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推荐)
1、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人口平均实际产出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NI)及其人均数值来衡量。
2、经济发展:指经济增长中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经济体制的改革。
3、经济效益:有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
4、投资:一指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进行的资金运用或投放的经济活动,二指投放的资金。
5、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6、流动资产: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存货、应收款项和现金等。
7、会计成本:会计记录在企业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包括生产、推销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广告、利息等支出。
8、经济成本:企业自有的资源实际上已经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但在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
9、沉没成本: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
10、机会成本:将有限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
11、边际成本:企业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产生的总成本增加。
12、经济预测:根据经济发展过程的历史和现实,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科学分析方法,揭示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并对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作用机制作出科学的分析,指出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未来发展的可能途径以及结果。
13、头脑风暴法:通过一组专家共同开会讨论,进行信息交流和互相启发,从而诱发专家们发挥其创新思维,促进他们产生“思维共振”,已达到相互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的预测方法。
14、实际利率:在规定的最小计息周期数的计息利率。
名义利率:利息期的实际利率与计息期次数的乘
积。
15、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
16、内部收益率: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益水平。
17、盈亏平衡点:项目盈利与亏损的临界点。
18、经营风险:销售量、产品价格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等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项目盈利额的波动。
19、敏感性分析: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了解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的承受能力作出判断。
20、概率分析:通过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发生不同幅度变动的概率分布及其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对方案的净现金流量及经济效果指标做出某种概率描述,从而对方案的风险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21、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第一种有型磨损是从零部件到整个设备受到摩擦、冲击、振动或疲劳,使设备的实体遭受到损伤。第二种有形磨损是设备在闲置中受到自然力的作用产生锈蚀,或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保养而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物质磨损。
22、无形磨损: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其他经济性原因而造成的机器设备的非实体性磨损。
23、加速折旧法:在设备折旧期内,前期较多而后期较少、递减的提取折旧费,从而使设备资产磨损得到加速赔偿的计提折旧费的方法。
24、设备自然寿命:又称物质寿命,即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物质磨损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5、设备技术寿命:又称有效寿命,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格的时期。
26、设备经济寿命: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
27、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前,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工程建设是否可行所
进行的全面、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论证。
28、影子价格:在一定经济结构中,以线性规划计划计算的,反映资源最优利用的价格。
29、价值工程: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和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以最短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的管理思想和技术经济技术。
30、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研制、制造,到用户使用后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
31、功能整理:对顶溢出的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明确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清功能类别,建立功能系统图。
32、渐进性创新: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而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
33、根本性创新:技术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
二、问答题
1、什么是技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验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
2、什么是硬技术?什么是软技术?体现为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的物质技术称为硬技术。体现为工艺、方法、程序、信息、经验、技巧和管理能力的非物质技术称为软技术。
3、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什么?①技术经济分析强调的是技术可行基础上的经济分析②形成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③形成比较的基础,着眼方案的差异比较④选择影响正确决策的恰当的成本费用数据⑤充分揭示和估计项目的不确定性。
4、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是什么?①会计主体②经营持续③会计分期④货币计量。
5、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什么?①资产②负债③所有者权益。
6、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什么?①收入②费用③利润。
