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在农行找到真正的家

时间:2019-05-13 07:0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员工在农行找到真正的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员工在农行找到真正的家》。

第一篇:让员工在农行找到真正的家

让员工在农行找到真正的家

随着我行业务规模的不断发展状大,银行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基层行的员工任务指标重,各种考核任务接踵而至,在人员少任务多的情况下,员工们不得不“5+2”、“白加黑”的工作,把亲情放在一边,把友情搁臵一旁,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完不成任务时的处罚、责怪。如果员工的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灰色情绪越积越多,容易导致身心亚健康状态,为我行的业务发展埋下隐患。如何为员工减压,更好地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各项任务,笔者建议上级行应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生活,关爱员工成长,从五个方面为员工减压。

一、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基层行领导要当好员工的家长,既要当爹又要当妈,所谓当爹就是抓好经营管理,保证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而当妈就是要照顾好自己的员工,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有尊严地工作,有尊严地生活。行领导要沉下心来,经常性地深入营业网点与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一线员工思想状态,加深对一线员工工作的理解,问寒问暖,解决他们取暖、午餐、网点装修后除味等实际生活困难,以至让他们在领导的关心下“死心塌地”地工作。

二、认真倾听员工心声。去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韩国首尔视察时曾说过一句话“只有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我们才会更有力量”,回想起深圳某公司员工的一起起悲剧,我痛心不已,该公司作为一个提前暴露出新时期员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企业,被推上风口浪尖。说起工资,他们的员工也不算低,每个月也有两三千元,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悲剧呢?原因是他们的员工一天24小时至少12个小

时在生产线上,过着无根无助、家庭分离、父母无人照顾、孩子没有关爱的没有尊严的生活,他们的困难管理人员从不过问,没有沟通,这些矛盾一旦积累不排除,总会在一个时间点爆发。我行工会组织要吸取教训,发挥更大的作用,尽快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必要时可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通过下基层调研或逐级反馈等方式,对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矛盾要及时处理和化解,让员工的不良情绪得到及时宣泄,让发现的不良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

三、安排好员工的成长路线。现在农行员工成长渠道主要还是表现在职务的提升,如同高考一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建议人力资源部将行员等级制度尽快落地,像其它股份制银行一样建立“管理和专业”双线成长渠道,为专业人才提供成长渠道,改变农行目前40岁以上员工无工作激情,为他行培训优秀专业人才的现状。同时要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专项技能也是员工中造成压力的一部分,而充电学习是实现职业上升,增强个人竞争力,缓解职业疲劳的有效手段。我行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知识竞赛,让员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通过学习,带动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推动员工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四、让员工在发展中得到实惠。我们在时管教过程中要学会左手拿糖,右手拿棍,对表现好的员工要经常性地表扬,创新福利机制,根据员工业绩给予员工一定的福利金额,允许员工在金额内随意选择自已偏好的福利项目,如旅游、带薪休假、培训等等,这种相对于选统的模式更具有人情味。对表现不好的员工,要耐心教育,必要时也可以警示一下,做到奖罚分明。在资源分配上,向一线、向基层倾斜,充分调动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五是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通过组织经常性的读书、征文、演讲、拓展训练、节日联欢、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尤其是精神需求的满足。着力从改变心智模式入手,引导员工调整思维模式,把关注的重心放到工作的积极方面上来,培养阳光心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时间。合理的引导,态度的改变,使员工舒缓了工作压力,提振了队伍精神,员工的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第二篇:如何让员工找到归属感

在一个团队中,每位成员从进入到成长,都会经历一些心理变化的过程。对于团队中的新鲜血液——新员工,如何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归属感”至关重要。欢迎分享您的心得或经验。盛大游戏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朱继盛

我们总是在讲,团队成员的“集体归属感”,将如何成为一个团队成功的基因。我们总是在讲,一个新人,该如何全身心地融入企业,在理解企业文化的同时,尽力寻找自己的团队归属感。这些当然都是对的。没有获得集体归属感的人,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心理波动,在团队里、工作中找不到自己合理的位置,因此也难以得到团队和企业的认同。

企业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员工?是放弃他吗?还是换个角度,认清并承担起企业自身的责任?在我看来,培养新人的团队归属感,核心思想只有一点:给每一个员工以机会,帮助他找到自己的舞台,施展他自己的才华。”

这是盛大游戏看待员工发展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这种观念并非停留在口头上,盛大游戏在用人方面是没有限制的,在公司,你会看到不到30岁的总裁,还有20岁出头、学历并不是很高的技术人才,我们管理层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0岁出头。我见过从客服人员成长为副总裁、从服务器维护人员成长为游戏产品经理的真实例子,而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我们的游戏式管理、我们讲道理的文化、我们的“18计划”、“20计划”,甚至鼓励员工去自主创业,我们给予资金及资源的扶助。这样一个宽松的交流与创新环境,将帮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切实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舞台,他才会觉得心安,他所获得的满足感与激励,相信是无论多少金钱都难以换得的。而这,才是真正找到团队归属感的灵魂所在,甚至已经超越了“归属”的简单概念,因为只有强大的个人,才能成就强大的团队。

我们当然希望看到,员工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但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个人能够怀着梦想来到盛大游戏,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并最终实现梦想,也为自己创造价值。

