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时间:2019-05-13 08:0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学硕士生导师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第一篇: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呼吸病与重症医学

呼吸病学

刘信荣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中华医学会河北省分会常务理事、唐山市医学分会副理事长。1983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年公派赴美国CDC留学一年。多年来致力于内科教学、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近年来共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多项,并取得多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及科技进步奖。研究方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呼吸科危重疑难病诊治循证医学研究。

王红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曾留学瑞士。现任河北联合大学临床医学系主任、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呼吸内科主任。河北省呼吸学会常委、河北省呼吸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呼吸分会主任委员、唐山市百名名医、唐山市市管优秀专家。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学术带头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内科学学术带头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级、院级科研项目20多项。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奖10。研究方向:睡眠障碍疾病、肺间质病、肺血管疾病及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喻昌利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呼吸科副主任、河北省呼吸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抗痨协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负责科研5项: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计划项目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指导项目1项,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1项,唐山市科学技术厅计划项目2项。并多次获奖,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1项,并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唐山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共撰写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1部。研究方向: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

刘和亮教授,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留学美国。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现为河北联合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北联合大学呼吸病研究所主任。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硕士生导师。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主要科研工作,“肺循环障碍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机制及对策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评审专家,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已在国内外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SCI最高影响因子3.939。研究方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矽肺及肺纤维化、哮喘发病机制、预防治疗、早期诊断研究等。

黄艳女,1976年生,医学硕士,河北医科大学肿瘤学在职博士,副主任医师。2000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华北煤炭医学院内科学专

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呼吸病学。2009年至2010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肺癌组进修1年。近3年主持了3项市厅级科研项目,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7项,取得了6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第四、五参研人)、市厅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主研人),获市科技进步奖2项(第四、五参研人),河北省医学会科技奖2项。核心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国家级教材1部;2012年被选为“河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肺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重症医学

浦践一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现为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硕士生导师。先后去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304医院、朝阳医院进修学习。现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在机械通气、气道管理、营养支持、重度颅脑损伤、急性心梗、严重酸硷紊乱、休克复苏、ARDS、MODS等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几年来共发表论文30余篇,省、部级科研立项7项,获奖4项。研究方向:呼吸危重症机械通气、多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临床研究。

程爱斌医学硕士,天津医科大学在职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急危重症的诊治。目前承担省市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河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唐山市科技进步奖2项。研究方向:呼吸危重症机械通气、多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临床研究。

李志强男,37岁,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在读医学博士。从事专职ICU工作13年,参研国家“十二五”课题1项,主研厅局级课题2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SCI检索1篇。主要研究方向:重症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血液内科

陈乃耀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曾留学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现任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血液内科学术带头人,唐山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血液分会常委;唐山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唐山市卫生系统第六批优秀专家。《山东医药》杂志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目前承担科研项目6项,其中1项为国家科技专项(709计划)子课题。获省市科技奖4项。主译医学著作2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 收录2篇。从事血液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对血液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各种贫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研究方向: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骨髓微环境与白血病细胞相互关系的研究;血液肿瘤细胞耐药基因表达与预后的相关关系研究。

闫振宇男,38岁,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现任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血液内科主任,唐山市血友病信息管理中心和诊疗中心主任,河北省血液学会青年委员,唐山市抗癌协会理事。擅长血液科疑难重症、血液肿瘤性疾病以及出凝血异常疾病的诊治。曾参加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瑞士血友病基金会、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省卫生厅项目及院博士基金等多项课题,出版著作1部,SCI文章3篇,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4篇。研究方向:1.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基因缺陷及发病机制研究;2.肿瘤相关性血栓的发病机制研究。

心血管内科

李海涛男,54岁,主任医师、教授,本科,毕业于唐山煤矿医学院,现为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唐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唐山市心血管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电生理学会委员、《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评审专家。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以及心血管内科疑难重症的诊断与介入诊疗工作。目前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10余项研究,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研究方向: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发病机理及心肌纤维化机制研究。

