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育人首选以教师的德为先
高校育人首选以教师的德为先
大家经常报怨:现在的大学生真不如过去的大学生素质高,所谓的“素质高”是指综合素质,是指德育素质。学问就是那些学问,虽然学问有不断的更新和提高,或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补充、可以突击,唯独人的品德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的品德取决于家庭、社会等诸因素。小学的老师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孩子们没有鉴赏力,到了中学阶段,孩子们好象似懂非懂,有争议也有顺从。到了高校则不然,18岁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了,高校的老师就是他们的榜样,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高校教师的德性决定他周围学生们的世界观。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在我心中老师是最受人们尊重的职业之首。无论你身价多高,身居多显赫的高位,你都不能忘记你的老师、你的恩师。医生治病救人,但拯救不了人的灵魂,唯有教师是培养人的灵魂的工程师。
高校教师的品行,在教师队伍中更是榜中之首,因为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全是国家的栋梁,高校教师品德的高崇,国家兴旺,高校教师品德的败坏,国家将会患败血病。
第二篇:以德为首育人为先
以德为首,育人为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明文指出: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与教学活动之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的确,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如果一味停留于只求学好文化知识为己任,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和熏陶,这是很危险的。这样的“人才”真的有用吗,他们只会学习,不懂交流、合作,他们将与社会、与他人,甚至与自己的家人格格不入。试问,生存问题如何解决,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的宏图大志更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担任启蒙教育的工作者,更是任重道远。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十几年来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尝试把德教放在首位,与德教与教育各个环节: 一
课堂教学 以德为先
十几年的教书生涯,我深深感到学生们对尊敬长辈,学会感谢等方面一届不如一届,真是世风日下呀,为此我,难堪过,伤心过,也惶恐过,然而仅凭一己之力又能改变些什么呢?只好把握着这三尺讲台,尽自己的微力做点自己该做也想做的事吧!
将德教贯穿于所教学科之中。先后涉及到语文、思品、写字、数学等各个学科。现以一堂数学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前几天,我任教的一年级小班应学校要求向家长进行开放教育。家长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有爸爸,有妈妈,有爷爷奶奶,甚至一家来好几位家长,发下去5张请柬,教室后面却坐了满满的一排,足足有二十来位,可见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之切。他们那饱含关注和爱意的眼神让我感动,不知我的那帮小家伙们是否与我同感?我知道,礼尚往来,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一开课让孩子说一句最想对家长说的话,也许是受情境的感染,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充满真情的稚嫩的话语让家长们也倍感欣慰,爱于被爱,回报爱与享受回报一切在无言之中,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吧!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情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从他们自信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的心情:爱家长不能仅仅靠一句空话,是要付出行动的。这时间花得值!紧接着我又将招待客人设计成课堂教学的情景,把要讲解的例题贯穿于情景之中,让教学活动源于生活,让生活为教学提供宝贵的资源。如例2教学:我们要准备好吃的来招待家人(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出示9张橘子卡片),人太多不够分怎么办?孩子各有各的想法,但在我稍做引导之后,他们都知道先分给老人才是好孩子。尊老的思想在此例中得到很好的贯通。只是一堂普通的数学课,孩子们掌握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道理,同时学会回报爱,学会尊重老人等做人的道理,如此教学何愁世风不改? 二 调解纷争,德教为先
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家常便饭,他们正处于打闹的年龄,而在这些打闹中故意让人难堪,使人不痛快的毕竟占少数,多数打闹皆因他们玩中闹,闹中打而引起的纠纷,还有天生好动的,无意之间惹着了别人自己却全然不知。这时候他们会把说的清说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纷争一股脑交给他们信任的老师,在他们心中老师是万能的,是救世主,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是万能的吗?不是的。每件事都断出个是非,每个孩子都能满意而归,谈何容易。分不出是非,用心找到谈话的切入点,和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教他们学会认识自己的短处和对方长处,这对我们老师来说是可以办到的。比如说甲同学哭着告状说乙同学偷了他的铅笔,让我去给他们断案,没有证据,我能断出是非吗。不断会让甲失望,胡乱断会伤害到乙同学,左右为难,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他们找自己的问题,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问甲:你亲眼看见乙拿了你的铅笔吗?(没有根据不可信口开河);为什么你的东西那么容易丢?(学会独立生活,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再问乙:为什么别人会怀疑你?(学会诚实做人,用诚实维护自己的尊严);你拿了别人的笔吗?如果自己一时糊涂做错了,现在你想清楚该怎么办了吗?(懂得犯错不可怕,怕就怕在有错不知,或知错不该)„„两个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心悦诚服的接受老师的建议,心中的气也烟消云散,同时又明白一些为人之道,真是皆大欢喜呀。如此事例举不胜举,只要我们做老师的用真心去理解、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你所做的一切都会留下些痕迹。三
家校沟通
德教为先
