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援助护和谐
法律援助护和谐
“要不是法律援助,我们打工受苦的血汗钱还不知道啥时能要回来......”2012年11月8日,通过和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40多名农民工终于拿到了拖欠的工资,满怀真情地说出了心中的感激之情。
2012年8月,在和县金鑫铸造厂打工的徐先才等40名农民工与厂方发生劳资纠纷。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的血汗钱讨要未果,民工们愤怒不已,纷纷说要上访,矛盾一触即发。和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汪维斌律师事务所律师裴学文上门服务,安抚他们的情绪,向他们宣传法律法规,指导他们走法律维权之路。裴律师代理40名农民工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起诉。通过和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多方努力,法院最终调解结案,40名农民工最终拿到了的拖欠的工资。
第二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探讨护理工作中如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脊柱外科 王黎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际关系领域的沟通艺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护患关系也是如此。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模式”中尊重的需要位列其中,患者的这种需要显得尤为强烈。护理工作者需要尊重患者的人格,个人习惯,注意人性化服务。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精辟地论说道:“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它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护人员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里,把护理人员与病人(患者)的关系,看成是整个最本质的东西,可以说是高度地评价了护患关系的重要性。患者不仅要从护理人员那里得到最精湛的技术服务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料,而且还应该得到精神鼓励和心理安慰,使患者在人格、生命价值和权利三方面都得到维护。患者进入医院这一陌生的环境,护理工作者就是他们精神诉求和依赖的主要对象,护理工作者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体贴、关心患者,做患者的知心朋友。
【关键字】 护患关系 构建
护患关系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等卫生医疗活动与患者建立起的工
[1]作性人际关系。护患关系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护士不仅要具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还要有真诚、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积极与患者沟通,使其处于接受检查和治疗的最佳状态,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促进作用。
1.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方法
1.1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护士是维护和谐护患关系的主体,护士在工作中,要多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掌握相应的沟通技巧,以实际行动赢得患者及家属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
【4】。
1.1.1倾听技巧倾听技巧,它不单是指简单的聆听,要根据患者身体姿势、动作、表情了解病人所表达的全部意图,对病人的诉说应有适当的反馈。如:点头、微笑、手势等。有一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公式:信息总效果=7%语句+38%音调+55%面部表情。倾听时应全神贯注,切勿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患者,不礼貌的体现。
1.1.2反映技巧答复或示范对方所说的内容(语言和非语言),使对方可以重新评价他所说的话,尤其是病人语句中隐含的意思,使对方明确你已理解。反映可以帮助建立同情心,使病人产生信任和安全感;沉默,适当运用沉默可以保持良好的沟通。患者在焦虑、悲伤时,给予一段时间的沉默,会感到护士在真正的听取他的意见、理解他的心情且受到尊重;只有自我充分放开,才能坦率、真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或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触摸,是一
【2】种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表达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适当的触摸应注意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
1.1.3交流时的语言运用技巧
1.1.3.1使用安慰性语言,谈心是预防患者心理疾病的重要途径。平时和患者接触的时候要多找机会和患者交谈,多听听他们的心声,从语言中了解他们的困难及要求。并尽力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放下心中的负担和包袱,缓解所有的压力,让患者感觉你的体贴和关心,做患者的知心朋友,从而使其心情愉悦起来。
1.1.3.2使用解释性语言护士在平时的治疗中,偶尔发生的失误,如不小心弄脏了患者的衣物,应当立即道歉或赔偿,如静脉穿刺一次未成功,就应说“对不起,让我尽力再来为您打一次吧”这样不但可以得到患者的支持,而且患者也心情舒畅。还有比如对患者进行一个新的治疗,服用新药时,应对患者解释新药的作用、副反应等,如告诉患者该药副反应有头昏、恶心、呕吐,几小时就可好转,对身体没有多大危害性,而且能治好您的病等待,这些语言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能使其安心、放心。
1.1.3.3 使用鼓励性语言 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语言是十分敏感的,医护人员应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传授疾病的有关知识,使用让患者能够正确的接受和对待疾病的语言。在交流中注意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层次来组织语言,使患者容易理解和接受,从内心深处发出对患者的关心,使患者得到鼓舞,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1.1.4善于换位思考 患者心理是复杂且微妙的,既想得到必要的帮助,又不愿把自己的隐私公开。护理工作者要善于换位思考,给患者表达自己感觉的看法和机会,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着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把为患者保密视为一条重要的医德规范,无条件地为患者保守隐私,解决患者实际问题,满足患者各种合理需求,进一步将护理工作由实现“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调整护理服务的方式、方法,完善护理服务的功能,增强护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