王志军男,40岁,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为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内科教研室副主任。河北省科技骨干、国内访问学者、唐山市专家咨询服务团专家、2010年唐山市优秀青年人才、中文核心期刊《山东医药》北京编委会委员。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血管内科危重症的诊断与介入诊疗工作。目前承担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项1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

黄宇玲女,1978年生,中共党员,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2006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于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原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和教学工作,掌握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危重症抢救,专研心血管介入、降血脂药物及临床心理学研究。2010年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的“科技骨干研修班”,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进修心导管介入和科研相关工作,2011年圆满完成学习、科研任务,荣获“国内访问学者”称号。2011年9月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近年来独立主持并完成唐山市科技局市级课题1项,先后参与共完成6项省级、市级课题,获得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参加临床工作以来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级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6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及心理干预的影响;冠心病最佳“双心医学”模式的研究等。

苏鹏宇女,副主任医师。1998年6月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医学本科、学士学位。2004年7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获内科学硕士学历学位,200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内科学博士学历学位。一直在一线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熟练掌

握内科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并擅长对心血管内科和内科其他系统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交叉的疑难病症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科研及教学兢兢业业、工作成绩突出,多年来对冠心病与血脂质异常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承担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余项,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书籍1部。

内分泌科

金秀平女,1961年12月生。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取得医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取得医学硕士学位。河北省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委员,唐山市内分泌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卫生系统优秀专家,唐山市医疗事故鉴定会专家库成员。29年来一直致力于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疾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培养硕士研究生21名,承担本科生理论和临床实习课。完成国家级973子课题、省级、市级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30多篇,获市级科研奖励2项。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吴乃君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唐山市内分泌学会委员,河北联合大学优秀教师,长期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内分泌与代谢病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症诊治,对糖尿病与慢性并发症诊治、甲状腺疾病诊疗及发病机制探讨、电解质代谢紊乱、垂体疾病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

消化内科

李志婷女,45岁,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现任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唐山市消化病分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实用内科杂志》编委。1988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多次进修学习,在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扎实,擅长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胰腺疾病、肝病及内镜下诊断和治疗,特别对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中幽门螺旋杆菌定置部位与根除治疗的相关性研究和治疗居国内先进水平.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大部分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译著1部。主持和参与省厅、市级和院级科研多项并获唐山市科学进步奖。主要研究方向:1 胃肠疾病基础与临床,2 功能性胃肠病的病因及个体化治疗,3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

郝礼森 男,45岁,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唐山市卫生系统优秀专家,河北医科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理论扎实,经验丰富。近年来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市厅级资助项目3项、校级博士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学术论文30 余篇,主编医学

专著2部;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主研人)1 项。主要研究方向: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慢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邮箱:haolisen125@163.com)

肾内科

史国辉男,45岁,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现为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1984年7月-1989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1989年8月-1995年1月在唐山卫校附属医院内科工作;1995年1月调到煤医附院肾内科;曾于1999年8月-2000年2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病研修学习;2000年9月-2003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读研期间参与了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活性水平的研究》。现正在进行河北省卫生厅资助科研项目《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到目前止已在国家和省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9篇。参加学术交流论文4篇。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间质性肾炎;免疫风湿类疾病发病机理。

于明忠男,1985年7月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现任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近年来积极参加科研工作,目前承担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指导项目一项,获唐山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等奖一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核心期刊7篇,研究方向:血液净化在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

老年病科

孙尧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唐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唐山市老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会委员。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在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参加“河北省学科带头人研修班”。承担省部级和地厅科研项10余项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长期从事心内科疾病和老年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①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②酒精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③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程燕女,1971年出生,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共产党员。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年承担省科技厅课题1项,为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5年在专业期刊、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示范病房进修学习,对中国现代老年医学模式有较深入的见解。多年来一直从事老年医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09年获院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优秀奖,2010年被评为临床优秀带教个人。专业特长:老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房颤)的诊断治疗及药物调整,老年综合症的诊断处理。研究方向:

1、老年综合评估

2、老年慢性疾病的管理

3、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治。

第二篇: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三好一满意”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三好一满意”活动简报

