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公需科目作业(完整)
2014年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公需科目作业(完整版
第一次 公需科目作业
1.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目前,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主要通过四种方式实现:
1.缔结多边公约,规定成员国共同遵守的共同原则。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2.缔结多边条约,通过有关国家专利或商标机构间的合作,简化申请手续,为申请人申请其他国家的专利或商标提供便利。如《专利合作条约》、《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等。
3.缔结多边公约或条约,在某个地区或某国家集团实行统一的知识产权制度,申请人向统一的机构提出申请并经该机构审批,就可以根据成员国的共同知识产权法,在所有的成员国或申请人要求保护的成员国取得知识产权。如《欧洲专利公约》。
4.有些国家根据互惠原则或单独制订国内法保护保护外国知识产权。
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害商业秘密的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侵害商业秘密权益的行为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具体表现包括: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都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此外,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述违法行为,仍然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并与侵权人构成共同侵权。
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
为,并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在实践中,权利人还可依照合同法、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对违反约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要求制裁。
此外,我国刑法还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单位罚金;照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什么是诱助侵犯专利权?
诱助侵犯专利权就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教唆、引诱、帮助他人对专利权所实施侵害的行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往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8条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将诱助侵犯专利权人按照共同侵权人来处理的。应该说在很多情况下,诱助侵权行为可以构成共同侵权,但这仅仅是诱助侵权行为的一种情况。诱助侵权实际应包括三种情况:第一,诱助侵权行为人与被诱助侵权行为人存在意思联系,也就是事先有过沟通,这属于共同侵权;第二,诱助侵权行为人与被诱助侵权行为人不存在之间不存在意思联络,属于无意思联系的数人侵权行为;第三,尚没有或者难确定被诱助侵权人时诱助侵权行为人独立承担侵权责任。后两种情况并不属于共同侵权的情况。
4.新商标法对商标相似侵权行为认定有什么修改?
一、明确商标案件审查审理期限
(一)缩短商标注册审查周期
(二)明确驳回复审审查期限
(三)缩短异议案件审查时限
(四)宣告商标无效的审查时限
二、简化商标确权授权案件程序
(一)增加“一标多类”申请方式
(二)增加商标审查意见书程序
(三)完善商标注册异议制度
(四)增加了声音商标注册
(五)商标续展可以提前一年提交申请
三、商标宣告无效与撤销
(一)宣告无效程序
(二)明确撤销程序
四、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一)厘清驰名商标保护
(二)遏制商标恶意抢注行为
(三)限制企业字号使用他人注册商标
(四)引入诚实信用原则
五、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
(一)调整商标侵权构成(二)明确商标与企业名称处理路径
(三)明确正当使用范围
(四)明确举证不力的后果
(五)细化民事赔偿
第二次 公需科目作业
1.已经注册商标和原产地标记发生冲突如何处理?
答:当发生冲突时,可采取以下方式处理,一种是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法规处理;一种是运用《商标法》将原产地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注册。
原产地标记与已注册商标在本质是一致的,均有区别商品来源的作用,均须具有显著特征,并且均不得与在先权利相冲突。从实际工作出发,原产地标记的审查与注册商标的审查应是一体的,必须保证审查原产地标志与审查注册商标的不冲突,特别是使用的不冲突。采取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统一,对于国家管理和权利人的利益保证,都是最合理、最实际的。
2.民间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有什么区别?
答:民间文学艺术是特定民族或者世代居住于同一地域的特定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劳动中不断创作、积累而产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价值。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在一国国土上,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创作,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作品。一般认为,它包括语言形式(民间故事、民间诗歌)、音乐形式(民歌、民间器乐等)、动作形式(民间舞蹈及戏剧等)以及用物质材料体现的形式(绘画、雕塑、工艺品、编织品等)。
所以,民间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主观概念性的东西.它需要一定的物理载体承载,也就出现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3.根据最新商标法的规定,驰名商标制度有什么改变?
答:第十三条 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第十四条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4.论商号权的性质。
答:商号权是指商号所有人基于商业登记而对其使用的商号所享有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商号权以登记为要件,即商号权以商号登记为成立的要件。同一商号,按登记的先后顺序登记在先的可以排斥登记在后的而独自享有商号的专有权利。商号权作为商主体对其商号所享有的专属权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权利属性。
商号权的内容包括:商号权人对商号的使用权以及商号权人对商号的专有权。前者是指商号权人有权使用其经登记的商号,且他人不得妨碍。后者是一种排他性、独占性的权利。已经登记的商号,未经商号权人同意,他人不得擅自作相同或类似的使用。
商号权主要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商号权是通过商业登记而取得的法定权利。
(2)商号权利人对商号享有专有权利。
(3)商号权依附于商主体从事的特定营业。
(4)商号权具有公开性。
第二篇: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2年公需科目作业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
2012年公需科目作业
姓名:付喜英 学号:409100520327工作单位:七煤医疗中心总医院
1.简述TRIZ理论的定义、核心思想、主要内容和体系架构。学习本门课程有哪些好处?
答: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Altshuller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1946年,Altshuller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当时Altshuller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 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趋势。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心思想和基本特征
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其次,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
再就是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
主要内容
创新从最通俗的意义上讲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TRIZ理论的强大作用正在于它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
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
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②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③技术矛盾解决原理
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④创新问题标准解法
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本文介绍了TRIZ 基本理论和主要工具,探讨了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针对其在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应用改进建议。我们相信随着TRIZ 理论的发展,其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操作性会愈来愈强,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成为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2.资源有哪些类型?请为信息资源和能源资源举例。
答:资源有哪能些类型: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
信息资源举例:
信息资源是指人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和创造过程,采用符号形式储存在一定载体(包括人的大脑)之上的,可供利用的全部信息。信息资源与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自然资源一样同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且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
一种观点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另一种观点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信息资源包括下述几个部分:1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2为某种目的而生产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3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4其他信息活动要素(如信息设备、设施、信息活动经费等)的集合。信息资源是企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它涉及到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一切信息资源,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信息资源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是各种事物形态、内在规律、和其他事物联系等各种条件、关系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至关重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整个信息化体系的核心内容。
举例能源资源:
(1)按其形态、特性或转换和利用的层次进行分类。世界能源委员会推介分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核能、电能、太
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和地热能。
按形成,可分为从自然界直接取得且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一次能源或初级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经过自然的或人工的加工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二次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酒精、煤气、热水氢能等。
(2)按能否再生,可分为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须经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无法在短期内再生的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等。
(3)按对环境影响程度,可分为清洁型能源,如风能;污染型潮汐能发电机能源,如煤炭。
(4)按利用情况,可分为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常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裂变能等;目前正在推广使用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大部分是天然和可再生的,是未来世界持久能源系统的基础。
(5)按来源分为四类:一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能的煤炭、生物能等;二是蕴藏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三是各种核燃料,即原子核能;四是月亮、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相互吸引所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6)按形成,可分为从自然界直接取得且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一次能源或初级能源,如地热能;经过自然的或人工的加工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二次能源,如火电。
3.请在下列叙述中提取技术矛盾。
每逢下大雪,机场需要用强力鼓风机来清除跑道上的积雪。如果在积雪很厚的情况下,强力鼓风机往往也不能有效地清除积雪。这里的技术矛盾是什么?
