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大学读什么
读大学读什么?
读大学读什么?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一个备受争论的话题。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曾想过,也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此呢,我谨谈谈自己的小小看法与观点。有幸与大家的观点有吻合之处,那是幸会;与你们的观点有冲突的呢那也纯属巧合哈。
前不久,我的QQ空间里转载了一篇日志,内容是关于哈佛学生是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的。说得很好,我也非常认同,那么就让哈佛告诉我们读大学读什么吧。
两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多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照片显示: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字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揣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在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100个正宗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在哈佛的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都意志、精神、抱负和理想的证明。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们到达哈佛大学时已经是凌晨2点。可是让人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座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同学在看书。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在美国,像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见得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面包一边看书。哈佛的学生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乐在其中。是什么让他们以苦为乐呢?这当属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得到生命的能量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1-
相比之下,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太轻松了。总是说中国的学生为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的一些著名高中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也经常学习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也会一点一点的增加的。到大学了就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都必须是要吃苦的。而中国的学生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松下来啦。我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四年,是他们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是世界上最多的。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过好我们自己的,为什么要和别人比呀?因为差距所在,因为他们有让人争相去比的资本。为什么从他们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成就那么大呢?我想除了学校的因素外,更多的是在于他们自己。
在哈佛,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哈佛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如果挺过去了,以后再大的困难也能够挺过去。而我们大学生觉得,在大学终于摆脱了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啦。于是,把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在我们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我们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注定我们四年后的结局。
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醒学生们做好时间管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前面去了,需要你去追赶他啦。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要放弃另一个。哈佛告诉他的学生: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而未学到的痛苦却是终身的。
读大学读什么?除了哈佛告诉我们的以外,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读我们自己。大学阶段是我们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逐渐成型的阶段,是塑造我们个人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持之以恒地去发展它。大学,我们不可一业不专,也不可只专一业。我们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确定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着。
其实读大学该读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它需要我们在其中去领悟。好啦,我就说这么多啦。时光依旧在流逝,试问我们距离心中的那个理想还有多远?亲,Time flies!时间不多啦。
第二篇:读大学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经历了懵懂的小学,走过欢乐的初中,熬过黑暗的高中,我终于在这个夏季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心情激动复杂又忐忑迷茫,第一次集体生活,没有负担的学习,不再有父母的唠叨,不会有万恶的月考,一切都变的如此不同。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这种貌似安逸的生活究竟是真正的清闲,还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平静?
幽静的校园里一对对情侣亲密的牵手走过,喧闹的网吧中一只只网虫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空荡的教室里总会有孤单苦读的身影,寂静的图书馆中总是座无虚席,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究竟会教会我们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走进大学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我们虽然成为了大学生,但还只是复杂多变社会中的一个普通人。如果颓废的度过四年,一样会被社会抛弃,在走出校门后一无所有,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只有永不懈怠的学习才会无愧于那些逝去的青春,只有目标坚定的努力才会为日后的辉煌奠定基础!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我们该如何抉择!该怎样规划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大学不是技校,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专业,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我们不能再拘泥书本,而是要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才会不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与非大学生区别开来,才不愧为一名大学生!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不怕专业冷门,只怕学艺不精。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也许我们只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但我们一样可以在学习中了解、喜欢、热爱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它成为你成功的桥梁!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知道,在大学里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不要羡慕他人的富贵,那不过是在父母庇护下昙花一现的幸福,不要盲目的追随他人的步伐,也许考研并不是我们的出路,走自己的路,在不懈的努力中,在孤单的拼搏中,我们终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质,塑造适于自己的性格!
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度,打造忠于自己的人气!
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概,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大一的生活也许有些新奇,但我们已懂得四年应如何度过;也许有些忙碌,但我们已懂得在大学应学些什么;也许还不太适应,但我们已懂得应如何对待生活!
