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Economics is interested in how and why individuals(or groups)make decisions about the use and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producer, or a cost or benefit that arises from consumption and falls on someone other than the consumer.equal marginal external cost(pigouvian tax).The government sets a price per unit of pollution, so that the more a firm pollutes, the higher are its emissions charges.are legally established titles to the ownership, use, and disposal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are enforceable in the courts.7.Each firm is assigned a permitted amount of pollution per period and firms trade permits.8.The market price of a permit confronts polluters with the social marginal cost of their actions and leads to an efficient outcome.cost)incurred in related markets or experienced by consumers or government(= benefits)increases in productivity from cleaner environment, process 14.WTP is the most common tool to assess value: maximum amount of money an individual would voluntarily pay to obtain an improvement 15.WTA = the least amount of money an individual would accept to forego the improvement Ask individuals what they are WTP for a change in environmental attributeThe idea: Uses market price of a good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an environmental attribute which is embedded in the price of the marketed good 19.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是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促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2.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之间的曲线。3.稀缺性:稀缺是经济学中一个基础性的概念。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就必须作出各种选择,这也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4.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模型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5.产权: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需求函数: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函数。
2.供给曲线: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3.均衡价格:当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
4.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5.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6.最低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低价格。
7.最高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
1.效用: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选择的商品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集合。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5.收入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从而引起对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6.替代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对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1.生产函数:从一个企业来讲,生产函数是指企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某种产品产出的数量取决于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组合比例下的投入数量。从一个社会来讲,生产函数是指整个社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产出可以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各种投入可以高度抽象为劳动L、资本K两种要素。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共同设计出来的一种生产函数,其形式为:Q=A Lα Kβ式中,A为技术系数,L为劳动的投入量,K为资本的投入量,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的相对重要性,α表示劳动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表示资本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并且,0<α、β<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质,在经济理论和实践中被广泛使用。
3.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条件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例如,劳动的边际产量可表示为:MPL=ΔTPL/ΔL。
4.等产量曲线:是一条表明能够取得相等产量的两种可变投入的各种组合的曲线,是指企业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为获得相等产量而选择的两种要素各个不同组合点相联接形成的一条曲线。
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等产量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它表示两种可变投入要素变动微量之间的替代比例关系。以MRTS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MRTSLK=ΔK/ΔL。
6.等成本线:是指在成本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点连接形成的曲线。设成本为C,工资为w,利息率为r,则等成本线的一般方程为:c=wL+rk。
7.规模收益: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相同的比例时,总产量从而总收益的变化情况,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改变对产量从而收益的影响。如果因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而引起的收益的增加比例大于要素增加的比例,那么,生产呈现规模收益递增;如果收益增加的比例等于要素增加的比例,那么,生产呈现规模收益不变;如果收益增加的比例小于要素增加的比例,那么,生产呈现规模收益递减。