7、简述会计等式的三种形式。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②收入-费用=利润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8、根据投资的性质,投资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混合性投资。
9、根据投资的对象,投资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房地产投资,其他投资。
10、资产可以分为哪几类?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11、固定资产价值可以分为哪几类?原始价值,重置价值,折余价值。
12、财务评价的主要报表有哪些?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借贷还本付息表,资产负债表,财务外汇平衡表。
13、为什么说经济预测是可能的?①经济发展的连贯性②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性③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综上所述,要对经济进行预测并达到一定精度,虽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
14、简述经济预测的基本步骤。①确定预测目标和预测期限②确定预测因子③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各因素的历史和现状的信息、数据、资料,并加以整理和分析④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⑤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⑥指出根据最新的经济动态和新到来的经济信息或数据,可否重新调整原来的预测值,并提高预测精度⑦写好预测报告。
15、随机抽样包括哪几种?①单纯随机抽样②分层随机抽样③分群随机抽样。
16、非随机抽样包括哪几种?①便利抽样②判断抽样③配额抽样。
17、简述头脑风暴的优点。①通过信息交流,产生思维共振,进而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在短期内得到创造性的成果②通过头脑风暴会议,获取的信息量大,考虑的预测因素多,提供的方案也比较全面和广泛。
18、简述头脑风暴的缺点。①专家会议易受权威的影响,不利于充分发表意见②易受表达能力的影响③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19、简述市场调研的基本原则。①准确性②时效性③全面性④经济性。
20、从投资角度来看资金的时间价值取决于哪几个方面?①投资利润率②通货膨胀率③风险因素。
21、资金等值与哪些因素有关?①资金的数量②资金发生的时间③利率。
22、风险决策包括哪些原则?优势原则,期望值原则,最小方差原则,最大可能原则,满意原则。
23、简述有形磨损的三个阶段。①初期磨损阶段:时间很短,零部件表面粗糙不平的部分在相对运动中很快磨去,磨损量较大②正常磨损阶段:将维持一段时间,零部件的磨损趋于平缓,基本上随时间而匀速缓慢增加③剧烈磨损阶段:零部件磨损超过一定限度,正常磨损关系被破坏,工作情况恶化而零部件磨损量迅速增大,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率都会迅速下降。
24、设备故障率随时间变化分为哪几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磨损故障期。
25、无形磨损包括哪几个方面?①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性能并没有变化,但由于设备制造厂制造工艺不断改进,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使得生产相同机械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来购买的设备价值相应贬值了②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出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③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如竞争的加剧、经济衰退,市场对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减少,导致资产产生的效益下降,而造成机器设备的损失。
26、设备磨损的主要补偿方式有哪几种?①大修理②现代化改造③更新。
27、在计算与时间有关的设备折旧时应考虑
哪几个因素?①设备资产的原值②净残值③折旧年限。
28、设备更新决策应考虑哪几个原则?①不考虑沉没成本②不要简单地按照新旧设备方案的直接现金流量进行比较③逐年滚动比较。
29、设备租赁决策的前提有哪些?支付方式,筹资方式,使用方式。
30、可行性研究分为哪几个阶段?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
31、技术创新包括哪五种情况?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利用和开发新的资源,组织体制和管理创新。
32、技术创新的特征是什么?创造性,先进性,主动性,实用性,经济性,高风险性。
第二篇:技术经济学简答
1.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答: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
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
1)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2)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途径;
3)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进而获得经济增长;
2。在决策时为什么不考虑沉没成本?
答: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经济活动在时间上是具有连续性,但从决策的角度上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一个因素,当前状态是决策的出发点,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能带来的收益,未来的行动才会受现在所选方案的影响,而沉没成本是过去发生的,目前决策不能改变的,与技术经济研究无关;同时,不考虑沉没成本并不会影响决策的正确性,所以在决策时,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即沉没成本。
3。在学习评价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应深刻理解公式中各项费用及计算结果的经济含义; 2)要正确掌握不同方法的使用范围,及各方法间的可比条件; 3)能正确地运用计算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
4。什么是现金流量?它与会计利润的概念有何不同?
答:所谓现金流量是在将投资项目视为一个独立系统的条件下,项目系统
中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活动1)应付及应收款的处理不同;
2)现金流量要考虑现金是流进还是流出,不太重视费用的类别; 3)折旧费的处理不同;
4)现金流量并非指企业的流动资金;
5)现金流只表示资金在本系统与系统外发生的输入与输出情况,并不包括资金在本系统内部的流通;
5。你认为动态评价指标有哪些优点?
答:1)能全面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
2)考察了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收入与支出的全部经济数据;
6.什么是技术?什么是经济?技术经济学中的经济含义主要是指的什么?
答:技术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从事生产的手段和知识的总和,是人们运用科学知识的一种“艺术”。经济是泛指社会生产、再生产和节约。技术经济学中的经济是指技术的经济效果,是指通过采用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所获得的经济效果。
7。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概念是针对什么目的提出来的?
答: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出利用有限资源的最佳方案,可以看成是一种对得失的权衡;而沉没成本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在进行一项新的决策时要向前看,不要总想着已发费而不能收回的费用,而影响未来的决策。
8。为什么说投资回收期指标只能判断方案的可行性,不能用它来进行方案选优?
