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草养猪 大学生带村民致富
四平市隆重表彰“百姓创业之星” 2011年1月14日下午,四平市首届“百姓创业之星”事迹展播活动表奖大会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五楼视频会议室隆重召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就业服务局及有关部门参加了会议。
四平市首届“百姓创业之星”优秀奖有10名,他们分别是:四平鸿丰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经理丁丰、四平好日子农家食府经理王君、四平仁泽生态养殖小区经理王绪伟、四平市鸿邑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彦民、吉林省宝典商贸有限公司经理刘立忠、四平百货大楼恒源祥商场经理朱学斌、四平千家福酒楼经理张海波、四平海尔售后服务中心经理金立波、四平市百帮纸业公司经理岳丽丽和四平市迪帮伟业保洁公司经理郑伟。
四平市首届“百姓创业之星”提名奖有6名,他们分别是:四平市铭鑫装饰有限公司经理王书伟、四平市7+1美容美发店店长刘佳、四平市吉成技校校长张雪、四平市百隆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宋喜军、四平市大连天天渔港饭店经理姜艳辉和四平市一鸣广告公司经理崔忠民。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参加,市就业服务局和四平电视台承办,历时半年时间,从548名创业者事迹中推荐入围28名创业者的先进事迹进行展播。最后,通过认真筛选,评选出四平市首届“百姓创业之星”优秀奖和提名奖人选。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市就业服务局局长王绍军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在全市创业大潮中,涌现了一批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和返乡农民工等普通百姓创业故事,他们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全市各级就业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要履职尽责,全程免费培训失业人员创业,让有创业意愿的人都能浮出水面。要抓好典型示范作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影响身边的人。创业典型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创业的梦想。让创业者尽享我市的创业优惠政策,采取社区信誉担保和企业联合担保的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并跟踪指导帮扶,为他们在创业的大潮中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表奖大会上,相关部门领导为我市首届“百姓创业之星”优秀奖获得者颁发了奖杯、奖品和荣誉证书,四平市百帮纸业公司经理岳丽丽、四平仁泽生态养殖小区经理王绪伟先后讲述了自己的创业事迹。(本报记者 唐亚江)
从“败家子”到百姓创业之星
王绪伟是山门镇人,在我市全民创业的热潮中,回乡创办了仁泽生态养殖种植合作社,通过林下种草——牧草养猪——粪便还林这一生态养猪模式,不仅带动社员共同致
富,王绪伟本人还被评为首届四平市百姓创业之星。
大学生回家养猪
王绪伟今年30岁,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等地做企划工作,他从普通员工做到负责亿元楼盘销售策划,只是常年在外漂泊,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看望年迈的二老。勤劳的父母长年在家养猪种地,却有几回由于猪价波动、猪病流行,损失惨重,母亲为此大病一场。每次回家,面对白发平添、越发佝偻的爸爸妈妈,他都心疼得想要落泪。
国家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王绪伟心动了。他想要回到父母身边,回到家乡,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这些年在外打拼,在为一些企业做企划时,经常参加各类农业展会,各类农业展会开阔了他的视野,他见识到了现代化的养猪场,知道了生态发酵技术。他想能不能把家里的养猪场改良一下,养绿色的、高品质的、健康的猪。
2007年春节,王绪伟回家时把自己这个想法和父母说了,“我想把工作辞了,回家养猪。”听到这个消息,父亲愣了半天没回过神来。这些年,虽说儿子没能在自己身边尽孝,但农家里走出了大学生,还是让老人家心里美滋滋地,听说儿子要回家养猪,老人第一次对儿子发火了。“人家都往高处走,你怎么越活越没出息,要回农村养猪,让我和你妈这脸往哪搁?”这时刚刚新婚的妻子给了他最大的支持,“我们回家吧,谁说只有城里才是归宿!”妻子也辞掉了在外地任教的工作,和他一起迈上了返乡创业之路。扩猪舍“骗”果园
看到儿子和儿媳妇双双回到家里,父母也只好退居二线,把猪舍交给小两口。新婚的小两口把自己这几年在外打拼的积蓄全都投了下去扩建猪舍,俩人就在猪舍旁安下了新家。猪舍有了,要想走生态化养殖这条路,还得打父亲的主意。王绪伟想把家里承包的果园,改种可以做猪饲料的紫花苜蓿草,这样以草养猪,以草养树,环保、省粮、育果,又可以达到绿色养殖的终极目标。可是这要是跟父亲说,肯定不行。毕竟那20亩果园里种玉米,每年也打1万多斤粮。王绪伟就和姐姐共同编造了一个假话,由姐夫出面,谎称有朋友想租果园地,一亩地租金500元。父亲一算,这一年下来,比种玉米划算,欣然点头。果园林地下开始种上紫花苜蓿草。
老王家的“败家子”
苜蓿草种起来很顺利,可如何除杂草让小两口犯难了。种庄稼可以用除草剂,可他种的是草啊,用除草剂,不得棵草无收啊。人工除草吧,20亩地,抽空就去拔杂草,结果是除了旧草新草又出。那段日子妻子常常在地里拔草,累了就倒在地里睡着了,人工除杂草劳动强度太大,行不通。王绪伟查阅资料,自己配置除草剂,结果把地里的牧草和杂草全都打死了。邻居们看到他家地里棵草无收,还有人开玩笑,“谁家种地都没有老王家快,我们苗刚出,人家秋收了。”老王家的败家子也就这么传开了。后来夫妻俩在省农科院草业公司专家的帮助下,终于解决了除杂草问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王绪伟开始摸索草食性生猪的繁育试验。半年多后,繁育而成的新型母猪开始产仔,头窝产仔均在9头以上。可是好景不长,之后接连2窝仔猪成活率都不足5头,原因是母猪舍卫生条件差成活率低又夜里产仔,常把小猪压死了,必
