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呼图壁县等地学习报告
赴呼图壁县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2012年10月21日下午,扎库齐乡组织人大代表、乡干部、四老人员共计赴呼图壁县观摩学习景观灌木和高档花卉产业发展情况。现将整个学习、观摩情况介绍如下:
一、主要行程
21日晚留宿奎屯。22日早重新启程,中午到达呼图壁。一进入呼图壁的县城市区就看到街道的绿化和美化,所用均是景观灌木和珍稀苗木,昔日的戈壁滩变成了美丽的绿洲,真正的塞外江南。车辆沿着省道S201北侧,沿道两边都是苗圃专业合作社。我们重点参观了二十里店镇苗木花卉基地,同时也是一个两万亩花卉氧吧徒步旅游区,将苗圃产业延伸到生态、旅游产业。在二十里店镇花卉基地,我们遇到了几个正在挖树的农民,据他们讲每挖一棵树,可以拿到80元的劳务费,有的一天挖5、6棵,有的一天可以挖到20棵。后面我们又去建成不久的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
参观完国家级苗木交易中心后,我们在回县城吃午饭的路上又在原呼图壁县旅游局党组书记现已经内退一名老同志的引领下参观了呼图壁县的“世纪园”。据介绍,世纪园占地380亩,投资8千多万元,里面的树木品种很多来自于苗圃基地,集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生态功能于一体,现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从呼图壁县出来后后参观了昌吉州二六宫的一个新疆常用宿根花卉繁育基地,叫花之海园艺有限公司。后又到安宁渠创兴四季苗圃参观。参观完毕已是晚上,在乌鲁木齐留宿一晚。23日早启程返回,晚上到乡里。
二、呼图壁县产业发展规划。
呼图壁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以现在的二十里店镇苗木基地为基础,由目前全县规模的5.2万亩,逐步发展为沿省道201线(东
段)和国道312线(西段),全长50公里,平均宽是3公里,东西向贯穿全县的苗木花卉产业带。其中,苗木生产10万亩,葡萄、酒花等林果生产8万亩,总产值12.6亿元,规划建设期10年,2015年达到育苗15万亩,经济林4.5万亩,2020年达到育苗23万亩,经济林8万亩。
作为呼图壁县农业后续支柱产业之一,规划以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周边各国为市场,通过苗木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和带动呼图壁县乃至全疆林业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和产业调整,最终把呼图壁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木繁育生产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
三、呼图壁县苗木产业的历史追溯。
翻开苗木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二十里店镇一个叫林场村的地方。该村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东距乌鲁木齐市72公里,距离呼图壁县城3公里,素有亚欧大陆桥之称的北疆铁路,312国道,乌奎高速公路,省道201线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1181人,以苗木种植为主,截止2012年全村苗木种植面积达21000亩。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是16800元。
上世纪70年代,二十里店镇林场村是一穷二白,种植结构单一,村民只靠种植小麦维持基本生活。有一位名叫李福斗的内地支边来疆的村支书带领几位村民大胆从外地购回一批小叶杨、北京杨的穗条,栽在了自家的几亩自留地里。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见到效益的村民们响应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号召,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开始扩大苗木种植面积,从此苗木种植在林场村发展起来。
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林场村的苗木由最初的杨树、榆树几
个常规品种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常规树种、常青树种、风景树种、花灌木、花卉、彩叶树种六大系列,186个品种,总面积21000亩的庞大规模。
40年来林场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始终把握市场信息,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睿智的林场人明白,小打小闹成不了大器,终究要被市场淘汰,规模化、集约化才是真正的出路。上世纪90年代末期,村里开始有人以公司化模式注册建立了一批私人小苗圃,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公开参与到各地的苗木招标。后来随着国家苗木政策的利好,村里越来越多的人不仅自己种植苗木花卉,而且还以苗木经纪人的身份参与到了整个市场竞争当中。他们以智取胜,分享着全疆乃至全国苗木大市场这一盛宴。为适应市场的规则,从2006年6月,村里组建了“世纪苗王”苗木种植合作社,打破地域界限,广交各界精英,使苗木产业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目前,全村共有苗木合作社12个,每个合作社少则十几户,多则几十户,覆盖了全村90%的苗木种植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林场村近些年取得的成绩,与村两委班子这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密不可分。为了把苗木产业做大做强,村两委班子积极协调,每年都分季节邀请专家给村民进行讲座和培训。村两委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利用农闲季节,带领育苗大户赴内地一些苗木产业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参观、学习。了解了市场,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村民种植苗木的信心。同时还从外地引起了大批苗木新品种进行培育改良,使其适应各种土壤、环境和气候。
