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论文总结

时间:2019-05-13 08:5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青年论文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青年论文总结》。

第一篇:农村青年论文总结

“有用”问题——解决办法 作者:团县委,团省委,团中央组织部,青年工作理论专家,团校老师,青年干部学院,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头”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现在团工作的传统方法不能适应新的需要,急需改变。

高:反思现在无效,集体化时代有效,一方面是时代变了,社会变了,但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此。对青年的教育培养塑造不论时代如何变都是重要的,培养方向上思想其价值观更重要,要健康向上,人生观积极乐于助人,爱的教育„„一些美德道德是需一以贯之的。非仅仅帮助就业致富。团的尖子是要将来升上去成党的骨干,领导国家的,其首先应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诚然,教育的职责更多在家庭和学校,但团也是青年培养的一个主阵地,除了培养对党对国家的感情外,是不是应当对青年个人成长有所真心关怀呢?(否则宗教乘虚而入,见9)

过去高压强行灌输思想是不对的,尽管灌输的一些东西是好的(体验艰苦生活,生死患难的情谊),但总体为政治服务,作为工具。(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青年都被利用而后被抛弃)现在仍没有变化,只是灌输起来没那么容易了。说明只靠灌输是不能长久的,现在青年觉醒程度高,不好控制了,团缺乏有说服力的思想感召力,强灌没人买账。

《青年工作理论研究》《cys青年广场》

1, 不发达地区农村青年的现状及困惑《青年研究》93

第二,加强共青团的工作,使青年之家名符其实。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名仔实亡是一个普 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团员长期不缴纳团费,不过组织生活,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i五是团员,入团时的荣誉感、使命感荡然无存。农村团的工作一无场地,二少经费,困难比较大,但团 组织还应该在党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引导青年学科学、学文化,组织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 和有组织的经营性活动,体现出团组织的群众性和集体性,筹措资金,添置图书设备,使青 年之家名符其实。同时,团组织要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解放思想换脑筋,千方百计脱贫 致富.“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准确地给共青团的工作提出j一要求。

2对农村共青团工作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青年研究》9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确立了整个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否定了 政治挂帅。形势的发展,一个尖锐的向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为什么有时共青团工作中付出 的努力与获得的效果不能成正比,种种压力、问题、困难、矛盾经常地困扰我们。不可否 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没有能从根 本上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上来,因而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程序、组织形式等诸方 面仍然是沿用政治挂帅时期的老一套,没有也无法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存在着工作方式 老化—“坐下来学习,站起来突击”;活动内容娱乐化—把共青团看成是文工团;工作程序零乱化—长期处于四处“投入”难有“产出”的为难境地,到处可见盲目性、自发性、随意性等非建设行为方式;组织设置僵化—团的组织设置不能灵活地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变化,存在着有团员的地方无组织、有团组织的地方没有几个团员的情况:部署工作

“八股”化—思想建设是帽子、生产实践是面子、组织建设是鞋子。这些老一套使农村共青团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3为什么农民怀念过去的集体化时代

可以说,土地改革基本上摧垮了农村社会原有的以宗族为首的社会组织,而随后的统购统销以及

集体化运动,又摧毁了农村的市场网络以及相应的经济组织,集体化之后,中国农村原有的组织基本

上不复存在,农民被统合进政社合一的国家组织

中,成为“国家农民”。为了维持这种供给贫乏的集

体生产和生活,不断的政治干预和阶级斗争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集体化时代,农村的生活,势

必保持一种政治性的紧张状态。

不过,严酷的阶级斗争氛围固然紧张,生活也

很艰辛,但农村的干部群众,在生活待遇上,却基本

上处于一个平面上,即使有污点的干部,也仅限于

多吃多占”,加上人群中又有成分不好的“贱民”垫

底,一般农民的心态,还比较正常。同时,由于城乡

整体结构上的高度统制化,“群众专政”的威力,也

使得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所以,这一时期的乡村秩

序,还是相当稳定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

代以后,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趋于稳定,生产上小

单元结构(队为基础)制度化,而且国家在人民公社的整顿方面,渐次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从某种程

度上,政社合一的农村体制,逐渐衍生出了部分的社会功能,部分地取代了农村原有的社会组织的功

能。国家在农村建立了虽然是低层次,但却相当普

及的农村教育和医疗体系。由于不断地有在各种

政治运动中失意的城市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还

有“文革”中后期大规模知识青年的下乡,这在一定

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文化状况,特别是在文化、教

育和卫生领域,部分知识水平比较高的外来人填充

到了这些岗位,使得一部分农村的卫生和教育体系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至少在一部分的农村,农民生了病,可以得到初步的治疗,哪怕仅仅是针

