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

时间:2019-05-13 07:4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

第一篇: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

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 摘要和谐社会思想,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历史渊源,其历史根基可以追溯到

我国的春秋时代及西方的古希腊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本文

正是从这一目标出发,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历史的追寻。通过对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学习,从中梳理提炼和谐社会理论的和谐观,并加以总结,为深入理解当今时代和谐社会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和谐 和谐观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和谐”的内涵

和谐(harmony)一词,在古希腊语中有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之意。用于音乐则表示将不同的音调调和在一起成为音阶。中国《辞海》中的和谐有协调、调和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配合适当和匀称的意思。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和谐则含有协调、一致、整体、有序、合乎规律等的意思。许多汉语成语如“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为贵”、“政通人和”等就是对这种含义的注解和说明。故宫三大殿名曰“太和”、“中和”、“保和”,皇家园林名曰“颐和园”,就是对这种和谐观的反映。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在古老的东方和希腊,圣哲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并论述了和谐思想,可以说和谐思想在历史上源远流长,人们对它的追求由来已久。而在此后两千多年里,思想家们不断地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探讨,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探索

(一)中国传统的和谐观

中国和谐思想曾被英国历史学家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指的是和谐、和睦、和美、和平;“不同”则指不一样,即有差异、差别和矛盾。意思是指在不同中相互吸取对方的长处,已达到在和谐中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这种底蕴深厚的和谐思想,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自古以来,“和”的思

密封线

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畜之以道,则民和”、“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及后来的“天人调和”、“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等,都体现了“和”的思想。具体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也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而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进一步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和庄子都明确主张“天与人一也”,“天与人不相胜”,“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平等地对待人与自然,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协调发展。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思想家们通过对“和”的范畴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和谐的价值、和谐的本质、和谐的内涵以及机制等问题。关于和谐的价值,史伯认为和谐产生万事万物。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孔子的学生有子则主张和谐是天下最珍贵的,提出“和为贵”的命题(《论语·学而》)。孟子则认为和具有最高的价值,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命题(《孟子·公孙丑下》)。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

中国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尽管诸子百家各持己见,但对“和谐”的生活或社会却都有共同的构想。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为我们今天探索和实践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西方哲学的和谐观

西方学者很早就展开了对和谐思想以及社会和谐思想的探索。根据目前的文献,最早提出并论述和谐思想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注重和谐,强调对立面的统一,认为整个世界一切都是和谐的,运动和对立都是说明和谐的。他们甚至认为和谐是最美的,把和①

②①②③④⑤⑥《管子·兵法》 《论语正义·学而篇》第十二章,[A].诸子集成一[C].北京:中华书局,1954。

③《荀子·天论》

④《礼记·中庸》

⑤《孟子正义·公孙丑》[A].诸子集成一 [C].北京:中华书局,1954。

⑥《国语·郑语》[C].北京:中华书局,2002。

密封线

谐作为其哲学最终追求,认为“从对立的东西中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中产生和谐”。①德谟克利特认为“适中是最完美的:我既不喜欢过分,也不喜欢不足。”古希腊时期,柏②

拉图在其伦理学当中对和谐理性的思想也有所体现,而且柏拉图把和谐的思想运用到社会制度上,认为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公正和谐的国家。亚历士多德则主张:和谐是整体的统一性和完满性,是多样性的统一。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和谐的问题也作了很多研究。西方这些关于和谐的思想,为我们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思想财富。

(三)马克思主义和谐观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和谐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体系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唯物辩证法看来,整个世界是一幅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交织起来无穷无尽的画面,是一幅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辩证图景。也就是说,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抛开矛盾的同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与进步。而不论是联系还是发展,都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和发展形态。和谐就是其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和发展形态,它是指事物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的相生相宜、共生共荣、稳定有序的合乎规律性的发展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元素实现均衡;如果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冲突,达不到平衡,也就无所谓和谐。因此,和谐是把杂多导致统一、不协调导致协调。它在本质上是事物本质中差异面的同一,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和谐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状态。或者说,和谐不是静止的,而是通过和解和化合而获得新的进步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

(四)当代社会主义的和谐观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断。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关系作了深刻论述。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①

②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9页。(苏)奥夫相尼科夫,《美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6。

密封线的理论,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要求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等等。毛泽东同志还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由于“十年浩劫”,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正确思想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但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科学地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他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继承我们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①

②①②③④⑤ 毛泽东:《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③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④《毛泽东文集》,第六册,534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密封线

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和谐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理论级现实意义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里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是根据实践的新发展,建立在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现阶段我国阶级阶层关系客观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包含了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许多新认识和新思考,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目的,是正确判断、分析和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使我国平稳、顺利地度过改革攻坚阶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既协调稳定、又充满活力和动力的社会关系条件,为我们党长期执政奠定稳固、持久的社会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而言,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避免大的冲突,使全体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只有通过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得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我们还应该从世界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雄鹰折翅,极大扭曲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看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是我们国内的事,也是关系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在世界人民特别是进步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因而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国际意义。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它将向世界展示一个国内社会和谐、繁荣、富强,对外以追求世界和谐为外交方针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将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新胜利的信号弹。