读大学,要读出的内涵很多!让我们在书中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读大学,要读出其中的真谛!让我们在书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
第三篇:读大学读什么
那天我到看了“伍六柒捌集团“在我们学校的招聘会,心里有了那么一些感触,今天我要去看了“云南白药集团”在我们学校的招聘会,先不说招聘会怎么样吧,先说一下我们学校那些大四的学生吧,从他们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和表现,有一些让我感到很是无语,和我一起去看招聘会的那个同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他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我们两都发出了一句感慨:”大学四年他们到底在读什么"他们当中有一些人让我两感觉到还没有我们大一的有些人那么有能力,这时我两不仅感慨啊,大学到底应该读什么呢,他们这些人到底在大学学到了什么呢,,,,,,,其实我在进了大学之后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大学到底应该读什么,,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大学为什么叫做“大学”正是因为他的“大”,“大”是因为他包罗万象,从中你可以学到各个方面的各种能力,“大”因为他包含了来自各个地方的人,你可以从来自各个地方的人当中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增长自己的见识,你可以学习到各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你可以了解各个地方的人思考问题的习惯,“大”还在于他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那是知识的海洋,那里面的书籍包罗万象,你可以从古穿越到今天,你可以从东方翱翔到西方,从中你可以提升自己思想的深度。提升自己的内涵,大学的“学”:在大学我们学的不仅只是我们的专业,我们要学的还有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又如何抵抗压力的能力,还有协调能力,高瞻远瞩的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如果我们在大学只知道一味的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那么我们还不如去一个职校,也许我们在那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加强悍,大学生和非大学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系统,深入,全面,主动的去分析问题,还有不断学习的能力。
大学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让我们培养各个方面能力的平台,是一个让我们全面发展的平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走出社会之后,在社会上能够应付各种不断变化的事情,无论从那个领域到那个领域都能很好、很快的适应,并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第四篇:读大学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英师3班祁少欣
不知不觉,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对大学的感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高考过后的满心期待,到军训的热情高亢,刚开学的好奇,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无限的失望。我自己也承认大学的这个学期我是荒废了。
各种社团活动,各种学习的不同,各种以前从未遇过的与人交往的问题„„迷茫,或许是最适合的形容词了。那种清楚自己的错误缺点,但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是一点也不好受啊!寒假里,读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似乎是大学前行的一盏明灯。书里面的内容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大学,让我感觉到我并不是唯一感到困惑和迷茫的人。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作者以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跟大学生深入、全面地谈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留学、求职、创业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观点新颖、全面、深刻、实用。
书中共有十八个章节,概括了从大学伊始到毕业、就业、创业,以及在这过程中各种的分岔路。当我以为读大学已经是我人生中所做的最大抉择,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前面还有很多选择,每一个都将决定我的一生。
在书的开始,作者向读者们概括的说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首先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我很赞同作者的一句话“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才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回想我们走过的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我们已经被剥夺了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啊?现在我们到了大学,虽然我们还不能说是完全摆脱了过去的那种教育模式,但至少在大学里,我们多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我们让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那就太可惜了!我们就没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并将其有效的付诸实践,不断的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按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另外,我们要见微知著。要善于思考身边的那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还有一点,这是我们大学生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作者提到的“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我们怎样才能搞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呢?首先,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有人愿意与你交往;其次,我们要主动跟别人去交往,要知道,机会可不是等上门的;
最后,我们要懂得维护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人脉可能是一条让你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有人说,其中也包括很多度过活在读大学的兄弟姐妹,逃课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当然学期开始我发现这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从小到大在我心目中逃课都是不可为的,甚至是上课分神。但渐渐的,我对一些公共课显得没有耐心,这是我很是烦恼。而作者在书里列举的逃课的三大理由似乎给了我理由---老师水平良莠不齐、教学方式陈旧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些都是老大难的问题,语气虽有些“愤青”,但也有几分道理。逃课现象由来已久,只是如今愈演愈烈罢了。我觉得,逃课更多地折射出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些年高校连年扩招,打乱了既有的金字塔式的人才需求结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过去原本纳入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成为高校大学生,从而使高校师资结构失衡,课程设置及教材等与现实需求越来越脱节。