答:不管是静态投资回收期还是动态投资回收期,都不能指出该项投资究竟能获得多少收益,因此不能用作方案的选优。只能与净现值法结合使用,当方案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收益率时,必须再参考回收期来确定最优方案。
9。什么是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什么是贴现和现值?
答:名义利率指明文规定支付的利率水平,在复利周期小于付款周期的情况下,是一种非有效的“挂名”利率;实际利率则表示在复利周期小于付款周期时,实际支付的利率值,是有效的利率。贴现是指把将来一定时期所得的收益换算成现有时刻的价值;
现值就是贴现到现在时刻的总金额。
10。各种动态评价方法你应该怎样合理选择?
答:年值法把投资、收益和经营费用统一为一个等值年金,一方面为正确地选择方案提供了较全面的依据,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多个方案比选时年限不等的影响。但是,对各年经营费用变化很大的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同时配以其它指标进行评价。
净现值是将投资、收益及经营费用统一折到现值,不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且给出了盈利的绝对值,故概念明确,容易作出判断。但其缺点是只表明了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量”的方面,而没有表明“质”的方面,没有表明单位投资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与净现值指数配合使用,但仍然不能表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指标放映了项目资金占用的效率问题,从根本上反映投资方案所做贡献的效率指标,但对于追求利润的绝对值为最大化的企业而言,收益率最大并不一定是最优方案
11、技术经济学的特点有哪些?有哪些研究方法?
答:特点包括:综合性、现实性、科学性。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应对项目的经济性、无形因素及限制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因此要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财务分析和社会分析,同时,在研究分析过程中,适当考虑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确定与不确定型分析相结合个方法。
12、方案选择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对某一具体投资方案进行具体评价之前,应该完成以下工作: 1)决策者用自己合适的方式对所分析的经济系统予以准确的定义与描
述;
2)列出各种可能的方案;
3)对每一个方案,都要预测其未来时间内的现金流; 4)确定企业可以接受的最小投资收益率;
5)在同等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比较这些方案;在对方案进行评价时,结合项目的实际,处理好以下关系: 1)任何评价方法必须以符合客观实际的现金流为基础;
2)进行方案的经济效果计算和比较时,针对各备选方案的特点,注意
解决计算比较中的特殊问题,如:寿命期不等、剩余经济寿命、沉没成本等问题;
3)根据项目投资的具体环境,应注意将外部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放映到
计算中去;
13、“回收期短方案可取,回收期长方案不可取”说法全面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因为:投资回收期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没有考虑投资计划的使用年限及残值;2)没有考虑不同方案资金回收的时间形式;3)没有考虑方案收回投资后的收益及经济效果;因此,容易使人接受短期利益大的方案,而忽略长期利益高的方案。
14、为什么还款总额最小的还款方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
答:通过分析几种还款方式,虽然偿还方式不一样,企业付出的还款数目也是不一样,但其结果一样,即它们是“等值”的。因为它们是以相同的利率、在相同的期间内,偿还了同样的债务。
当然,几种还款方式中,就企业投资而言,确实存在对企业最有利的方式,因为企业在选择还款方式时,必须考虑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当企业的付税前收益率高于银行利息率时,企业希望将资金留在自己手中,进行利率更高的投资,而不愿过早偿还债务。
15、当两方案进行比较时,净现值大的方案它的净现值指数会小于另一方案吗?为什么?从经济效果方面你怎样评价这个现值大的方案?
答:不一定。还应该考虑投资的现值。从经济效果方面来看:对于净现值大的方案,表明方案的绝对贡献高,方案较好。但对于多种投资额差别不大的方案进行比选时,还应该参考净现值指数进行分析判断。
16。为什么在技术经济评价时要强调可比性原则?应注意哪些可比条件?
答:任何技术方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从技术经济观点上看,需要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方案若要与另一种方案进行比较,则必须具备满足相同需要上的条件,否则无法进行比较。
可比条件包括:1)满足需要上的可比性;2)消耗费用上的可比性;3)价格指标上的可比性;4)时间方面的可比性
17.主要的经济评价方法有几种?为什么要采用这么多的评价方法?
