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社科研究构建和谐社会
一、如何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巨大的理论支撑。社会需求是推动哲学社会科
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观历史,每当社会处在重大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就异常活跃,因而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要有重大突破,为社会变革的顺利推进给予巨大的理论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用,我们将会在实践中遇到各式各样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靠谁来解决?这就要靠哲学社会科学。我们知道,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的,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树立理论思维和科学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构建和谐社会为哲学社会科学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必须在满足社会需求中才能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使命,决定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相信,随着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将会逐步提高,其地位也将被提到应有的高度上来。广大社科工作者可谓是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可以预言,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将是哲学社会科学迅速繁荣发展的过程,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全体社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二、社科工作者怎样服务好和谐社会建设?
面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作为社科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厚望,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在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中创造新的业绩,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1、坚持科学指导,保持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第一位的要求,是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会偏离方向,导致思想混乱,进而危及社会稳定,更无法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我们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又尊重其发展规律,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推进理论创新,加强应用研究。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社科工作者走向社会,深入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只有研究解决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当前,当今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社会阶层结构和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证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在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如何确保中低收入人群和欠发达地区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及时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增加物质投入、引进外资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如何推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如何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等等。同时,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也使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面临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都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也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课题,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论创新。在服务中创新,在创新中有所作为,充分发挥好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3、加快成果转化,开展社科普及。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是无形的、长期的和渐进的,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很容易被忽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成果转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社科优秀成果的宣传、普及与推广,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其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解决好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向全社会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像普及自然科学知识一样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千方百计扩大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精神风貌。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财政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财政研究摘 要: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手段,构建和谐社会也对财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财政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了一定制约,应着力构建“和谐财政”: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建设“生态财政”。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财政;生态财政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
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由此也决定了和谐社会内涵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不同学者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也不尽一致。有的认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和谐的利益关系;有的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上观点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综上所述,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内部本身以及社会与其自身相关的事物之间保持的一种协调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之间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与之相配套。应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给其带来的实惠,使其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增强社会认同感,避免各种不和谐现象的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是和谐财政政策。所谓和谐财政政策,是指既能有效支撑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又能保证财政体系自身和谐循环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与以往的财政政策相比,和谐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公共产品配置的公平,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更加注重财力分配的基本均衡,缩小地区间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财力差异;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公平公正,为各种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
二、财政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制约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各项制度建设滞后,难免产生各种不和谐因素。诸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地区、城乡差别问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以上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与财政政策不完善也有很大关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均等从公平角度讲,同一个国家居民应该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全国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各地不会有太大差异。地方性公共产品由各地方政府提供,在现行的财政政策框架下,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多少与当地政府财力有直接联系,而政府财力又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不同省区之间,特别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财力差距非常明显。2003 年人均财政支出,最大与最小的省份差达8.58 倍;并且同一省区内财力差距也较大,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2004 年人均可支配财力分别是东西两翼和粤北等山区的7.7 倍和6.6 倍。财力差异造成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同,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均等。
2.“二元”财政结构彰显城乡差别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政府财政应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相反,由于我国“二元”财政结构的存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别。一是政府对于同一种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的提供方式不一样。如在教育、道路等方面,城市居民基本上可低价甚至免费使用,其成本主要由政府承担;而在农村则主要是通过名目繁多的非税方式由农民自己承担,财政只给予少量或根本不给补贴。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广大农村居民尚未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扩大了社保对象范围,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在占全国人口60 %的农村人口中,社会保障仅限于在小部分城镇劳动者中实施,使得城乡社保覆盖率之比高达22∶1。