第2期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9月25日

本期要目

我院扎实开展“三基三严”培训活动

我院开展骨质疏松免费筛查和义诊活动

● 中秋来临送温暖——我院为建筑工地农民工举行义诊活动 ● 我院医疗队赴张家口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 我院成功举办唐山地区腹壁和疝疾病研讨会

我院扎实开展“三基三严”培训活动

为加强我院内涵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按照河北省卫生厅出台的《河北省医务人员岗位技能基本竞赛活动方案》要求,医务处自7月 25日起组织了医疗、医技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和基本技能岗位训练活动。此次培训旨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以提高临床操作技能、规范服务行为、改进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三基三严”培训和基本技能岗位训练活动为期六周,地点定于西校区临床实验室,各科主任担任主讲教师,全院45周岁以下医务人员参加培训。此次活动采用专题讲座、自主学习、岗位训练、示范教学等形式,开展了骨髓穿刺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和心肺复苏术等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我参训医务人员进一步认识到“三基三严”培训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习基础知识,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强化了“三基”理论基础,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改善了服务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我院“三名”创建及“三好一满意”活动,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院开展骨质疏松免费筛查和义诊活动

我院作为卫生部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积极响应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开展的“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症专题”活动,于8月25日至27日在门诊楼西侧举办了“DXA骨密度流动检测车”免费筛查及骨质疏松义诊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唐山民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度,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以推动全市人民重视骨骼健康,共建骨长城。

我院骨科骨质疏松诊疗基地下设骨质疏松门诊、骨密度测量室和骨质疏松治疗室,拥有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TY-PEMF-A型骨质疏松治疗仪等一批国际高端设备,创建已来共接诊患者13000多人次,已形成临床、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多中心机构,为唐山市骨质疏松诊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院高度重视此项义诊活动,骨外科不仅组织了大量医务人员参与义诊活动,还选派了专家配合义诊和宣教工作,以确保登记、超声检查、DXA检查、咨询、义诊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此外,医院还制作了《锁住骨流失,逆转骨松防骨折》宣传册免费向民众发放,本次活动中的确诊患者将转到我院骨科骨质疏松诊疗基地进行治疗,真正做到临床筛查、治疗、健康教育于一体。

本次活动共持续三天,三天来共义诊患者1230余人次,DXA检测人数186人,DXA阳性率达50%。中国老年病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管优秀专家,我院骨外科张柳教授介绍说,骨密度检测是目前诊断和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最佳定量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我市中老年人中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比例非常高,为我们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的中老年人敲响了警钟,提示医患双方均要加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使医务人员以更加专业和更加规范的诊疗服务于广大患者。

义诊活动自举办以来受到唐山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这次活动对 唐山市民来讲是一次高规格、高级别的健康普及教育,不仅加深了广大市民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度,做到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还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骨折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也为广大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实惠。三天以来,前来筛查的患者络绎不绝,场面异常热烈,很多市民因人多而没有机会接受检测和专家义诊。我院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克服场地、设备、时间等困难,积极向卫生部有关部门申请,决定于9月1日至2日延长活动两天,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健康唐山,幸福人民”工程,引导全市人民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秋来临送温暖

——我院为建筑工地农民工举行义诊活动

9月13日上午,我院工会组织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皮肤科等科室的医师志愿者来到医院建筑工地开展义诊活动。

义诊活动正式开始后,工地上前来应诊的建筑工人络绎不绝,场面十分壮观。在义诊时,志愿者面带微笑向前来义诊的工人们亲切地咨询着相关病情:“平常身体怎么样”,“有无高血压历史”,“有到医院去看吗”,“多吃水果和蔬菜”。一位建筑工人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大夫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医疗咨询,还帮我们免费检查了身体,真是很感激啊。”义诊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才结束,共诊治患者200余人,发放健康宣传册300余册。

此次义诊活动是我院继续深入贯彻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扎实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又一举措,体现了我院医护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大家表示将把我院“三好一满意”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风范,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

我院医疗队赴张家口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9月5日在李建民院长、陈乃耀副院长等院领导的带领下,由我院心内科、普外科、神经内科、骨外科、口腔科、肿瘤外科等六个临 床科室组成的医疗专家队开赴张家口尚义县医院、阳原县医院和崇礼县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医疗下乡扶贫工作。