不止一次家长会或与家长的电话沟通中我说过同样的一段话:孩子的成长营造好的环境,那么环境是什么?环境就是老师的德行,就是父母的德行,就是孩子身边所有人的德行,什么“诚实”、“守纪”、“宽容”、“谦让”等词汇都只是笼统的说教,他们不能带给孩子们真真切切的体验,更不能带给孩子们实实在在的环境,因为他们是空洞的,是不可触摸的。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没有模仿的对象,没有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学习活动就会是盲目的,无效的。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又说“跟什么人学什么样。”这些话说的一点不假。我自己就有切身的体会今年新接一年级,为了节省发作业的时间,前面同学的作业递过去,后面同学的作业则是扔过去,没过几天,教室里作业飞舞的现象随时可见。谁“创造”环境?是我,他们的老师,我深深的自责了,想改变这种环境,却远不如“创造”环境来得容易。因此我在与家长以各种方式沟通的过程中,总是用“现身说法”和家长交流,希望家长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把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放在第一位,“树立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理念。如果家长有空就趴在电脑跟前,想让孩子不迷电脑难;家长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尊重别人,想让孩子懂得尊重你们也难;自己不读书学习,想让孩子爱学习难;„„。身教重于言教,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对他们施行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深深的记住这些内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育人为本,德教为先。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仅仅是班主任或德育校长的事,它应该渗透于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每一节最平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去,只有真正做到德育教育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每一节课充满活力,充满激情,才能让学生不断闪烁智慧的光芒,才能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尊重,收获最大的快乐。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我曾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家的生活状况极糟,父母离异、生活拮据,导致他失去家庭温暖,在在其他同学面前常感愧不如人,再加上自理能力也很差,就越发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调整教育方法,与瞧不起他的同学谈话,告诉他们: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只有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做通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之后,我又多次与他谈心,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照顾、鼓励他。渐渐地,他变成了一个自尊心强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来,无非是为了维护他那自卑和幼小的心灵。明白了这一点,我对他说:“老师不会因为一名学生的家庭背景而对他另眼相看,老师只在乎他是否真正学会做人,学到知识。让老师来帮助你,使你成为一个别人喜欢的孩子,好吗?相信你能行!”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他有时还会犯些小错误,出点小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毕竟在改变自己,毕竟在不断的进步。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再笨再懒再难管,都不应该成为被老师蔑视、嘲讽的对象。如果教师在一个被认为难管的学生面前束手无策,只能用难听的话打击他,本身就是一种不称职,更何况学生们其实不像有的老师认定的那样笨,关键要看教师有没有从心底里尊重和爱护学生的意识,有没有求真、求善、求美、求知的人格原则。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师生之间才能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学生才肯接受教育。师爱--真正是教育者取得成功的法宝。
二、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勿庸置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毕竟他们年龄还太小,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判断的经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教师的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哪怕很小),或者说过的一句错话(哪怕很短),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之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教师在课前不认真备课,上课时应付了事,甚至课上传授了一些错误的知识,或作一些模棱两可的解释,而后又不肯拉下脸皮向学生认错,将错就错,最后损害的是教师的形象,是教师的威信。相反,若能知错就改,学生不但不会嘲笑你,而会更尊敬你,大大增强了你的威信。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当班主任时,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
规范师德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时时之事、处处之事。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学生呢?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教师自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三、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不正之风也在校园里蔓延,请客送礼蔚然成风;一年一度的评优活动,也不能得到很公平的对待,唯有利益最重,功利在教师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为了“一纸空文”,更多的是拍马吹捧、拉关系;更有的教师心理不平衡,见异思迁,弃教跳槽的事时有发生;也有的教师,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喊起“课堂为温饱,家教奔小康”的口号。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影响,玷污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因此,面对窗外的灯红酒绿,教师更
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育人为先
