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升国旗》课后反思(共)
《升国旗》 教学反思
一年级徐雷霞
《升国旗》是一首儿歌,三句六行,押韵上口,好读易背,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在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联系日常生活,导入新课。
一上课,从认识国旗,感知国旗的形象,接着让学生回想每个星期一早上我们都要做什么,这也和课文的插图联系在一起,一下激活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回到了升国旗时那庄严的时刻,为进一步学好课文打下了基础。
2、自主拼读字词,突破识字关。
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必须经过不断的学习,帮助他们切实过好认读关。因此,在课前我就布置了学生的预习,让学生从课外获取学习的资源,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出自己不会的字词多拼读,然后由会读的同学带领全班同学学习,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
3、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由于学生刚学完拼音初学课文,在感情朗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重点指导朗读。在教学第一句话时,我先让学生了解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什么,然后再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拥有这样的国旗是多么自豪;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教学第二句话时,我让学生凭借画面形象,使学生看到我们的国旗飘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飘扬在五湖四海,体会到在国旗高高升起时是人们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自豪!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了上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组织演诵,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内化。
内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过程,小学生还缺乏这种自我构建的能力,教师必须给以切实的帮助。在学生对课文有所感受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的理解,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在他们回答的过程中,正是对课文的回顾,这样设计,帮助学生多重记忆,整体吸收,完成了背诵的任务。
5、拓展说话,升华热爱国旗的情感。
演诵之后,趁学生的情感达到极点时,让学生畅所欲言,“你想对国旗说什么”。有的孩子说:“我想变成旗杆,永远和你在一起!”有的说:“国旗国旗,我想飞上蓝天亲亲你!”“国旗,我爱你!”“国旗,我要早点当上护旗手,把你升上天空!”学生对国旗的热爱溢于言表。
课后我又重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觉得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自以为是一年级的学生,语言就显得有些简单,不够美不够丰富等。还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要真正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平时要多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的收获、体会,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篇:《升国旗》课后反思
《升国旗》 教学反思
商南城关镇西铁爱心小学田晓芳
《升国旗》(苏教版语文课本第一册)是一首儿歌,三句六行,押韵上口,好读易背,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在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如何在教学中不牵强附会地强化教育而又使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教学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语感,而且使爱国教育落到了实处。
1、联系日常生活,导入新课。
一上课,从实物引入,认识国旗,感知国旗的形象,接着让学生回想每个星期一早上我们都要做什么,这也和课文的插图联系在一起,一下激活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回到了升国旗时那庄严的时刻,为进一步学好课文打下了基础。
2、自主拼读字词,突破识字关。
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孩子刚从口语交际进入书面交流,由现实世界进入符号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是一下就适应的,必须经过不断的学习,帮助他们切实过好认读关。因此,在课前我就布置了学生的预习,让学生从课外获取学习的资源,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出自己不会的字词多拼读,然后由会读的同学带领全班同学学习,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
3、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指导朗读是培养语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低年级阅读教学,一定要精心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由于学生刚学完拼音初学课文,在感情朗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重点指导朗读。在教学第一句话时,1
我先让学生了解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什么,然后再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拥有这样的国旗是多么自豪;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教学第二句话时,我让学生凭借画面形象,使学生看到我们的国旗飘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飘扬在五湖四海,体会到在国旗高高升起时是人们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自豪!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了上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组织演诵,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内化。
内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过程,小学生还缺乏这种自我构建的能力,教师必须给以切实的帮助。在学生对课文有所感受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的理解,我扮成他们的妈妈,了解他们今天语文课上学习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了,他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在他们回答的过程中,正是对课文的回顾,这样设计,帮助学生多重记忆,整体吸收,完成了背诵的任务。
5、拓展说话,升华热爱国旗的情感。
演诵之后,趁学生的情感达到极点时,让学生畅所欲言,“你想对国旗说什么”。有的孩子说:“我想变成旗杆,永远和你在一起!”有的说:“国旗国旗,我想飞上蓝天亲亲你!”“国旗,我爱你!”“国旗,我要早点当上护旗手,把你升上天空!”学生对国旗的热爱溢于言表。在《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歌声中,结束了整堂课。
课后我又重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觉得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自以为是一年级的学生,语言就显得有些简单,不够美不够丰富;陷入公开课中电教媒体的应用怪圈,没有能充分地利用现成的生字卡片等,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今后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需要研究实践的地方:
1、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这次课改活动,一开始我选择的是四年级的《九色鹿》,可是试教后感觉到学生的表达和读书都不太理想,临时就改成了一年级的课,一年级的课上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课始,让学生说说国旗什么样子时,学生只能从颜色和形状上来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句子短小,不能充分的表达、准确的表达。这就提醒我们教者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要真正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平时要多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的收获、体会,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本节课上我着重突出学生的听说读写的习惯的训练,如说一句完整的话,专心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学习评价,读书时注意节奏和重音,写字时注意姿势和基本笔画的训练等等,虽还不够精致,但听课教师对这些训练都比较认同,自己觉得这些技能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平时的教学中更要持之以恒的训练。
3、要重视学科资源的整合。在这节课上我播放了一首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利用动画展现了升旗仪式,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一边唱一边演,这首歌就是一年级的音乐课本上的。学生的兴趣很浓,读起课文的时候也更美了。有了这样的体会后,课后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在后一周的周一,我还给小朋友讲了关于国旗的来历的故事。放学前让小朋友画出一幅漂亮的国旗,手拿着五星红旗心情愉快地回家了。
