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

时间:2019-05-13 09:4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

第一篇: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议精神,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本领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水利干部队伍,特制定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一、组织领导。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局办公室(人事)负责组织实施,科站学习由科站长结合科站实际情况组织。

二、学习内容。

1、理论、时事政治和专业知识。

2、传达上级指示、决定、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本部门情况,提出贯彻落实意见。

3、其他需学习的材料。

三、学习方法。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可采取讲座、报告、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倡导和鼓励干部职工自觉学习政治、业务,不断完善自我。

四、严格考勤。参学人员自行签到,干部职工因故不能参加学习的,必须办理请假手续。

五、时间安排。一般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遇有重要学习任务,随时安排。参加学习人员要准时参加,集中精力,认真学习,不得无故不参加学习。

六、学习材料。由局统一征订和提供。

七、学习目标。学时事,知大事;学技术,增才干;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

车辆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局车辆管理,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为工作服务,提高工作效能,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财产安全。汽车交通工具属国有资产,汽车驾驶员应精心爱护车辆,定期保养和检修,延长汽车的使用年限。

二、人身安全。汽车驾驶员应不断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期间严禁喝酒,防止发生交通事故,确保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

三、管理单位。局机关汽车由局办公室统一管理和调度,车辆一般不外借,如遇特殊情况外借须经局领导同意。

四、用车调度。各科站工作用车的,应事先填写“派车单”,注明用车时间、地点、人数等,经分管局长签字同意,办公室派车,车辆按登记先后安排。

五、节超奖惩。严格登记驾驶员出勤、行车里程、用油等情况,全面测算车辆的能耗和业绩,油料节约奖励驾驶员个人15%,超支个人承担5%。

六、车辆入库。车辆除上班和外出外,下班、夜间及节假日要入库管理(长途前夕等特殊情况除外)。

七、汛期值班。为确保防汛工作的正常运转,驾驶员汛期每周轮流值班。由局办公室负责安排,并通知防汛办。值班时间驾驶员应严格遵守防汛纪律,坚守岗位,保证防汛应急用车。

八、车辆维修。应本着“计划、节约、合理、定点”的原则,严格手续,加强管理。车辆按规定期限进行保养和维修,由驾驶员提出计划,经局办公室审核,报局长同意后,到指定的地点保养和维修。车辆大修理,须经局长或局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到指定地点修理。车辆外出途中出现故障或其他情况,及时与局领导和办公室联系,妥善处理。

机关考勤制度

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奖惩措施,鼓励职工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更好地服务水利事业,特制定考勤制度。

一、统一考勤。全局各科站由办公室组织实行上、下班签到。出勤补助按照实际出勤天数计发。

二、上班出勤。上班、经批准在外参加各种类型会议或出差、经批准参加的各类培训班等属出勤。

三、加班补休。因工作任务紧急需要在节假日或晚上加班,经局领导或科室负责人批准,开具加班通知单,加班原则上在次日给予补休。

四、准假权限。请假要填写请假条,严格履行请假和销假手续,并按规定办理。科室一般人员请假二天(含二天)以内由所在科室负责人批准,三天(含三天)以上须经科站审核,分管局长批准;科站主要负责人市外公差或请假须经局长批准,科站副职请假须经分管局长批准。未经请假履行手续擅自离岗的,视同旷工处理。

五、病假证明。休病假须医院出具证明,并由分管局长批准。

六、休年休假。执行年休假规定,年休假由科站提出安排意见,经分管局长批准同意。

七、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上班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守工作岗位,不大声喧哗,不串岗聊天,不干预他人工作,不在电脑上玩游戏聊天。

机关卫生管理制度

为创造一个清洁、美观的学习、工作环境,为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局创建市文明单位活动打下坚实基础,特制定本制度。

一、环境卫生是体现机关形象,反映机关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每个同志都必须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卫生管理制度,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

二、局大院、厕所和上山道路公共卫生由保洁公司安排专人清扫。每层楼阳台和走廊由所在楼层的科室负责打扫,周末必须进行一次大扫除。每逢节日或重大活动组织全局职工对局大楼、上山道路周围环境进行大扫除(各科站划片包干)。

三、科站办公室内要每天拖扫,要求六面光,做到整洁、舒适。办公用品摆放整洁有序,不乱堆杂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烟头。