须想办法购买母猪产床。可一问,王绪伟吓了一跳,一组产床要7000多元,6组就是4万多。买是买不起了,只能自己照葫芦画瓢。费尽周折,终于找来相关照片,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自己试着画图仿制。为了省钱,他买了钢材,买了电焊机、焊条,买不起切割机就用角磨机,现学现用自己造!能发动的朋友、同学全动员了,王绪伟几乎一周没睡,赶制出6个产床。边制作,母猪边产仔,前半夜朋友看着,后半夜自己看着,白天继续做。最后一晚,王绪伟挺到清晨2点多,终于还是没挺住,睡了过去,醒来时,王绪伟给了自己一记响亮的耳光:一头母猪产仔11头,只活了1头。
好吃好喝产好肉
为了让猪吃好喝好,产好肉,王绪伟还把山上的泉水引到猪舍,用矿泉水喂猪,在猪的“饭菜”中加入板蓝根、藿香等中草药,猪肉好吃,几乎不得病!猪肉无公害、肉质鲜美,经有关部门检测,王绪伟养的猪能达到出口标准。
普通的猪一年出栏两茬或三茬,王绪伟养的猪要10—12个月出栏,虽然周期长,但因为饲养方法独特,肉质好、口感好,卖价也比普通猪肉高出一倍。别人卖一头猪,可以赚200元,这种吃草的猪却能赚七八百元,而且还供不应求。由于养殖规模不够,有大客户上门定购,好多订单夫妻俩都不敢再接了。
创建仁泽生态
养殖种植合作社
怎么能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占有市场呢?王绪伟想到了成立合作社。2009年初,王绪伟找来四周的养殖专业户,以自己的养殖范例向他们推广生态养殖技术,看到夫妻俩养出的吃草的猪卖出了大价钱,一些村民欣然加盟。2009年春,仁泽生态养殖种植合作社成立了。
短短一年,仁泽生态养殖种植合作社已有注册资金170余万元,社员13户,在审社员20余户,基本实现规范化运作。在今年的长春农博会上,他们的“苜蓿草园”原味猪肉一鸣惊人,当场就拿到了100多头年猪的订单。小两口的创业经历也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吉林电台、电视台,长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介绍了他们的创业历程和低碳、环保种养模式。王绪伟还被评为首届四平市百姓创业之星。
(本报记者 傅光)
用草养猪 大学生带村民致富
返乡大学生王绪伟,现为铁东区山门镇靠道子村仁泽生态养殖种植合作社的经理,合作社以养猪为主,别人的猪主要靠饲料,他们养的猪主要靠吃草,别看他的猪是吃草长大的,但是这个猪肉的味道却十分鲜美,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名为“苜蓿草园”,现在“苜蓿草园”品牌猪肉已经声名远播,订单不断,王绪伟创造了以草养猪这种全新的饲养方式。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王绪伟,一直从事企划工作,从普通员工做到部门,从基础设计做到全盘负责亿元楼盘营销策划,正当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却毅然决然的做出一个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决定,他要回家养猪创业。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并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受过高等教育的他知道不能像祖祖辈辈的农民那样靠传统的方法养猪致富,而应该走一条绿色养殖之路。为了将绿色养殖的想法付诸于实践,他参加了各种农业博览会,见识到现代化养猪场,接触到了生态发酵技术,到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实习基地、长春市农科院学习园林管理及养猪技术。一切准备就绪,带着妻子开始风风火火地忙碌起来。
多年的积蓄和亲友们的借款全都投了进去,找工人、进材料、砌墙抹灰、铺设管道、修建发酵床、抹墙封顶„„看着一天天建起来的猪舍,对未来的憧憬常常使他忘记了身体的疲惫。
他把父亲承包的果园改种为可以做猪饲料的紫花苜蓿草,以草养猪,以粪产沼、以沼养草、以草养树。这种养殖方法遭到了家人和村里人的反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利用既有的母猪,根据之前学习的杂交遗传知识繁育母猪。半年时间过去,繁育而成的新型母猪开始产子,头窝产子均在9个以上,而且奶水非常好。可是好景不长,春节后,接连2窝产子成活率都不足5头,原因是母猪夜里产子,没看住把刚生下的小猪压死了。必须想办法购买母猪产床,可是一组产床要7000多元,6组那就是4万多,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他决定仿制。
接下来,和妻子开始做生猪喂草试验,一开始试着喂青草,开始没什么反应,几天后猪的胃肠出了毛病,他尝试各种药物治疗,可是都无济于事,一口气死了40多头。他开始了新一轮实验,一方面继续引进新的母猪和种猪进行杂交繁育,一方面继续在苜蓿草的加工处理上进行摸索,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绪伟终于养出了吃草出栏的猪,两年的磨炼也将磨炼成了瓦工、电工、焊工、生猪育种和食草饲料领域的全才,也终于实现了他的创业梦。
此时,王绪伟没有忘记他作为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没有忘记要做群众的领路人的理想,他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试验的成功喜悦还没有来得及体味,他又开始了新的历程。和妻子找来附近的养殖专业户,向他们宣传党的好政策,讲解绿色养殖、环保养殖的前景,用自己的成功范例向他们推广生态养殖技术,终于养殖专业户们同意加盟,共同致富。
目前,合作社的注册商标“苜蓿草园”已通过申请,准许使用。合作社已经发展成注册资金170余万元,加盟社员40户。接纳东北三省前来学习的农民200余人,解答南方等地咨询学习的电话50余次。
