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共五则)

时间:2019-05-13 07:2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第一篇:论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论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人力资 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 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 识型员工来实现。知识型员工不同于一般员工,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需 求特征,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要更多地结合其需求,做到“投其 所好”,从而激发出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 共同发展。本文基于需求特征这一视角,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 法。关键词:知识型员工;需求特征;激励对策;企业管理

一、我国目前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误区 单一的薪酬策略一方面,一些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薪酬战略,在传统薪酬战略下,基本薪酬是员工为企业工作所获得的绝大部分 报酬,并且往往划分成很细的数量和很多的等级,以适应员工在企 业内部的职位提升和获得加薪的需要,而当今企业的组织结构从原 来的金字塔状职能型结构逐渐趋于扁平化。管理层次减少,传统薪 酬策略强调保障性和职位的持续晋升,对于垂直流动或晋升的机会 十分有限的扁平化组织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知识型员工所在的企 业大多是具有扁平化特征的,他们上升的空间非常有限,因而这种 传统的薪酬激励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效果。另一方面,有些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尤其是其中的知 识型员工的重要性,并已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积极引进高素质 的员工,希望他们能为企业创造较高的价值。然而,在引进人才的 具体措施上,企业大都是采用高额现金收入的办法,很容易造成员 工的一种攀比心理,如果这些员工是因为高额现金报酬而为企业服 务,那么一旦有其他企业给出更高的现金报酬,他们必将离去。再 者,员工现金收入越高,现金报酬对他们的边际效用也就越小,对 他们的激励力度也就越弱。2.忽视员工的成长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型员工越来越希望提高工作质量 和生活质量,要求在工作中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此外,科技的 发展和竞争的激烈使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企业要想有效利用人才,就必须了解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有目的地引导其职 业兴趣的开发,为其提供有效的发展空间。职业发展计划是一种有 效的方法,在西方人事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它不仅指员工 自己制定的职业发展计划,也包括企业的职业发展管理。然而,在 我国的企业中,这种为员工而进行的职业发展管理并没有被有效运 用,尤其是在知识型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更为突 出,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企业就不能有效地利用人才,更甚 者会导致人才的流失。3.管理过严、监督过多 知识型员工富有活力,倾向于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作环境,并 且不愿受制于人,希望能够自主工作,强调自我引导。但我国许多 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控制型管理模式,对知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实行 一刀切管理,在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上没有差别。由于知识员工从 事的大多是运用知识进行的创造性的任务工作,要求的灵活性与自 主性比较高,而且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强烈的个性,不愿服从权威,不愿意采用严格的等级式管理。事事过问,事事需要向上级汇报,不仅会束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创造性的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创新思 维和工作的效果,更有甚是会让其感到过分压抑以至于离职另谋高 就。4.岗位设计与匹配不合理 工作的要求与自身能力是否相符,是否感到大材小用从而感到怀才 不遇,工作的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从而影响个人的发展等等,这些 都会影响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然而,我 国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这一点,招聘来的员工,通常只是安排给他 该工作所要求的任务,没有考虑他是否适合该岗位,是否有更好的 岗位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型员工要么按部就 班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不创新,要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提出离职,这 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而且也会破坏企业的长远发展。5.组织内沟通网络不健全 现代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到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时代,组织内 部良好的沟通可以及时传递组织有关信息,了解员工对组织的想法 从而及时解决分歧统一行动,并能通过征询意见来调动员工的积极 性。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层级不断增 多,往往出现沟通困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易形成官僚等级 现象。由于

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参与动机,他们希望通过及时获 得公司的发展状况的信息共同参与公司的管理与决策,而沟通障碍 的存在使得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知识 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组织运作容易出现问题,不利于组织 的长远发展。

二、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析 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针对性原则、明确 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另外还需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 需要。1.满足金钱财富需要(1)薪酬福利激励。可以采用技能工资制,它是相对于岗位工资 制而言的,不是根据个人的职称或职位,而是根据员工掌握了多少 技能及能做多少种工作来确定工资等级。在福利方面,鉴于知识型 员工的独立性和差别性的特点,对其实施福利激励可采取自助餐式 的福利计划,即由企业设计出一系列合适的福利项目,然后由知识 型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增强福利项目的激励作用。此外,对于为企业做出很大贡献的知识型员工,可以给与一定的特殊性福 利,这种福利是指企业中少数特殊群体单独享有的福利,包括提供 宽敞住房、提供专车接送、发放特殊津贴、享受全家度假等。特殊 性福利通过差异化的方式使知识型员工获得额外利益,为员工带来 了心理上的自豪与满足。(2)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提供资金、物质等方面的支持。除了对知识型员工个人进行薪酬激励外,还可以对其工作给予 一定的资金、物质支持。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大多是通过项目小 组这种团队形式进行的,项目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组内每 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 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员调用。此外,还可以给予团队一定的项目奖金,激发知识型员工相互 配合,共同推动项目的完成。

2.满足个人成长与发展需求(1)健全人才开发与培养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与学习机 会。美国管理学大师托马斯指出:“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 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从需要满足的激励 理论分析,在工作中对自我实现的要求很强。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 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 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这可使他们了解其专业领域的发 展,从而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2)完善晋升机制,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体系。企业在发挥 知识型员工作用的同时,应充分了解其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个人发展机会,创造适合其要求的晋升道 路,让知识型员工随着企业成长而获得职位的升迁或新的事业契 机。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为向管理方向发展; 一为专业领域的提升。企业应该从专业化提升与管理方向发展实施 职业发展激励,满足不同价值观员工的需求,而不能只靠单一的 “官本位”提升通道。3.满足工作自主需求(1)营造自主的企业文化氛围,制定合适的工作形式。知识型员 工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而更强 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所以企业必须构建公正公平、自主与合作并 存、肯定个人价值、鼓励创新、信息通畅、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氛 围,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活力和企业的凝聚力。另外,企业应根据工作性质确定其工作程序与目标,依据个人性格为他们 制定合理的工作形式,而不 应进行过度的监督与指导,同时要主动对创新活动进行合理的资源 配置。(2)建立宽松的工作制度,赋予更多的工作自主权。为了鼓 励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性活动,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 境,制定良好的政策制度,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 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可适度地 伸缩工作时间和办公地点,使员工能相对自由地安排工作,以便他 们更具张力地安排工作,从而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企业还必须给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权、自治权,下放决策 权,鼓励员工参与管理,这种自主性的授权是对知识型员工的充分 信任和鼓舞,有利于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欲望和工作热情,可以 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和有价值的创意,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 过多的监督、控制、约束扼杀了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天性。4.满足工作与成就(1)科学进行工作设计,实现人岗匹配。任何组织,首先是人的 集合,而不是事和物的集合,在工作设计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知识