此次派驻的为我院第三批对口支援医疗队。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活动,为保证援助效果,选拔了业务精、作风硬的医师充实到派驻医师队伍。在援助期间里,我院派驻医师将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并结合当地医疗需求,指导受援医院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诊治水平。通过查房、会诊、手术示范、病例讨论、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等手段,提高受援单位医务人员的临床技能,并将帮助受援医院完善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据悉,院领导对此次赴张家口对口支援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院领导对受援地各医院进行了认真调研考察,详细了解受援单位发展状况和当地农民医疗需求状况,以便进一步优化援助项目,使我院的对口支援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需要。院领导表示我院支援医疗队的进驻,有利于提高受援医院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造福当地百姓,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为基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同时对口支援活动的开展强化了我院医务人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锤炼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我院成功举办唐山地区腹壁和疝疾病研讨会

9月24日至25日,2011中华疝与腹壁外科——唐山地区疝和腹壁疾病研讨会在我院举办。医院党委张军书记、刘刚副院长、王国立副院长出席研讨会,国内知名疝与腹壁外科学专家马颂章教授、王秋生教授、孙惠军教授以及来自全市各级医院的80余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张军书记在研讨会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医院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近年来我院在疝与腹壁疾病的诊治上取得了较大成绩。普外科不仅成立了疝与腹壁疾病专业组,开展了无张力疝修补术,还掌握了最先进的微创-腹腔镜疝修补术技术,对各种疑难腹壁疝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唐山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我院将努力构筑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的合作,推动疝和腹壁外科的发展,为提高我市腹壁和疝疾病的治疗水平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采用了手术示范同步转播与问题讨论、学术讲座相结 合的方式。期间孙惠军教授演示了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王秋生教授演示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手术及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马颂章教授解答了疝外科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我院普外科主任张国志教授提出的“因人施术、因地施术”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及广大同行的一致认可。本次研讨会受到了参会者的普遍欢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与专家的交流与讨论,不但开阔了学术视野,也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手术示范同步转播的交流方式也有助于日后使用更规范、更准确的手术方法,对病人进行更好的治疗。

此次研讨会遵循先进性、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传播了现代疝与腹壁外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促进了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我院普外科在唐山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市腹壁和疝疾病的诊疗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三篇: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在上级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院在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信息科全科室同志共同努力,恪尽职守,围绕保障医院网络信息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要务,扎实服务于全院临床、医、护、药、影像功能和行政职能等各部门,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初步取得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为适应医院发展需要,2011年进行HIS系统升级改造及ORACLE数据库升级,完成HIS与农合接口制作并投入使用,完成门诊医卡通系统上线,完成病案管理程序升级、病案首页升级,完成门诊与住院的对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PACS新增设备终端(超声、气管镜设备终端),重新搭建PACS服务器,维护PACS数据库,根据三甲评审标准要求修改PACS程序。LIS新增设备终端(生化5800、血凝设备终端)。根据医保中心要求进行医保接口数据库安装,环境搭建。在运行中结合医院实际进行了不断完善、优化、改进,使系统更加适合医院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医院信息系统各个模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将传统的事后控制转变为事中控制,打破传统的信息孤岛模式,实现了就诊 “医卡通”、检查图像和报告的实时共享、分析、存储及调取,为病人预约就诊、分诊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减少等待时间,优化就诊流程,进一步规范了诊疗行为,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此外,信息科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唐海医院HIS系统升级,并派人常驻唐海医院负责信息化建设。

在医院基础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管理内涵建设,着力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2012年通过引入东软望海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简称:H-ERP),医院对原有的各信息系统基础编码与数据字典进行了统一梳理和规范,为财务核算、成本核算、新建外科大楼网络布线及机房建设两项内容要综合考虑,方案在新楼建设动工前完成,新楼网络布线、新楼与门诊三楼现机房之间的楼间网络干线敷设和新楼建筑施工同步进行,新建外科大楼及机房建设在大楼启用前完成。考虑新外科大楼将是今后医院的重要建筑形象之