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最终会出现递减的规律。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9.内在经济:内在经济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于自身内部原因引起的产量增加。其原因主要有:使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实现专业化,提高管理技术,综合利用副产品,取得有利的销售条件。相应地,有内在不经济。
10.外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和收益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有:更方便的交通,更多更灵通的信息,更多更好的人才等。相应地,有外在不经济。
1、完全垄断(Pure monopoly)简称垄断,它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2、自然垄断是指某些商品的生产在生产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固定成本,而在一个比较大的产出范围内却呈现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以至于只需要一家厂商的生产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需求的情况。
3、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者在销售同一种产品或提供同一种服务时,针对市场需求或销售对象的不同索取不同的价格。
4、勒纳指数等于价格超出边际成本的部分占价格的比例,用来衡量垄断势力。
5、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指由众多厂商组成的、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6、寡头垄断(Oligopoly)是指一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少数几家大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1.引致需求:指由于对某一最终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对生产它的某一生产要素的需求,又称为派生需求或间接需求。
2.边际产品价值: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边际物质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VMP=MP•P。
3.边际收益产品: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量,它等于边际收益与边际产量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MRP=MR•MP。
4.边际要素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的使用所增加的成本支出。
5.租金:除了土地要素的供给是固定不变的以外,还有一些要素的供给也可以是固定不变的,如某些人的天赋才能。经济学中将这种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价格称为租金。对于该类要素,租金的变化并不能增加或减少其市场供给量。
6.准租金: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准租金等于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当经济利润大于0时,准租金大于固定总成本;当经济利润等于0时,准租金便等于固定总成本。当经济利润小于0时,准租金小于固定总成本。
7.经济租金:许多要素的收入尽管从总体上看不同于租金,但有一部分类似于租金,即从要素总收入中减去该部分并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通常将要素的这一部分收入称为经济租金。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减去机会成本。假定需求是既定的,则经济租金的大小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供给曲线越陡峭,经济租金越大,尤其是,当要素供给曲线垂直时,全部要素收入都变为经济租金,它恰好等于租金或地租。8.欧拉定理:是指产品分配净尽定理。它说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按要素的边际产品进行分配,恰好能分配完社会总产品,既不多,也不少。反之,则会出现社会总产品按要素的边际产品分配之后,有剩余或者不够分配的情况。
9.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判断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方法。洛伦兹首先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列,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最后将得到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就得到了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是不平等;相反,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程度越是平等。运用洛伦兹曲线可对各种政策的收入效应进行比较。
10.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作出的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若以A表示实际的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以B表示实际的洛伦兹曲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则有基尼系数G=A/A+B。如果A为零,则基尼系数为零,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如果B为零,则基尼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在现实社会中,基尼系数总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指把单个市场孤立起来,只考察某个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决定的研究方法。
2.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指将所有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所有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决定的方法。
3.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改变使得社会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同时又没有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以帕累托标准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4.帕累托最优状态:当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实现了价格与产量的一般均衡时,所有的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没有一个经济实体能使自己的状态变好而不使其他某个经济实体的状况变坏。
5.交换的一般均衡:交换的一般均衡是指当社会生产状况即定和收入分配状况即定的条件下,通过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换使得交易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况。
6.产品转换率:又称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表示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产品的数量。7.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应该是使境况最糟的社会成员的效用最大化,同时使所有人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都有事可做。
8.不可能性定理:阿罗在相当宽松的条件下证明了从不同个人的偏好当中合理的形成所谓的社会偏好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社会福利函数不存在。换句话说,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有名的不可能性定理。