北京全景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TO胡百师

对每一个职场中的人来说,无论你现在是何年龄、何阶层、何职位,一定都曾当过 “新人”。想想自己第一天报到时是怎样的心情?兴奋、惶恐、不安,还是自信满满?或许都有一些吧!对职场的“归属感”首先必须来自“安全感”,对“新人”来说,到新团队报到的第一天需要的就是“安全感”,让他感觉自己受到照顾和重视,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是安全的。怎样营造这种安全感呢?我以一个曾经当过新人,也“照顾”过新人的过来人来说说我的经验与看法。在新人报到前,安排一位资深的人员担任“师父”来负责他对新环境的适应、学习、辅导、考核等事宜。报到时,除了由人力资源部门向其介绍公司的基本信息与规定并完成报到手续外,就是将新人交给这位师父,由师父负责带领新人一步步地走进他所属的工作团队中。让新人逐步融入团队的工作氛围与文化,指导新人如何在这种氛围里表达自己的想法、去跟别人沟通,进而表现出工作的质量与绩效,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团队中其他人员的支持,不要单打独斗地去面对问题。团队里的其他人也把他当作新加入的“家人”一般去接纳他、照顾他,营造和谐互动的工作气氛。

在实践的过程中,新人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向 “师父” 请教,师父也会对 “徒弟” 进行解惑与辅导,甚至教他如何在团队中异中求同地求生存、如何发挥自己的战斗力,让徒弟一点一滴地感受整个团队带给他的支持与鼓励。也让他从对自我有 “安全感”,逐渐地对团队产生“认同感”,最终激发出对团队的“归属感”。同时师父也会对徒弟的适应与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与考核,有任何需要徒弟改进或调整的地方随时地进行提醒,这样也提高了新人在适用期结束时能够确实胜任岗位的比率,这种做法对新人、对团队来说都是非常有正面意义的。雅虎软件研发(北京)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季旭

新员工到了新环境后,都会有一点害羞和窘迫,所以怎样帮他们尽快融入团队,找到“归属感”,非常重要。我们是这样做的:

第一,及时了解新员工的心理。因为新员工到新的环境里,就像我们到陌生环境一样,周边人都不认识,不知道怎样才能融入团队。这时就需要管理者及时体会他们的心理,主动和他们交流,这是最基本的一点。我们通常会主动安排老员工和新员工互相交流。

第二,合理发挥新员工专长。个人专长是我们考虑的很重要的因素。新员工如果越早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就会越快地融入团队。所以我们会及时发现新员工的专长,安排工作时会考虑他个人的兴趣和专长。如果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另外的项目比较感兴趣,而那个项目恰好也需要人,我们就可能会安排他参加这个新项目。

第三,采用导师机制。新员工入职后,我们会给他安排两个导师:中国导师和美国导师。中国导师会帮他解决工作初期的问题,并帮他了解他的工作和更快地融入团队;美国导师会帮他了解总部的团队和项目本身的技术问题,以及与总部团队沟通的方法、总部团队的架构设置等。

第四,开展交流活动。这会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团队成员,融入团队。比如新员工一入职,整个团队就会聚餐,之后还会有全体员工迎新见面会。

第五,入职前交流。在新员工入职之前,提前介绍他们认识团队的同事和导师,以便他们对公司和所在的团队有初步的了解。

第六,企业文化引导。我们有开放、自由的企业文化,鼓励新人,鼓励独立思维、分享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也会让员工很快融入到团队氛围中来。

总之,我们应该让新员工认识到他们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一个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环境。这样的话,新员工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无缝地融入团队,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找到家的感觉。

优视科技(UC)有限公司创始人、产品总裁何小鹏

UC从开始不到20人,到现在超过500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同事、新团队、新部门,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与新同学顺畅沟通、如何帮助新同学找到团队“归属感”。针对UC的产品与研发平台,我们有三个主要衡量标准:目标、团队和过程。第一个标准是结果导向,每年都要达到之前的既定目标,也就是KPI;第二个标准是团队,我们关注团队的整体能力和成员的个人能力有没有提高,团队间的配合有没有做得更好,普通同学有没有变成骨干同学,新同学有没有成为团队不可缺少的一员,团队文化的建设效果等;第三个标准是过程,过程要看很多方面,大家是否努力,精神面貌和士气如何,团队的流程是否在不断优化中,团队的建设是否是健康向上等。

因此,新同学的融入问题贯穿于团队和过程这两个重要衡量标准,是UC非常重视的环节。我们提倡“大五文化”,员工之间互称同学。每个新同事来到UC,就像新同学来到UC这个“班集体”。新同学入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HR的帮助下做自我介绍PPT,并发给所有同学。紧接着,等待着他们的还有每天四餐的轻松沟通(UC提供四餐)、每周例行的团队会议和其他会议、公司鼓励微笑沟通的要求、每月一次的新员工集体入职会、集体生日会、UC家庭日等活动,在活动中他们不仅要介绍自己和带自己的家人参观UC,还要参与各种游戏和才艺表演。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看似内向的工程师,其实非常多才多艺,彼此之间也很快消除了陌生和隔阂。而他们也从中全方位地体会到UC的企业文化,加快了新、老同学的熟悉。同时,我们也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新同学在工作上尽快找到归属感,例如老同学一带一帮助新同学,有效的新员工培训体系,每月多次的员工培训和分享机制,将学习、培训和工作逐渐融合的工作模式,用人不疑的用人理念,鼓励对事不对人、简单思考和沟通等系列模式,培养大家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正是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让新同学对人、对事、对工作、对生活可以更简单、更轻松、更快速融入的系列方法,UC才能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保证新同学快速融入“班集体”,找到归属感。

第三篇:如何真正找到快乐

如何真正找到快樂

/達難陀長老著‧林淑丹及廖舜茹譯

『快樂』,命運之神說道: 「這項獎勵,人人皆有機會,然而唯有耐心耕耘的人才能獲得; 你已經走過一半的人生旅程,現在,請你站起來往前走,你追尋的目標正在轉角處。」

你想要擁有快樂嗎?對於這個簡單的問題,人人都想回答「是!」 是的,世人皆想擁有快樂。但是,快樂的要素和如何獲得它的觀念卻因 人而 異。

一位作家曾說:「多數的人對快樂的定義,在於不斷的追尋,希望 成為夢想中的自己。對於這些不幸的人們來說,快樂是彩虹的彼端,是 整壼的金子。他們花了大半輩子追尋彩虹,但他們從沒有發現陰影亦步 亦趨地追隨。因為,快樂是該往內心去尋找。」

快樂存在於追尋的過程中,並非終極的目標。擁有崇高理想的人是 快樂的;對週遭事物感到滿足的人是幸福的;不去干擾他人,讓他人擁 有平靜生活的人是幸福的;對社會貢獻所學的人是幸福的;對本身職業、家庭雜務和日常小節皆存有愛而去做的人是幸福的;擁有愛的人是幸 福的;快樂的人是幸福的。

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幸福,縱使知道幸福會輕易消逝,人們還是日以繼 夜地找尋幸福。但是,在一番苦幹之後,通常人們仍然距離幸福非常遙 遠,為何會如此呢?