1.2 提高护士的个人素质及修养
1.2.1注重形象美有人说,美的形象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那么对于一个生病的住院患者来说,更需要美的感受。因此,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既不能不修边幅,也不能浓妆艳抹,而应以匀称大方的淡妆、端庄的仪表、文雅的举止、整洁的服饰呈现于患者面前,是患者产生亲切感,从而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
1.2.2注重语言修养——语言美语言美:是交际中言语得体、文雅、语言美是心理美的外在表现,是情感的温度计,优美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协调的桥梁与纽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语言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它既可治病,又可致病,病区护士与患者朝夕相处,交往及其频繁,为了掌握患者生理心理存在的种种矛盾和要求,进行全身心的整体护理,护患之间建立相互配合、相互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语言在其中显得特别重要。
1.2.3 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医院是人流量较多的场所,护士是医院的主人,对待每位患者及其家属都应该态度热情语言和谐而有礼貌,耐心听取他们的要求和意见,诚恳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家属安心、放心。还要把“请”“您好”“谢谢”“对不起”“请多原谅”等文明用语用于语言交流中,这对顺利开展工作极其重要。
1.2.4 用尊敬性语言称呼患者 称呼患者是护理人员平时用得最多的语言,用敬语称呼患者,不仅是亲切友好的表示,也是对患者人格的尊重。由于护理工作的严肃性、科学性,称呼患者时必须以全名开头,再加上“大姐”“大哥”或长者的称呼,如“阿姨”“叔叔”“爷爷”“奶奶”等,因为我国同姓较多,以防在治疗中出现差错,不要直呼床号,更不能叫“喂”,这极不严肃,又不文雅,患者听了也十分的反感。所以在治疗护理期间,一定要称呼患者的全名尊称,以达到既治疗患者又防止医疗差错的双重目的。
1.2.5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要善于通过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鼓舞患者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取得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作为一名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加强自身修养,不应把社会、家庭、人际关系或其他地方的不快带到工作中。
1.3 运用人文关怀理念 护士担负着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护理任务,护士通过自己的护理行为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帮助其解决角色适应方面的问题,从而获得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如患者住院一段时间后会有一种孤独、恐惧、焦虑感,尤其是在一些节日的时候,此时护理人员在生日的时候送上一个满是祝福的蛋糕,中秋节一块象征团圆的月饼等等,都会带给患者无限的温暖。而且护士得体的举止、镇静而熟练的操作、有理有据的健康指导也会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和信赖感。
1.4;端正服务态度 护患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和信任合作基础上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是关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思想,改变服务理念,主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果发现患者及家属有纠纷倾向时,可对其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提高就医道德,使护患双方相互理解。无论在何时何地,护士都应保护患者隐私,都不能侮辱患者、损害患者的声誉。无论患者的病情轻重、预后好坏,都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竭尽全力做好护理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赖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当患者得到尊重和理解时,他们也会尊重和理解护士,从而促进和谐、互动式新型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1.5 提高业务技能护士只有不断掌握新知识、开展新技术、掌握新业务、不断总结临床经验、进行前瞻性的护理学科探讨、撰写护理论文,才能不断充实自身的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到早预防、早救护,让患者和家属信服,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
务。良好的技术和广博的知识是维系护患关系的纽带。熟练的技术能使患者产生信任感,赢
【3】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建立和维护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2.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的意义
2.1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改善病人症状及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最佳护理方法,有助于与病人确立具有治疗性的人际关系。
2.2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收集患者的详细资料,为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计划和效果评价提供了可靠而又不可或缺的依。
2.3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增进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而支持护理工作,并且通过和谐的沟通可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