答:在下大雪的时候,机场往往用强力鼓风机来清除跑道上的积雪。但是,如果在积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强力鼓风机往往也不能有效地清除
积雪。所以需要提高鼓风气流的速度,即为鼓风机提供更大的动力。
解决方法:我们可以用“周期性动作”原理来解决这个技术矛盾。脉冲装置让空气流按照一定的脉冲频率排出。这种脉冲气流的除雪效率是相同功率、连续气流除雪效率的两倍。
4.请用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解释帆船运输系统。
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必须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动力装置
传输装置
执行装置
控制装置
第三篇: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1年公需科目作业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
2011年公需科目作业
姓名:学号:身份证号:工作单位:
1、请简述TRIZ的核心思想和解题模式。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其次,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第三,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
简单地说,ARIZ第一就是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最小化,原则是在系统能够实现其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不改变或少改变系统;第二是定义系统的技术矛盾,并为矛盾建立“问题模型”;然后分析该问题模型,定义问题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利用物-场分析法分析系统中所包含的资源;接下来,定义系统的最终理想解。解题模式应用ARIZ包括以下9个步骤。步骤1:识别并对问题公式化。步骤2:构造存在问题部分的物-场模式。步骤3:定义理想状态。步骤4:列出技术系统的可用资源。步骤5:向效果数据库寻想要类似的解决办法。步骤6:根据创新原则或分隔原则解决技术或物理矛盾。步骤7:从物-场模式出发,应用知识数据库(76个标准和效果库)工具产生多个解决办法。
2、综合应用题:自行列举生活或工作中的例子,说明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应用TRIZ理论给出解决办法。
现实生活中虽然有毯子,但毯子都不会飞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引力,毯子具有重量,而毯子比空气重。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毯子可以飞翔? 我们可以施加向上的力,或者让毯子的重量小于空气的重量,或者希望来自地球的重力不存在。如果我们分析一下毯子及其周围的环境,会发现这样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如空气中的中微子流、空气流、地球磁场、地球重力场、阳光等,而毯子本身也包括其纤维材料,形状、质量等。那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找到一些让毯子飞起来的办法,比如毯子的纤维与中微子相互作用可使毯子飞翔,在毯子上安装提供反向作用力的发动机,毯子在没有来自地球重力的宇宙空间,毯子由于下面的压力增加而悬在空中(气垫毯),利用磁悬浮原理,或者毯子比空气轻。这些办法有的比较现
实,但有的仍然看似不可能,比如毯子即使很轻,但也比空气重,对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继续分析。比如毯子之所以重是因为其材料比空气重,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比空气轻的材料制作毯子,或者毯子象空中的尘埃微粒一样大小,等等。
通过上面一个简单分析过程,我们会发现,神话传说中会飞的毯子逐渐走向现实,从中或许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甚至十分有用的创意。即它首先从幻想式构想中分离出现实部分,对于不现实部分,通过引入其它资源,一些想法由不现实变为现实,然后继续对不现实部分进行分析,直到全部变为现实。因此通过这种反复迭代的办法,常常会给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带来一种现实的解决方案。
第四篇: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公需科目作业-张胜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公需科目作业
6.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的概念
是指对科技人员影响巨大的既定的文化传统所构成的文化氛围以及教育体系和科技评价体系所构成的制度环境。它包括:
一、民族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作为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面貌以及行为规范的反映,对科技创新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二、教育观念与体系。教育体系包括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等。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创新的教育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三、科技评价体系,包括科技评价体系在内的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具有导向作用。马克思·韦伯对此曾有生动的比喻,他说:“科学就象一张地图,它可以告诉你到某个地方。去什么地方则是价值观念的任务,只有提出这个目标和方向之后,科学认识才能提出如何到达这个目的地”。科技政策要依据社会价值观念提出究竟“去什么地方”这样一个目标和方向。方向和目标正确,科技就会发展得快,科技创新就会层出不穷;反之,科技发展则慢一些,科技创新也成无源之水。科学技术评价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科技评价体系是发展科技事业的生命线,对科技创新起着重大的导向作用。积极正确的科技评价机制是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反之,则会阻碍科技创新的进程。因此,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民族文化传统、现行的教育观念与体系、科技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7.影响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的原因分析 1 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人们自己创造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传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魇一样纠缠这活人的头脑。”文化构成了科技创新生长的土壤,它制约着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的科技创新体制,必然给科技创新的发展打上深刻烙印。
传统作为社会意识诸成分之一,是各代人社会信息的独特载体,它具有稳定性、变异性和继承性。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是民族内聚力的源泉、维系民族生命的抗体,借助它,各代人方能联系起来,并将前人的经验传递给后人。通过传统,社会的精神成就和物质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实现。所以文化传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成为思想、行为方式的重要构造因素。而与此同时,传统的惯性作用,又使它成为一种惰性,当历史进步要求摆脱或改造某些传统时,必须做出艰巨的努力。传统的二重性决定我们对它应该采取分析的、历史主义的态度,切忌食古不化、全盘承袭或数典忘祖、一概骂倒两种偏颇。一般说来,人们对东西方文化传统差异的认识因人而异。但普遍赞同的是东方文化传统的核心是狭义的儒教或儒家思想体系,而西方文化传统的核心是基督教。梁漱溟曾说:“西方之路开于基督,中国之路开于周孔,而以宗教问题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清朝的刘廷垛说:“欧美宗耶教,故重平等;我国宗孔孟,故重纲常”。韦伯指出:“在清教徒那里,就像在所有禁欲伦理那里一样,任何情感性的,即不是以理性为动机的,人与人之间的私人关系都会轻易地被怀疑为肉体崇拜。”除了以上所说的以外,在关于友谊这一方面,以下的告诫十分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爱一个人,超出理智所允许的限度就是一种荒谬的行动,对一个理性的人来说这是不合适的。这经常迷惑人们的心灵,这样便妨碍了对上帝的爱”。这种为了使人集中全力去热爱上帝而疏远具体的个人间关系的倾向在犹太教既已存在。如韦伯说:“这样一种没有人情味的兄弟般的爱,源于生活对上帝意志的彻底服从。在基督教传统中,人与上帝的关系是至高无上的、不可怀疑的,而人与人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上帝的关系。相比之下,在儒家文化传统中,“由于缺乏象上帝那种超越现世的最终权威,个人没有理由去支持一种神圣的„事业‟,或普天适用的原则,如基督教的仁慈,他只能用对某些特定的人,特别是最接近的人的孝敬来代替对上帝或其他神圣事业的信奉”。因而,儒教的这种特殊主义取向使中国人热衷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而对神报以消极的态度。中国人最重要的经典宣扬的是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体系,人与超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正如梁溯溟在《中国文化要义》所指出的:“中国人的心思、思想、精神用到哪去了呢?用到人与人之间去了,用到人伦关系上面去了”。因此儒教的这种特殊主义传统体现为现实中巨大的人情社会。费孝通曾以中国家庭和社会的差序格局,描述人情社会的特征。他说:“在西洋社会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中国却是攀关系、讲人情”。此外,儒教体系的特殊主义传统还体现为知识分子“入世—经世”价值取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知识分子素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学术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因此,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为民请命,替天行道,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最为规范的角色认同。而当今社会的公务员考试热,同样是对这个传统的一种现实注解。
中国文化传统对中国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1)人情本位对科技创新的制约
在中国社会,人情有以下几种含义:首先,人情是指个人遭遇到各种不同社会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礼运》中有言:“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非学而能”,一个通晓人情的人,就能了解别人在生活上遭到各种不同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进而喜其所喜、哀其所哀,甚至投其所好、避其所恶,这个人就是“通情达理”的人。反过来,如果他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无动于衷,见有人喜,既不欣然于色;遇人有难,又不拔刀相助,这个人便是“不通人情”。其次人情是指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在中国社会中,别人有喜事,我以礼物送他:别人有急难,我给他实质的资助。这时,我便是“作人情”给对方。对方接受了我的礼物或资助,便欠了我的礼物或资助,便欠了我的“人情”。这就是所谓的“人情”。作为社会交易资源的人情,不仅包括具体的金钱、财货或服务,而且包括抽象的情感。人情之不易计算,其道理即在此。其三,人情是指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大体而言,人情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两大类的社会行为:其一是在平常时候,个人应该用馈赠礼物、互相问候和拜会访问等方式和其关系网的其他人保持联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是当关系网中的某一人遭遇疾病、厄运或生活的难题时,其他人应该有“不忍人之心”。而“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方受了恩惠,欠了人情,也应该时刻想办法回报。人情本位的概念是从经济学的金本位概念转换而来。正如金本位是以黄金为单一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人情本位是以人情的轻重、多少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的思维定势和行为规范。