型员工大都才能突出,因此在为其进行工作设计时,最好能 设计出适合该员工风格和特点的工作岗位,以便发挥其潜力。适 当的工作范围也是激发知识型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工作范围 过窄,没有发展机会,知识型员工就会感到没有成就感;过宽也 不能使知识型员工有效进行工作,因为这样容易使其感到压力、挫折和失去控制。正确的做法是视能设职,并适当扩大工作范围 使其具有挑战性。通过角色互换、岗位轮换、工作丰富化、多样 化等途径也可以减少知识型员工的枯燥感,从而产生工作的激情。(2)下放权力,委以重任,满足知识型员工强烈的成就需要。把重要的任务委托给下属,是许多优秀管理者锻炼、选拔优 秀人才的一条捷径,也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促进人才 成长的一条捷径。知识型员工普遍具有高度的成就需要,总是力 求把事情做得更好,他们希望对工作承担责任,喜欢适度的风险。因此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本身就一种享受、一种 激励因素。委以重任,赋予知识型员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激励 知型员工的重要途径。5.满足尊重与信任需求(1)在机构内部建立健全有利于人际沟通的制度,提倡双向沟通。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地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 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对知识员工实行特 殊的管理,通过理解和尊重,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心灵沟通 和感情认可的方式,使知识型员工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 潜在的积极性性与创造性。(2)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可以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 和成就感。企业应健全内部沟通网络,设立意见反馈处理部门等 形式,征询他们对于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让他们参与到企业决 策过程中,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主人翁的感觉。高技术企业竞争激 烈,风险大,需要高情感管理。它是整治企业官僚主义倾向的良 药,也是减少内耗、理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3)从政治、生活上给与尊重和理解,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使其体会到公司对他们的尊重及他们与公司的密切关系。从实质上说,强调更多地利用情感的方式激励员工是对传统 的单一的物质激励所存在弊端的一种弥补,可以使激励的效果更 明显。企业在重视知识型员工事业发展的同时,应千方百计为员 工免除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参考文献: [1]陆远权,张丽莎.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研究[J].重庆 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3-85.[2]刘卫民.基于玛汉坦姆仆理论探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6,(12):7-9.[3] 崔 颖 , 杜 庆 霞.知 识 型 员 工 激 励 途 径 分 析 [J].人 才 资 源 开 发,2006,(8):27-28.[4]潘国言,梁剑宏.基于需求特征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组合研究 [J].金融经济,2007,(18):107-108.[5]李国庆.从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看人才的吸纳和维持[J].产 业与科技论论坛,2000,(5):200-201.[6]曾艳.企 业知识 型员工需 求要素 调查分析 [J].科技 管理研 究,2009,(7):343-346.[7]燕补林.论知识 型员工激 励模式 的创新与 构建[J].企业经 济,2006,(2):12-15.[8]王成全.知识型员工主导需要及激励因素的研究

[J].北京理工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2-35.[9]刘慧敏.基于需求特征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J].合作经济与 科技,2009,(12):36-37.

第二篇:论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论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知识型员工不同于一般员工,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需求特征,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要更多地结合其需求,做到“投其所好”,从而激发出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本文基于需求特征这一视角,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法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需求特征;激励对策;企业管理。

摘要„„„„„„„„„„„„„„„„„„„„„„„„„„„„„„„„„„„2 第1章 绪论„„„„„„„„„„„„„„„„„„„„„„„„„„„„„„„„3 第2章 绩效与绩效评估„„„„„„„„„„„„„„„„„„„„„„„„„„„3 2.1绩效的内涵„„„„„„„„„„„„„„„„„„„„„„„„„„„„„„4 2.2绩效评估„„„„„„„„„„„„„„„„„„„„„„„„„„„„„„„5 2.2.1绩效评估的重要原则„„„„„„„„„„„„„„„„„„„„„„„„„5 第3章 员工激励的意义„„„„„„„„„„„„„„„„„„„„„„„„„„„6 3.1员工激励的内涵„„„„„„„„„„„„„„„„„„„„„„„„„„„„6 3.2员工激励的重要作用„„„„„„„„„„„„„„„„„„„„„„„„„„7 第4章 绩效评估对员工激励的作用„„„„„„„„„„„„„„„„„„„„„„8 4.1绩效评估的目的„„„„„„„„„„„„„„„„„„„„„„„„„„„„8 4.2绩效评估对员工激励的重要意义„„„„„„„„„„„„„„„„„„„„„8 第5章 绩效评估在员工激励中的应用„„„„„„„„„„„„„„„„„„„„„8 5.1做好绩效评估管理工作„„„„„„„„„„„„„„„„„„„„„„„„„8 5.1.1转变观念,改革创新,革除传统思想„„„„„„„„„„„„„„„„„„8 5.1.1.1加强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为主的基础工作„„„„„„„„„„„„„„„9 5.1.1.2制定科学合理地绩效评估方案„„„„„„„„„„„„„„„„„„„„9 5.1.1.3合理的选择考核者„„„„„„„„„„„„„„„„„„„„„„„„„9 5.1.1.4落实好绩效沟通和反馈„„„„„„„„„„„„„„„„„„„„„„„9 5.1.1.5提高执行力是做好员工绩效评估工作的保证„„„„„„„„„„„„„„9 5.2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9 5.2.1激励方式的标准„„„„„„„„„„„„„„„„„„„„„„„„„„„10 5.2.2激励的一般做法„„„„„„„„„„„„„„„„„„„„„„„„„„„10 5.2.3发展能本管理机制„„„„„„„„„„„„„„„„„„„„„„„„„„11 5.3评估结果的反馈与员工激励的实施„„„„„„„„„„„„„„„„„„„„11 5.3.1评估结果反馈的内容„„„„„„„„„„„„„„„„„„„„„„„„„11 5.3.1.1评估结果反馈的程序„„„„„„„„„„„„„„„„„„„„„„„„11 5.3.1.2评估结果应用于员工激励„„„„„„„„„„„„„„„„„„„„„„11

