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假期前有一次在同事家无意中看到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粗略浏览之后就决定假期把它认真读完(这个决定不乏有作者乔斯坦贾德因此书奠定全球十大作家地位的原因)。没有事先对它了解与认识的情况下开始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人的世界中。一个全新的世界——哲学的世界。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它是通过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一步步使人认识哲学,从中学习哲学。而对于像我一样什么都不懂的读者来说,我从读这本书开始就同苏菲一起上起了哲学课。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看似很普通却让人深思的两个简短而奇怪的问题开始,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我的“哲学之旅”探索之路。
记得原本我印象中的哲学是那么的深奥,那么的遥不可及,好像并非生活中必需的知识,而是在象牙塔顶端的学者才有权研究的学术。然而看完此书,我的观点改变了。应该说,生活之中哲学似乎无处不在。而我内心中模糊不定的哲学的定义一下子也变得清晰起来。在我的理解里,哲学就是关心、探索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这其实是我们每个活在这世上的人都应该去思考的。同时我们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生命观的过程,也可以是看作对于哲学的思考。这又回到了那两个哲学性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两个问题过于疯狂,因为他们会告诉你,“我就是我啊”或者“世界本来就存在的”。事实上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也是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哲学是不切实际的呢?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学性的问题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他们生活的世界习以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说到这让我想到作者一个用的很好的比喻:这个世界就像是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当然这只兔子极其庞大。我们每个人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大家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并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个完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顺着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尽情享乐。当大人们的心灵逐渐习惯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规则,当他们不再像孩子一样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觉得所有的东西都那么不可思议而又理所当然,当他们过惯了喧嚣吵闹、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们便不再去追求那与他们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学,便不愿离开温暖舒适的兔毛深处,不愿像哲学家一样尽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就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们都不会再去思考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了。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去认识这个世界,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一切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它的道理,我们要始终抱着好奇心,像哲学家一样理性思考,不要固定思维,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的事物,即使懂得了很多知识和道理但仍然对这个世界充满考究和疑问,因为“真正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
在这部电影中,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怪异、更离奇??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转载自百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看了电影《苏菲的世界》
1、2,小女孩从收到神秘的信中‘你是谁’开始对哲学感性趣。一封封神秘的信使她有了更多的谜团。她想寻找答案,事实的真相却更离奇了。影片制作者为吸引更多观众以神话的形式进行拍摄,虽然不是我喜欢的形式,但故事中的问题也让我对哲学、生活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
我对哲学没有研究,也从影片中悟出了一点点,我认为哲学包涵的意义太广泛了。动物、植物、音乐、美术、建筑、大到宇宙小到原子,有我们知道的也包括我们不知道的都在哲学范围中。从宇宙的形成地球的出现,人的出现和发展,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影片中有一句话哲学中‘没有不可能’让我记忆很深。格拉底,柏拉图是敢于对未知提出问题的人,他们的问题的从那儿来的呢?我想从生活中来的。他们是有智慧的人,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更可贵的是提出问题。从古到今名人都是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再以自己的知识
从现实生活中找到答案人。但他们的答案对不对,正如影片中说的那样,没有不可能,从辩证法讲同样也没有可能。我没找到哲学是什么的答案,只是自己下了一个自己能接受的答案,哲学就是对为什么的探索。