育人为先,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洽湾镇中心小学“道德信用社”创建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向大家介绍德育工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老师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该校工作的各级领导及社会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该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洽湾镇中心小学近些年根据实际情况,把全镇数个村小进行了合并,从三年级以上,学生来自各个村完小,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及思想品德状况都不同,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及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电视、电脑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时刻影响着学生,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存在不少负面的东西,严重影响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面对这种情况,家长、社会都对学校寄予厚望,洽湾镇中心小学在经过探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创建了“道德信用社”这一新的德育教育形式,用储蓄的形式强化学生道德自律,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下面,我从活动宗旨、主要做法、活动成效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系统介绍我校创建的“道德信用社”。
活动宗旨:“道德信用社”以“储蓄美德、完善品行”为宗旨,借助农村信用社的运作模式,把道德与信用社进行“联姻”,实现了学生道德行为的量化管理、长效管理。“道德信用社”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把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纳入管理范畴,加强学生道德自我管理与日常监督,累积道德储蓄分值,规范学生日常道德行为,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觉自律,有效促进了学生道德素质的自我提升,引导学生争做“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少年”。
主要做法:学校以《八荣八耻》、《公民道德行为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规范、校纪班规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现实表现,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合理评判,量化打分,储蓄分值,每月表彰道德先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信用社”建立了“学校、教师、学生”三级共管机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学生道德行为监督管理与道德行为引导教育并重,道德分级与奖励等工作模式。
一、“学校、教师、学生”三级共管,形成管理合力。
以往的德育教育都是学校、教师作为管理方,而学生则作为被管理方。我校创建的“道德信用社”打破这种传统,将学生吸收进入管理者行列,并且每个学生只要表现优秀,都可以参与到管理中来。
学校成立了“道德信用社”工作机构,设立“道德信用社”总社,由校长任总社长,分管副校长、政教主任任副社长,负责“道德信用社”的日常管理事务,保障“道德信用社”正常运行;各班设立道德信用社分社,由班主任兼任分社社长,负责本班学生道德行为的评判打分,累计、储蓄学生道德积分等工作;成立学校道德巡查队,由每月评出的校级“道德明星”担任巡查队员,接受师生举报,巡查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构筑全方位管理体系。
“道德信用社”改变了以往校内教育、校外反弹的状况,把家庭、社会纳入管理范畴,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我校制定了《校家联系机制》,制作了《校家联系卡》,由家长如实记录学生在家的道德行为,并每周一次反馈至班级分社,由分社社长进行评判打分,纳入道德储蓄积分,有效预防了学生在学校与家庭道德行为不一致现象的发生。每半个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生的道德积分情况,点评学生日常道德行为中存在的优缺点,与家长探讨交流学生养成教育的好途径好方法。同时,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接受社会各界对学生的监督,把社会监督情况记入学生的道德储蓄卡,使“道德信用社”的工作延伸至社会层面中。
三、储蓄分值,道德评级,形成道德自觉。
学校制定严格的道德行为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储蓄道德分值,评定道德级别,使学生的道德行为随时接受监督和管理,形成道德自觉行为。
学校制定了《道德信用社章程》等系列规章制度,规范“道德信用社”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定了《道德行为界定标准》,根据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表现,依据《道德行为界定标准》进行评判,量化打分,并如实填写在学生《道德积分卡》上,储蓄学生的道德积分。“道德行为”分为“正分类”和“负分类”两种,每种行为又分“一般行为”“重大行为”“特别重大行为”三个级别,正分类行为依据三个级别分别计分+
1、+
3、+5分;负分类依据三个级别分别计分-
1、-
3、-5分。
以班级为单位,月底统计学生道德积分,根据积分将道德行为分成八个道德级别。积分最高的学生为班级“道德首富”,推荐为学校“道德明星”,作为学校下月的“道德巡查员”;积分第二、第三的同学为“五星级道德人”,为班级“道德明星”;其余积正分的学生平均分成一至四星级道德人;积分为零分者,为“道德平民”;积分为负分者,则为“道德负债人”。
“道德信用社”制定了“道德贷款”制度,即每月获得负分的同学,可以申请道德贷款,通过贷款,使自己当月的积分分值为“0”,由“道德负债”转变为“道德平民”,贷款者则需要在下月通过多做好事等优良的道德行为获得积分,将贷款还上。通过这种贷款制度,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多做好事,优化自己的日常行为,强化道德意识,逐步形成自觉的道德行
为习惯。
四、注重引导,参与实践,体验道德情感。
我校在镇敬老院、里陈园艺场建立了两个 “道德实践基地”,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孝亲敬老、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的道德观念,并在实践中体验帮助他人、亲身劳动的喜悦。另一方面,“道德信用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参加公益劳动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如“我为灾区献爱心”、“学雷锋见行动”、“节约用水用电”、“我为环保做贡献”、“建设新校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
五、形式多样,表彰激励,促进道德发展。
我校对每月评出的“道德明星”颁发道德喜报,将学校“道德明星”和班级“五星级道德人”的照片张贴在宣传橱窗的“道德评比栏”里,并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安排一名“道德明星”做国旗下讲话;学期末,累计学生一学期来的道德储蓄积分,对各班级储蓄积分最高者进行适当奖励,并享有评先评优的优先权,以此激励学生争做“五星道德人”,争当“道德明星”。
活动成效:道德信用社的创建,给学生带来三个显著变化:
一是学生对道德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学生认识到美德行为不仅是助人为乐,讲文明、懂礼仪、随手关水关电、爱护环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都是美德行为,从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二是学生更乐于参与到实践中去。以前那种随手乱扔纸屑、食堂里拥挤浪费、寝室中吵闹影响他人的现象没有了。学生更能主动维护环境卫生,主动宣讲社会文明,主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主动对不良道德行为及时制止。
