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心理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员工心理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员工心理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讲师:谭小琥
谭小琥老师
老师介绍:
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清华大学特邀讲师
世界华人500强讲师
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
国际注册企业教练(RCC)
授课风格:
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理论家的才华。
谭老师的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有效,使我们受益很多。
——中国移动集团
讲师风格个性化,易听;易懂;易执行。
——南方石化
谭老师很多实用的方法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与管理能力。我们会再请谭老师给我们进行三天的培训。
——绿城集团
告别理论讲教、推崇实务操作、亲历案例分享、实战经验传导。
——中海石油
谭老师是集演说家、战略家、学者型于一身的魅力讲师!
第1页
——联邦家居
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辅导不容忽视
富士康职工半年内发生“十二连跳”,心理专家将其归结为新一代农民工的脆弱,而社会学者认为是经济转轨期社会公平问题的集中反映。康奈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增鑫说,现在的员工大多是80后青年,感情上比较脆弱,看问题也比较直接和简单,一旦有事情发生就不知道如何处理。对此,他认为,员工的心理问题如不及时疏导,企业就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全国总工会5月29日发文,强调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疏导,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提高一线职工劳动报酬,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长期以来,整治企业安全中强调物的安全超过强调人的安全,忽视了对员工心理安全的关注,使得员工的不安全心理长期存在,从而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埋下了不安全隐患。因此,解决员工的心理安全问题,提升员工的安全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些员工相遇,脱口一句话就是:“今天真郁闷。”还有的员工说:“今天我心情不好,别理我,烦着呢”.员工情绪不佳等心理问题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有:缺勤率、离职率、人际冲突增加,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下降等。因此,员工心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在,员工心理健康影响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前途的话题引起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如何做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辅导,以保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这是当前企业员工管理最为紧迫的问题,也是现代管理需要创新的课题。
一、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人的心理健康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是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从而不对自己提出苛刻的而非分的期望与要求,给自己确定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理想,对自己充满信心,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安然处之,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能理智地对待自己。二是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认识到他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能被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保持正常的沟通和交往。三是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充分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使自己适应时代的节奏与变化。四是有坚强的意志,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较长时间保持专注和控制行动去实现某一既定目标,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五是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做到把握现实,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六是有完整和谐的人格。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解、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七是有与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强度有关,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呈正比,与内、外压力呈反比。
1、外压力。外压力是指外界环境中存在着不良的应激源,形成一种压力,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它包括生理性、心理性以及社会性的应激源。生理性应激源有生活环境中不适当的温度、湿度、照明、空间和噪音等刺激,长期作用,会导致人的生理上难以忍受,并影响到情绪和行为。调查表明,长期高强度的噪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失调,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功能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嗜睡、乏力、智力下降等症状;在生活空间小的环境中人的侵犯性行为增多,焦虑水平高;室内气温过高,会使人头痛、恶心、多汗、视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等。
心理性应激源中,不良的人际交往是最重要的,人际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会导致人的心理不平衡,当遭受他人冷落、讽刺和漫骂时,心理压力加剧,如果对方也性格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更会使应激源的强度增加。