四、不向窗外和楼下倒垃圾、污水,办公室垃圾一律清扫装袋倒至垃圾池内,严禁随地乱倒垃圾。

五、杨梅山庄范围内的卫生由杨梅山庄经营者负责清扫。

六、杨梅山家属区范围内的卫生保洁由各住户负责。

七、局不定期对卫生保洁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

八、局卫生、保洁日常工作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接 待 制 度

为做好接待工作,坚持热情周到,文明礼貌,廉政节俭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务接待,实行对口承办,统一管理,定点安排,严格标准。

二、公务接待按照“定点招待、三单合一、实名登记”的规定,统一由局办公室负责安排。工作餐由相关科室填写“用餐通知单”,经分管局长审批,定点就餐;接待、宴请需填写“公务接待通知单”,经局长审批后到指定地点安排。

三、严格接待标准。一般工作人员来局公务,按40元/天(其中早餐10元,中晚餐各15元)、区县水利(务)局长按60元/天(其中早餐10元,中、晚餐各25元)、副县以上及省厅领导按80元/天(其中早餐10元,中晚餐各35元)。烟酒饮料从严从紧控制,中餐不提供酒水。

四、工作餐需要科站人员陪餐的,安排一人。

五、来人接待公开,定期统计接待情况,由局领导在职工会上通报,接受监督。

六、坚决禁止单位、机关内部之间相互吃请;坚决禁止以接待上级领导为借口无限制提高接待标准的高消费。

文 印 制 度

为进一步加强文印工作管理,提高文印质量和工作效率,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办公室负责局文印工作。需打印或制版印制的文件和材料,须经局领导或办公室主任签发后打印。

二、局办公室承办局办发文、综合性会议材料的打印工作;相关科室承办涉及本单位的文字材料初稿的打印工作,并提供电子文档交局办公室统一排版印制。

三、局办公室按来文的先后顺序,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安排好打印工作。急件经办人须填写《文印申请单》经局领导和办公室主任批准后,优先安排打印。

四、确需加班打印的文件、材料,各科室应事先填写《文印申请单》经局领导或办公室主任同意后,安排文印工作人员加班。

五、有关科站和相关人员要认真校核文稿清样,完成两次校核文稿清样,至少有一次是双人校对。每次校对后,校对人必须在拟文稿(打印稿)上签字。第三次校稿由办公室负责完成。

六、局办公室文印人员一律不接收与工作无关的文件、材料打印任务。

七、文印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法规,同时爱护好文印设备,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服务好本局的文印工作。

机关财务管理制度

为贯彻执行财务会计制度,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努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充分发挥资金作用,保障局机关稳健运行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财务管理办法:

一、局水利经济科统一管理和核算局机关、局属未独立事业单位的各项经费收支,及时反映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局系统内其他单位财会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财务审批。严格执行局长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我局工作人员工作、学习活动开支报销一律凭正式发票及符合有关规定的原始凭证,经水利经济科审核后,报局长审批报销。

三、有关经费开支规定

1、医药费:按照市医保规定执行。

2、差旅费:①参加省内外会议或公务,严格按市财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并从严控制住宿标准。②工作人员出差除单位派车外,一律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轮船等交通工具,不得包车或乘坐出租汽车。乘坐飞机应从严控制,确因工作需要,须经局长批准。出差打的费、包车费不予报销,特殊情况由局长审批。市内出差交通费严格按照出差天数每人每天3元包干补助,单位派车的不予补贴,市内公交车票一律不再报销。③出差须填写“出差申报表”,经局长批准核报。④机关人员出差或办理公务借款的,一般回单位后五天内必须报帐。

3、电话费:①个人电话费:严格按财政规定执行;②各科站电话实行ic卡管理,话费按包干基数各科站自行管理使用。话费包干基数按月基本费用50元,加每人月通话费20元计算(按实有人数计算)。

4、办公费:

①办公用品(笔、墨、纸、薄等)专人管理,领用登记。年初由各科站按定额编制计划,办公室统一购置配发。

②信函的邮寄、资料的印刷等由局办公室统一管理,工作人员应将信函、资料等交局办公室,统一印刷或邮寄。

5、会议费:

会议的召开须经局长办公会或局长同意。

①全局性系统会议,由局办公室负责安排,并做好会务工作。

②业务性专题会议,由主办科站填制“会议报告单”、“会议预算”,经局长同意后,由局办公室负责联系安排,并按会议标准办理,超标准部分须经局长审批列支。会议费标准按每人每天50元(含场租;住宿费自理)标准执行,会议人数、天数据实计算。

