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5篇)

时间:2019-05-13 07:4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戴晓程 戴班明

(河北省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所必须关注和思考的。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构建;和谐校园;思考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构建和谐校园,是值得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进而构建和谐校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因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没有和谐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教育规模的扩大、结构多元化、质量和效益的不均衡发展越来越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片面追求规模,忽视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利益矛盾,校园内一些不和谐因素等问题日益凸显,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1以党建带动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和谐校园建设要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党员、教师、学生是三个主体,特别是学生是学校的多数,学生的工作做好了,学校的和谐才有了广泛的基础。在学校加强党建工作,用党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有益尝试。设想学校中的党建工作做好了,每一个党的基层组织(支部、党小组),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将只日可待。

建设和谐校园,重心在基层。随着学校管理重心转移,党支部由学校党委决策的执行者变为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学校在规范党组织设置的同时,加强党支部建设,积极开展对广大青年教职工和学生的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工和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让教师和学生党员在学校教育中起到鼓干带头作用,是营造团结、奋进、和谐的校园重要力量。党组织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管党风、促校风、带教风、育学风,创新思路,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营造团结、奋进、和谐的校园。通过弘扬先进典型,为和谐校园建设树立身边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在师生中树立标兵,组织先进迹报告会,在校园网上设立先进典型宣传报道专栏,广泛宣传先进事迹。维护校园稳定和谐局面,搞好教职工,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重要一环。党建工作不但要抓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也必须重视在老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应贯穿于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发展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使校园中影响稳定的苗头能早知道、早报告、早处理,在切实维护学校稳定发挥良好作用。工作中以积极创新党的活动方式,提高党的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使得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范围日趋扩大。在支部生活中,运用丰富教育载体,改进教育手段,寓教育寓乐于活动之中,增强教育的效果,让党的生活成为党员交流思想、沟通信息、产生火花、推进工

作的有力平台,提高了活动质量,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大力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学生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协助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又一支生力军,成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

2以加强人文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纵观历史,我国应试教育的痕迹仍十分明显。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心理素质比较差,是很多学生所共有的问题。表现突出的是对学习普遍没兴趣,心胸狭窄,遇事急燥,思想简单,抽烟喝酒,过早涉入情网,纪律观念淡泊、组织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普遍存在。另外,学生的礼貌、礼仪方面的知识和行为也是缺乏的。这些都是造成学校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从现行的教育效果来看,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学校的课程设置专业性强,有关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少是普遍现象。造成了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专业,没修养”。过重的专业导向,导致了学生学习没有动力,也就自然地导致了校园学习风气不浓。过窄的专业设置也限制了学生知识的拓展。从未来的发展看,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必须得到提高。学生在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后,他们将来如何发展?如何迎接新的一轮就业的竞争和挑战?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因此,有人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职能就在于教育、管理与服务。但我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其核心应该是发展问题。发展是学生第一要务。学校要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精神引领,最佳校园人物配合,严格校园行为规范,刚性校园制度,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根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和谐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教育家夸美钮斯说过:“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这就不仅要求学校德、智、体、美”要和谐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配和,而且要求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谐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结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相长,使学生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学会生存》著名报告一文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应该成为我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首先,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水平等。师生员工既是校园文化和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也是客体,既是创造者,又是受益者。我们要建设和谐的校园,就要坚持用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灵魂,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其次,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构建和谐校园要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获得均等的展示与发展机会,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主体。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体谅教师辛苦甘甜。对于学生,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和谐校园的鲜明特点是学风浓,校风正,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学校所有人员要形成合力,在爱心、诚心、善心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育人责任意识和氛围。和谐的校园里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任何歧视,教师、学生、优秀学生,问题学生、贫困生、残疾学生,都应该受到充分尊重,享受共同的人格尊严。学生要尊重老师,关心同学,更要学会体贴和关心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学生在校内学会了同情、体谅和关心,走入社会以后才能知道怎样同各方面的人交心。从而练

就构建和谐社会最有用的基本功。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提高学生接受先进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谐校园必须高度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引导在校学生振奋精神,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高扬远大的理想风帆,保持激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学校要特别注意保护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珍爱自己的民族传统,充分尊重和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学习和宣传本民族的英雄人物,让人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社会和谐和校园和谐是统一的,其价值取向完全是一致的。社会和谐辐射校园和谐,校园和谐服从和支撑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的各种要素中,教育的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和谐要求处理好学校、学生、家庭教育三者的关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潜能。

