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边实习报告(农学专业)

时间:2019-05-13 09:3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傅家边实习报告(农学专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傅家边实习报告(农学专业)》。

第一篇:傅家边实习报告(农学专业)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生态实习报告环科

学号: 姓名:

今年六月的一个周六我们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共 96 位学生前往南京市溧水县傅家边农业科技园进行生态实习。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是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创建于 2 1994 年,园区总面积 12.8km,依据丘陵山区的地理特征,将园区规划为中心展示区、生 态果茶区、特色农业区、高新产业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小区,实行立体综合配套开 发。先后建成水晶梨、青梅、黑莓、草莓、油桃、葡萄等良种果树、无性系茶叶、美国库 拉索芦荟等试验示范园 2187 亩,生态果茶园 5000 亩,钢架大棚设施 1100 亩,连栋温室 大棚 5000 m2,经济林果总面积一万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十万余亩经济林果的开发。

近年来通过实施园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科技创新,园区面貌日新月异。园 区龙头企业南京傅家边科技园集团公司是由科技人员领衔,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 科院等三十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及省市县农林科技部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创立的集科研示 范与推广于一体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现有新世纪园艺研究所、鲜可家果业、雪松茶业、星丰菜业、景田园林、梅王食品、甜甜草莓、旅游开发、农家乐园等十家骨干公司,并在 全国同行业率先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双重认证。通过龙 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采纳立足傅家边,建设“傅家边”;跳出傅家边,经营“傅家边”的 理念;采取“‘公司十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采用专业公司法人化,资本来源多元 化,以及借脑发展全员聘用,能人牵头联产承包等管理措施,初步实现了果品、茶叶、种 苗的产业化开发,开发出了富硒茶、梅香茶、富硒水果、鲜榨果汁、开心脆梅、俏雅梅酒 等 12 类 100 多个产品,并已取得 11 项国家专利。2004 年傅家边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1.5 亿元,并由原来贫穷落后的山村跨入“溧水县十强村”、“南京市百强村”的行列。

傅家边科技园以优美的丘陵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流的生产设施、便捷的交通 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质的特色产品,正日益发挥着科技研究、生产示范、推广辐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五大功能,成为“与农民最贴近的科技园”、“一二三产协调发展 的科技园”。先后被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江 苏省百家重点民营科技企业”、“国家星火计划、省三项工程项目实施基地”、“江苏省 模范果园”、“南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南京农业大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南京国 际梅花艺术协会创研活动基地”等。

同时,科技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和现代化的 大棚设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规划建成了梅香园景区、神山湖景区、青龙山景区、竹海景区和中心科普区,建有 1800 m2 的科普展览馆、1580m2 的组培中心、1 万 m2 农家乐、10 万 m2 科普广场,近年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六十多万人次。“南京溧水国际梅花节”、“傅家边采果节”的成功举办,将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南京市第 一家正式对外开放的农业科学公园,加快了傅家边现代化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步 伐。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大改善了傅家边村的生态环境,通过地貌整理、引进树 种、添补花木、山林更新等措施使傅家边村绿化率达到43.8%。成为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傅家边村较高的知名度吸引了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傅家边及其周边地区 投资。1996年至今该地区先后吸引民营资本1.5亿元,建立千亩草莓园、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优质粮油园、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傅家边科技园区在农业、林业、牧业的设计和规划上应 用