三是学生有了更高的道德自觉性。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由他律变成自律。我校的道德储蓄形式,使学生能自觉自愿地参与进来,把自己的道德行为变成自觉行为。改变了以前德育训导、空洞说教的形式,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变得轻松起来。
危潇,原洽湾中心小学学生,2007由该镇西坪完小并入,是一个极为调皮的学生,打架、破坏财物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班主任经常为他“头疼”,2008年下学期进入该镇中学,一个学期没有读完,其家长因为他在中学调皮捣蛋,影响学习,又将他重新送到洽湾镇中心小学读六年级,一年后,时间虽不长,但却使他有了惊人的变化:他不再捣乱、打架了,对学习也有了浓厚的兴趣,200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县重点中学——南丰一中的少年班,现在,他在该班是数学课代表。他的改变,与该校“道德信用社”的活动是分不开的,“道德信用社”摒弃说教,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了他、改变了他。
以前,学校最头疼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好:乱扔果皮、纸屑,看见垃圾视若无睹,学校的环境卫生经常是扫了又扫,但就是不见干净。“道德信用社”活动的开展,使这种情况得到极大改善,新的学校,干净卫生的环境,使该校
已成长为我县一流学校。
“道德信用社”的创建,给该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该校的德育工作出现了喜人的形势,好学上进、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美德善行在学生中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道德明星、美德少年。
“道德信用社”的创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省市文明办、县宣传部、县教育局领导多次莅临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学生家长也纷纷口言相传,赞赏学校的这一成功做法。实践证明,“道德信用社”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行养成的良方,通过“道德信用社”的实践,学生的道德意识明显增强,道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道德信用社”还有待进一步总结、提炼、深化,希望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以便让“道德信用社”这一德育模式更加完善,更具实用价值,成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四篇:育人德为先
育人德为先——谈班级德育教育
潢川县张集中学:杨天佑
“德乃国家之基也”,人格教育才是教育领域的根本问题,首要问题,是教育的核心。尽管我们已经迈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二十一世纪,但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求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推卸的职业责任;同样的,我们对社会的人才需求也具有不可推卸的培养责任。所以,我在三十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育人德为先。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繁重又烦琐的工作。它需要一个人投入其全部的爱心、责任心和智慧,去管理、建设好一个班集体。我校多年来的生源质量一直较差,大部分新生都是周围几所小学中学习成绩较低、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的孩子。不仅如此,新生还没有踏进校门,家长的耳朵里早已灌满了张集中学的“流言蜚语”。面对家长、学生不信任的眼光,我知道只有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双倍的责任心来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事实去教育周围的人们:我们的学校不仅有好老师,而且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一、用爱心帮助学生树立高目标
每一次接新初一,我都要认真的翻阅学生的简历表。为了使家长更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我常利用暑假召开第一次家长会。在会上,我与家长坦诚相待,介绍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谈自己班级建设的规划,谈初中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谈怎样帮助孩子度多中学时代和青春期,谈多年来我的带班经验和取得的优秀成绩。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学校,了解我这个班主任。新生入学前,我都要深入细致的做好家访工作,摸清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新生迈入中学的第一天,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创明洁净的教室和面带笑容的班主任。“欢迎新同学的到来!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更是大家的朋友。从今天起,我们每一个人都站在零的起跑线上,希望大家都不要掉队。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要争当学校的先进班集体!”教师火一样的心和奋进的
1激情感染着学生,四十多颗心开始融合在一起。坦诚的话语融化了“冰山”,具体实在的规划点燃了家长、学生的热情和希望。这一切为今后的德育教育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尊重、平等的基础上的信任和帮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问题”,所以我力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他们、帮助他们,在集体大目标的影响带动下,树立切实可行的“个体目标”。这样,人人都能从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往往就站在他们的身后给与鼓励和支持。初一时,我象母亲一样带领孩子们熟悉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节奏,手把手的教,一字一句的叮咛;初二时,我站在朋友的立场给予忠告,午餐闲聊时宽松和谐的氛围最适合倾听少男少女的心声,适时的加以正面引导;初三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给梦想展翅高飞的“鸟儿们”带来了不小的心理负担,我充分的发挥学科特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鼓励他们发扬中国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更重要的是肯定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三年来的同舟共济,使我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条坚固的情感纽带,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欢笑、一起面对挫折!班集体的凝聚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加强!不少学生在毕业之后还常来看我,一起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这也使我更加珍惜和美一批学生相处的时光!
