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的员工退出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时间:2019-05-13 06:5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有效的员工退出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有效的员工退出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篇:构建有效的员工退出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有效的员工退出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内容摘要人员的选、育、留、用等人力资源工作已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和实践,而人员的退出在企业实际中还不成熟,本文站在市场经济和战略发展角度,分析了构建企业员工退出的机制的必要性,阐述了员工退出的含义和分类,对员工的退出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实际工作应坚持人性化、科学性、发展、战略导向的管理原则,提出了包括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有效的员工退出机制的构想,并对实际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防探讨。

关 键 词建设 退出机制 提升 竞争力

一、构建员工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1、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之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的有限性和发展的无止境加剧了企业对资源的占有、配置的欲望,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竞争体现的淋漓尽致,人才作为可创造超越本身价值并能实现增值的资本要素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自然只有那些适应企业文化并为企业持久发展创造良好业绩的员工才称之为人才,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必然会有部分员工退出,如何保持合理流动,降低核心人才的流失?企业员工退出机制正是顺应社会进步、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

2、适应现代企业战略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战略发展的组织体制保证,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随着企业规模扩张,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重组,企业除了选、育、留、用等人力资源管理外,如何正确面对员工的退出?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处理的员工退出?如何保持优秀员工不流失?如何优化人员结构?已成为影响现代企业战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3、适应企业管理实践需要

纵观我国的大、中、小及不同性质的企业,虽然部分企业已意识到员工退出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人员退出措施,但真正从组织战略发展来考虑,并根据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设计、建立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强的运行良好的员工退出管理机制还比较缺乏。由于员工退出的机制的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华为公司“万人辞职事件”,联想集团的“裁员**”等,给社会、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企业员工退出机制的涵义、分类

1、涵义: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通过科学客观地分析组织的环境因素、技术、产品、结构等,通过多种人力资源策略相结合,建立起一种动态的、连续的员工能上能下、能进-1-

能出的,暂时或永久性离开企业工作岗位,实现人岗匹配、岗能匹配、提升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2、分类 :按员工退出企业的意愿来划分:自愿退出(重新创业、辞职、离岗培训等)、非自愿退出(裁员、辞退、待岗、退养等)、自然退出(退休、死亡、合同终止等)。

三、企业员工退出的原因

1、社会原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国家制度、经济政策、技术进步状况、劳动力市场、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劳动力政策等对人员退出的数量、质量、方向起到决定性影响作用。

2、企业原因:企业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企业性质、市场中的竞争力、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财务资源、管理制度等直接影响员工的退出。

3、个人原因:个人的价值观、知识、技术水平、能力、教育水平、家庭、年龄、性别等因素制约了员工的退出。

四、构建企业员工退出机制遵循的原则

1、人性化管理原则: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要素—人,以人为本、以能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论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差别之一,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员工退出工作对发挥人的潜在价值、主观能动性对企业管理产生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2、发展管理原则:企业作为独立承担责任的经济实体,追求价值利润是其第一目标;无数的员工个体构成了整个社会,没有进步将会被社会淘汰,追求发展、进步、提升,实现双赢成为企业和员工能长久共存的基础。

3、科学管理原则: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是伴随着社会进步、企业发展而形成,是来源于管理实践同时又服务、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因此构建员工退出机制不仅从理论上,更应重视实践中内容、程序、操作的科学性。

4、战略导向原则: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公司经营目标、组织结构稳定的保障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中重要环节的员工退出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人力资源政策为指导原则。

五、设计、构建企业员工退出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转变观念,培育并营造竞争创新的企业文化

(1)转变传统观念意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正常的职业、就业观

通过宣传、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宣传人才市场化、社会化、人才价值观等思想,逐步转变员工对职业、就业的传统观念和认识,正确区分并科学认识下岗、解聘与裁员的不同。引导员工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意识,从心理上消除思想顾虑,保持正常、理性的平衡心态。