中国人为什么会特别注重人情与人情交往?换而言之,其重人情特殊主义传统的文化根源是什么?中国人之所以重人情,首先是因为中国儒家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是注重人际关系及其准则的道德体系。受到儒家伦理文化偏重于人伦关系的影响,人们在日常世界中特别在意人伦关系,并十分注重协调人伦之间的情感生活,这就导致中国人重情不重礼的结果。梁溯溟曾说:“西洋人是要用智的,中国人是用直觉的情感的,所谓孝悌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而脚踏东西文化的林语堂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对西方人来说,一个观点只要在逻辑上讲通了,往往就能认可。但对中国人来说,一个观点在逻辑上正确还不够,它同时必须合乎人情。实质上,合乎人情,即„近情‟比合乎逻辑更受重视”。
诚然,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每个人来说,人情交往无疑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缺乏正常的人情交往以至泯灭人间真情的日常生活世界是可悲的。然而如果单纯追求情感需求,甚至沉溺于人情世界,使情感交流、人情交往超出一定范围,并任其自由发展,不加以节制,则会导致“人情异化”的产生。“人情异化”使得各种复杂的人情交往成为一种束缚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在这种异化的人情交往中,每个日常交往主体都将对方视为满足一己之私的工具或达到既定目标的手段。实质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即表现为抽象的物质关系”。这就使人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和人之为人的真情实感,使得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可能性。此时的人情与人情关系由人们自由自主的本质活动而兑变成为被迫的扭曲的片面的活动,一种人们用以谋生、维持生计的手段。异化的人情不仅失去属人的特性,而且使得人情关系变得越发势利、冷漠、虚伪而世故,从而也就部分丧失人所应有的价值。其非但不能使人们从中得到某种情感方面得满足,反而成为人们从事日常交往活动的极大负担。由于科技创新是一项特殊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对于尤其需要独创意识、大胆置疑和勇于竞争精神的科技人员来说,人情对他们的桎梏更加沉重。(一)使得科技人员形成依附型人格,缺乏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科学是追求真理的实践过程。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科学活动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提出原创性的思想。如同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所说的“科学的通常目标,就是扩充正确无误的知识”。因此,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造性,而创新意味着原创者依赖于自身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打破常规和标新立异,才会有新的发明、发现或创造。而在人情社会中,中国人自从出生起,就深深陷入盘根错节的人情网的五花大绑之中。在这样复杂的人际网中,每一种关系都是一种伦理;每一种关系,双方各负有相当的义务。因此,身处人情关系之中的科技主体都要求履行其相应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处处以对方为重,时时为对方着想。并且,始终要以自身所处的人伦位置来履行应尽的义务,要遵从儒家“父父、子子”的道德规范来从事各种日常活动,即所谓“安伦尽分”。在这种一对一的别无选择的人情关系中,科技人员只能被动地受既有的人情关系所左右。若试图摆脱则会亏欠对方,并可能永远脱离自己人的圈子。因此为了尽义务,承担责任,科技人员只能做自己所不愿做的事情,不停地辗转应酬于人情之间,久而久之,形成依附型人格,从而缺乏创新所需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二)使得科技人员缺乏竞争意识。创新不仅要求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还需要竞争意识。科技创新是求异和不确定、风险系数大的活动。因此它要求科研人员有敢为人先、敢冒风险、不随波逐流的勇气,才能使创新之泉常涌。但在人情社会里,人情法则势必导致一种熟人社会。这种熟人社会限制了一些社会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限制了冲突与竞争。因为在人情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相互交往时非常重视人情、面子等,待人接物讲究“人情世故”,切忌“撕破脸面”。否则,既会受到来自社会舆论和群体规范等方面的压力,也会受到自我良心的谴责。俗话说:“人情大于天”;“熟人好办事”;“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等,都是对这种人情社会的一种生动写照。在此种人情社会的长期熏陶下,科技人员慢慢地形成了尚和不尚争的习俗。在处理人际关系或与人际交往时,科技人员长于自抑,追求集体内部的和谐与团结,以“和”为贵。这就形成追求四平八稳、传统保守、缺乏变革的心理定势。这无疑极大地阻碍了科技创新。(三)导致科技界“小圈子”现象严重,导致学术腐败人情关系网作为一个具有人情往来的利益共同体,具有一定的自满自足性。即在一般情况下,人情关系网内部可自行完成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任务,而无需向圈外的人寻求帮助。换而言之,该利益群体是自我封闭的,具有一种排他性。圈子里的人,通常按照父子、兄弟、朋友、邻居等层级结构递延组合而成。所以当遇到某种自身难以排除的困难,并试图寻求帮助的话,一般按照上述层级顺序依次进行,即亲疏有别的原则。正因为在圈子可自行解决问题,只就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对内温情脉脉,情真意切,对外冷若冰霜,漠不关心。在科研中,科研立项与申请是科技管理的主要问题。然而人情网使得目前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严重的“小圈子”现象,立项和申请往往被部分学术权威或是所谓的“圈内”人把持,“圈外”其他科技工作者很难申请到资金支持力度较大的项目。中国科协何国祥研究员曾这样解释科研人员提到的“小圈子”:例如,甲专家和乙专家过去是同学,又都是从国外回来的,目前都在某一领域拥有一定权威。这次甲专家给乙专家或他的学生在申请课题时开了绿灯,下一次乙专家也会给甲专家或他的学生开绿灯。这样互相关照,使一些科研领域成为某些权威和领导的势力范围,形成了“小圈子”。只有进入“小圈子”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较大支持。而在外围的科研人员,或者只能得到一些子课题,或者得到一些资助力度很小的冷僻课题,或者什么也得不到。这样使科研中立项、申请项目等缺乏公平的准绳和评价原则,唯“圈子”是分,人情之风泛滥。而且,“小圈子”导致“拉关系”的产生和繁荣——即当圈外人要求助时,就拼命找关系想方设法进入该圈子。因为一旦成为自己人,就可承担其该关系网中的各种义务和待遇,这也就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此外,人情本位也往往导致以情越法的徇情后果以及新体制实施的寸步难行。(1-2)官本位对科技创新的制约
现在,公务员考试成为这个时代“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人们到了趋之若鹜、几近疯狂的程度。据报道,“去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吸引近100万人报名,最后录用10282人,平均50个人录用一人。今年报名情况更加火爆,绝大多数岗位竞争激烈,中央办公厅秘书局5个岗位吸引3881人竞相争抢。不可否认,报考公务员考试本质是一种职业选择,置于当前整体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僧多粥少的现实是人们职场竞相追逐重要原因。况且,这些年公务员考试逐渐取消地域限制以及一些诸如体检方面的歧视性规定,让广大高校毕业生以及社会在职人员拥有参与竞争的机会。但这些绝不是公务员考试热得烫手的根本原因。究其根底,其一切根源在于这一职业凝结着中国人几千年官本位的价值取向。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以官为尊,以官为贵,一切为了当官。把是否为官、官的大小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身份、地位。官本位现象通常表现在思想意识、行为、体制诸方面。吕风华在《标本兼治官本位》中列举了三个方面:一是以官作为评判价值的标准。官的标准、权的标准,成为衡量人的价值和地位的基本尺度。二是以官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有了官就有了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地位提高的机会,就可光宗耀祖、福荫子孙、享受特权。三是把获取更高的官位作为一生追求的最高追求目标。金维克认为,官本位表现在求官方式上就是“骗官、买官,跑官、闹官”,表现在选官方式上就是“任人唯私、唯亲、唯顺,平衡关系”。由于官本位对社会的危害极大,所以,探讨官本位产生的根源尤显重要。应当明确的是,官本位的形成实质是公共权力异化的结果。从根源和本质上看,官员手中的权力是公共的,公共性是权力最根本的属性,权力的来源决定了官员的公仆性质,实现公民权利、保障和维护公众利益是权力的本质。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公共权力成为以皇权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因此当官员把权力变成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时,权力就蜕变为一种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权力的异化。权力异化的结果,就是权与官纠结在一起,官成为权的主人,权成为官的特权。因而,官位、官阶的背后是权力,官本位的本质是对权力的追逐,是权力中心、权力至上、是权本位。诚然,官本位是一个在世界历史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观念。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官本位思想无论在上层社会还是在民间,都较之西方国家要强烈得多。“不管哪个时代,人们如何划分职业,结果有何不同,但有一点,所有划分都是不谋而合,那就是无一例外把„官‟放在第一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官本位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各方面的集中体现。首先尊重权威的农业自然经济,是官本位滋生、成长的温床。其次血缘宗法制度和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是官本位的专制政治产生的社会基础。而以等级特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为官本位思想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和制度上的保障。再者,官僚阶层对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和控制形成以官职控制、支配社会资源的利益驱动。另外儒家思想的“官贵民轻”、“学而优则仕”的等级思想为官本位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科举制度使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价值取向引导到追逐功名利禄上。如此种种,造成中国历史上官本位思想的泛滥。
官本位产生并盛行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因此,在漫长的年代里,官本位造成中国科技发展非常缓慢。所以尤其到今天,当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时,官本位必须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它对科技创新的危害极大,在本质上同科学技术的繁荣进步与创新是不相应的,具体表现在:
(一)官本位毒害社会风气,恶化人才的生存环境,窒息科技创新官本位导致崇拜行政权力,轻视能力,这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是极为不利的。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首先需要的是社会的理解与爱护,其次是社会的推崇,这不仅要体现在精神方面,更需要体现在物质激励方面。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德国前总理科尔曾骄傲地说过,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超过商业巨子、银行家、内阁部长。反观我国目前现状,由于官本位意识作祟,视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往往他们内心看不起埋头苦干做学问的人,而痴迷于行政权力,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当官本位意识在社会上流行时,能力本位得不到确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难以真正形成,这就从根本上损伤了我们民族科技进步与繁荣的基础,危害极大。(二)官本位导致创新人格的缺失,严重抑制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有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有创新的人格,而官本位扭曲了人性、人格,首先是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个体作为社会的存在,自身的多种发展潜能能否激发出来,除了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外,更取决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人是所处环境的产物,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受环境制约,即便是天才式的人物也很难摆脱这种制约。官本位者痴迷行政权力,世间惟有做官好,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必然窒息个体人格的全面发展。其次,官本位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形成人身依附关系,不利于创新的、自由的人格的形成。官本位不仅不利于普通人人格的发展,也不利于官员自身人格的发展,官本位常导致下级在上级面前不敢有自己的思想见解。最后,官本位意识导致“权力真理论”。在官本位意识占据人们思想的社会里,官位越高,权力越大,真理也就越多,说话也就越有分量;反之,则人微言轻,这些当然不利于创新人格的形成。因为创新人格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敢于怀疑、批判前人的观点,甚至是权威的观点。总之,科技的进步与繁荣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一般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热情、创新能力及独立张扬的个性,他们追求科学中的真、善、美,这种创新型的人格显然与官本位的价值观是不相容的。(三)官本位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人虽不一定有完全理性,但至少有部分理性,贪图安逸享受也是人的本性之一,当官本位仍在社会盛行时,至少说明公务员的价格偏高。而在市场经济社会,价格是资源配置的指示器、风向标,人们总是想让自己获得的效用或价值达到最大化。如此一来,公务员职业成为社会上最热门职业,公务员考试成为社会上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大批学生甚至硕士、博士读完以后纷纷跨入这一行业,特别是那些本不适合作公务员的优秀人才也被卷进这一行业,如许多博士、硕士刚在自己的专业干出点成绩就被“提拔”到行政领导岗位,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社会的优秀分子更多集中在实业领域、科研开发部门、教育行业等,才是人力资源分配的明智之举。而且,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一系列运行良好的制度作保证。官本位意识的盛行,加大了其他各项体制改革的难度,不利于科技创新。固然,人情化的心理定势和行为规范以及官本位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影响是潜意识的,但是一旦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正确的教育培养方式,那么科技人才就会形成创新所需的探索精神、独立意识、敢于竞争、不惧失败的特点。此外,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价体系使科技人员有正确的目标和不竭的创新动力。2.中国教育观念与体系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的建设对教育创新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现行的教育体系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在应试教育制度中,中国教育选择学生的法宝是考试,学生对付考试的法宝是死学苦练和反复模拟考试久经“考验”出来的应试能力。学习和考试,因此成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和圆心。至于学生的其他非应试能力在考试和成绩面前都变得边缘化了,甚至多余了。有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8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读书。8年后,王楠子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使他的父亲向国内教育现状发难:“是我们教育中的问题把许多本应成材的孩子弄成了水泥脑袋”。因此现存的教育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绊脚石。而当前教育体系制约科技创新的弊端,主要体现为束缚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忽视人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1)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束缚人的个性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既包含了趋向变革、有利进取的积极因素,同时也包含了不少落后、消极和负面的惰性因素。例如阻碍人们民主意识、民主风气形成的等级观念、家长制;阻碍竞争、探索进取精神形成的保守心理、中庸思想;阻碍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形成的因循守旧的固步自封心理:阻碍开放思想、兼容并蓄精神形成的夜郎自大、盲目排外。所有这些消极思想的根本特点是以压抑或节制个体生命欲望和主观精神意志为特征的,它教化人们恭顺、随遇而安,满足温饱。这种传统文化反映在教育上则表现为教育的工具观念。在我国,长期的封建主义制度下统治者把教育作为驯服人、禁锢人的思想工具。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中庸之道”等等,培养的大多数都是没有个性、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统治阶级的“孝子贤孙”。也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分守己”、“听话”。因此在国内“王楠子屡次因在课堂上插嘴而遭到老师的呵斥”,然而,“当王楠子在美国课堂上还是忍不住插嘴纠正老师错误的时候,老师不仅没有丝毫不快,反而脱口而出„你真是个天才”。在家长和孩子关系上,从小父母就告诫孩子要“听话、守纪、文雅”,平日对孩子严加约束,常以“乖孩子”来表示对孩子的最高评价。孩子长大以后,家长也总是谆谆教导孩子在社会上要“循规蹈矩”,且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家长都充当着“保护神”的角色。这样的教育往往使教育对象的个性变得苍白无力,缺乏活力。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处于领导者和长辈身份的地位,师生之间很少有平等地位,教学缺乏民主化。正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使得整个社会未形成一个鼓励个性发展、欣赏个性张扬的良好环境,这对人的个性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2.2)现有的教育模式束缚人的个性发展
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基本上实施的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围绕着考试分数转。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传授知识上,形成了单纯的教育传承观,使得本可以作为人进一步发展的起点的现有知识反而成为一种教条、迷信限制和约束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教师的主要目标放在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和升学指标上,结果大大偏离了教育的本来职能即唤起人类创新能力和创造欲望,培养完美人格。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死记硬背上、知识的再现和标准答案上。因此,学生脱离课堂教学的独立思考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徒劳的。只有分数才是判定“好学生”的唯一标准,否则的话,即使聪明也只能是“小聪明”。然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考试是考人家已经做过的事情,科学的进展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事情,会考试并不能代表以后会有特别的成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桑曾对中美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他的《怎样开发创造力》中写道:“中国人在教学方法上,不愿看到离经叛道,不喜欢开放性”。(2.3)教育的整齐划一也不利于人的个性发展
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划一性。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教材选用多年来基本上是全国统一,而高等学校一般对专业的设置、专业培养目标、每个专业的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也采用统一规定,缺乏针对学生各异性格、兴趣的多样性。其次,教学内容上,我们普遍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过分强调知识的再现,在统一的教育模式下追求思维的一致性,让学生寻求唯一正确答案,否定多种答案存在的可能性,忽视学生个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再次,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对于教师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往往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多样性。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标准的统一性都不约而同撇开了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就如同工厂的批量生产一样,以同一模子铸造统一型号的“产品”,牺牲了众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创造性,抑制了受教育者个性发展,因此也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即使是国内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也多是一个模子、一个口径、缺少特色,缺少个性,千人一面。原清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王大中教授,就曾对人说过自己的一个感受,作为一流大学的校长,他感到压力很大,到清华来的都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然而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却是一个模子,缺乏个性和特色。另外,教育资源短缺、配置不合理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管理制度上的刻板,都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从某种意义说,现有教育已退化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教育流水线”,一种疏离人自身的“文化机器”,使得教育成为一种建立在流沙浮冰之上的没有根基的教育。教育的一切指标都已满足社会实用性、功利性需要的程度为转移,却越来越不关注教育过程中人的创造性和生存价值。和中国传统教育相反,西方国家一直就比较强调个性化教育。最典型的要数美国的个性化教育。它的个性化特征是在教育中重视与个性发展有关的个体独立意识、自信心、反抗精神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强调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发展这些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非常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经常与孩子讨论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家长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替孩子做决定。孩子从小就不完全依赖父母,从生活中锻炼自己独立生存能力。而且家长十分鼓励孩子对自己树立自信心,只要有一点微小的进步就给予鼓励。