一、是医疗工作非常繁忙集中的区域,同时医院在本规划时期内将要启动三甲复审工作,新楼设计、建设必然具备超前性、科学性、现代性,新楼的网络布线布点、机房建设一定要满足今后临床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要求,大楼信息点将非常密集。

二、保障措施

(一)领导重视,积极参与

自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院领导非常重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成立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安排技术人员前往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院领导经常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并就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多次主持协调会,协调处理信息化建设实施中工作衔接问题。院领导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有着独到的见解,经常给技术人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要求,而技术人员经常是在医院领导不断提出的新想法中去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使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能够紧贴医院实际,功能更加完善,流程更加优化,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的规范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信息化建设投资强度大,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为确保资金投入,我院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医院信息化建设,保证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培训,提高应用能力

管理和保障全院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没有专业知识是难以做到的。医院支持引进研究生,抓好人才培养,提高科室的整体业务水平,是重中之重。注重对职工的培训,在系统测试、试运行和运行中,组织职工进行多次集中培训,要求人人过关。经过培训,医

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便于各项信息的管理、检索和统计,避免了信息流失和工作的繁琐。

3、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医生工作提供了方便,各种影像及检查结果也可通过院内网络及时反馈给医生,这就使医护人员从大量简单和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4、节约了资源。通过信息化建设,避免了各种资源浪费(如重复拍片、各种纸质表格的印刷等),有效节约了各项资源。

(二)方便群众方面

1、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预约挂号等便民服务,便于患者及时了解就诊信息,减少了患者等候时间。据统计,医院信息化建设实施后,门诊病人候诊时间比以前节省了,收费速度比以前提高了,各项检查的等候时间比以前缩短了,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2、便于患者各项资料的保存和调取。患者就诊后,各项就诊信息便保存在医院的服务器中,有效防止了各项就诊信息的丢失,并实现了检查图像和报告的实时共享、分析、存储及远程调取,满足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查询要求,极大方便了患者就医。

虽然我院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离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要求、距离其它先进地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医院将根据三甲评审标准要求及医院信息化发展需要上线电子病历系统、合理用药系统、临床路径系统、重症监护系统、手麻系统、门诊输液系统、移动工作站等系统,利用现有的数字化医疗设备、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和数字化医疗信息系统等资源,对全院的人才、技术、设备、病人、手术、病历、服务、质控、危重病人治疗等实现全程实时中心监控;根据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建立社区服务、双向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网络化管理,建立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与国内多家著名大医院联网,对疑难急重症患者进行远程、异地、实时、动态会诊,针对性地提供人性化服务,满

信息科

2013年4月10日

第四篇:硕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

硕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

谈景旺,男,硕士导师,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博士,国家卫生部普通外科内镜诊疗基地主任,省外科学会委员。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可很好施行肝、胆、胰、脾、等疾病的任何复杂的开放及微创手术,胰头肿瘤、肝门胆管癌等手术切除率达90%以上,顽固性腹水治疗全国一流,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半肝切除、巨脾切除等全国一流,曾一人负责肝脏移植取肝、修肝、植肝及术后管理20余例,其中一例为肝移植联合胰腺十二指肠切除,为国内第二例相似比例。2006年获第八届福建省青年科技奖,2006年获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2007年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9年国家卫生部普通外科内镜杰出青年奖及多项先进技术引进奖。共发表科研论文近100篇,其中,2篇SCI已校样,4篇一审通过,多篇待发表。现带领学生开展了关于极限肝切除、肝肿瘤、肝移植免疫学等相关的前沿课题研究,有望获得一定成果。

1.谈景旺等,腹腔镜胆道探查87例临床经验总结.肝胆外科杂志,2008年第10期.2.谈景旺.改良Bacon吻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3.谈景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42例临床经验总结.中华肝胆外科治疗,2009.4.谈景旺,肝尾状叶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一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年.5.谈景旺,杜建等.肝移植围手术期中医药应用前景的思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17(10)6.谈景旺,杜建等.肝移植围手术期中医药应用的初步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7(11)7.谈景旺,陈文,吴燕斌等.肝外胆管癌外科及综合综合治疗.中华肝胆外科治疗,2007 13(2)