(2)培育竞争创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经营理念、精神、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的源泉、内因和驱动力。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只有经受住现代市场竞争的考验,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现代知名企业大多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作为指导企业发展的精神武器和力量。竞争、创新作为时代发展的特征同样构成了现代企业文化的组成内容。因此企业应积极营造竞争、发展、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创新,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动力,培育企业竞争文化,通过文化提升企业管理理念和水平,引导企业行为,保持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2、建立员工退出组织管理机构

员工退出机制作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一项管理活动,贯彻于人力资源管理整个体系中,为确保其科学、合理、高效运行,并在资源优化配置、人工成本降低、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更好作用,企业应根据其战略目标需要,坚持分工明确、统一高效的原则设置相应的职能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提高员工退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可行性。

3、构建配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员工退出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个环节,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其建设需要考虑各相关支持机制的建设,以更好地发挥退出机制管理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总的来说为保持合理的员工流动率,降低公司核心骨干人才的流失,留住公司所需要的人才,退出机制建设中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人力资源规划机制

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目标和人力资源政策的指导性纲要,是实现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最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确保人员供给和需求预测的准确性、科学性,为企业未来发展中实现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最优化配置提供了框架,指导公司具体的职位计划、培训计划、薪酬计划、绩效计划等人力资源实际活动实现奠定了基础。

(2)流入机制

员工流入环节是企业人力资源形成环节,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源头,由招聘、筛选、录用以及雇员的早期社会化过程所组成的。有效的员工流入机制既能为公司找到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又能有效抑制雇员流动和退出带来的成本损耗、发展不稳定、员工忠诚度降低等。企业和员工是流入机制的构成主体,一方面,企业在工作分析、职位说明书编制、岗位规范制定、招聘策略的制定、招聘计划制定、简历的筛选、人员的测评、评估与甄别、录用管理等方面,结合企业实情,综合考虑企业的环境、技术、发展、文化、财务、人力资源政策等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的、合法的程序,为企业吸引到合适岗位要求的人员,实现人岗匹配;另一方面,员工应客观分析自己的兴趣、技能、知识、家庭、发展等因素,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多方式、多渠道了解企业、岗位的有效的信息,坚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思想意识,通过为企业积极、认真、踏实地工作,在自我能力不断提升、自身价值逐渐实现过程中,获得企业的认可,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化。

(3)培训机制

培训机制是员工退出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培训作为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增加知识、增强技能和管理水平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在现代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方式,有力地实现了组织人力资源价值增值。企业应从战略、组织、个人三个层次分析调研培训需求,采用绩效差距等综合分析方法,根据能力差距针对性地识别并确认培训需求及目标,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建立不同类别岗位人员特色的培训管理模式,培训后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层次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建立起一整套的完整、规范的员工培训机制,确保员工能力得到提升。

(4)绩效管理机制

绩效管理激励机制是企业退出机制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绩效管理将企业战略、资源、业务和行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完整管理体系,完善、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反映一家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晴雨表,是引导员工向战略目标努力实现的精神武器,同时也是员工退出机制能否公正、公平、有效执行的保障。业绩管理体系是一种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统一的管理机制,目前大多数企业,从财务绩效、员工成长、客户满意、内部管理四个角度构建平衡记分卡或建立以KPI为核心的内容业绩管理体系。从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计划—执行—评估—反馈的管理流程实践,绩效目标的不断沟通反馈,实现优者上、劣者下、能者进、庸者出,体现了业绩为先导,能力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实现人、能、岗、企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和结合,为员工在发展长久的发挥了更好的激励作用。

(5)职业发展机制

现代社会中,职业已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重要手段,而且已成为员工创造、迎接挑战、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平台,以发展为核心内容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满足了企业和员工双方需要的最佳方式。企业通过有效地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开发、评估、反馈和修正等活动与过程,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指导、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机会,形成不同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通道;员工通过客观认知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职业动机等自我职业管理,不断地学习知识,转变观念,提高技能,改善工作业绩,参与管理,激发自我潜能,剖析定位自我。逐步形成职业锚,通过双方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使双方发展目标达成一致,促使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目标的实现。微软公司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双阶梯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式是典型的高科技公司管理典范,有效地留住公司技术骨干人员和核心管理人员,避免了人员的流失。摩托罗拉公司的继任规划管理(或接班人计划),从战略角度,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纳入公司长远业务规划来考虑,更科学合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极大地推动了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6)退出机制