前不久,带着培育出的吃草猪参加了农博会,各大媒体也争相对他们进行了采访,为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走上致富的道路,他还规划在未来的5年里,扩大养殖小区生产规模,达到年出栏生态食草猪2000头以上,增加苜蓿草种植规模3万平方米;开设绿色果蔬肉品超市,连锁经营绿色果蔬肉品,使“苜蓿草园”品牌覆盖全省,走向全国。***(本报记者 唐亚江 实习生 张孟鑫)
第二篇:退伍军人养猪致富
曙光村退伍军人养猪致富
今年60岁的夏世文,是一位清瘦俊朗、坚毅刚强的老复员退伍军人,居住在江夏区山坡街曙光村松坡夏湾。他扎根在农村,吃得苦,艰苦创业,积极带领村民发展养猪业,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是该乡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也是山坡街复员退伍军人发家致富的典范。
1955年,夏世文出生于山坡街曙光村松坡夏湾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和许多的男孩子一样,夏世文从小就向往能穿上神气的迷彩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1976年12月,年满21岁的夏世文终于应征入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军人。四年的军旅生涯,不仅让夏世文熟悉了军队生活,而且造就了他坚毅、刚强和勇敢面对困难的信心。
1980年12月,夏世文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家乡,从1981年开始,他担任了松坡夏生产队的队长,积极带领群众进行农业生产。1982年分了责任制,夏世文种了十几亩面积的粮田,可收入依然微薄。生活所迫,夏世文于1996年不得已外出打工,漂泊了五余年的时间,但是生活状况依然没有改善。
2002年年底,夏世文回到家乡,看到家乡依然贫穷落后的面貌,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觉得自己有一种责任,那就是一定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大家都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他坚信,自己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路去苦干,干什么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闯出一条致富门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思索,他开始了艰苦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养猪,只有十几只,由于规模小,对市场行情不熟悉,又不懂养猪技术,更谈不上防病治病,效益不够好,只能挣些零花钱,基本维持全家零用开支。后来,他逐步清醒认识到,光这样小打小闹是不行的,不能真正发家致富,更不能带动别人致富。
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台后,夏世文认为自己的发展空间应该更广更宽,在这种想法的促使下,2004年对养猪市场前景作了细致的分析调查,以敏锐的目光看准了土猪养殖的潜力和前景,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夏世文说服了自己的妻子和亲朋好友,他终于筹到了10万多元启动资金,购买了本村的村小学,办起了自己的土猪养殖场。刚开始,夏世文按农村***惯、老办法饲养,只追求数量,不讲科技,只凭热情,忽视科学饲养,缺乏防疫措施,其结果暴发了小猪崽大量死亡,损失3万多元,给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思想上的创伤。
夏世文并没有气馁,而是冷静的思考。成功来源于实践,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出钱买来的教训激发了夏世文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除了经常到县农牧局、乡兽防站向兽防技术人员虚心请教学习养土猪技术。夏世文还购买了《养殖新技术》、《家畜类培育技术》、《畜类病害防治知识》等技术资料,坚持自学,坚持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把防治措施与饲养相结合,把存栏饲养与快速出栏相结合,在县、乡畜禽部门的大力帮助指导下,基本掌握了土猪饲养、防病、治病等技术。
科学养殖,规模经营使夏世文的养猪业办得红红火火,他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大白猪,逐步淘汰本地品种,自己科学使用配方饲料,自己防疫,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成活率。到目前为止,夏世文的养猪场已初具规模,占地2000多平方米,每年养母猪150余头,养仔猪3000余头,养肥猪100余头。自己在养猪场还配备了防疫、配料设备,做到防疫配料不出门,养猪每年销售收入可达130万余元。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夏世文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当好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他自强不息,靠吃苦耐劳闯出了一条致富门路,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他牢记党的宗旨,热心帮助他人致富,先后带领本地村民发展养猪业,许多村民纷纷前来向他取经学习,他把自己的“秘门”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来访者,在他的带动鼓励下,到目前,全街已发展养猪基地十几个,养猪业已崭新成为山坡街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
山坡街曙光村村民委员会
2015年4月20日
第三篇:养猪致富经验介绍
养猪致富经验介绍
各位领导,姐妹们!大家上午好!
