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谭庄三中关于危房改造和新建学生寝室的申请报告[范文模版]
谭庄三中关于危房改造和新建学生寝室的申请报告
谭庄三中位于谭庄镇肖谭行政村,距周漯路仅200米处。学校兴建于七二年,占地26亩,在校生860人,教师37名,现有十二班规模的教学楼一幢,平房114间。2004年市财政批20万元新建的二层高,每层只有9间房的小楼,暂用作电教室。
㈠目前学校困难
⑴学生寝室紧张,800多人,40间寝室,每20人一间室内住不下,只好让肖谭村的学生常年在家就寝。这种情况目前恐怕在全县也极少见。
⑵教师住房紧张,集体办公室没有,唯有寝办合一。
⑶现存C级危房18间,最大裂缝有6厘米左右,房根角的砖掉得不成形体,而且还有5名教师住在里面。
⑷学校基础设施过差,厕所不够,大门几欲倾倒,水塔年久,饭棚需建等。
㈡上述情况,敬请领导查核后,迅速给予弥补。
商水县谭庄三中2009年3月11日
第二篇:危房改造申请报告
危房改造申请报告
上级领导:
我叫
58岁,祁阳县羊角塘镇茶园七组人,家里人口3人,本人身体常有病,老婆系先天性痴呆,现住在一个60平米的土砖危房里,房屋已有部分倒塌,十分危险,无法居住,家里经济没有来源,请上级给予批准纳入危房改造照顾范围。
申请人:
2016年4月13日
第三篇:危房改造申请报告
危房改造申请报告
某某镇镇建站:
我系某某镇某某村魏家坊组村民,全家七人,现有土房,约110平方米,其中一间厨房,三间房间。自建房至今,已有40年,加上年久失修及连续几年遭遇风雨灾害。自2000年起,房屋出现了许多裂缝,房顶上的瓦片经常出现漏水现象。目前房屋已经摇摇欲坠,险象环生,危及全家生命安全。恳请村委及某某镇镇建站及时核查危房险情,帮助向上级申请同意危房改造。特此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18年2月27日
第四篇:危房改造申请报告
尊敬的教育局局长:
我们学校是一所拥有400余名学生、12个教学班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的农村小学,校园居村中央,三面邻居民,西边靠环村路,地势较高,排水畅通。
学校共有教育教学及办公房8排,大都建于六、七十年代。其中土木房屋七排,砖灰窑洞一排,建筑面积共计160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面积为1300平方米,办公用房面积为300平方米。其总体面积可供正常教育教学使用。然而,因诸多原因造成了建筑物岌岌可危。年深日久,风雨侵蚀,已使7排教学用房漏雨日渐蔓延,土坯墙体裂缝日增,给每学年开学造成无休止的修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给办学单位红牌警告,但苦于现状和彻底改观的资金缺乏,只好望洋兴叹,提心吊胆地办学。
今呈书各位领导和主管部门,救我校400余名师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今秋支村委会决心彻底改观校园旧貌,重建和改造工程共计1800平方米,工程造价130万元左右,但我们只筹措资金30万元,距彻底改变的巨资相差深远,恳请上级部门和领导厚爱关照,为我校创设平安校园以鼎力扶助!
申请人:
申请日期:
第五篇:草庄小学危房改造项目的申请报告.
草庄小学危房改造项目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上级领导:
我校坐落于潘洼村中心,占地面积7248.58平方米。学校所在地人口集中,所辖两个行政村,共有人口4500人,适龄入学人数300多人。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合理,管理制度严明,师德师风高尚,教学质量较高,经上级政府规划化,定点布局后规定,我校被县教育局、南岗乡人民政府确定为本乡四个完小之一,服务于所辖两个行政村。
学校现有教职工13人,1-6年级6个教学班,幼儿园1个班,在校学生共207名,其中幼儿55人,学校现有教室、办公室、电脑室、图书馆等共38间,建筑面积1008.5平方米(含12间D级危房288平方米)。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我校的危房问题,多次赴我校对教学设施进行检查,情况如下:
一、我校东教学楼是由村民集资建造的,共18间,面积432平方米,建成后到目前没有大规模维修,目前教学楼室内比较陈旧,防盗窗户的钢材已经腐蚀很严重。
二、我校现有1985年由村民集资建造的2排各种活动室、器材室及教辅用房12间,面积288平方米,墙体多处倾斜、裂缝,房顶大面积漏雨,经鉴定后定为D级危房。
三、我校152米围墙严重外倾,上级领导检查后反馈的信息是观察使用。以上情况,直接危及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师生不能正常上课学习,学校的教学秩序不能正常运行。我校的危房状况已迫在眉睫。
依据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要求以及创建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使孩子能够正常完成基础教育,学校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是:
学校东操场:39×67=2613平方米,要铺上水泥,需资金156780元;西操场:29×67=1943平方米,要进行绿化,需资金48575元;合计:205355元。
鉴于以上真实情况,恳切申请上级主管部门核实,解决实际问题,使农村渴望读书的孩子有一个安全的读书环境,能正常完成六年义务教育。此致
敬礼
申请单位: 灌云县南岗乡草庄小学 2012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