依据公司战略需要、人力资源政策要求,分析退出原因,建立公司人员退出政策,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类别的员工,从内容、程序、操作等综合考虑,制定出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特色员工退出管理方案,并依据客观的考核结果公正地执行,确保制度的落实。

六、实施员工退出机制应做好以下工作

1、尊重员工

员工退出,尤其是非自愿退出是一件非常敏感且棘手的事情,如处理不好,势必给企业经济或精神上造成很大的损失和影响,从人性化管理立场出发,在实际管理中如何有效处理好员工退出,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构成企业主人翁地位的员工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人性化、柔性化因素:通过充分尊重员工个人尊严、创造适宜的氛围、非严重事件不公开处理、综合考虑员工心理承受能力、给员工投诉、发泄机会、肯定员工为公司发展所做的贡献等降低员工心理压力,给员工一个适当的心理承受过程过渡期,避免过于情绪化,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引发正面冲突。

2、沟通管理

(1)招聘面试时:招聘者应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将企业、岗位等信息甚至公司存在的问题等传递给应聘者,切忌夸大公司某些信息甚至给员工承诺未来的事情(尤其薪酬等敏感问题),给应聘者以误导,而应聘者入职后才发展公司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降低了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今后员工对公司不满意离职埋藏了隐患。应聘者应客观将自己信息介绍给面试考官,不要因心理信心不足,而隐瞒实情。招聘者和应聘者均应开诚布公、坦诚地交流,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有效地降低了招聘失败带来的损失,提高了招聘成功率。

(2)业绩管理面谈时:业绩管理是一项科学、严谨、认真、专业性强的工作,绩效面谈做为一种工作方法贯彻于绩效计划制定、目标分解、绩效辅导、修订评估、结果运用等全过程。充分沟通是绩效管理有效、高效执行的前提,通过前期的沟通认清并达成了一致目标,实施中不断沟通有利于及时发现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解决问题并引导员工绩效方向,考核实施后双方就绩效结果进行沟通,为发现差距,实现绩效持续改进、客观公正地实施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3)员工退出面谈时:无论何种形式的退出,企业的管理者都应该重视与员工的面谈,通过积极及时的沟通了解员工心理状态,对优秀人员进行诚恳挽留,给予困难员工物质帮助,对于一般员工也要肯定其对公司的贡献,消除去心理阴影,并且公司不会因其离职给造成经济、技术、精神等方面损失。并通过双方沟通,管理者能认识到员工离职的真正动机在哪里?真正原因是什么?公司管理中还存在哪些不足、问题?为改善公司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凝聚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信息。

3、法律问题

(1)劳动合同管理方面:劳动合同是明确企业和员工双方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之一,从内容、签定、履行、解除、终止等各环节,国家都制定了严格规定和相应的程序性要求,企业管理者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法为纲;其次,应从公司实际管理出发,在综合考虑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本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其成为管理员工的企业宪法。再次,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坚持国家法律高于一切、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原则,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合法、合理、和情地处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劳动合同事物,尽量避免正面冲突,降低法律风险和直接劳动纠纷发生。

(2)裁员时:结构重组、人员调整后的裁员问题已成为现代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减员增效、裁员等引发的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矛盾冲突严重,不仅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信誉。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实施不同人力资源政策,裁员实质上是企业规模发展时期的不可避免的选择,为降低裁员给企业造成的巨大震荡,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本工作:首先,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必须的法律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为裁员作好各种准备包括经济补偿、人员替换、技术保密等;最后,坚持理性与柔性相结合原则,使裁员能进行的平稳,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自身权益保护: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自觉遵照国家法律规定,做好内部管理,同时还应能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不遭受侵犯,目前在以下方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的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经营秘密、专有技术等保护,针对不同岗位设置相应的知情权,并签订保密协议或特殊限制协议,避免因员工退推出造成公司秘密泄露,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晋宇.《雇员流动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戚鲁,杨华.《人力资源能本管理与能力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3.胡鹏.《企业建立人才退出机制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8月。