2.4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尤其对病人潜在及现存健康问题,通过直接疏通来解决。
2.5 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病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
1.【参考文献】
【1】 饶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7期
【2】 冷晓红;张静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护患关系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6年
19期
【3】 杨 贞.规范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J]临床医学,2007,20(5):847
【4】孙 晶,孙淑芹,李晓莉.浅谈构建和谐护患关系[J]中国医院管
理,2007,27(4):60
第三篇:做好法律援助构建和谐濮阳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濮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吴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感谢市妇联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汇报一下我们的法律援助工作,我报告的题目是《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濮阳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1997 年,现有法律援助工作人员6人,其中女性5名,占中心人数的83%。自中心筹建至今,我本人在中心当了13年的主任,见证了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整个过程。几年来,我们以女同志特有的爱心、细心、热心、耐心,关注弱势群体,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使我市的法律援助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中心是河南省第一家被司法部命名的“全国法律义务咨询站”。2009年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开通“123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在全省“12348”服务质量评比中,我市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在河南省司法厅举行的五届十大法律援助精品案件评选中,中心先后有5个案件入选,入选率全省第一。自援助中心建立,中心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00多件,保持了连续13年零投诉。接待来访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受理法律援助申请,是法律援助的基础工作。我要求中心的同志:要带着感情去工作,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把法律援助中心打造成贴近群众、服务民生、彰显正义、维护稳定的平台和窗口。我经常对中心的同志讲,对于老百姓来说,一生可能就只申请一次法律
1援助,打一次官司,我们是法律援助律师,要通过我们的工作让当事人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改变当事人对社会的偏见和法律的误解。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我们做到了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到承办律师,决不让当事人跑第二趟。在接待来访群众时,我们坚持“一声问候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张笑脸相送”。来中心的当事人形形色色,诉求多种多样。好多当事人往往是在其他部门受到不公平对待之后又找到这里,来时带着满腹怨气,情绪激动,反应激烈。接待的同志都受了不少委屈,年轻的女同志还为此掉过眼泪,自嘲地说:我们都成了当事人的“出气筒”。对这样的当事人,我们不但讲解法律,更注重心理疏导,避免当事人的极端行为,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一天,一位30岁左右的妇女来中心咨询遗嘱的写法,值班律师发现她因婚姻不幸有自杀倾向,连忙稳住她的情绪,耐心同其拉起家常,谈做人的责任等话题,从上午10点一直到12点多,直看到女同志怨气已消,才送她上了公交车。三天后,女同志专门来道谢,说:“要不是你们耐心劝解,说不定我已经办了傻事了”。
有些大案、难案,耗时费力,结果不可预期。办理这类案件,是对我们法律水平、办案能力的巨大考验。我们抱着对当事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凭着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拿下一件件“缠手案”和“骨头案”。2007年9 月的一天,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来到中心。她来时情绪激动,骂声不断,言语不堪入耳。老太太姓耿,她的丈夫上班期间
因病死亡。耿因工伤保险待遇问题与油田下属某厂发生争议。自1997年到2007年,市劳动仲裁委作出三份仲裁书,均驳回耿的申诉请求。期间,耿多次到省赴京上访,均没有结果。由于多年上访无果,耿产生了对社会、对政府的仇视心理,扬言如果得不到公正处理,将以死争个公道。耿某一家四口,只有儿子上个临时班,再无其他收入,生活极度困难。该案已有10 年之久,油田多次改制,诉讼主体不明确,相关证人又不愿意作证,同类案件没有胜诉的判例。代理这起案件,难度实在太大。说实话,我们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是,为了维护弱势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了能够化解社会矛盾,我们决定受理此案。因为关键证人工作单位已多次更换,难以查找。中心律师和耿老太太一起到油田前线,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打听。由于地处偏远,没有交通工具,他们有时步行,有时搭乘群众的三马车。证人得知消息避而不见,他们就在大门口堵着,等他们下班,有时一等就是一天。几经周折,终于取得了关键的证人证言,为案件打开了突破口。此案经法院四审历时一年多,最后判决中原油田支付各种费用13万多元。中原油田还按内部规定安排耿的儿子为全民合同工。结案后,老太太再次来中心时已是满面笑容,她感动得说:“还是政府好,是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能为咱老百姓办事!”该案被评为2010河南省十大法律援助精品案件。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付出了劳动,收获了老百姓最纯朴的真情,这让我们欣慰和感动。我曾经代理了一起盲
女离婚案,最终法院将孩子判给了女方。结案后,盲女专程与其父亲带着她的女儿来到中心,对我说:“吴主任,我看不见你,我要让我的孩子记住恩人的模样,我的孩子长大以后,我要让她像你一样光给别人办好事!”
