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安商贸行业政风行风建设情况汇报
西安商贸行业政风行风建设情况汇报
西安商贸行业政风行风建设情况汇报一、近年来西安商贸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商贸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积极转变职能,围绕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新型业态,繁荣城乡市场,促进商贸服务转型升级;引导行业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强化行业监管,营造良好环境,商贸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
(一)社消总额持续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48亿元,较2000年的328.5亿元翻了一番;“十五”累计实现2633.20亿元,是“九五”的1.7倍,年均增速12.2。绝对值始终保持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第一位、西部省会城市第三位。2006年1-10月份实现631.91亿元,同比增长16.5,年初下达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2的目标可望顺利实现。(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商业网点总数从2000年的10万个增至15.4万个,千人拥有网点数从14.3个增至21.4个,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60多个,大型综合超市34个,各类交易市场530个,餐饮业网点3.28万个,各类宾馆、饭店、招待所1500多家,三星级以上宾馆56家。大型现代化专业展览馆3个,总面积10万平方米。连锁企业从2001年的45家850个门店,发展到2005年的93家1298个门店,涉及行业40个,销售额逾75亿元,同比增长44.8。(三)主导产业地位更加巩固至2005年底,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已占到全市GDP的52.47,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9:44.0:49.1调整为2005年的5.0:42.5:52.5,贡献率不断提高。商贸业吸纳就业超过100万人。商贸业的发展,对关联产业产生强大拉动效应,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对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四)市场繁荣惠及大众随着统一、开放、多元、竞争的商贸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市场日趋繁荣活跃,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商贸业坚持以人为本,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品和便捷、优质的服务,满足其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和愉悦,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近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立足科学发展,以规划、规范推动行业进步为了实现商贸业科学、有序、和谐发展,创新思路,高点起步,强化规划引导,构建行业规范,实施项目带动,促进西安商贸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先后编制《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4-2020)》及连锁、物流、会展等产业规划,形成了业态丰富、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商业服务体系。创新大型商业网点设立审批方式,实行听证制度,通过政府、专家、业界和市民共同参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推动规划落实,这项工作得到国家商务部充分肯定。听证制度实施三年多,先后有沃尔玛、爱家、易初莲花等38个大型商业网点项目通过听证,总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总投资近50亿元,其中28个已建成运营。配合规划的实施,每两年发布一次《西安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分类指导目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与市发改委共同建立商贸流通业建设项目库,入库项目96个,新建大型商贸设施50多个,完成投资40亿元,建筑规模超过150万平方米。将商贸设施建设与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紧密融合,对骡马市、北院门、德福巷、西大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进行改造、新建和升级,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商业内涵。相继出台了《西安市商业零售业态规范》、《西安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及酒店、餐饮、美容美发等多项服务规范,在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规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二)积极扩大消费,促进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更多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近几年,结合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加大对旅游餐饮、商务休闲、文化体育、时尚消费、保健休闲等市场的开拓力度,着力培育汽车、通讯、电子产品、新型家电、装饰装潢等消费热点,组织商家开展形式多样的让利促销活动,强化假日经济的拉动效应,激发居民消费热情。我市餐饮业突出地方特色,兼容并蓄,创新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国中心城市第四位。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信福工程”等,引导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新建和改造农家店758个,建设农村流通服务及商务信息体系,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解决“买难、卖难”问题,促进农村消费增长提速,推动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加快城市社区商业设施的改造、完善和提升,发展便民店、标准化超市以及干洗、理发、修理、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项目,在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不断拓展消费增长空间。(三)深化流通改革,增强商贸行业发展活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流通体制改革,以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突破,形成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增强行业的竞争、发展实力。一是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组建了陕解放、西安饮食、西安旅游等10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二是靓女先嫁,对民生、陕解放、唐城、建国饭店等大型流通企业的国有资本全部出让,财政累计收回转让资金4.15亿元。三是按照一企一策的方针,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兼并、出售、股份合作制、托管、分块搞活等多种形式,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进行改革,已基本完成国有商业企业改制任务。四是大力扶持发展民营企业,扩大招商引资,吸引世界知名企业和外埠品牌企业投资我市。几年来,共引进外资约1.2亿美元,内资约30亿元。目前,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百事可乐、易初莲花等世界500强企业均已在我市投资,外埠的家世界、人人乐、国美、苏宁等品牌企业已在我市建店,经营规模不断壮大,我市商贸行业非国有经济成份销售比重已超过95。