我叫xxx,今年39岁,我是xxx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女,是从xxx嫁到这里的,组建了一个幸福而温馨的家庭。起初,我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只是靠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异常的艰辛。
通过2002年参加了一次妇联组织的养殖培训班,使我茅塞顿开,我决定养猪,利用学到的知识,结合家里的经济条件,开始了我的创业生涯。首先我盖起了两间猪舍,就着手准备养猪了,我的致富生涯是从一头种猪开始养起的,在初期的阶段,因为经验少,养殖技术失败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失去了信心和钱财,我当时情绪非常的低落,几乎丧失了我的斗志。但是我又多次的反思自己,难道就这样消沉下去吗?经过多次的反思,加上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使我又重新树立了信心,又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向养殖户的前辈们学习,向兽医请教,并学习养猪的相关技术。并向亲友借钱又购买了两头种猪,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利用科学技术精心的饲养和护理下,终于见到了一些成效,半年以后,两头种猪顺利的产下了两窝小猪,为了掌握更多的经验技术,我与猪共度日,以便于更多的摸索掌握猪的生活习性。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一年以后,我就挣到了几万元,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终于掌握了更多的养殖技术,积累了猪的疾病防控和经验,现在年出栏肉猪近百头,种猪就有10
余头。
温家宝曾指出,稳定菜篮子,稳定生猪市场,政府又给养殖户种猪补贴,使我又看到了希望,享受到了党的富民政策,我琢磨着,我县有将近27万人口,平均每天每人吃1两肉,一年要销售猪肉就有两万多斤,折合生猪就是5万多头,在加上销售外地的所有生猪,所以生猪市场很大,前景非常乐观。养殖的肥料又可以种植有机蔬菜,也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所以我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为了发展绿色养殖,创新农业发展,我还要改善养殖方法,彻底解决养猪环节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想等我的养殖规模扩大了,收入增加了,我也不会忘记父老相亲们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尽可能的解决一部分残疾人就业,这是我的奋斗目标。也是我的理想和信念。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奋发有为,我相信自己的事业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好,从而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为社会的发展为我乡的经济建设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农村妇女养猪致富事迹材料
农村妇女养猪致富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妇女致富事迹材料
孙xx生于“三年困难时期”。自记事起,就一直在贫困中煎熬。高中毕业,由于母亲患病,生活贫困,她和妹妹不得不辍学务农。
1980年,20岁的孙xx和父亲承包了村里的20亩果园,连续2年的秋冬她都在县城大街上摆摊卖沙果。1983年,她经人介绍和马鹿沟村的农民朱世臣结了婚。婚后,她在镇幼儿园当了老师。但,靠劳动致富的追求,她一直没有放弃。上班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她要和丈夫承包小工程。为此,她学会了瓦工活,她还和丈夫种植中草药,但仍然没
走上致富路。
1997年秋,幼儿园解体,孙xx和丈夫看好了养猪致富这条路。她在电视上看到河北大午技校免费开办养殖业培训班,她就去参加了两个月的培训。回来后,她用多年的积蓄,在院子里盖了简易猪圈,先后购进种猪、商品猪81头。
孙xx和丈夫视猪如子,精心喂养,细心照料。但是,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是,猪购回来的第二天就有10头商品猪的猪拱嘴和蹄丫起泡、溃烂,不思进食。孙xx害怕了,凭她掌握的知识,猪可能患了可怕的口蹄疫。经兽医诊断果真是口蹄疫,81头猪在全家的哭声中被全部捕杀。
灾难,并没压倒天生刚强的孙xx,她和丈夫决定在村南山坡地上重新建造标准化猪舍。没有资金,她就和丈夫靠铁锹、尖镐、独轮车,硬是平出2014多平米的平地。3个月,整整3个月时间,她和丈夫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她的手磨出了层层老茧,本是很娇嫩的脸被冷
风吹起了一道道血口。但是,看着整齐的猪舍和房屋,她很是欣慰。尽管盖猪舍很辛苦,但她每天晚间还要坚持学习《猪病防疫》等大量书籍,而且还自费订阅了《农村新技术》、《中国畜牧》等杂志。她认为,第一次失败就在于忽视了对猪的检疫,教训是深刻的,也是再发展的宝贵经验。1998年8月,在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后,孙xx和丈夫重新筹措资金15万元,在镇兽医站指导下,购进新品种种猪、商品猪292头。经过精心饲养,当年出栏180头,纯收入2万余元。2万元,虽然距返本相差甚远,但却是对孙xx夫妇莫大的鼓舞。
为了降低成本,孙xx和丈夫精心饲养着300多头猪。她本来是很爱干净的人,穿戴也很讲究。但为了早日走上致富路,她整日在猪舍里,整年一套工作服,身上充满了臭臊味。特别是猪产仔时,他要和丈夫守在猪舍10多个小时。但孙xx无怨无悔。孙xx感到购买猪饲料成本过高,质量也没有保障。于是,她到外地学习考察猪饲料加工技术,她按照自己的配方制作饲料,每斤降低成本0.2元。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资金数万元,每头猪增加利润50到70元。她还改原始的喂湿拌料为喂干料,增设了自动料槽和自动饮水设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她掌握了猪的疾病预防、治疗、去势、打耳号等各项技术。猪的死亡率始终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