灸、拔火罐、偏方、吃草药,但毕竟有人管。农村的教育也类似,教育的普及,使得农村的小学中学全

面开花,师资设施都跟不上,加上文革期间制度上的原因,教学秩序也没有恢复正常,所以,教育水平

普遍不高,但不排除部分地区由于下放知识分子以

及部分老三届知识青年的参与,农村中小学反而拥

有比同一时期城市学校更好的教育质量。从某种

意义上讲,农村集体化之后的农村社会,在经历了

有国家无社会的状态之后,公社体制部分地开始有

了一点社会组织的色彩,这个变化,主要出现在大

跃进失败之后。农村人民公社的基层干部发现,完

全无条件贯彻上级命令,如果出现不良的后果,往

往得由自己来承担,他们开始变得不那么听话了,公社体制出现了微妙的地方性变化,在有些拥有强

人的生产大队,这种变化就更明显,对上级的暗中

抵制和地方或者基层社区的保护倾向,在很多地方

都冒头,每每令中央政府感到挠头。从这个意义上

讲,中央政府大力推行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实际上

是具有消灭地方主义的意图的一种尝试

„„

村基层干部们,跟原来集体化时期不同,他们处在一个丧失了全能主义制度框架的环境,既缺乏原有的意识形态的武器,也没有必要的工具(比如民兵

和妇、青组织),丧失了动员的能力,也丧失了道德的感召力,为完成征收以及上级政府下派的各种任

务,只能乞灵于强制手段,甚至求助于黑社会组织,如此,只能使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向负面发展。农民

和基层政府的这种紧张状况,直到实行农业税减免

之后,才有所缓解。

更为严重的是,基层政府(包括村委会)在退出

生产经营领域之后,随着集体财产的流失,农村的公共事业逐渐处于无人管理的放任状态,水利失

修,道路泥泞,公共卫生退化,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农村原有的调解机制丧失,人与人之间纠纷增加,旧的小单位的控制调解机制失灵,新的法治化机制

尚未建立,农村的世界出现了所谓的“原子化”状

态。农民需要新的整合机制,需要新的合作组织,但却苦于缺乏相应的资源。

在文化上,此时的农村处于旧传统复辟,资源

缺乏,新传统消退,惯性犹存的状态。严格地来讲,此时的农民,已经不知道用什么文化来统领他们的精神世界,想合作没有谈判的工具,想抗争缺乏适

当的话语,不得不依赖亲缘和地缘,但又不完全能

靠得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的宗族和宗教的复

兴,实际上是农民的一种自救性的应急反应。《济南市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山东省团校学报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三次冲击

6农村共青团工作亟待加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问题:团员流失,组织涣散,工作方式陈旧,经费缺少

对策:以党建带团建,青年人才库,经济就业引导,青年之家,团干部培训

7农村共青团建设久陷困境的思索《》

共青团的组织建设虽然经过了4次全国性的整顿,但总是跳不出“整顿、低落,再 整顿、再低落”的怪圈,以至不少人提起它就痛苦地摇头,似乎谁也无奈其何;

绝大多数青年特别是未婚青年都盼望恢复共青团组织,建立青年之家。湖南省常德市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队进入乡村之后,许多青年争先恐后地向工作队倾诉衷肠:要求组织他们学习政治,培养他们入团入党;要求 辅导他们学习科学技术,帮助拓宽致富门路;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他们的业 余生活。许多青年的家长也请求工作队把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恢复起来。各社会主义思想 教育工作队顺乎民意,帮助乡村党组织提高认识,整顿恢复共青团组织,开展各种集体活 动。青年们象一群出笼的小鸟,爆发出一种冲天的热情和干劲.他们积极参加打扫公共卫 生、帮助五保户贫困户做好事、开辟青年园林场等义务劳动,积极参加文艺演唱活动,有的 青年还集资组织乐队、演唱队。通过这些活动,青年们感到心里充实了,生活丰富了.8农村女团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山西黎城团委

女团员占比例很小(原来平衡)农村青少年信教现象的原因及功能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

宗教的正面负面功能

对策:首先,加大对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文化基础设施是

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到

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对基础公共设

施的经济投入,为农村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活动环境,充实广大农村青少年的业余精神生活,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