参考文献„„„„„„„„„„„„„„„„„„„„„„„„„„„„„„„„11 致 谢„„„„„„„„„„„„„„„„„„„„„„„„„„„„„„„„12

第1章 绪论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在这本书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他看来,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更高一层的需求就会成为人们的重心。随着现代企业员工的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于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作为企业来说,如何去满足员工不断提高的需求,同时又能将满足需求和对员工的激励很好的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第二章 绩效与绩效评估

2.1绩效的内涵

绩效是组织中个人或者群体在特定的时间内的可描述的工作行为和可衡量的工作结果,以及组织结合个人或者群体在过去工作中的素质和能力,指导其改进完善,从而预计该人或群体在未来特定时间内所能取得的工作成效的总和。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成果是各组织绩效的总和,而各组织的绩效经过一定的逻辑管理分配到员工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个人达到的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实现,那企业的目标亦可实现。而员工绩效的因素有员工的技能、外部环境、内部调节以及激励效应:员工技能指的是员工能够顺利完成本职岗位工作的核心能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客观因素,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开发可以提高;外部环境是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等客观因素;内部条件是指组织和个人开展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也是客观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改变内部条件的制约;激励效应是指组织和个人为了达成目标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主观因素。在影响极小的四个因素中,只有激励效应是最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的因素,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组织和员工会尽力争取内部资源的支持,同时组织和员工技能水平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因此绩效管理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组织和员工积极争取内部资源,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去完成自身目标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一、我国目前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误区

单一的薪酬策略一方面,一些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薪酬战略,在传统薪酬战略下,基本薪酬是员工为企业工作所获得的绝大部分报酬,并且往往划分成很细的数量和很多的等级,以适应员工在企业内部的职位提升和获得加薪的需要,而当今企业的组织结构从原来的金字塔状职能型结构逐渐趋于扁平化。管理层次减少,传统薪酬策略强调保障性和职位的持续晋升,对于垂直流动或晋升的机会十分有限的扁平化组织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知识型员工所在的企业大多是具有扁平化特征的,他们上升的空间非常有限,因而这种传统的薪酬激励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效果。

另一方面,有些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尤其是其中的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并已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员工,希望他们能为企业创造较高的价值。然而,在引进人才的具体措施上,企业大都是采用高额现金收入的办法,很容易造成员工的一种攀比心理,如果这些员工是因为高额现金报酬而为企业服务,那么一旦有其他企业给出更高的现金报酬,他们必将离去。再者,员工现金收入越高,现金报酬对他们的边际效用也就越小,对

他们的忽

激励视

力员

度也工

就的越成弱。长 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型员工越来越希望提高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要求在工作中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此外,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使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企业要想有效利用人才,就必须了解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有目的地引导其职业兴趣的开发,为其提供有效的发展空间。职业发展计划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西方人事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它不仅指员工自己制定的职业发展计划,也包括企业的职业发展管理。然而,在我国的企业中,这种为员工而进行的职业发展管理并没有被有效运用,尤其是在知识型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更为突出,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企业就不能有效地利用人才,更甚者 会3.导管

致理

人过

严才、的监

流督

失过

。多

知识型员工富有活力,倾向于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作环境,并且不愿受制于人,希望能够自主工作,强调自我引导。但我国许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控制型管理模式,对知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实行一刀切管理,在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上没有差别。由于知识员工从事的大多是运用知识进行的创造性的任务工作,要求的灵活性与自主性比较高,而且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强烈的个性,不愿服从权威,不愿意采用严格的等级式管理。事事过问,事事需要向上级汇报,不仅会束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创造性的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创新思

维和工作的效果,更有甚是会让其感到过分压抑以至于离职另谋高就 4.工作的要求与自身能力是否相符,是否感到大材小用从而感到怀才不遇,工作的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从而影响个人的发展等等,这些都会影响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然而,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这一点,招聘来的员工,通常只是安排给他该工作所要求的任务,没有考虑他是否适合该岗位,是否有更好的岗位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型员工要么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不创新,要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提出离职,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而且也会破坏企业的长远发展。5.组

全 岗

合。理

现代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到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时代,组织内部良好的沟通可以及时传递组织有关信息,了解员工对组织的想法从而及时解决分歧统一行动,并能通过征询意见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层级不断增多,往往出现沟通困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易形成官僚等级现象。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参与动机,他们希望通过及时获得公司的发展状况的信息共同参与公司的管理与决策,而沟通障碍的存在使得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组织运作容易出现问题,不利于组织 的

二、长知识

员工的发激

展励对策

。析

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针对性原则、明确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另外还需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 1.满

要钱

。要

(1)薪酬福利激励。可以采用技能工资制,它是相对于岗位工资制而言的,不是根据个人的职称或职位,而是根据员工掌握了多少技能及能做多少种工作来确定工资等级。在福利方面,鉴于知识型员工的独立性和差别性的特点,对其实施福利激励可采取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即由企业设计出一系列合适的福利项目,然后由知识型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增强福利项目的激励作用。此外,对于为企业做出很大贡献的知识型员工,可以给与一定的特殊性福利,这种福利是指企业中少数特殊群体单独享有的福利,包括提供宽敞住房、提供专车接送、发放特殊津贴、享受全家度假等。特殊性福利通过差异化的方式使知识型员工获得额外利益,为员工带来了心理