(四)发展新型业态,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培育新的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是商贸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推进的工作任务。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理顺行业管理,开拓会展市场;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展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大型展会落户我市。2002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世界古遗址大会、欧亚经济论坛、全国糖酒会、中国广告节、高交会等综合性和专业性展会279个,成交额1060.2亿元,创造社会综合效益88亿元。今年1-10月份,全市共举办各类专业展览会66个,成交额394亿元,创造社会综合效益50亿元。我市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西安对外影响,彰显了城市综合实力,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加快发展连锁经营,制定连锁业规划,引进麦德龙、易初莲花等国际知名企业,扶持国美、爱家等国内连锁企业有序竞争、协调发展。西安市场上,购物中心、百货店、连锁超市、仓储商场、家居中心、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均衡发展,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以连锁为主的新型业态,其销售额占社消总额比重持续增加。物流业健康发展。按照规划,加快培育“1-8-10”物流产业发展构架(1个物流园区、8个物流中心、10个配送中心)。西安国际港务区、长安引镇仓储物流中心、陕西中远医保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被列入我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西安国际港务区与上海港务集团达成合作建设协议,与青岛、天津、连云港等沿海港口达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备忘录,2005年吸引投资42亿元,完成首期1000亩征地拆迁工作,道路、管网等配套建设正在进行,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报国家海关总署审批。同时,加快物流现代化进程,协调、支持96128城市快捷配送平台与黄马甲配送网等业务整合,扩大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提高流通效率。(五)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积极完善我市整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与13个区县和34个部门的工作联系。充分发挥“牵头、组织、督办、协调、服务”职能,相继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等活动,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打击商业欺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工作。开展“创佳评差”、“百城万店无假货”、“优质规范服务,优化投资环境”等文明创建活动,推行《商贸行业文明服务十项标准》,评选“全国商业信用企业”,推动商贸行业诚信建设,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制定《进货交易行为规范》、《促销行为规范》、《商业超市进货交易类合同文本》,规范经营行为。加大对生猪屠宰、报废汽车回收、旧机动车交易、民用煤、成品油、食盐以及酒类等市场监管整治力度,开展了多次专项集中整治活动,依法查处私屠滥宰、私盐运销、掺杂使假、亏吨少称等不法行为。全市定点屠宰率达98,合格碘盐覆盖率95,碘盐合格率达100。通过整治,流通领域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六)上下高度重视,扎实开展创卫工作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创卫动员、培训、检查、整改,带动商贸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创卫工作。成立行业创卫机构244个,召开创卫专题会议40多次,举办商户之家创卫学校培训班640期,培训38504人,培训率达到97.89,创卫知识知晓率达到95;健康知识普及率达到96。出动3260人次对全市820家商贸企业创卫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小餐饮企业5832户。对农贸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站、屠宰加工场等创卫工作难点,花大力气,重点进行整治。完成54个农贸市场改造项目,整治再生资源回收站(点)437家,建立行业创卫督查队伍,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通过开展创卫工作,商贸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服务环境不断改善,行业形象明显提升。三、政风行风建设情况
以“面向社会,服务企业”为宗旨,积极转变职能,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强化服务,提高工作效能。(一)抓好学习,建设队伍
坚持把建设思想解放、作风过硬、业务娴熟的干部队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管理科学、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为目标,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组织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经济、礼仪等系列培训,增强干部职工的公仆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塑造良好形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在位要受控、升迁要竞争、届满要轮换、末位要淘汰的管理机制,营造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人心思发展的工作氛围。(二)转变职能,依法行政
转变职能,提高执政能力,在平抑成品油、民用煤、食盐市场异常波动、抗击“非典”、防控禽流感等突发事件中,建立和完善市场运行监测体系、重点商品政府储备及市场异常波动应对机制,保障市场供应,商贸主管部门预测判断市场走势和有效调控市场的能力显著增强。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重新明确了审批、审核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坚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各项检查、整顿。机关工作人员法制意识普遍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高。认真制订《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管理办法》、《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拓宽服务渠道,增强工作透明度,走在全市前列。开通西安商贸信息网,实行新闻发布制度,公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发展商贸行业中介组织,先后组建西安商业联合会、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等十四个协会组织,会员单位近2000家。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使政策得到较好落实,企业经营环境逐步改善,行业自律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密切与区县商贸主管部门的联系,在信息沟通、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调动区县商贸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促进区县商贸业发展。(三)坚持宗旨,强化服务
坚持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指导国有商贸企业改制,妥善处理企业在拆迁、安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解决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矛盾,全力帮助企业妥善处理应急事项。无论是人大建议、政协提案、领导批示,还是网上建议、群众来信来访,都高度重视,认真及时处理,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组织赴安康革命老区捐资助学,组织产销见面会,经纪人与超市卖场经理座谈会,帮助解决农村蔬菜、水果销售问题。先后为1148名下岗职工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为18户企业12462名困难职工协调落实了救助金229万元,培训下岗职工1566人,分流安置2034名下岗职工。共落实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金和下岗职工出“中心”后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8604.5万元。安排复转军人、随军家属736人,解决军转干部救助金、拖欠“三金”100余万元。通过扎实工作,对推动企业改制、扩大社会就业、保障职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安商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商贸口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促进了思路创新、工作有序、效率提升、服务改进。“十一五”是西安商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践行“四化理念”,认真抓好政风行风建设,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以更高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开拓创新,推进西安商贸业取得新的成绩。第二篇:西安商贸行业政风行风建设情况汇报
西安商贸行业政风行风建设情况汇
报
西安商贸行业政风行风建设情况汇报
西安商贸行业政风行风建设情况汇报
一、近年来西安商贸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商贸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积极转变职能,围绕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新型业态,繁荣城乡市场,促进商