式替代落后、无聊的生活模式,从而引导他们从虚幻的宗教中

脱离出来。

其次,加强和健全团的基层组织。共青团要在乡、村一级

开展团的工作,提高团的基层干部的素质,并调整其工作内

容,从中国特色的农村实际出发,组织团员青年学习科学人文

知识、学习技术,努力提高农村青少年的信息化水平,组织农

村乡村文化节,吸引广大的农村青少年,使团的组织成为一个

农村青少年学习知识、学习技术、提高能力、交流信息、共同发

家致富的场所和基地。

最后,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

和价值观宛如一幅刚刚动笔的画卷,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存在着

诸多可能性,此时环境的熏陶作用举足轻重,家庭要力避有神

论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社会要营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良

氛围,学校要加大科学世界观教育的执行力度,要从辩证唯物

主义的视角来发现并运用基督教文化的积极因素,使之为农村

青少年服务。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不断加强对青

少年的无神论教育工作,使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成为鼓舞

广大青少年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激励广大

青少年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以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年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一道严峻的课题。

10农村团的工作刍议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团存在的价值,困境形成的原因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共青团的作用《理论视野》

典型的政治挂帅

12试谈共青团的机构改革

13谈谈团的基层建设的几个问题

据一九八二年年底统计,全国团员总数为四千六百六十万,此一九八一年减_少三十五 万,团员占青年比例由一九八一年百分之二十三点九,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二点五。’这是自一

九七八年以来,团员总数和团员占青年比例的连续第五年下降。分析下降的原因,、一是发展

新团员工作不能实现“进出相抵,略有增加,的要求。一九八二年全国共发展新团员七百一

十五万,但这年一团员因超龄离团、自动退团、自行脱团、‘开除以及“丢失”团员数达七百五

十四万,实差三十五万。特别是农村、街道团组织发展工作十分薄弱。现农村团员只占农村 青年的百分之十六点三;街道团员只占街道青年的百分之十三。二是团员管理差,漏统漏报 现象严重,仅八二年全国共“丢失”团员一百三十主万,约占团员总数的百分之二点九。一九七九年,在共青团组织工作座谈会上,制定了“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新团员”的 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仍然是当前加强组织发展的关键。那种认为“团员多点少点 无关紧要”,“团员少,质量就高”,“团员多,质量就低”的看法是片面的。各级团的组 织,特别是农村、街道、中等学校的团组织,每年制定发展计划、要求和措施时,都要立足 达到“发展新团员数不低于青年数的百分之四”。农村是发展团员的大头,抓好农村团员发 展工作尤为重要。一当前正在开展的整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是发展团员的大好时机,而整顿

中及时发展优秀青年人团,对于提高整顿质量和巩固整顿成果,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 们要把发展新团员工作列为整顿农村松散、瘫痪团支部的重要内容,作为检查验收的标准。今后几年,由于新团章延长了团员的适龄期,超龄团员离团数将明显下降。从今年起,团员 总数可能有所回升,但这决不说明发展工作形势好转,如不加强发展新团员,特别是发展小 年龄团员工作,团员队伍“老化”和团员占青年比例下降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加强团组织发展工作,仅仅着眼于多发展团员是不够的,还要严格加强团员的管理。这 几年,团员总数下降,二条深刻的教训,就是团员管理不善。团员大量“丢失”,导致每年 团员数入不敷出。目前,农村、街道的团员流动性大,再加上团内大年龄团员比例增加,团 员管理是有一定困难。·

14组织引导——时代与青年的双向选择

青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将来的过渡性社会群体,一个以各种各样的方

式发挥作用且具有可塑性的群体。”①青年在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须臾也

离不开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引导,包括来自家庭的引导、伙伴引导、组织引导

等。尽管青年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在现代社会中

已愈益显得重要,但谁也不可否认,青年在其生活的环境中,家庭、伙伴团

体、组织等社会机构总是在无意或有意、无形或有形、间接或直接地为他们

指点生活目标、教导生活技能、提供行为范型,引导他们沿着家庭、伙伴团

体、组织运作的历史惯性向前发展。

传统社会,家庭是封闭的,家庭与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一种隔离状

态,个人的学习、生活、劳动等一切活动都在邻里、家庭里进行,人的发展主

要靠家庭长辈的引导,由家庭提供最有感性的行为范型和生产目标,人的成长靠家庭启迪培养,诱导扶持。即使社会其他因素有影响,也要通过家庭这

一中介才能起作用.又由于传统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简单的生活、生产

方式使人们从少年时代起就能成为生产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加之引导者与

被引导者互动的直观性和不断反复性,使得传统社会几乎没有青年期现象,家庭完全可以独自担当起引导青少年成长的重任。

然而,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则彻底打破了家庭教育后一代的“垄断”局

面,人的活动空间的扩大及大众传播工具的发展摧毁了家庭与社会的隔墙,凿通了家庭与社会双向交流的渠道,后一代不再简单地听从父母的训导了。

教育期的延长与青年期的出现,青年的“心理断乳”及其与家庭关系的松弛,使得他们不自觉地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目标和人生归宿。动