上的自

足。

(2)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提供资金、物质等方面的支持。

除了对知识型员工个人进行薪酬激励外,还可以对其工作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质支持。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大多是通过项目小组这种团队形式进行的,项目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组内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

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员调用。

此外,还可以给予团队一定的项目奖金,激发知识型员工相互配 2.满足

个人

成长

求 合,共

目的完

成。

(1)健全人才开发与培养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与学习机会。美国管理学大师托马斯指出:“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从需要满足的激励理论分析,在工作中对自我实现的要求很强。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这可使他们了解其专业领域的发展,从而

业的能

力。

(2)完善晋升机制,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体系。企业在发挥知识型员工作用的同时,应充分了解其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个人发展机会,创造适合其要求的晋升道路,让知识型员工随着企业成长而获得职位的升迁或新的事业契机。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为向管理方向发展;一为专业领域的提升。企业应该从专业化提升与管理方向发展实施职业发展激励,满足不同价值观员工的需求,而不能只靠单一的“ 3.官本满

位足

”工

提作

升自

通主

道需

。求

(1)营造自主的企业文化氛围,制定合适的工作形式。知识型员

工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所以企业必须构建公正公平、自主与合作并存、肯定个人价值、鼓励创新、信息通畅、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活力和企业的凝聚力。另外,企业应根据工作性质确定其工作程序与目标,依据个人性格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工

式,而

应进行过度的监督与指导,同时要主动对创新活动进行合理的资源配

置。

(2)建立宽松的工作制度,赋予更多的工作自主权。为了鼓励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性活动,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制定良好的政策制度,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可适度地伸缩工作时间和办公地点,使员工能相对自由地安排工作,以便他们更具张力地安排工作,从而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企业还必须给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权、自治权,下放决策权,鼓励员工参与管理,这种自主性的授权是对知识型员工的充分信任和鼓舞,有利于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欲望和工作热情,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和有价值的创意,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多的监督、控制、约束扼杀了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天性。

4.满

成就

(1)科学进行工作设计,实现人岗匹配。任何组织,首先是人的集合,而不是事和物的集合,在工作设计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

知识型员工大都才能突出,因此在为其进行工作设计时,最好能设计出适合该员工风格和特点的工作岗位,以便发挥其潜力。适当的工作范围也是激发知识型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工作范围过窄,没有发展机会,知识型员工就会感到没有成就感;过宽也不能使知识型员工有效进行工作,因为这样容易使其感到压力、挫折和失去控制。正确的做法是视能设职,并适当扩大工作范围使其具有挑战性。通过角色互换、岗位轮换、工作丰富化、多样化等途径也可以减少知识型员工的枯燥感,从而产生工作的激情。(2)下放权力,委以重任,满足知识型员工强烈的成就需要。

把重要的任务委托给下属,是许多优秀管理者锻炼、选拔优秀人才的一条捷径,也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促进人才成长的一条捷径。知识型员工普遍具有高度的成就需要,总是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好,他们希望对工作承担责任,喜欢适度的风险。因此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本身就一种享受、一种激励因素。委以重任,赋予知识型员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激励知 5.型满员

足工尊的重

重与

要信

途任

径需

。求

(1)在机构内部建立健全有利于人际沟通的制度,提倡双向沟通。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地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对知识员工实行特殊的管理,通过理解和尊重,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心灵沟通

和感情认可的方式,使知识型员工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潜在的积

性。

(2)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可以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企业应健全内部沟通网络,设立意见反馈处理部门等形式,征询他们对于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让他们参与到企业决策过程中,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主人翁的感觉。高技术企业竞争激烈,风险大,需要高情感管理。它是整治企业官僚主义倾向的良药,也是减少内耗、理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3)从政治、生活上给与尊重和理解,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使其体会到公司对他们的尊重及他们与公司的密切关系。

从实质上说,强调更多地利用情感的方式激励员工是对传统的单一的物质激励所存在弊端的一种弥补,可以使激励的效果更明显。企业在重视知识型员工事业发展的同时,应千方百计为员工免除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1]陆远权,张丽莎.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3-85.[2]刘卫民.基于玛汉坦姆仆理论探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J].商场

化,2006,(12):7-9.[3]崔颖,杜庆霞.知识型员工激励途径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6,(8):27-28.[4]潘国言,梁剑宏.基于需求特征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组合研究[J].金

济,2007,(18):107-108.[5]李国庆.从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看人才的吸纳和维持[J].产业与科

坛,2000,(5):200-201.[6]曾艳.企业知识型员工需求要素调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7):343-346.[7]燕补林.论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企业经济,2006,(2):12-15.[8]王成全.知识型员工主导需要及激励因素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

版),2007,(4):32-35.[9]刘慧敏.基于需求特征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J].合作经济与

科技,2009,(12):36-37.

第三篇:论企业如何有效激励员工

摘要:当今,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企业都在对员工进行各式各样的激励,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并不科学,不完善。如何有效的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成为企业管理重要课题。

关键词:企业 员工 激励

一、企业对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激励是主管人员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科学的激励制度能将优秀人才吸引到企业来;能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的作用;能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留住优秀人才。但目前企业的激励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

1.以钱为本,重才轻德式的激励。市场经济使我国人变得实际,因此,企业经理人在激励员工的时候走入了以钱为本的误区。并且以才作为奖励的依据,孰不知一个人如果品德有问题,这个人的指挥能力再高也是不能任用的,只有任用更多的有才有德、德才兼备的人才,企业才能建功立业,长久不衰。

2.墨守成规,大锅饭式的激励。企业一定要讲求创新,因为创新是企业振兴的灵魂。一家墨守成规的企业是无法激励员工的创造精神,更不可能成为百年老店。所以要讲究激励,在激励中讲究创新。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大锅饭现象司空见惯。这种体制阻碍了员工主人翁意识的发挥,员工有意见。新时代的企业,一定要把落后的大锅饭现象彻底从企业剔除出去,要警惕新的大锅饭现象。