4.高松.《开拓发展多种途径,解析企业的人才退出机制》.《管理世界》2005年12月。

5.李雪松.《构架国企员工退出机制》.《中人网》,2007年。

北京康孚环境控制有限公司

申海强

海淀王庄路1号清华同方科技广场B座十层1003房间100083

82390088-211***

第二篇: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摘 要:当前很多企业希望不断提升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穷尽所能,寻求管理、技术上的进步,但往往效果并不明显。其实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企业价值观的提升,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建立创新、以人为本、客户导向、学习型团队、承担社会责任等要素组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 价值观 竞争力

“一家大型组织的活力并不在于大的组织结构形式或管理技巧的高明,而在于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因素以及这种信念对其职工的感染力。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有一整套的信念,作为他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 这是IBM公司总裁小托马斯?沃森的讲话,他所说的这种信念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它影响着企业战略、技能、人员、风格、系统等其他要素,进而通过企业的这些具体活动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想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构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1、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素

1.1、培育创新的价值观

首先,管理创新是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来自于管理创新,只有加强管理,培育适宜核心能力成长的新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机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企业高层领导者应不断调整领导方式、管理制度,既保持公司与众不同的特点,又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适时改进管理,形成自己独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拥有关键技能和技术,这是整个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主导和中枢,是企业独具的超越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技术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培育核心技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二是扩散企业内部技术,实现技术创新规模经济。茌企业经营中,由技术创新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技术扩散产生“收益倍增”效应。三是获取外部技术资源,形成战略联盟。

1.2、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美国《财富》杂志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成功的关键:人,人,人”。企业发展离不开不断进取的人的努力。管理大师韦尔奇曾经说过:“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成功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尊重每个员工,靠人而不是仅仅靠产品与对手竞争。要做最好的公司就必须找到最好的人,这也是企业业绩持续增长的前提。企业要做到“以人为本”,应从对员工的“尊重、培育、重用、激励”等环节做起。

尊重员工,加强与员工的情感沟通,使员工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培育员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把员工能力的成长视为企业最大的财富;重用员工,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考试制度,让员工有多大能耐,企业就给多大舞台;激励员工,建立科学的员工绩效评估机制,把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与待遇公平合理地联系起来。激励包括经济激励、荣誉激励、深造激励和成就激励等。

1.3、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

由于市场环境和竞争程度的不同,企业的战略思维也发生了变化,从以资源为本的战略思维、以竞争为本的战略思维转化为以顾客为本的竞争战略思维。企业通过顾客导向的价值观的指引,可以使企业从市场角度出发,改善其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满意度。

以客户为导向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方面,对顾客的本能需求进行分析,这些需要不限于产品的形式、产品包装和目前现有产品发展阶段,而是要着眼于产品的内涵和外延,避免消费者偏好的局限性,满足顾客本能需求:另一方面,研究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变动趋势,把握顾客或特定顾客群的心理需求、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模式等本质特征,满足顾客更深层次需求。通过以顾客导向的两方面的综合,企业设计创造出面向未来的、全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引导顾客,赢得需求,获得新的发展。

1.4、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特别是学习型团队

团队精神把企业变成一个命运共同体,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崇高目标,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和共振。企业通过培育团队精神来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培养集体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团队。建立学习型团队,正是增强企业领导层管理和决策能力,提高员工科研和开发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和沟通能力,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先决条件。团队学习能使众多的智慧转化为团体的力量,实现知识的共享,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1.5、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要塑造良好的声誉,就必须得到以下的支持:雇员的承诺,顾客的忠诚,投资者的青睐,合作伙伴和行动主义者的认可,良好的规则和正面的新闻媒体报道。而这些具体的方面有根植于企业的文化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诚信经营,二是企业对社会的回报。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道德优势的企业,才能够在社会大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这种优势在持久性、主动性和制胜性上甚至超过了产品品种、成本、质量等优势的作用。