1.不完全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信息经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对称的。这种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你想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机制来解决,特别是运用博奕伦的相关致使来解决机制设计问题。
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在签订交易和约之前,进行交易的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并且该信息又可能影响到另一方的利益,这样拥有信息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来做出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选择。
3.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心占有居于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损坏另一方,同时也不承担后果的一种行为。
4.市场信号显示:是指信息占有居于优势的一方通过做出某些承诺(有成本的)来向其他人表示其产品的优秀或者其他某些特征。在现实中比如产品的保修承诺、公司为产品所作的大量的高价的广告等。
5.市场信号筛选:是指对于信息居于劣势的一方通过某些安排以较低的成本来辨别市场信息或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比如保险公司可以向投保人出售两类保单,通过投保人的选择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投保人的风险偏好;公司在招收新员工时对员工的能力以及其所接受的教育来衡量等等。
6.非对称信息:时厂商买方与卖方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即买方掌握的信息卖方不一定知晓,卖方掌握的信息买方不一定知晓。
7.败德行为: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降低防范意识而采取更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的动机,败德行为又称为道德公害,其产生的原因是非对称信息。
8.委托-代理人问题:由于委托人不能确切了解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可能会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而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
9.参与约束:在委托代理中,委托人设计的机制不是强制性的,必须基于交易参与方的合意,代理人不参与委托人的交易时能够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是代理人的保留效应(机会成本),代理人从交易中得到的效用不得低于他的保留效用。
10.激励相容约束:在委托代理中,委托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会设计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他选择其他行动所得到的期望效用,此时,代理人会积极选择委托人所希望得到的行动。
外部性:又被称作“溢出效应”,即一个经济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反映出来。一般区分为有益的外部经济效应和有害的外部经济效应。该效应的存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很大,且很难在市场价格中全部反映出来。有益的外部经济效应使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而有害的外部经济效应使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为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政府应对存在外部性的经济进行干预,使具有有益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满足社会需求,而对具有有害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企业压缩其生产规模,力求降低社会成本。
外部经济:如果一个个体的一项社会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而该个体并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即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则这种外部性被称为外部经济。
外部不经济:如果一个个体的一项社会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不利的影响,而该个体并不会因此而付出相应代价,即社会成本大于个人在其活动中付出的私人成本,则这种外部性被称为外部不经济。科斯定理:所谓科斯定理是人们对科斯思想的一种归纳。科斯定理可以表述如下: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但是,在实际中运用科斯定理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并不一定真的有效。这是因为,有些资产的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而已经明确规定的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转让的。此外即使通过市场转让也未必能达到有效率的结果。
交易成本:狭义上是指完成一项交易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广义上的交易成本是指协商谈判和履行协议所需的各种资源的费用,包括制定谈判策略所需信息的成本,谈判所花的时间,以及防止谈判各方欺骗行为的成本。不同交易中交易成本一般不同,并且交易成本会影响资源的配置,高交易成本会妨碍市场的运行,甚至制约交易的发生和完成。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整个社会共同享有的各种服务和设施的总称,如国防、军队、司法机关、文教卫生等。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一是非排他性,即公共产品的消费权为整个社会共同占有。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在一定条件下,消费人数增加不会促使社会把更多的社会资源用于生产该产品而减少其他产品的生产。由于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自行实现,政府应参与市场进行协调与管理。一致同意规则:指一项集体活动,只有在所以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反对的前提下,才能最后通过实施,也就是说每一个参与者都对将要达成的集体决策享有否决权。只要参与各方达成完全一致,才能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经济学家林达尔设计出了一致同意规则的具体操作方法。但是,由于一致用意原则实施的成本极高,因此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51、过剩生产能力(Excess capacity)
过剩生产能力是指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垄断竞争理论有一个著名的且颇有争论的结论,它认为这种市场结构之下的厂商往往会在还有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52、扩张路径(Expansion path)
扩张路径是指与各种产量相对应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点的轨迹。(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
53、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e)
为了确定一项投机的期望货币价值,计算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货币收益(或损失)与其出现的概率相乘以后的和。
54、预期利润(Expected profit)
预期利润就是长期的平均利润值,也就是用所出现的概率加权以后的各种可能的利润水平之和。