社会性应激源中,社会文化背景的不良或变化过分强烈,会形成巨大的压力,使人难以适应社会环境,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社会性应激源有很多,如就业压力的增大、家庭的突然变故、亲人的去世、经济状况的改变、住房迁移、制度变更,等等。
2、内压力。内压力是指人的身心需要未能满足,产生了挫折感,形成一种内部压力,影响到情绪和行为。人的身心需要包括很多方面:在生理需要上,需要一定时间的睡眠和休息,需要合理营养,需要适当的运动,需要漂亮的着装;在心理需要上,需要一定的安全感和受到保护,需要情爱,需要自尊,需要追求高层次的理解和尊重,需要公正与合理的评价并被他人所接受,需要独立,需要成功。这些身心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
满足,行为的动机不能实现,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失败感,内压力加大,最后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3、自我强度。自我强度是指个体应对内外压力的能力,这种能力与人的身心素质有关。由于遗传和环境条件的不I司,人的身心素质在个体间差异很大,如躯体健康者能正确感知和判断外界刺激,作出恰当反应;而患病者体质虚弱,精神萎靡,感知与判断力下降,对环境不适应。个性中的气质特征对自我强度有明显影响,如有的人灵活,行动迅速果断,对周围环境刺激敏感,很快作出反应;而另一些人行动迟缓,反应慢,沉默寡言,或是注意广度和持久性低,反应强烈,手脚不停,易分心,也难适应环境。另外,性格、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都对自我强度产生影响。
三、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辅导的对策措施
1、从心态培训上入手。心态是横在人生路上的双向门,人们可以把它转到一边,进入成功;也可以把它转到另一边,进入失败。心态的改变,就是命运的改变。我们不能预知生活和工作的各种情况,但正确的心态可以令我们能够适应它。拿破仑希尔曾风趣地说,“我们每个人都佩带着隐形护身符,护身符的一面刻着积极的心态,一面刻着消极的心态。”员工拥有积极的心态,就能拥有愉快的心境,就能有效工作、创造财富,追求健康、快乐和成功。
对员工进行心态培训就是帮助员工拓展观念、调适心态,建立有助于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态度的一种培训方式。可以说,这种心态培训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员工心理的健康发展。定期开展心态培训,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解除心理压力,树立起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
2、从改变心智模式上努力。心智模式是根植于我们心灵的想法、看法、假设、图象和印象,就好像一块玻璃能够微妙地扭曲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演绎。心智模式的形成受人们所经历的环境、人的性格、人的智商、情商和逆境商的影响,并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例如,很多员工不愿意多付出,旁观他人,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结果时间一长,发现自己渐渐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这就在于在长时间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不良的心智模式,因此,要想改变这种行为,关键就在于很好地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把企业作为我们的唯一来对待和呵护。
3、提高情商。情商大致由五种能力因素组成:一是随时了解自己的情绪,能立刻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是否正常,并能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二是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安抚自己,摆脱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三是激励自己,不为挫折和困难所左右,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和创造力;四是理解别人的情绪,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五是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要想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不仅应当具备很高的智商,而且必须具备很高的情商。情商与智商虽然各异,但两者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只有20%依赖于人的智力因素,即智商水平;而80%是决定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即情商水平。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制度,调节员工的情商。
4、提升员工自我察觉能力。自我察觉是员工通往全面发展的第一步,是成长的基本要件。自我觉察的品质不仅是客观的、诚实的,而且是没有偏见的。它不仅使人能觉察到“自我”,也能充分觉察到“他人”.它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承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接受事物的能力。它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与他人体会到同一种感觉,用他人的方法去认真思考,并能接受他人的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培训中要注重提高员工对外界生活的极强适应能力,以及对内心生活高度的自省能力,能明确地“自我定位”.5、提高自我领导能力。“领导”(Lead)一词的英文释义比较有启发性和新意:引导一一引导自己往……(地方去);引导别人去……(哪里)/领导一一领导好自己;领导好别人/体验一一过……生活;使别人过……生活/通达一一通向(达到)……地方;导致……结果。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发挥员工的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将员工的自我领导意识发挥出来。任何严密的控制,如果得不到员工的理解,或代替了员工的自我控制,可能会使员工屈从,从而在员工中间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就要加强员工自我超越的修炼。做到要每个员工不断认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完成对自我的领导和指引。
员工心理辅导与成长引导及员工心理素质提升训练
课程背景
为什么我们视力良好,却看不到眼前的真相?
为什么我们口若悬河,却在交流时言不由衷?
为什么我们双耳敏锐,却听不见真实的声音?
为什么我们付出很多,却很难实现目标?
为什么我们对有的问题强调多次却没有结果?
为什么有的下属做得不好,却自我感觉良好?
作为管理者的您,又如何准确掌握员工的心理变化?防患于未然?