2、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模型与效果

根据核心价值观构建要素,建立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模型如下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通过构建企业创新、以人为本、客户导向、学习型团队精神、承担社会责任等要素组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就可以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拥有专有的技术能力,获得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稳固现有市场并成功开拓新的渠道,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提升品牌优势,得到大众认可。通过构建核心价值观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质量优势、特色优势,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7.[2]唐拥军.战略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

赵志强,硕士研究生,1971年9月出生,现工作于中国石化集团湖南巴陵石化分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销售管理工作,主管。

第三篇: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一种学识,它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综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有人认为,凡是能体现为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定优势,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有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竞争优势。而我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且是持续的利益。带不来利益的竞争力是空谈,带不来持续利益的竞争力是急功近利,企业的任何行为只不过是为了使企业实现持续的利益最大化。一种优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优势在不同时期也不同。因此,我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为企业创造带来持续利益最大化的优势的能力。它是一种创造优势的能力。那么如何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国家是一个整体,一个企业更是一个整体。人生观是人的灵魂,一个人要走向成功关键在于有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指导。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在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同样,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核心文化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的整合,它直接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使其最大化的利用。只要企业资源能持续最大化利用,那么企业就会产生连续不断的优势推动着企业发展。因此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构建良好企业文化、利用企业文化。

一是要树立雇主品牌。雇主品牌是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企业品牌。良好的雇主品牌使员工愿意来企业工作,使现有员工愿意留在企业工作,是人们心目中的满意的工作地。从而激发员工的忠诚奉献、刻苦奋斗的精神,将员工自身资源完全挖掘出来。二是要积极引导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将实现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统一。员工追求实现自我理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利用员工价值观的转变,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上来,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三是大力倡导主流价值观,实现思想多样性与价值观念的统一。一个公司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核心是指该组织员工的整体价值观和精神风尚。由于价值观是指向人们心理层面的活动,具有趋同性和不同步性的双重特征。因此,组织和倡导尤为重要。引导员工在群体和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线员工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水平。

总之,人是企业的核心,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只能是人,而人受价值观的指导,因此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的统一。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无形的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指引着企业持续的发展。

第四篇:构建人力资源有效激励机制,提升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构建人力资源有效激励机制,提升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沈海芳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第01期

[摘要]构建人力资源有效激励机制,提升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激励的基本内涵,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并对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有效激励机制的策略途径提出思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

[作者简介]沈海芳,舟山市海峡汽车轮渡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经济师,企业法律顾问,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浙江舟山,3160

41[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1-0070-000

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取丰厚利润,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第一资源,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企业要做大做强,有赖于劳动力综合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国企业巨子艾柯卡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正是管理激励的主要功能。构建人力资源有效激励机制,提升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内涵

激励,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激发人的动机并引起行为。从美国行为学家弗雷德生·赫茨伯格(Freeick·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来看,激励是一种精神状态,它起着加强、激发和推动的作用,并且指导或引导行为指向目标。一般地说,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激励这个概念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创设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动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产生实现企业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Ⅲ。激励的过程,就是管理者引导并促进员工产生有利于管理目标行为的过程。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就会产生最大的激励。

日本学者中松义郎在其著作《人际关系方程式》中提出的关系式,很能直观清晰表述激励过程中个人行为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设:Fmax表示个人潜在的最大能力;F表示个人实际发挥的能力;夹角表示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所示:

显而易见,当个人努力方向与组织目标完全一致时,即当0=0°时,F=Fmax,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激励效果达到最大。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可略见一斑。