答:经济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静态评价法:有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等;动态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及净年值法、费用现值和费用年值法、内部收益率和外部收益率法。
由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某一种具体的评价方法可能只反映了事物的一个侧面,却忽略了另外的因素,故单凭一个指标常达不到全面分析的目的。况且,技术经济方案内容各异,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函数也不尽相同,也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予以反映。
18。什么是现金流量图?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因为每一个具体的项目都包含着一些在不同时刻发生的货币的输入与输出,因此现金流常表现为在不同时刻具有不同值的多重资金流通的情况。为了便于研究,在技术经济分析及计算中,常采用一种简单的图解法,把一个不同时刻的多重货币流,以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这就是现金流量图。从现金流量图中可以看出:任一投资过程的现金流包含三个要素:即投资过程的有效期、发生在各个时刻的现金流量值及平衡不同时刻现金流量的投资收益率。同时,通过研究某一投资过程的现金流,可以了解到该投资过程的一些最本质的内容。
19。净现值为负值时说明企业亏本吗?
答:净现值为负并不能表明企业一定亏损,而只是表明项目的收益率低于企业要求的期望收益率的水平,所以方案不可行。
20。在资金限制条件下,若既有独立方案又有互斥方案则选择的原则及步骤是怎样的?
答:选择步骤是:1)在有资金限额条件下,待选方案彼此是独立的,若选定其中某一方案,并不排斥其他方案的选择。但由于资金限制,方案不能全部实施,确定投资的最大目标是使总投资的效益最大,方法有:净现值指数排序和互斥方案组合法;
2)在有资金限制条件下,待选方案是互斥关系的,对互斥方案进行选择时,应该利用追加投资收益率原理进行分析,同时也要考虑资金的合理利用问题。
3)在有资金限额条件下,若备选方案除独立方案外,还有互斥方案时,应将所有NPV
0的互斥方案都列入表中,在进行方案组合时,附加一个条
件,即每个组合方案中,每组互斥方案最多只能选择一个。具体步骤是: a)分别计算投资项目的追加投资利润率; b)对项目进行方案选优;
c)在总投资额不同的情况下,方案择优分析;
21。影响工业投资项目流动资金数额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工业项目投资中流动资金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原材料及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和生产周期的长短等;此外,原材料、燃料的供应条件、产品销售条件、运输条件及管理水平等也会影响流动资金的占用额;项目运营过程中,供、产、销形势的变化还会引起流动资金占用额的波动。
22。什么是机会成本? 试举例说明.答: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其它机会中最佳可能带来的收益。
例:某公司有一笔资金,可以投资某一科研项目,假定其带来的收益率是12%,也可以投资某一固定资产,假定其带来收益率为10%,还可以就存在银行,假定利息率 是4%。现在假定企业将这笔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中,由于资金有限,就要放弃投资科研项目及存放银行,在所放弃的收益率中最大的收益,如投资科研项目(12%)就是这家公司的机会成本。
23。什么是经营成本? 为什么要在技术经济分析中引入经营成本的概念?
答:经营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支出,等于总成本费用减去折旧和摊销非减去利息支出。
经营成本是为了进行经济分析从总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费用。首先按国家财政部门的规定,利息支出可以列入成本费用,在经济效果分析中,将其单列。而折旧是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到产品中的部分,是成本的组成部分,看似作为费用,但由于设备和原材料等不同,不是一次随产品出售而消失,而是随着产品一次次销售而将其补偿基金储存起来,到折旧期满,原投资得到回收,可见,折旧并没有从系统中流出,而是保留在系统内。在技术经济分析中,已经将投资当作支出,如再将折旧作为支出,就重复计算了费用,所以为使技术经济分析准确,要引入经营成本的概念。
25.投资回收期指标的缺陷有哪些?