---------------------------课程收益
第一天、员工心理辅导与成长引导
《员工心理辅导与成长引导》培训课程以管理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紧密结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现实情况,将员工工作动机与企业目标完美结合,培养员工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一种心智模式,并结合激励策略落实到管理制度中,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课程收益:
一、增强员工的心理素质,更有能力应对困境;
二、极大地提高个人责任感,勇于负责地追求自我成长;
三、改变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抱着欣赏、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四、提升自我价值及竞争力,使自己更积极主动,保持最佳状态;
五、增强公司团队的协作意识,突破协作障碍;
六、提高公司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保持团队的稳固发展;
七、保持感恩之心回馈公司,和公司、客户一起共赢。
一、提升自我认知
自我觉察——我的习惯和态度是怎样的个人突破——找出阻碍发挥热忱的障碍,并建立正确的习惯
阳光心态--自利利他,同事利行
二、建立阳光心态的四种工具
目标确定,知己知彼
事件中立,换位思考
重在过程,推己及人
提升情商,自他交换
三、提升情商与逆商的能力
自我觉察情绪的能力
平衡缓解压力的能力
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
四、管理与激励员工的艺术
满足需要:了解员工心理需求
确认满意:关注两种影响因素
促进公平:维护下属心理平衡
因人而异:注意不同激励对象
因境而生:采用不同内容激励
因时而动:采用不同方式激励
五、构建员工自我心理平衡术
打通上下左右沟通渠道,相互关爱,不再抱怨
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解决方案,突破困境,改善自我团队制胜,协作为先,创造信任共赢的阳光团队
六、心能转境界,积极创造未来
尽心、尽力、尽善、尽美
开心生活,快乐工作,在红尘中修炼自己
第二天、《员工心理素质提升训练营》
第一部分:员工的自我觉察
培养与提升员工自我觉察能力,能使员工为自己承担责任。亦即在刺激和反应间加入“觉察”的工作,觉察不是分析。
第二部分:员工的自我整合课程中将解析人的自我防御系统的形成,学习接纳自己,整合负面情绪,通过整合将使自己重建开放、流动的生命模式。
第三部分:解读心灵密码
深入研究人的先天需求与后天需求,解析各类“上瘾”等问题的背后真实原因;使自己具备“慧眼”,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起因,并学习心理技巧予以自我治疗,解决人际中的各项冲突;同时学习有效沟通模式,学会如何倾听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关爱,超越原有固定、刻板无效的沟通模式,重建人际关系。
第四部分:个人愿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自我整合和探索之后,清晰自己的价值观,结合自己的性格、气质、技能以及所拥有的外在资源,合理重建人生愿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盘点资源,设定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并有能力克服执行中的困难,描绘人生新蓝图。
第三天、问题员工的处理及心理疏导
《问题员工的处理及心理疏导》培训课程以管理心理学为核心,将企业管理技术与心理咨询技术相结合,使管理人文化、人本化,提升管理者的心理素养,每一个管理者都是员工的心灵导师,管理者掌握一些心理咨询与辅导实务,提升心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员工陷入困境与问题时给予有效的支持与辅导,尽快引领员工走出误区,从而自我成长,完善人格,实现企业目标。
课程收益:
一、学习管理者必备的心理学技能;
二、掌握心理咨询技术,厘清问题,看清真相;
三、面对企业问题员工,有效沟通与辅导;
四、学会管理授权,对员工因材施教;
五、增强心理调节能力,解决硬性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六、提升企业人文文化,加强员工归属感;
一、成为咨询型管理者
心理咨询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探索人类意识与潜意识运作的规律;
研究性格形成的动因,透视外在表现与内在心灵之间的关系;
二、心理辅导的三种能力
问题分析的能力
同理沟通的能力
和谐处理的能力
三、企业常见八种问题员工的应对策略
面对心理失衡型员工
面对习惯使然型员工
面对倚老卖老型员工
面对有恃无恐型员工
面对工作失宠型员工
面对家庭变故型员工
面对压力过大型员工
面对以牙还牙型员工
四、现场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 突发事件中的员工问题处理
模拟练习:员工心理疏导的方法 消除由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与影响
五、管理从“心”开始
管好自己,协助他人
梳理人心,同创共赢
挖掘潜能,高效执行
第二篇:员工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对象:
大学生辅导员
课时:6小时 课程内容:
一、辅导员的角色认知
1、辅导与员工成长
2、辅导理念
3、辅导员的角色认知
二、员工辅导
1、辅导员应具备的心态 积极心态 成长心态 付出心态 责任心
2、新员工辅导的目标
3、新员工有效辅导的程序 评估与沟通 制定辅导目标 识别“辅导”时机 协订发展目标/计划 实施辅导 评估效益
4、新员工辅导两种方法 职场内指导 职场外指导
5、新员工辅导技巧 聆听 提问 反馈
6、辅导员工的注意事项
7、案例讨论
下属寻求指示时,该如何指导? 下属进行报告的情况下,如何指导? 召开会议时,如何指导? 问题发生时,上级如何指导?