追尋幸福

現代人的生活非常艱辛 —— 人們辛苦地奮鬥,希望得到金錢上的報 酬、生活上的舒適和奢華。但是,這種生活方式不會帶來快樂,反之,它帶來的是焦慮和壓力。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有一些重要時刻,心靈 的愉悅遠超過物質生活所帶來的感官刺激。

不容否認地,生活的舒適來自於經濟的優渥。我們無法謊稱那些生 活在饑餓、悲慘中的人們是快樂的。在貧民窟那樣的環境下,的確壓抑 了人們的幸福。一個大家庭必須擠在一間小屋內生活、吃飯、睡覺和扶 養小孩的情境,確實令人為此感到同情。這般卑劣的環境和悲慘的生活,常使這些地區成為犯罪的溫床和痛苦的深淵 —— 除非這個地區是由希 冀在窮苦中找尋平和的聖人們組成。

無論如何,富裕和貧窮、幸福和悲哀皆是相對的字眼。一個有錢的人 可能是不快樂的,而另一個窮人卻可能擁有快樂。假如金錢能夠正確而有 效地使用,那麼富有是上天的賞賜。相對而言,窮人們的悲哀之一,卻是 他們的物慾;通常,他們在物慾無法獲得滿足的情況下,對生命充滿怨恨。而富人們的悲哀是,心靈無法自財富中提升,他們愚蠢地死孚金錢。因 此,幸福並不來自上述的這些富人和窮人們。

有些人們認為快樂的來源,來自於一個情投意合,可與之相孚一生的 伴侶。有些人們認為,孩子是快樂的源頭。但這些卻不是永久不變的。生 命的伴侶會死亡或離開;而有些子女帶給雙親的悲哀,遠超過快樂的時光。我們應該學習對自己擁有的東西感到滿足與快樂。即使連最微小的期 望都無法實現時,我們對目前的狀況仍該感到滿足。

沒有孩子的妻子:從前有對貧窮的夫妻,結婚多年但膝下猶虛。儘管 在各方面,他們皆感到幸福,但這位妻子卻有著強烈的母性本能,非常希 望能有個自己的小孩。丈夫建議領養,但她卻百勸不聽,堅持小孩必須是 她自己的骨肉。於是他們試了各種偏方,卻不見效果。她因而感到沮喪、壓力、焦慮和不完整的感覺,並影響了她的健康。漸漸地,為人夫者也發 覺到妻子的改變。她甚至假裝自己懷孕了,實際上卻不是這麼回事。

然後,某天丈夫回家時,卻發現妻子手上抱著一綑東西臉上散發著愉 悅的氣息。他檢查了她手上的東西,才知道那不過是一塊木頭。妻子百般 呵護那塊木頭,把它當成真正嬰孩般地照顧,盡力扮演為人母親的角色,還將它打扮一番。她甚至為她的「寶貝」做了個溫暖而舒適的搖籃,唱著 溫柔的搖籃曲哄「它」入眠。

實際上,她的舉止如同一位小孩在玩著洋娃娃般。那位丈夫對此感到 非常憂慮,帶她到一位有名的精神病醫師處去診治。這位專家細心地檢查 了她的狀況,然後做了一個驚人卻人道的決定。他對那位丈夫解釋道,這 個女人藉由幻想來得到真實生活中所無法擁有的快樂。必須將那塊木頭丟 掉,讓她的舉止恢復正常。但是,這將剝奪了她的幸福泉源,對她而言是 件殘酷的事。

有時,我們的抉擇必須出自於內心,而非冷靜的理解力。同時,我們 如果有了非份的慾望,它會影響我們對常理的判斷。

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影響個人的幸福甚鉅。菲力浦‧吉伯斯爵士在 他的《逃脫之道》一書中曾說道:「人類對於幸福課題無止盡的探索中,希望能夠尋獲某一種政治和社會制度,讓個人的機會得到最大的發展。這 類幸福包括了:

一、適量且有趣的工作。

二、個人、家人和週遭親友的安 全無虞。

三、在生活上最低限度的舒適。

四、對於敏感且熱心的人而言,假如大部份的人類都在受苦,他也無法快樂。

五、在不傷害他人的榮譽下,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享有充份的自由。在這類思想和行為的自由下,他 可以充份享有冒險和享樂的機會;他可以擁有美感經驗、洞察知識的真諦 ;征服自我及其所處環境;嘗試對心智和身體有益的事物。」

釋尊教導人們採用無害且正當的方式去得到快樂。不可以為了自己的 快樂,而使他人或其他生物受苦。請記得釋尊的忠告:「那些自食其力不 傷害他人的人,才能受到上天的祝福。」

幸福的要素

為了建立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我們應該培養慈悲心、增進智慧。悲智雙運可以使人們達到完美的境界。如果我們只具有善心而忽略了智 力,我們將成為好心的傻瓜;相反地,如果我們光注重智力發展而忽略了 情感的培育,我們將變成沒有同情心的頑固智者。根據佛教教義,為了求 取性靈上的自在,人們必須結合慈悲心和智慧。藉由愛的鼓舞和知識的指 引,人們方能得到良好的生活。