6、维修费:

①房屋:按住房改革政策规定,住房公共部分由局办公室负责提出具体修理意见,经局长或局长办公会议同意后实施。小区物业管理费、卫生费等由住户自行负担。

②水电维修:除公共部分外,各户水电(含表)自行维护、保管使用。因水电表损坏,无法查清使用度数,按上年平均数2-3倍收取水电费。

7、报刊订阅费:倡导厉行节约,每年年底由各科站申报征订计划,局办公室根据需要统一征订。

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规范我局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高效,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其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按固定资产管理。

第二条局各科站室固定资产由办公室统一购置,严格按照市政府的规定实行政府采购。每年年末,局各科站室要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本着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编制下年度固定资产购置计划。于每年12月下旬报办公室,由办公室提交局长办公会审定后执行。对于确属急需购置的固定资产,由办公室提出意见后,报局长批准后办理。

第三条局办公室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即对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护、清查盘点等管理;同时负责办理固定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报批手续。

第四条 局水利经济科负责固定资产统一建帐、统一核算,并协助办公室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管理。

第五条购入的固定资产, 由办公室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并填制《固定资产入库验收单》一式二联,办公室凭第一联登记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水利经济科凭第二联填制记帐凭证,记入固定资产总帐。固定资产卡片必须登记到每一件固定资产,明确使用、保管职责,坚持“按物设卡、物卡相符、物移卡随”的管理原则。各科室站根据工作需要签字领取。

第六条各科室站之间和上级调拨固定资产,应填制《固定资产领用(调拨)单》,视同“购入固定资产”管理。

第七条各科室站的固定资产要指定专人管理,及时登记,科学使用,以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效率。固定资产保管人退休或调离时要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第八条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每年年末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

1、清查盘点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帐面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等。

2、清查盘点的具体程序是,由各科室站填报固定资产调查表,于每年12月下旬前报办公室,由办公室按照固定资产明细帐逐一核对。

3、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入帐;盘亏报损的固定资产,属于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资产报废的审批权限及时办理核销;属于过失的责任事故或违法行为造成的,应当按照规定给当事人以必要的经济赔偿。

4、局各科室站闲置的固定资产,由办公室进行统一调配,使之合理流动,发挥效益,防止积压。

第九条固定资产的处置要严格执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有关文件和市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的调出、处置、报废、报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各科室站不得擅自处置。报废时应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报局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固定资产核销手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设备,可以申请报废。

1、电脑设备、交通工具等固定资产质量低劣、技术落后、效率低、耗能大、主要结构或部件陈旧老化,精度低,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满足最低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无修复意义或无改装利用意义,被确认为淘汰的产品。

2、因意外灾害事故或其他原因致使设备主部件严重受损,已无修复价值的。

3、修理费用超出原值的50%,或接近同类产品新购价格的。

第十条出售、出租、报废固定资产所得收入须按规定全额交水利经济科入帐。

第十一条 以上规定如与上级或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相抵触,执行上级或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二篇:局机关其他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局机关其他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汇编(12 篇)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目录

1.责任追究制度 ...................................................2 2.督查工作制度...................................................4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8 4.安全保卫工作制度..............................................10 5.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资格管理制度..............................14 6.行政执法人员制服标志管理制度..................................17 7.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工作制度..............................24 8.政风行风监督员工作职责........................................28 9.“暖心工程”工作制度..........................................29 10.社会监督制度.................................................30 11.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32 12.一次性告知制度...............................................37

1.责任追究制度 一、制度依据 为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勤政廉政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责任追究对象 局系统全体工作人员。

三、责任追究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有错必究,惩处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

四、责任追究范围 对于工作不负责任或不按程序办事,违反机关效能建设有关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1、对上级党委、政府和本局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决定持消极态度,抵制或不予落实的; 2、在工作中不负责任,造成严重事故,致使国家、单位财物被盗窃、诈骗、浪费等较大损失的;

3、在工作中作风拖拉、办事不力、推诿扯皮,造成国家、单位和个人不良影响的; 4、在分管范围内工作人员效率低下、作风恶劣,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遇到矛盾不认真及时解决,致使矛盾激化导致上访问题发生的; 5、对上级部署的重点工作因主观不努力、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 6、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不认真研究解决而贻误工作造成重大影响,或不按上级时限要求按时上报各类报表、材料,影响年终部门工作考核的; 7、违反机关效能建设其他规定,被群众投诉、举报,或被效能监督、督查人员明查暗访所发现问题的。