三、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1、认识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 互动游戏:画树
2、成功在始于规划 目标是人生的一盏明灯 员工成功铸就企业成功 案例:联合利华职业生涯规划 案例:海底捞成功的秘密 案例:华为职业生涯管理
3、职业生涯规划的模式 与现实妥协性 自我实现式 统合式
案例分析:刘迪的职业生涯规划
4、职业生涯周期
5、如何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案例:夏冰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篇:青少年心理辅导总结(职业生涯规划)
青少年心理辅导总结
2014-02-24
人不轻狂枉少年。
即使是青少年时代已经远远逝去,我们依旧还能清晰地记起许多点滴往事,不像现在,如果没有笔头记录,很多事情都记不住了。
青少年群体,即备受关注,又备受忽视。很容易迷茫,很容易痴狂。前几天爆出一则新闻,14岁少年网吧刺死父亲,曾经屡遭父亲暴打不反抗。元宵节刚刚过去的2月18日晚9点,湖南省娄底新化东盛网吧,一个14岁少年捅死了父亲。在亲友眼中,他是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在老师眼中,他是个顽皮学生;而他的朋友多是江湖混混,他是朋友眼中的“义气哥”。留守多年,孤独好强,屡遭家暴,爱上网,偶尔玩“杀人游戏”,是这个少年的标签。再看看近日的另一则新闻,四川宜宾一名17岁职高少年因为不想上学,居然PS恶搞“校长东莞嫖娼被抓”。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这几年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身体各个方面都迅速发育并趋于成熟;其次是,高中阶段——又称为“青年初期”、或“青年中期”,从14、15岁到17、18岁。高中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在生理发育上更加趋于成熟,智力方面也基本接近成人水平;第三个是大学低年级阶段,年龄从17、18岁到19,20岁。这个阶段与青年阶段衔接紧密,甚至互相重合,他们的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方面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往往令人觉得既幼稚又成熟,单纯又世故等令人啼笑皆非的两面性。
我任教于一所中高职并举的院校,有中职四年制、中高职连读五年制和高职三年制,年龄跨度在14~24之间,刚好处于这个青少年、青年阶段。每次开学第一节课实际上是最难上好的,尤其是那些无视老师、家长的管教,我行我素、得过且过的中专学生。前几天,刚好给一群已经在校读了三年半的中高职连读学生上课,这第一节课,全部是他们自己讲自己听,我一句话都插不进去。我简单讲了一个关于励志的小故事:两个起点一致的学生,二十年后却拥有完全不同生活档次,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生。结果被这些学生嗤之以鼻,他们是这样说的:
1.有的人就适合当工人,有的人就适合当领导,爱干嘛干嘛去; 2.那些爬得高的人,心眼儿太多,我就不稀罕这种人; 3.我就想每天打打牌、怠怠工,一个月拿个2000-3000元,够吃够喝就行了; „„
每当看着这样的学生,觉得自己非常失败,因为我觉得不能帮助他们什么。第二节课我带他们做了一个有关《水煮三国》的人物分析,让他们分析自己小组的同学谁符合什么人物的性格,都有什么特点。总共分了5组,他们的表现是: 1.第一组全在玩手机、聊天,只有一个同学按自己的理解写了答案; 2.第二组完全跑题,聊到爱情去了;
3.第三组是唯一有女孩子参与的小组,大家参与度较高,组长比较腼腆,但很认真地分析了每个同学;
4.第四组有个类似“大哥”的人物,很横,什么都不干,大家围着他小心翼翼的;
5.第五组没有听清楚我的要求是——分析每个同学,只分析了三个人,剩下的同学是随便分析的。
总结时,我想这帮孩子虽然在校已经这么多年了,但是很明显文化程度很欠缺,总结语言我就尽可能口语话,结果有个学生跳起来,说:“这种总结的这么通俗的话,写在笔记本上,让人怎么记录,怎么学习,像什么样啊?”看来,不了解这帮孩子,就贸然给他们上课,果然是毁了自己啊。
„„
我认为,如果要对学生做深入的生涯辅导,必须是一对一进行的才能尽其所以然的去做,集体进行生涯辅导可能适合那些领悟力比较强、自我发展要求比较高的学生,对于我上述说的孩子,好像不太适合。
我举两个我的学生的实例。学生甲,女,高职生。她多次来找我,问我她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留在北京,还是回河南。
我可不能帮她做如此重要的决定。于是,我说:我只能帮你打开一盏灯,让你自己看看自己有什么东西,然后一起分析这些东西能做什么,最后你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
我们开始了不同角度的聊天,从她的家庭、儿童时代、兴趣爱好、为人处事、世界观,然后发现她是个很喜欢幻想的女孩儿,颇有绘画板报设计才能,从小学开始练习太极拳,身体极棒。她乐于助人,为人真诚,朴实善良,很能吃苦,还有几分天真。学习虽然说不上刻苦,但也不至于太差,中等偏上。因为家庭经济不太好,一直勤工俭学,不挑吃不挑穿。特别尊重老师,对任何老师都是毕恭毕敬的。现在这样朴实的孩子,真的很少了。她母亲希望她回河南,找个事业单位,踏踏实实呆着就行了。她自己倒是有很想闯一闯、奋斗一下,看看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的想法。另外,她是个超级驴友,只要有空,背上行囊就走。虽然大学未毕业,祖国的大好河山没少去,游历了不少。