慈悲是什麼?慈悲是愛心、珍惜、仁慈和寬容。慈悲表現於對生靈的 愛心和關懷,尤其是對處於不幸情境者的同情。

智慧是什麼?智慧即是認清事物的本質,將心靈的高貴面發諸於舉止 間。當一個男人遇見深深吸引著他的女子,他便希望再見到她,他的快樂 和滿足來自於她的出現。但是,當情況改變,他無法再見到她時,他不可 以有不講理且愚蠢的舉止。畢竟,在人類經驗中包含了無法滿足的一面。假如他對她不存有虛幻的依戀和自私的執著,他尌能從這種痛苦中,找出 相對的自由。在快樂的人生中,痛苦和悲哀仍然存在著;但是,這並不意 味著人們無法由感官快樂中找到快樂的感覺。只是這種愉悅是短暫的,而 且無法提供永恆的幸福。對於這項事實的了解,即是智慧。

幸福的要素是單純的,他們是一種心靈狀態,無法藉由我們週遭的事 物,例如財富、權力或名聲而獲得。當人們畢其精力,累積超過他們所需 的財富,直到發現儘管擁有全世界的金錢也無法買到少許幸福時,他們才 會醒悟和懊悔浪費了生命,但為時已晚。所以,我們必須認清追尋感官快 樂和幸福是兩碼子事。感官的刺激容易消失,無法提供人們永恆的幸福。而且,我們可以用金錢換取感官上的快樂,卻無法買到幸福。幸福的基礎 來自單純的善良和清晰的是非觀念。

除非人們對自己感到滿意,否則無法感到快樂。心靈的平靜,只能藉 修行和禪定來獲得。我們所需努力的仍多,但做得太少。經由自我分析和 淨化心靈,我們與生俱有的美德方得以展現。這項工作並不容易,需要耐 心、決心和毅力。

幸福猶如香水般;當你灑向他人時,你也能沾其芬芳。

假如你想獲得寧靜、愉快的生活,請允許他人也擁有這般的生活。除 非你根據上述崇高的原則來調適你的生活,你無法冀望幸福和平和。同時,你也不應期望他人的感謝。戴爾‧卡內基曾說:「假如我們希望獲得幸 福,那麼,讓我們不再介意他人是否為我們的付出而感謝,只要衷心地給 予他人你所擁有的。不知感恩圖報是很自然的,如同雜草般會輕易蔓延孳 長;而感謝的心卻如玫瑰般,需要人們的培養、灌溉、愛心和保護。」 對於容易獲得的事物,人們很難存有感激的心。只有在這些事物被取 走時,人們才會產生感謝的心態。我們所呼吸的空氣和擁有的生存器官都 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被濫用。但是,人們不該像魚一樣,直到被迫 離開水面,方知水的重要性。

亞伯拉罕‧林肯曾說:

根據我的觀察,人們唯有決心使自己快樂時,他們才會感到快樂。

我們不能希望只靠祈禱尌能得到快樂,而必須努力方能得到這些祝福。對神的信仰和禱告是有益的,但是,當你出門時,別忘了鎖上門。因為 誰也無法保證神會一直替我們看管著這幢房子。我們不應該逃避自己的責 任。假如根據道德規範來生活,可以在現世築起一座天堂。但是,當違反 這些規範時,在現世尌會嚐到如地獄般的煉火。當人們不知如何根據孙宙 自然的常規來生活時,常替自己招惹麻煩。不僅使自己縛手縛腳,更常感 到一股不平之氣。假如每個人都能循規蹈矩的生活,那麼,不用等到往生 尌能享有天堂般的快樂。因此天堂與地獄尌在現世。善行和罪惡在世間循 環不止,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人類都無法確定「天堂」和「地獄」是否 確實存在。對於這項課題,至今沒有定論。

天堂和地獄在何處?從前有位僧侶,他最有興趣的講道題目是「天堂 與地獄」。有位皈依者卻對這位僧侶的反覆說詞感到厭倦。於是,某天他 站起來說:「告訴我天堂和地獄在哪裡,假如你不能回答我,你尌是說謊!」這位僧侶向來是位單純的人,他在此時顯得相當害怕。他不但沒有回 答,而且保持緘默。他的沈默使得這位聽眾更為生氣,他大叫著:「告訴 我,否則我揍你一頓!」這位僧侶很快地恢復了他的機智,回答說:「地 獄尌在你身邊,而且帶著你的憤怒。」那位男士了解到真相之後冷靜下來,開始笑了起來。然後,他問道:「那麼,天堂在哪裡?」僧侶回答說: 「它尌在你週遭,和你的笑容同在。」天堂和地獄之別,在給我們如何生 活。只要是生物存在的孙宙角落,必定同時存在著天堂和地獄。

幸福在何處?

我們往何處去找尋幸福?「在你內心」,佛陀如是說。無人會否認幸 福是人類所渴望的,但幸福卻不是憑空可得。幸福是種理性狀態,並非是 生理上的嗜好和熱情。

對生活感到滿足的人,卻連襯衫都沒有:有位東方國王感到不快樂,於是向一位哲學家尋求忠告。這位哲學家建議國王找出全國最快樂、感到 最滿足的人,然後穿上他的襯衫。經過長時間的找尋後,終於發現了這個 男人 —— 但他卻連件襯衫也沒有。

一位知名作家曾說:「假如你想見見全世界最快樂和滿足的人的話,請看看那位穿著乞丐裝的王子。」

無法滿足的慾望是人們不快樂的主因,拋棄你的慾望,你將由不幸福 中得到釋放。「我只傳授一件事,」佛陀說道:「人們受苦的原因和停止 受苦的方法,就如同海水只有一種鹹味般,我的解決之道只有一途。我將 指引你們一條道路,由此你可以由不真實走向真實生活,由黑暗處走向光 明面,由死亡邁向永恆。」