3.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财政调节乏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是调节收入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维持相对公平。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甚至同一单位不同岗位之间都呈现持续拉大的态势。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 ,早已超过0.4 的国际警戒线标准,如果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很可能引发社会**等不稳定因素。现行财政调节功能存在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税收调节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是不同收入阶层税负不均衡,从税负公平角度而言,税负应与纳税能力相适应。而我国事实上却出现了中低收入者税负相对过重,富人税负轻的“逆向调节”现象。由于当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税率过高,又缺乏合理的减免和退税制度,造成中低收入者税负过重。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65 %来源于工资、薪金所得,且中低收入者占了绝大多数。二是税制体系不完善,财产税相对缺失。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财产税。由于我国遗产税、赠予税等税种的缺失,使税收难以发挥对高收入群体的“削峰”作用。
4.财政宏观调控乏力,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短缺、国土沙化、饮用水源的污染等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很大制约。然而,财政宏观调控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构建和谐财政的设想
公共财政应通过完善各种政策、制度,构建“和谐财政”,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
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消除地方差异和主体差异,各地方政府能够按照全国一般标准和居民的生存需求,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应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重点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变基数法为因素法。按照因素法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额,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税负高低、城市化程度、人口、教育状况等因素作为转移支付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各种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支付规模,提高转移支付的科学合理程度;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转移支付形式。要把一般性补助、平级补助、专项补助、特别补助等形式有效结合;三是调整转移支付结构。现行转移支付很大一块是通过税收返还形式进行的,经济发达地区税收返还所占份额最大,反而加剧了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由于税收返还的状况短期
内难以改变,为抵消其不利影响,应调整转移支付的地区分配结构,重点向中西部贫穷地区倾斜。2.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财力支持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差距过大的现实,应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使财政收入分配适度向“三农”倾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财政投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农村,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实现公共产品的城乡“一体化”供给。三是完善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四是增加农民就业培训支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3.完善税收制度,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税收制度则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要逐步完善税收制度。一是完善税制设计。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应放在高收入阶层,适当减轻中等收入者的税负,通过提高起征点、降低税率、减免退税制度等,缩小中、低收入者与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应将目前的分类课征制改为混合课征制或综合课征制,有利于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调节力度,真正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同时,应将各种补贴、福利等全部纳入工资范围征税。二是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逃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对私营企业家、文艺体育界明星、外企高级雇员、房地产开发商、知名经济学家、律师、官员等“新富阶层”的收入实施重点监控。三是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遗产税是个人所得税的补充,可以有效防止个人所得税的流失。此外,在开征遗产税的同时还应开征赠与税,以防止被继承人生前将财产通过赠与方式逃避缴纳遗产税。
4.建设“生态财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应加强财政在生态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支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财政政策上,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生态财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及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二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参考文献
[1 ]高培勇.公共财政为和谐社会奠基[ N ].人民日报,200726.[2 ]楼继伟.在财政部与世界银行构建和谐社会财政政策对话会上的讲话[N].中国财经报,200518.[3 ]谢烈鹏.构建和谐社会应注重财政政策取向[N ].中国财经报,200710.[4 ]李茂生.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 ].地方财政研究,2007(1).[5 ]张永军,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和谐财政[J ].北方经济,2007(4).[6 ]邴志刚.运用财政政策手段促进构建和谐社会[J ].地方财政研究,2007(1).来源:
http:// 推荐 臂力论文网: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成果简介
方立2011年05月09日14:0
5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同志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项目号05&ZD001),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课题组成员有冯海发、邱敦红、白津夫、薛宝生、宋小庆、陈子舜、赵海忠、尚英、李小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崇高社会理想的批判继承和伟大超越,是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由空想到科学实践的伟大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创新发展,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该成果由四部分组成,绪论和十六章。
第一部分是绪论。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不断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中。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全面推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问题。
第一节“从美好憧憬到科学实践”。论述从人类和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看,各种空想的理想社会特别是我国历史上追求和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既是社会文化现象和历史观,也是治国方略和社会理想,既是历代志士仁人持久的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重要思想根源,也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历史文化基础。第二节“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论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全面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第三节“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论述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个既紧密联系又有不同内涵的发展目标。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看,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这一节内容为中央作出有关决策提供了初步框架意见。第四节“从和谐社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论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和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有5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当今世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严肃思考和重要观点。第五节“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篇,包括第一至四章。
第一章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从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溯源、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思想、国外早期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成果、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简介、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要点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价值目标,又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阶段相适应。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又一重大的理论创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中外传统和谐思想的汲取与借鉴。
第二章研究的是我们党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党经过了逐步深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本章全面研究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
第三章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本章从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障、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准则、充满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安定有序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四章研究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章全面研究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与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与民族复兴、构建和谐社会与党的领导等内容。
第三部分是实践经验篇,包括第五至十一章。
第五章研究积极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社会利益关系问题,把理
顺社会利益关系作为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全面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优化发展。本章全面研究了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了导致社会利益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以大量实例研究归纳了各地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践探索,以及促进社会利益关系和谐的主要做法。
第六章研究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本章全面研究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复杂化的原因,以大量实例研究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践探索,总结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经验。
