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增强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如何增强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员工安全观念文化形成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最深刻最根本的方法,更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根本所在。安全生产教育,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广大员工进行安全理念、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宣传和培训,普及和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知识,使其了解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安全操作技能、掌握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通过安全生产教育,掌握安全技术知识,提高员工的专业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才能防止人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才能实现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安全教育没少搞,但安全教育收效不佳,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提高不多。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培训方式机械陈旧,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员工不感兴趣。二是培训内容宽泛空虚,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由于工种多,安全教育很难结合到每个工种的实际。三是培训考核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检测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要增强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培训真正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笔者认为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更新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终身教育的观念,在做好日常安全教育的同时,1
对新提拔到高一级管理岗位、高一级技术岗位上的员工进行更高层次安全培训教育:同时也要对从业人员不断进行与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同步的安全培训教育。其次要更新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教育不搞形式、注重实效。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育模式,做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培训之前,参加培训的人员要归纳总结前一时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培训:要在讨论中学习,在讨论中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将生产工艺、生产操作制作成录像、幻灯将理论知识真正与现场操作相结合,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安全技能,彻底扭转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现象;要从事故应急实战演练中学习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要将反事故应急演练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课堂,让员工从反事故应急演练中提升逃生避险的能力:要在观看事故录像资料、分析事故案例中吸取防范安全事故的教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要结合受教育者的需要,因人施教,多办小班、特班,促进员工真正提高素质、掌握技能,为安全生产提供人力保证。每年要对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开展安全法律法规轮训,对班组长、生产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第三要更新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培训要紧贴员工岗位实际。培训针对性要强,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懂什么”的原则,对具
2体操作的员工突出岗位操作法、工艺规程、工艺参数、应知应会、原材料性能、安全操作等内容的培训,同时要加强爱厂敬业、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培训。岗位应知应会的内容必须使岗位全体员工全面掌握,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违章的危害性及严重后果,从而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对管理人员则要突出以安全意识、组织纪律、管理知识、生产组织、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培训。第四要更新安全教育培训的手段,将安全教育培训融入文化活动,达到寓教于乐。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的安全文化活动,使广大员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以引导员工关注安全、体会安全,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要大力开展以“珍惜生命、我要安全”为主题的今日安全员、安全宣誓、安全祝福、平安晚会、安全展览、安全合理化建议、安全论坛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使广大员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并通过切合实际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另外,要更新安全教育培训效果的检查方式,要将一个时期以来生产的安全状态,员工的安全行为作为培训效果的检查对象,而不能单纯以闭卷考试的理论成绩作为培训效果的考核依据。五是更新培训
3考核方式,以员工的安全技能作为检验标准,根据岗位的需要制定安全技能等级标准,定期对员工的安全技能进行测试,将安全技能作为员工晋升、晋级的基本条件,调动员工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安全教育培训绝不能搞花架子,要真正从生产岗位、员工实际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实实在在的教育培训,员工的安全生产