荡的心理和强烈的情感需求,促使他们与同龄人的关系急速发展,结成各种

各样的伙伴团体。伙伴之间互相模仿、相互影响、互相促进。这样,伙伴引导 在很大程度上便取代了家庭引导的作用。

如果说家庭引导是一种封闭的经验型引导,那么伙伴引导就是一种盲

目的情感型引导,伙伴之间靠感情维系,只要义气相投,就能结成伙伴,为了 伙伴的利益,可以两肋擂刀。伙伴引导虽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的情感需 求,但这种引导是非理性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容易将青年导向社会期待 的反面。

如何有效地引导青年的成长与发展,现代组织产生了,无论是政党组织 还是群众组织,无疑都力求肩负起引导青年发展的重任。如《中国共产主义 青年团团章》就明确规定了它的基本任务是:“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实践中,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事业接 ①谷迎春、杨张乔等著:《青年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33页

然产物,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组织起来,社会进

步也使社会愈来愈具有理性和组织性,人类社会实现

从无序到有序、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必须有人类活动的组织性做保障。因而,青年成长由

家庭引导、伙伴引导走向组织引导,这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逻辑演绎的必然。当然,组织引导并不排

斥家庭引导和伙伴引导,它会使家庭引导和伙伴引导

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组织引导是一种目标引导,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有章程的理性引导方式,它能

克服家庭引导的封闭性、狭隘性和伙伴引导盲目性的局限,它是一种更高级形式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青年发展的引导方式。

组织引导的必要性:„„

上网查《当代中国的青年和共青团》“可能有用”文件夹里:毛的青年观,社会学、法学、党史、思政教育等方面的探讨

第二篇: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青年的单身问题日益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农村青年被迫单身的现象在人口流出地农村普遍出现,显然是有着一个更大的结构性的背景的,这一背景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下外出务工带来的农村女青年的流出。就本文的调查来看,农村青年单身问题较之于城市青年单身问题,有两个独特的方面,一是农村青年单身问题主要是男性青年的单身问题,二是农村青年单身是一种被迫性的单身,农村青年感到的更多是无奈和压力。

【关键词】人口流出;农村青年;单身

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起,农村人口流动成为中国社会中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大批的打工妹、打工仔流向东南沿海一带,给当代中国农村的村庄社区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人口流动频繁、村庄日益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人口流出地农村青年的婚恋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龄男青年日益增多,农村青年的单身问题日益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我们也看到,在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第三次单身浪潮,但与城市青年单身问题不同的是,农村青年单身问题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出现的,如果说现在的城市青年选择单身是一种生活观念的改变,农村青年单身则是生活压力下的一种无奈选择。为了对农村青年单身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笔者近日赴****地区的若干村庄做了实地调查,掌握了一些实地材料,本文试图以个案的方式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呈现。

一、个案村概况

笔者调查的村庄位于****地区,属典型的农业型地区,其中**村和**村在**平原,**村则属**山区。**村有人口2253人,耕地4371亩,包括13个村民小组,17个姓氏;**村则有8个村民小组,1241口人。两村的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水稻和油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有人口1020人,244户,6个村民小组,1330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三个村庄的农民开始外出打工,村民的通婚圈扩大,本地的男女比例开始失衡,大龄男青年越来越多。

二、农村青年单身的若干案例

在城市,单身青年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并且条件较好的单身女青年还不在少数,但笔者在粮食主产区**平原的**村和**村调查时发现,人口外流造成了当地男女比例的失调,单身青年就是大龄男青年,女性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单身问题。

案例1:在笔者调查的**村9组,共200多人口,就有4个大龄男青年,都接近30岁,家庭条件都不错,房子也不错,就是因为本地的姑娘少,在家一直找不到媳妇,后来有两个找的对象都是“二道婚”(第二次结婚)的妇女。

