身价值,通过合理拉开分配差距,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对重大事项依法遵规,悉心听取各方意见,广泛发扬民主,做到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努力把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导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不断提高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在各项措施制定、工作部署和工作作风方面要切合实际,要更加符合最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着力避免因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起职工群众的不满和抱怨。“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关心职工生活,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以人为本,抓稳定,以稳定为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动力。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去应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到我们每个企业,一要抓好体制改革,要根据企业主业和辅业的发展状况,加大主业改革;要以产业归并和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辅业发展为目标,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已走出了一条适合本企业发展特色的路子,不断优化了企业经营环节。二要通过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抓好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要结合企业改革要求,对不适应企业发展形势、不符合流程管理思想的规章制度进行疏理,不断完善生产经营各环节管理制度及评价标准。重点要通过流程整合和再造,消除管理中的无效环节,搭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三要抓好企业制度完善。要通过制度改革工作,重点要建立岗位价值为衡量依据的绩效评价和薪酬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最终使企业运转协调、充满活力、不断发展。重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精神,鼓励和支持一切创新活动,改革的过程就能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开拓奋进的过程,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成为企业持续获得强大动力源泉的过程。
第四谋求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主线。
从本质上讲,和谐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因此,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就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企业加快发展,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目标,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企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思路、新要求,加快企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企业化、实体化运作步伐,把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要加大全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创造公正、向上、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企业,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四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经营活动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努力促进就业,加强环境保护,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社会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第五提高效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目标
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失去了效益,职工没有了收益,和谐也就没有了根基。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根本目标,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几年来,我们公司始终着眼于“务实”和“创新”这个基点,坚持在工作思路上求实,在工作方法上求新,在工作成果上求效,深入开展了“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等系列活动,坚持对内抓安全、严管理,对外跑市场,要政策扩大施工领域,不断求效益、促发展,企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先后落实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狠抓安全生产,职工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设备健康水平逐步提高,企业实力逐步壮大,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职工的收入福利也在逐年稳步持续提升,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充实。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处处充满着安定、和谐、幸福的氛围,呈现着政通人和,百业待兴,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
和谐是美的一种形态,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公司奏响了和谐奋进的乐章,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前进动力。但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孜孜不倦地去努力,去追求,为实现一流企业、幸福家园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积极努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