通过这些分析,她越来越了解自己,在简历设计上也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让她觉得,自己从小在普通的河南家庭长大,自己跟本地的孩子相比毫无优势可言,一方面想找个事业单位,想着能安安稳稳就行了;一方面想找个竞争性强的企业,豁出去奋斗一把。该生的思想真是前后矛盾,不知所云啊。但是,北京的很多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大多要求本地生源。同学甲找了好几家北京的事业单位都因为不是本地生源不予录取,一下子就被打击受挫了。
当她再次来找我时,显然又陷入了迷茫,不知自己何去何从了。她说:扛到本月底,再找不到合适的单位,我就回河南!我让她安静下来,然后一起分析了我校推荐就业的单位都有哪些,具备哪些特点,它们有哪些工作岗位。最终,我推荐她找汽车4S店的市场部的工作。她一听就蒙了,问:“市场部?不就是搞推销吗?”看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啊!我跟她详细介绍了市场部和销售部工作的区别,她才有所了解。
而今,她已经在北京一家规模很大的汽车4S店的市场部工作了一段时间,颇受领导器重,提前转正,还加了几次薪水,她都不敢相信。她的母亲从原来的坚决反对,到现在非常认可,也经过了一段时间。她已经深深爱上了自己的工作,并且还课外报了北京大学的专升本市场营销专业,力图更上一层楼。
另外还有一个学生的例子,是我早期参加教育事业接触的一名中专学生。那时候,学生乙,一名16岁的男生,从走进教室第一眼,我就发现了他与众不同。他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成熟,黄头发,好动,言行上很有社会小混混的感觉,但是眼神里流露出对一切事物的好感和接纳。这种说法有点儿奇怪,事后的确证实了我的感觉。他写字字迹工整,还有点儿秀气。小学四年级父母离异,法院判给了妈妈,但他跟爷爷一起生活。接着爷爷病故了,他去找妈妈,妈妈已经再婚,他自己一个人就跑去找了爸爸,那时候刚上初一。初一之前学习一直很好,但是初一之后,他就开始在爸爸、妈妈两家之间来回200公里的地方折腾来去,终于初二因为跟班主任意见不和,又跟母亲大吵了一架,辍学了。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流浪,走哪儿就到哪儿打工,自己养活自己。直到来到我们学校念中专,他希望一切重新开始。
这是个很美好的期待,希望重新开始,但是我太不了解他,没能帮到他。一年后,他因为跟其他班级男生打架,因为碍于我的面子,他没有还手,但是觉得自己的脸面过不去,坚持退学了。当然这件事之前,发生了很多男生和男生之间势力斗争的事情,学校早已看不惯他,巴不得他走人。他走之后,我在班级失声痛哭。他的退学,源于我太不了解他,所以我的所作所为,根本与他的发展,无济于事。他自由散漫的性格,和时不时流露出来的老大做派,看上去与这所规章制度严厉的学校,格格不入。但我仍然能发现他发自内心的那种善良,他特别愿意帮助人,而且从来不欺负弱小者。他自己有一套判断是非的标准,在他的眼里,我显然是迂腐不堪,过分心软的老好人。所以,很多时候,他不愿意伤我的心,让我为难,但是也不愿意按照我的要求去这样那样做。
这个孩子前段时间听说一直在打工,换了好几个工作,打了一次很大的架,脸上留下一道疤。
如果是今天的我,遇上当时的他,我应该会更明白自己怎么去引导他。但是当时的我,做不到,也成了我内心不能拭去的痛,无法直视的伤。
写完之后,看了好几遍,感觉不像是作业啊,一点儿学术性、理论性都没有。只能算是一点点工作总结和反省吧,之后要做的具体的工作还很多,记得是哪位老师说过,如果不能帮助自己的心,你就不要去想着怎么帮助他人。否则只是,毁人更深,毁己于无形。我现在自己都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解救自己还需要一段时间,解救他人作为对社会的回报,还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第四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导入:
场景一:工作时间不短了,跳槽次数不少了,但仍然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越来越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了。。
场景二: 看过不少书,听过不少讲座,但或是纯理论的纸上谈兵,或变成老师个人辉煌历史的吹水,总找不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场景三: 工作几年以后逐渐发现,很多当年学习成绩差、能力素质一般的同学和伙伴,现在竟然过得都比自己好。
场景四: 那么,现在,你是否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你对你现在的工作满意吗?
思考这些问题:
我现在在哪儿?
我要去哪儿?
我如何去?
我要怎么做?
一、“模糊人”变为“清醒人”
1、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发展四阶段
二、“被动人”变为“主动人”
1、职业锚的概念
2、五种职业类型的职业锚
3、挑担子的故事及启示
三、“消极人”变为“积极人”
1、成功的决定因素是“心态”