据统计,目前全疆46%的苗木在呼图壁,而呼图壁90%的苗木在林场村。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疆供应的树苗出自林场村,首届亚欧博览会80%的绿化树苗来自林场村。每年植树季节疆内外采购树苗都到这里。林场村的树苗已远销至甘肃、青海、宁夏、陕西等地。今天
林场村已率先打造出了集体木良种选择,引进、培育、良繁为一体,科研,生产,示范推广,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服务体系。
四、呼图壁县苗木花卉产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简介
项目区位于呼图壁县城区以东3公里,省道S201线与城区主干道乌伊路交汇处,占地面积180亩,周边为呼图壁县苗木生产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中心主体建筑“呼图壁县苗木花卉产业综合服务大厅”设计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全钢架玻璃结构,局部地上两层。造型为六片舒展的叶子。设计造价4000万元人民币。主要功能包括:苗木展示、交易洽谈、信息发布、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生态餐厅、会议、办公等。
中心主要附属建筑设施有观光灯塔、停车场、休憩厅、餐饮部及部分观光小品。生产功能包括花卉苗木种植展示、苗木中转集散交易、智能温室育苗。同时兼具旅游观光、餐饮服务功能。
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带动呼图壁县苗木花卉产业的迅猛发展,最终将呼图壁县建成全疆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销售、物流集散中心。
五、呼图壁县苗木花卉产业科技园区
呼图壁县苗木花卉产业科技园区选址在县城东侧二十里店镇政府所在地附近,省道S201线北侧,传统农业生产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下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规划园区总面积2万亩。
该区土地原为当地农民分散承包经营的集体土地。经由镇政府牵头,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完成土地使用权的集中流转,实现统一规划集约经营,为节约灌溉、工厂化育苗等高新科技的应用创造条件。主要功能包括:新品种引起试验、工厂化育苗生产、大规格园林用苗培育、反季节广场花卉生产及各类常规造林苗木的生产。产品面向整个
西部地区及邻近周边各国。
第二篇:赴**、**等地考察学习报告
赴**、**等地考察学习报告
2019年3月12日至13日,由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副组长**、**带队,组织各乡镇分管冬枣产业负责人和工作小组成员一行17人,赴**市**区**镇、**市**县**镇考察学习。这次学习考察行程紧凑,短短2
天的时间,听取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经验介绍,实地参观了**区**镇水肥一体示范园、碧坊庭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猕猴桃“十里采摘长廊”;**县**镇**农业创意休闲园等几处基地。学习考察所到之处,大家都感受到当地强劲的发展势头,普遍感到这些地区特色产业种植、生态休闲旅游发展速度快、势头猛,许多工作走在了我们前头。
一、**镇
**区**镇位于山东省第四座高山“鲁山”北麓、淄河上游,是**市特级水源保护地、国家级生态乡镇。全镇森林覆盖率高达56.5%,猕猴桃基地海拔约300米,土质为弱酸性沙壤土,年光照时间2588小时,昼夜温差大,气候四季分明,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猕猴桃种植的最佳区域。
**镇立足自然生态优势,按照“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个乡镇”的思路,充分利用“土地流转补贴、生态特色产业直补、生态防护林奖补”等补助政策,大力流转整合土地资源,着力发展猕猴桃特色产业,全力开创富民强镇新局面。截至目前,**猕猴桃沿淄河两岸猕猴桃种植规模达到12000亩,是山东省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达到盛果期后亩产效益2万元,将实现产值超2亿元。
1、土地流转,打破发展瓶颈。2007年,**镇猕猴桃种植不到400亩,但这个数字还不到全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每户的面积很小,单户无法进行大规模种植,土地成为扩大猕猴桃种植面积的最大瓶颈。
**镇党委政府通过调研论证,最终在镇人代会上确定建设整建制有机农业镇,并把土地流转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对适宜种植猕猴桃的分散土地通过村集体统一承包并转包的方式,进行大面积土地流转。2008年,全镇对沿仲临路各村土地每平方1.5元(1000元/亩)的价格集体租赁,然后对土地集中统一划分,按照每3亩、5亩、10亩一个号对外出租,同时对于承租方由于种植猕猴桃前期投入较大、见效慢等问题,前三年的土地租赁费由镇政府按照一定比例承担;对连片10亩以内的种植户,每亩补贴100元;1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130元,并对种植户提供苗木和技术支持。土地流转、技术支持、种植奖励,一系列措施调动起了农民的积极性,也为连片种植打下基础。
2、以质取胜,加强科技研发。**猕猴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它所具有的口感纯正、酸甜适度、细嫩多汁、芳香浓郁的独特品质。经过30年的不断改良,**镇结合当地独特小气候、优美的生态环境等优势培育出了自己的品种“**碧玉”,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获得“**猕猴桃就是有点甜”的美誉。
