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革命足迹 探访伟人风姿

时间:2019-05-13 07:3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追寻革命足迹 探访伟人风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追寻革命足迹 探访伟人风姿》。

第一篇:追寻革命足迹 探访伟人风姿

追寻革命足迹探访伟人风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报告

为了弘扬革命精神,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012年6月30日,由信息与控制学院十余名学子组成的红色小分队从南京出发,乘车前往江苏淮安,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我有幸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一起探访伟人的历史足迹。

做了两三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我们抵达了淮安车站。时值正午,队员们都是一大早起来赶车,现在早已饥肠辘辘,于是大家商议先找一个地方解决午饭,再找一家旅馆安顿下来,为明后几天的计划安排做好准备工作。一顿丰盛的午餐之后,我们找到了一家位于淮安总车站附近的旅馆。安顿下来之后,已是下午三四点钟,队长看队员们都疲惫不堪,于是提议明天再出发去周恩来纪念馆,今天先稍事休息一下,为明天一天的实践活动养足精神。

一觉醒来,隐隐约约听到了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拉开窗帘一看,天公不作美,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一天就遇上了大雨,但没有办法,我们的实践活动仍然要按照原计划进行,加之昨天已经浪费了大半天时间,后面的活动任务会更加繁重。我们不敢耽搁,于是一行人稍微整理了下,带上雨具出发了。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周恩来纪念馆,虽然是雨天,但是纪念馆门口仍然挤满了人,可见人们对总理的敬仰是发自肺腑的。周恩来纪念馆的布局有点特别,要从正大门进去以后,走一段较长的弯路,途经一个小湖,才到达纪念馆主体建筑位置。到展览厅有一段台阶,我们商议一下,等人少了点后拉上横幅照张相,为了突出效果,还让队员把雨伞放下来,那个时候还在下雨,大家咬了咬牙,坚持了一会,等相片拍好后,队员们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

参观完周总理铜像后,我们继续往里走,来到了史料馆,里面有周总理的生平记事和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的一些史事,资料,以及总理的一些遗物。这些展品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油画,这幅画是按照周总理在学生时期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当时的情景画的,在当尚显稚嫩的周恩来抬头挺胸,不卑不亢地说出这句话时,周围的同学都笑了,不是赞同的微笑,而是讥讽,的嘲笑,是啊,在当时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就已经很不易了,谁还会想到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但周总理却深刻理解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以至于在今后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周总理这种为国家,为人民的伟大精神值得身为学生的我们认真学习。我们在馆内走了一圈之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于是我们照了几张照片就回去了。

后面的两天时间,我们去了趟周恩来故居,跨进门栏,看到故居内景象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时候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北京四合院。故居占地面积很大,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周恩来小的时候家里很有钱,很富裕,实则未必,故居介绍里写道:这座院子是周氏家族的住宅,而非周恩来一家所有,并且周恩来小的时候因为家中无以为继还经常那衣物去当铺换钱以维持生计,家境贫寒可见一斑。三四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接近了尾声,三天的时间内,我们去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在对周总理生平事迹的进一步了解的同时,也对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感到无比敬仰,周总理为这个国家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人们从心底里对这位老人流露出来的尊敬和景仰。周总理的事迹在感动一代又一代人之后,他的精神亦将随着教

育一代又一代人。

——红色小分队成员XXX

2012年7月13日

第二篇:追寻革命的足迹

追寻革命的足迹——“红色之旅”韶山游感想

4月23日,经过一天的颠簸,先进性教育“红色之旅”考察团一行终于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韶山。虽然在火车上渡过了难熬的一夜,但当车徐徐驶进韶山冲即将到达铜像广场的时候,我依然感到心情澎湃,热泪盈眶。此时此刻,我心里不断想着同一个问题:当年毛泽东是怎样从这里走上投身革命之路的。到达铜像广场后,我们在团市委有关领导的带领下,步行到毛泽东铜像前,然后整齐地排成五行向毛泽东铜像鞠躬敬礼、重温入党誓词。我们眼前的这个毛泽东铜像,曾发生过一些趣闻,据导游介绍,当年运送铜像的卡车在井冈山旁非常“有灵性地”抛了锚,于是车队在那歇了一宿,也让毛泽东重游了他所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而在毛泽东百年诞辰当天,天空中则出现了日月同辉的奇观。这是不是传说,我们不想进行深究,因为这两件事情足以表明毛泽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他永远受到我们的崇拜和敬仰。我们接着参观了毛氏宗祠,这里是毛泽东和他的夫人杨开慧于1925年初春创办“农民夜校”的旧址,杨开慧曾经在这里亲自为农民兄弟上过课、教过歌。毛氏宗祠的正中央是一座戏楼,一副对联镶嵌在戏楼柱的两侧,其内容是: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胜神。对于此联的来历,此联的作者,我们不得而知,也无法考证。但它依然清楚地镶嵌在毛氏宗祠戏楼的两个柱子上,好象早就预示着这里会走出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宗祠内还开设了毛泽东家世展览,介绍韶山毛氏家族的记录和毛泽