法律援助让社会贫弱群体获得了做人的尊严。正义的存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人性化的关怀!相对于虚浮的名与利,我觉得,踏踏实实给老百姓办点事,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国残疾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人民满意的司法行政单位”、“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妇女儿童维权示范岗”、“河南省巾帼文明岗”、“全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我本人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妇女儿童维权卫士”。中心的事迹及所承办的案件多次被《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河南法制报》、《大河报》、河南电视台、濮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一创双优”活动对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在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中,以更扎实的工作,为社会贫弱群体特别是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政府的关爱和法律的温暖,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法律援助惠民生 服务社会促和谐(范文模版)
法律援助惠民生 服务社会促和谐
法律援助,作为当代社会一项新的开创性事业,它代表的是政府,面对的是贫弱,体现的是正义,呼唤的是良知,在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维护稳定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国家司法救济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将法律援助纳入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对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法律援助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被列入XX市十大幸福工程。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三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第四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第一届全国敬老文明号”、“河南省青年文明号”、“河南省优秀法律援助中心”、“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托起民生“XX梦”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后,XX市将进一步致力于:宣传更广泛,全面提升济源法律援助的知名度、影响力;网络更完善,让更多群众成为法律援助的受益者;工作更规范,把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提高XX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公信力;服务更亲民,把党的关爱、政府的阳光传递给广大群众,让XX法律援助成为百姓心中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实现XX法律援助工作的新飞跃。
第一,凸显政府职责,以高标准实现自身建设更强,力求发展。法律援助是国家的义务、政府的责任,是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本质要求。要把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法律援助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把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保持动态增长。要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各地综合治理检查考核内容和“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和目标考核体系。要把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作为着力点,舍得投入,按规范化标准建成接待大厅,设置接待室、办公室、档案室等功能区域,配备齐全的现代化办公设备.要依据政策,积极向党委政府争取支持,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劳动仲裁、财政、人事等部门协调,真正把政策给予法律援助的倾斜支持变成法律援助事业发展进步的现实。
第二,着眼社会使命,以新形式实现形象宣传更佳,争铸品牌。法律援助不仅是国家对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项社会责任。要让法律援助完全融入社会,为广大市民所熟悉,真正走近群众,为弱势群体所运用。要不断延伸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把法律援助的触角伸向基层,提高群众知晓率。要不断创新法律援助宣传形式,积极运用微信等公众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和熟悉法律援助工作。持续开展“法律援助进校园”、“法律援助释疑惑”活动,深入推进涉军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活动,提升法律援助的知名度和感召力。要完善法律援助中心与法院、劳动部门、大调解、信访的协作对接机制,在工作的实施中宣传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加强与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组织和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实施渗透宣传。
第三,倾听百姓心声,以优质服务实现社会效果更好,共创和谐。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是关心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众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工程和民心工程。要大力推行以“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责任公开、办事结果公开”为重点的政务环境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降低门槛,全面放开案件受理范围;持续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特别是做好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留守儿童、老年人、妇女等群体的维权工作;继续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活动,持续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建设活动;加强“12348”法律咨询电话建设,及时开展对已办结法律援助案件的回访。要不拘泥于纯粹地解决困难群众诉讼难的问题,积极拓展法律援助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功能。
法律援助工作是扶贫济弱帮困解难的阳光工程,是巩固执政根基提升政府威信的民心工程,是维护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我们会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了解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切实维护和实现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我市法律援助工作水平,将法律援助的美誉写满济源大地,为我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法律援助
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的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民主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律援助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中占有突出地位。针对农村法律援助面临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采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等措施。关键词:农村;法律援助;需求现状;对策
Requirement actuality and countermeasure of legal aid in
the country of china
YANG Cheng-jian1,DEMG Jian-yong2
(1.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Environment & Municipal Engineering, Xi’an, 710055;2.DONG-Meng build engineering Ltd., Xi’an 710000)