55、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Expected value of perfect information)
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是指决策者获得完全信息所导致的预期的货币价值的增加。它是决策者为获得完全的信息而能支付的最大数量。
56、显成本(Explicit costs)
显成本是指账目上所包括的厂商的正常费用,诸如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支付。
57、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y)
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
58、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
先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
先动优势是由于在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局中人所拥有的优势。
59、固定成本(Fixed cost)
固定成本为每个时期不变投入品的总成本。60、不变投人品(FIXed input)
不变投入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如厂房和设备)、在考察的期间 数量不变的资源。
61、自由资源(Free resource)
自由资源是指特别富裕以致在零价格就可以获得的资源。62、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与局部均衡分析相反)把各种市场和价格的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去的分析。
63、吉芬反论(Giffen`s paradox)
吉芬反论是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正向关系这样一种状况。当劣质商品价格的替代效应并不足以抵消收人效应时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64、隐成本(Implicit cost)
使用企业所有者拥有的资源(诸如他的时间与资本)的选择成本就是隐成本。65、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Income-compensated demand curve)
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表示,当消费者的收入调整到不论价格如何都可以购买最初的市场篮子,这时在每一种价格下消费者所需求的商品的数量有多少。66、收入--消费曲线(Income-consumption curve)
收入一消费曲线是把代表与全部可能的消费者货币收入相应的均衡市场篮子的点连接而成的一条曲线。这种曲线可以用于推导恩格尔曲线。67、收人效应(Income effect)
收入效应是指,所有价格不变时完全由于消费者满足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的改变。
68、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当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收入发生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69、成本递增的产业(Increasing-cost industry)
成本递增的行业是指具有向上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会引起投入品价格的上升。
70、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大于该百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增的。
71、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无差异曲线表示对消费者没有区别的市场篮子的点的轨迹。72、劣质商品(Inferior good)
劣质商品是指其收入效应使得实际收人增加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商品。73、创新(Innovation)
当一项发明第一次使用时,我们称之为创新。74、投人品(Input)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资源都是投入品。75、利率(lnterest rate)
如果他借出1美元一年,一年后借出者收到的贴水为利率。如果利率为r,他一年后将收到(1+r)美元。
76、中间品(Intermediate good)
中间品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77、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内部收益率是使一项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的现值等于项目投资支出的利率。78、投资(Investment)
投资是指创造新资产的过程。
79、投资需求曲线(Investment demand curve)
投资需求曲线表示投资的总数量与额外1美元投资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80、等成本曲线(Isocost curve)
等成本曲线表示一个固定的总支出所能得到的各种投入品组合。81、等利润曲线(Isoprofit curve)
等利润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利润水平的所有投入品组合。82、等产量曲线(Isoquant)
等产量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产量的所有可能的(有效率的)投入品组合.83、等收益线(lsorevenue line)
等收益线表示能够产生相同总收益的两种商品产量的全部组合。84、折弯的需求曲线(Kinked demand curve)
折弯的需求曲线是垄断厂商面对的在现行的价格下有一个折点的需求曲线,需求在价格上升时要比价格下降时更富有弹性。85、劳动(Labor)
劳动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人们的努力、体力和脑力。86、土地(Land)
土地是指用于生产的、包括矿产和土地在内的自然资源。87、边际收益递减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根据这一法则,如果不断添加相同增量的一种投入品(且若其他投入品保持不变),这样所导致的产品增量在超过某一点后将会下降,也就是说,边际产品将会减少。边际效用递减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根据这一法则,当一个人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时(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商品的边际效用最终会趋于下降。88、勒纳指数(Lerner index)
勒纳指数度量一个厂商所拥有的垄断势力的大小,它等于(P—MC)/P,此处P是厂商的价格,MC是边际成本。89、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
学习曲线表示一种商品的平均成本与生产者的累积总产量之间的关系。90、限制性定价(Limit pricing)
限制性定价是指为了阻止其他厂商进人而采取的一种定价。限制性价格是一种使得进入者失望或阻止它们进入的价格。91、长期(Long run)
长期是指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时间期限。在长期中厂商可以全部改变它所使用的资源。
92、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边际成本是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导致的总成本的增加。93、边际成本定价(Marginal cost pricing)
边际成本定价是指这样一种定价规则,厂商或国有企业使得价格等于边际成本。94、边际支出曲线(Manginal expenditure curve)
边际支出曲线表示厂商增加1单位投人品X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95、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
边际产品是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某种投入品(其他投入品的数量保持不变)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
96、边际产品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product transformation)