3以完善制度建设、执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市、省,以至国家都是如此。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是搞好各级管理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关键。对于学校来说,就是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和制度的检查执行情况,用制度管人,管事。对违犯制度的组织和个人,不是用人情去处理,而是用制度去约束和处理。只有人人,各级都认真执行制度,各项工作才能有效进行,和谐校园才能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和谐校园建设是多方面的,所做的工作也是多方面的,要真正让每个校园都奏响和谐的主旋律,必须要在各方面多做工作,各级组织,每个个体都要在其中发挥作用于,和谐校园建设才能成为可能,和谐社会才能成为可能,而和谐校园建设和发展,必将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努力创建和谐的局面,和谐的校园,坚持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

第二篇: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考

陈佳奇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 学号:41101319 联系方式:***

【摘要】:社会和谐是国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保证。而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本文将通过从阐释和谐校园的特征入手,探求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促进高校建设生机勃勃的未来。

【关键词】:校园、和谐、建设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1在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二是提高国民素质,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公民。高校是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建设和谐校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个体,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也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播,将和谐文化向社会广泛的辐射。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1、和谐校园是安定有序的平安校园。平安是和谐的基础,稳定是和谐的保障。和谐校园首先是平安校园,在这样的校园里,师生员工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常识,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一方面能够常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预防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另一方面即使遇到突发性或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师生也具有自救意识和能力,将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在这样的校园里,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和秩序习惯。人们心态平和,秩序井然。

2、和谐校园是具有浓郁文化和学术氛围的书香校园。校园是传播知识,孕育文化的摇篮。理应带有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深厚的书香味。在这样的校园里,人们把读书当成乐趣,当成精神的享受,而绝不是功利性的以完成考试为目的。书的世界是丰富而又多彩的:书中有光明,可以烛照我们的内心;书中有警示,指导人生之舟绕过暗礁和险滩;书中有天籁之音,让我们回到自然的怀抱,返璞归真;书中有历史的回响,让我们领略刀光剑影、世事沧桑„„书中跃荡着睿智的情思、流淌着纯美的情怀、延展着跌宕的故事,传达着绝妙的诗意,才是书香的根本原因。”2校园里,人们手不释卷,低吟浅诵,伴随着清晨的微风和斜阳的余辉,在花的芬芳和鸟的鸣啼里,构成一幅美的画卷。在这样的书香飘逸的校园里,人们读书、思考,写作、表达和实践,对于个人的成长将是大有裨益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

3、和谐校园是民主团结、道德法制的文明校园。民主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人们普遍牢固树立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遵守共同认可的道德、纪律和制度,追求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价值取向,从而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校园民主风气浓厚,人们的愿望和期待受到尊重,学习和工作是作为享受生命的一种手段。人们从言行到举止,从服饰到仪表,从礼仪到心灵都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校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4、和谐校园是充满智慧和生命力的校园。和谐校园应当是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的。在校园里,从事教育工作的是一个个有着个性特点的教师,教育面对的更是一个个青春鲜活的生命个体。“老教师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年轻人的激情与创造同样重要”,教育需要激情和智慧,学生成长也需要激情和智慧。在教与学、在交与育的过程中,根植于激情的师爱会迸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肖川《教育的真情与智慧》岳麓书社2005年3月第一版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

发出智慧的火花,让教师领略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同时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也学会辩证理性地思考,在学习交流、探索的过程中丰富自我,逐步发掘人生的价值。

6、和谐校园是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谐校园的建设也不能忽视生态环境。一个和谐的校园,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生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场所。每个人都树立起对他人负责,对后代负责的理念,自觉地保护环境,把校园当成自己的家。同时,学校的每个人都应和睦相处,诚信正直、民主平等,严于律已,宽容别人,让爱与关怀充斥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1、干部表率,思想引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构建和谐校园,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的表率作用是基础。“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干部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牺牲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思维,科学的管理理念,民主谦虚的品质,对人对事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形成领导集体和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才能团结和带领导师生员工不断进取。同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照亮人类前进的火炬”,校长对师生员工的引领首先是思想的引领。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④理解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教育是为人生的幸福奠定基础,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才能自觉地注意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一生的发展铸就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格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因此,校长要让教师清楚学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人?”只有让全体师生员工都了解并形成共识,才能使办学的理念和目标由学校的号召和要求,变为师生自觉的行动。