3.不授权式的激励。充分授权是对群体的最佳激励。经理人必须抓住这个基础,对个人工作有利,对下属成长才也有利,同时整个团队才能同心协力,事业才有充分的保障。员工有了权力来做事的时候,心情是非常愉快的。人都有自我做主张的这种愿望,这符合人性的管理,所以授权就是激励。

4.期望过高式的激励。事实上人人能承受的压力是不一样的。要真正了解员工承受压力的程度,找到最佳的压力承受点,以产生最佳的激励期望值。期望值过大,压力过大,事与愿违,业绩会一下子下落。对员工激励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激励的最佳压力点。

二、有效激励企业员工的几点建议

1.了解员工激励的特点和员工的真正需求

企业员工激励政策的主要特点,就是采取的政策有很大的风险性。激励政策执行得好,对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激励政策实施不得力,或者制定有偏差,就会对公司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企业主管如果对员工的激励措施实施不好,激励就会变成激怒了。同时要了解员工的真正需要进行激励。马斯洛的塔式需求结构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活需求、工作需求和休闲需求三大类。经理人

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

2.运用“三位一体”的思维方法

激励员工的时候必须用以人为本的三位一体的思维方法。这“三位”就是指的是换位、定位和到位。“一体”,就是指要统筹地把三种思维方法综合考虑。换位是指经理人要真正地设身处地的考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他为了工作付出的辛苦;从他的角度来考虑他付出的劳动和应该得到的报酬的问题。定位是指经理人站在员工的角度,更加了解员工的需求,准确掌握员工的激励点。通过该员工的朋友、同事等去了解这位员工的真正状况和需求。到位就是在定位的基础上,对员工的最终奖惩的兑现。对一位员工的定位定得很好,但最后没有落实到奖惩上,激励是起不到最终效果的。所以如果激励没有到位,就不是成功的激励措施,之前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3.制定有效激励政策

对员工的所有需求做认真而细致的调查,并制定一份详细的清单。根据需求的成本不同,把清单上的需求进行等级划分。并制定员工实现这些需求必须达到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把员工的需求和公司要求的目标联系起来,经理人要过一段时间就调整一次,因为员工的需求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所以激励政策本身要不断地完善,使所有具体政策能真正满足当时当地的员工要求,以实现有效的激励。

4.合理分析企业中三类员工

(1)年龄较大,收入较高。这类员工一般是公司里的老资格员工,多是基层的小主管,生活相对比较舒适,需求是追求工作上的安全性、成就感和被下属尊重。相应的激励因素就是分配挑战性的工作,让其指导比这类人水平低的员工,或者参与更高一级经理的工作目标的设计,甚至参加一些很高层的决策会议。

(2)追求机会者。这类人收入比较低,属于外来打工者,主要追求机会。首要需求是提高收入,因而最主要的激励因素就是满足第一需求,提高薪金待遇,鼓励努力工作。第二需求就要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类员工需要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沟通是对他们是一个好的激励。

(3)追求发展者。这类员工一般年纪较轻,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能够维持在一定的水准。这类人最主要的需求是个人的发展。因此对这类员工的激励因素最主

要的就是良好的培训。通过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对这类人进行最大的激励。当然,除了良好培训以外,也同样需要使用提高薪金待遇等方法。

5.确保激励的公正性

取得同等成绩的员工一定要获得同等的奖励。同理,犯了同等错误的员工也应当受到同等层次上的处罚。管理者就是宁可不奖励、宁可不处罚,也不要一碗水端不平。企业往往会奖励错误的行为,忽视一些正确的行为。奖励不合理的工作行为,比不奖励的危害还大。相当于变相地鼓励了那些不合理的行为,反而使合理的行为被抑制了。

6.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正负激励相结合员工首先需要的是物质利益,如果经理人擅长使用精神激励,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员工表现好要奖励,员工表现不好要坚持惩罚。聪明的经理人要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使员工从自我上升到具有超我的价值观,变成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7.构造员工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

这一原则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非常重要。因为国有企业最大的弊端是吃大锅饭,分配差距拉不开。所以现代经理人一定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使员工在反差对比中建立持久的推动力。对高素质、表现好的员工不断地正激励,对低素质、表现差的员工不断地负激励,这样对于中间的员工也就进行了激励。

参考文献:

[1]王祖成.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激励.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江幼枫.企业激励机制.人力资本杂志,2005,(8).

第四篇:评估员工思想倾向 提高企业绩效

评估员工思想倾向 提高企业绩效

经理人的本能告诉他们,员土的基本观念和行为对企业事关重大。但是直到今天,大多数衡量这一关键组织特征的工作收效甚微。现在有一种新方法,可望改变这种状况,帮助企业综合评估那些关乎卓越绩效的员工思想观念。

以一家成功的美国生物科技企业为例。该公司的增长计划雄心勃勃,员工的预期也相当高。然而到了2006 年冬季,公司高管们注意到,员工态度出现了不少值得警惕的现象——他们开始担心企业有没有能力执行宏大的新战略。连续两年的内部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公司的中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无不心怀忐忑,担心决策速度减慢,责任分散,以及企业在达成共识方面花费了太多时间而得不到多少实质性结果。这一趋势令人堪忧:它会打乱公司的发展计划吗?

这家生物科技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很常见。员工思想观念― 即员工的态度、行为和活动,这些关系到企业如何实施对企业的战略至关重要的关键任务,决定了企业能否实现或保持卓越绩效。错误的思想观念,就像出现在前面那个生物科技公司里的例子,会阻碍企业实现或维持卓越绩效。许多企业运用了各种调查方法来从不同角度评估员工的思想观念,如工作满意度、员工敬业度和员工学习,但这些方法很少能够对这些思想观念的影响力做出全面而有意义的评估。经理人常用“盲人摸象”来形容这种困境。即便是那些把思想观念评估纳入到平衡记分卡的人们也缺乏可以利用其提高绩效的手段。

“80 %的员工满意或者非常满意他们的工作”,这样的信息看似与卓越绩效有关,而且高层管理者也许能从中捕捉到一些信息。但实际上卓越绩效与员工思想观念之间的联系并非具有如此明晰的因果关系。证实不了它们与卓越绩效之间的确切联系,通过优化思想观念来实现卓越绩效的努力往往只是碰运气的摸索。

为此而烦恼的管理者通过直觉知道,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但它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呢?他们怎样才能给员工灌输积极的思想呢?