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快乐和冲动,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不满,肯定孩子的反抗精神和反抗行为。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学生可以在比较自由的环境里表现自己,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总是鼓励学生提问,学生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一旦教师发现有创造性思想和独特的见解则给予特别的奖励。美国学校的管理制度强调宽松,学生在学校能有一个自由的思考空间,学校教学中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建设具有灵活性,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学校的课程设置多样化,选修比例高,这种宽松、灵活的教育机制为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这种个性化教育为美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提供了源源不绝的人才后备军。而我国的现有教育被工业化、模式化、标准化,教育被组织成类似于工业生产的过程,统一把学生加工成标准化的“教育产品”。所以这种教育体培养出来的人何以有创造精神、创新能力,也何能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牛顿为什么不是中国人?”在2006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汪品先委员这个看似可笑其实很严肃的问题引起了众多人士的思索。究其原因,现有的应试教育难脱其咎。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必然是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国民组成的,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状况是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应试教育和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在儿童时期已经被消磨殆尽,到大学阶段,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因此,必须进行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创新是人才创新、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良好、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人才辈出的摇篮。
3.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影响
科技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科技项目评价、研究机构评价和研究人员评价等系统。科技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公正,对科技人才能否提供不竭动力,稳定工作岗位,优化学术环境至关重要。不可否认,中国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功不可没。而且就目前总体情况而言,中国科技评价体系对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动科技创新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短短几年内,中国的科技论文数量就跃升至世界第四,专利数量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都应大部分归功于起到指挥棒作用的科技评价体系。发展至今,在解决了数量的问题之后,科技评价质量开始受到广泛重视。但由于长期囿于计划经济,科技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许多弊端:比如评价分类不明确;评价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评价结果使用不当等;专家评议信誉制度不够完善,在一些评价活动中存在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等现象;对于“非共识”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活动。“以评奖、发论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固然,现行的科技评价存在诸多缺陷,但我认为,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计量的评价机制与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学风浮躁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这种机制导致科技人员乐于走捷径而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二是同行评议制缺乏对非共识项目的保护从而扼杀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
(3.1)计量评价与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学风浮躁
无疑,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是对承认的追求。但他们凭借什么得到社会的承认呢?为了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各级科学组织自然会采用一些量化指标,以过去的研究成果说明科研人员现在所具有的能力。另外,众所周知,科研活动需要社会的投入。但由于社会对科研活动的一方面具有功利性,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另一方面,社会对科研活动的投入还是有限的,因而具有稀缺性。在此情况下,社会资助者必然会对受资助的科研组织和科研人员个人进行选择,以期望自己的功利目标得以充分实现。出于科研能力的强弱难以比较,社会资助者也会借助相同的量化指标来作出是否资助某研究或资助多少的决策。可量化的指标项目包括学术论文、论文的引证、学术专著、编写的教材、专刊、获奖或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主持的研究课题等。本文这里只分析论文。
其一,以论文数量判定研究水平。论文质量的准确定性是世界性难题,而“我国有一定水平的科学家队伍相对较小,较难找到近似专业的所谓„小同行‟参加评议。即使找到少数的„小同行‟,与申请人也通常互相熟悉。熟人之间或碍于情面或涉及种种微妙的关系而交往不能畅所欲言,或掺杂个人恩怨也不能实事求是”。因此一些高校或科研单位常采用论文的数量——这个重要而常用的指标来衡量人的科研能力,比如评职称副高须在省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的论文,评高级须发表8篇以上的论文。而且考核也与论文的数量直接挂钩,规定必须在规定的刊物等级上发表不少于规定数量的论文,否则便考核“不及格”,如果考核不及格,宽松的则调低岗位津贴,严厉的则停发岗位津贴,连续两年考核不及格则调整岗位或解聘。因此在量化的评价指标下,一些人“比如将一篇论文拆分成几篇发表,或者将同一篇论文改头换面同时向几家期刊投稿。这种评价造成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90%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泡沫”。因此可见论文的数量并不能反映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科研人员所做出的贡献也不是论文数量所衡量的。
其二,以刊物等级定论文质量。以刊物等级定论文的质量是国际惯例。但据调研发现,“近20年来,4l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77篇与获奖成果有关的论文,只有9篇登上《自然》和《科学》,仅仅占论文总量的11.68%。发表获奖论文最多的是化学领域权威刊物《美国化学会杂志》,分别占20%以上。另外46%以上的获奖论文发表在其他专业核心杂志上。有些诺贝尔得主的论文从来没有敲开《自然》、《科学》之门”。由于“核心期刊评定存在的不足”以及“核心期刊论文的使用时限有滞后性”。因此目前对科技论文评价中存在的以刊论文,用是否在核心期刊、是否在影响因子较大的期刊发表论文来衡量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而衡量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做法,是有失公正的,是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因此可知论文的质量并非一定取决于刊物的级别。驱利避害本是人们的本能,在这样的量化管理框架下,科学家必然优先选择“短、平、快”的研究课题,以便在考核期限内按质按量完成管理制度所要求的科研任务。同时生活的压力或为了取得更好的生活和科研条件,不少科研人员自然表现出急功近利,少数人打“插边球”,甚至以越轨的方式牟取承认也不足为奇了。“由于没有或难以进行长期系统的、深入的创造性研究,或在短时间不能够完成高水平的研究,有的就仓促撰文,粗制滥造,甚至伪造实验结果,„垃圾‟论文大量产生,抄袭他人论文的„丑闻‟频频发生;有的仓促搞鉴定验收,申报成果奖励,编造„查新‟报告,请„铁哥们‟专家鉴定验收的事件层出不穷”。如果将出论文当成目标进行管理,就会本末倒置出现类似应试教育中无视学生学习知识这一根本目的,将考试得高分作为主要目标,专注于传授考试技巧和猜测试题。这必然将科研或教育引向歧路。”学风不正,学术不端,关键是治本,即要改革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与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与氛围。(3.2)同行评议制缺乏
同行评议是科学共同体内部评价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国际科技界公认的科学评价的最重要的方法,已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正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科学质量的评估”中所指出的,同行评议“是影响确定诸如谁学、谁教、谁领先、谁将进行科研工作,以及什么结果应被发表和应用等一系列关键决策的基础”。尽管这是一种主观的方法,但是由于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可以取代它的更好的评价方法,因而同行评议制成为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评价制度。但目前我国在一些科研项目或科技论文发表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3.3)对非共识项目的保护
“非共识项目”是指评审专家有分歧或争议的项目。是在成果评价和项目审批中反对意见占多数的项目。在实际生活中非共识问题表现为:一是已研究出的成果由于创新性超出一般科学家的认识水平,甚至与某一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或信念相矛盾,从而使得该成果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二是申请资助的研究项目或课题在评审过程中多数专家对项目的科学意义、创新性、可行性持否定态度。为什么要支持非共识项目?一言以蔽之,因为非共识项目中很可能包含着重大的创新。科学史屡屡表明,真理往往最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和认识难免会有一个从非共识到共识的曲折过程。1983年,80岁的美国植物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荣登诺贝尔奖的殿堂。这是由于她的非共识“跳跃基因”(现在通常称为“转座子”)被广泛接受而摘取了诺贝尔奖的桂冠。可刚开始她提出玉米研究中的“跳跃基因”时引来一片反对,当时遗传学界没有基因会“跳跃”的概念。幸运的是,由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这个非共识终于变为共识。在麦克林托克之前,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经历了类似的命运。据说,魏格纳在一次病中看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可连接得“天衣无缝”。因此他出版了《大陆和海洋起源》一书,正式提出其“大陆漂移说”。可当时“大陆漂移说”被多数地质学权威判为毫无科学根据的奇谈怪论,甚至被讥为小孩七巧板拼凑出来的“小玩艺”。但魏格纳逝世多年之后,他的“奇谈怪论”却成为地质学的正统即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成了科学上的重大贡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尽可能克服一切影响和阻碍科技创新的弊端,不断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建设,尤其是体制建设的方法与途径。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指出,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和局部现象,但已造成不良影响,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必须从科技发展大局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当前科学技术评价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扭转各种不良风气和行为。