平靜和滿足也是依個人需要而定;狗兒喜歡骨頭不喜歡青草,牛卻喜 歡青草不喜歡骨頭。同樣地,有些人喜愛刺激的生活勝過寧靜。有些人卻 喜愛安靜的生活勝過刺激的事物,某些食物對某人而言猶如天堂盛宴,但 對某些人卻是有害的。能治癒某人的藥物,卻可致他人於非命。某些人的 快樂,卻能夠擾亂他人的秩序。幸福是種心靈的狀態,能夠經由己身修行來得到。外在的財富、名聲、社會地位和受人歡迎,都只是幸福的短暫來源。幸福的真正來源在於心 靈,具有涵養的心靈,才能提供真實的幸福。某些人認為人們無法獲得心 靈上的平靜,這種觀念是不正確地。每個人皆能藉由淨化心靈來開發內心 的平靜。

放棄世俗間會腐壞消失的事物,人們可以得到不朽的幸福感。

﹙摘自《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

第四篇:让年终表彰真正激励员工

让年终表彰真正激励员工

序言

1月17日,直缝分厂隆重召开2010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会议结束后,总厂领导和参会员工都给予这次会议很高的评价。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大会是直缝分厂有史以来办得最为精彩、最为出色、最为成功的一次年终总结表彰暨新春联谊会。它改变传统的领导单向“读报告”形式,替之以员工为主体的自我展示,67名先进员工,10名“我们身边的榜样”成了会议的主角,大家在交流中读精神、读智慧、读真情,让身边事,感动身边人、鼓舞身边人、启发身边人,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一、开展年终总结评比活动的背景及原因

一是企业文化创新形势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激烈,特色优势的竞争就显得极为重要。由于年终总结评比是项集总结、表彰及聚餐为一体的系列活动,各个环节都打上了企业文化的烙印,推陈出新就显得非常必要。企业要做大做强,凝聚人心促发展,年终活动是一次最佳表现时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2008年开始,总厂对年终总结评比活动进行创意更新,分厂受此启发也进行探索尝试;特别是2010年分厂的生产形势、队伍建设及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取得很好效果,也迫使分厂对年终总结工作水平作以提升,年终总结评比的形式面临着创新,以适应企业发展、员工认知的需要。

二是巩固企业竞争优势的需要

岁末年初,是企业盘点收益、评先选优、兑现各项承诺之时,在这个节骨眼上困扰分厂的往往是如何进行年终奖励和表彰,俗话说“众口难调”,哪种激励适合哪类员工,如何尽量使众多员工感到满意公平,使得优秀者来年更优秀,落后者得到警示,从而真正发挥激励作用,促进来年更好地发展,这可谓一门艺术。如何更好地将年终表彰和个性化激励措施相互结合,既维护分厂自身的利益,又顾及员工的心理需求,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方向。印象深刻、快乐记忆的年终表彰不但可以表达分厂对员工在本劳动表现的肯定程度,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巩固分厂的竞争优势 ;还可以稳定部分思想摇摆、有心跳槽的员工;同时也为分厂赢得口碑,吸引更多潜在的优秀人才,使广大员工真正由“感动”转为“心动”、再由“心动”化为“行动”!三是分厂展示较高工作水平的需要

2010年对于直缝分厂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充满挑战、充满激情的一年,也是我们克服困难、取得辉煌成绩的一年。走过2010,分厂在巨大压力下仍然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员工和团队,他们勤奋、他们上进、他们以自身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们用心的诠释着榜样的力量。“奋斗伴随艰辛、成就来之不易”,这非同寻常的一年注定了分厂要对年终总结工作水平作以提升、充分展示分厂生产经营、党政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满足员工心理层面的需求,力求使年终表彰产生强大的激励效果,增加员工愿为企业效力的凝聚力,从而带动更多员工的积极性,由此形 成 “ 激励——努力——绩效提高—— 满意——再激励”的良性循环。

二、年终活动的开展过程及效果

为创造性地开展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的年终总结表彰活动,激发队伍活力,在魏书记的领导下,班子成员利用有限的时间积极筹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开展过程的各个环节我们群策群力,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案。无论是会议主题、对联的编写,还是总结课件的制作,节目的策划创作,无一不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心血,真正做到严谨细致、亮点纷呈。

一、大象而无形,谋定而后动

为了举办一个不一样的年会,分厂决定打破常规。“思维决定高度,创新决定出路”,今年领导对这次表彰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打造分厂特色的具体要求。为此我们首次引进了很多新颖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最主要的是树立“企划”的思想。整个表彰活动由魏书记统一指导,统一协调,首先确定“用团队的绩效凸显个人,用典型引路带动团队”这一主题,有了主题,有了灵魂,接下来的骨骼、血肉、形象就活了。在书记的组织下成立7人专班进行策划安排,活动形式、人员职责、时间安排及活动效果都有明确要求:17号上午的总结表彰课件由郝邦彤、杜方静撰写总结词、沈沙制作和调试;会议现场的海报和十大榜样海报由杜方静负责摄像、撰辞、沈沙设计把关;会议颁发奖状由蔡晓坤负责;顾秀萍和张琴负责借绶带、买奖状和聚餐现场的布置;现场舞蹈的编舞由李红英负责,祝酒词由郝邦彤主笔,魏书记更是亲力亲为对每个细节监督把关„„每个人各负其责有序有效地进行,在活动形式及内容完成后进行演练、推敲和修改完善,力求完美,最终使会议的各个环节得以顺利、高效的进行。

二、企划无处不在,细节决定成败

评说一次会议开得好与不好,除了一些硬性指标外,最最关键的是会议上有什么“亮点”,而这次会议最大的“亮点”就是全方位的讲“企划”的理念引进到年会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而这个“大亮点”实际上是通过若干个“小亮点”实现的。