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埃森哲对卓越绩效企业的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发现有五种思想观念与企业绩效直接相关。在卓越绩效企业中,人们培养这些思想观念并将它们转化为创造优秀业务成果的企业活动。一旦高层管理者弄清了思想观念到实践再到成果之间的关系,他们就可以开始发挥文化的作用,创造更高的绩效。我们

1将思想观念与业务的关系称为企业的绩效底蕴。

我们现在提出了一种综合性评估方法——埃森哲绩效底蕴机会目录(Performance Anatomy opportunity Inventory,简称PAOI)。这种方法有助于管理者了解他们所在企业的思想观念和活动的协调状况.帮助他们发现那些能够启发思想观念、创造价值和实现卓越绩效的战略动议。此外,PA0I还能帮助企业培养下一代领导人.让高层管理者认清企业的优先战略并运用实际数据处理灵活的问题。

协调一致

下面介绍一下前文提到的那家生物科技公司运用PA0I方法的情况。利用PA0I,人们对企业中存在的许多不一致状况进行评估,深入剖析了内部调查反映出来的执行力下降的深层原因。当然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深层原因与表层症状分离开来.这样企业才能成功实施其成长战略。

根据高层管理者所制订的产品线扩展计划.企业将会出现许多变化,如人员扩编(包括增加新的管理人员)、企业重组、流程规范化。出色的执行将是企业保持市场渗透和财务业绩的关键但大量的新人和新岗位似乎让决策过程和责任分配变得混乱起来。

该公司的PA0I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一项结合定性访谈的多维度调研,一项针对全体员工、旨在衡量绩效观念程度的调查.以及包含组织网络分析的结构化观察。评估结果证实,公司管理层对执行力的担心是有道理的。PAOI 分析显示,尽管高层领导者已经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宏观市场图景,但他们没有考虑到相关战略对企业内部执行力的影响。按照绩效底蕴的术语来说,就是管理团队在打造市场和执行之间的注意力分配有失平衡,天平过多地向前者倾斜。

先来看看员工看待企业决策的态度与高管有多么的不同。通过采访全部80 名高级和中级管理者中的54 名,我们发现.很多人都认为高管团队在确定决策负责人的问题上朝令夕改,缺乏一贯的政策。一些高级管理者抱怨.高管团队坚持把大小事务都集中到一个小圈子里头。他们还就此提出了大量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评估结果证明了高层管理者与企业员工之间思想观念的不一致。事实上.越是在企业基层,这种不一致就越明显。结果显示,高层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在另外一些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例如,中层和基层员工还心存担忧,怀疑他们是否能相信高层管理者,以及是否能在提出有创意的想法上进行适度冒险。

最后,组织网络分析证实,高管团队正好处于组织决策的中间位置是企业有效的执行工作中的瓶颈。组织网络分析描述的是一种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它揭示了企业运作的真实情形,包括决策者在决策时需要依赖哪些人,而这些内容是正式的组织结构图很难反映出来的。这一发现与相关的调查结果相吻合.该调查显示,除了高层管理者以外,其它员工都将层级结构视为负面的组织特征。

多种调查方法的应用不仅揭示了共同思想观念的分崩离析——以往,该企业正是凭借这种共同思想观念实现了市场份额的迅猛增长,还帮助管理层找到了重新修正这些思想观念的方法。PA0I的结果让企业高管们可以在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一些重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梳理决策权力和责任的分配.重新调整高管团队结构、使之能够反映更大更复杂的组织中的种种现实情况,向新近提拔的经理人员灌输公司的文化、使他们的执行工作仍然能够像企业原先规模较小、结构简单时那样井然有序。

尽管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之中,但管理团队反思调查结果所带来的变化已经开始产生积极的影响。该公司总裁表示,”光是看某些决策给我们节约的开支.这个项目就已经是物超所值了。这还不包括它给企业行为以及未来实现大规模增长带来的影响。“

简单可行的建议

帮助这家生物科技企业迈向卓越绩效的PAOI 方法是一个分阶段、多维度的工具.它提供的建议简单可行。

PA0I的出色表现基于如下四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用来检查组织思想观念的可靠方法.能够确定本企业的思想观念在埃森哲认定的构成绩效解析的关键领域中处于什么位置。第二,它向我们揭示了在从高管团队到一线员工的企业内部,思想观念在多大的广度和深度上有相通点。第三,当这些思想观念不一致时,它还会帮我们找到可以让其恢复一致的机会。最后,它帮助企业制定优先战略、开展相关项目.从而改

善企业的绩效底蕴。

PA0I通过六个步骤搜集定量和定性数据(见图)。

埃森哲绩效底蕴机会目录(PAOI):实施步骤

步骤1 :采访高管团队

通过采访高管团队了解企业战略以及管理团队在关键问题上的协调情况。步骤2 :采访产品线和职能部门主管

通过采访一线员工和部门经理调查者就能确定中层管理者是否理解企业价值,以及企业员工如何将思想观念转化为行动。

步骤3 :对实践活动的结构化观察

通过对实践活动的结构化观察,研究人员可以衡量管理者想象中的基层情形与员工实际行为这二者之间的一致程度(这里还包括一项组织网络分析,用来确定人员之间的实际联系)。

步骤4 :横向调查

利用互联网进行PA0I调查。为了使调查尽量精确并且贴近实际应对调查方案进行微调,使之反映本组织绩效底蕴的各个主要方面这些方面关系到卓越绩效。步骤5 :高管审查机遇目标报告,确定战略计划

通过与高管的结构化非现场会议,演示全面的组织绩效底蕴图.'