Abstract: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new country.Legal ai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ntry’s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But there are more problems such as the absence of personnel and outlay should be solved through strengthening personnel with ability training and opening up the way of raising money.Keywords: country;legal aid;requirement actuality;countermeasure
中国人口的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很多,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角度出发,选取突破口或切人点。中国农民由于自身经济状况欠佳,受教育程度较低,特别是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对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认识十分模糊。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在农村建立法律援助体系就显得尤为紧迫,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着诸多难点,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当前农村法律援助的需求现状
1、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多,符夸法律援助的对象多
“法律援助”作为一种制度,在西方某些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法律援助制度于1994年初开蛤试点,199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2003年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某些特定当事人免费或减费提供法律服务,以保证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柱会公益性法律制度,由此可见,为了帮助那些无力维护自身利益的社会弱势群体捍卫自己的利益,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建立起了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的实质是法律扶贫、扶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公报”显示,截止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对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二者相加约7000多万人口,我们可以把这部分人看成是打不起官司的人。当前农村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不利于农村稳定的各种因素不可避免地要显露出来。如,农民的土地被征收征用,失地得不到补偿;经常遭遇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农村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税负减免得不到实现;婚姻家庭瞻养纠纷和家庭暴力事件;土地、贷款等经济合同纠纷;遭受村霸、黑恶势力欺负;乡镇企业劳动安全及侵犯农民工权益方面的事件及司法不公、执行难方面的事件等,如果按照每一千人就有一个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来计算,农村每年就有近7万件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因此,从法律援助的对象来看,农村理应成为法律援助的重点。
2、农民缺乏现代法制意识,需要法律援助的支持
首先,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人冶观念还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封建社会传统思想主张人冶而轻视法治,中国一直有“人冶的传统,表现于农民对法的冷漠和对权力的崇拜。其次,贫困使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合法律能力软弱。贫困的社会现实使农民缺少接受文化教育的物质条件,由于贫困,农民的教育投人很少,加之许多地方没有真正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造成我国广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我国占人口23%的文盲半文盲,有92%在农村。再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立法步伐加大,法律修订速度快,很多民众对法的情况不熟悉而导致无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3、农村缺少法律工作者队伍,需要设立法律援助机构
首先,农村没有直接的司法机构。尽管目前全国乡镇(街道)司法所已达4万 多个,工作人员9万多人。但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而言,司法机构的设置上,我国司法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至多是县—级的派出法庭到乡镇,且派出去的法庭大多在人口多、经济发达的乡镇,人口少、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几乎没有。即使是派出法庭也不在农村基层,至少是进驻在乡镇,与农村仍然是脱节的。可以看出,农衬几乎是法律荒漠化,再者,派出法庭向来与地方同级行政机关有密切联系,成为协助乡镇政府工作的机构,这就使法律很难融人村民的生活中去,从而使法律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非常有限。其次,农村中法律工作者队伍素质堪忧。村委会中虽设有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等这样的委员,但这些委员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律教育,其自身的法律素质都是个严重的问题。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中国民间调解自古就是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达到“和之以是非”的目 的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最有力的工具仍是“情理”、“威望”还有一个“利”,这也是人民调解工作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但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适用这些传统工具的同时也造成了群众对法律的淡漠。而农村中维护社会治安的联防队员的素 质就更难保证了。
二、构建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的对策
构建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的对策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层面。但最紧迫的措施集中在2个方面:一是队伍建设,二是经费筹措问题。
1、关于法律援助人才队伍建设
法律援助工作需要大量人才,因此,加强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1)要继续发挥广大律师的作用。全国近12万律师是法律援助的主力军,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投身到农村法律援助事业上来。对做出突出 贡献的律师,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宣传他们的事迹,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在广大律师中形成人人争当法律援助律师的良好氛围。
(2)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实践证明,乡镇司法所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法律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基层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今后应大力加强乡镇司法所的建设。可以采取机构独立编制单列的办法、加强规范化管理、落实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等相关政策,使他们能安心本职工作,为广大农民提供所需的各种法律帮助。