由于当地农村女青年大都外出打工,男青年在本地农村很难找到对象,一般都要通过外出务工到外面找对象,而那些没办法外出或出去也找不到对象的男青年则成了大龄男青年。在笔者调查的村庄,女孩子大多通过读书或外出打工留在了经济条件更好的地方,鲜有回家找对象的,而男孩子如果没有读书或没有掌握技术的话,一般都要回到村庄里来生活,在村庄里完成人口再生产。这样一来,本地农村的男女平衡关系被打破,导致大龄男青年甚至光棍进一步增多,男青年不得不单身,单身男青年一般都背负着极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为了结束单身生活,很多大龄男青年不得不找那些离异妇女做老婆。在调查中,让笔者非常震惊的是,在该地农村,离过婚的妇女都成了“抢手货”,30多岁的离异妇女很容易就能找个20多岁的未婚男性,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二道婚’的女的找个‘头道婚’的男的容易的很”。

案例2:**某,1980年生人,**村六组人,先是在**一家家具厂打工,油漆工,工种比较好,工资也比较高,每月1000多元,但工厂里的女工少,“一个月能弄几个钱,但终身大事却解决不了”。于是,在家具厂干了2年后,他就换到了一家服装厂,一个月才600多元钱的工资,但服装厂的女工多,所以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找到了对象。在这之前,他曾经和邻村的一个姑娘谈过恋爱,但女方的眼光太高,“不想在家种田了”,瞧不起本地的男青年,不久两人就分手了,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找不起本地的姑娘”。所以,很多男青年在外面找的媳妇都是来自落后地区的,在笔者调查的**村,外来媳妇多是**的,占到70%。在六组,另外一个男青年也是在**打工时找到了对象,女方家里是****山区的,那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差。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该地农村的男青年还都是在本地找对象,当时**村四组的一家农户有7个儿子,全部都是在本地农村找的媳妇;但到了90年代,随着外出务工的增多,情况开始发生变化,90年代中后期以后,几乎没有在家里找对象的了,男女青年一般都通过外出打工来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女攀高门”,本地农村女青年向经济条件更好的区域流动,有的甚至通过婚姻关系留在了城市,一般不找本地的,因为当地是粮食主产区,农业外的就业机会较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这样一来,本地男青年的压力就非常大,以至于他们外出打工就是为了“骗”一个媳妇回家来,年轻小伙子在外打工并不图挣钱,只图能找个媳妇。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一半以上的家长送男孩子出去打工并“不图弄几个钱,骗个姑娘就行了”,为此,有的父母还要倒过来寄钱给孩子。

案例3:在笔者调查的**村5组,30多岁以上的大龄男青年就有5个,家庭条件不差,人也不错,都在外打工,有一个35岁的还教过书,但就是找不到媳妇。在该村民小组,20多岁的男孩子有10多个,都还没有找对象,在外打工的也没有人带对象回来。由于人口流动而带来的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家长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在生了姑娘就享福,生了儿子就遭罪”。当然,“各家都有各家的不幸”,在**村6组,村民老程的儿子今年28岁,还没有结婚,在市里干建筑活。老程说,主要是老伴长期生病,不能干活,并且每年都要花1000多元的医药费,这样就把儿子的婚事给耽搁了,而在农村,男青年年龄一大,就不好找对象了。在6组,大龄男青年不少于5个,老程的邻居家的三个儿子都是单身,小儿子3年前在**打工,做建筑小工,因为同事不给他用铁皮和沙子,就把别人给砍死了,因此坐牢,家里花了2万多元的钱也没有管用。在农村,2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一来,就把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婚事给耽搁了,年龄越大越不好找了。

在人口流出地农村中,**村和**村的土地肥沃,人均土地较多,条件还不算是最差的,虽然这里的大龄男青年日益增多,找对象比较困难,但通过外出务工,大部分男青年还是能“骗”一个个媳妇回来。当然,由于农村女青年总是向经济条件更好的地方流动,**村和**村的女青年是流出的,这样一来,当地的男青年找的对象则多来自经济条件更差的地方,比如**农村以及本省的一些山区农村。这样一来,山区农村的大龄男青年问题就会更严重,笔者调查的**村就属山区农村,山区农村的经济条件差,外地的姑娘不来,而本地的姑娘都出去打工了,都想在外面找对象,由此,本地的男孩子就很难找到对象,单身男青年就会更多,而这显然不是他们所愿意接受的。

三、结语

笔者在调查时听村民讲,农村大龄男青年娶不上媳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个人迂腐,不机灵;其次是家庭条件不好;再次是父母的影响不好。在笔者看来,这些都是微观层面的具体原因,可能都是真实的。但农村青年被迫单身的现象在人口流出地农村普遍出现,显然是有着一个更大的结构性的背景的,这一背景就是,在城乡二元的结构制约下,由于外出务工而带来的农村女青年的流出,对人口流出地的农村青年婚姻恋爱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农村大龄男青年甚至光棍的增多,并且日益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本文的调查来看,农村青年单身问题较之于城市青年单身问题,有两个独特的方面,一是农村青年单身问题主要是男性青年的单身问题,二是农村青年单身是一种被迫性的单身,农村青年感到的更多是无奈和压力。所以,当我们在关注城市社会里的单身青年问题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忽略农村青年的单身问题。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农村青年的单身问题,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