答:不管是静态投资回收期还是动态投资回收期,都不能指出该项投资究竟能获得多少收益,因此不能用作方案的选优。只能与净现值法结合使用,当
方案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收益率时,必须再参考回收期来确定最优方案。
第三篇:技术经济学名词解释
1.现金流量: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这种资金流入或资金流出
2.投资:是指人们的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即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某项项目,以获取所期望的报酬
3.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在生产过程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4.递延资产:指集中发生但在会计核算中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中分期摊销的费用
5.流动资产:是指在工业项目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备品备件,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以及被在以后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其他存货占用的周转资金
6.固定资产折旧:伴随固定资产损耗发生的价值转移
7.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扣除累计的折旧额
8.期末残值:工业项目寿命期结束时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是一项在期末可回收的现金流入 9固定资产重置值或重置成本: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时,需要根据当前情况重新购建该固定资产所需要的全部费用
10.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成本: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1.制造费用:指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12.销售费用:指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13.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14.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等财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15.经营成本:是为经济分析方便从总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费用
16.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17.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利益
18.税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对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财务资金
19.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或个人都应缴纳增值税
(还有什么消费税,资源税,所得税财产税,特定目的税大家自己去看,在第25面)
20.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21利息:指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22.资金等值:是指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不同时点发生的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可能具有相等的价值
23.静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指标
24.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指标
25.投资回收期:就是从项目投建之日起,用项目各年的净收入将全部投资收回所需的期限
26.投资收益率:是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和投资总额的比值
27.净现值:按一定的折现率将各年净现值流量折现到同一时点的现值累加值
28.敏感性分析:是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
29.可行性分析: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f分析,对各种投资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的综合评价
30.预测:就是对与决策问题有关的各种内部外部情况所进行的预计,是对尚未发生的或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所进行的事先估计和推测,是对事物发展将要导致的结果进行探讨和研究
第四篇:新制度经济学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
不完全理论理性:诺思认为,人的理性不完全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单选 BBBCDCB 简答题
1、新制度经济学是怎样产生的?
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2、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NIE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1)NIE对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研究所使用的是“经济学”方法。
(2)NIE重点研究的是“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NIE不仅要对所有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共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十分关注经济生活中对经济绩效至关重要的一些具体制度(如产权、契约、企业、国家等)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
5、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有何修证和扩展?
(1)对经济人假设的扩展——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2)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
7、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有什么联系?
A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新古典经济学个人理性主义前提下的均衡分析框架,坚持偏好、技术、禀赋三大结构,坚持完全竞争的工具性假设。
B 引入交易成本范畴,拓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C 运用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制度作局不能均衡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以效率为标准,解释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变迁根据。概括为: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种利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修正、有发展的运用。威廉姆森指出:“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他们正在做的乃是对常规分析的补充,而不是对它的取代”。
8、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什么关系?
差别:价值判断标准不一样、研究对象的把握不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态度不同、在理论一般性方面的区别
创新:分析方法上的创新、理论体系上的创新、基本理论范畴上的创新、研究领域方面的创新
关系:新制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 “修正”关系。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制度及其变迁,但它不是在旧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第二章 交易费用理论
一、名词解释
交易: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交易不是“交货”意义上的“物品的交换”,而是以财产权利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三项原则,实质上是人类交易关系的三个基本特征。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交易费用的外延由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三类构成,或者由制度交易费用和给定制度条件下交易的费用两类构成。(管理型交易费用:即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
包括
1、设立、维持或改变组织设计的费用;
2、组织运行的费用。政治型交易费用:即集体行动提供公共物品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
1、设立、维持和改变一个体制中的正式与非正式政治组织的费用;
2、政体运行的费用。)制度交易费用:略
资产专用型: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二、单选 CBACCBA 简答
1、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有哪些内容?