边际产品转换率是指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负数。97、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边际替代率是指如果消费者在收到额外一单位商品X之后要保持满足水平不变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
98、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边际收益是指出售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99、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边际收益产品是指由于使用额外一单位投入品X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它等于投入X的边际产品乘以厂商的边际收益。100、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是指(当所有其他的商品的消费水平保持不变时)从额外一单位商品中所获得额外满足(即效用)。101、市场(Market)
市场是指为了买和卖某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和个人。102、市场需求曲线(Market demand curve)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在整个市场中产品的价格和它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103、市场周期(Market period)
市场周期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保持不变的一段时期。104、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
四种一般的市场类型是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一个市场的结构依赖于买者和卖者的数量以及产品差别的大小。105、市场供给表(Market supply schedule)
市场供给表表示在各种价格下一种商品所能够供给的数量。106、加成定价(Markup pricing)
加成定价是指,为了确定一种产品的价格而把一个百分比(或绝对的)数量加到所估计的产品平均(或边际的)成本上,这就意味着该数量要计入某些无法化归任何具体产品中去的成本,并且旨在维持厂商的某一投资回报率。107、最大最小策略(Maximin strategy)
最大最小策略是指局中人使得能够获得的最小收益最大化的策略。108、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109、工厂的最小有效规模(Minimum efficient size of plant)
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工厂规模。
110、模型(Model)
模型是指以对现实进行简化和抽象的假设为基础的理论,根据它可以引申出对现实世界的预测或结论。
111、货币收人(Money income)
货币收入是指用每个时期的实际美元数量度量的消费者的收入。112、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垄断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该市场中有很多有差别产品的卖者,进入很容易并且厂商之间没有勾结行为。113、垄断(Monopoly)
垄断是指一种产品只有一个卖者的市场结构。公共事业通常就是这样的情形。114、买方垄断(Monopsony)
买方垄断是指一种产品只有一个买者的市场结构。雇用一个工业城镇的全部劳动力的厂商就是一个例子。
115、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道德风险是指,在购买了保险之后一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发生变化以致增加了保险公司承担的盗窃、火灾和其他损失发生的概率。116、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firm)
跨国公司是指在其他国家投资并且在国外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厂商。117、多厂垄断(Multiplant monopoly)
多厂垄断是指拥有和经营不止一个工厂并且要决定每个工厂产量的一个厂商。118、多产品厂商(Multiproduct firm)
多产品厂商是指生产不止一种产品的厂商。例如,杜邦公司生产化工、石油等方面的种类繁多的产品。
119、共同基金(Mutual fund)
共同基金是把大量投资者和雇员的钱集中在一起,从而购买各个厂商的股票。
120、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纳什均衡是指博弈论中的一种均衡,如果给出每个其他局中人的策略,在此均衡下,所有局中人都没有理由改变他自己的策略。121、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
自然垄断是指这样一种行业,在此行业中,在产量大到足以满足全部市场的情况下商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因此不可能存在竞争,仅有的一个厂商就成为垄断者。122、净现值规则(Net-Present-Value Rule)
净现值规则要求厂商应该从事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投资的净现值是投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减去投资的成本。
123、不可分散的风险(Nondiversifiable risk)
不可分散的风险是指不能通过多样化来减小的风险。124、非价格竞争(Nonprice competition)
由研究开发和风格的变化使商品特征的各种改变,以及厂商间的广告与其他营销手段来进行的竞争,都是非价格竞争。125、正常商品(Normal goods)
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126、寡头垄断(Oligopoly)
寡头垄断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形态,在其中只有少数卖者,商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例如,计算机和石油市场就是这样的。127、买方寡头垄断(Oligopsony)
买方寡头垄断是指只有少数买者的市场形态。128、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利用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价值为机会成本,也称为选择成本。
129、最优投人品组合(Optimal input combination)
如果投入品组合是经济上有效率的或者使得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说,从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角度出发是最优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一组合就是最优投入品组合。130、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在序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是序数效用,这表明一个消费者只能根据各种市场篮子给他带来的满足来给这些市场篮子排序。
131、帕累托标准(Pareto criterion)
帕累托标准是确定一种改变是否是一种改进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不损害任何人而能使大多数人(在他们看来)变得更好的改变才是一种改进。132、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局部均衡分析是指这样一种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反)它假设一个市场上的价格改变时不会导致其他市场的价格发生明显的变化。133、货币收益(Pecuniary benefits)
由于经济对一个项目的调整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化带来的收益(用以与增加社会福利的真实收益相区别)。
134、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竞争是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其中同质的商品有很多卖者,没有一个卖者或买者能控制价格,进入很容易并且资源可以随时从一个使用者转向另一个使用者。例如,许多农产品市场就具有完全竞争市场这些特征。135、不可兑换的公司债券(Perpetuity)