1999年和2014年是猪价最低的时候,但孙xx根据资料信息,提前对市场行情有了准确的估价,先后到黑龙江、左家等地学习考察特禽养殖。引进了番鸭、贵妃鸡、火鸡、绿壳蛋鸡等多种特禽。最多时特禽存栏量近千只。因为买不起孵化设备,她就利用热炕自己孵化。最多时,一次要孵化500枚蛋。每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她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昼夜守在孵化箱旁。夜里,多少次她伏在孵化箱上睡着了,多少次又被惊醒。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养猪业最低
迷的时候,她的特禽创造价值10多万元,为养猪业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孙xx发展养猪业10多年来,一直在走自繁自养的道路,规模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去年,出栏生猪900头,产值120余万元,纯收入30余万元。今年,存栏生猪近600头,出栏700余头。尽管上半年生猪价格走低,年纯利润仍然可达10多万元。
孙xx富了,但她又给自己加了一份责任,那就是扶持贫困户。凡是被有关部门确定的贫困户到他猪场买仔猪,一律享受半价。有的贫困户没有现金,她就赊欠。10多年来,经她扶持的贫困户达30多户。林志军、王兆德、赵永花等都已经成为存栏30多头猪的富裕户。至今,她赊欠出的猪仔款5万多元、饲料款达10多万元。
孙xx和丈夫终于通过科学养猪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文章标题:致富路上领头人:农村妇女先进事迹材料
致富路上领头人-记***区***镇**村***
***今年36岁,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酿酒专家、办厂女能人,固定资产达数百万元、年获利几十万元的致富女强人。这里无不饱含着创业的坚辛、勇于拼
搏和年轻有为的创业精神。通过她的努力下,各级政府和社会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认可:1998年被***市评为“跨世纪青年星火带头人”、2014-2014年被自治区、***市评为劳动模范、2014年被***区委“三级联创”活动中评为“双强”党员、2014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双学双比”女能手;同时被推选为***市党代表、自治区党代表。
一、自强自立,艰苦创业
****年底***与本村青年***结婚了,当时婆家很穷,上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公婆、姐姐、妹妹全家十来口
人,吃的是粗粮,住的是要倒塌的土房,靠仅有的十几亩土地生存,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穷则思变,一个种养加的新思路在年仅22岁的***的脑海中形成了,靠自己给别人打工时学来的烧酒技术,决定办一个小酒厂。提起办酒厂,当时是困难重重,缺资金、少设备、没厂房,仅有的是几百元钱和自己自强不息的决心,缺钱找亲戚朋友借;少设备,土法上马;因陋就简没厂房,借人家仓库,一切准备就绪,一九九一年年底随着一阵鞭炮的炸响声,一座土法烧酒的小酒厂在***镇**村正式开业了,日产白酒百余斤。梅花香至苦寒来,百般周折一个生产周期下来,终于立稳了脚跟,通过艰辛劳动经济效益还不错,略有盈余,***衣带渐宽终不悔,人虽瘦了一圈但腰包却鼓了起来,在艰苦创业的路上看到了一丝光明。
为了篮图大展必须扩大酒厂规模,托亲戚找朋友借了两万元贷款,加之几年来剩余资金,扩建了酒厂规模,靠毛
驴车送酒根本不行,两天两夜没合眼,***只身一人从锡盟表哥处借来两万元买了机动车,散酒销路不好,****千辛万苦找人设计了商标,买了灌装机,并在工商局注了册,当时酒厂林立销酒很困难,为了打开销路,她带着自己生产的酒样品三下霍林河,四下辽宁,请人家品偿,甚至到了销完付款的地步,为了销酒经常是吃上顿顾不了下顿凤餐露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打开了销路,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使酒厂经济效益有了大转机,年产60多万斤酒,每年都是供不应求。
九三年以来由于规模的扩大生产能力逐步加强,每年安排就业劳力30多人,转化玉米130多万斤,玉米秆10多万捆。生产白酒关键是质量,规模大了人员多了,群众对酒的质量要求也高了,要有市场、有销路,必须严格管理,通过质检部门鉴定,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在当地被群众戏称为“侯爵”每年仅酒一项就收入30多万元,上缴税金5万余元。
二、发展养殖业,带动一方村民
当时酒厂生产酒糟低价卖出,不如自己搞育肥牛,九五年首批糟牛出栏,获利一万元。育肥牛获利快,***通过自己育肥,也带动了亲戚朋友。***、***两家人口多,家庭困难,通过她的带动和帮助,都养育肥牛发了家,分别盖起了瓦房,全村出售育肥牛近千头。养育肥牛销路也是难题,为了获取更大利润,她经常和外地客户联系,牛肉直接销往外地,仅此一项全村收入近百万元。**地区后搬来的***,生活非常困难,***借给他钱买牛,赊给酒糟搞育肥,使之两年就脱了贫步入致富行列。
2014年区委提出了奶牛兴区的口号,***抓住契机,投资20多万元,买了20头奶牛,联系亲属***办起奶站,带动村民***、***、***等户养起来奶牛,自己家年产鲜奶40余吨,获利10万元,全村仅养奶牛一项人均收入近500元。
三、拓展致富门路,五业并举奔小康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同时,为了使广大农民思想意识由小富即安转向全面奔小康新观念。需要再学习,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提高致富本领,拓宽致富门路,***掌握信息,瞄准了市场。
根据通过地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情况,原有的水井和自吸井水都供不上抽,打深水井是一项很好的项目,于是她又投资十余万元建了一座水泥井管厂,在其它乡镇请来了技术员,安排十余人就业年产水泥管2万余节,获利14万元。后来荫发了自己成立一个打井队的想法,于是买了打井设备,招聘技术员走村入户到周边村屯打深水井,每年打井200多眼,这样既方便了群众解决了十余人就业,自己又增加收入,仅此一项就收入十余万元。
四、致富路上不忘众乡亲、扶贫救困共同富
一花独放非胜景,万紫千红春满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富了不
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最终目的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富裕。
几年来在她的带动下每年都有十几户通过养牛都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
由
于***懂经济善管理,使自己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这不仅安排剩余劳力减轻了社会压力,而且还大量转化玉米,同时产出大量的优质酒糟养育肥牛。真可谓一业兴带动百业旺,一人富带动全村富。