影片以神话形式拍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并不是真的世界就变成虚幻的了。我们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也是精神的世界。首先人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如衣食住行等。每个伟大的发明都有真实的,能看见摸到的东西。其次精神对人必不可少,人是高级动物。我反对影片中说动物没有感情。很多动物也有喜怒哀乐,只是人更会语言、文字表达。虽然精神是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但它也是确实存在的,不是虚幻的。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精神方面的需求。人没感情就和傻子一样了,那也就失去了生活的精彩。
我们不是哲人,没有哲人的大智慧,没有伟大的发明。但我们有自己的生活,做为一个活着的人,我们有自己的灵魂,有灵魂就有思考,有思考就有创造。生命有意义,生活更有意义。我们只要存在就要对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环境负责。而且要让生活变的更好,多创造一些物质财富,可以换得我们没有的。多一些精神上的吸取和付出,让自己和朋友更开心,让生活更有意义。我们不能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我们达不到影片中苏菲的永生。我不想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存在。我不能知道“世界从何而来?”,但世界也存在。我不能改变世界但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我喜欢说知足常乐,不是不去进取,它是对生活的态度,要乐在其中。不知道朋友你是怎么想的。愿我们在生活中把握自己的生命,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第二篇: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罗智
传播1201
U201217342
首先通过两堂哲学导论课的欣赏,我们看完了《苏菲的世界》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可以说让我对哲学世界的喜爱又平添一分,在电影中我伴随苏菲一起畅游西方历史和哲学长河,仿佛和这写伟大的哲学家一起探讨哲学,思考人生一般。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苏菲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是一位在外的少校为他的女儿写的小说里面的,是以少校的女儿为原型的,但是苏菲却有着自己的思想,苏菲和她的导师,首先来到古希腊的巴尔干半岛,来到雅典法庭审判苏格拉底的现场,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我和苏菲都认识了苏格拉底,知道他在雅典广场上拉住行人的手要和别人讨论关于时间存在的形势和她存在的意义这之类的哲学问题。还有他的学生伯拉图是怎样构想乌托邦和唯心主义理论。知道了中世纪初的伟大哲学家史诺宾沙是怎样将哲学和基督教义以及《圣经》新约和旧约中所有观点结合起来的。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祁克果、柏拉图等人的思想都一一呈现出来。
当那位哲学老师讲到中世纪的末期,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那位神秘的哲学老师终于露面了。他穿着一身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衣服,带着苏菲穿梭时空,来到了16世纪的欧洲。因为接下来,苏菲要了解历史上最精彩、最伟大的一个时期:文艺复兴。
苏菲在16世纪的巴黎遇到了来此讲学的莎士比亚、达芬奇,哥白尼,米开朗基罗,歌德,莫扎特,笛卡尔等哲学家。那个时期,随着地理大发现把人类所认识的疆域大大扩大,人们开始认识到上帝是不存在的。于是大批的学者开始回到唯物主义认知的方式上,重新研究希腊的文明。因此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这段时期称为文艺复兴。牛顿、伽利略、等一大批科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类未知的东西。特别是人类了解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开始怀疑教会的权威。这时,人类重新审视了自己、自然和上帝。人类对自己又重新树立了自信,那个时期,整个欧洲都沉醉在科学和探索精神中。
接下来是18世纪开始,欧洲的黄金时期。君主封建制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新问题也出现了,但解决问题的哲学家也出现了:马克思创建了他的共产主义哲学。他客观的审视着、评价着资本主义。他的理论影响了欧洲的东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起来了。这对以后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想我已经知道答案了。正如欧洲的历史一样,人类和世界都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世界随着人类进步,人类也随着世界而改变。文明从无到有到发达,这是一段重要而又曲折的旅程。我发现,我已经开始用另一种看待事物的眼光去认识所发生的一切。我的哲学课也会和苏菲一样,会继续下去,在生活中,在思维、人类和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继续下去。
但是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有了根深一步的体会,我们不防采用像《盗梦空间》里梦境的层次一样来定义世界,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的世界作为第一层,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为第二层,本书的作者乔斯坦和我们的世界作为第三层。是否有第四层我们暂且放一个“?”。因为有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站在唯心主义的角度来说的话,世界都是以你的意识而存在的,电影中讲到,人们呢并非真正的存在,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过客而已。
电影中每个场景,每个故事都包含了相当深刻的含义,每个场景都是耐人寻味的。
例如在电影中苏菲去到河边的小屋的路上,有小红帽,三个剑客,普诺曹,等等人物的出现,因为这些人物都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面的,在某些时刻他们就会显现出来。
又例如,苏菲的妈妈,在学习拉丁文的时候苏菲问她为什么学,她却不能回答,生活中的很多情况其实也是这样的,就是你做一件事情,但是却不知道深沉次里,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第三篇: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通信1007班 雷家欢
1021116