步骤6 :组织、培训并推出求胜团队

执行步骤5 提出的计划。

鉴于评估员工思想观念的极度重要性,企业不应当寄希望于那些得不到多少实效的措施。随着各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逐渐意识到创造和倡导积极的态度、行为和活动的重要性,这些企业未来会需要像PAOI 这样的工具,帮助它们将关键性思想观念统一起来,优化它们的绩效底蕴。

为什么多数组织评估都没有成功

不管是由内部设计的还是从外部引进来的,很多用来衡量员工态度、行为和活动等思想现念的工具都流于表面。他们设计的具体问题没有指向更高层次的概念或定义(这些概念能够准确反映组织绩效底蕴这一卓越绩效企业必备的三大基石之一)例如,“描述一下你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这个问题只衡量了一个方面内容,即员工满意度,并没有与更广泛的组织特征联系在一起.如员工是否把lT 视为战略资产或者他们是否根据严格挑选的衡量工具来认识企业的成功(它们是埃森哲发现的五种关键绩效底蕴观念中的两种)。

此外大多数评估都没有把具体问题与战略性可衡量目标联系起来比如利用具体分析工具来确定企业是小是义十本行业前四分之一的地位

除了调查本身的问题之外这些评估还通常缺乏全面的程序。也就是说它们的起点和结论都相当潦草,没有采取任何切实的行动这就导致了一个共同的结果:给数据所揭示的问题寻找借口——将问题的症结归咎于管理者鞭长莫及的外部因素,如经济衰退——或者干脆因为缺少明确的解决方案而对问题视而不见

如果高管人员一开始就没有对这种程序全力以赴.他们可能就不愿意依据结论做出相应调整。时间一长,这种不作为只会让员工们更为不满:而一旦发现给员工以不切实际的期望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很多企业可能干脆不对员工进行调查。

但大多数方法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们没有把握员工思想观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人们也许会想当然地认为满意并且敬业的劳动力会促进绩效,但要证明这种联系却相当困难。事实上满意度和敬业度对绩效带来的可能负面作用同样很明显。例如员工可能满足于长期存在的、无需太努力的舒适工作方式

另一种可能是员工非常敬业,忠于职守而且异常努力但却总是做一些无助于实现卓越绩效的工作。例如.敬业度调查显示某个经理非常敬业,但他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去开一些毫无意义的会议,而不是去接触消费者。

这些评估的另外一个缺陷在于:很多调查都因果不分。比如说.究竟是敬业的员工带来了良好的财务结果.还是良好的财务结果造就了敬业的员工:如果手头的数据指向不明,那么就没有理由去指责管理者的不作为。

第五篇:论企业员工的有效激励

论企业员工的有效激励

摘要】人员激励是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必须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影响员工激励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因此,企业应该在对这些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增强激励效果的具体措施,使激励更具有针对性。另外,对员工进行激励,还应该注意激励措施的系统性,不能顾此失彼,否则会使激励的正负效果相互抵消,降低激励的投资回报率。【关键词】有效激励;需求分析;激励机制;情感激励

一、前言

斯蒂芬·罗宾斯教授认为,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企业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是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为条件的。对员工的激励可以理解为管理者根据员工的行为规律,利用能够激发、引导、强化和修正人的行为的各种力量对员工的行为施加影响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员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一般只需发挥20%~30%的能力用于工作就足以保住饭碗,但如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那么,他们的能力可发挥到80%~90%。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对员工进行激励,可以大幅度提高员工的个人绩效,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因此,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企业在开发激励的方法方面可谓是费尽心思,投入巨大,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建立和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当前企业的迫切需要。

二、影响员工激励效果的因素分析

1.对员工的激励缺乏针对性

人员激励要发现和体现差别。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人们具有从低等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乃至最高等的自我实现需要。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不同的人在同一时期需要也不相同。只有在满足了员工需要的前提下,员工才有可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如果企业使用单一的、僵化的激励方法,势必会使员工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降低激励的效果。

2.对员工的激励缺乏公平性

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是否有激励措施,还取决于激励的绝对程度和相对程度。员工会不时地把自己的投入和回报与他人的投入和回报作比较,只有当他们感觉到这一比率相当的时候就会产生公平感。当然,员工不只关注结果的公平,而且更加关注过程的公平;不仅关注内部公平,也关注外部公平。公平的激励机制是实现有效激励的保证,缺乏公平性的激励不仅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反而会降低其积极性。

3.对员工的激励缺乏系统性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个人的绩效=f(个人能力、个人积极性、系统环境),所以,要使个人真正提高绩效达到激励效果,就不能把员工孤立地提出来,片面地大谈激励,而应把他们置于一个相对大的系统环境中,考虑多种因素,然后系统地设计一整套激励体系。激励是一个系统,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之中,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与企业一系列的相关制度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任何把激励与其他管理活动相隔离的激励管理,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4.对员工的激励缺乏灵活性

员工的需求在变化,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在变化。在这个充满变化的环境中,应该适当调整激励机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才能保证激励的有效性。每个企业所处的环境不相同,组织结构、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以及员工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激励方法,很难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

5.对员工的激励缺乏人文性

当今的管理者不应再把人看成是单纯的生产要素和经济人,而应该把人看成是社会人和企事业单位的主体,应该充分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员工的激励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对员工的正确认识作为激励管理的基础,把企业与员工的目标协调作为激励管理活动的前提,把制度建设和环境塑造作为激励管理的外部条件,把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作为激励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而当今许多企业的激励只注重形式与方法,而不关注个人的感觉,不关注个人的情感对工作的影响,不关注作为社会人的需求和目标,单纯为了激励而激励,因此,激励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6.对员工的激励目标缺乏明确性

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比笼统的目标激励效果好,而且目标的具体性本身就是一种内部激励因素。而许多企业在对员工的激励管理中,只是设置笼统的“提高工作积极性”的目标,而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因此,激励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员工有效激励的对策研究

国外以及国内对激励问题的研究已经很深入,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并不能够完全解决激励措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激励管理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激励的效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激励的需求分析