8.蒋国庆,谈景旺,张克志,谢萍.全腹腔镜脾切除术42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年第11期.9.谈景旺,肝移植受体手术的难点及对策.国际外科杂志,2007,第2期.10.谈景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肝胆外科杂志,2008年,第3期.11.谈景旺,陈文,吴燕斌等.肝移植术后EB病毒感染4例.中国现代普通外科杂志.2006,9(2)12.谈景旺,杜建.胆道肿瘤治疗进展.福建医学杂志,2006,21(5).13.谈景旺,陈文,吴燕斌等.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的诊治.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11(4).14.谈景旺,陈文,吴燕斌等.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几个问题.中国临床医药杂志,2006(5).15.谈景旺等.肝移植外科手术难点及对策.国际外科学杂志,2009.16.谈景旺,徐夙媛,江艺,张绍庚,张志坚,陈立武,肝移植术后胆泥、胆结石的诊治,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6):488-489.17.谈景旺,张绍庚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国临床医学.2003,10(1).115-119.18.谈景旺,江艺.肝移植治疗肝胆恶性肿瘤,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2,5(4).199-204.19.谈景旺,张绍庚,江艺.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4):358-360.20.谈景旺,张绍庚等.阻塞性黄疸中肝细胞凋亡及机制的研究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2):129-132.21.谈景旺,江艺.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30(1):17-20.22.谈景旺,杨甲梅等.细胞毒T淋巴细胞在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9):545-547.23.Tan JW(谈景旺),Zhang SG, Jiang Y,et al.Apoptosis in acute rejection of hamster-to-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Hepatobiliary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2002,1(3):340-345.24.Tan JW(谈景旺), Zhang SG, Jiang Y, et al.Early preventation and treatment of biliary tract complication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Hepatobiliary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2003,2(1):48-54.25.谈景旺,姚和祥.异种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脾脏的作用.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0,21(2):83-85 26.谈景旺,姚和祥,钱光相,吴孟超.异种肝脏的原位移植及体外临床应用.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3).27.谈景旺,程俊波,姚和祥,杨甲梅,钱光相,吴孟超.细胞免疫在异种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作用的研究.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9.(3).28.谈景旺,江艺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2,23(2):98-100.29.谈景旺,姚和祥,杨甲梅,钱光相.吴孟超.异种肝移植中体液免疫反应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中华消化杂志,1999年04期.30.谈景旺,王烈,杨甲梅,钱光相,吴孟超.T淋巴细胞在异种鼠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99年07期.31.谈景旺,杨甲梅.协调性异种肝移植免疫病理学的实验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2):166-168.32.谈景旺,钱光相.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技术的改进,解放军医学杂志.2000,25(2):155-156.33.谈景旺,张绍庚,钱光相,吴孟超.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38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年10期.34.谈景旺,张绍庚,钱光相,吴孟超.仓鼠到大鼠异种肝移植模型的改良.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年04期.35.谈景旺,陈文梓.影像学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肝胆外科杂志,1999年04期.36.谈景旺.T淋巴细胞在异种鼠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10期.37.谈景旺,张柏和,钱光相.细胞凋亡与肝细胞损伤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8年01期.38.谈景旺,姚和祥,张柏和,钱光相,吴孟超.阻塞性黄疸肝脏中细胞凋亡的初步观察.肝胆胰外科杂志1998年04期.39.谈景旺,张绍庚.细胞凋亡与器官移植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7年02期.40.谈景旺,张绍庚,杨甲梅,钱光相,吴孟超.协调性异种肝移植免疫病理学的实验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2期.41.谈景旺,张绍庚,王烈,江艺,姚和祥.阻塞性黄疸中肝细胞凋亡及机制的研究.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42.谈景旺,杨甲梅等.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1):33-36.43.谈景旺,姚和祥,张柏和,钱光相,吴孟超.阻塞性黄疸肝脏中细胞凋亡的初步观察.肝胆胰外科杂志,1998:(4).44.张绍庚,谈景旺,程俊波,江艺,林华.巨大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3):167-169.45.张绍庚,谈景旺,程俊波,吕立志,江艺,姚和祥.伴活动性肝炎的肝细胞癌围手术期处理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9(8):475-477.联系方式:

身份证:***058

Tel:*** E-mail:tanjingwang02@yahoo.com.cn

第五篇:马克龙硕士生导师简介

马克龙硕士生导师简介

马克龙,男,副教授,安徽霍山人。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生导师。现为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Cancer letters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1)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2)肿瘤化疗耐药性预警标志物的筛选及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1.近5年来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miR-193a-5p调控肝细胞肝癌5-氟尿嘧啶耐药的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81201576),2013/01-2015/12,23万元,已结题,主持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DNA甲基化视角探讨维拉帕米逆转肝细胞癌化疗耐药的机制(81350005),2014/01-2014/12,10万元,已结题,参与/第2 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牛蒡子苷元介导microRNA调控耐药结肠癌细胞EMT逆转的机制研究(1408085QH182),2014/07-2016/6,7万元,在研,主持人。

5.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基于EGFR/STAT3信号通路探讨千金藤素逆转结肠癌5-氟尿嘧啶耐药的分子机制(KJ2013Z184),2013/01-2015/12,已结题,主持人。

2.近年来发表有代表性学术论文、专著或教材(限5篇)

1.Kelong Ma*, Pan X*, Fan P* et al.Loss of miR-638 in vitro promotes cell invasion and a mesenchymal-like transition by influencing SOX2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Mol Cancer.2014 May 23;13:118.2.马克龙,汪远金,周会,等.千金藤碱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生长和转移以及对血红素加氧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安徽中医学院报.2013,32(2):57-63.3.马克龙 汪远金 汪天明,等.千金藤碱对结肠癌细胞5-氟尿嘧啶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和对HO-1和NQO1表达的影响.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5(2):59-63.4.Kelong Ma*,Yinghua He*, Hongyu Zhang*, et al.DNA methylation-regulated miR-193a-3p dictates resista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o 5-fluorouracil via repression of SRSF2 expression.J Biol Chem.2012, 287(8):5639-49.5.Huang J*, Zhang T*, Ma K*, 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of targeted arterial perfusion of verapamil and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advanced lung cancer.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13 Oct;72(4):889-96(S共同第一作者)

3.近年来获厅级以上奖励情况

1)2015年/安徽省自然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维拉帕米改变用药途径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排名第四

4.指导研究生情况

自2015年开始担任安徽中医药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5.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551-65169207 电子邮箱:makelong210@126.com

下载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学硕士生导师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学硕士生导师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硕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5篇

    硕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 顾加祥,男,1969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研究生,苏北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手足显微外科主任。中国共产党员,副主任医师,1989~1994 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

    河北联合大学[推荐]

    河北联合大学 感谢理工宿舍,让初进校园的我们在一瞬间就认清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重温了革命艰苦时期的光荣传统,从第一天就培养起朴素的生活作风,给我们提供了共同的诅咒对象,迅......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我校承办的以“美丽凤凰城,阳光新大运”为主题的河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于5月5日下午隆重开幕。河北省委副书记车俊,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

    吉大一院神经内科硕士生导师名单及简介

    王守春,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88年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2000年博士毕业。01年在日本秋田大学作博士后工作1年半。03年在北京天坛医院进修脑血管病的介......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情况简介

    一.个人简介 陈立立, 1957年5月31日出生,男,汉族,1984年大学毕业,1993年9月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读研,1996年获硕士学位,曾在日本神奈川大学访学一年,现任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历史文化......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董广安,女,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青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教育部......

    江南大学导师简介

    江南大学微电子学导师信息汇总 1.虞致国,男,副教授,1979.1出生,于南京大学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工学 博士学位。2005.7-2012.7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从事系......

    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硕士生导师简介_附件

    山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冀来喜 冀来喜,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山西保德人。主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1年考入山西医学院中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