素质就一定能够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企业领导者:要管“事”则要先管“人”,要管“人”则要先管“心”,要管“心”则要先知“心”。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企业领导者,才能有望不断超越自己。企业领导者最大的智慧莫过于善于博采下属们的智慧,最高的才能莫过于善于运用下属们的才能。企业领导者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与其继续办好一所原本就是好的企业,不如改造好一所薄弱的企业。办好原本就是好的企业,企业领导者可以保住自身的价值;而办好一所薄弱的企业,企业领导者却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企业领导者真正征服下属的不是他的权势,而是他的人品。一个好下属未必是一个好企业领导者,但一个好企业领导者肯定是也是一个好下属。当一个善于检查的企业领导者,远不如当一个善于指导的企业领导者。企业领导者用人,不仅要考虑下属的才能,更要注意下属的组合和配合。企业领导者为人处世必须秉持的信条:做官要清,做事要实,做人要正。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变形,做人按原形。适当提高 4
评选优秀下属的比例,有助于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企业领导者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缺点”。不怕企业领导者没有缺点。就怕企业领导者没有特点。当企业领导者不能事事顺心,但一定要事事尽心。对下属而言,企业领导者应该是教练而不是裁判。
第二篇:增强青少年德育针对性
“心理健康课”增强青少年德育针对性
梁晓飞
“当我们呱呱坠地,如同洁白的画布,走过天真无邪的童年,走过懵懵懂懂的少年,我们怀揣梦想,渴望在人生的画布上留下最美好的线条和颜色。”在山西省长治市第一中学每周五的心理主题班会上,被称为“心晴姐姐”的心理教师申慧正在引导学生描绘各自的“人生画布”。经过勾勒,太阳、绿树和古堡逐一出现在高一学生侯子悦的笔下。但接下来,原本沉浸在快乐中的她亲眼看着自己的“人生”被其他同学随意涂画、破坏。随后,在“心晴姐姐”的鼓励下,她鼓起勇气,对画布进行了修复,重新寻找自己的“人生”。
“一开始,我特生气、特伤心,现在我更喜欢修复过的这张,他们的乱涂乱画都改成了新的风景,他们的破坏反过来帮了我。”侯子悦告诉记者。
申慧表示,这次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生命的勇气,学会接受挫折,正确应对厌学、倦怠等不良行为习惯,把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融入活泼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在长治中小学,这样的心理健康课随处可见。市区800人以上的中小学配备了心理咨询室,农村中小学都有兼职心理教师。“知心屋”“心灵驿站”“阳光小屋”„„一个个温馨的名字打消了学生的隔阂。
”找心理老师谈心不再是一个敏感话题,越来越多的学生遇到困惑后,第一时间选择向心理老师倾诉。”长治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教师左红梅表示,从小故事中传递真、善、美的心理健康课深受中小学生欢迎,许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都是最有人气的地方。
长治市教育局副局长秦兴说:“以往,我们习惯性地把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问题归结于道德品质。但现实恰好相反,品德问题都有心理根源,要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据介绍,近年来,长治市已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巡回讲座100多场,受培训的教师和家长达3万多人次。
长治市文明办副主任张岳德表示,从心理根源入手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长治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特色。以此为载体,长治市构建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通过“日行一善”“经典诵读”与道德模范及“长治好人”互动,引导未成年人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面对未来。
"我们专门开设了每月一次的‘亲职教育’课程,通过游戏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家长把为人父母看作一项职业,了解孩子心理,改进教育方式。”长治市惠丰小学校长韩水堂表示,这种形式的家长学校是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延伸,也是对德育工作的检验。
同时,长治市作为革命老区、“好人城市”“文明城市”,在校外活动中,注重发挥道德模范的心理引领作用,引导青少年传递文明、践行文明。依托各地特色,这个市已建成未成年人特色教育基地52个、县级文化中心8所、乡镇文化站98个、村庄文化室312个。张岳德表示,长治市委、市政府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党政联席制度,成为各级政府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今后该市将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并将普通教师逐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范围,为全市78万未成年人创造健康成长的幸福家园。(完)
第三篇:增强干部教育工作针对性
增强干部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问题研究
针对性、实效性是衡量干部培训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李源朝同志在第11次全国干部教育联席会议上着重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切实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干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并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联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就如何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实效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当前干部培训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的主要问题
(一)对干部培训需求情况掌握不清
主要体现培训供需脱节,效益不够明显。一些单位部门对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把培训当作软任务,应付了事,没有把培训需求认真加以研究,对干部素质、能力、执行力方面的急需提升 “充电”的地方缺乏全面了解,对施教对象的文化结构、能力素养等急切需要解决问题与情况摸不清楚,对培训需求调研不够充分,需求讯息研判不准,对培训什么人、培训什么内容、怎样培训,心中无底。而现干部培训多数地方、部门又是实行“粗放型管理”,按照“计划模式”操作,忽视了干部在培训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干部只能被动接受培训。即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由组织方说了算,参训的干部对象在这方面严重丧失发言权、主导权,致使干部学习劲头不足、兴趣不高、成效不大,造成了“轰轰烈烈搞培训,认认真真走过场”的现象。2009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认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在第1位的是“培训走过场,缺乏针对性,不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人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重点是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培训工作干部
培训的供需脱节、训用分离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二)培训对象的层次重点区分不科学