8、我国为促进科技创新颁布了哪些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颁布专利法规,1984年3月12日正式通过并颁布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自主创新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健全,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目前已形成包括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版权(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商标、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在内的较完整的法律体系。这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已基本上与国际保护标准相一致,并符合WTO规则的相关要求。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2000年修改颁布的《专利法》,2001年修改颁布的《商标法》,2001年修改颁布的《著作权法》,1997年颁布的《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1991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7年颁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01年颁布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1995年颁布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应规定等12项法律法规。在完善国内立法的同时,也加入主要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包括有:《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80年)、《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1984年)、《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条约》(1989年),《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1989年)、《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92年)、《世界版权公约》(1992年),《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1993年)、《专利合作条约》(1993年)、《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文本)》(1998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2001年)等,一个符合中国实际,并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
2002年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是近年较有突破性的政策之一。该政策主要针对在国家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管理上长期存在的重评奖、轻应用,重成果鉴定、轻知识产权保护的倾向,规定创新项目承担单位的权利,即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研项目以外,国家授予创新项目承担单位知识产权,承担单位可以依法自主决定实施、许可他人实施、转让、作价入股等,并取得相应的收益。这一规定,合理调整国家、单位和个人对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关系,有利于调动创新项目承担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同时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计划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和承担创新计划任务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更进一步调动创新主体单位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积极性。技术产权交易是指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持有人将其自主创新项目在交易所挂牌出售。科技部从1999年开始,在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时就对其进行跟踪调研,认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的出现是适应企业自主创新和谋求更大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加速科技自主创新与资本紧密结合的有效形式。据2002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省级技术产权交易所16家,2001年总交易额为1012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市最高,达785亿元人民币。陕西省、天津市等地还制定《技术产权交易暂行办法》,提出技术产权交易和交易机构的基本规范。
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265号令)的规定,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文俊院士、袁隆平院士等均获此殊荣;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奖项。建立自然科学研究奖励制度,目的是对自然科学独创性研究进行奖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在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1999年科技部发布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及组织、荣誉、成果权属作出规定,还对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评审机构、推荐工作、评审、异议及其处理、授奖作出规定。1999年科技部发布实施《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规定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应当制定公平、公开、公正的评审规则。1999年科技部发布实施《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鼓励并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行为。2003年科技部又发布实施《关于受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规定》,至此,一个相对完整、层次明晰、管理规范、导向明确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2002年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起草的《关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一政策,自2002年开始,在全国推进该试点工作,一两年内有200多家国有高、精、尖、新技术企业参加激励试点,这个政策的实施,将对企业技术骨干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不但能够使其安心工作,而且可以调动其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正确评价科技成果和进行科技奖励,国家根据各种科技活动的不同特点,实行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精简奖项数目,提高奖励力度。要求在国家级科技奖项中,自然科学奖的评审标准要与国际标准一致,侧重科学水平、科学价值;技术发明奖要奖励重大技术发明,特别是战略高、精、尖、新技术的发明者;科学技术进步奖要强化高、精、尖、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导向,侧重自主知识产权和经济社会效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要设置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奖。特别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杰出人才实行重奖,同时,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科学技术奖励,同时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奖励的管理,要较大幅度地精简部门和地方的奖项及获奖数目,对科学技术奖励要建立客观、公正的评审办法,完善评审机制,强化政策导向。应当颁布相关法令,建立自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应对科技创新人员实行“年薪制”,采取强化自主创新科技人员的社会保障、更新自主创新科研手段、大幅度增加工资、改善居住、生活、工作条件,激励广大青年投身自主创新科学技术事业等措施,使自主创新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编制国家《自主创新科学技术人才纲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自主创新科技人员的合法利益和优良工作条件和环境。实施《科学技术创新与高等教育一体化专项纲要》,目的在于阶梯形地培养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创新人才的战略储备,避免出现科技创新人才的大量外流和断层现象。要将保持和发展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及其人才潜力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STP给予实施,其主要任务是:为吸引并稳定有科技创新才能的青年从事自主创新科技工作创造条件;保证将高素质自主创新科研人员的培养与国家科学、工艺与技术优先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国家级自主创新项目的实施需求相互协调起来;完善有关聘用自主创新专家学者从事培养高水平自主创新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合同形式;完善有关提高自主创新科技工作者地位、加强其社会保障、增加其收入的政策、法律基础;提高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对高素质自主创新科研人员的培养质量;为在国外工作的、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我国自主创新专家学者的回归与安置创造优惠条件;建立自主创新经营活动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体系,并为他们在自主创新科技领域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政策、法律、制度保障。
9.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原则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一切为了人民,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要一切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重视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要遵循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规律,借鉴已有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既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方面,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物质财富极端匮乏的年代,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是必然的、合理的。然而,当人们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而人的发展问题凸显出来之后,如果“只见物不见人”,不去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就会付出沉重代价。这就需要从以物为本的发展逐步走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物质基础。在当代中国,提出以人为本是相对以物为本而言的,是对过去只追求经济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的超越。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使转变过去只追求经济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人又是一切活动的手段。因而,以人为本又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依靠人,要求人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首先要创造成果,人要凭其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应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他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一个社会是否具有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与贡献。