2、舒适区的形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你会感觉很舒服,但是一旦离开了这个区域就会感觉不舒服。因为舒适区是由你的习惯构成的。
哼哼唧唧在自己的奶酪窝里,特别舒服,觉得那个地方就是自己一辈子可以待的地方了。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奶酪被别人拿走了,就觉得特别彷徨和吃惊。不知道是谁动了她们的奶酪。但是她们一直相信有一天奶酪会回来的。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窝。觉得离开窝会很彷徨、很无奈。所以我们每个人,如果被舒适区牵绊太久就会很危险。
3、“不舒服”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要想舒服,你首先得不舒服。同样的道理,变革创新对于企业来讲是不舒服的,努力刻苦地学习对于个人来讲也会造成短暂的不舒服。但是,只有开始的“不舒服”,企业、个人才会有可能在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功。
每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中都给自己分阶段地设定了一个个新的目标,那么你就需要从目前这个位置走到目标中定下的那个位置,也就是说必须离开你的舒适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到达人生新的目标。
四、“封闭人”变为“开放人”
1、什么是沟通
2、故事(小王的故事)+启示
某公司早晨上班,发现小王请假没来。一打听,A说:“小王病了,好像还挺重的。”再问,B回答说:“小王病重,好像住医院了。”之后又有人问:“小王怎么没来?”C说:“小王住进医院,好像病危了。”再往下问,D说:“小王病危,好像快死了。”而事实上,小王只是打了个喷嚏而已。
这样一个过程,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这就是单向沟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扭曲,产生了偏差。有效的沟通,不但要有向前的渠道,而且要有回来的渠道,形成沟通的回路,才能够抗干扰。
五、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的有效途径
1、建立正确的心态
2、选择学习的领域
3、善用学习的渠道
4、采取有效的方法
5、突破思考的盲点
六、结束语
第五篇:心理咨询师与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咨询师与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资深心理咨询师,张丽十余年来一直都做着“科学+艺术”的工作。她在心理咨询师执业过程中,不断汲取着“营养”,利用持续的“充电”来稳步提升自己的实战技能水平。在谈到收获颇丰的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精品课程――中国社科院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张丽感慨万千,直言获益匪浅。“及时补充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一名心理咨询师来说,将会令自己体验到意想不到的丰富人生体验。”
知识大爆炸时代,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张丽介绍,在踏进自己咨询室的来访者中,虽然很多并不是主要带着职业生涯规划这个问题来的,但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她惊奇地发现有职业生涯困惑的个案为数还真不少。
她直言,当初选择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时,是真的考虑到该给自己心爱的职业“充电”了。“心理咨询师是一个需要不断补充知识、不断学习技能方法的职业。而心理咨询师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则不仅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到各类职业的知识,对自己做心理咨询有所帮助;而且还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具体可操作的技能和方法提供给急盼了解自己的来访者,帮助他们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和发展自身潜能,正确把握人生方向,创造成功的人生。”
在对自己的临床数据进行细致认真地统计分析后,张丽得出,有三分之一的心理困扰是因为压力引起的。“压力有情感上的原因,同时也有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够清晰。”
张丽介绍,在接待的许多来访者中不乏有企业优秀人才、精英,在出国读MBA或于国内深造后,发现自己的职业瓶颈依然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迟迟找不到突破瓶颈的方法,引起了心灵上的困惑、焦虑与迷茫。