亮点一:巧用幻灯片,化平淡为神奇

今年大会幻灯的制作获得员工的一致好评,无论照片的拍摄和动画的制作都让人眼前一亮,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幻灯片还扮演了隐形主持人的角色。在整个会议的策划中,赋予了幻灯片远比以往重要得多的任务和作用。比如说,会前,它提醒人们会场纪律,告之会议流程;会中它诠释、强化张主任报告的要点,在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充分吸引员工的注意力;颁奖中它形象地描述每一个榜样的特点,展示他们工作场景的照片,在配上激昂的上台音乐,可以说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形式简单又功能强大;因此,这次会议尽管内容、环节比以前任何一次会议都要复杂、丰富,会前,我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它也比前任何一次会议都要紧凑、流畅。这其中幻灯片的巧妙使用,可以说功不可没。事实证明,只要认真细致、准备充分,多进行调试和修改完善,就不会出现错误。这次幻灯片的制作,我们也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建立了信心。

亮点二:“我们身边的榜样”出炉了

参加今年年会的人一进宴会大厅门就会发现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发出:“哇,太有创意了!”大理石方柱上贴的就是我们从67名先进中从十个层面优中选优,推出具有分厂特色的“我们身边的榜样”十大人物:他们是优秀外聘工曹亚运、巾帼标兵黄厚琴、杰出班长代表潘峰、技术精英周光洁、优秀党员康宁、技术能手邓通、创效之星焦长波、青工标兵何俞、精品卫士刘伟、管理先锋胡斌。这十个人物覆盖了分厂今年工作重点的全部领域,不仅强调优秀员工身份信息的典型性与代表性,而且评选结果重一线、看实绩、无争议。他们的事迹对同类员工乃至高层面的管理人员都产生启发和教育意义。为了让他们的事迹更具感染力和传播效应,让其他员工感受差距、学习榜样,我们创新性的为十大人物特制“2011年日历宣传海报”。海报的设计十分喜庆、醒目,大大的工作照旁附有正面照,中间是对他们的点评,下面是新年日历。这张海报不但起到宣传作用,还可以拿回家用或者收藏,他们的家人看到海报也会同样自豪。看到他们小心翼翼的揭掉海报,爱不释手,我们的内心也同样激动不已!

亮点三:不一样的颁奖仪式,不一样的颁奖词

今年我们有意识地借鉴了总厂“十大人物”颁奖中的许多有益的元素,将整个颁奖仪式设计成一个个小段落,小章节。当书记激情澎湃宣读为十大榜样精心撰写的颁奖词点评他们的特点,读出他们的名字、上台领奖时,场上场下群情振奋,掌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在那一时刻,所有人心里的情绪和节拍那么的一致,那么的和谐!看着他们一个个披绶带、拿奖状、领导颁奖时,人们都发自内心地为成功者欢呼,发自内心地为为自己是这个优秀团队的一员而骄傲。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殊不知在这一切效果的背后,为了打好这一仗,为新年开个好头,我们付出多少努力!这次年会从11日启动到17日召开,筹办时间不足一个星期。无论是整个年会的流程设计,还是各个环节的策划,无论是大会的总结、买奖状写奖状、幻灯制作、宣传海报制作、照片的拍摄还是晚会节目创作、场地的选择、宴会安排等等都由我们7名成员分工操办,涉及工作之复杂,人员之多,时间之紧均为历年来第一次,但大家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利用休息,加班加点的赶,考虑周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年终活动开展后,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充分体现了分厂的特色,彰显了分厂文化底蕴的功底,更是营造出了积极向上、相互学习与提高的氛围,受到各级领导的称赞,得到员工广大员工的认可。当我们听到领导和员工言语中不时流露出对我们会议组织,对我们这个团队的赞赏、佩服和羡慕时,就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杜方静

直缝钢管分厂

第五篇:让孩子在课外阅读中真正

让孩子在课外阅读中真正“悦读”起来

——《水上飞机》教学反思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可以巩固孩子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其健康成长;可以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①历次颁布的小语教学大纲也多次提到“课外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每一学段的“阅读”部分就对课外阅读的字数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是“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是“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是“不少于100万字”。②也就是说,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

然而,经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仅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而且存在着年级越高越不爱读书的情况。本该是人生一大乐事的“读书”,为何不受孩子们的欢迎,甚至让他们谈“书”色变了?

一、分析现状:孩子不“悦读”的原因。

课外阅读是孩子们求知、启智、奠定良好素质的重要平台,但是广大学生面对课外阅读不是笑逐颜开,积极欢迎,而是愁眉苦脸,消极应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阅读就是指读好语文书,只要钻透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认真上好那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做对那无数的练习题,那就算是高枕无忧了。有着这样错误的认识,他们自然对课外阅读是不屑一顾,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

2、缺乏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小学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在“考试猛于虎”的今天,孩子们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丝儿的闲暇空余:早上至下午都是坐在课堂里上课,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则是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双休日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培训班在等着他们。孩子不是超人,海绵里的水再挤也是有限的。在这样情况下,试问他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轻松地“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吗?