2、制度保障,奖惩分明。以前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叫“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说明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其个人的政治意识、道德素养、人格魅力、办学理念、工作作风对学校的发展和特色是至关重要的。几年前,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美国总统是靠不住的》,说到没有制度作保障,只依靠个人的道德操守其实是很危险和难以持久的,且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因此,一所好学校应当有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的机制,有一套激励校长有所为,制约校长有所不为的规章制度,让全校每一个人想干事业有舞台,做出成绩有地位。也让每一个人都有所制约、有所敬畏。如果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那这个人就很可怕”。一套好制度在一个好校长的贯彻执行下,才等于一所好学校,才是从实现人治走向法治的的保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不是搞一团和气,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不是不要批评与争辩。如果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质量高低一个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就会严重挫伤更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校园风气不正,矛盾重重,那就与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南辕北辙。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要创新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机会公平、客观公正、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并严格要求和实施,从而形成学校内部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让混世魔王没有天地,让南郭先生没有土壤,让校园充满活力,充满和谐。

3、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化解矛盾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矛盾无处不在。“和谐社会应是能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⑤构建和谐校

园,不是指没有矛盾,也不可能没有矛盾,而是有效化解学校内部的矛盾。在学校内部由于所处岗位不同、思想认识差异等,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统筹兼顾,把学校的长城利益和师生员工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不同群体、不同岗位的利益结合起来,公平公正地解决和处理矛盾。这对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公平公正的立场。”⑥要实现上述要求,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对矛盾的分析洞察能力以及科学思维和决策能力。让校园在矛盾的化解中创造新的和谐。

4、师生参与、民主治校。“都说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我也认为这也是素质教育面向未来的标志。培养创造者的前提是教育必须充满民主。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便没有民族的未来”。⑦民主是专制的天敌,只有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大力开展民主教育,相信师生,依靠师生,在实施好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才能最大地激发师生的智慧与活力。构建和谐校园,符合学校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也符合师生员工的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师生是构建成和谐校园的主体,学校领导要充分相信和全心依靠师生员工,健全以教代会、学生会为主体的民主管理和自主教育组织,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巨大作用,广开言论,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5、党政重视、社会支持。有为才会有位。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首先奋发有为,做出成绩,让成才、家长放心,才能让党委、政府和社会满意,才能更好地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更好地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学校也要主动让党委政府和社会了解教育,了解学校,注重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大批用知识和智慧武装起来的人才,才能真正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也才能为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发展先进文化并最终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办出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注释:

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227页。②肖川《教育的真情与智慧》岳麓书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318页。

③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113页。

④《现行教育法规与政策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第400页。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180页。

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195页。

⑦李镇西《民主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294页。

第三篇: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我们

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应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与十六大的思想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在和谐社会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活力在政策上、制度上得到保证,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三、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第四篇: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我们

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应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与十六大的思想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在和谐社会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活力在政策上、制度上得到保证,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三、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社会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但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要求我们党充分发挥党对社会的整合功能,积极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要看到矛盾、正视矛盾,并想方设法通过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矛盾,这一过程恰恰就是和谐社会的过程。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都是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从代表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位置上加以引导和处理,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当前,要注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

四、扎实推进构建和谐XX的重点工作

构建和谐XX要求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把XX建设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全面进步的“文明城区”。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构建“和谐XX”的实践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发展税源经济,为构建和谐XX奠定坚实基础。建设和谐XX,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发展。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建设和谐XX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步伐,通过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形成有利于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一整套体制和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上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轨道。要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提升整体经济实力,推动XX经济发展。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和招商理念,优化布局,强化特色,扩大产业集聚优势。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区政府要统筹全区发展经济板块,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尽快盘活区域可用资源,进一步加大发展科技型、环保型、集约型的区域经济,努力实现“空间集聚、产业优化、企业集群”。如机场地块、大明路汽车一条街、晨光科技园、润泰市场、银桥市场和纬七路沿线市场群等拓展、深化,大力引进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和低能耗、低污染、低用地的“三高三低”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推进XX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的台阶。