把交易作为比较严格的经济范畴建立起来并做了明确界定和分类的是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他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他定义了交易的内涵,分析了交易活动的具体类型和形式。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交易不是“交货”意义上的“物品的交换”,而是以财产权利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三项原则,实质上是人类交易关系的三个基本特征。交易的类型:
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
限额的交易,也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在限额的交易里,上级是一个集体的上级。
2、决定交易费用的因素 威廉姆森的分析
威廉姆森是从资源的“转移”在有形的意义上发生的角度来理解交易的,这种转移意义上的交易既发生在市场间,也发生在企业内。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两种,即合同签订之前的事前交易费用和签订合同之后的事后交易费用。
对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森主要是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在威廉姆森看来,对交易成本起决定作用的六种因素并不具有相同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了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种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又以机会主义最为根本 诺思的分析
诺思认为,交易费用包括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诺思并没有对这三种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而主要是分析了市场型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对市场型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诺思主要从商品的多维属性和特征、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交易的人格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区分交易费用上升的因素与决定因素
威廉姆斯和诺思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的分析,其实只能说明交易费用上升的原因,并不能说明交易费用的产生。
即使假设交易者具有完全理性,没有机会主义行为,也没有不确定性,商品和劳务的属性单一,交易是简单的人格化交易,人们为完成交易仍然需要付出代价。
要揭示交易费用的产生原因,需要在认识到交易具有稀缺性的基础上,从交易主体、交易环境和交易客体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上来说明。
首先,交易主体因素。
其次,交易环境因素。
最后,交易客体因素。
有关交易费用产生原因和决定因素的既有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每一种交易都有其不同于其它交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不能把市场型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完全套用到其它交易类型的分析上。有关管理型交易、政治型交易和制度交易的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深入研究仍然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第四章 产权理论 名词解释 产权:产权的直接内容是人对财产的一种行为权利,而这种行为权利又体现了人们之间在财产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认可的关系。这就是产权的本质特征。
产权清晰:所谓产权清晰,指的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产权权属关系的清晰。即不同产权主体之间有清晰的产权界限存在,可以分清楚谁对某项财产拥有产权以及拥有何种形式的产权和拥有多大份额的产权。
产权残缺:产权残缺是指对一种物品、资产或资源的控制权与收益权相分离的现象。
单选 ACBDADB 简答题
1、产权的权利构成包含哪些基本因素? 对产权权利构成的基本因素,也存在不同的观点。这里主要包括“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张五常和埃格特森坚持产权权利构成的“三要素说”。他们认为,产权权利主要由使用权、收入享受权和自由转让权三种权利构成。张五常:
私有产权是一种结构,主要是由三种权利组合的,即私人使用权、收入享受权和自由转让权。私有产权中,所有权不重要。
①私人的使用权是指有权私人使用,但可以不私用。重点是有权决定由谁使用和怎样使用。另外一个重点,是这使用权的范围一定是有约束、有限制的。没有用途的约束或上限,他人的权利不能受到保障,私有产权就不能在社会中成立了。
②有私人使用权的资产必须有私有的收入权或租值,否则在竞争下资产的使用会有非私产或公共产的效果,出现租值消散(rent dissipation)。③有私人使用权与收入权,不一定有私人转让权。埃格特森:
第一是使用一项资产的权利——使用者权利,即规定某个人对资产的潜在使用是合法的,包括改变甚或销毁这项资产的权利。
第二是从资产中获取收入以及与他人订立契约的权利。
第三是永久转让有关资产所有权的权利,即让渡或出卖一种资产。国内学者:
对产权权利构成的基本因素,国内学者大多坚持“四要素说”,即认为除了上述三种权利外,所有权也是产权权利构成的重要因素。如黄少安和刘诗白等就持这种观点。当然,即使是产权权利构成的“四要素说”,也存在差别。如黄少安认为构成产权权利的四要素是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而刘诗白则认为构成产权权利的四要素是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2、如何认识产权的激励与约束功能?
产权的内容包括权能和利益两个方面,任何一个主体,有了属于他的产权,不仅意味着他有权做什么,而且界定了他得到了相应的利益,或者有了获取相应利益的稳定的依据或条件。这样,其行为就有利益刺激或激励。有效的激励就是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使其行为的收益或收益预期与其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或者说与其努力程度一致。产权的激励功能就是保证这种基本一致。界定了产权就能使产权主体为了自己的相应利益而努力行使产权权能。确定产权并不是单纯地赋予权力、承担责任,而是责、权、利一体的确定。现代公司的经理们为什么有努力从事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因为他掌握经营权,股东们将经营性产权分解出来委托给他了,这种产权使他有管理公司的权力和责任,同时,也有收益。经营权的行使状态即经营绩效的好坏与他自己的效用密切相关。假设公司经理没有经营性产权,或者说,只有管理的权力,却没有相应的利益或利益预期,他就不可能积极地为公司经营而努力,至少这种努力不会持久。所以,产权的界定可以起到稳定而长久的激励作用。约束和激励,对于经济活动主体来说,可以说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力量。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约束也是一种反面的激励。
当然,约束和激励虽然都是作用于主体的力,却是两种不同的力,作用方式和方向都有所不同。激励对主体来说,是一种诱致性、吸引性的力,调动其某方面的积极性,鼓励他做什么或做得更多更好。而约束却是一种逆向的、限制性的力,是抑制其某方面的积极性,阻止或限制他做什么,或者使之不要做过头。