了许多生态学原理。下面就我所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讨论讨论:傅家边科技园中有许多新 移栽的树,它们枝条都比较稀疏,这是为了减少植物生长过程中由于蒸腾作用丧失水分,提高植株的存活率。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 性。科技园中许多不同植物共同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分层现象明显,让我想到丘陵地带 的空间异质性高,有更多的生物小生境,可以允许更多的物种生存,生物多样性丰富。陆 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不同植物对于光能的要求不同,表现在它们的垂直结构即 由下向上依次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等,利用这一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土壤、阳光、水分等资源傅家边科技园实现了植被覆盖率高,植被盖度高林间草少的效果。让我影响最 为深刻的就是科技园中的大棚温室的建设,利用透明塑料薄膜,既满足了植物生长所需的 阳光又可以阻碍热量的散失提高有效积温,因为这种大棚种植技术我们才能在春夏秋冬每 个季节都食用到各种各样不同的蔬菜水果,这是革命性的进步,特别表现在黄瓜、西红柿 等日常蔬菜长量大幅度提高上。科技园中的大棚较农户自家的更为先进,增添了遮阳膜,避免阳光太过强烈温度过高不利于作物生长。在农业上可以使资源高效利用的措施套种在 科技园中体现的也比较明显,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 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 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 方式。科技园中少有的见到一些植物的密度比较低,比如剑兰,老师介绍说这是由于它们 的自疏作用产生的。自疏指同种植物因种群密度而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的过程。农家肥的施用也是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一大特色,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大肆宣传有机肥的好 处,有机肥不仅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元素,还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功能,动物、植物、微生物互利共生,相互依存。在百果园中,利用谷地内土层深厚、水肥条件 较好的山地条件,发展果园园艺业,将种植果树、花、果实供游人观赏、采摘、品尝和购 买,做到旅游与农产品开发相结合。百果园按树种开花结果季节分成相应园区。除大众化 的苹果、梨、桃、杏、李、樱桃、葡萄、猕猴桃、柿、石榴等水果外,引进国内外最新品 种。我们当时去的时机不是很恰当,青梅恰逢采收完毕,桃子又没成熟,草莓也收市了,所以没有机会品尝到甜美的天然新鲜水果,有点遗憾。者百果园中云的主要生态学原理: 套作、间作、混作、轮作,充分利用能量、物质,实现了光能的有效合理利用,充分发挥 生态位的作用。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实施茶林间作和茶果间作等生态模式,巧妙应用生物 群落垂直结构原理、生态位互补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

通过着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我们根据现 象分析原理的能力。让我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虽然在爬 山下坡中又有劳累但我们都很开心,觉得受益匪浅。

但同时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科技园生态农业建设在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例 如:由于作物种植密度高,各种作物种植期承接紧密,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生产能力下 降。这不仅要求通过施肥来提高地力也要懂得休养生息,进行免耕、少耕措施。虽然温室 大棚使得农业产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温室中昼夜温差小作物品质下降的现象明显。如何既 保证产量的提高有保证品质的优良,我觉得是现在傅家边农业科技园需要考虑的重点。另 外我发现园内的河道不是很清洁。河道不仅是引排的通道,更是多种生物生存的场所。河 道内的多种植物和微生物是分解污染物的自然调节条件,各种动物是维持植物和微生物生 态平衡的关键环节。维持、保护河道内各种物种之间的平衡是实现河道水清、岸绿、生态 良好的基础。要通过调活水,加快河道水体的流动,提高河道水体含氧量,为各种植物、微 生物的生存提供适合的水体。要推广生态驳岸的建设 真正使河道内、河坡构成一个完整 的生态体系。通过大自然的生态修复能力, 进一步促进河道水质的好转,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对周边农村发展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是很明显的。农业科技 园区的建设目的让其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和转化的作用,或者是担负探索某一地区发展 道路的任务,经济效益不是农业科技园区的第一要务,从农业科技园区的这一任务来分析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它的建设和发展是成功的。

第二篇:傅家边实习报告范文

傅家边实习报告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是江苏省十个省级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创建于1994年,园区总面积12.8km2,依据丘陵山区的地理特征,将园区规划为中心展示区、生态果茶区、特色农业区、高新产业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小区,实行立体综合配套开发,先后建成了良种果树、无性系茶叶、美国库拉索芦荟等试验示范园2187亩,生态果茶园5000亩,钢架大棚设施1100亩,连栋温室大棚5000m2,经济林果总面积一万余亩。

近年来通过实施园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科技创新,园区面貌日新月异。园区龙头企业南京傅家边科技园集团公司是由科技人员领衔,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三十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及省市县农业科技部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创立的集科研示范与推广于一体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现有新世纪园艺研究所、鲜可家果业、景田园林、雪松茶业、旅游开发等十家骨干公司,并在全国同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重认证。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采纳立足“傅家边”,建设“傅家边”;跳出“傅家边”,经营“傅家边”的经营理念。采取“‘公司十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专业公司法人化,资本来源多元化,以及借脑发展全员聘用,能人牵头联产承包等管理措施,初步实现了果品、茶叶、种苗的产业化开发,并已获得11项专利。