第二,坚持遵循规律的原则。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目前国际上已经有20个左右成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例子,总结他们的经验,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国家重视经费投入和政策法规建设。主要表现为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以加强体系内各个创新主体的互动。在它们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主要通过经费投入和政策法规体系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现在既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期,又处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初期,在这一阶段,要特别强调国家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和培育企业的主体功能。二是以企业为主导将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支柱,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在于能产生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在于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方面,也就是说,企业具有把选择适合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科技创新的条件。所以,创新型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其科技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三是重视教育和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的培育。在《创新与追赶》的研究中,费格伯格等探索了高等教育与经济追赶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费格伯格的数据说明,在1965年到1995年期间,按照20岁到24岁的国民中高等教育入学率计算,美国名列第一,作为追赶型经济的芬兰和韩国则分别名列第二和第三。费格伯格认为,高等教育中并不是每个因素对技术创新都是基本的,所以他们又使用了20岁到24岁的国民在大学中首次获得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位的百分比进行国际比较。数据显示,依次名列前十一位的分别是英国、芬兰、韩国、新加坡、法国、日本、台湾、德国、爱尔兰、西班牙和美国。这种排名说明,在20世纪下半叶,发生“经济奇迹”的经济体——芬兰、韩国、新加坡、日本、台湾和爱尔兰——都对与技术能力建设直接相关的工程教育极端注重。在政府引导和激励下形成的强烈的民族自强精神和创新学习文化,是创新型国家赖以成长的根基之一。如以色列虽然自然资源和环境很差,但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为世界之最,人们不仅尊重知识和智慧,学者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而且更加重视创新性的才能,所以其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令很多大国难以望其项背。
10.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途径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艰巨任务,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着重需要把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主体和关键等问题。
1.提高科研投入强度
提高科研投入强度,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条件。综观世界先进创新型国家,无一不具有高强度的研发创新投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虽然持续增长,从1995年0.6%上升到2005年的1.3%,但仍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符合创新型国家研发强度达2%以上的国际惯例。因此,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强度已刻不容缓。首先,要改变我国研发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及扶持带有共性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项目。应把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入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鼓励地方和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高技术风险投资。其次,引导、激励企业增大对科研的投入,力争在短时间内实现由多元化投入过渡到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应制定有利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法规和实施办法,如优惠的税收政策、宽松的信贷政策等。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企业能否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系统成败的关键。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创新系统的生命力和活力,企业应成为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必须依靠,而且应是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创新体系建设的“软肋”。因此,要转变观念,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真正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企业最终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克服研发投入的体制性障碍,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要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规范人才流动秩序。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设立技术消化吸收专项基金,引导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一起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和对引进技术再创新,促使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所占比重逐步增加。要促进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研发中心,并设立专项基金,加强对中心人员的培训;产学研结合模式必须以企业为主,国家组织的产学研项目,特别是应用性较强的项目,要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来牵头;促进企业建立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推动应用基础性、行业共性、战略性技术的研发。3.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是根本。离开了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无从谈起。而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和造就宏大的人才队伍,主要是要靠教育。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高科技发展之所以如此迅猛,科技创新能力之所以不断提升,从根本上说,就是重视人才培养。如美国政府的高技术发展规划和政策,摆在首位的是教育,在美国联邦预算诸项开支中,增长最快的也是教育。因此,要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多渠道增加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继续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加大引进人才工作的力度,尤其是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不断增强我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4.培育全民创新的意识和良好的创新氛围
培育全民创新的意识和良好的创新氛围,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种全民意识,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族文化,使创新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全过程。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的引导和支持,离不开勇于创新、乐于创业、允许失败的文化精神。可以说,全民的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公众具备科学素质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应用科技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只有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才能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新性成果,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应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和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努力营造激励创新、尊重个性、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精神,不断增强公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健全高效的科研体系