东一家亲人英烈的历史。

下午,我们来到了毛泽东故居——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学习、成长的地方。这是一套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面临小塘,依托青山,几间青石泥墙和黑木灰瓦搭建的大房,里里外外收拾得非常干净。故居正中是供奉着神灵和先人牌位的大堂,两边则分布着主人的卧房、灶间和杂房。从故居大堂转过右厢房,可看到毛泽东的全家照。各间居室内均有木牌说明原为谁人所住,杂屋也都表明其用途,一应农具家什俱全。在毛泽东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

经过一天的劳累,参观完铜像广场、毛家宗祠、毛泽东故居,让我对毛泽东的一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

在离开韶山的那一刻,我从心底里发出感叹:一个小小的韶山冲,一个从韶山冲里走出来的普通学子,竟然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桎梏,使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中共中央目前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则是革命足迹的延续,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集中教育活动,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其根本着眼点是紧紧抓住永葆先进性这个党

建灵魂,进一步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确保党更好地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共产党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纯洁性,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完成老一

辈革命家未完成的使命。

红色之旅》读后感

《红色之旅》是一部历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苦历程; 《红色之旅》是一部画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波澜壮阔的壮丽画卷;

《红色之旅》是一部部凯歌,传承着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红色之旅》是一座座丰碑,记载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英烈的奋斗足迹。《红色之旅》又一次把我们带回到上个世纪那腥风血雨的年代:硝烟弥漫于整个中国大地,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国家四分五裂,国恨家仇??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时世造英雄,无数仁人志士怀着一颗赤忱的爱国心,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艰苦探索„„在此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带着历史的必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从此,中国的面貌涣然一新!

在这段跨越时空的旅行中,我们看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二十八年间,党克服重重困难,在逆境中谋求发展,由五十三人的小党派一跃成为劳动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坚力量,创造出万里长征等无数震惊万世的奇迹,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忠实代表,无数惊天地、泣鬼

神的感人故事闪烁出璀璨的光芒。

我们还清晰的记得,从嘉兴南湖的迷朦烟雨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霞光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的红岩英寻,从彩旗飘扬的天安门城楼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从响彻云霄的东方红到震撼太空的神舟飞船,这正是我们坚强的党??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潮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引领中国人民,用生命、用鲜血,用智慧,用科学谱写的振兴中华的壮丽史诗;实践证明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们是先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的忠实代表,是引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夺目旗帜。

一幕幕;一幅幅;一个个;一处处;一件件„„

漫步在大渡河畔,时空引领我们回到1935年5月,面对咆哮奔腾的大渡河,面对十三条光溜溜的铁索,面对敌军猛烈火力攻击,22名勇士手持冲锋枪,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弹,脚踩铁索,踏上了不归路,在枪林弹雨中,向河对岸冲去„„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红军创造了“飞跃”大渡河的奇迹,敌军妄想以天险阻挡红军的迷梦被彻底打破!试想如果亲身立于大渡河畔,望着万马奔腾的河水,恐怕无不胆战心惊,更何况要在枪林弹雨中沿着光秃秃的铁索跨越横河,同时发起猛烈攻击!但这看似不可能的壮举,革命先烈们却做到了,因为他们在参加革命的那一刻,就已经把毕生倾注于民族解放事业,即使面对在所难免的牺牲,他们任然坦然,任然视死如归!至此,我们似乎已经明白红色之旅为何如此振奋人心,我们不能不被先烈们磐石无转移的赤诚之心震撼和感动!

在书中我们住足在刘胡兰纪念馆时,刘胡兰气宇轩昂、正气凛然的雕像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又一次使我们想起这位正值妙龄的少女悲惨而悲壮的命运。时

年不足十五岁的共产党员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毅然选择死亡,坦然躺在刀坐上,迎接死亡的到来。在临刑前她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一身骇然正气!她牺牲了,然而革命胜利了,刘胡兰永活在我们心中!