3、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关系着孩子文化积累和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总有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有意无意的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笔者的邻居有个上二年级的小男孩,在父母的要求下,几乎每天早晚都会听到他琅琅的读书声,但是翻来覆去总是语文书上的那几篇。但是再经典的好文章就如同再美味的佳肴一样,若是天天都吃,也会腻味的。薄薄的一册语文书在家长的眼里就是“圣经”、“宝典”,听着那有气无力的声音,我不禁心生同情。如果打开他们书包,你会发现里面充斥着各种教辅用书或是《快速作文》等作文书。面对考试,面对家长所担心的未来竞争,孩子们没有自由选择的阅读权,极具功利性的“课内阅读”正败坏着孩子们的阅读胃口,消耗着他们的阅读热情。

4、缺乏阅读的检测与评价。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什么东西最应该被重视和保护起来?那就是兴趣!而孩子的兴趣又主要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评价。但是目前语文教学的评价中,恰恰就是缺乏对孩子课外阅读情况的评价机制。一学期终结仅有的一张试卷上,基本上都是语文书上的内容,教辅书上的题型,有多少是检查和评价课外阅读的情况的了?单一的测评方式就是对学生一学期语文知识和素养的唯一评定标准和评价依据。这种评价机制忽视了学生的动态发展,严重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让孩子真正“悦读”起来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外阅读中真正的“悦读”起来了?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双管齐下----消除主客障碍,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要想让孩子明白课外阅读的意义,从内心里真正爱上课外阅读,笔者认为,需要具备内外两方面的的条件。

所谓内部条件,就是指学生自身在主观思想上要了解课外阅读对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和一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可先利用时间向学生宣传和介绍古往今来众多伟人因爱读书而最终有所成就的轶事,如陈毅吃“墨水”,毛泽东闹市读书等故事,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志向;教师还可利用班会课、文体课等时间给学生讲各种有趣的故事或者组织好书推介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

所谓外部条件,就是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只有外部客观环境对学生起着良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才会得持续的发展。这里的外部条件又分成两种:一种教师自身要提高对于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第二种是指孩子的家庭要充分理解和支持进行课外阅读。父母要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持鼓励、支持的态度。目前绝大多数家长限制甚至于反对孩子进行课外阅读,他们的理由是:影响功课和考试。他们认为孩子的年龄还小,自控能力差,而在升学和就业压力都如此之大的今天,作为家长有责任监督他们在最重要的阶段做最重要的事。对于家长们的担心以及对课外阅读的误解,教师可采取多种手段与之沟通和引导:

1、如以“告家长书”的形式或者是召开家长会的方式与其进交流,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列举世界上的一些伟人、名人,无不是从童年大量的阅读引起阅读的兴趣,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而走向成功的,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对孩子终身发展的重大作用,消除家长将“阅读”和“考试”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充分认识到考试只是孩子一个阶段性的人生体验,而课外阅读则会伴随他们一生的发展;

2、如开展“亲子阅读”等家庭阅读活动,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事实证明,家长爱读书的家庭,孩子基本上也爱好读书。号召家长们在家多读书,给孩子以良好的薰陶和感染,甚至和孩子共读同一本书,读后共同交流读后的感受和体会。这种方式不仅会让家长们也感受到书的魅力,而且能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二)合理安排----保障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

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目前很多小学生普遍反应:我们没有时间读书。看看现实,也难怪他们。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童年时期,一天中,听完课,做完老师和家长们布置的作业后,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尽情的玩乐。对他们来说,比起白纸黑字的书本来,与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打游戏,或是看电视等娱乐活动更显得要轻松,不费脑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帮助孩子们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固定阅读时间。

有这样一则案例,让我很受感动:美国马萨诸塞州亨廷顿盖特威区中学,早在1978年全校就确定了持续阅读时间:每周一和周五早晨,长度为25分钟。一到这个时间,整个学校,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当然还有学生,都必须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拿起什么来读一读。而现在,每到周一和周五的上午10点半钟,在整个校区里只会听到一种声音:就是书页翻动的声音----是非常渴望的翻书声,而不是原来不情愿的翻书声。受此启发,我也在班级内部进行了尝试:将每天中午原定的提优补差的30分钟时间,改为“师生共读”时间。一到时间,大家都必须坐在教室里,手捧自己心爱的课外书籍,静心阅读。刚开始时我是采取强制手段,每天要检查人数,检查是否带了书籍,检查阅读态度是否端正,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检查渐渐的都不需要了,甚至有好多学生纷纷提前来到学校进行课外阅读,他们说: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2、压缩课内阅读时间。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曾经介绍说过:自己一般只花一学期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就教完教材,其余的时间都用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啊,其实,课内我们所教学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就是为了运用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啊。学习魏老师的方法,我仔细地钻研教材,锁定教学的难点和精点,这样不仅课堂的效率提高了,而且节约出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在此基础上,我将每周五的语文课开辟出来,改为“阅读指导、交流课”,专门用于对孩子们进行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就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进行读后的讨论。事实证明,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倍增。

3、倡导利用“三余”时间。汉代学者董遇曾经说过,他常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冬天地一年中的闲时,没多少农活;夜晚是一天中的闲时,不便下地干活;雨天是四季的闲时,不好出门干活。让学生学习古人这种节约点滴时间的精神,也到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点点滴滴的时间,积少成多,养成“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时间概念。

如今,我班的孩子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普遍提高,由原先提到读书就唉声叹气,到现在看到书籍就眉飞色舞,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只要给予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将他们从课内阅读的重压下解放出来,他们都会从内心爱上阅读的。

(三)放飞自由----营造宽松氛围,追求开放的阅读方式。

1、阅读材料,自由选择为主,经典推荐为辅。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从这个新课程理念来看,读什么样的书,应该尊重孩子,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

据我调查,孩子们感兴趣的书有两种:(1)符合孩子年龄特征,能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书。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其特定的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寻求冒险刺激,渴望神秘的经历;(2)能紧跟时代发展,适应时尚潮流的书。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的孩子对于科学,对于宇宙、未来的了解和渴望,对于流行、时尚的跟随,都是我们小时候所不能够比拟的。了解了这两点,我们也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等为什么能够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受到几代人的钟爱,也不会惊讶“皮皮鲁”和“鲁西西”会成为中国孩子童话梦中的主人公,《哈利.波特》能风靡全球,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小男孩让众多的孩子时刻幻想着进入奇异的魔法世界。