(3)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法律援助条例》第8条指出:“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 助。”在我国,工、青、妇、残联等社会团组织在维护本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的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要在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进一步挖掘潜力,拓宽法律援助的范围和对象,弥补法律援助人员缺乏的现状,促进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4)法律院校的学生应该成为农村法律援助的重要力量。法律院校的大学生对法律实践感兴趣、有热情,急切盼望把所学的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所 以这部分人员应该受到重视,他们的潜力现在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根据法律院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环节占有重要的地位,设置了较多的实践学时可以加以充分利用。此外,法律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执业律师,完全可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再者,各学校对实践教学的投入较高,在资金上是有保证的。
(5)设立法律援助站,搭建法律援助的平台。在村一级单位设立法律援助站,以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民事调解员为骨干,吸收当地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法律意识、热心法律援助工作的村民参加日常工作,作为联系农民与法律援助工作者的桥梁,这样就能真正解决农民有法律需求但不知找谁的窘境。设在农村的法律援助站和有关法律援助机构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协调工作,从组织上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6)启动“一村一名法律大学生”工程。河北农业大学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实践证明,这种作法获得了成功,可以在全国逐步推广。我们建议在此基础上,启动“一村一名法律大学生”工程,为农村培养急需的法律人才,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法律援助人员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法律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7)引导、扶持农民自发成立法律援助组织。允许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农会组织、维权组织,是大势所趋。只要这些农民组织的活动原则不违背宪法和法律,就应当大力扶植。当前,在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出现了旨在维护自身权益、抵制不合理负担的农民自发性组织,如“农民维权协会”、“减负维权会”等等,其性质实际上就是法律互助组织。我们认为,在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合法程序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农民自发组建自己的法律援助组织。
2、关于法律援助的经费问题
(1)政府财政拨款是法律援助经费的主要来源。世界各国大都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而且预算拨款是政府财政保障的唯一形式。在我国,根 据《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政府财政拨款是法律援助经费的主要来源。各级政府要将法律援助最低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当出现当地政府财政困难不能 保证最低经费拨付时,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要逐级实行经费扶持政策,按照需要扶持地区的最低经费标准,采取转移支付或设立法律援助专项经费的办法给予解决。通过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扶助,保证法律援助办案业务经费上有个基本保障标准。
(2)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所谓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是指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帮助,政府根据经济状况为法律援助机构实施法律援助所必需的费用开支而设立的一项最基本办案经费保障制度。这里所说的实施法律援助必需的费用开支,主要指实施法律援助个案过程中直接耗费的通讯费、差旅费、调查取证费、交通费、证人费、补助费等经费,这是办理一宗法律援助案件最基本耗费的项目或范围,也是最低成本经费的界限。因此,建立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的目的就在于政府要保证提供实施法律援助的办案经费。
(3)建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为了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满足更多的贫困者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一些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法律援助的专项基金。专项基金的来源渠道不一,有的是从律师信用基金账目下提取的利息;有的来自受援助的当事人依费用分担原则偿还的部分资金,以及从败诉的对方当事人处追偿的费用;还有的来自某种公用资金、政府的部分罚没款收入等等。专项基金的优点是管理费用低,金融机构往往减收或免收服务费用,政府对这项专项基金往往给予免税等优惠政策。
(4)动员社会力量,拓宽筹资渠道。社会资助是弥补国家财政拨款不足的有效途径。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持续开展法律援助大型公益活动,还可以利用 每年一次的“
12、4”法制宣传活动,扩大法律援助的影响力。进一步发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作用,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大型募捐提供方便。有学者 主张从福利彩票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法律援助事业,而且建议国家像设立体育彩票那样设立“法律援助彩票”,来募集社会资金,所获收益全部用于法律援助。我们认为这种建议是可取的。
(5)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国际资源。我国自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以来,成功地与有关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亚洲基金会等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在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得到了支持和帮助。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合作领域,还可以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国际友人的帮助。据报道,2005年12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2006新年相约慈善”大型公益活动现场,北京市慈善协会收到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单位、个人捐款共计1 039.32万元,其中美籍华人李春平先生个人捐款500万元,在北京市慈善协会个人捐款中成为捐款“大户”。因此,争取国际人士的捐款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三、结束语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是法治农村的建设进程。为了能够对广大农村中更多的法律援助对象提供他们想要得到的法律援助,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从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精神,必须尽快在我国建立法律援助机构,尤其使队伍和经费筹措体系的建设。使法律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消除社会矛盾,从而为维护我国社会最基层的稳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 陈虹伟.我国法学院校数量再创新高如何评估质量专家细说标准[N].法制日报, 2006-01-19 [3] 梁鹏.法律援助资金保障的理念与路径[J].中国司法, 2004,(5): 23-27 [4] 蒲皆祜.关于解决法律援助经费问题的思考[J].中国法律援助, 2004,(3): 45-49 [5] 赵嫒嫒.慈善协会昨获善款千万[N].北京青年报, 2005-12-26 [6] 刘士国.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6): 21-24 [7] 曹建民.中国农村的法治需求与供给[J].中国司法, 2005,(12):31-35 [8] 樊清华.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52-56 [9] 吴春香.高校法学教学引入法律“诊所”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3,(5):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