干部培训应该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但不少地方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干部教育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经常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培训机构往往为了节省时间、资源,以“以会代训”形式替代干部培训,在大礼堂举办300、500人单一的大班制培训应付了事,这种大而全、平均发力、毫无侧重的培训方式,缺乏学习和实践、学和需的有机结合,无法满足干部培训的个性需求,学员在听课中昏昏欲睡。培训层次重点区分不清,不能很好地适应干部的需求,培训方式单一乏味,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培训的供需要结合得不密切,对培训对象重点、受训干部的职务级别,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素质结构、不同知识要求分类不清,针对性明显不高,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导致文化知识水平高、个人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不解渴,文化水平相对底、个人综合素质稍欠,工作能力比较弱的的干部吃不下的现象,培训质量无法保证。
(三)干部培训渠道较为单一
近年来干部接受教育培训基本是在单一干部培训院校进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仍是干部培训的主阵地,虽然党校的教科研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党校的只承担 “党政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特定的职责,使党校的培训着重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授课科目、内容相对单一,而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热点焦点和实践问题较少,由此可见党校的教学内容、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和狭隘性。由于管理体制问题,各级党校缺乏与国内高等院校之间的横向联系,一些专业党校仅仅在部分间短、专业性特别强的培训中依靠外请教师授课、邀请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依托区域内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培训等渠道进行培训,对干部日益多元化的文化、技能、理论、素质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其二部分党校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不高,存在教学质量提高与学员需求增长不同步的状况,尤其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所脱节。目前党校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研究式教学和能力培养的高水平教师还是偏少,使得有些地方的干部培训工作无法满足新形势对干部培训的要求,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打了折扣。
(四)内容方式仍显滞后,吸引力不强
目前干部培训的方式从总体上看,与经济快速发展、干部建设的新形势相对而言,显得较为落后,缺乏灵活性。从上课的课程来看组织安排的内容多,满足个人岗位需求的内容少;教师讲的多,互动式教学少;灌输式授课多,启发式教学少;论点、观点多,案例分析少习惯于教师讲什么,学员听什么,教与学互动性、交流性不强,与干部思想工作、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未走出教师讲、学员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等培训新手段运用较少。从2009年中组织部民调意见反馈的情况来看,作为教育培训的对象,干部普遍希望进一步提高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针对性,其中最突出的是针对政治思想教育方面,认为目前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仍然停留在传统教育形式。干部队伍尤其是基层干部的年龄、文化基础以及从事岗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客观上也对分类培训、按需施教带来了一定难度,培训内容也不得不因为兼顾面而放弃,致使内容的选择难有侧重。同时,干部培训教学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多。虽然近些年党校一直强调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拓展训练式教学,但真正能够落实并熟练运用的并不多见。
(五)学习培训约束机制的针对性不强。
虽然在诸多干部管理等法律和法规中对干部培训都提出了要求,但总体上还不够具体,只是大体限定的培训天数和任务,但对学习实际成效、学习考核指标没有作出具体的明确,另外干部培训没有与干部考核紧密结合,没有更好地与晋升奖惩挂钩,学习成绩与学习表现好与差对干部职务晋升影响不大,干部参加培训内生动
力不足,压力也不足,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致使培训流于形式。有相当一部分的学员存在重业务,轻学习的思想,把学习当作软任务,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投入感不强,没有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激情。
二、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
(一)抓调研摸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以干部成长、能力提升需求为导向,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和广大干部需求的调查研究,注重收集、调查结果的研究、判断、运用,根据干部实际工作、科学文化素养、岗位技能的需要合理设计班次,围绕当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开设课程,确定教学专题和内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突出培训重点、注重培训质量是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要按照“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原则,找准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的结合点,突出针对性,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二)加强党校建设,提高教科研水平
应加大力量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切实把党校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理顺培训管理体制,避免多头培训的现象。要整合区、市、县三级党校师资力量,形成协作、交流、互补的师资流动机制,有计划派遣区、市高水平党校老师到县级党校援教授课,提高县级党校的干部教育水平。扩大进人渠道,有计划地从社会各方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同时制定规划,通过在职攻读学位、挂职锻炼、社会调研、参加重要科研课题等方式,培养与党校的地位和任务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可建立“专家库”,选聘一些理论水平较高、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并且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到党校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包括本地各行业、各部门、各学科优秀人才在内的外聘师资网络。同时,要注重在合作交流中培训干部,通过挂职、互派回访等方式培训进行培养锻炼。此外,高等院校具有师资优势和教育培训的阵地优势,应加大与高等院校合作力度,在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培训班,改善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逐步形成开放性的师资网络和开放性的培训模式,着力把党校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和咨询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