第二,坚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我们要结合XX建设实际,善于分析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超前研究应对措施,牢牢把握维护稳定工作的主动权。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构建和谐XX的保证,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经常性的严打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科技创安系统的建设,建立区域全复盖的视频监视系统,加强街面重要部位、重点地段的技术防范,运用高科技手段、构建多层面的防范体系,切实提高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加大社区警务队伍建设,提升警务效能,以积极设防、控制和打击犯罪为目标,推进群防群治防控网络建设,特别是夜间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提高治安防范覆盖面,全面构筑高效的技防网络、严密的民防网络和有力的警防网络,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

第三,坚持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全力化解社会矛盾。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始终坚持围绕构建和谐XX,把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利益冲突作为首要任务。针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心态和动态,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供决策依据,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诉求表达机制,使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得以表达,话有处说、理有处讲、冤有处诉,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办到的,立即就办,不要拖延;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说明原因,征得理解;不合理不能办的,也要给群众一个明白说法。切实加快建立“减压机制”,加大预警排查和调处力度,要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通过完善大调解机制,紧紧抓住利益调节这个关键,综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减少利益冲突和矛盾冲突,调解和钝化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要重点解决好市政工程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要有效整合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基层组织资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感化的方法,多策并举,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矛盾调处中心作用,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妥善处理和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避免和防止矛盾激化和升级。如在纬七路拓宽改造东延工程、XX河沿线景观改造工程和路子铺危旧房改造等拆迁工作中,涉及面广、动迁住户多、时间紧、任务重、矛盾突出,为了保证重点工程建设不受影响,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广泛动员,全员上阵,靠前指挥,昼夜工作,街道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为构建和谐XX营造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文秘114版权所有第五,坚持加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建设,既要外树形象,更要内求和谐。要以迎接“十运会”为契机,采取大整治、大拆违等举措,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着力改善区域面貌,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一要治理环境污染,大力推进街巷保洁和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环境恶化。二要美化净化环境,加快实施绿化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三要加强市场管理,加大对“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四要加大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公益配套设施的规范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现代化大都市的文明形象。通过文明城市的创建,使城市天更蓝、绿化带更多、更绿,让广大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真正过上和温馨的小康生活。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五篇: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

共创和谐社会,在我们的校园里,和谐更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校风和学风是打造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的群体前提和保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创建和谐校园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觉得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必要打造和谐的学生群体,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治高尚的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与研究

黄河桥小学 韩春风

“和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在祖国大踏步前进的今天,全国人民共创和谐社会,在我们的校园里,和谐更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校风和学风是打造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的群体前提和保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创建和谐校园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觉得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必要打造和谐的学生群体,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治高尚的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一、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

文化的力量是深入而持久的,因为它根植于每个人的意识当中,成为稳定不变的基因,进而影响人的一生。书香校园,不仅仅是让师生多读书,而是通过各方面的因素丰厚师生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其成为有儒雅气质和高尚品位的人。进入21世纪,读书是提升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方法,也是一个人跟上时代步伐的唯一途径。学校应该成为教师博古通今、畅想教育理想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学生奋发向上、乐学好学、书香浓郁的乐园。

建设和谐校园,首先要创设有利条件,提供一切资源。学校要通过引进种类丰富的图书、报刊杂志,对师生开放图书馆,来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其次还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阅读环境,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升师生的修养和素质。

优美、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让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处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学校的墙壁、橱窗都可以成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的实践阵地,让每一个人都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校园里、草坪里、花坛上一块块风格迥异、样式新颖的“格言牌”“警示语”,建筑上各种励志标语,不仅巧妙地装点着美丽的校园,而且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各年级教室走廊里都有励志标语和宣传阵地,适时的宣传让学生们耳濡目染,化作无穷的学习动力。

教室是学生播种梦想和记录成长的殿堂,对于教室布置,既要有文化上的特色,又要有艺术上的内涵,还要体现出人文化的要求,各班以“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为目标,积极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提升班级个人形象,努力探索和实践个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生们用自己的心灵和智慧在教室的墙壁上展示着自己的梦想。无论是轻松活泼的评比栏,还是豪迈激情的展示栏,还是架起师生沟通桥梁的对话栏,无不洋溢着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