科技园以优美的丘陵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流的生产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与农民最贴近的科技园”、“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科技园”。先后被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级青梅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星火计划、省三项工程项目实施基地”、“江苏省模范果园”、“南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中日友好香取梨园”、“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南京农业大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南京国际梅花艺术协会创研活动基地”等。

同时,科技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和现代化大棚设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规划建成了梅香园景区、神山湖景区、青龙山景区、竹海景区和中心科普区,形成了十里梅岭、百种花木、千亩竹海、万亩茶果园、万只果园鸡场和十里梅花大道,建有1800m2的科普展览馆,1500m2的植物组培中心,10万m2的科普广场,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每年一届“南京溧水国际梅花节”和“傅家边采果节”的成功举办,加快了傅家边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傅家边人通过励精图治、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敢试敢闯、勇于探索,历经20年的奋斗,把穷山村变成了小康村、富裕村。全村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村齐心协力于1994年创办了农业科技园,使农业经营体制和增长方式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而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崛起,是在“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充分利用、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条件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在傅家边农业科技园里到处都可见运用了生态学原理的设计和规划。第一,活型选择。植物生活与外界环境相和谐的形式谓之生活型。它表明植

物的形态及生理生化代谢是受其自身发生发展的环境影响的。在循环生产中,要充分考虑作物、禽畜及水产品等的地域性特征,即生活型。在决定植物生活型的光、热、水、气与土诸项生态要素中,又以水分和热量最为重要。因此,在农林牧业区划中应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动植物,是实现产投平衡与经济效益的生态基础。园区中将生态示范区分区划片,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缓丘岗塝区实行改坡造梯,种植梅茶,共分3个区,每区控制面积33.33 ~53.33hm2, 区域实行等高条垦, 控制垅长120m 以内, 垅宽1.5m, 每垅一排果树、一排茶;冲口及缓坡区按照整治好的农田划分成无性茶、大棚草莓基地、蔬菜、水稻灌溉区, 按照田块大小、适地适种, 基本形成了草莓基地66.67hm2、无性茶基地46.67hm2、梅茶基地86.67hm2、蔬菜基地33.33hm2、水稻节水灌溉面积140hm2,期间散养了鸡鸭猪等畜禽,并按照功能区排水要求, 配套完善沟渠路网络及相关的交叉建筑物。

第二,空间结构,时间格局。群落的垂直(地上与地下)成层与水平斑块镶嵌构成群落空间结构。“层-块”布局的生态学意义是需求各异的群落成员占据各自生态位,形成独特群落环境,互惠互利的利用地上(下)资源。群落成员的多度、密度和优势度等随物候变化的现象是为时间格局。其生态学意义是群落成员在时间维度上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空间与资源利用率。农作物合理的轮作和间作,除空间上充分利用光、热外,也改善了土质,提高土壤肥力与防虫(害)能力,缩短了土地闲置时间,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加速了物质转化和循环。因此,该农业科技园通过实施梅茶间作、桃茶间作和梨茶间作主体栽培,使群落地上部枝叶层次交错排列,更多地利用光、热资源;且梅、梨属深根系果树,而茶树根系较浅,深浅交错,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资源。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合理密植,间作套种,修剪枝叶等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既减轻了环境负荷,又减少了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优化了资源利用方式。是获得最大价值流的重要条件,同时为农业系统健康的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所以在园中经常可以见到被修剪过的果树枝条。

第三,冗余理论的应用。冗余理论是20 世纪9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生态学原理,而生长冗余是冗余理论的一个方面。党承林将其定义为生物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除自身正常生命活动以外的多余和额外部分。这对生物体本身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而是可以丢弃的。农业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生长冗余。例如禾本科的小麦等作物的无效分蘖以及不结实的颖。棉花的落花,落蕾等现象都是生长冗余。为达到价值流的最大值,园区果农通过疏花,疏果,摘顶,掐心等管理措施使其冗余程度达到最小值或接近最小值。这样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竞争能力,缓解了环境负荷压力,同时使能量最大化的朝着人们的意向方向流动和转化。

第四,种群优势。目的树种是种群能否占优势主要取决于立地环境与植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一般情况下树木在早期生长较快的,容易占领地盘,其优势潜力较大。但仅仅生长快还不能达到种群优势的状况,必需要有一定的数量。诱导植物种群优势向面的树种种群发展就是在管理上减少竞争力强、数目多的杂草灌木,诱导目的树种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因此在园中果树种植时有适度的生长和受光空间,使低矮的杂草由于得不到光照失去其优势种群的地位,增强了目的树种的竞争能力来达到稳定的优势种群。