近年来,**镇十分重视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将新型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应用到猕猴桃的种植管理过程中。例如,首创一杆两蔓少枝多芽、园内生草等新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镇南南村的水肥一体示范园区,占地面积10亩,全部采用世界一流的以色列管件和技术,依托专业技术公司设计安装,节水增肥效果明显。
3、内涵发展,提升品牌价值。**猕猴桃发展注重农业品牌化建设,紧紧围绕“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拓市场、保安全”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将**猕猴桃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业品牌。
镇党委、政府连续举办的四届猕猴桃旅游采摘节,进一步扩大了**猕猴桃的影响力。同时,积极组织猕猴桃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到北京、上海、南京、济南、青岛等地进行宣传和品牌推介,不断扩大**猕猴桃的知名度。**猕猴桃凭借其口感纯正、酸甜适度、细嫩多汁、芳香浓郁的独特品质,正吸引着全国各地旅客来此采摘做客。
4、长远规划,提升产业带基础设施。**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推动猕猴桃产业纵深发展目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实施猕猴桃采摘区环路修建、猕猴桃产业带基础设施提升、猕猴桃文化休闲广场建设等大项目。
通过运作PPP项目,珍珠村至南坡段全长16公里、宽2米的采摘步行路工程顺利实施,采摘园区两侧已建成大中型停车场3处,采摘园看护房及四周围栏统一建设标准,提升猕猴桃特色旅游产业镇整体形象。
二、**镇
**创意农业休闲园位于**县**镇**山,总投资10亿元,由10多家投资商成立新公司——吉利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建设,是一个集林果生产研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生态旅游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创意休闲农业园区。
园区依山傍水,生态优美,气势宏大,占地面积10000亩,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归集荒山和耕地。目前,一期工程园区完成投资7.5
亿元,建成休闲采摘园3个,种植大樱桃、甜柿、核桃等果品,养殖鹦鹉、孔雀、天鹅等多种名贵观赏动物,建有接待中心、果树研究中心、民俗展览馆、特色民宿等设施。二期工程主要建设综合接待中心、沂蒙民俗展览馆和老年公寓等。园区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山与水、林与石、人与自然互相映衬、完美融和。
园区秉承创意农业理念,应用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园区科技含量。采用了微喷微滴灌技术,建成水肥一体化示范区;运用智能农业技术,实现终端集中控制,达到了精准化农业生产。休闲采摘区应用了壁蜂授粉、果园生草、物理杀虫灯等现代生物技术,安装了600盏太阳能杀虫灯,使用了诱捕器和黄板等田间植保器械。安装田间气象自动监测、人工影响天气设施,实现全天侯气象数字监控,降低自然危害,提供综合高效的田间气象服务。园区在建沂蒙果树研究院,楼顶安装2千平米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设立了优质林果标准化生产试验园。该园区是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典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考察**创意农业休闲园时指出:园区利用荒山造土地、不与粮食争农田、大搞休闲农业促增收的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
园区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衔接,达到了“农业园区景区化、农业设施生态化、生产过程体验化、农民从业导游化、耕读休闲大众化”五化标准,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被确定为农业部工作联系点、全省、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AAAA旅游景区、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和全县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点。
第三篇:赴北京等地考察学习报告
关于赴北京、天津、合肥、西安等城市 考察学习科技金融结合情况的报告
根据靖平书记、书成市长关于促进我市科技金融试点要搞好考察学习的指示精神,5月2日至5月10日,由市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唐凤泉副市长带队,科技局、金融办、人行绵阳中心支行、市政府研究室有关人员一行8人组成考察组,对北京、天津、合肥、西安等地科技金融结合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期间,考察组听取了四地政府、科技、金融、企业有关负责人情况介绍,深入科技企业、金融中心、交易场馆实地观摩。考察团成员普遍认为: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发。现将考察学习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这些城市科技金融结合的特点
这次考察的几个城市,都是获批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的城市,科技金融环境俱佳、科技金融结合程度很高、科技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具有以下几个显著共性特点:
一是科技金融结合起步早,基础牢。以北京为例,该市在强具科技实力、独具政策优势的基础上,早在2001年建立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2004年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并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展业通”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成功搭建起科技与金融联姻的桥梁,使资金要素在 1
科技企业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市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既为科技中小型企业谋到出路,又拓宽了资本市场的投资渠道,更在全国、全世界打响了北京的科技品牌。
二是财政科技投入比重大,效率高。从考察组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北京科技研发经费每年投入超过7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5%以上,天津滨海新区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促进科技金融的结合,占其财政收入70亿元的14.3%,合肥、西安每年投入科技金融的经费都以两位数递增,其中合肥连续三年增幅在50%以上。财政科技投入的大力支持,引领和撬动市场更大的资金介入到其中,使越来越多企业走向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和税收培育了强劲活力。以天津为例,以科技企业为主体的滨海新区GDP增速在全国保持领先,占该市GDP比重达53.7%,解决了全市75%的就业。
三是科技金融结合市场大,前景广。考察组此行考察学习的城市都是全国及至全球科技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为科技金融的有效结合提供了动力引擎。尤其是这四个城市在科技金融结合上已探索多年,基本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可行有效的政策措施,极大促进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近年实现增加值3000多亿元。通过多年的投入耕
耘,有的城市科技金融结合的成效已初见端倪,科技型企业在为本地经济发展、稳定就业、树立城市形象和财政创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挑战中,科技型企业体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
四是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多,作用强。有人形象地把科技和金融比喻为“信号源”和“放大器”。考察组此行考察的城市,在抓科技金融结合工作上,主要扭住了两个关键,一是抓好了信号源的提供,二是创造条件发挥放大器的功能。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引导资金,尤其是银行敢于突破、不断创新,为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量身打造的金融产品,带动中小型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确保了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化项目尽快落实、尽快见效。考察组据北京市相关部门介绍,北京市中关村70%的上市科技型企业都是受益过政府主导的金融产品。
二、几点思考及建议
绵阳与北京、天津、合肥、西安等地相比较,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既有相对劣势的地方,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市作为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十六个地区中唯一的地级市,如何通过金融的手段,发挖绵阳的军工科技优势,使其就地转化为现实的地方生产力,是绵阳科技金融结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然,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绵阳科技城前进发展的一个方向,不是一朝一夕可蹴就的,需要多部门、长时间的努力才得以实现。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发展为主线,强化市场化、多元化意识,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政策性资金为引导,创业投资为龙头,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核心,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为两翼,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现代科技金融体系,形成科技与金融两大要素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科技金融结合体系。领导重视是关键,科学机制是保证。必须建立一套以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运转快、效率高的组织体系,运用综合配套试点政策,完善试点方案,大胆突破,敢于先行。由科技牵头,协调财政、金融、发改、经信等部门,以专业人才为主组成队伍、形成合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搭建科技金融无缝对接的全方位服务平台,为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实现对接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是加大优化财政科技投入。要站在为历史负责、为绵阳的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在相关领域理清财政与科技、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只有财政对科技金融的必要投入,才有财政收入结构的不断优化,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加大财政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就是在放水养鱼,同时必然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领和撬动作用,带动资本市场流向科技企业,要彻底改变过去财政直接向企业无偿投入的支出方式,真正克服政府资金投入有失公平、效率过低的缺陷。尊重市场规律,采取专业化操作,优化财政科技投入,使有限的政府资金确实起到加倍、放大的作用,最终激励企业自我解决融资问题。