(一)激励是挖掘企业员工潜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

知识经济对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人力资源的激励研究中发现,缺乏激励的职工仅能发挥其实际工作能力的20%~30%,因为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足以使自己保住饭碗;但是受到充分激励的职工,其潜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对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对人潜能的挖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员工在利益追求动力的激励下必然会自觉地、积极地通过企业或社会提供的各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组织行为目标变化的要求。

(二)激励是增强企业内聚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把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内聚力作为管理的首要目标。一个人对企业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工作动机,也就是工作的积极性。企业实行激励机制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既事业留人,也待遇留人,更感情留人,才能造就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激励是顺应经济发展要求、加快现代企业改革的普遍趋势

我国企业经历了传统的生产导向和20世纪80~90年代的市场导向,正在全面进入人力资源导向时代,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重大趋势。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效力,企业才能无往不胜。从承包制、计件工资、年薪制,到最新的“股票期权”,运用的目的无不是为了激励员工。可以说企业改革与员工激励息息相关。联想集团的激励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实施是联想创造奇迹的一个秘方。联想集团始终认为,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三、构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有效激励机制的策略途径

企业只有找到适合员工需求和自身特点的激励策略,才能够形成有效激励。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员工队伍的建设、组织目标的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

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激励员工必不可少的手段。薪酬设计要注重“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外具有竞争力”。内部的一致性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努力程度与所得的报酬进行投入产出比时感到公平一致,体现了其价值;外部的竞争性使本企业的薪酬具有外部竞争力,使员工清楚地知道自身的能力与市场的吻合度。因此,要使薪酬分配具有激励充分性,就必须参照市场薪酬水平给各类人才定价,确保一流的人才享受一流的待遇;薪酬不仅要体现职务和职称的高低,也要反映同一职级内人员之间工作责任、工作任务、工作成效的大小。要优化企业薪酬分配体系,提供和形成多元化的薪酬分配形式,通过对包括职权、机会、工资、奖金、福利、股权等的分配,满足员工的多层次需求,强化薪酬的激励作用,提升企业激励水平。

(二)建立公平有效的绩效激励体系

绩效考评与员工的薪酬福利等密切相关。对职工进行晋升、聘任、奖惩及调整工资待遇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和依据,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考评体系要有针对性,符合企业自身特点,要以可实际观察并测量的客观指标为主,并且能科学确定各考核指标的权重。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不同岗位和不同职务、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一套科学、公平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可以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业绩,使各项考核奖惩有本可依,不仅会促进企业的民主,同时也会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良好的绩效量化考核机制能进一步加大内部分配的激励职能,适应现代企业竞争优胜劣汰的需要。

(三)制定个人成长的生涯激励计划

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实质是关注企业的发展。只有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使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员工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知识、智力、技能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必须在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对其进行开发、培训,才能挖掘出员工自身的潜能。更新知识、谋求发展是员工的迫切要求,也成为激励的有效手段。职业生涯管理鼓励员工终身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开发新的技能。同时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和开发,使员工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四)发挥企业文化的精神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其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还蕴藏着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优秀的企业

文化会形成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对内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奋发向上,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五)追求终极关怀的价值激励效应

对自我价值实现和价值判断实现的追求,是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中科院专家研究发现,工资和奖金因素在工作重要性排列中居第六、第八位,位居第一的是成就感,依次是被赏识、责任感、晋升的机会,这说明了非金钱因素的重要性。行为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也认为,工作成就、社会认可、发展前途等因素,才是真正的激励因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重视员工物质激励的同时,应当高度重视价值满足的激励,通过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等途径,为员工平等公正地参与职位竞争、获得晋升的机会和较高的职位营造环境、创造条件,为员工提供自我价值实现和价值判断实现两种满足,由此激发员工的信心和决心,对所效力的企业产生更加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其全部智慧和力量。

第五篇: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创造并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对核心竞争力有清醒的认识