书中有很多金句都被我奉做经典,他们也警醒着我的大学之路:
1.大学生真正要学的并不是教材上那些知识和理论,而是将这些之时和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
2.读大学,更多的不是要记住一种学术观点,而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3.把自己推销给别人,抓住每一个可以建立这自己形象的机会。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机会,这可是提升人脉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4.其实互联网领域创业最关键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市场眼光和营销能力。[1]
能够在寒假读到这本书我觉得是一种幸运,最起码为时不晚,它可以让我少走许多弯路,让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有效”的事情。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作者身边现实的生活。这些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比任何一个权威的案例都更为生动而真实。虽然你可能梦想着成为比尔·盖茨之类的风云人物,但是,你将来更大的可能只是成为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这些平凡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毕业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挤着公交车上下班,接着盼望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你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自主创业。
“请原谅我无法让你摆脱这种平凡的模式,我所能做的,只是让你在这条平凡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实。”所以,如果你也是一名大学生,请读一读这本书吧!也许这本书不一定能改变你什么,但是它却会告诉你一些你并不了解的东西。
第五篇:读大学,读什么
读大学,读什么?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7期作者:张威
读大学,空间应该读什么 呢?笔者认为读大学,应该学会:读课堂、读教师、读图书馆、读同学和读自己。
1.读课堂
大学有三大课堂
第一课堂:专业理论和知识学习,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课堂,也是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点。
第二课堂:指各种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主要是丰富第一课堂以外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各种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旨在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随着大学生就业时,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工作经验要求的不断加强,作为锻炼大学生具体动手能力的第三课堂,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大学生个 的调试重视。
三类课堂在培养人才中的才能功是不同的: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主要起育人作用,第三课堂则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三种课堂只有互为结合和相互补充,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大学生人才。
目前,三大课堂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构筑大学生合理知识结构最重要的环节。但是第三课堂由于种种原因相对滞后,其结果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核心就业力的发展。最直接的表现是大学阶段的学习环节中,动手能力的课程学时相对来说比第一、第二滞后,大学生毕业时明显地表现为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所以,读大学,一定要平衡好大学三大课堂之间的比例分配。只要这样,才能实现理论+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2.读老师
教师,在大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学中的老师一般分为:大师、知名专家、学术带头人以及专业课授课教师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老师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大学生人生旅途中的灯塔。大学老师的育人作用能起到大学生父母无法起到的作用,能为大学生指明专业方向和职业发展目标。
(1)读老师,首先要读老师的授课风格和学术特长。
大学的课堂教学与中学教学是完全不同的,中学的教学是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统一教学模式,而大学老师的教学,一般来讲,由任课老师决定,大学老师的教学相对来说更具个性化特点。因此,读大学,道德要读懂任课老师,特别是专业课老师,了解他的授课内学术研究方向和专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老师所讲授课程的核心和重点,才能领悟老师所传递出来的系统的科学思想和学术研究理念。
(2)读老师,其次要学会主动选择老师,不要被 动适应老师。
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在全校范围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及其课程。每个优秀的老师都会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治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都会有不少吸引大学生的独到之处。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思路和做事的风格,正是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大学生最缺少的东西。
大学里课程一般有三大类: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限选、任选),相对
应的任课老师也分为三类,一般来说,公共课,专业课老师,都是院系安排好的,学生元选择权,而选修课老师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如对理工课的学生来说,在学好本专业的课程这外,多接触一些文科方面的名师及课程,对自身人文、社科知识的提升还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的课程学习,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其为“自肋课程体系”。在完成专业课程之外,你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及课程,你可以与你喜欢的老师交流、探讨。
所以,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对全校,甚至周边学校中的名师及其课程有所了解,并根据自己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及时补充本专业外的其他课程,可以有待选择地去倾听不同领域名师、专家学者的讲座,分享他们的学术思想,这无疑对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非常有益。
(3)读老师,要学会与老师交朋友。
什么是朋友?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给你 以帮助;当你获得成功的时候,能够与你分享喜悦;当你在人生旅途中迷茫的时候,可以给你指明方向,这就是大学生需要的朋友。
与大师交朋友,与专家教授交朋友,可能吗?