三是推动创新科技金融产品。科技金融结合,金融要以
增强对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为核心,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新政策,新措施,在试点机制内先行先试,进行本土化创新。依照“银行+担保+合理的风险补偿”模式,由政府科技部门、银行、创投、担保组成,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的产物,通过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和银行金融服务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机结合。银行要在产品创新上狠下功夫,运用银政、银投、银保等合作机制,推出一系列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创新产品,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贷款、合同能源管理贷款、银投联贷、跟进贷款等,营造科技型中小融资的有利环境,形成“企业融资无障碍,资本投资低风险,金融服务全方位,财政投入高效益”的科技金融体系。
四是加强与试点城市的学习交流。大多试点城市均成立了科技金融结合的交流平台,都想在这场“摸着石头过河”的创举中先声夺人、大展身手。其中以温州最为突出,该市规划定期开办科技金融论坛和研讨会以,设想把温州打造成全国性金融论坛的基地。绵阳在科技金融结合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形势需要决定了我们没有第二个选择,只有奋起直追,学人之长、为我所用,主动与发达相似城市结成对子,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甚至以其为师,组织政府、科技、金融、企业界代表定期“取经”,拓宽信息渠道,追求优势互补,最终实现科技金融试点、经济方式转型双丰收。
第四篇:赴蓬莱市等地考察学习报告
赴蓬莱市等地考察学习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8月18日—20日,县全域旅游考察团赴蓬莱市、长岛县、威海市、崂山区及沂水县等地考察学习了全域旅游以及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出考察的基本情况
这次外出考察学习,结合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实际,以如何在新起点、高起点把全域旅游做实做好为核心主题,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为我县全域旅游发展开拓新思路。本次考察有三个特点:一是安排紧凑。三天时间行程1400多公里,考察了蓬莱市的三仙山景区,长岛县的黑石嘴村渔家乐、九丈崖景区、长岛国际度假区渔家墅项目、南北长山岛环岛慢行旅游服务系统项目,威海市的华夏城景区、崂山区的北九水景区以及沂水县的天上王城景区和泉庄镇元宝山农家乐等9个点,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效率很高。二是针对性强。本次外出考察学习与仙境海岸旅游线路相结合,考察点涵盖了旅游大项目、景区建设、乡村游、农家乐、民俗村、全域旅游发展等内容,针对性非常强,对我县旅游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三是人员构成合理。考察组由县领导以及旅游主导型乡镇、涉旅部门、部分民俗旅游村、景区、旅游企业的负责同志组成,人员配备齐全,提高了考察学习实效。
二、各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和特点
一是旅游发展规模化。坚持把旅游业做为支柱性产业来培育,加强市场化运作,用大投入换来了大产出。蓬莱市三仙山景区是由蓬莱市八仙过海旅游公司投资32亿元建设的5a级景区,景区风格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主,景区内的珍宝馆、木雕艺术馆、玉佛寺收藏了大量世界级艺术品,数量多、品位高,极具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威海市华。
刚开业,年接待游客已达到170万人,并且还处在上升态势。
四是宣传营销特色化。旅游人数多的背后说明各景区宣传营销力度大,依靠积极有效、富有特色的宣传营销来吸引游客。蓬莱市三仙山景区坚持“大媒体宣传、大活动引导、大手笔策划、大营销造势”的思路,投入近千万元资金,从品牌宣传、节庆活动、网络推广、落地投放等方面开展营销活动,推动了客源市场快速增长。崂山区北九水景区依托南崂山的名气,找准市场定位,积极融入“山海奇观”旅游线路,大力推广“九瀑十八潭”北九水旅游,令崂山旅游后发地“北崂”旅游迅速升温,实现了崂山游客的“南源北引”。沂水天上王城景区利用纪国藏兵洞扩建了地下冰宫,特别是耗资千万元推出的国内高山第一马战“王城保卫战”,再现古代纪齐两国交战场景,特色鲜明,令人震撼,是景区的一大亮点。同时各景区定位准确,每个景区都有一个主题,威海市华夏城以华夏文化为主题,蓬莱市三仙山主要以佛教、园林和收藏为主题,沂水县天上王城以古代纪国遗迹为主题,各景区主题明确,再加上大力度的宣传以及游客的口口相传把景区的主题内涵进行推广,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三、几点启示