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方面的要点;企业组织独有的,这种能力只能产生在既定公司文化背景下,其他企业不可能有产生的条件;存在于企业组织内部的,这种能力是根植在既定的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经营结构、管理结构之内,离开了这种结构,核心竞争能力就会发生变化;在长期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多种能力的集合,不能只靠其中的某一种能力来形成,这种能力不是在短期内形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在长期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多种能力的集合,不能只靠其中的某一种能力来形成,这种能力不是在短期内形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2)对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规划

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能力,因而也是战略性能力,它必须与企业长期战略相结合。战略定位尤其重要。企业的战略定位首先要从环境角度加以分析,企业处于复杂的商业、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社会环境中,由于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就要求对企业的环境性质进行最大限度的分析,找出处理各个不同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最有用的方法;其次要对企业拥有的组织资源进行客观的认识,对优势与劣势的客观认识应该基于对相同和相关企业进行全方位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在不同层面的多维比较,才能确保认识的客观性;再次要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进行认真的考察,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能否得到利益相关者的一定程度的理解相当重要,只有在企业的外围部分形成较明确的共同体,企业抵抗系统风险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3)培育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在竞争市场中有立足之地,要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即那些是自己专有的、关键的,然后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其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创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目的是为了通过技术创新来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创新核心产品,从而占领和创新市场.二是要以“合作“为突破口.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独自建立自己的研发系统,更没有能力承受研发活动的市场风险.因此,必须向外界获取新技术和能力,通过市场手段获得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源或掌握核心技术源的人才,也可以通过与拥有互补优势的另一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兼并收购拥有某种所需要的专长的企业,为己所用,将外来的不同知识有效地沉淀在企业内部,形成存在于企业内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4)创新管理,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

在我国,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出资不到位、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混乱等,使得企业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在管理上转变观念,抛弃那种经验式、粗放式、家长专断式的随意管理,要建立学习型的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度,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不仅要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更要发挥管理中人的作用,完善企业中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要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5)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专而精“的策略

“专而精”战略是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战略选择。专注于某一两个方面的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做成“强”的、有竞争力的企业。企业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又要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创造“先发制人”的优势,争取成为市场的先入者。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专业优势。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集中企业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②寻找自己的潜在能力,真正了解自己。③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构建支撑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能力。

(6)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人的价值观念,是员工对整个企业发展乃至制度的一种认可,属思想范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创新、创造的源泉,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提炼出来的,它具有独特性。一种开放的、尊重个人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它是核心竞争里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中小企业必须抓住两点建设企业文化.一是要培育企业独特的企业精神.中小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独特的企业精神能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现代企业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企业发展的深层原因和最后决定力量来源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而言,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熟悉、解决新问题。因此,要创建一个学习行企业,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非一日之功,其培育过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市场边界的变化越来越快,目标开始变得飘忽不定,对目标市场的占领顶多只是暂时性的,要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正确的定位,重视企业管理系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重视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培育高素质的企业家,充分利用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在这些策略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从注重外部环境的变化到注重自身资源、能力的融合积累,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核心竞争。

下载构建有效的员工退出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有效的员工退出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我司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压力,公司上下一心,团结拼搏,用“敢为人先,不惧险阻,勇攀高峰”的企业精神实现了生产经营的较快增长;如今,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措施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措施摘 要: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

    以人为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人为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摘要:企业的运作归根到底是人在运作,企业的收获,归根到底也是人的收获。在物质文明极大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越来越成为生产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

    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

    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时间:2012-09-26原文作者:王 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浅析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继续开放,带来的结果就是同行业中企业面临的竞争加剧,打造属......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力 姓名:雷小辉 单位:平煤股份天力公司 班级:2010经济管理本科 摘 要: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功能及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分析,论......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力摘 要: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功能及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分析,论述了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巨大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演讲稿

    把握机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各位尊敬的领导、评委们,以及在座的各位公司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一汽哈尔滨轻型汽车有限公司焊装车间的一名职员,我叫王殿明。我的演讲主题......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演讲稿

    把握机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各位尊敬的领导、评委们,以及在座的各位公司同仁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xxxxxxxxx公司的xxx。我到xx公司工作的时间不长,到这个月刚好半年时间。因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