3、如何认识产权安排效率比较的标准及影响产权安排效率的因素? 在西方经济学中,对效率进行评价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作为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标准的帕雷托最优,另一个是作为微观企业生产效率评价标准的投入产出比。产权安排的效率就是产权制度安排成本与其效用或收益的比。由于产权安排总是作为一套约束和保护个人行为的规则而存在,其作用或效用就每个人来说都一样——使自己的交易行为受到保护、认可和约束。故可以说产权安排的效率矛盾的效用一方是既定的,那么,效率评价就可以从成本方面进行,而成本正是可以计量和比较的。特定产权安排的成本一般由两大类组成:一是制度本身的成本。一项产权制度能够存在并运转,必须对产权进行必要的界定、划分、保护、监督,要一定的规则和机构作为保证。为此所花费的成本就构成制度本身的成本。二是在特定产权安排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即交易所花费的成本。
影响产权安排成本的因素也就是影响产权安排效率的因素,降低产权安排的成本也就是提高产权安排的效率。第一,通过划分产权,明确不同产权主体的权利、责任边界,使权利与责任对称,从而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减少交易成本。
第二,适时地排解产权纠纷,重新界定产权,使外部性(收益和损害)内在化从而减少外在成本。
第三,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使产权边界清晰,主体定位明确,产权交易的客体和主体都规范化和显性化,交易环境的透明化增加,从而降低交易信息费用。
第四,赋予产权制度的开放性,使不同的制度之间可以转化,从而使人们能比较自如地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交易方式。显然,产权安排效率比较的直接标准是交易费用的高低。但由于产权安排的交易费用无法直接观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影响交易费用高低的因素来判断一种产权安排的效率。
一般来说,产权界定清晰、激励约束强、外部性较好地内部化、产权能够自由转让的产权安排往往交易费用更低,从而也是更有效的产权安排。
4、为什么私有产权是最有效的?公共产权的低效率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产权的交易是否自由。在这方面私有产权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产权属于唯一的经济主体,产权的让渡取决于所有者的独立决策,交易的复杂性相对较小。
其次,产权的激励约束作用大小。在私有产权下,产权主体明确,保证了产权主体排他性地获得行使产权的收益,有利于激励产权主体以最高的效率来使用其产权。第三,一种产权安排是否有效率还取决于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私有产权下,私产所有者在做出一项行动决策时会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并选择他认为能使他的私有权利的现期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方式来做出使用资源的安排;而且,私产所有者为获取收益所产生的成本也只能由他个人来承担,因而在其他产权形式下的许多外部性收益在私有产权下能够被最大程度地“内在化”,从而产生最有效地利用资源的激励。
首先,共有产权的交易比私有产权的交易困难。共有产权在共有组织成员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共有产权不具备产权利益的“匿名可转让性”。共有产权的“共有”特性所派生出的较高的交易费用,阻碍了以交易来实现共有产权的最优配置。
其次,共有产权在其组织内部不具有排他性,带来较大外部性,且易产生“搭便车”行为。
第七章 制度理论
一、名词解释
制度:制度的完整定义是约束个人与组织行为的规则。因为不仅个人会受到规则的约束,各种具体组织同样会受到规则的约束。
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包括政府、国家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或内部规则。
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
制度效率:效率一般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家也是从制度成本与制度收益的对比来解释制度效率。制度成本包括制度变革过程中的界定、设计、组织等成本和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维持、实施等费用;制度收益则指制度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等给经济人提供的激励与约束的程度。制度的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假定制度所提供的服务或实现的功能为既定,则选择费用较低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另一种是,假定制度选择的费用为给定,那么能够提供更多服务或实现更多功能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制度耦合:指的是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为了实现其核心功能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来激励与约束人们的行为。
二、单选 CBACDCA
三、简答题
1、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联系:
首先,二者是相互生成的。先有非正式制度,而后才形成正式制度;而正式制度的建立又可形成新的非正式制度。
其次,二者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正式制度要靠非正式制度的辅助,后者亦需要前者之补充。区别: 第一,就表现形式而言,非正式制度规则是无形的,而正式制度都有其相应明确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第二,从实现机制来看,非正式的制度不具有外在的强制约束机制,而是依靠内心的自省和自觉。与此相反,正式的制度具有外在的强制约束机制,凡生活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其行为都受到某种正式制度规则的约束。
第三,从实施成本来看,非正式制度的实行是依靠人们的自觉自愿,或社会的风尚和习惯,其实施几乎不需要花费多大的社会成本。而正式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不仅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而且需要通过一定的工作程序,其运行成本较高。第四,从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来看,非正式制度的建立和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其变化和演进也是一个相对较慢的、渐进的过程。正式制度的建立虽然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但是建立的过程所需时间较短,甚至一个决定、一道命令即可完成,其变迁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激进方式完成。
第五,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由于非正式制度内在所具有的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性,使它很难在国家或区域之间移植。正式制度较之非正式制度则具有较大的可流动性、可移植性。
2、制度的功能是什么?制度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它通过哪些具体功能来实现?