“中国入世后,人才竞争日趋国际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多人都想施展才华,成就事业。可是毕竟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快,知识大爆炸时代的竞争压力、信息量日益激增,人们仅仅运用知识也未必能在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位。一些不能体察时代变迁和环境变化的人,往往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从而在自己的职业过程中紧张不安、不知道何去何从。因此,生存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的我们要学会了解自己,学会选择、策划自己和他人人生的学问。”
“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张丽说,在美国,职业生涯规划从4岁时便开始了;而在中国,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人们对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人生目标是什么?……许多事情上的规划都很模糊与被动。张丽指出,中国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清晰、主动、坚定的情况下,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人或许人生之路会走的顺利些,而如果学习能力差些,人生之路便会布满曲折与荆棘。
“人从一开始有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至少能了解、策划自己,自我效能(社会认可度、成就感、愉悦感、接近目标的程度)也会随着规划的坚定与清晰而不断提高。像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比如彩虹决策分析图、自我效能分析、职业类型与社会环境和谐度等。通过这些具体的方法,不仅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教师等可以掌握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普通人通
过学习,也将掌握到具体可行的„周密细致观察周围环境、科学挖掘直达成功资源‟的自助式职业生涯规划实战技能。”
“你不可能同时拥有80%的经理角色和80%的丈夫角色”
在谈到在培训班上学习到的具体职业生涯规划方法时,张丽提到印象最深的是“彩虹决策分析图”。
接受完培训没多久,张丽便在自己的咨询室接待了这样一位来访者。“来访者是一位牢骚满腹的妻子。她一直以为自己对丈夫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贡献,而当我与她一起将彩虹图画出来之后,妻子目瞪口呆。此时的她才发现,作为职业女强人的她,实际上已经没有精力再在生活中作为妻子为她的丈夫付出很多,那些„抱怨‟其实只是空穴来风。”
“实际上,许多来访者的压力来自角色上的冲突,也就是说来访者在某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很模糊、不确定,但是这种角色冲突他们自己往往并不清晰。”
张丽还曾经接待过一位来访者。
男性,处于30-35岁的创业期,他认为自己在公司里80%时间是经理角色,而在生活中80%的时间是丈夫角色。张丽在协助他做了彩虹决策分析图后,丈夫才意识到自己目前正处于创业期,即便是在回到家后,实际上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在思考着工作上的事,而丈夫角色的占比并没有达到80%。
人生的每个阶段或不同的阶段,由于精力和时间的有限,人们也不可能选择两个角色作为职业生涯的规划重头,生存在如今竞争加大的社会中的人更不例外。处于创业期的人们在工作和生活角色上的冲突会越来越剧烈时,清晰地意识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至理名言。在遇到上述职业生涯规划困惑的丈夫,要想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张丽建议可以与妻子达成共识,看是以追求事业上设定的目标作为共同目标,还是以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选择互相陪伴。
一个有职业生涯规划、定位和目标的人,和一个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定位和目标的,走过同样的人生,成就的事业也绝对不会相同。人生如同盖房,也需要有目标,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才可能向着目标的方向努力,才能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材料,创造条件,使自己获得成功。张丽建议,当你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出现困惑时,也不必慌张,不访求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运用彩虹决策分析图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教授的具体方法,帮助来访者很清晰地看到自己都扮演了哪些角色,那些角色的占比实际上是怎样的,该如何选择和策划自己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