高效健全的科研体系,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保障。改革科研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加强科教结合、军民结合、产学研结合,造就结构合理、交流畅通、资源和人才集中、卓有绩效的科研体系。加强创新法律法规机制建设,重点要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首先,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开发的机制和环境。制定和完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和专利预警机制;促进专利的信息化,利用互联网络提高专利信息的可获取性;健全知识产权咨询的社会服务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积极拓展技术创新发展空间;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为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服务;选择适宜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树立国际化的知识产权经营意识。第三,建立技术转移机构,促进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合作。该机构可以对技术成果评估后,购买该技术,再转让给企业,也可以将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中介给企业实施,还可以与知识产权的权利所有人成为共同合伙人与企业建立合作等。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理论是新知识动力组合作用的观点。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后世的经济学家主要围绕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方面对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创新理论成为经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公认的观点,所谓技术创新就是始于技术设想,终于商业上成功应用的过程。这一创新过程围绕着技术知识、工艺知识、设备知识以及管理知识等方面展开,通过参与这一过程的诸项生产知识函数的多次重新组合,某项知识和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并获得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所有这些,与科技知识紧密相连,科技起着根本的作用。科技知识是社会前行的原动力,科技创新及其知识是社会共同体的基础动力,社会系统的知识产权等是人类社会推动力。其中技术更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力。技术是人类利用、控制与改造自然、社会、思维的方式方法的集合,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体系,即实践性的知识体系。因此技术应包括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与思维技术。自然技术是指人类利用、控制或改造自然的方式方法的集合。社会技术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结合,除了工艺流程之外,还包括组织管理在内的“特殊方式方法”,文化,价值观等;主客体间转换过程固定下来就形成了某种思维模式,而主客体转换及信息加工、调整的方式方法就是思维技术。技术创新,就是自然技术在社会技术过程中,通过思维技术及其三者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所形成的整合效应。因此,技术创新是为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把技术引进生产体系并实现其商品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个活动行为和过程。在熊彼特创新理论中,创新是资本主义体系及其发展的核心动力。由于创新是自发的、间断的、质变的、革命的而非数量性的现象,这样才导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结合众位学者的研究,我们对技术创新界定问题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成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益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并在这一综合过程中,赢得了竞争的“先手”。同理可知,科技创新作为原动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的特征,一个创新会激发出许多进一步的创新,形成社会发展的技术推动的雪崩效应。一项成功的科技创新还能够以其它的方式激发出更多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创新活动,并且有助于确保这些进一步的努力获得成功。一项发明同时也可能揭示出生产其它新产品的更加便捷和经济的方式。最后,创新过程本身能够提高所进行的研究和开发的水平,从而,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了另外的一个激励。总之,创新活动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累计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项创新都给下一项创新做出了反馈,一旦自由市场机制开动了它的创新机器,机制中固有的机构将导致这部机器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强大和越来越多产。一项创新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发明即作为自己生产的投入,有将其出租给他人使用中获得最高利润的经济发展的路径。技术交易有助于最新技术的使用和最新产品及服务生产的扩展,加快了旧经济活动被淘汰的速度。此外,技术扩散所带来的经济报酬,有利于创新过程的外化。发明创新是市场经济的生死大事,技术创新是占有市场的不二法门。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意味着识别出可以进行有利可图的改变的机会,并且不停地追寻这样的机会,直至它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特别是识别出经济上可行的发明,并且尽一切可能将这些发明引入市场,或者,通过某些其它的方式来确保这些发明得到有效的应用。纵观世界市场竞争的格局,我们会发现在许多高技术产品领域中,由于科技创新、知识动力以及知识产权等复杂作用,尤其是政府介入科技经济活动后,当今的市场领袖大都并非一定是原来的科技发明与创新者,而恰恰是后来的技术革新者,这方面的情况在以技术创新为主导战略的日本企业和以发明创新为主导战略的美国企业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两种价值判别观的差别,导致了后来的巨大差异。如表所示,许多发明创新的美国产品最终都未能竞争过技术革新的日本产品,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上述研究表明,科技创新还不是唯一能够主宰经济发展的全部动力,还必须同知识创造、技术革新与市场开拓等社会技术结合起来,一起发挥作用。中国的国情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决定我们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跟踪创新模式,寻求更加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具体道路。
第五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公需作业
1.什么诱助侵犯专利权?
答:诱助侵犯专利权就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教唆、引诱、帮助他人对专利权所实施侵害的行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往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8条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将诱助侵犯专利权人按照共同侵权人来处理的。应该说在很多情况下,诱助侵权行为可以构成共同侵权,但这仅仅是诱助侵权行为的一种情况。
诱助侵权实际应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诱助侵权行为人与被诱助侵权行为人存在意思联系,也就是事先有过沟通,这属于共同侵权;
第二,诱助侵权行为人与被诱助侵权行为人不存在之间不存在意思联络,属于无意思联系的数人侵权行为;
第三,尚没有或者难确定被诱助侵权人时诱助侵权行为人独立承担侵权责任。后两种情况并不属于共同侵权的情况。
2.新商标法对商标相似侵权行为认定有什么修改?
答:一,明确商标案件审查审理期限。1.)缩短商标注册审查周期 2.)明确驳回复审审查期限3.)缩短异议案件审查时限 4.)宣告商标无效的审查时。二,简化商标确权授权案件程序。1.)增加“一标多类”申请方式2.)增加商标审查意见书程序 3.)完善商标注册异议制度4.)增加了声音商标注册 5.)商标续展可以提前一年提交申请
3.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
(一)网络环境中复制权使用问题,计算机和网路普及,对传统著作权法的复制权造成过了极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在用计算机对软件等作品进行复制的时候,复制手段是计算机特有的电子复制,而承载作品的物质载体是硬盘光盘等新型载体。这种电子手段的复制行为是在传统著作权复制行为中没有遇到过的,传统的复制权如何对其进行调整就成了问题,以弹性的描述方式对“复制”行为进行界定的国家一般通过法理解释和判例方式对复制权延伸至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新型载体上进行的复制。
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
1、)避风港规则为了保护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合法经营,也为了是法律规则有比较大的透明度和确定性,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效仿美国的《千禧年版权法》(以下简称DCMA),在立法中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承担责任的条款,主要以“免责条件”的形式出现,这些条款通称为“避风港”规则,其本意就是为了明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2、“通知和移除”规则,“通知和移除”规则是指先由权利人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通知,再由网络服务提供者移除通知中所主张的侵权的内容或是断开其链接,但其实质上是指针对“通知”行为进行移除的法律后果。
3、“反通知和恢复”规则,“反通知和恢复”规则是对“通知和移除”规则的必要补充,其要求在通知内容属实的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对被主张侵权的内容不采取删除或是屏蔽措施,将构成帮助侵权。
(三)作品的数字化问题作品的数字化是指将传统的作品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语言,当传统作品以各种方式被数字化之后,其就成为了 1和0两个二进制代码的排列组合。数字化作品被存储在硬盘和光盘等计算机存储介质上之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对其进行无限制次数的复制。这与之前的录音等技术没有本质的区别,并不是产生新作品的基础,但是这样会加大了对著作权侵权的风险。
(四)P2P技术的问题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点对点)的简称。P2P技术则可以帮助不特定的用户在一些基于P2P技术幵发的软件可以使用户直接搜索并下载其他同时在线的用户存储在“共享目录”下的各类作品。
4.如何更好利用商标权和商号权的相互结合维护企业利益?
答:商号权是指商事主体对其登记注册的商号在一定的地域内享有的专有使用权。商标权
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两者在实践中存在冲突是有着其深刻的原因的。首先,对于商号权和商标权保护的单独分别立法直接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冲突。目前,我国对于商号权的保护主要通过《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加以规范。而对于商标权的相关保护则集中于《商标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当中。在《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中,并没有禁止将已经注册的商标作为自己的名称,同样在《商标法》中也没有规定不能将已有的企业名称注册为商标,这样自然就在法律层面造成了两者的冲突。当然,经济利益的驱动也让商人更愿意注册已经知名的名称为商标抑或已经知名的商标为名称。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原因的存在,才出现了实践中二者的一些冲突。那么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保护呢?我们应当以诚实信用以及其他一些基本原则作为指导,对二者的保护加以规范。当然从根源上来讲,应该通过立法来协调两者之间的保护。实践中我们不妨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加以调整。我国已经出台相关规定,对驰名商标加以特别保护,那么我们就可以类似的出台一些规定,比如对知名商号、老字号加以特别保护,而对于一般的商标和商号我们可以采取在先的原则,可以把《商标法》中“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扩大解释为:“包括以他人注册商标作为自己的商业名称”同时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中“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使用的名称”相结合实现对在先的商标权的保护。同样可以采取类似方式实现对在先商号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