1《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以前看小说总是去追求文藻的美丽,去追寻美丽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这本书看过以后,我却不为书中的人物评头论足,不为作者独具匠心而连连赞叹,而是只有恐惧.我不知道别人读完此书后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荒谬的心灵体验.”马克思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过份,纵观此书的各个哲学伟人,各个哲学流派,马克思无疑是最伟大的.书中并未对他们进行任何的评价,这是值得学习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贡献,他在这个领域,他在那个领域,这些本来就不能相提并论的.谁能说,他们的思想不是受时代和环境的限制?谁能说,他们那一个不是用尽了心智和头脑.苛求古人是愚蠢的,更是不道德的,没有古人的失败与缪误,又何来今天的成功与真理,这些都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书的主人公就是名叫苏菲的16岁女孩和一位神秘的哲学家。一天下午,苏菲放学后发现自家的邮箱里有一个大信封,上面只写着两句话:“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还以为这只是个恶作剧。但她的思维不知不觉地关注起这个问题了,它思考着我到底是谁,换言之,人类和相之而来的文明是怎样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呢/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出现的呢。他发现这是一个极深奥而又严肃的问题,是的,这很
严肃,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来来去去,应该知道这一切的真相 事实上当我和苏菲一起读到那封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哲学和历史的旅行。或者说,我们已经在探索人生、探索世界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似乎就是那样一部充满逻辑悬念的悬念小说。从苏菲受到那封信开始,以后每天苏菲放学回家都会收到一封信。在信中她的哲学老师开始了她的哲学课。阐述了从巴尔干半岛上的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上帝在欧洲确立了神圣的地位——即中世纪的开始。在这段时间内,我和索菲都认识了苏格拉底,知道他在雅典广场上拉住行人的手要和别人讨论关于时间存在的形势和她存在的意义这之类的哲学问题。还有他的学生伯拉图是怎样构想乌托邦和唯心主义理论。知道了中世纪初的伟大哲学家史诺宾沙是怎样将哲学和基督教义以及《圣经》新约和旧约中所有观点结合起来的。
在历史方面,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爱琴海孕育出的希腊文明是如此的令人惊叹,那里所有的思想互相碰撞,诡辩学派、唯心学派等诸多学派互相辩论。在雅典,世界上的第一个议会诞生了,几千年前的产物,至今仍是主宰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人类的理性与思维第一次以知识为载体向外输出,输向人类自己、输向自然、输向万物。你看,今天人类不正是用我们所独有的思想去对自然对其他生物施发号令吗?我从雅典卫城里看到了人类正在成长、人类的理性、知识、思想、这些都比他们都祖先有了更大的提高。从希腊半岛那儿传来了人类正挥起思想这把巨斧,改造起世界来的声音。巨斧敲打时发出的火花,那
正是思想碰撞发出的火花。人类开始走上成为万物统治者的道路,因为人类拥有的是其他生物所没有的——智慧。
思想在进步、人来在成长,时代更在发展。终于,人类社会走进了封建时代。欧洲也开始了中世纪。在欧洲,人们开始把自己的思维与上帝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智慧包括大自然都来自上帝的创造。人们开始了极端的宗教狂热。那时,人类对自己对自然的看法和希腊时期截然不同。他们认为人类本身是卑贱的,所有的热爱和敬仰都给了上帝和那些大主教、修道士们。这个时期的哲学问题几乎都与宗教有关。中世纪的欧洲特点就是战乱纷飞,当时来自北方的日耳曼和南方的法兰克人、英格兰人在北欧争夺土地,南方的西班牙人和罗马帝国在像阿拉伯人宣战。最后爆发了十字军东征和英法百年战争。总之一切的冲突都与宗教有关。
当那位哲学老师讲到中世纪的末期,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那位神秘的哲学老师终于露面了。他穿着一身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衣服,带着苏菲穿梭时空,来到了16世纪的欧洲。因为接下来,苏菲要了解历史上最精彩、最伟大的一个时期:文艺复兴。苏菲在16世纪的巴黎遇到了来此讲学的莎士比亚、还有蒙田、黑格尔等哲学家。那个时期,随着地理大发现把人类所认识的疆域大大扩大,人们开始认识到上帝是不存在的。于是大批的学者开始回到唯物主义认知的方式上,重新研究希腊的文明。因此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这段时期称为文艺复兴。牛顿、伽利略、等一大批科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类未知的东西。特别是人类了解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开始怀疑教会的权威。这时,人类重新审视了自己、自然和上帝。人类对自己又重新树立了自信,那个时期,整个欧洲都沉醉在科学和探索精神中。两个人走一块儿,不再问候:“上帝保佑你。”而是诸如:“是惯性在决定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是圆的。”这之类的话。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教诲,随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成果,这就为欧洲的崛起准备了条件,正是在这时,欧洲开始超过了中国、埃及和印度。欧洲也开始了殖民主义。
以上是我看到一部分的感受!不过很多事我还是没想通啊!就像书中说的人常把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归于神论,等到哲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开始相信无神论!接着哲学继续发展,宗教出现了分裂,基督教开始深入人心!大部分西方人开始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可是在新旧交替的时候,战争避免不了!记得历史老师提过十字军的事,原谅当时我在开小差,听的不全面啊!大概是说红十字军为了耶路撒冷那称为基督发源地的地方,组织了教徒开始征战,开始他们也许为了教义,可后面他们虐夺路过所有的城市!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宗教是可以洗涤人类的心灵!只有人的自我觉悟才能改变一切!因为只要人愿意,一个原本是博爱的教义会被人曲解!我想哲学是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改变自己,让人顿悟的学问!