第五,垂直结构原理、生态位互补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实施茶林间作和茶果间作等生态模式,巧妙应用生物群落垂直结构原理、生态位互补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这种小生境不利于病虫孳生,为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的环境条件,这是茶叶、青梅种植业表征生态效益的核心指标农药施用量,用负向赋分较高的根本原因。

还有其他一些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如有效微生物群体EM的应用,农业管理中的生态防护措施,食物链原理,边缘效应,耐受性定律等等。

然而我认为科技园还是存在一些地方可以改进。

生态农业既要为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又要满足都市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清新生活的需求,若生态农业社会效益差,则最终制约其可持续发展,故生态农业必须寻求协调性好、能突出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作为其主导种植结构,以利于整个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茶叶、果苗综合评价指数较高,分别为3.481、3.240 ,其根本原因是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比其他结构更具良好协调性。所以应推广茶叶种植,在农业科技园区普遍推广梅茶间作和茶果间作等生态农业种植模式,既优化园区生态环境,又生产出高品位梅香绿茶。茶叶产品能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在经济上保证其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茶叶种植业社会效益也较高 ,可以使其可持续发展功能更趋完善。

针对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区域农业结构布局的实际, 查阅各类农作物适宜的灌溉制度, 分析当地降雨、光照、土壤地理等自然条件, 结合溧水县多年来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 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作物灌溉工程实施方案。使其更合理地灌溉,并坚持长效管理,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

提高园区农民的科技知识普及度,使他们更好的利用资源,将傅家边科技园区发展地更好。

第三篇:傅家边实习报告 (耕作学)

傅家边实习报告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是江苏省十个省级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创建于 1994 2 年,园区总面积 12.8km,依据丘陵山区的地理特征,将园区规划为中心展示区、生态果茶区、特色农业区、高新产业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小区,实行立体 综合配套开发,先后建成了良种果树、无性系茶叶、美国库拉索芦荟等试验示范 2 园 2187 亩,生态果茶园 5000 亩,钢架大棚设施 1100 亩,连栋温室大棚 5000m,经济林果总面积一万余亩。

近年来通过实施园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科技创新,园区面貌日新月 异。园区龙头企业南京傅家边科技园集团公司是由科技人员领衔,联合南京农业 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三十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及省市县农业科技部门,按照现代 企业制度创立的集科研示范与推广于一体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现有新世纪园艺 研究所、鲜可家果业、景田园林、雪松茶业、旅游开发等十家骨干公司,并在全 国同行业率先通过 ISO900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双重认 证。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采纳立足“傅家边”,建设“傅家边”; 跳出“傅 家边”,经营“傅家边”的经营理念。采取“‘公司十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 式;采取专业公司法人化,资本来源多元化,以及借脑发展全员聘用,能人牵头 联产承包等管理措施,初步实现了果品、茶叶、种苗的产业化开发,并已获得 11 项专利。

科技园以优美的丘陵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流的生产设施、便捷的交通 条件成为“与农民最贴近的科技园”、“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科技园”。先后被 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级青梅标 准化示范基地”、“国家星火计划、省三项工程项目实施基地”、“江苏省模范 果园”、“南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中日友好香取 梨园”、“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南京农业大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南 京国际梅花艺术协会创研活动基地”等。

同时,科技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和现代化大棚设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规划建成了梅香园景区、神山湖景区、青龙 山景区、竹海景区和中心科普区,形成了十里梅岭、百种花木、千亩竹海、万亩 2 2 茶果园、万只果园鸡场和十里梅花大道,建有 1800m 的科普展览馆,1500m 的植 2 物组培中心,10 万 m 的科普广场,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每年一届“南京 溧水国际梅花节”和“傅家边采果节”的成功举办,加快了傅家边生态观光农业 科技园区的建设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傅家边人通过励精图治、自力更生、勤劳 致富、敢试敢闯、勇于探索,历经 20 年的奋斗,把穷山村变成了小康村、富裕 村。全村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经 营。全村齐心协力于 1994 年创办了农业科技园,使农业经营体制和增长方式开 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而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崛起,是在“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 下,充分利用、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条件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在傅家边农业科技园里到处都可见运用了生态学原理的设计和规划。