这次上课让我深深感到,精彩和遗憾都是一种幸福的收获,教师正是在这样的幸福中才能得到提高。
第三篇:《升国旗》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升国旗》教学反思
李小红
《升国旗》是一篇爱国教育课文,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
备课时我认真研读课文,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
首先,上课后我先通过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跟着唱国歌,在庄严地画面及音乐的感染下,学生变得严肃起来,我乘热打铁,把每周进行升旗仪式引入课文,学生就能更直观的理解升国旗的严肃性。
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我让学生精读课文,体会升国旗的意义,感悟升国旗的庄严,让学生理解关键词、句,比如“高高升起”读出其中的“高”,在“立正”、“敬礼”中体验对国旗的尊敬和升国旗时的庄严。
在教学课件中,我制作了奥运会上,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勇夺桂冠,为国争光的的片段和镜头,让孩子们感受到在奥运会上,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飘扬的情景,孩子们在画面的感染下显得有些激动,也许这就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
在这次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遗憾,由于资料收集比较困难,我制作的课件内容显得有点单薄。
第四篇:《升国旗》教案及反思
《升国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7个生字,认识字形。
3、让学生知道我国的过期是五星红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升”“正”“敬”的发音。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看图:小朋友们,请大家看这幅图,想一想: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小朋友们,我们学校升国旗时,你还听到什么歌声?你是怎么做的? 3.不仅我们学校升国旗,在我们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国旗。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老师板书课题:升国旗),学生齐读课题。
5.教师教学“升”字,分析字形,范写,书空。
二、范读课文
生看书听老师朗读。
三、初读课文
1.根据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请学生读词,注意正音:
后鼻音:升、争、敬、星、红 边音:礼、立
3.自由读课文。4.指名分句朗读。
四、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 出示: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2)指名读句子。(3)揭示“五星红旗”
(4)教师讲:四颗小星向着一颗大星,表示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我们的国家就越来越兴旺,越来越繁荣富强。
(5)知道理解句子:五星红旗代表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国旗。指名读,齐读句子。
2.学习第二句。
(1)升国旗是,我们还听到什么呢?(2)投影演示升国旗
(3)问: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是怎么样升起来的呢?(4)出示句子:国歌声中,高高升起。(5)指名读句子。
(6)教师: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上。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三句。
(1)引读:升国旗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出示:我们立正,向您敬礼。
(2)知名度句子,问“您”指什么?师述:这儿用“您”,不用“你”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3)向国旗立正、敬礼,表示小朋友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指名读,齐读。
五、总结引读全文。
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五星红旗是()。在国歌声中,(),升国旗时,我们要(),()。
六、朗读全文 齐读课文
七、学习生字
1.教写笔画“提”范写、书空、描红。2.教写笔画“斜钩”范写、书空、描红。3.教写生字“我”,范写、书空、描红。
八、板书
2升国旗
升 我 “提”“斜钩”
反思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指导朗读是培养语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低年级阅读教学,一定要精心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由于学生刚学完拼音初学课文,在感情朗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重点指导朗读。在教学第一句话时,我先让学生了解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什么,然后再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拥有这样的国旗是多么自豪;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教学第二句话时,我让学生凭借画面形象,使学生看到我们的国旗飘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飘扬在五湖四海,体会到在国旗高高升起时是人们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自豪!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了上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课后我又重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觉得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没有能充分地利用现成的生字卡片,错失了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地方(学习课文之后,趁学生的情感达到极点时,让学生畅所欲言,“你想对国旗说什么”。)等,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今后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需要研究实践的地方:
第五篇:加强课后反思
加强课后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赵宣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总之,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地发展,这是我们应当秉持的评价的基本理念。
而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评定者。这种单一性的、单向性的、模糊性的、一元性的、程序性的、及时性的、预设性的课堂评价充斥于我们的数学课堂,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学生的发展。由于教师是数学课堂评价的“主宰”,数学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数学堂评价理念,优化数学课堂评价方法,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催化剂,使孩子们获得更为有效的发展。
二、研究目标
1、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评价,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数学课堂上评价意见的交流活跃,不仅能改变原来数学课堂上的沉闷气氛,激活整个课堂教学,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
2、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通过优化,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的评价,激活数学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交往的能力,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互相合作与竞争,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尤其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品质,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在新型的人际关系与学习交往中得到和谐的发展。
3、实现我校数学教学的根本转型:(1)在意识形态上,从“专制型”向“民主型”转型;(2)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从“被动接受型”向“自主探索型”转型;(3)在教学内容和时空上,从“封闭型”、“单一型”向“开放型”和“多元型”转型。从而形成高水平的“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
三、概念界定
由于我们过去习惯于只从教师的教而不是从学生的学来评价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对知识掌握的评价,而忽略了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而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无论他们从事听、说、读、写的什么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他们总得借助一定的方法,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态度,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我们强调该课题研究的两个“界定”:(1)“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以发展为本”的平台上构建的数学课堂教学,它是相对于“原有平台上构建的数学课堂教学”即“以知识为本”的平台上构建的数学课堂教学而提出来的;(2)我们赋予该课题研究中“评价”以两重意义:价值判断和定向激励。既然在新的平台上构建的语文课堂教学,其价值取向是学生在语文方面乃至其它各个方面的主动发展,那么,我们的“评价”——“判断”和“激励”,就必须围绕学生的主动发展来进行。