第四篇: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这部电影是根据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主要是讲哲学和欧洲史的。书的主人公就是名叫苏菲的16岁女孩和一位神秘的哲学家。一天下午,苏菲放学后发现自家的邮箱里有一个大信封,上面只写着两句话:“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还以为这只是个恶作剧。但她的思维不知不觉地关注起这个问题了,它思考着我到底是谁,换言之,人类和随之而来的文明是怎样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呢?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她发现这是一个极深奥而又严肃的问题,是的,这很严肃,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来来去去,应该知道这一切的真相。
事实上当我和苏菲一起读到那封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哲学和历史的旅行。或者说,我们已经在探索人生、探索世界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似乎就是那样一部充满逻辑悬念的悬念小说。从苏菲受到那封信开始,以后每天苏菲放学回家都会收到一封信。在信中她的哲学老师开始了她的哲学课。阐述了从巴尔干半岛上的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上帝在欧洲确立了神圣的地位——即中世纪的开始。在这段时间内,我和索菲都认识了苏格拉底,知道他在雅典广场上拉住行人的手要和别人讨论关于时间存在的形势和她存在的意义这之类的哲学问题。还有他的学生伯拉图是怎样构想乌托邦和唯心主义理论。知道了中世纪初的伟大哲学家史诺宾沙是怎样将哲学和基督教义以及《圣经》新约和旧约中所有观点结合起来的。在历史方面,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爱琴海孕育出的希腊文明是如此的令人惊叹,那里所有的思想互相碰撞,诡辩学派、唯心学派等诸多学派互相辩论。在雅典,世界上的第一个议会诞生了,几千年前的产物,至今仍是主宰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人类的理性与思维第一次以知识为载体向外输出,输向人类自己、输向自然、输向万物。你看,今天人类不正是用我们所独有的思想去对自然对其他生物施发号令吗?我从雅典卫城里看到了人类正在成长、人类的理性、知识、思想、这些都比他们都祖先有了更大的提高。从希腊半岛那儿传来了人类正挥起思想这把巨斧,改造起世界来的声音。巨斧敲打时发出的火花,那正是思想碰撞发出的火花。人类开始走上成为万物统治者的道路,因为人类拥有的是其他生物所没有的——智慧。
思想在进步、人来在成长,时代更在发展。终于,人类社会走进了封建时代。欧洲也开始了中世纪。在欧洲,人们开始把自己的思维与上帝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智慧包括大自然都来自上帝的创造。人们开始了极端的宗教狂热。那时,人类对自己对自然的看法和希腊时
期截然不同。他们认为人类本身是卑贱的,所有的热爱和敬仰都给了上帝和那些大主教、修道士们。这个时期的哲学问题几乎都与宗教有关。中世纪的欧洲特点就是战乱纷飞,当时来自北方的日耳曼和南方的法兰克人、英格兰人在北欧争夺土地,南方的西班牙人和罗马帝国在像阿拉伯人宣战。最后爆发了十字军东征和英法百年战争。总之一切的冲突都与宗教有关。当那位哲学老师讲到中世纪的末期,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那位神秘的哲学老师终于露面了。他穿着一身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衣服,带着苏菲穿梭时空,来到了16世纪的欧洲。因为接下来,苏菲要了解历史上最精彩、最伟大的一个时期:文艺复兴。苏菲在16世纪的巴黎遇到了来此讲学的莎士比亚、还有蒙田、黑格尔等哲学家。那个时期,随着地理大发现把人类所认识的疆域大大扩大,人们开始认识到上帝是不存在的。于是大批的学者开始回到唯物主义认知的方式上,重新研究希腊的文明。因此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这段时期称为文艺复兴。牛顿、伽利略、等一大批科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类未知的东西。特别是人类了解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开始怀疑教会的权威。这时,人类重新审视了自己、自然和上帝。人类对自己又重新树立了自信,那个时期,整个欧洲都沉醉在科学和探索精神中。两个人走一块儿,不再问候:“上帝保佑你。”而是诸如:“是惯性在决定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是圆的。”这之类的话。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教诲,随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成果,这就为欧洲的崛起准备了条件,正是在这时,欧洲开始超过了中国、埃及和印度。欧洲也开始了殖民主义。
读完文艺复兴这一章后,苏菲和我对世界的看法已经有点清晰了。接下来是18世纪开始,欧洲的黄金时期。君主封建制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新问题也出现了,但解决问题的哲学家也出现了:马克思创建了他的共产主义哲学。他客观的审视着、评价着资本主义。他的理论影响了欧洲的东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起来了。这对以后的影响是巨大的。
苏菲的哲学课讲到这已经都结束了。她和她的老师只不过是一位挪威少校为他女儿所写的小说里的人物。但是他们却有了自己的思维,他们和人类一样了。最后苏菲和她的老师,终于逃脱了少校的控制,并没有随着少校写完小说而结束。他们仍在这个世界上,看着这个世界的变化,继续他们的哲学课。此时我重新思考起那两个问题。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想我已经知道答案了。正如欧洲的历史一样,人类和世界都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世界随着人类进步,人类也随着世界而改变。文明从无到有到发达,这是一段重要而又曲折的旅程。我发现,我已经开始用另一种看待事物的眼光去认识所发生的一切。我的哲学课也会和苏菲一样,会继续下去,在生活中,在思维、人类和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继续下去。