贸服务转型升级;引导行业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强化行业监管,营造良好环境,商贸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支柱
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一)社消总额持续增长
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较2000年的亿元翻了一番;“十五”累计实现亿元,是“九五”的倍,年均增速。绝对值始终保持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第一位、西部省会城市第三位。2006年1-10月份实现亿元,同比增长,年初下达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目标可望顺利实现。
(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全市商业网点总数从2000年的10万个增至万个,千人拥有网点数从个增至个,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60多个,大型综合超市34个,各类交易市场530个,餐饮业网点万个,各类宾馆、饭店、招待所1500多家,三星级以上宾馆56家。大型现代化专业展览馆3个,总面积10万平方米。连锁企业从2001年的45家850个门店,发展到2005年的93家1298个门店,涉及行业40个,销售额逾75亿元,同比增长。
(三)主导产业地位更加巩固
至2005年底,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已占到全市GDP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调整为2005年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商贸业吸纳就业超过100万人。商贸业的发展,对关联产业产生强大拉动效应,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对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四)市场繁荣惠及大众
随着统一、开放、多元、竞争的商贸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市场日趋繁荣活跃,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商贸业坚持以人为本,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品和便捷、优质的服务,满足其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和愉悦,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近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立足科学发展,以规划、规范推动行业进步
为了实现商贸业科学、有序、和谐发展,创新思路,高点起步,强化规划引导,构建行业规范,实施项目带动,促进西安商贸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
先后编制《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4-2020)》及连锁、物流、会展等产业规划,形成了业态丰富、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商业服务体系。创新大型商业网点设立审批方式,实行听证制度,通过政府、专家、业界和市民共同参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推动规划落实,这项工作得到国家商务部充分肯定。听证制度实施三年多,先后有沃尔玛、爱家、易初莲花等38个大型商业网点项目通过听证,总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总投资近50亿元,其中28个已建成运营。
配合规划的实施,每两年发布一次《西安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分类指导目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与市发改委共同建立商贸流通业建设项目库,入库项目96个,新建大型商贸设施50多个,完成投资40亿元,建筑规模超过150万平方米。将商贸设施建设与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发
掘保护紧密融合,对骡马市、北院门、德福巷、西大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进行改造、新建和升级,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商业内涵。
相继出台了《西安市商业零售业态规范》、《西安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及酒店、餐饮、美容美发等多项服务规范,在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规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二)积极扩大消费,促进城乡市场繁荣活跃
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更多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近几年,结合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加大对旅游餐饮、商务休闲、文化体育、时尚消费、保健休闲等市场的开拓力度,着力培育汽车、通讯、电子产品、新型家电、装饰装潢等消费热点,组织商家开展形式多样的让利促销活动,强化假日经济的拉动效应,激发居民消费热情。我市餐饮业突出地方特色,兼容并蓄,创新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2005年居
全国中心城市第四位。
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信福工程”等,引导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新建和改造农家店758个,建设农村流通服务及商务信息体系,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解决“买难、卖难”问题,促进农村消费增长提速,推动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加快城市社区商业设施的改造、完善和提升,发展便民店、标准化超市以及干洗、理发、修理、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项目,12全文查看
第三篇:政风行风建设汇报材料
渑池县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
政风行风建设汇报材料
首先,欢迎各位评委代表对我单位工作和政风行风建设进行评议,感谢各位评委代表长期以来对我单位工作的支持和厚爱。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评议代表督导指正。
一、单位基本情况
渑池县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系渑池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属的公共服务机构。现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党员7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2人,中级职称7人。中心内设:就业训练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等机构。主要工作职责是:劳动就业政策咨询、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企业用工备案、就业失业登记、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服务。
近年来,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在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连年来被市、县评为“先进工作单位”、“优秀训练中心”等称号,201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在2010年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被评为三门峡市“2010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截止今年8月底,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26人,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180人,开展“SYB”创业培训33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职能技能培训2130人,为稳定就业、促进创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政风行风建设基本情况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政风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行风建设列入工作日程,联系实际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牢固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努力改进工作作风。
(二)落实措施,自查自纠