第一,活型选择。植物生活与外界环境相和谐的形式谓之生活型。它表明植 物的形态及生理生化代谢是受其自身发生发展的环境影响的。在循环生产中,要

充分考虑作物、禽畜及水产品等的地域性特征,即生活型。在决定植物生活型的 光、热、水、气与土诸项生态要素中,又以水分和热量最为重要。因此,在农林 牧业区划中应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动植物,是实现产投平衡与经 济效益的生态基础。园区中将生态示范区分区划片,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缓丘岗 塝区实行改坡造梯,种植梅茶,共分3个区,每区控制面积33.33 ~53.33hm2, 区 域实行等高条垦, 控制垅长120m 以内, 垅宽1.5m, 每垅一排果树、一排茶;冲 口及缓坡区按照整治好的农田划分成无性茶、大棚草莓基地、蔬菜、水稻灌溉区, 按照田块大小、适地适种, 基本形成了草莓基地66.67hm2、无性茶基地46.67hm2、梅茶基地86.67hm2、蔬菜基地33.33hm2、水稻节水灌溉面积140hm2,期间散养了 鸡鸭猪等畜禽,并按照功能区排水要求, 配套完善沟渠路网络及相关的交叉建筑 物。

第二,空间结构,时间格局。群落的垂直(地上与地下)成层与水平斑块镶嵌 构成群落空间结构。“层-块”布局的生态学意义是需求各异的群落成员占据各 自生态位,形成独特群落环境,互惠互利的利用地上(下)资源。群落成员的多度、密度和优势度等随物候变化的现象是为时间格局。其生态学意义是群落成员在时 间维度上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空间与资源利用率。农作物合理的轮作和间作,除 空间上充分利用光、热外,也改善了土质,提高土壤肥力与防虫(害)能力,缩短 了土地闲置时间,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加速了物质转化和循环。因此,该农业科 技园通过实施梅茶间作、桃茶间作和梨茶间作主体栽培,使群落地上部枝叶层次 交错排列,更多地利用光、热资源;且梅、梨属深根系果树,而茶树根系较浅,深浅 交错,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资源。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合理密植,间 作套种,修剪枝叶等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既减轻了环境负荷,又减少了农药化 肥的大量使用,优化了资源利用方式。是获得最大价值流的重要条件,同时为农 业系统健康的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所以在园中经常可以见到被修剪过的果树枝 条。

第三,冗余理论的应用。冗余理论是20 世纪9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生态学 原理,而生长冗余是冗余理论的一个方面。党承林将其定义为生物有机体在生长 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除自身正常生命活动以外的多余和额外部分。这对生物体本身 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而是可以丢弃的。农业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生长冗余。例 如禾本科的小麦等作物的无效分蘖以及不结实的颖。棉花的落花,落蕾等现象都 是生长冗余。为达到价值流的最大值,园区果农通过疏花,疏果,摘顶,掐心等 管理措施使其冗余程度达到最小值或接近最小值。这样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竞争 能力,缓解了环境负荷压力,同时使能量最大化的朝着人们的意向方向流动和转 化。

第四,种群优势。目的树种是种群能否占优势主要取决于立地环境与植物品 种的生物学特性。一般情况下树木在早期生长较快的,容易占领地盘,其优势潜 力较大。但仅仅生长快还不能达到种群优势的状况,必需要有一定的数量。诱导 植物种群优势向面的树种种群发展就是在管理上减少竞争力强、数目多的杂草灌 木,诱导目的树种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因此在园中果树种植时有适度的生长和受 光空间,使低矮的杂草由于得不到光照失去其优势种群的地位,增强了目的树种 的竞争能力来达到稳定的优势种群。

第五,垂直结构原理、生态位互补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傅家边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茶林间作和茶果间作等生态模式,巧妙应用生物群落垂直结构 原理、生态位互补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这种小生境不利于病虫孳生,为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的环境条件,这是茶叶、青梅种植业表征生态效益 的核心指标农药施用量,用负向赋分较高的根本原因。

还有其他一些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如有效微生物群体EM的应用,农业管理中的生态防护措施,食物链原理,边缘效应,耐受性定律等等。