经历《红色之旅》使我体验了先辈们的革命经历; 阅读《红色之旅》使我接受了一次红色洗礼; 感受《红色之旅》使我心灵受到一次次强烈震撼; 铭记《红色之旅》使我更加坚定了振兴中华的信念。

在这《红色之旅》即将结束之时,我不禁思绪腾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们用血肉和气魄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将永远在后世子孙身上延伸,祖国也将因此繁荣昌盛,奔向美好的未来!

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

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通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

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

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红色之旅”主要历经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他们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走进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吧。韶山冲是毛泽东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吧。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革命军队和

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

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走进福建上杭古田纪念馆吧。古田会议使党和军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在党的建军史上树起了光辉的里程碑。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过了28年的顽强奋斗之后,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第一声礼炮,使天安门迎来了新生,使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生。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正中主席台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红色之旅到这里全部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

创的。

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

第三篇: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延安精神

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延安精神

——赴延安学习培训体会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沈果

一、革命圣地 久已向往

“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住宝塔山”。延安,这一神圣的地方享誉全中国、全世界。半个世纪以来,各种不同肤色的人们,从天南地北、五洲四海到这座平凡而具有非凡魔力的小城,追寻哪些逝去和不易逝去的痕迹。

7月6日-8日,我有幸作为学院“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培训班的学员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培训,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几天下来,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了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几十年了,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而今却能身临其境。在延安,我们参观革命旧址,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与激励!

人们也许会问:在一片绵延起伏的黄土丘陵,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土壁峭立的峡谷山洞,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经济文化极不发达的穷山僻壤,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才来到这里的三万多

名红军精英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把一个世界打得粉碎,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世界!“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延安培育了一种战无不胜的精神,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延安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些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让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个石凳,还有架纺线的纺车。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是一样的。以致蒋介石到延安时感到十分震惊,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他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

二、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它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导下,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高度统一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精神支柱。

(一)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时的延安不仅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且还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负荷。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最终用血肉之躯,驱动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隆隆战车。

(二)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三)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这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四)延安精神,就是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党成立后的二十多年内,由于领导上的教条主义,从书本出发,一切照搬外国的经验,使中国革命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延安时期,清算了教条主义思想,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间题,走上了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道路。从此,我们党在思想理论、方针政策乃至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等,都有了一系列本本上不曾有过的新创造。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关于统一战线,关于党的建设,关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敢提出新颖的观点。从延安精神中我们可知,保守和落后是要挨打的,我们要进步,就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五)延安精神,就是民主和团结的精神

在延安时期,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我们党高举团结的旗帜、民主的旗帜,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向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同时,我们党内的民主和团结也搞得很好,党内民主生活正

常,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同志亲密无间,和谐一致,为全党的团结树立了榜样。如今,团结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并不只存在于志同道合的人群之中。我们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让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人感觉到心灵的温暖,这个集体就会很团结。一个团结的集体遇到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集体拥有个人无法比拟的无穷智慧。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团结就是力量!

三、学以致用 推进工作

枣园依旧在,杨家岭犹存。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之行归来,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才刚开始。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

延安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在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传承延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对司法行政系统的干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只有积极探索培训工作的规律,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的均衡发展,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才能为推动司法行政事业良性循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而言,行业院校服务司法行政工作需要,加强干部

培训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办学定位,树立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理念

司法警官院校是司法行政系统的重要资源,优势就在于人才和教学。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各项工作必须“根植于司法行政、服务于司法行政”,必须 “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需求”。特别是在当前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情况下,国家对警法类专门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顺应趋势、强化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认识,在做好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培训专业人才服务的同时,正确理解“服务社会需求”理念的内涵,在重视高职学历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注和各种必要投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能硬”,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跛腿”问题,最终实现行业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恪守“教师为本”,打造高质量的师资团队

经过多年的建设,各行业兄弟院校已基本拥有一只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数量均有较大提高。但是,这些教师能否适应社会培训的需要,作为社会培训的有力支撑还是一个问题。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师资,仅仅有高学历和高职称是不够的,教育培训市场需要的不仅是前沿的理论,更需要将这些理论与社会行业和受训群体的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对行业院校来说,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要改变过去 “临时组阁”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爱岗敬业的干训

师资队伍。师资的来源可以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行业院校内部遴选的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为基础,构建培训工作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通过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增加培训教学经验,承担主要的培训授课任务;二是从政府机关、大专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和社会企事业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和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三是从政法和相关工作一线聘请业务骨干和行家能手作为技能课教师,作为培训工作师资队伍的重要成员。