***在富了的同时,没有忘记生她养她的这块热土,学校学生开运动会,党员外出考察,拥军优属自己都无私捐献。村民种地没钱买种子、化肥,大事小情,天
灾病业,缺钱都去找她,她从来都是慷慨解囊相助,几年来在这笔花费上不下五万元。
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从一个农家子弟发展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拥
有个人固定资产数百万元的致富女强人,一是靠党的富民政策,二是靠自己的拼搏和刻苦努力和年轻有为的创业精神。
《致富路上领头人:农村妇女先进事迹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致富路上领头人:农村妇女先进事迹材料。
我镇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开展以来,深入贯彻党的农村工作方针,以帮助农村妇女增加收入为重点。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积极投身农村经济中,大力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促进农村妇女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了新的进步与发展。
一、政策引导、加强培训,增强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
力
今年来,我镇结合进城务工农民培训班的活动,组织广大妇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班,有意识地引导广大妇女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从
而达到更新知识。并把学习到知识及时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双学双比”活动开展,激发了一大批农村妇女学习的热情,广大妇女十分珍惜学习机会。镇妇联积极引导农村妇女走科技兴农之路,大力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使农村妇女从中尝到甜头,掌握致富技能,勤劳致富的道路。目前,我镇从事种养业的55%是妇女,她们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根据本地的特点,宜养则养,宜种则种,走勤劳致富之路。特别是**居委会广大农村妇女在妇女主任带领下,通过辛勤耕耘,科学栽培,种植烤烟700亩,亩产400斤,产值达3600元,仅此一项为**居委会带来了纯收入79万元。
二、健全机制,立足推动,进一步浓厚服务经济发展氛围
妇女的发展是与各级妇联组织的发动息息相关的镇妇联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职能,为搭建创业平台,提
供创业服务竭尽全力。一是健全推动机制,强化服务经济建设职能。村妇女工作目标考核机制中,除妇联常年工作绩效考核外,重要的是服务经济的硬指标考核,妇联根据本地特色产业,建立了“妇代会+协会”的工作模式,引领农村妇女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达到扶持一个、发动一片、带动一方、共同致富的效果。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服务经济建设,为引导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妇联牵头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加强协调,争取各有关部门在技术、资金、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妇女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支持。2014年,各部门累计提供技术指导636人次,技术资料1365份,协调解决资金3000多元。
三、关注健康、服务妇女,促进妇女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为切实维护广大妇女群众利益,镇妇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拨专款由妇联牵头、计育办、卫生院部门参与,在石江、达峰、泮春、**、焦桥等
村开展针对所有已婚妇女免费妇科普查工作,共对1500名妇女进行了检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妇联与市妇联争取社会资源,在**中学、泮春中学开展了免费健康讲座及现场义诊咨询活动。
一年来,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妇联政策指导及时,协调服务有力,形成了一种工作互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为农村妇女办了许多实事,也为“双学双比”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和引导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中,为建设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新**而努力奋斗。
在其上任以来,时时以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群众的饥苦装在心中,从不强调个人荣辱、得失,务实于本职工作,使本村的经济明显好转。村积累稳中有升,现村集体存款8万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尤其
在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中,他能积极投身于其中,时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使庆先村38户贫困户基本脱贫,其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截止xx年庆先村共有250户看上了有线电视,有220户用上了程控电话,为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思想建设,提高支部一班人综合素质