(三)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内容,突出培训针对性
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在坚持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紧紧围绕当地的热点问题和重点工作,深化拓展培训内容,同时,在设置具体内容上,应组织培训者深入调研,摸清培训需求,设置相应的专题、菜单,供受训干部选择,以增强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在培训方式上,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培训水平。在培训针对性上,应以学员需求为导向,注重个性需求,区别培训重点。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因人而宜,因岗而宜,合理设计培训内容,达到增强培训实效的目的。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培训工作行之有效的经验。一是按需施教,突出培训模式与实际需要的相适应。举办各类培训班都要与党委、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心工作合拍,做到既紧密结合发展需要,又结合干部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二是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根据干部岗位需求、知识结构和从事专业等情况,围绕突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党性修养、工作作风、综合素质、工作技能的提高等环节,设置课程内容。三是突出灵活性和实效性的结合。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训效果。从教的角度深入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拓展训练、考察实习等新的培训方式,采取讲演、示范、练习、演练、参观、个案研究、多媒体教学、电脑化
训练、模拟、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五)注重层次重点,把握培训需求导向
结合全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系统干部的实际,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征求广大干部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掌握干部最想要学什么,急需要学什么,需要通过培训解决什么问题,从而选择那些与干部本职工作联系紧密、有利于促进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作为培训施教的内容,把“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使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树立“学以致用”培训理念,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思路和要求,坚持素质与能力并重,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知识本位”转向到“能力本位”。切实改变过去培训内容理论有余、实用不足,“学用脱节”、“一刀切”的培训模式。结合干部实际工作的需要和干部的岗位、学历、年龄等实际情况,实行由干部“点菜式”培训,将培训的主动权交给基层干部,有针对性地组织干部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并在培训项目、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领导干部要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实行集中辅导,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积极拓宽视野;对中青年干部,实行课堂教学、讨论交流等方式,在艰苦的环境中放手培养 锻炼干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四篇: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干部说干事)
陈泽浦
《 人民日报 》(2012年05月08日07 版)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新形势下,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完善内容、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健全机制,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坚持以实践为中心、以运用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解决突出问题,显著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了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服务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
完善培训计划形成机制。根据需求制订培训计划,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潍坊市要求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把需求调研作为形成培训计划的必经环节,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准确把握各方需求,以此来设计培训项目、提出培训计划。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围绕新班子上任后亟须学习的知识与有待提高的能力,开展了大规模的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梳理出12个方面的内容,设计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民生保障和舆情应对等20个重点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普遍欢迎。
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所在。着眼于提高全市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潍坊市建立了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更新机制,重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教育以及国情和形势教育,大力抓好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教育培训;利用本地农业产业化、城乡统筹发展、工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多个有影响和带动作用、特色鲜明的现场教学基地,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场变成干部学习培训的课堂;发挥网络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自主研发潍坊干部学习网,进行网上学习教育,实现在线学习全覆盖。