第七章研究千方百计扩大社会就业。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本章全面分析了我国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大量实例研究了各地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践探索,以及解决好就业问题的主要做法。
第八章研究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本章分析了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大量实例研究了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完善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九章研究的是维护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影响不断增大。本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全面研究了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问题。
第十章研究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不断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章分析研究了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大量实例研究了加强社会管理的实践探索,总结归结了完善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
第十一章研究着力加强社会稳定工作。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章分析研究了社会稳定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大量实例研究了加强社会稳定工作的实践探索,深入研究了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问题。
第四部分是措施建议篇,包括第十二至十六章。
第十二章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在发展。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本章深入研究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必须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
第十三章研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政治条件。本章全面分析研究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和谐社会建设;重视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具体内容。
第十四章研究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本章全面分析研究了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当前要突出抓好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十五章研究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体制条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体制条件。本章全面分析研究了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组织机制,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社会协调机制,整合社会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利益结构;形成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长效机制,促进和谐发展等内容。
第十六章研究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是关键。本章分析研究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当前要突出抓好的各项工作。
本项目研究成果共计近30万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研究成果,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起草《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供了初步框架意见,为决定起草小组提供了10多万字的参考资料;一些专题研究成果通过中央政策研究室内部刊物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参阅,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多次批示。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摘 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详尽、系统地论述,提出了各自的精辟见解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研究综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重大命题一经提出,就受到全党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掀起了宣传、研究、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潮。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从解读到深入,从宣 传介绍走向深层次理论研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初,由于对这一命题还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最初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宣传、解读上。随着宣传的逐步深入,对其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从分析提出出背景到解释科学内涵,从发现本质特征到提炼衡量标准。理论界很好地领会了中央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对这一战略任务达成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首先应是一个学术问题,它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途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但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它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构建的过程中,怎样处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伴随着实践,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并不断向我们提出挑战。
(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综合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应该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因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比较重大的现实问题,都不是单靠一个学科所能解决的问题。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这就要求对它的研究必须是以
社会学为主导的多学科、多模式、多层次和多方法的研究,必须依靠各学科通力合作,联合攻关。因此,从单一走向综合,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必然趋势。
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的研究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包括哪些主面,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诠释和说明,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全面系统说”。朱西周认为,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发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
2、“广义、狭义” 说。吴忠民认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有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
3、“八个方面” 说。陆学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应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1)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2)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3)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4)一个没有身份歧视,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社会流动畅通的开放社会;(5)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6)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7)一个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民风醇正的社会;(8)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
4、“四个要点” 说。邓伟志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
5、“协调” 说。屠春友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城乡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区域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
6、“两层含义” 说。梁道刚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有两层含义。第一,这个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各方面都能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第二,这个社会是和睦的、协
调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有着坚强的领导核心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个有着共同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是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综上,学术界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涉及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实践问题,加深了我们对这一战略任务的认识理解,并且已经取得许多阶段性成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一战略任务提出不久,对它的研究周期也还不够长,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比如,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与构建社会主义谐社会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哪些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局性的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但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它层次性、阶段性,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
1.朱西周.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J].北方经济,2005(04)
2.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 — — — 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11)
3.宋宏.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与内涵 — — —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访谈录[J ].经济师 ,2005(02)
4.邓伟志.和谐社会的四个要点[J ].北方经济 ,2005(04)
5.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理论学刊 ,2004(12)
6.梁道刚.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求实 ,2005(01)
第五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