五、责任追究方式 1、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上述有关规定,情节较轻,由直接领导先予教育诫勉,当事人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的,分别予以告诫、通报批评及其他的行政、组织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凡被监察机关监督、督查人员明查暗访发现问题的,在调查核实后,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当评先表优、考核优秀等次、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资格。

3、上述行为,情节严重、违反《公务员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或党纪、政纪的,按相应规定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追究领

导责任。

4、对给予诫勉的当事人情况要记录备查;对给予告诫的当事人情况,用书面形式告知本人,并存档备案。

2.督查工作制度 一、制度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上级决策、领导批示、党组决定和全局各项工作得到迅速部署、全面落实和及时办结,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实施部门 局党政办在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全局系统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

三、督查工作任务 1、对局机关股室及各基层单位日常工作进行督查。

2、对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3、对局机关各股室、基层各单位及工作人员遵守纪律、执行制度、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4、对贯彻落实局工作部署、大型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5、对局务会、局党政联席会、局长办公会决定的重要事项和领导的重要指示及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6、对重点工作、薄弱环节及市民群众投诉等事项的解决情况进行督查。

7、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督查任务。

四、督查方式 1、随机督查。对局机关各股室及各基层单位工作进行日常性检查。

2、跟踪督查。对责任单位办理局领导交办、签办及工作部署的推进、措施、效果等进行跟踪督查。

3、重点督查。对重点工作、薄弱环节及市民群众投诉等事项进行重点督查。

4、专项督查。对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的执法活动、在岗履职、执行纪律、值班值宿等进行专项督查。

5、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全局系统人员到岗、工作落实、遵守制度等情况进行督查。

6、时限要求。对纳入督查的事项,要按照规定时限或批示时限办理,按时完成,及时反馈,不得拖沓延误。

五、督查工作机制 1、实行督查通报制。根据督查情况定期编发督查通报,通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2、实行跟踪督办制。对局主要领导批示安排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跟踪专项督查。特殊重大事项,实行不定时督导。

3、实行责任追究制。凡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时完成督查工作任务的,对经办单位负责人和经办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组织处理,对涉及违法乱纪行为,上报区纪委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督查责任制 1、领导责任制。在坚持集中领导的同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督办落实的责任。

2、目标责任制。对于局里确定的重点工作,应明确分管领导、承办股室、责任人以及完成的时限和质量要求,确保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十五、首问负责制度 第一条

为增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全力打造“微笑服务、提速服务、规范服务、廉洁服务”的服务型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首问负责制是指由首问责任人负责办理或负责协调、联系相关部门办理服务对象所要求办理的各类事项,负责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各类问题,并负责将办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的行政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

首问责任人是指在局系统范围内第一个接听来电、接待来访、接收来信的工作人员。在来访接待中,当两位以上工作人员一起被询问时,职位高者为首问责任人。

第四条

首问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

1、服务对象的来电、来信、来访,无论是否属于本人、本部门职责范围,首问责任人必须主动热情接听或接待,并且认真详细地做好记录。

2、办理各类来电、来访、来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做到快捷准确,又要符合国家政策。对于不清楚、掌握不准确的问题应请示领导。

3、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迅速办理或一次性告知有关办理程序、要求等,热情耐心地解答有关询问,直到服务对象听明白为止。

4、属于本股、队、室职责范围内的,当有关责任人外出开会、出差、公休、病假等暂不在岗位或联系不上的,首问责任人必须认真记录服务对象的单位、姓名、联系电话及拟办事项内容等,并负责转交或及时联系责任人或报告本股、队、室负责人处理。

5、属于本股、队、室与局属其他职能部门交叉的工作,首问责任人应视为本股、队、室职责,主动协调,共同完成。

6、不属于本股、队、室职责范围内,但属于本局系统范围内的,首问责任人不能使用“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等语言予以回绝,而应热情帮助服务对象与有关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如联系不上,应主动告知服务对象需联系的职能部门及其所在位置、联系电话等。

7、不属于局系统职责范围内的,首问责任人应当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并尽自己所知给予帮助指点。

8、除匿名来电来信和无理取闹的来访者外,首问责任人或承办部门负责人要主动及时将办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第五条

局机关将结合考核,对首问负责制实施过程中涌现出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条

对违反首问负责制的责任人,按照《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追究责任。

第七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会议制度 1、局要在年初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贯彻上级安全工作指示和要求,研究部署本局安全工作,制定下发安全工作要点和拟定活动计划),每季度要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年底要召开一次安全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可结合全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一并进行)。