打造优良师资队伍。培训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工作的质量,有好的师资才能有好的培训质量。潍坊市坚持把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培训者培训工程,定期组织优秀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上级培训机构、高等院校进修,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按照高层次、多学科、专业化的要求,建立由知名专家、相关学者等组成的师资库,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利用;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党政领导干部包括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到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授课;同时,研究制定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教师评聘办法和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精钻业务、细研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是激发干部学习培训内在动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解决培训与不培训一个样、培训成效好与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潍坊市注重建立健全组织人事部门内部干部培训工作与干部管理工作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把干部学习培训作为培养、发现、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更好地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探索建立自律承诺、跟班人员抽查、学员违规告知等规章制度,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进行严肃处分,并将相关情节及处理结果记入干部教育培训档案。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第五篇:增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文章标题:增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党员经常性教育是经常打扫思想“灰尘”、及时解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突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对于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卢湾区充分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通过建立党员教育阵地、整合师资队伍力量、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创新教育培训手段、拓展实践锻炼
途径等方式,认真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结合精品城区创建,建立多种类教育阵地
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卢湾区有着便捷的交通网络、庞大的人力资源、快速的信息流转、浓郁的时尚气息、丰厚的历史底蕴等区位、商业、人文等优势,为创建现代化精品城区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建立多种类的党员教育阵地提供了宝贵资源。区委紧紧依靠和抓住这些优势,在巩固区委党校、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等传统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开辟了五个“直通车”教学基地。一是党性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座、入党宣誓、纪念征文、演讲比赛等方式,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坦荡无私的高尚情怀,把中共“一大”会址、团中央机关旧址、周恩来故居等革命历史遗迹作为党员接受党史国情教育、增强党员意识和党的意识的主阵地。二是社区党建基地。通过“双结对”、挂职锻炼、新党员和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等方式,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解民忧、兢兢业业保民安,把全区四个社区(街道)作为党员接受宗旨教育、增强群众意识的主阵地。三是创意产业基地。通过创意比赛、巡回展览、专题讲座、推动“两新”组织往来交流等方式,了解前沿尖端科技信息,明晰全球经济发展态势,把获得全市首批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八号桥、田子坊、卓维700等作为党员透视自身不足、增强发展意识的主阵地。四是法制教育基地。由区纪委、组织部牵头,通过开展经常性案例分析会、专题报告会、收看反腐败资料片等,认清反腐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把区法院、检察院作为党员接受法制教育、开展反腐倡廉、增强法制意识的主阵地。五是社情民意基地。坚持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主线,通过让青年党员干部和后备干部采取轮岗挂职的方式,实行换位思考、进行经常反省,体味群众疾苦、知悉群众冷暖,把区信访办、重大工程建设基地等作为促使党员转变生硬冷漠作风、增强勤政意识的主阵地。
二、结合党建资源整合,调配多方面师资力量
经过几年的努力,尤其是经过一年半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区横向到边党政群齐抓共管、纵向到底上下各负其责的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格局初步建立,党建资源的共享体系逐步完善,全区教育培训力量得到进一步整合。一是强化区委党校教育力量。在积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教师的同时,选送后备教师到上级党校、高等院校或出国进修、参加全国性教学研讨、合作交流,开阔教学视野,提高教研水平。并且规定教师除了到实际工作部门进行一年挂职锻炼、移岗锻炼和交流外,每年还要安排不少于一个月的时间予以脱产进修。二是借力市委党校教育资源。积极与市委党校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获取支持,充分借鉴其接触面广、信息量大、知识点全的优势,解决区委党校师资少、教育力量不足的矛盾。三是增加业务部门教育资源。为解决好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区委认真选取本区相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为“客座教授”,专门讲授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社会发展、经济招商、社区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实践内容,帮助党员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四是补充社会专家教育资源。专家来源主要集中于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著名大学等领域,既有现场授课形式,也有电教片形式,授课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艺术、健康等多个方面,为全面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予以补充教育。五是加强“班长”队伍建设。重点做好基层党员的“领头羊”——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及配齐配强工作,每年分为上、下半年开展机关、社区、企业、事业、“两新”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增强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协调各社会团体的能力和自身变革的能力,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保障。