同时,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机制。比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聘机制,确保培训师资的质量;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师资培养计划,打造“名师”,完善后备梯队建设;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等等。

(三)提倡“制度优先”,建立完善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1.加强宏观管理,建立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党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职能部门为主体、我院各部门积极参与,努力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合力”,全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严格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主动切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优化教育培训方案;密切理论和实践的贴近度,增强授课的应用性和针对性,面向工作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切合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环

节,突出技能培训,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常规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加强日常管理,建立规范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各行业院校主动走出校门“学习取经”,学习兄弟院校和社会知名培训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增强社会竞争力。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强化业务技能,提高工作水平,建立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工作,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第四篇: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参观侧记

地阔为广,和谐即安。广土安辑,是为广安。位于四川东部的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5月23日这天,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参加全省廉政文化建设推进会的300多位与会嘉宾。在这个特殊的教育现场,来自全省各条战线的纪检监察干部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一幅幅展板,一件件实物,将历史的记忆镌刻成永恒。

每一个走进邓小平故里的人,脸上都带着一种肃穆的表情。驻足,观看,沉思,历史的烟云仿佛就在眼前浮现。

追寻伟人足迹,传承勤廉精神,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犹如一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全国各地游客的心里„„

这是一曲清风的颂歌„„

步入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中的“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巨型展板。整个展览分十部分,以邓小平在各个时期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顺序为“经”,以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为“纬”,以相关图片、书籍、史料等为“叙述”,36块展板,126张图片,10000多字的文字描述,立体展现了伟人一生勤政廉政、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和光辉历程。

据悉,组织策划“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在国内尚属首次。在广安,这一专题展被称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

“核心的精髓,在于将廉政文化、红色文化与广安独具的政治资源相融合。”广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姜怡说,在创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实践中,广安致力于挖掘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内涵,并以红色文化节、红歌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高品位地打造了廉政文化精品工程——“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览。如今,广安市委市政府的又一重大举措——“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

“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是全省最好的廉政教育基地之一„„邓小平廉政思想已成为广安廉政文化建设的最大特色,是广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四川省纪委副书记任俊年在参观完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时感慨地说。

“通过参观专题展,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勤政、廉政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其思想论述将影响和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年青人。”雅安市纪委教育研究室主任何敬在参观后发出了由衷之言。达州市纪委宣教室副主任唐赟则认为,这个专题展增强了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整个教育起到了辐射带动和推进作用,对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据了解,在“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试展两个月以来,前来参观的全国各地干部群众络绎不绝,多达10余万人次。

这是一种情操的陶冶„„

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里,光影技术堪称世界一绝的多功能放映厅循环播放的是《小平,您好!》史诗篇、风采篇和情趣篇。而瞻望邓小平生平事迹展、参观“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和观看革命教育片正是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的三部曲。

来到邓小平生平事迹展厅,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模拟场景,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克勤克俭、清正廉洁的一生。在一个个多媒体展示系统触摸屏前,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里面海量的历史音像资料应有尽有,小平同志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和那浓浓的四川口音总是让人感到亲切,而他老人家毕生清正廉明、执政为民、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更让人敬由心生。

邓小平生平事迹展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主题,紧扣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结合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分“走出广安”、“戎马生涯”、“艰辛探索”、“非常岁月”、“开创伟业”和“您好,小平”六个单元,展出文物170件,档案文献200余件,选用图片408幅,复原场景4个,制作多媒体620万字,运用壁画和世界首创的三机联放数字电影技术、多媒体展示系统,共同组成鲜活的立体空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邓小平辉煌壮丽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全面、真实地再现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光辉一生、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据邓小平故居管理局纪检组长杨顺高介绍,“如果想把这些文字音像资料浏览完,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相当于读完一部《邓选》。”

依依不舍地离开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前往清水塘、清风林等景点,漫步在青石小径上,清风拂面,心旷神怡。“清风林下留我影,两袖清风不染尘”,在石径两旁,雕刻着勤廉佳句的类似“廉石”别出心裁,随处可见。配合小平同志的轶闻趣事,有机融入廉政文化内容的讲解词,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情操。

从邓小平故居出来前往邓小平图书馆“清风阁”廉政教育阅览室,5公里的绿色长廊两旁,50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勤廉精神”的红色旅游广告,与邓小平故里旅游环线建安北路的廉政公益广告“一条街”首尾相连、交相辉映。“百姓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干部心中藏不得半点私欲”、“勤廉精神,代代相传”„„一句句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公益广告词沁人心脾,对广大游客和过往行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来到邓小平图书馆“清风阁”廉政教育阅览室,里面展陈的大量有关邓小平同志廉政思想的文献研究资料和反腐倡廉音响制品、报刊杂志,游客不仅可以当场浏览,而且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登录邓小平图书馆网站都可以查阅,畅读邓小平廉政思想的光辉论述。