第三篇:云南省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云南省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学校通知我上网查看培训详情,安排其他老师接课,我匆匆又茫然地奔赴昆明。培训课程是我意想不到的紧张,早上和下午各上3 个小时的课,每天经过天桥,往来于师范大学和云大宾馆之间。满满的课程,匆匆的脚步,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惟一不同的是,我没有逃课,也没有在课堂上偷偷看小说,我像干枯的海绵,拼命地吸着水分,幸好我的四周是知识的海洋。11天过后,我已变得沉甸甸,但不是沉重,我浑身都是想高飞的力量。我细数着我力量的源泉。

温和的笑容,是马春雨老师。他把我们当作最亲切的学生,耐心地把语文学科中需要应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分享给我们,离开他的教室时,我的磁盘满满的,我知道受惠的是我们学校的全体老师。

很难忘记,肖成全老师说他出自一个悲剧的家庭,他说他的背不能健康的挺立,但我在泪光中看见的分明就是一个挺立的老师的身影。这堂课让我明白抱怨学校、与领导对抗是多么幼稚的行为。他说得好,作为集体成员的老师应“把上级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变成自己的专业发展追求!”即,首先用“行为”、“业绩”、“辐射”、“自觉”向上级实证自己的能力;其次满足学生以下需求:让孩子能够学习、喜欢学习、会学习、坚持学习。

温婉儒雅的匡锦老师研讨的是语文参与式教学。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匡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做的各种游戏。我意识到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天性,也是成人所喜好的。这3个小时,我们这群从20多岁到40多岁等等不一的老师们像孩子般快乐地度过。可想而知,在合适的游戏中完成教学,让孩子快乐地上课是多么重要!另外,匡老师讲解的教学目标必须使用能够检测的动词,对于我往后制定教学目标有指引方向的作用。

此刻,似乎陈玉秋老师的口琴声还在耳边回荡,我想起他的网上昵称“秋桃子“,这么可爱的老师讲的却是严肃、致命的问题——效度:语文课堂的命脉。他分析了当前语文教师的7种倾向:泛语文化、反文本化、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言必多媒体。他说的“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伤魂失魄”,“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颇值得玩味,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语文教学的不堪。陈老师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他提出了语文课有效教学的标准:最低是老师知道自己教什么,最高是教学内容的现实化,理想标准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罗浩宇老师则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语文课程标准》这本薄薄的书。在讲“写作”这个板块时,她举了俄国老师给中小学生拟作文题目这个例子,老师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生活经验拟定作文题目的,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想说,我认为很值得学习。

姚晓华老师研讨的是初中散文教学,“言学情定起点,言体式定终点,中间搭阶梯。”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启示。

张承明老师是整个培训过程中给我们讲课最多的老师,她有学者的严谨和老师的和蔼、风趣,她讲了三堂课:“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中外作文教学研讨”和“语文教学案例的理论与实践”。我不敢忘记她的课,因为忘记,我就会在语文课堂中迷路。对于张承明老师,我无法多写,因为她课程里的路标,我牢牢地记着: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动情诵读、圈点评注、摘抄书写、品词品句);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语文课过程就是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议一议,再读一读,抄一抄,写一写,问一问,背一背。

方睿、袁蕾、田文翼、赵玲四位老师是和我们一样正在初中课堂上课的老师,同样教书,却已是我们的老师。

方睿老师研讨的是初中诗歌教学,她用自己的实例向我们传授经验。她举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相见欢》的教学设计,最独到之处是她采用“话题教学”来上古诗,她以“古今一轮月,天涯共生辉”为话题教《水调歌头》,以“清秋冷夜品孤独”为话题教《相见欢》。

袁蕾老师研讨的是三大文体教学。讲到我心坎上的是如何在课堂中提问,我被这个问题困惑好久了,她认为一堂课只适合1至2个主问题,所提问题要做到“牵一而动前身”,我很佩服,今后也要努力做到这样。