然而我认为科技园还是存在一些地方可以改进。

生态农业既要为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又要满足都市人民日益 增长的享受清新生活的需求,若生态农业社会效益差,则最终制约其可持续发展, 故生态农业必须寻求协调性好、能突出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作为其主导种植 结构,以利于整个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茶叶、果苗综合评价指数较高,分别为3.481、3.240 ,其根本原因是其经济效益与生 态效益比其他结构更具良好协调性。所以应推广茶叶种植,在农业科技园区普遍 推广梅茶间作和茶果间作等生态农业种植模式,既优化园区生态环境,又生产出 高品位梅香绿茶。茶叶产品能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在经济上保证其结构具有良好 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茶叶种植业社会效益也较高 ,可以使其可持续发展功能更趋 完善。

针对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区域农业结构布局的实际, 查阅各类农作物适 宜的灌溉制度, 分析当地降雨、光照、土壤地理等自然条件, 结合溧水县多年来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 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作物灌溉工程实施方 案。使其更合理地灌溉,并坚持长效管理,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

提高园区农民的科技知识普及度,使他们更好的利用资源,将傅家边科技园 区发展地更好。

第四篇: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实习报告

1、科技园简介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是江苏省十个省级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创建于1994年,园区总面积13716亩,依据丘陵山区的地理特征,将园区规划为中心展示区、生态果茶区、特色农业区、高新产业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小区,以及十里梅岭、千亩大棚草莓、万亩果茶园、万只果园鸡场、百万花木等八大特色景区实行立体综合配套开发。先后建成日本水晶梨、青梅、黑莓、草莓、油桃、葡萄等良种果树、无性系茶叶、美国库拉索芦荟等试验示范园2187亩,生态果茶园5000亩,钢架大棚设施1050亩,连栋温室大棚5000 m2,经济林果总面积达到八千余亩。

近年来通过实施园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科技创新,园区面貌日新月异。园区龙头企业南京傅家边集团有限公司是由科技人员领衔,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三十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及省市县农林科技部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创立的集科研示范与推广于一体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现有南京新世纪园艺研究所、鲜可立果业、雪松茶业、星丰菜业、梅王食品、甜甜草莓、景田园艺、旅游开发等八家公司。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采取“公司十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实现了果品、茶叶、种苗的产业化开发。

科技园以优美的丘陵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流的生产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质的特色产品,正日益发挥着科技研究、生产示范、推广辐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五大功能,成为“与农民最贴近的科技园”、“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科技园”。先后被评定为“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星火计划、省三项工程项目实施基地”、“江苏省模范果园”、“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南京农业大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南京国际梅花艺术协会创研活动基地”等。

同时,科技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和现代化的大棚设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规划建成了梅香园景区、神山湖景区、青龙山景区、竹海景区和中心科普区,建有1800 m2的科普展览馆、10万m2科普广场,每年接待游客十多万人次。每年一届“南京溧水国际梅花节”的成功举办将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南京市第一家正式对外开放的农业科学

公园。2010年2月9日,南京溧水傅家边科技园获评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2、科技园农业、林业、牧业设计和规划应用的生态学原理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实施茶林间作和茶果间作等生态模式,巧妙应用生物群落垂直结构原理、生态位互补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建设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园。

农业方面:

小麦和其他作物间作,提高了对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

林业方面:

傅家边种植的作物有日本水晶梨、青梅、黑莓、草莓、油桃、葡萄、无性系茶叶、美国库拉索芦荟等。梅花山上有梅树和茶树,梅树和茶树采取间作的方法,梅树位于上层,茶树位于下层,两者具有良好的共生条件。青梅为喜光小乔木,而茶树为耐荫浅根性常绿灌木,青梅园的土壤质地和酸碱度均适宜于茶树生长,尤其是山地中部坡位的青梅林下已形成了一定的散光生境,有利于茶树的生长。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又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对于缓解山区土地紧张具有实际意义。青梅是先花后叶果树,一般于3月中、下旬开始萌芽;4月中旬以后开始形成叶幕;5月底采摘果实。5月以前基本不喷治虫农药,在青梅树形成叶幕前春茶采摘已基本结束,故对茶叶产质量均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夏季,由于青梅树阻挡了部分直射光,更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夏、秋茶质量,两者在生产管理上前后衔接,无交叉感染的病虫害。此外,青梅套种茶叶对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山地果园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傅家边科技园有大片的竹林,生长在离水近的那一片明显比离水远的那一片竹林繁茂。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适宜环境下的生物生长得更好。竹子、竹叶、竹笋、竹鞭都有很多用途,这也带来了经济效益。竹林的存在,除了竹林自身的价值外还可以固持水土,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傅家边科技园有一棵树叫做“摇钱树”,这棵树周围的地面上的几乎没有杂草,说明这棵树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到环境中而产生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这叫做化感作用。