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

近年来,广安市积极贯彻中央“建设一批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的要求,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城市景观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高品位的廉政文化景观,这些景观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影响着人们的情趣,使崇廉尚洁的价值观逐步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扎根。

在建好基地和建设廉政文化景观的同时,广安还着力拓展其资政育人功能,创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如与全国各地联合开展“五个一”特色活动,即:在邓小平铜像广场举行一次先进性承诺宣誓,看一场《小平,您好!》革命教育电影,听一堂小平生平事迹报告,看一次“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览,过一次组织生活。在华蓥山革命老区,推出“瞻仰一次红色文化纪念墙、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走一段游击小道、吃一顿游击队套餐、唱一首华蓥山之歌”等主题教育,体验式、互动式、启发式教育让红色文化有血有肉。推出“小平故里游,华蓥山上行”红色经典游等活动,把邓小平故里变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接受革命洗礼、激发爱国热情的大课堂。一次又一次,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在广安受到勤政廉政精神的洗礼。如今,邓小平故里已成为四川省红色旅游的龙头,“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已成为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

第五篇:探访英雄后人 追寻烈士足迹

探访英雄后人 追寻烈士足迹

振林学校三(1)李佩瑶

清明节前夕,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怀揣着对英雄的敬仰,一起到振林街道南关村去追寻栗振林烈士成长的足迹。

在淡雅朴素的院子里,我们见到了栗振林的后人,栗振林英雄的亲侄子,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栗爷爷。他坐在板凳上为我们讲述英雄栗振林成长的故事,我们所有小记者都沉浸在英雄平凡但不平庸的故事中。

栗振林烈士为了参军,17岁那年,丢下成亲不到一天的妻子,就去了集训队,以至后来妻子去部队探亲,竟然互不相识。栗振林烈士曾到贵州剿匪,期间因为工作突出,荣获二等功,后来又因为俘获匪首,功上加功。再后来,参加抗美援朝,牺牲在了异国他乡,年仅21岁。为了纪念英雄栗振林,1952年林县人民政府在当时的林州市一中召开了追悼会,振林区也随着就成立了。后来,人们还把林州市南关的一条南北直通大路命名为“振林路”。在烈士陵园内,有座威严的塑像,栗爷爷说,塑像正是按照英雄烈士粟振林生前留下的照片精心雕制而成的。

栗爷爷为了传承粟振林的精神,他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在村委会当了22年的村支书,为全村村民做了不少好事,一身正气,从不徇私舞弊。栗爷爷坚苦朴素,家具已经用了70多年了,一直没舍得换。

栗爷爷还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珍惜所有革命烈士用鲜血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

通过这次采访,我懂得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不辜负烈士遗愿,争做有志少年。

下载追寻革命足迹 探访伟人风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追寻革命足迹 探访伟人风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追寻革命足迹团日活动总结

    追寻革命足迹,学习烈士精神——烈士陵园之行科技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10k3班团支部 在这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班举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团日活动——烈士陵园之行活动......

    追寻红色足迹接受革命教育

    追寻红色足迹接受革命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追寻红色足迹,庆祝建党90周年,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特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足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

    2010年第三季度思想汇报:追寻革命的足迹

    敬爱的党支部: 周六的上午,我们小组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学校出发来到红楼,红楼周围早已不是当年的残砖破瓦了,四周环绕着高楼大厦、花园锦簇,但红楼本身依旧是红砖绿瓦,依旧散发着......

    追寻革命的足迹——中山陵之旅(合集五篇)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工学系学生党总支中山陵之旅活动 工学系学生党总支 “追寻革命的足迹” 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中山陵之旅 1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工学系学生党总支......

    追寻红色足迹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实践活动报告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甲午战争失败后,谭嗣同的诗句喊出了那时中国有识之土的悲愤。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

    追寻红色足迹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为了积极参加“永远跟党走”的暑期社会实践,本人于八月一日参观了位于建平县博物馆内,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陈镜湖烈士纪念馆。步入纪念馆,首......

    追寻红色足迹

    追寻红色足迹,践行崇高志向——基础部开展“红色校园文化年”活动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落实晋中职院宣字[2011]04号《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追寻红色足迹

    追寻红色足迹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辛: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风雨征程。 杨: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生活。 辛、杨:今天,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