田文翼老师讲解的是初中文言文,他充满语文味的幽默让我更加喜爱语文。经他讲解,我才发现汉字字字皆来自生活,研究字义不仅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而且很有趣,还能拓展知识,增强阅读古文的功底。研究字义其实很简单,汉子是象形文字,观察字形结构,结合生活经验,就能揣测字义。而他给我们示范读《狼》,借此来讲解虚词“矣”的重要性,真是妙绝!只听他读,你就能意会了,就像有魔力一样!我深深领悟到,“读”对一个语文老师至关重要。

赵玲老师讲的是初中语文考核评价。她说的 “做个幸福的语文老师。”这句话,让我心灵为之颤动。她介绍了她的日常工作,很辛苦,但她说很幸福。她所讲的“教师语言干净”的重要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直击我的要害,因为我平常讲课语言琐碎,学生受其影响,语言表达也很琐碎。我们还有幸听赵老师上《天上的街市》一课,亲身体会到了语文味,真正明白了语文课不是人文思

想课,而是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的课。我恍然大悟。

至此,11天的培训到了终点。老师们讲的内容太多,我不能全部记下,而我是否学到了真谛,只能在日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实证。但十多位老师的引导,我确定我不会再迷路,也知道该怎样领着学生探索语文的奥秘。

我要当一名幸福的语文老师。

第四篇:农村青年文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活跃我区农村青年文化生活,平谷团区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主题,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和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团区委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平谷区第十届“乡村青年文化节”的通知》(京平团字[2007]19号),召开了各乡镇团委负责人会议,对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乡镇团委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突出特色,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本届文化节活动作为展示我区团员青年才华的舞台,作为团组织服务农村青年成长发展的有效载体,切实抓紧抓好,确保文化节活动有计划、有步骤、见实效。

二、统分结合、突出重点

为扩大广大农村青年参与面,提高乡村青年文化节的影响力,团区委从青年的需求和愿望出发,组织开展了“农村青年现代化素质培训”、“送图书下乡”、“科技文化擂台赛”、“送温暖”等全区性活动,并注重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基层为重点广泛开展了符合本单位实际、便于更多青年参与的区域性活动。各基层单位利用冬春季节农村青年相对集中和两节期间节日氛围浓厚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优秀青年创业者巡回报告会”、“外出务工青年恳谈会”和各种文艺演出等活动,为广大农村青年参与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条件。

三、突出特色、营造氛围

一是开展了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了送歌、送戏、送演出下乡等活动,全区各乡镇团委共组织、参与群众歌会、诗歌朗诵会、歌手大赛、文艺汇演等各类文化文艺活动30余次,创作了一批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快板、小品、相声、音乐、戏曲、诗歌等新作品,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是开展送科技促成才活动。全区各基层团组织通过举办青年科技赶集、科技大篷车乡村行等活动,开展了图片展览、播放录像、发放资料、现场咨询、租借图书等方式,为广大青年和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产品、信息等服务,推动了广大青年就业创业。此外,各基层团组织还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擂台赛、科技知识竞赛、劳动技能比赛、现代职业技能培训、新书推荐、先进表彰、成果展示、有奖竞猜、文艺表演、新年团拜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广大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提高了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团结、服务青年的能力。

三是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各乡镇组织青年乡镇企业家、青年民营企业家、青年经纪人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劳务对接等活动,为农村青年就业成才搭建平台。卫生系统团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送医送药慰问以及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2期,接受义诊群众达1000余人次。各乡镇团委开展了“一助一”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通过各种形式,在两节期间为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向他们送去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第五篇:农村青年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青年朝气蓬勃,青年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国家青年的大部分,作为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农村青年是当前我国青年的主体,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更对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农村青年兴,则中国农村兴;农村青年衰,则中国衰矣。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市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将其中四人重点作为分析对像,有四个特征十分明显:年轻化、低素质、流动性、无保障。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低。根据调查资料统计显示,在全国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5%,小学程度的占15%,初中程度的占35%,高中或以上程度的只占45%,而受过大专或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全部青年流动劳动力的18%。企业对农村青年的知识要求与农村青年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形成强烈反差,结果,在劳动力市场中,农村青年只能作为低层次劳动者。

2.劳动技能匮乏,对教育需求。第一是农村青年对提供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并未感到不满,这里有“当个工人总比在家务农强”的观念,有文化水平低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也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惰性。第二是违章违规作业、不文明生产、偷工减料、野蛮施工等,致使工作质量低劣,安全事故频发。第三是技能低下,无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造成技能素质低下,与缺乏培训直接相关。雇主没有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但农村青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学,不愿承担培训费用、不主动了解培训信息等,也是他们失去学习甚至拒绝学习的重要原因。