四、研究内容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以“人的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目标,理所当然地追求“人的发展”。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
2、艺术性原则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态度、不同心理、不同个性、比较恰当地进行具体评价。也就是说要注意评价的艺术,即在运用具体化语言的同时,要善于用自身的姿态、丰富的表情、优雅的动作来辅助评价,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多元化原则
课堂教学不但是认知过程,而是涉及到知、情、意、行的完整的心理过程。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应从只关注认知的结果,到关注学习活动的完整过程。
4、激励性原则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判、指导,更应该是激励、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他们的行为、态度、兴趣易受外界的影响,来自外界、特别是来自老师的激励性语言对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是巨大的。
5、开放性原则
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地逼近教师教学的真实状态,课堂教学的普遍性要求,又要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
(二)评价方式的优化
1、教师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其解决问题的态度,表述的方式、表达的效果等方面作出即时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及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
2、师生互动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专利,要敢于个善于让学生发表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的评价,对老师的评价,因为小学生更在乎得到肯定评价,所以从学生的角度作出的课堂评价,有时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体验到的成功感会更强。为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等多向沟通。课堂上师生互动、师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
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能产生始料未及的体验个思维火花的碰撞。
3、学生互评
同一题目,同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解答方法也不同。开展学生互评,不同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不断地对学生原有的认识进行补充、调整,使学生原有知识明朗化、条理化,思路更开阔,求异创新的欲望更强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教学实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4、学生自评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充分发挥自我评价的教育功能是体现学生在学习生活的重要标志。我认为抓好自我评价,首先应教育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全面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潜能,天生我材必要用的观念。不仅要看到自己的弱点,更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单纯的式所容易造成的对立情绪,奠定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提高评价效果。
(三)评价方法的优化
1、即时评价
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这对话和交流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和学生的平等对话进行引导评价。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往往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作出的立即反应,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我们把它称为教师课堂即时评价。
2、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衍生与深化,它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发展性评价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发展性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因此,我们说发展性评价是立足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最终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多元性评价
课堂的多元性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针对课堂学生的发言,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在关注师评的同时,还要重视生生之间、生师之间的评价等,在磋商与对话中消除分歧,最终形成以一元为主导的多元评价格局。二是评价角度的多元性。评价要注重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不仅要关心智育方面的发展,评价知识的学习(问题的对错等)、方法的获得(技巧性等)。教师帮助学生丰富评价信息,整合现象的评价和实质的评价,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问题、认识自我,接纳和认同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以及和谐的发展。评价还要关注情商方面的发掘,可以针对学生发言的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素养。三是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多用语言评价式,其实方法可以灵活些、多些。
4、延时评价
1957年西方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技术———思潮冲击法。其根本内容也就是通过延时评价,让人们头脑中新颖的“想法和观念”在没有“看守”的情况下蜂拥而出,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教师在课堂上倘若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终结性评价,势必就会阻
断了学生的探究与思索,扼制其探索的欲望,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能把握好评价时间的度,合理推迟评价,就能让更多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之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让他们就问题展开自由的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形成正确的观点,这时教师再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疏导,这样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中来,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
5、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体现于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它注重在评价中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它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和互动等,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效益,达到促进发展与改进的目的。
(四)评价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但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一种偏向,就是对学生一味表扬。其实,激励不等于表扬,表扬只是激励的一种方式,恰当的批评也是激励。我们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
(1)对正确回答的评价
(2)对错误回答的评价"
(3)对小组讨论评价
2、学生之间的评价语言
(1)对正确回答的评价
(2)对错误回答的评价
(3)对小组讨论的评价
五、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各年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行为现状。
2、观察法:对各年级老师进行课堂观察。
3、案例分析法:通过大量课堂教学案例对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并不断总结反思。
4、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与实施计划
时间:2010年9月----2011年7月
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确定课题,撰写课题方案,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了解各种评价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总结反思,摸索其中成功的规律。
第三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探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等。
第四阶段:2011年1月——2011年7月,总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