二、抓住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循环
孩子从小学进入中学,整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帮助孩子完成这个心理、生理的过渡十分重要。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第一次班会上,我首先讲的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这40条规范分析的要透彻,讲解得要细
配合形象的动作是学生明白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违法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由此引出校规、校纪和班级的一日常规:早上的值日,扫除的标准,怎样擦黑板,怎样听好一堂课等等。然后就是坚持长期不懈的落实。
常规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德育工作中的光荣传统。在初一阶段,学生自我监督能力还不高、易反复。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老师的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良好的习惯是在一系列的模仿、无数次的重复
和有意识的练习中培养起来的。因此,不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而且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暗示学生。例如:教师门口不太干净,我就拿起墩布拖一拖,口头提醒值日生工作要到位;保洁区有赃物,我常常自觉去捡,言传身教之中教育了每一个学生。天长日久这种严格要求就会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在初二阶段则应抓住“落实”,进一步巩固成果。到了初三,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已经养成,同时对良好的班风的形成也是一个促进。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建立良好的班风和班纪,其最直接的体现便是班级的纪律和卫生。纪律严明,班级行动就会迅速而有效率;卫生良好,学生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会明显加强。无形中,班级形成一个向心力,是每一个学生自觉不自觉的维护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同时,这又带动了班集体向上、共同进步的奋斗目标。比如我现在带的初三毕业班,学生都比较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教室天天打扫的干干净净,成为学校的卫生模范班。三年来全班无一人迟到,上课纪律不用老师操心。尤其到了初三,学生的学习劲头足心气奇,肯下苦功夫,大家都向前跑。同学们常自豪地说:“向我们班这样好的班集体到哪里去找!”
三、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
学生是思想感情丰富的个体,强硬的命令或枯燥的说教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和效果。教师要学会倾听、探访学生的心声,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一个眼神都可能带给学生更易感受到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压力。另外,独生子女的优越生活条件,又使一部分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爱耍脾气。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多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辅导。另一方面,初二时期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逆反心理强,加之青春期的到来最容易发生“事故”。例如座位大小的纠纷、言语不和的升级、和任课老师吵嘴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冷静的处理。我常把这些事情放到班里“一事一议”。晓之以情,动之以礼,把问题真正讲透,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在对人对事的分析中,全班同学也受到了一次生动形象的现实教育。
我对学生的教育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努力创造、挖掘孩子的闪光点。防止其他同学以家庭背景作为欺负的出发点,要先把问
题在全体同学面前讲清楚(当然要回避这个学生在场情况)。同时,教师对这个学生不能歧视,而是更加爱护和帮助。比如我班的于**同学由于小脑偏瘫以至行动不便,初一分班时校长特意讲他安排在了我的班。我一开始就表现出对他的格外爱护:走在路上及时扶一把,下课常聊天,教他做一个心理健康、自强自立的人。在我的带动下,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主动照顾、关心他。每次到四层上计算机课,蒙鑫等几位同学都主动去搀扶,从未间断。对于“问题学生”,我则多找优点并及时表扬,考试前主动提供帮助,不断鼓励其前进。对于脾气大的孩子,我经常与之谈心,要求其遇事冷静,多为对方着想。积极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双方面合作,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总之,抓住主要问题重点突破,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除了平时多巡视观察,课下多谈心,课后多跟任课老师沟通外,还十分注意寻找造成学生行为反常的原因,而不是简单进行一大通批评了事。
比如,春夏天气变化大,学生的情绪起伏大,我就多提醒学生时刻保持平稳的心态,用较柔和的口吻指出问题,而尽量少用一些严厉的措辞。
四、寓教于乐和挫折教育
孩子生性爱动,生动活泼的活动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此,我们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组织一系列的班会活动。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情感,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为了迎接奥运,我们组织了综艺型的主题班会《申奥有我一个》。从奥林匹克的历史入手,让学生理解申办奥运的重大意义;以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说明申奥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与参与;最后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具体了解我国申办奥运的基本情况。每逢三月,我们都会结合“学雷锋月”的主题,举办公益劳动日、家庭劳动日、慰问孤寡老人、学习讨论雷锋精神的系列活动,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每次活动之后的总结,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他们明白了给与也是一种幸福和快乐,明白了父母的辛劳,明白了雷锋精神的实质不仅仅是简单的帮助他人,而且是人与人