李春山接任支部书记后,深知要想发展本村经济,必须取得村民对本届党支部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上。是利用“三会一课”集中辅导统一学习。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十五次,在培训班上镇党委书记孙昌顺同志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和《以“三个代表”为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题进行辅导;八一农大教授讲解烤烟的栽培技术。在学习中,全体党员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经常性的学习、受教育、学习新科技,才能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是村“两委”的主要领导带头学。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春山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做到雷打不动。由于村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带动全村党员主动、自觉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增强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帮富致富的能力,对“三个代表”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同时李书记还率先走入村民中,与之谈心,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外及村民对党支部还有哪些意见和要求,并诚心请村民为本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其带领下党支部成员都能走近村民,确实了解村民的饥苦,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使村民增强了对党支部及党员的信任度,为其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烤烟生产,发展特色经济
李春山同志紧紧把握发展农村经
济产业,从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为村民要效益这个工作重点入手,积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去年春耕期间,许多贫困户缺乏资金,无力购买春耕生产所需的农药、化肥。李书记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方奔走,先后与农技站、镇供销社及个体农资店取得联系,为村民解决了10万多元的农药、化肥,使村民及时、顺利的完成了春耕生产,受到村民的一致赞扬。李春山同志就是这样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处处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今年春耕期间又为农户解决了7万多元的农药化肥,使今年庆先村的春耕生产得以顺利完成。
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告诉李书记,单靠种植大粮作物想脱贫难,庆先村交通方便,土质好,很适合烤烟种植,而且市镇为扩大烤烟生产,每年都给予优惠政策。庆先村距烤烟收购站较近,发展烤烟生产大有可为。可目前的农民一缺资金、二缺技术,怎么办?一连几个日夜他都吃不好、睡不着,自己领航包
扶的那几户的条件他很清楚,一个想法在大脑中萌生,他先去作通了帮扶对子中头脑固执的李军的思想工作,并与信用社和农技站取得了联系,为烤烟户解决了5万元贷款,十余吨化肥,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经过他和烟农的一年的辛苦劳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烤烟亩产220斤,均价3.17元。他的领航户一年脱贫,并全部还清贷款,很多农户尝到了烤烟的甜头,今春又有5户要求种植,烤烟面积由去年的650亩,发展到800亩,烤烟生产在庆先村前景喜人,成为庆先村的支柱产业。由于整天忙于工作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家中事务,自家的农活常常是无暇顾及,妻子经常说:“这个家是我一个人的,而村民才是你最亲的人,他们的家才是你家,家里的事你从来不管。”听到妻子的埋怨,他总是微笑不语,因为在他心中清楚知道妻子是理解他的。
三、领航工程推动三个文明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庆先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李春山同志的带领下,去年43名党员与38名农户结成了领航对子,今年有5人加入了被领航的队伍中。其中有8户一年脱贫。全体党员和村组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事情增多了,从而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帮贫致富的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整个党支部的向心力、战斗力。全体党员干部经过认真分析村情、民情、地情,又确定了下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和措施;一是发展养殖业,全村养奶牛12头,黄牛728头,养羊户共24户,共养羊1700多只,养猪1500头,家禽4000多只;二是根据庆先村的实际情况,利用地处潜山区的优势,大搞退耕还林,建造绿色银行。截止xx年春全村共造林1400亩(其中人造林600亩,经济林800亩,同时利用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有20户栽种了果树,22户栽种草莓,7户种植大棚甜瓜;三是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庆先村有一批养殖业、种植业等方面的技术骨干和致富带头人,可以为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骨干带头作用。通过全体党员干部的齐心协力,使方案和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使庆先村的经济水平和集体集累有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李春山同志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开展了党员与农民搞好“一带十”式的对接“领航小组”,积极为农民送政策、送信息、送温暖,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使“领航工程”工作持久稳定,不走过场,一抓到底,支部建立了“领航工程”记录簿,实行党员与困难户进行帮扶活动,确定了“领航”任务、目标及“领航”任务目标的落实情况,任务目标一定三年。