当然,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并不等于教师就放任自流。对于一些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图书,如一味追求恐怖、刺激,宣传不健康的生活趣味的书籍,教师应绝对加以制止,而对于一些经典名著则应进行积极的倡导、宣传。余秋雨先生就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来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向往。”③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如《安徒生童话》、《绿野仙踪》等经典童话,都会纯净孩子的精神,温暖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一生都受益匪浅。

2、阅读过程,减轻阅读负担,享受其中乐趣。

课外阅读本是一件随性而为的人生快事,但目前很多孩子的课外阅读却被人为地套上了“枷锁”,很多教师急于看到课外阅读的成效,便做出了许多硬性的规定,如摘抄优美经典的句段甚至背诵,繁琐分析好字好词的意义和作用等。这种“揠苗助长”的方法,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负担,让他们对这种“辛苦的阅读”厌恶习起来。其实,课外阅读很大程度是一种随性阅读,而阅读的成果处于一种“无心柳柳成阴”的状态,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们的阅读创造出一种宽松、自在的阅读环境。

(1)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阶段的阅读量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允许孩子的阅读有增有减;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段的阅读总量也可作前后的调整;另外阅读量的计算,也应该包括对于同一本书或者同一篇文章的重复阅读次数,要提倡特别好的作品反复阅读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2)结合课外阅读,作相应的摘抄,写读后感,这是一般教师检测孩子课外阅读成果最简单的外在手段,当然也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他们几乎都没有去想一想,还没有开始阅读,就已经背上了这样沉重的负担,孩子们又怎么能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了?我认为,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不要给孩子任何硬性的阅读规定,提倡一种“无为阅读”,“放养阅读”,待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后,再逐渐倡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摘抄、读后感不能强求,我们宁愿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地阅读,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也不愿他们因为种种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3、阅读交流,允许各抒已见,珍视独特体验。

我们怎样面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体验了?这是一个很严峻的话题,因为阅读总会产生种种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而因为体验的不公正遭遇是会严重影响孩子阅读的动机和兴趣的,我们一定得谨慎。

(1)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受个性、阅历、知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对读物的解读也必然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在《哈利.波特》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勇敢,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正义……这种阅读的差异性正说明孩子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了,包含了他们真正的情感和思考。作为教师,要慎重将成人的体验强加给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才能真正植根于孩子的生命之中。

(2)允许存在阅读后表现的差异。孩子通过课外阅读会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对阅读内容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得的。例如,再读了同一本书之后,有的孩子喜欢低头沉思,有的孩子喜欢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有的孩子喜欢模仿书中人物比比划划……各种不同的表现正是孩子阅读之后的兴奋溢于言表,一种真情的流露,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宽容对待,不应一味加以指责,打击孩子的阅读热情。

(四)多元评价----丰富评价手段,促进持续阅读热情。

1、开辟各种阵地,提供展示平台。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④那么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就要提供机会,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孩子在今后的阅读之火越烧越旺。在实践中,我就开辟了各种阵地,让学生得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如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的好书;进行专题性读书辩论会,让学生对于同一本书读后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流辩驳,在争论中得到进步;开展课本剧的排演活动,让他们将书中的故事搬上舞台,用表演诠释自己独特的理解等。丰富的展示平台,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参与投入,会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给他们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多种奖励手段,肯定阅读成绩。德国教育家第多惠斯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地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⑤在指导儿童进行课外阅读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强化学生成功的欢乐,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1)设立各种荣誉称号,如“阅读之星”、“小高尔基”、“读书大王”等等;(2)给予一些特殊待遇,比如在国旗下讲话,做班级的图书管理员,额外增加借书的次数和数量等;(3)奖给一些物质性的小东西,如一本有趣的书,一支钢笔,一本漂亮的本子等。这些方法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评价手段,它们代表了教师对这些爱好读书的孩子们的肯定和赞扬,会在学生群体中起到一种良性的榜样作用,激励他们向这些榜样学习。

3、多方合作,激发阅读热情。在对学生阅读实施评价时,既要重视教师的评价的作用,也要关注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重视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更要关注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增加评价的交互性,使其成为在教师组织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评价活动。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更加全面、科学、客观,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持续阅读激情。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课内阅读更为重要。在倡导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更有着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爱上读书,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做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人。

下载让员工在农行找到真正的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员工在农行找到真正的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行员工辞职报告

    农行员工辞职报告(精选多篇) xxx年xx月我被营业部党委聘任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县支行副行长,主持全面工作。 众所周知,xx支行自1996年底成立以来,年年是先进,是省分行县级支行......

    农行员工年终总结

    导语:作为一名优秀的农行员工,在完成了工作之后写好总结很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行员工年终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农行员工年终总结(1)从20XX年到现在两年时间一晃就过......

    农行员工学习心得

    学习心 得近期,农行开展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严格禁止员工行为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作为刚刚入职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本人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

    2016农行员工工作总结

    2016农行员工工作总结 农行员工工作总结(一)各项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了,在这我简要的总结一下我在这一年里的工作情况。由于人事的调动,8月底我从赤岗支行调到了南洲支行,在领导和各......

    农行员工心得体会

    鹤舞水天,云淡风清农行员工心得体会最近听到了太多不快乐的抱怨,同事都在诉说着导入以来的辛苦与烦躁,前辈都在抱怨改革的弊端与困难。听多了,人就不快乐了。但生活,不该是这样......

    农行员工演讲稿

    农行员工演讲稿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梦,无论这个梦是多么的平凡,多么的伟大,抑或是多么的简单,农行员工演讲稿。梦之于每个人就像水之于鱼,阳光之于植物一样重要。......

    农行员工心得体会

    新员工入行岗前培训心得体会——聚集正能量,勇创新“奇迹”经过为期两周严肃、活泼、紧张、充实的岗前培训,我觉得自己像块海绵,吸收了很多农行前辈提供的经验养分,这些养分正帮......

    农行员工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群众路线,是一条被中国共产党人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