做事先做人,为了促进全体同志整体素质的提升,中心把道德作风建设与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道德作风教育活动,结合“读经典、学国学”活动引导同志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全体同志必须忠诚党的事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端正工作态度,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一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加强人员的学习和培训,着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二是作风纪律建设和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将结合新形势下劳动就业工作的新特点,制定工作制度,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从小事做起,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自觉接受监督;三是培训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部分人员存在着“未培训,先就业”的情况,因此,我们将拓宽培训范围,使劳动者都有一技之长;四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下一步我们将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并广泛开展创业培训“筑巢引凤”,使更多的劳动者不但能够就业,而且能创业并带动其他人就业。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第四篇:政风行风建设情况简要汇报
政风行风建设情况简要汇报
现有学生305人,教师34人;教师中有中共党员13名。2010
年以来,我校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基,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宗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创建特色学校,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树立了学校新的形象。2010年2月,学校被镇党委、镇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区教育局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现将我校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学习,统一认识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因此,学校的政风行风建设首先
应该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学校党政领导要做政风行风建设的表率。全体教师都应该积极维护学校的形象、教育的形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为此我们通过学校行政会议、教职工大会、家长会,利用学校广播站,积极宣传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意义,让全体教职员工、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和新环境下践行科学发展
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组成部分。为此,我校加强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形成了由校长总负责,学校各部门协同配合,全
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网络组织,使政风行风建设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三、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我校始终坚持把政风行风建设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
党员干部和教师廉洁意识,激励教师敬业爱岗,廉洁从教。结合“作风建设年” 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法规文件和典型材料,开展了主题实践活动,撰写了心得体
会,举行了“铸师魂、树师风”教师普通话演讲比赛,开展了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每位教师都与学校签订了《师德承诺书》,坚决反对不负责任、敷衍塞责、误人子弟的工作态度,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影响工作、损害形象的不良现象。
四、以法治校,规范学校管理
我校坚持依法制校、民主管理的原则,健全、完善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修订编印了《管理制度汇编》。严格贯彻执行“两免”政策,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实行代收费。规范教育行为,严禁乱收费、乱订教辅读物,严格执行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不超过7小时的规定,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设课程,从开齐、上足、教好方面下工夫,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不段探索“有效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教学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本学年,有多名学生考入城区省级示范性高中。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实行重大事项经费开支申报备案制度。
五、实行校务公开、接受民主监督
一年来,我校的校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完善,公开内容包括学校发展规划、职称评审、评优评奖、大宗购买、收费标准、招生工作等,公开的载体有简报、会议、常设公开栏等,基本形成了对内、对外公开相结合,部分公开与全面公开相衔接,过程公开与结果公开相协调,校务公开与解释说明相统一的工作格局。校务公开工作的发展,强化了广大教职员工的民主意识,在促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政风行风建设、提高办学效益和管理效率、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
2010年11月10日
第五篇:政风行风建设总结汇报(推荐)
太原路政一中队政风行风建设情况汇报 自开展行风建设工作以来,我路政大队一中队根据晋太原办字[2011]155号文件精神,积极对本单位的政风行风工作进行内部检查,着重从评议内容方面入手,主动配合行评领导组开展的明察暗访活动,加大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开展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公司要求,建立了以郭建林队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在中队队务会议上全面安排部署了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工作,并制定出本队的实施方案。同时指出:本队今年未发生一起有理投诉和无理投诉事件,面对成绩,我们绝对不能骄傲自满,而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来年的行风建设工作中向更高目标迈进。
二、强化基础管理
1、根据本队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我们从社会各界聘请行风监督员10名,在8月17日中队召开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听证会上,部分监督员从他们不同角度,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不同意见和建议,从而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服务水平和执法效率,树立了良好的交通形象。
2、在改进工作作风方面。我们以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为着力点,积极提高办事能力和行政效率,对涉及重大事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尤其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够采取积极的措施,进一步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3、在文明创建活动方面。我队对政风行风监督小组人员进行了调整,对中队和所管辖检测点宣传图片和举报电话进行了更新.在高速收费广场散发宣传单5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60多人次,虚心接受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13 条,对在工作中出现的亮点我们以简报形式上报公司10余篇。
4、公开服务承诺。严格执行“阳光工程”,内勤管理工作坚持“四公开(公开执法依据,公开岗位职责,公开执法程序,公开执法结果)、两监督”。为方便群众监督和举报,设置了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同时,公开了本中队的政风行风建设承诺书。
三、及时总结,创新工作
我们将以政风行风评议工作要求为动力,精心组织,扎实工作,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提高我路政部门形象,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学“右玉”强作风,做部门表率,努力创建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