一是注重坚持政府主导。旅游产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规划布局、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生态保护、资源开发、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等,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沂水县旅游业之所以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主要靠的就是政府重视和主导,沂水县委、县政府在全面分析本县资源、区位、竞争力优劣的基础上,转变发展思路,果断将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聘请省内外旅游专家考察论证了沂水旅游资源,确定了旅游发展方向。同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思想解放,抢抓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亲自靠上抓旅游,到景区现场办公,解决困难问题,全县各部门围绕旅游进行配套支持,为旅游发展创造了干事创业的“大舞台”。长岛县成立了旅游行业管理委员会,实行政、事、企分开,并将旅游工作纳入全县各部门年终考核,实现了全部门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格局。二是注重市场化运作。发展旅游业要靠政府力量强力推动,也必须依托市场,这其中各地本土企业的超前发展思维和投资旅游业的魄力,令人印象深刻。沂水县旅游业的成功得利于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的通力合作,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尤其是本地资金的注入,如天然地下画廊景区由县供电公司职工和院东头乡留虎峪村农民共600多个股东合作开发完成;地下大峡谷由龙岗旅游集团投资1500余万元开发建设,天上王城景区由该县纺织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仅用三年时间就收回了投资。蓬莱市三仙山景区的投资商自2003年开始投资旅游业,已先后投入60多亿元建设了蓬莱八仙过海旅游景区、蓬莱海洋极地世界、泉城海洋极地世界等旅游项目,目前拥有5a级景区和4a级景区各2家。威海市华夏城景区也是由当地民营企业家投资建设,同时该企业还在厦门市投资28亿元建设神游华夏园项目,对旅游业的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在这方面,我们**的企业家与他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是注重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效利用整合旅游资源是各地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也是共性的经验,如何把分散的资源和景点连成片、穿成串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点。长岛县发展全域旅游的经验做法之一,就是在去年启动实施了总投资3.66亿元的南北长山岛环岛慢行旅游服务系统建设,总长度99.9公里,由综合交通、景观、服务支撑三大系统组成,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条旅游环线,实现环岛景观和旅游资源的有效串联,极大地提升长岛县的旅游品质和档次。同时该县把全岛定义为一个大景区,一、二、三产业围绕全域景区化建设,全岛资源向旅游业发展倾斜,道路、供水、供电、住房等基础设施都围绕旅游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推动旅游和城市建设、渔业生产、妈祖文化的融合,实现了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
四是注重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考察所到各地大都在旅游资源的利用上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以威海市华夏城为例,该景区建设原址为44个废弃的采石坑,建设初衷是为了将废弃采石坑进行植被绿化恢复,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初期仅植树造林就达660余万株。建设过程中投资商看到了旅游发展前景,又加大投资对一些大的废弃采石坑开发利用,建设了滴水观音、水上楼榭、未来战争馆等项目,特别是景区内的著名景点360度山水实景演出现场和圣水观音动感音乐喷泉广场都是利用废弃采石坑建成,使该景区成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典范。
五是注重旅游开发的创新性。旅游产品打开市场的秘诀在于填补空位,而不是跟风复制。蓬莱市三仙山景区在古典园林建筑群、保护自然历史宝藏、传播传统文化三方面独具特色;威海市华夏城是以展示东方古典文化为主的大型生态文化景区。特别是从沂水县形成的“地质奇观、山水风光、沂蒙风情、红色之旅”四大板块也可以看出,该县虽然也有山岳景观、红色旅游等资源,但却是以“洞”兴业的。如果最初沂水的主打产品定位为“山”,就会陷入与周边名山的同质化竞争当中。因此,旅游项目的招引建设要因地制宜,提高项目策划、规划水平,实现特色性、带动性、市场性的有机统一。在策划、规划上要舍得投入,应坚持高起点定位,突出特色,防止旅游项目雷同化、房地产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四、下步工作思路和建议
(一)增强全域意识,准确把握旅游发展趋势。坚持用景区的理念来统领思想、指导工作,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化。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同时推动各乡镇把各自镇域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所有工作都要用景区的意识思考,所有项目都要用景区的标准建设,所有产业都要用景区的理念提升。
第五篇:赴西华等地学习参观报告
赴信阳、西华、遂平参观考察报告
我们30余人先后赴信阳、西华、遂平三地进行参观考察,主要三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学习和交流。虽然考察时间很短暂,但是也感受到了他们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各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西华县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分为食品加工、轻纺鞋业、生物科技、机械化工等四个工业园区。截止目前,西华县产业集聚区内已入驻企业有河南御豆坊食品有限公司、西华凯鸿鞋业有限公司、广东虹昌鞋业有限公司、广东兴佳期贸易有限公司、佛山市宝力丰包装人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