之间一种真诚的理解、一种和谐的相处,是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修养。班级的互助风气有了,对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小矛盾也有了一种宽容谅解的态度。
然而,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如何面对失败,战胜自我也是我从事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称之为“挫折教育”。我常把“挫折教育”这个词挂在嘴边,时间长了学生对挫折的理解也加深了。“学习苦么?累么?挺住呀,这就是考验,这就是挫折!”“看看这次成绩,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反思。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你这样冲老师大喊大叫就是不尊敬、不礼貌的表现,我就要批评!”当他们再一次犯相同的错误时,往往反思的首先是自己。我们班有一个孩子非常聪明,可以心浮气躁又爱表现。考试前,我特意叮嘱了他。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结果期中考试跟预期的成绩差了一大截。我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他耷拉了脑袋走出了办公室。但是,在家长会上,我为这个学生的父亲找来了各科老师,具体探讨了孩子的表现。家长、老师一起沟通、商议办法,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我感到在给孩子批评的同时,老师还要伸出一双手扶一把,教会孩子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善于发现新问题、新现象,并结合时代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班主任也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讲实践经验和知识理论结合起来,要有科研意识。同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以德为本,注重他们的品格教育。“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既然我们都热爱教师职业,那么就让我们拿出实干的精神和博大的爱心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第五篇:教书育人,育人为先
教书育人,育人为先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
教书与育人是有区别的。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关心爱护和教育学生。教书育人二者又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教书比较容易做到,育人难以实现。作为教师,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一、为人师表,树立楷模
教师面对的对象就是学生,教书是指教学生,育人是指培养学生。教师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师表,要当学生为人处事的楷模。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师必须面对和需要审慎处理的主要人际关系。
教师这个称号是很崇高的,教师要对得起国家、社会和人民给予教师的信任,不要辜负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的殷切地希望。要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要做到“仰不负于天,俯不负于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摆正人、财、物的关系。金钱是个好东西,有钱可以给我们更加美满的生活。有钱可以得到尊重,有钱可以获得尊严,有钱可以买到生命的延续,甚至有钱还可以„„。
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师要廉洁从教,不能对学生巧取豪夺,这样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看法和“灵魂工程师”的形象。
二、教师、学生和家长良性互动
教师要密切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既要了解别人,更要被对方了解。要被对方了解和接受,就要了解人、尊重人。尊重人的前提是要了解他,没有了解就没有尊重。沟通应该是双向的。
教师要得到认同。教师的所作所为、是与非、良与莠、对与错,要能够使交往的对象认知。自认为教学活动搞得很热闹,水准挺高,没有鉴别对象的认可没有用。学生的中、高考成绩上不去,学生、家长和社会都不会认同。
师生要互动。被认知后,会产生良性的反馈。学生会给予教师支持和鼓励和帮助,在与学生的交流之中,也会获得真知和灼见的。关心学生的一切。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等。
当然,关心要有度。关心学生的一切,不等于包办代替,更不是强加于学生。对于学生的个人隐私,个人的空间也要给予适当的体谅,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总之,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应担负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担,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寓于教书之中。目前,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我们只能摸索着前进。我们要坚持教师职业的信念,把教书育人看成一种幸福,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好榜样,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认识,而且要有身体力行的勇气,要自觉约束自己,把良好的愿望转化为坚毅的决心,把知、行、情、意紧密结合起来,把教书育人的效果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