2、各股、队、室要在年初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根据局安全工作要点拟定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要点或计划以及活动安排),每月要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年底召开一次安全工作总结会。

3、各股、队、室根据局班子工作安排和应急事项,可随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二、安全报告制度 1、各股、队、室可随时向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安全工作情况。

2、对于发现的事故隐患和已经发生的事故,各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将详细情况向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及报告。

3、各部门对于发生的责任事故,要认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报告和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时向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各部门每年至少要组织二次以上全员性的安全教育(年初和半年),不能一次性组织的,可根据本部门工作特点采取分专业、分批次、分班组进行。

2、对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培训。对于新调入的职工,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安全奖惩制度 1、奖励(1)对于在大力宣传预防事故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要给予通报表扬和一定的物质奖励(授予“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奖励)。

(2)对于在监督检查安全工作岗位上能够认真履行职责、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员,要给予通报表扬并在年终评优时优先考虑,同时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

(3)对于在预防事故中,不顾个人安危免于事故发生的人员,要给予表扬并发给一定的奖金。

2、惩罚 (1)各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因工作不认真、检查走过场、玩忽

职守、渎职所发生的事故,给集体造成损失和影响的,应由局班子会议做出对当事人的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2)对于职工不能遵守安全管理规定、不按规程操作、工作马虎、玩忽职守等因个人原因造成事故的,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留职查看、开除公职,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3)因个人原因造成事故的经济损失,由个人全部负责。

五、安全检查制度 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外,每年还应定期进行检查。

1、各部门每季度和重大节日前以及都要进行一次普遍性的检查。

2、安全检查可进行普遍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的检查。在规定的检查之外,也可进行抽查和突击性的检查。

3、检查前应订出计划,检查中要做到条条有落实,件件有交代,事事有结果。

4、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苗头,要查明原因做好记录,同时要制定出解决的方法和具体解决的时间。本级能够解决的由本级解决,本级解决不了的向上级报告。

4.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一、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观念,积极主动地做好防火、防盗、防泄密工作,确保单位财产安全。

二、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密级文件、现金、票证等管理工作。

三、局聘请和安排的门卫专职值班员实行每天 24 小时值班制度,对进出局办公楼的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或询问,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看管好本单位车辆和局内干部职工人员的车辆。

四、上班时间工作人员的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或妥善保管,注意防盗。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室要及时关门。

五、节假日期间要做好值班值宿工作和单位安全保卫工作。

十二、交接班工作制度 为规范全局交接班工作,防止因交接班失误导致的工作损失,制定本制度。

一、交接班对象 1、连续工作岗位上、下班人员。

2、岗位工作尚未完成时因故外出,需要交付他人继续完成的工作。

3、值班人员的交接班。

二、交接班内容 1、现场管理应当交接的各项台帐记录。

2、本班工作时间内需要交付下一班人员阅知或办理的上级领导指令、信息、电话、重要事项等。

3、因暂离工作岗位,尚未完成的工作需要交付他人继续办理的工

作内容、要求、完成时间等。

4、设备、设施以及通讯器材等。

5、其他需要办理交接班手续的事项。

6、交接班双方应当以书面形式交接,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三、交接班责任 1、发生责任追究情况时,因交接工作不规范造成的责任,由交接班存在过错的一方或双方承担。导致损失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处分。

2、接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不得先行离开。先行离开的按脱岗处理。

3、交接班人员未经批准,缺席或严重迟到早退,按旷工处理。

四、附则 1、本规定由局办公室负责解释并具体组织实施。

2、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十三、财务管理制度 1、局内财务支出实行经办人、财务审核、办公室审核、分管领导审核、局长审签五人会审联签审批制度。

2、凡由局财务报销的各种开支票据,必须经办人签字、办公室负责人签字、分管领导签字、财会审核签字,经局长审核签批后,会计方可报销下账。

3、一般开支由局长审批,“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4、会计、出纳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手续完备,帐目日清月结,准确无误,财务工作人员公款丢失由个人赔付,现金工作人员差额由个人负担。

5、由上级部门下拨的项目资金及事业经费等都要由局财务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6、各种办公用品一律由办公室按需求实际作出计划,经局长批准后统一购置、调配管理,较大开支必须事先由局长批准后方能办理。