三、结合知识更新要求,创新多样化培训方式
教育培训方式的多样化,为整个党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满足不同群体及个体的需求提供了必要条件。一是境外培训与境内培训相结合。除了落实境内培训任务以外,区委还积极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赴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在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颇具特色的国家,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开拓世界眼光,培养提高外向型能力。近两年来,共通过多种途径选拔256名干部赴国外学习,回国后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二是静态模式与动态模式相结合。除“你讲我听”等静态教育培训以外,还开展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辩论演讲、专题调研等动态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师和学员两方面的积极性,而且调动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三是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邀请专家学者予以现场授课、专题讲座的同时,还通过网络在线学习、适时播放电教片等形式开展学习,既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也扩大了“受教面”。四是理论培训
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坚持“理论、知识、党性、能力”四统一,力求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到本市内、外省市在某个工作领域较有影响的单位部门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并要求结合卢湾的发展理清工作思路、提出工作对策,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合日常工作推进,安排多选择教育时间
“两新”组织、社区等党员的教育存在着人员难覆盖、学习难集中、时间难保证、场地难落实、需求难统一的特点。对此,卢湾区各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创新,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立区、直属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三级“学习超市”,为党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服务和学习保障,在完成规定的党员日常教育时间的基础上,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一是整合资源,服务。在社区、企事业单位、楼宇和市场等处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分中心,协调整合区内教育场地,添置电视、电脑、DVD等设备,区委和各社区(街道)党工委每年均划拨专项教育经费,确保场地设施经费“三落实”。每年根据形势发展推荐一批书籍、光盘等宣传教育资源,并在区局域网上推荐全市范围的宣传教育资料,各大口党组织还预先开出“学习菜单”,供基层自行选择。二是有分有合,开放教育。社区(街道)的离退休党员可以利用白天集中学习,“两新”组织和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的党员可以利用晚上或双休日组织学习,对卧病在床和年老体弱的党员实行以片包干、送教上门,对在外地的党员通过邮政或网络寄送学习资料,对工作“三班倒”党员则以弹性方式安排时段开展学习等。三是因人而异,形式多样。既有普遍适合各类党员的影音类、参观类等比较直观的形式,如观看革命教育类电影、电教片、“红色之旅”等,也有提供机会让党员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如主题演讲、党章知识竞赛、唱革命歌曲等,还有适合年轻、知识层次较高党员的现代化、高科技的形式和载体,如网上学习专栏、党员信箱、民企天地、支部交流、EPAS电子党员服务系统等。四是完善制度,加强考核。各级党组织根据党员学习情况制定了严格的预安排、签到、记录、请假、补课等一整套制度,确保学习效果。有的社区(街道)还针对“两新”党员的特点,制定了学习积分制,把学习内容以菜单式的方式确定分值,确保每年集中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6天。
五、结合队伍素质建设,拓展多渠道锻炼途径
通过学习提高能力素质的途径有多种,向书本学习,向经典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但根本途径是向实践学习。一是通过重大建设工程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如世博动迁、轨道交通动迁伊始,区委都从各部门抽调部分优秀党员及党员后备干部充实力量。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的情况下,不仅在全市率先完成世博动迁,而且维护了社会稳定,党员干部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素质得到了提高。二是通过重点工作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如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以及奋战台风的过程中,全区党政机关组成多个党员志愿者队伍,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分时段、分街区巡逻在大街小巷,维护着城市的整洁和安全,不仅使卢湾最终获得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全体党员的集体荣誉感。三是通过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每年年底或年初,各个社区(街道)的党员干部都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呼声,梳理出关系群众生活的“急难愁”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合理分流到相关责任部门,并建立检查督导机制,严格要求按时间节点完成每项任务。区属各企业开展了“为百名下岗职工送岗位,为百名困难职工送温暖”主题活动,形成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的长效机制,并建立“困难职工百万帮困基金”,作为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切实抓手和载体。从去年到今年10月,全区已完成重点“急难愁”问题534项,无论党员的工作能力还是服务群众的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增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增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