信阳市产业集聚区位于信阳主城区北1公里,包括工业城和羊山2个片区共8个特色“区中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和茶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是河南省首批8个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之一定位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着力发展智能显示终端和智能通信终端2大产业,打造智能显示终端、智能通信终端和数码音影3条产业链。现已入驻泛蓝科技、天盈光电、台商电子等54家电子类企业。茶产业园区,定位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茶研发、茶文化、茶博览的重要基地。现已入住五云茶叶、文新茶叶、卢氏茶叶等全国知名-1-
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遂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根据“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原则,将整个集聚区规划为化工园区、造纸园区、食品工业园区,围绕食品加工主导产业,努力打造建设生态化新型产业集聚区。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思想意识超前
之所以三地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发展迅速,最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拥有开阔的眼界,能够敏锐的发现机遇甚至主动的创造机遇,能够动态的、创造性的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
(二)发挥优势,明确主导产业
产业集聚区发展,突出主导产业是核心,西华、信阳、遂平三地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均坚持突出产业集聚,抓好重点企业带动,带动关联企业链式发展。西华以食品加工、轻纺鞋业、生物科技、机械化工为特色;信阳以电子、茶叶等为主导产业,链式发展;遂平县以造纸、食品为主导产业,均取得显著成效。
(三)强力招商
产业集聚区是招商引资的主体和平台,开展大招商重点就是
为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三地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采取各种措施,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主要是突出重点,主攻关键,大
招商、招大商、真招商、招真商,集中围绕一个主导产业,选择一个地方,突出龙头带动、市场带动、配套带动和技术带动,着力培育和兴起一个产业集群。招商项目均按照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落地,打破了行政区域界限,促使相关联的项目集聚发展,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更加专业化,大力推动了产业集群培育。
三、体会和建议
(一)强化主导产业集群培育 整合提升起重装备特色制造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壮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招商引资、加快已签约入驻项目建设等方式,大力推动汽车产业园建设,扩大产业规模。
(二)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
瞄准起重行业世界前十强、装备制造业国内前十强及央企,紧盯郑州、开封汽车整车配套项目,找准战略结合点,加强谋划包装,力争年内新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或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在做强自身品牌的同时,积极实施企业战略合作,大力推进与德国德马格、美国威廷、上海振华、中航重工、太原重工、三一重工、西班牙伊利萨尔等知名企业的合作,努力把长垣县产业集聚区打造为全国知名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手段,积极促成在谈重点项目早日签约;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新签约重点项目早日落地。
(三)提升综合配套能力
通过完善配套设施,促进功能集合构建和产城融合发展。围绕创建城市新区目标,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在完成产业集聚区内主干路网全覆盖的基础上,强化与各专业园区的对接互通。在扩大路网覆盖范围的同时,加快推进集聚区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通讯、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集聚区发展服务平台。
(四)深入推进产城互动发展
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统筹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加快产业集聚区内村庄搬迁步伐, 促进集聚区与城区功能设施共享,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五)切实加强要素保障
集中力量破解土地、资金、人才、服务等影响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产业发展,根据经济发展计划和总体规划,为工业企业产业升级、战略重组、科技创新、银企合作、企业招用工、营销管理等方面搭建服务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