在傅家边的果园中还有桃树与梨树间作等充分利用资源的种植方式。同时,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从而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牧业方面:

在傅家边科技园还可以看到不少树下放着蓄养家禽的笼子。家禽的粪便可以用做树的肥料,而树上掉下来的虫子可以作为家禽的食物。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理。

3、对于该科技园提出不足或值得改进的地方

傅家边生态园区也种植传统的小麦、水稻,而在路边看到了名为“看麦娘”的杂草,对于庄稼中生长杂草的问题可通过用优良品种代替劣质品种、选育抗杂草化感品种替代普通品种、合理布置对杂草有抗性的强势化感农作物品种降低杂草生态位效能、作物间作和轮茬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科技园中多为植物,动物也只有家禽,如果再蓄养一些牲畜,不仅可以增加科技园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五篇:农学专业实习报告

--西藏燕麦生产现状及发展

实习单位简介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生态耕作研究室,是专门从事农田生态与保护、农业耕作栽培、优质饲草作物选育等方面研究的科室。具有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2名。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农发办、拉萨市科技局等单位重大科研推广项目,在科技合作方面,同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澳大利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R)、国际粮农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多年来,本科室结合西藏各地农业耕作栽培现状与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业耕作与栽培综合体系研究,为我区农业增产、增收、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农学专业对作物拷种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科院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国际知名专家的具体操作和讲座,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入彻底的了解并能切身体会到国际农业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触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跨国交流和良好的社会口碑;认识当前西藏形势、环境条件等宏观现象,能够接触真实的实地操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实习内容

在实习的前两个星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下地对作物的长势进行分析,如株高、病虫害和当前生长发育阶段等分析。通过这些简单的工作,我了解到农学专业对作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流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带来繁琐的纠正工作。刚开始认为对于简单的记录工作完全可以胜任的我,慢慢明白,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精。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地势高峻,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和 “地球第三极”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藏各地的农牧业主要由海拔高低所决定,其中海拔3000~4200米之间的耕地面积,约占全西藏可耕地面积的70%左右,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种植的是喜凉的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作物,其中青稞、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75%左右。

过去野生燕麦在西藏随处可见,作为栽培燕麦在西藏仅有零星种植。广大农牧民群众缺乏对这一古老作物认识和了解,更谈不上科学管理,随着我区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燕麦不但是优质饲草,其籽粒还是优质饲料。其茎叶多汁、柔嫩、营养价值高,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均高于小麦、青稞秸秆,在西藏燕麦作为主要的饲草料作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成为我区农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草作物。

1、西藏发展燕麦的重要作用

西藏作为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造成现在草场退化,产草量降低,载畜量下降,高原生态受到威胁。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客观上要求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挖掘潜力提高饲草供给能力,所以发展燕麦生产势在必行,且迫在眉捷,是解决西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实现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西藏农区(圈养)每年9月脱粒后,产生了大量的作物秸秆还不能满足整个冬春季节的饲草需求,而在每年的3~5月,是西藏最缺饲草的季节,在这个阶段大量生畜死亡,形成牲畜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大力发展饲草燕麦生产,可以在每年的7月刈割鲜草饲喂牲畜,或者制作成青干草,燕麦秸秆还可打成草捆便于运输、贮藏,用于冬季缓解冬春饲草紧缺的状况。为西藏发展农区畜牧业做出重要贡献。

2、西藏燕麦科研与生产现状

2.1品种引进

2000年以后西藏自治区粮油基本实现了自给,广大人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的种植比例。以此为契机,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自2004年起,从全国不同省市引进优质饲草作物品种试种。尤其是自加入了“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并建立日喀则试验站后,从全国各相关燕麦研究机构引进200余份优质燕麦品种(系),进行品种筛选,从中选择出适宜西藏一江两河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白燕2号”、“农饲30”、“白燕8号”等品种,为西藏发展燕麦产业奠定了品种基础。