需求是激励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如果没有需求,我们也就没有激励的可能。从理论上说,人的行为都是由需求产生动机,是受到某种激发和诱导而产生的,是“需求——动机——激励——行为”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当人产生某种需求时,就会调动自身潜能,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这种需求。因此,这种需求便成为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目的和动机。当企业的领导需要员工实现某种目标和行为时,就必须考虑员工的需求,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有企业的需求,员工有员工的需求,企业在不同的时期需求不同,同一员工在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员工也有不同的需求,并且,各种需求对每个人而言重要程度又不相同。众多的员工由于不同的需求和动机导致大相径庭的个人目标,所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相应的个人行为也不可能与组织期望的行为完全一致,这就需要管理者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把个人行为导向组织期望的行为。因此,在采取激励措施前先做好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分析,发现其主导需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激励的目标;根据员工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激励方法,投其所需,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使企业和员工都获得需求的满足,实现有效激励。

2.使用综合激励方法,进行系统化激励

激励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内容,并且它和其他的管理功能共同发挥作用。只有建立相互协调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会使激励的效果达到最佳。例如,激励应该以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为前提,完善合适的薪酬制度作保障;进行科学的工作岗位设计,建立灵活的人员内部流通机

制,提升激励的有效性;加强沟通,充分授权,通过员工参与管理增强激励效果;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帮助员工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激励员工;企业文化与员工激励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企业文化氛围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激励机制,营造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由企业文化产生的亲和力使认同这种共同观念的人凝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创造力。

对激励方法的选择应该与当前企业和员工的现状相适应。例如,如果企业是扁平的组织结构,晋升的激励方法就不再适合;强调以团队为主要作业形式的企业,单独使用个人激励的方法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另外,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金钱等物质因素的影响,更要受到群体环境、员工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单纯物质激励的作用就显得很有限了。因此,增强激励的效果应该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激励的协同优势,增强激励的效果。

3.塑造亲和的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行为,既非正式角色所强调的,也不是劳动报酬合同所引出的,而是由一系列非正式的合作行为所构成的。它是组织员工与工作有关的自主行为,既与正式奖励制度无任何联系,又非角色内所要求的行为,但它能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组织效能。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培养是实现员工激励的有效途径,而企业文化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要以“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为中心,营造一种“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建立一种彼此理解、信任、爱护和支持的体系,构建企业上下左右良好的沟通关系,让员工了解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并切实地为他们提供各种必要的保障,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心,进一步培养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让他们为企业毫无怨言地努力与奉献。

4.注重对员工的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是现代管理中极为宝贵、需要高度重视、亟待强化开发的激励模式。情感激励既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以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方式。综观国内外经营出色、竞争力强的企业,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企业凝聚力。在这些企业内部上下团结一致,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员工情绪稳定正常,企业渗透着一种努力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企业与其员工以及员工之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现代社会里,应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利用人的情感来调节人的行为。企业领导如果只知一味地给钱给物,而忽视了尊重员工,不注重在情感上与员工沟通,不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使员工长期生活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每一个人都需要关怀与体贴,一句亲切的问候,一番安慰的话语,都可能成为激励员工的动力。运用情感激励要注意情感的两重性,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强人的活力,消极的情感可以削弱人的活力。情感激励主要是培养激励对象的积极情感,其方式很多,如沟通思想、排忧解难、慰问家访、交往娱乐、批评帮助、共同劳动、民主协商等。只要领导者真正关心体贴、尊重爱护激励对象,通过感情交流充分体现出人情味,员工就会把领导对他的真挚情感化作自愿接受领导的自觉行动。用荣誉、友谊、信任、认可、表扬、尊重等社会情感性的资源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激励手段。

5.注重激励的投资回报率分析

激励具有有限性,它体现了激励的成本与收益所决定的激励限度。人员激励要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激励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损耗,降低成本。但是,任何一项激励措施的实施都需要付出成本,所以,在考虑人员激励时,要把握好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争取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一个公司的健康发展,需要正常的人才流动率,即便是有能力的人才,如果激励的成本过高,对其的挽留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损害,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没有必要继续满足被激励者。为了避免高成本激励人才的离开对公司造成的伤害,公司需要事前就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注意进行人才梯队的培养,而不是高代价的、无限度的激励。

激励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成本不相同,管理者应该选择经济有效的激励手段。实验证明,情感激

励所需成本较低,而且对人们行为的持续性较强,是值得管理者重视和研究的激励方法。

下载论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如何激励员工

    企业如何激励员工员工激励一直是企业重视的问题, 尤其是小型企业对人员管理较困难, 需要激励员工来持续组织战力, 因此此文可做为参考一、给下属描绘“共同的愿景”企业的“......

    绩效管理与员工激励培训心得

    绩效管理与员工激励培训心得通过这次高级管理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向着目标前进,如何使我们企业得以持续发展以及如何更好的做好自......

    企业员工激励之我见

    企业员工激励之我见[文章字号: ]目前,许多企业活力不足,管理不善,经营陷入困境,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造成了整个企业的内部效率低下。事实证明,这些企业活力不足的主要症结在于不能......

    企业激励员工口号范文大全

    企业激励员工口号企业激励员工口号11、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心态决定一切。2、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3、如果我......

    企业激励员工口号范文大全

    企业激励员工口号 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 5......

    企业员工激励论文 企业员工论文

    企业员工激励论文企业员工论文 浅谈企业对员工的有效激励作用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保持稳定、高速、长足发展,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已成为企业发展......

    企业激励员工标语

    用心经营过程,结果自然产生。 机会不会主动找到你,必须亮出你自己 一步主动,步步主动,步步领先,享受光荣 一步被动,步步被动,步步落伍,煎熬受穷 你追我赶拼搏争先,流血流汗不留遗憾......

    企业员工激励十招

    企业员工激励十招 事实上,激励别人是很容易的。简单地拍拍人家的背,表现出自己的友善,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同时还能让接收者受益无穷。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称赞别人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