其实,与大师、专家教授、学者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大学生是最好的大学生,对于那些在常识方面的勤奋好学、能向他们经常提出问题,表述自己的思想,经常喜欢与老师一起讨论、探讨的大学生,他们还是非常认可和愿意与这些学生成为好朋友的。所以,大学生朋友大可不必对此有所担忧,因为作为大学生的老师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如果,你注意一下身边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有一很重要的秘诀,就是有很多好帮助。
在大学里,如果能结识几位专家教授、名师教授朋友,经常能与他们一起探讨科学的真谛,成为他们的朋友。你所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学业,还有很多学业之外的东西,比如老师的一生经验,教训,对人生的感情等等,对你来说都是一笔无形的闹资产。有了这些朋友的支持,你的学业,你的人生发展,都会变得更加的有意义,你成功的机会和机遇也会大增。青年毛泽东时代的几位老师朋友,带给他的是为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献身的更加强烈的奋斗目标和充沛的前进动力,正是这些学者、大师朋友,成就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丰功伟业。
3.读图书馆
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上大学的第一天,在开学典礼上我们的校长向全体新生介绍学校的情况,告诉我们衡量和评价一个大学教学与学术研究的重要标准就是要看图书馆的藏书量。从那时开始,我才真正认识到了大学图书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读大学,还要学会读图书馆。如何才能读好图书馆呢?
(1)入学后,道德要了解图书馆的而已以及各书库、阅览室的藏书特色和数量、品种。
图书馆的书库里,书籍、杂志、过刊、报纸等浩如烟海,如何能从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和资料呢?就需要对图书馆各书库、阅览室、过刊阅览室的藏书特色和整体布局,有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
(2)读百部书不如书读百遍。
我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指读书要精。读书,要读得作者要表达出来的思想精髓,才叫真正读书。而非单单是情节和事件的过
程。读百部书不如书读百遍,就是指读书一定要真正的沉下以来,认真的研习和体会,学会做好读书笔记,你的收获才是最丰的。但是很多大学生朋友在大学期间,读书很多,但往往是泛泛而阅,真正得其精髓的常常不多,所以,收获自然也一般。
(3)善于利用电子资料资源(互联网、电子资料库等)。
当今社会,早已跨入了互联网时代。电子资料越来越成为图书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学图书馆中的电子阅览室就成为现代大学中最受大学生喜欢的对方。很多高校近年来,投资外文的、中文 的电子数据库和资料库经费的比例越来越高,电子资源也越来越重要。所以,读大学,要学会非常熟练的使用电子资料资源为最佳的学习服务。例如:对从文、财经、法律等文科大学生来说,清华同方、万方、人大复印资料等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资料库等就非常有用。
4.读同学
有句话说的很好:“太阳最红,同学最亲”。大学四年的同窗友谊,是一个人人生中难得的资本。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汇聚于一所高校之中,也算是一种缘分。每位大学生同学都曾经有过自己一段耀人的辉煌,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都有各自鲜活的性格特征,这一切都成为第一个大学学子值得读的内容。
读同学,首先学会读懂同学之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读懂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处世之道,学会多交朋友,交好朋友。
读同学,其次要细细品味来自不同地域同学带来的文化、民俗的精华,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读同学,第三要读懂同学的成功之道和前车之鉴,丰富自身的人生阅历。
5.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