2.2技术研究

燕麦对西藏农民来说还是新鲜事物,以前的杂草摇身一变成了可在耕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饲草作物,农民还不习惯。为此,试验站结合西藏生态气候特征、农民传统种植习惯、以及部分燕麦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出了“双季饲草”、“夏粮秋草”等栽培模式。使农民在短期内认可了燕麦是优质高产的饲草作物。

2.3示范推广

“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日喀则试验站”在日喀则曲美乡种植示范种植“白燕2号”5000多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水浇地上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170cm左右,在旱地等雨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60~80cm左右,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为260斤和530斤。同时,项目还在拉萨市墨竹贡卡县、堆龙德庆县、山南地区乃东县等地均开展了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当地饲草紧缺的状况,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3、发展西藏燕麦生产的措施

3.1大力引进燕麦新品种

品种作为技术的载体,是作物高产的核心。应大力引进优质燕麦新品种,①引进适宜西藏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以满足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②引进适宜多次刈割的燕麦品种和高产优质燕麦品种,满足农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品种的需要。

3.2改变传统观念、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燕麦作为我区全新的作物,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首先改变群众重粮食作物轻经济饲草作物的传统思想,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其次燕麦种植应选择在有一定灌溉条件的中等肥力地块,加大燕麦秸秆加工、贮藏技术,带动饲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3调整种植业结构、保护天然草场生态平衡

保护天然草场的生态平衡,推广粮食—经济—饲草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增加饲草料的供

给量,提高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4大力发展燕麦产业

燕麦籽粒中含有β-葡聚糖、燕麦淀粉、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可预防心脏病和控制糖尿病。秸秆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优质饲草。目前试验站正在以“日喀则曲美乡”为基地建设燕麦米加工生产线。同时以燕麦草为核心的“草-畜交换模式”、“农区种草、牧区繁育”农区饲草牧区牲畜的循环利用模式已初步建立起来。使西藏燕麦科研、生产、产业化呈现美好的发展前景。

实习收获与体会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农牧业的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实习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科员必须得加班,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ye 必须负责纠正。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小工在对作物进行脱粒的时候,不小心散出的籽粒也要一粒一粒的收集起来,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数据,也是对本职工作的负责。所以科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这点我有亲身感受。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对学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且还要看个人的专业素质,任何工作,做的时间久了是谁都会做的,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更为重要。

因此,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我们能从一个浑身书本味的大学生转换成一个能实际操作的实践者,这才是我们实习的真正目的。

很感谢实习单位给我们这么好的实习机会,让我学习很多、成长很多、收获很多.

下载傅家边实习报告(农学专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傅家边实习报告(农学专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生态实习报告大全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生态实习报告 科技园简介: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是江苏省十个省级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创建于1994年,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总面积12.8km2,依据丘陵......

    农学专业实习总结

    农学专业实习总结 2012年三月至十月,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农学专业的实习计划安排周密,各位实习指导教师认真负责,使学生从实习上更加重视,从行动上更加积极,致使一系列的实习......

    农学专业小学期实习报告

    农学专业小学期实习报告引言实习目的与要求:根据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院组织我们在大三暑期到吴桥开展小学期实习活动,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深入基层,了解了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的基......

    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共五则范文)

    实习报告是对于实习期间的收获和表现的总结书面报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欢迎阅读!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XX年6月初,我怀揣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来到实习的......

    农学专业大学生寒假实习报告(5篇)

    这个寒假的实践活动我是在一个小得几乎没人知道的果园做的,但它在当地搞果园的都失败的情况下它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尽管它规模小得可怜,就是一个农户经营。它能生存下来毕竟是......

    农学专业实习总结(精选5篇)

    10复习班农学专业实习总结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统一领导下,农学专业的实习计划安排周密,各位实习指导教师认真负责,使学生从实习上更加重视,从行动上更加积极,致使一系列的实习有......

    农学专业实习证明(推荐阅读)

    实习证明***,女,生于*年*月*日,现就读于扬州大学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该生于2010.6-2010.8以及2011.6-2011.8在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爱国村村委会实习。该生在实习期间担任爱国......

    农学生产实习报告大全

    农学生产实习报告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学生产实习报告,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