通过“领航工程”这一载体,伴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学习,以支部书记李春山同志为核心的庆先村党支部,在“领航工程”活动中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共解决生产、生活资金累
计20余万元,解决修道等急难问题10余件。庆先村党支部也先后多次被镇里评为先进党支部,李春山同志xx年荣获密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xx年荣获密山市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xx年荣获黑台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个人;xx年又荣获黑台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个人。李春山同志正以他的实干精神带领庆先村村民去打造一个辉煌的明天。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做给乡邻看,领着乡亲干,泰兴两千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成为百万农民致富路上的“灯塔”。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10月,该市农民在专业大户的辐射带动下增收4500多万元,预计占农民全年增收总额的四分之一。
农村专业大户多有效益好的项目。泰兴农民张继忠1998年租赁姚王镇的一座闲置厂
房办起了种鸽养殖场,当年2000对鸽子给他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入。附近的林祝山、黄习生、毛幸福等
13个农民看到他养鸽发了财,也大胆进厂搞起了鸽子养殖,去年,效益最好的一户纯收入达3万多元。闲置厂房中一下子冒出14个种鸽养殖大户,名声不胫而走,前来观摩的农民络绎不绝。短短一年时间,姚王又冒出了80多个养鸽户,饲养总量5万多对,年产值达600多万元。镇上为了把这块蛋糕做大,还成立了特种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专门为养鸽大户服务。
随着分工的细化,专业大户的优势项目吸引了一大批农民与其配套,使项目走向产业化。黄桥镇小二房村的猪头加工堪称一绝,一只不起眼的猪头竟能分解成13个产品。村民张桂萍是这个村猪头加工的第一人,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涌现出60多个猪头加工户,年创产值2000余万元,每年消化猪头近10万只。围绕这一项目,在60多个大小老板的指挥下,近千个农民有条不紊地从事市场采购、猪头分割、真空包装,从事产业配套的农民一年收入
最多的有2万多元。
专业大户不仅教会了泰兴农民赚钱的本领,更带动了农家思想大解放。闻名全省的“鸡司令”——分界乡农村专业大户曾小明,靠在苏南搞特禽批发,生意越做越大,引得四乡八邻刮目相看。一开始只有五六个农民跟在他后面做鸡贩子,在后来的两年时间里,又有100多个农民聚集在他周围,一天购销家禽数万羽。曾小明牵头的这个家禽购销联合体成功地打进沪、苏、锡市场。
第五篇:残疾人养猪带动致富事迹材料
残疾人养猪带动致富事迹材料
X年前,X是镇上一名客运车驾驶员,每月有着固定的收入,生活平淡且安稳。但是,一场意外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X年X月,他驾驶的客运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从此失去了右臂。为了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X万元外债。
虽然陷入迷茫,心态也很悲观,但是X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老X,失去一只手有什么可怕的?你还有一只手,加上我的两只手,我们的家照常能过得很好。”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一只手撑起这个家。
次年,X县残联的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了X的情况,为他办理了残疾证,并鼓励他积极面对困难,表示会尽力给予扶持和帮助。他参加了县残联举办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从此走上了养猪的道路。最开始,没钱买猪,便四处找上亲戚朋友筹集到了X元,买了第一头母猪。
X细心照料着,生怕出一点意外,见母猪迟迟没有动静,他主动找镇上兽防站帮忙。第二年,母猪产仔了,X卖了几只猪仔挣回了买母猪的本钱,留了几只母猪仔继续饲养。
养猪事业开始起步,创业是艰难的。养猪的粮食不够,X买了一台剥壳大米机下乡四处为农户剥米,用剩余的米糠喂猪。X-X年间,“哪儿黑就在哪儿歇”X说,“为了收到足够的米糠喂猪,辛苦一些也值得。”忙碌一天后,常常随便吃点干粮或方便面应付一下,晚上就在车里休息,第二天继续接着干。
不懂规模养猪的X来回跑到县畜牧局找技术员讨教养猪秘诀;和妻子彻夜守在猪圈里为母猪接生;遇到生猪市场价格不稳定的时候,还会亏损,依靠政府贷款总算度过了难关……日复一日,情况逐渐有了好转。X用养猪赚的钱,供养了两个孩子上大学并还完了家庭欠债。
十年磨一剑,X的养猪场从最初的X头母猪繁殖到了X多头生猪。他不断自学养殖技术,每年参加县里和镇里举办的养殖培训,养殖路进入了“快车道”。为了更好地开发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他申请注册了“X香猪养殖场”。随后,X县残联将他的香猪养殖场作为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进行重点打造,授予了“X自治县残疾人创业扶贫示范基地”称号。
X年,X扩建了养殖场,成立了“X养殖股份合作社”,规模从原来的X头扩大到了X头。去年出栏商品猪X头,年产值达到X万元。迄今为止,养殖场总投资X万元,修建圈舍X间,引进新产品“X香猪”X头,走上了生态绿色养猪道路。X年,养殖场有望出栏商品猪X头,产值将突破X万元以上。
由于自身残疾,X明白相对于健全人,残疾人存在众多不便,脱贫致富也面临很多阻碍,因此,他萌生了帮扶困难残疾人的想法。X年开始,每年最少帮扶X户困难残疾人家庭。X的帮扶方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了解残疾人相关政策,再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给他们传达适用的助残惠残政策;主动雇佣残疾工人,目前,他的养殖场有近X名残疾工人;
在贫困残疾人学成养殖技术后,X会给他们送去母猪,免费配种,唯一要求是,待来年母猪产仔了,受帮扶的残疾人得拿出一只母猪仔去帮扶一位其他的残疾人,形成产业带动;有些残疾人家庭种植的苞谷等谷物滞销,就会主动收购或者帮助销售。“能帮助到残疾人朋友,看到他们生活越来越好,我感到很满足。”X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