7、严格控制招待费开支,单位来客须向主要领导请示,批准后方可招待。要减少陪客人数,严格用餐标准。

8、车辆实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维修费、加油费统一报销。工作用车必须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实行派车制度。下班后,车辆要定点存放,保证存放安全。

9、财务人员要认真把关,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10、固定资产指定专人管理,并将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分项登记、编号,建立财产管理卡片。会计帐簿必须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年末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帐、卡、物相符。固定资产一律不准私人侵占,严禁以物易物或赠送、转让。工作人员调离原单位时,必须将借用或领用的设备、图书等归还,并由相关管理人员签章清帐后方可办理调离手续,否则由管理人员负责追回或赔偿。

11、单位财务对外要接受财政、物价、审计部门监督,对内接受单位领导及群众监督。终了,单位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公开。

5.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资格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根据元宝山区法制办《关于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局属各执法单位及执法人员管理和使用执法证件,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执法人员在实施具体执法行为时,必须持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印制的行政执法证件(以下简称执法证),禁止无执法证的工作人员从事执法活动。

第四条

申领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忠于祖国、拥护宪法;(二)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三)正式在编、在岗人员;(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必须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五)经过区政府统一组织的执法业务培训且考核合格;(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

局法制办对全局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证件实行登记管理。

执法人员调离我局的,要将其执法证件及时收回,统一上交区政府法制办进行销毁。

执法人员执法岗位或职务发生变动,要将情况上报区政府法制办进行变更登记并换发证件。

执法人员遗失执法证件,应当及时向局法制办报告,由局法制办统一向区政府法制办申请补发执法证件。补发后再次遗失者,不再发放执法证。

第六条

执法证件只适用于持证执法人员本人进行执法活动。

执法证只限执法区域内的执法活动,不得跨区域使用。

执法证只限部门业务内的执法活动,不得跨部门使用。

第七条

执法证件不得转借、租用。一旦发现执法人员有转借、租用,立即没收执法证件,并不再发放。

第八条

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查证属实,由所在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一)执行公务未按规定出示执法证的;(二)丢失执法证未及时报告且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九条

执法人员执行公务出示执法证时,当事人有权查看,以证实执法人员身份、行为的合法有效性。执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不得因此而刁难当事人。

第十条

持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局法制办暂扣执法证:

(一)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拘留的;(二)徇私舞弊,袒护违法者的;(三)故意刁难或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的;(四)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滥施处罚的;(五)酒后执法造成不良后果的;(六)出借、出租执法证的。

暂扣执法证的期限为 x—x 个月。

第十一条

持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吊销其执法证:

(一)被刑事处罚的;(二)被暂扣执法证两次以上的;(三)其他按照法津规定不宜再从事执法工作情形的。

第十二条

被暂扣或被吊销执法证的,不得再从事执法 工作。在年终考核中,被暂扣执法证的人员不得评为优秀;被吊销执法证的人员不得评为称职。

第十三条

建立执法证年检制度。

持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应参加区政府统一组织的执法证年检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年检通过;培训考核不合格,执法证件暂停使用,直至考核合格,年检通过。

未加盖年检专用章的执法证为无效执法证。

连续两年未年检的执法证自行失效。

6.行政执法人员制服标志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制服、标志的管理、使用,制定本制度。

(二)局发放的制服、帽徽、肩章、臂章等衣着标志均为执法工作的专用装备,执法人员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使用,不得擅自赠送、转借或出售给他人。不得随意改裁制服。

(三)因公损坏或遗失制服、标志的由本人写出报告,大队和分管领导签署意见,上报局办公室,经局领导批准后补发。

(四)因个人保管不善遗失或损坏制服、标志的,由本人写出报告,经大队和分管领导签署意见,上报局办公室,按原价个人交款后,方予补发。

(五)所有离职人员,都应在办理离职手续前缴回大檐帽及所有标志。离职人员及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应缴回全部制服及标志。

(六)凡调离执法局办理调动手续时,应在局办公室办完大檐帽、标志缴交手续后,局有关部门才予办理调动手续。

(七)制服发放标准: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供应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督[2017]31号)精神执行。

三、行政执法人员办案制度 (一)行政执法人员要忠于职守、光明磊落、作风正派,在办案中

要详细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重事实、重证据,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案,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实事求是、秉公执法、依法办案。