3.竞争能力严重欠缺。农村青年要在城市获得发展,参与城市人竞争,就需要与各种城市人打交道,扩大就业信息渠道,实现合理流动。这些方面正是他们的能力弱项。而农村青年信任的老乡、打工同事,人际间的同质性很强,无法提供更多更有用的生存信息和发展信息。其次,获得打工信息的渠道原始而单一,致使许多人只能盲目地走南闯北,生活在城市底层。再次,在知识、技能不足的情况下流动,无法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形成合理流动有两个因素,一是推力因素,即地区经济差异和剩余劳动力;二是拉力因素,即发展自我的愿望、获得技术、知识、就业及高工资的机会等。只有在推力、拉力的合力作用下,流动才能帮助人提高生存质量。显然,农村青年在缺乏拉力要素的情况下流动,想要学习有障碍,想要就业有限制,想要高工资又无技能,信息能力不强,无法跨越低职业圈。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反而促使其生存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4.自我保障意识低下,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改变农村青年城市边缘人现状,一方面要呼吁社会重视,促进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另一方面农村青年要积极争取属于自身的权利。让人十分吃惊的是,农村青年对改变自身的保障状况甚为麻木。首先,对医疗补助、子女读书、消费水平、住房条件、社会地位、就业指导、工作环境、学习培训等不足甚至空白的保障条件,却评价为“还可以”。低评价导致低满足,使他们“自觉地”远离社会保障条件之外,生活质量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托。其次,愿意接受低保障或无保障条件来换取就业机会。许多农村青年为了在建筑、商贩、家庭服务、修理、餐饮服务等行业中不被城市职工替代出局,愿意不要职业保障,不要福利待遇,以极低的工资换取“饭碗”,无视保障权利,却从内在抑制了改变生存状况的动力。

5.职业目标不明,对未来发展需求。对职业有明确的打算和规划,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显然,农村青年的职业打算十分模糊:一方面纷纷外出,把外出打工看作是一种时尚;另一方面对“为什么打工”“未来怎么发展”十分茫然。茫然而听从命运安排的职业态度,造成更多人的职业行为短期化、低级化,只是打工挣钱而已,不能有效收集职业信息,一年之中在家乡和工地之间盲目奔波。虽然,农村青年对未来的长期打算是否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和制度框架,但是,自我发展方向模糊,职业目标不明确,会导致职业生活的不稳定状态,反过来又影响到农村青年个体进入城市发展的主观努力,降低职业竞争力。

二、关于加大对农村青年学习培训工作的建议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对于未来农村青年培训工作的开展,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和建设,只有抓好基础教育,农村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才能提高,也只有这基础先打好,农村青年学历和技能才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否则免谈。所以社会和政府部门应首先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的学习环境。

(二)、加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以培育高技术人才为目的,社会要加大对职业院校的建设。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而

职业教育以培育高技术人才为目的,对这些人施以职业教育,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村青年的就业能力。但因农村青年长期以来思想的禁锢,学校和社会就得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再加强培养,加强教育,让农村青年努力学习知识技能,掌握一技之长,使其学有所用,以技致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农村青年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恳诚的倡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下大力气组织好对农村青年的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了解城市竞争与生活规则,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他们在城市中稳定就业,和城市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希望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多为我们农村青年考虑,统筹考虑,适当将政策向农村倾斜,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针对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在职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见习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让我们农村青年也能享受优惠政。

调查报告人:08春行管李智

下载农村青年论文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青年论文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赵丹军刘圆圆摘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对竞争......

    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

    浅析大学生考研热潮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此次青马班结业典礼上交流我的毕业论文,我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浅析大学生考研热潮》,希望我的见解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体来......

    青年心理论文

    青年心理学从消极认知谈心理------关于消极情绪的理论学生姓名、学号: 陈世明20090801310121指导教师姓名: 汪浩选 修 课名称: 青年心理学学科、专业名称: 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

    青年研讨会论文

    在“路人摔倒”背后外国语学院 093班 张吉利【摘要】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助人为快乐之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要因善小而不为”,所以当......

    青年创新--论文

    劳务管理工作新举措 -------------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作总结 北京市推行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卡已经有整整半年的时间了。实名制卡的使用情况如何?农民工欢迎实名制卡吗?建筑业......

    镇农村青年劳动力输出工作情况总结

    ##乡2011年科技培训总结今年,我乡按照省、市、县关于三十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的精神和要求,以农村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强农村各......

    农村青年调研报告

    农村青年工作、生活状况调研报告——以甘南州迭部县阿夏乡西居村为例农村青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我国青年的主体。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

    农村青年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农村青年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七篇敬爱的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