新制度经济学家揭示的制度功能主要有:降低交易费用、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预期、外部性内在化、提供便利、提供信息、共担风险、激励、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不确定性和安全等。
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给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
作为经济人的主体要得到激励与约束,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降低他进行经济活动的成本,二是提高他进行经济活动的收益。通过这些具体功能来实现: A 通过抑制人的机会主义或提供有效信息,降低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B 通过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C 直接降低交易费用。
D 通过外部性内部化,起到提供激励约束作用。
3、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安排的效率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制度的普适性①制度应具有一般性。
②制度应具有确定性。③制度应当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2)制度设计是否合理
制度安排设计是否合理则主要看其是否体现了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3)制度的实施机制。人们判断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这个国家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是否完善外,更主要的是看这个国家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离开了实施机制,那么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4)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实现其功能的完善程度.4、制度效率递减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和技术水平或性质决定的,随着生产力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制度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否则,制度的效率必然会降低。
制度的效率之所以会递减,还可以从人们对制度的需求的角度来看。一项制度的效率如何,显然也与制度需求者的接受和适应程度有关。制度需求者也就是制度的“消费”者。制度“消费”的过程也一定符合“边际效用递减”律。就是说,新制度产生的新激励水平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激励的新鲜感。
第五篇:经济学试题和答案(名词解释,计算,简答)
名词解释
1.供给 生产者在某一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效用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从中得到的3.通货膨胀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
4.边际成本产量增加或者减少一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
5.利率 指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
简答题
1.GDP与GNP的区别?
答: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得的;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2.影响供给的因素是什么?
答:第一,商品的价格;第二,相关商品的价格;第三,生产要素价格;第四,技术水平;第五,预期价格。
3.全垄断与寡头垄断的区别?
答:完全垄断是整个行业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产品不存在替代品;寡头垄断是某一产业存在少数几家厂商。完全垄断只有一个厂商生产某种产品,而寡头垄断由几家厂商生产一个产业的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完全垄断厂商强与寡头垄断厂商,进入一个完全垄断行业比进入一个寡头行业要困难。
4.失业按其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失业按其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换而导致的失业。
(2)摩擦性失业。是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
(3)结构性失业。是由于技术.产业调整.国际竞争改变了工作所需要的技术或改变了工作地点而产生的失业。
(4)周期性失业。是在一个经济周期内,随经济衰退而上升.随经济扩张而下降的失业。
(5)需求不足性失业。失业人数超过以现行工资率为基础的职业空缺,由此引起的失业
(6)自愿失业。指劳动者不愿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或劳动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
计算题
李先生原来当业务员月入四万元,他有一家店面租人,月租收入2万元,银行定存100万,月息0.5万元,今辞职并收回房子和定存,自己开店做生意。会计帐所记费用如下:伙计薪水5万元,各种材料.水电与广告费合计5万元.总收益则为15万元。
求(1)隐性成本(2)显性成本(3)经济成本(4)会计利润(5)经济利润各为多少?(6)
是否值得再经营下去?为什么?
答:(1)隐性成本=4+2+0.5=6.5万
(2)显性成本=5+5=10万
(3)经济成本=6.5+10=16.5万
(4)会计利润=16-10=5万
(5)经济利润=15-16.5=-1.5万
(6)不适合继续经营下去,因为根据计算,李先生自己投入资金经营该店面获得的收益小于其在外工作同时将店面出租,并获取银行利息时所取得的收益,再继续经营下去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