(二)执行公务时,要身着执法服装,佩带证章,着装要整洁、严肃。

(三)行政执法人员办案时,要严格遵守“五不”纪律,即:不喝酒、不吃请、不收礼、不受贿、不断人情案,违反纪律要严肃处理。

(四)在强制执行重大案件时,要配合司法部门做好协调工作,要周密考虑,精心安排,做好预案,事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处理违法案件中,没收的一切财物和罚款全部交公。要严格办理手续,否则按贪污论处。

(六)在调查处理案件时,要有两人以上参加。办案人员与当事人有某种关系时,应主动提出回避,另派他人办案。

(七)行政执法人员在查处违法案件时,循私舞弊或同流合污者,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罚款或政纪、党纪处分,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四、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 为促进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行政处罚职权,避免和减少执法过错,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过错,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使公

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尚不构成刑事责任,依照本办法应当受到追究的行为。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局所有行政执法人员。

第四条 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错必究,依法追究原则;(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三)过错与承担责任相当原则;(四)责任自负,重在教育原则。

第五条 行政执法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为执法过错,应当予以追究:

(一)未依法受理、处理案件或者对正在进行的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制止,造成严重后果的;(二)未持证上岗执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三)违反规定发放、伪造、涂改证件的;(四)违法收集证据,造成严重后果的;(五)制作假证据,捏造、歪曲事实陷害他人的;(六)故意隐瞒行政违法事实,隐匿、销毁行政违法证据,包庇、纵容行政违法单位和个人的;(七)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以权谋私,接受相对人宴请,索取贿赂的;

(八)违法实施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产、吊销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的;(九)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的;(十)泄露案情或者泄露相对人商业秘密的;(十一)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十二)不如实报告案情,把关不严导致错案的;(十三)丢失、毁损案卷材料或者制作假案卷的;(十四)拒不执行上级行政处罚机关、行政复议机关或者司法机关作出的纠正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的;(十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行为,应当予以追究的。

第六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执法过错,应当予以追究:(一)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撤销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二)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复议机关撤销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三)本局自行撤销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第七条 由于案件执法人员的执法过错,造成危害后果的,追究执法人员的责任。

第八条 审批人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过错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者应当纠正的而没有纠正的,追究审批人的责任,同时追究执法人员的责

任。

第九条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由于行政干预,或者审批人的故意,导致错案的,追究审批人的责任。

第十条 集体讨论决定的案件,出现执法过错的,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案件严重错误的,追究参与讨论所有人员的责任;但发表过正确意见,未被采纳的除外。

第十一条 二人以上都有执法过错的,依责任大小分别追究其所应承担的过错责任。

第十二条 执法过错处分分为:警告、通报批评、暂扣执法证件、吊销执法证件、行政记过、开除公职留用察看、开除公职。

行政执法人员构成执法过错,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处分;情节严重的,暂扣执法证件;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执法证件,可以开除公职留用察看直至开除公职,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究:(一)情节显著轻微的;(二)主动承认过错并及时纠正的;(三)由于过失造成过错,危害不大的;(四)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执法过错的。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追究:

(一)性质恶劣,影响较大,后果特别严重的;(二)受到通报批评以上处分后,一年内再次发生执法过错的;(三)不思悔过,打击报复的;(四)对查处工作设置障碍,坚持错误拒不改正的。

第十五条 由于执法过错,造成当事人直接经济损失,当事人要求赔偿的,执法过错责任人应当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赔偿费用,由执法过错责任人所在单位先行赔偿,然后向执法过错责任人追偿。

第十六条 行政执法人员有执法过错受到通报批评处分的,年内不得评为先进个人;受到暂扣执法证件以上处分的,考核为不称职。

第十七条 暂扣执法证件、吊销执法证件的解除期限分别为半年、一年。

第十八条 执法过错的立案查处,由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第十九条 执法过错的调查,由局法制办和局纪检人员负责。调查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报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第二十条 追究执法过错责任案件,应当在立案后两个月内结案。因特殊原因不能结案的,经局领导批准,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第二十一条 追究执法过错责任案件,经调查,事实不存在,或者证据不足,或者免予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并告知有关部门;应当追究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处理。

第二十二条 执法过错的处理决定和解除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

第二十三条 执法过错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复审。复审决定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

五、行政执法人员“十二条禁令” 为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平,严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纪律,预防和杜绝执法过程中以暴制暴、以权谋私等现象发生,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行政执法“十二条禁令”。

局属行政执法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均执行本禁令。

一、禁止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语言过激、情绪急躁、与相对人发生口角或肢体冲突。