不可兑换的公司债券是指永远支付一个固定年息的债券。136、掠夺性定价(Predatory pricing)
掠夺性定价是指为了把竞争性厂商从行业中赶走从而制定一个低价的做法。137、现值(Present value)
现值是现在和将来(或过去)的一笔支付或支付流在今天的价值。138、最高限价(Price ceiling)
最高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例如,纽约市的租金控制就规定了房租的上限。
139、价格--消费曲线(Pric-consumption curve)
价格--消费线是把与在一种商品的各种价格下消费者所选择的市场篮子相对应的各个均衡点连接而成的一条曲线。
140、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价格歧视是指这样一种做法,出售同一种商品,厂商向一个买者索取的价格高于其他的买者。
141、富有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
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那么商品的需求就是富有价格弹性。142、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化1%导致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习惯上通常以正数表示)。
143、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化1%导致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144、最低限价(Price floor)
最低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低价格。例如,联邦农业计划规定了小麦和玉米的最低价格。
145、缺乏价格弹性(Price inelastic)
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那么商品的需求就是缺乏价格弹性。146、价格领导者(Price leader)
价格领导者是指在寡头垄断的行业中制定价格并且其他厂商愿意跟随的厂商。147、价格系统(Price system)
在价格系统下,商品和服务都有一个价格,在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价格执行一个经济系统的基本职能(决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以及一个国家的增长率应该是多少)。
148、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
由于经理或工人可能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即便这样做会减少企业所有者的利润,从而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经理或工人是为所有者工作的代理人,所有者是委托人。149、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
囚犯困境是指这样一种情形,此时两个人(或厂商)合作要比不合作好,但是每个人都觉得不合作符合他的利益,因此每个人的状况都要坏于如果他们合作时的境况。150、私人成本(Private cost)
私人成本是指单个使用者为了能够使用某一资源而带来的费用。
第四篇:环境经济学名词解释
环境经济学名词解释
1.效用价值论:所谓效用是指物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效用价值论则是从物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里评价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
2.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它指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直接效应。(也就是说,当某一个体的生产或消费决策无意识地影响到其他个体的效用或生产可能性,并且产生影响的一方,又不对被影响方进行补偿或收益时,便产生了所谓的外部效果,或简称外部性。)
3.企业环境成本:企业因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为降低生产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负荷;或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而在一定时期内,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所发生的旨在取得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可货币化计量的各种耗费,内容包括降低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与处置、绿色采购、环境管理、支援社会环保活动及环境损害方面的成本。
4.费用--效益分析:按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某一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净贡献的大小,包括对就业、收入分配、外汇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5.环境污染治理费用:是指生产或生活方面的原因造成环境污染后,为了对环境进行治理和消除污染而投入的资源的总和。
6.人力资本法:就是估算环境质量变化造成的健康损失成本,或者说是通过人体健康评估环境价值。
7.意愿调查评估法:是通过调查,推导出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假象变化的价值估计的评价。
8.科斯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就可以通过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和经济组织形式的优化选择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而无需抛弃市场机制。
9.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吸收大气中的长波和红外辐射,从而使地球温度变暖的现象。
10.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安全,保护生态或环境为由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
11.循环经济: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增长目的、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充分满足人类物质财富需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高效协调的经济形态。
12.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原理,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把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人工系统结合起来,建立高效益、多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都高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生态工业:在不破坏基本生态进程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给社会和经济利益做出贡献的工业化模式。
第五篇: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等成本线: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2.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3.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5.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产额。
6.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7.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得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8.生产契约曲线:所有等产量线的切点的轨迹。
9.预算线: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10.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