二、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构建和谐班级

构建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

1、班级文化氛围的创建

班级文化是否浓郁,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十分重要。可以在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和他们的画像;张贴英雄、烈士经典语言和有关图片;张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张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这些充满精神文明的浓郁文化的创建,一定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慰藉他们的心灵,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

2、班级干部的任用

班干部实行轮换制,分组实施。每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要根据每组成员的实际能力做到明确分工,这样让每个学生尝尝当“官”的快乐,打破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神秘感,同时让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3、班规班纪的健全 首先是班规班纪的制定。可以将制定工作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然后班长收集各组记录,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让学生针对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待班主任答应后,第一任班长将“班规班纪”工整抄成三份,一份交班主任保管,一份由班长保存,另外一份张贴在教室,望大家遵照执行。第一任班长任期满后,将“班规班纪”交给第二任班长,后面依次类推。然后是班规班纪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互相监督。违规者,先自己反省认识,再用书面材料写出改正措施一式三份:一份交给老师,便于老师对照检查;一份留给自己,便于自己对照实施;一份张贴在教室,便于大家监督。班规班纪是学生自己约定的,没有老师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因此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里面规范他们的言行,也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三、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一言一行更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放下“架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以教育文本,给我们的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利于给他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从而有助于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创建和谐的班风、学风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1、对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因素的分析

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其次,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第三,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刚当班主任时,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直到我发现一位老教师经常在放学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发现他总是让这些学生帮助他板书,并在其他老师面前表扬他们。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结束后,我在全体学生的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我说:“男同学劳动时应该向他学习才能体现男子汉的魄力。”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我一直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次在与他的家长沟通中我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他说话声音小,很多学生都说他“娘娘腔”。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有一次我得知班上有几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决定替他们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当我通知他们去领困难补贴时,看到他们那惊讶而又感激的神情,我也感受到了分享幸福的快乐,我一直认为那是我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我们学校有很多班级采用了多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这一点从我校开展的“双主一本”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四、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

生生关系就指的是同班同学之间的水平交往的人际关系,浅显一点讲即伙伴关系,同学关系。他们可能因居住地相近,或学习、生活习惯相似而组成。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基础,相互依恋、相互支持,共同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倾心相待,在很多问题上他们总能相互宽容,达成一致,很有集体的“战斗力”。因而在班级工作中教师必须多多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群,并加强伙伴群与伙伴群之间的友好关系。这是培养生生教育、生生管理能力的“关系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事事都得随自己的意愿,稍有不如意就会闹情绪,甚至发脾气,这些都是不健康人格的表现,我们应该在校园这个大家庭中锻炼我们的孩子,鼓励他们多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遇到诸多事件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尊师勤学,主动活泼”,构建“文明团结,求实创新”的校风。让他们多参与一些团队活动,更利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生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还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只有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学有所长,他们才能将主要的精力用到学习中来,只有将主要的精力用到学习中来,才能形成一个拼搏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建立良好的学风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对学生开展公平竞争的教育,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才能你拼我闯各有所长,才能充分调动起每个人的潜在能量,真正地实现教育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路上不免要应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要坚定信念、率先垂范、弘扬正气,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为他们建立一个完美的人格、正确的荣辱观,更为我们社会的和谐进步而奋斗不止!

下载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你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你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花开的日子你们遨游......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你心中的和谐校可能是一部风情万种的小说,也可能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而我心中的和谐校园是一座宏伟的摩天大厦,它的建立,需要......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培育成功之人 ——苏州市湘城中学德育工作简介 苏州市相城区湘城中学严永兴、王进荣邮编:215138 坚持德育首位,学校发展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我校的德育始终坚持......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魅力无穷的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

    构建和谐校园(汇编)

    构建和谐校园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鸟儿自由的飞翔;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的成长。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花......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作者:孙伟 班级:机械15-1 学号:1531901037 摘要:为了构建和谐校园,所提出的种种建议。 关键词:和谐校园、校园环境、师生关系、校园文化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 质要求 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确......

    构建和谐校园[范文]

    构建和谐校园 〃内容摘要:校园作为社会的组成单位,构建和谐校园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当明确的知道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意义,基本内容和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