参考文献

[1] 奥夫相尼科夫(苏)《美学思想史》[M] 陕西人民出版1986。

密封线

[2]《邓小平文选》[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古希腊罗马哲学》[M]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史教研室1957。

[4] 黄楠森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李君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 人民出版社 2005。

[6]《毛泽东选集》[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第二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姓名: 刘洋学号: ***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轰轰烈烈的讨论了几年时间了。最早,在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探讨一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命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著名社会学家,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力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达到四个基本条件: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主要的方针、政策、制度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拥护,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级组织的运行是有效率的,对社会的整体有着较强的整合能力。第二,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这个社会所制定的各种规范也能被广大社会成员所遵循,这个社会在精神上、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社会主要群体均能够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无须通过越轨才能满足。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这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不同等级的阶层,地位不同的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大家的机会均等,有机会从低的阶层,比较低的地位上升到高的阶层。通过对这个和谐社会的概念的了解,我认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有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前提,其次是稳定,社会管理有序,各方面矛盾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稳定;第三是公平,所有人的利益和权力都能得到保证,生活幸福美满,关系融洽、和睦;第四是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我认为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有两点原因。第一是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的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是现阶段我们的国情,要求我们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公平,注重全面发展,这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必然的选择。当前,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最大风险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政治风险源——腐败,导致政治上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权力认同度降低,易产生政治和精神的危机。二是经济风险源——失业,导致普通劳动者、弱势群体层面的社会成员利益受损,易产生经济、社会、政治的危机。三是社会风险源——贫富两极分化,导致一些社会成员产生相对剥夺感,易产生心理和社会的危机。因此,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因此,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执政规律和国情的深刻把握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只有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整个社会结构协调与和谐,顺利度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三、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当前来看,就是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政府的保障服务职能,健全社会稳定安全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谅解与宽容的社会风尚,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提出了七大举措:一是扭转财力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这项措施可以直接减轻基层群众,的负担,也可以是基层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各项社会事业;二是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三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这两条我理

解就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加大二次分配的力度。四是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减少贫穷;五是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六是变“人口大国”为“人力大国”,这主要指提高人口素质;七是建立全面节约型社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在中央提出之后,各方面都给予了充分关注,目前还在不断的探讨和完善。

我个人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应当考虑:第一,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范畴,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第二,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岗位的内容不仅包括为城镇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也应当包括农村劳动力安置。第三,缩小国内的不平等程度。第四,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第五,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单独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教育事业不在于是否产业化,而在于是否严格区分教育事业产业经营和教育事业的社会目的。

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只要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能早日变为美好的现实!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辉煌!

参考文献:

1.《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人民日报

2《建设和谐社会高层论述》---新华网

3《怎样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光明日报

4《如何深入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浪新闻

第三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九大任务”)是: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部署(近期的“五项重点工作”):①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②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③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④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⑤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

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①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

1.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澳门长

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

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有关优惠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

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

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5.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国际文化

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办好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

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7.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

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

第四篇: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目标又是过程,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和谐社会具体含义: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活力。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对于这些利益诉求,我们党充分尊重,并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这有利于形成一种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尊重人民诉求必须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而整合和凝聚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各得其所”。各得其所,指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能公正地得其所应得。公正是各得其所的本质,公正产生和谐,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才有可能使社会成员做到和谐相处,各得其所是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和谐相处是各得其所的结果。和谐相处是指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即人们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而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是核心。和而不同即尊重个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共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即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多样性的统一产生和谐,以人为本既尊重多样性,又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这一方面增强了各类主体的主体意识和竞争观念,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第二,从制度与机制上保证执政为民。把以人为本引入党的执政活动中,必须从制度与机制上切实保障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及执政公正和执政为民。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要求确立“以民为本”的干部人事制度。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执政为民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把领导干部的行为引向执政为民实践中去。第三,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性产生和谐,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政府行为中,就是要求政府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第四,提高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复杂矛盾与防范社会风险的能力。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到领导干部的行政工作中,就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及正确处理复杂矛盾与防范社会风险的能力。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从使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并使社会充满活力,到尊重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再到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与和谐相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共生共进,即形成一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因而,“共生共进”应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落脚点。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凝聚起来、进而形成合力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的一切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集中力量,形成合力,以共同促进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 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将其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域,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十五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从而使“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晰而深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国内格局,党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的要求,正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由此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 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 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第五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2. 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现实依据)在于: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

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

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

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

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

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上述六条重要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丰富内容,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分别反映了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内容。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五条举措: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6.党的十七大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全面夺取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进一步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目标和任务: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优化教育结构。

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大方针。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得收入。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者进行有效调节。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发展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

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第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

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千家万户。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一、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第二、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第四、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

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下载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分子学院讲稿用)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引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概念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2004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