第五篇: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出自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是一部关于哲学的小说,讲述了从古希腊时期到康德黑格尔时期的思想的发展,深入浅出地将一段哲学的发展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整部电影的是以主人公苏菲收到的“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而展开的。在整部电影中,虽然有众多人物角色,但在我眼中却只有苏菲和艾伯特,他们二人仿佛出尘的仙人在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去俯瞰众生。主人公对于哲学的认识是从雅典开始,在这里他看到了苏格拉底的批判性思想,正如其所说“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和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正如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所有事物本质上都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又如“在石头里有一个苏菲,只要他们愿意看到就可以看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柏拉图的思想。他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当我看完柏拉图思想的时候,我完全迷茫了。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电影开始所讲到的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我到底是谁?我真的就是我自己认识的那样吗?还是我自己看到的只是一个影子而已。那我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抑或是和电影中的主人公苏菲一样是活在一部小说中呢?
种种抑或向我涌来,我迷茫了,但也让我对“我是谁?”这个问题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在这之前,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表面上是如此的平淡、普通,但是却又是如此的耐人寻味,也唯有哲学家能够发出这平凡但又饱含深意的疑问。平时,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会不屑地笑道“我就是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但是,到底什么才是我呢?
查阅字典,我找不到答案。从古至今,众多哲学家对于“我”的概念各有千秋,众说纷纭。笛卡尔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因为我在思考、怀疑别的东西存在的时候,我本身就已经存在了。若是否认自己的存在,那就是否认自己的怀疑,甚至是思想。这句话从唯心主义的方面确认了自我的存在,但在我看来却或许有点偏激。或许我对于哲学的认识尚浅,但我认为,既然有一句话叫“我思故
我在”,那我是不是还可以说一句“他思故他在”。在我们眼中存在的事物,在别人的眼中或许就会遭到质疑。诚然,笛卡尔从某些方面阐释了“我是谁”,但是却有所不足。
在电影当中,主人公苏菲对于现实世界中希尔德的探索,在我看来就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探索,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思考。当苏菲来到现实中,发现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上校所创造的,而自己也只是生活在意识当中,难免会有些失落。但是当他再次回到原来世界,也就是原来的书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自己成了永恒的存在:思想。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接近了尾声,而主人公苏菲对于自我意识的探索也终于完成。
但是,正像电影里所大力诉说的唯心主义一样,主人公苏菲固然认清了自己,但是境由心生,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不同的自己,甚至对于每个人对于同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那我自己又是什么呢?
思来想去,我还是没用真切地认识我自己,但是我却是明白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首先,就是要坚持本心,也可以说坚持自己的思想。这绝对不是固执己见,坚持而不固执。正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我要做的首先就是要先肯定自己的存在,要说服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但又不能因为自己的“思”而过分的偏激而否认其它事物的存在。
其次,从现实角度考虑。我是生活在一个社会中,我是一个社会人。记得有人对于人有过这样的定义“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我不能认清我自己,那我为什么不让这个社会去协助我认清自己呢?在这个社会中,或许我自己都不能确认我的存在,但是,我相信,中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留下我的足迹,证明我的存在!
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疑问。诚然,我很疑惑,但是现在我已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