二、禁止服装不整、形象不佳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三、禁止着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参加各种形式的宴请、非公务活动和出入娱乐场所。

四、禁止借行政执法之名徇私枉法、假公济私、泄私愤。

五、禁止工作日中午饮酒或酒后开展行政执法。

六、禁止利用行政执法之便以权谋私、吃拿卡要。

七、禁止在行政执法期间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

八、禁止协管人员在无持证队员带领下单独上岗执勤、实施行政处罚。

九、禁止在非工作场所处理案件和约见当事人。

十、禁止不按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

十一、禁止占用、挪用、毁损和私分执法过程中登记保存的物品和当事人的其他物品。

十二、禁止散发、传播有损单位形象和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

对违反禁令的行政执法部门或工作人员,将根据具体行为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告诫、调离执法岗位、停止执法职务、离岗培训、行政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辞退或者开除的处理。同时,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违反“十二条禁令”的,对其所在部门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视情况给予纪律处分;对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7.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工作制度 为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办公经费支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节约用电用水 1、节约空调用电。凡安装空调的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 xx 摄氏度,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 xx 摄氏度,并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并尽量减少使用时间,提倡在下班前半小时关闭空调。

2、节约照明用电。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室内亮度足够时不再开

灯,尽量采用自然光。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灯具。

3、节约电脑等电器用电。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在不使用时要及时关机,将计算机设置为不使用时自动进入低能耗休眠状态。办公设备停用半小时以上时,要关闭设备电源,尽量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下班时关闭办公设备电源插线板总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

4、节约用水。所有工作人员要坚持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杯水做起,不断强化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对“隔夜水”不能继续饮用的,要一水多用,用于洗手、清洗抹布、浇灌花草等。限定卫生间水龙头开关流量,在冲洗拖把、抹布时做到合理用水,杜绝将水龙头开到最大,不用时要随手关紧,避免“长流水”现象发生。

二、严格控制办公用品使用 1、注意节约纸张。各类文稿、报表的清样除上报稿外,在纸张的双面都已打印后方能报废。在改写文件材料时,一般情况下在电脑上修改,尽量减少文件材料的打印次数。各部门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文印设备的操作规程,对所有印发文件一律采用双面印制,最大限度减少纸张浪费。

2、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要减少传真、打印、复印量,各股、队、室及工作人员对每份材料的复制数量应当精确计算,能传阅、借阅的文件材料严禁重复打印、复印。凡是在办公楼内借阅调阅文件材料的或向其他单位报送文件材料的,优先使用互联网传送、交流。全体工作人员

应加强信息化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功能,尽量使用计算机网络及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修改、传输文稿。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通过网络登载信息、传递文件。

3、提倡使用钢笔书写。要减少圆珠笔或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延长办公用品的使用寿命。使用过的曲别针、大头针等用品,有使用价值的,要继续使用。打印机、复印机的墨粉用完后,要提倡重新灌装,再次使用。

4、提倡使用自备茶杯。召开会议或接待来客时使用配备的常用茶杯,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纸杯。

5、爱护各种机器设备。全体工作人员要爱护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照相机、扫描仪等各种机器设备,严格按规程操作,减少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三、严格控制其他经费支出 1、严格控制电话费支出。杜绝使用办公电话打私人长途,对违反者一经发现,除进行严肃批评外,还要责成其交纳有关费用。

2、注意控制通话时间,节省话费支出。坚持做到可打可不打的电话不打,必须打的电话应尽量做到长话短说,同楼层联系不打电话。每月公示各部门电话费缴费单。

3、严格控制各类接待。上级、外地和下级单位前来办事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经主要领导批准后,可按规定标准接待。未经批准擅自接待的不予报销,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批评。

四、严格控制车辆经费支出 1、严格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进行一般性公务活动时,要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确需使用公务车辆时,能几人同行的,不得分别乘车。进行集体公务活动时,提倡集体乘车,力戒公车私用现象。

2、严格车辆维护管理。车辆维修和零部件更换由驾驶员报局办公室批准后,方可修理或购置零部件。车辆维修费用的报销,按经费审批的有关程序进行。实行车辆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和定期保养,努力降低燃油消耗,减少车辆维修费用支出。

五、严格差旅费管理 切实贯彻中央和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关于出国(境)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出差审核制度,限制一般性考察、访问、交流、培训,禁止任务不明确、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组团出差。严格遵守审批程序和工作纪律,坚决防止和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执行出差、报销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出差期间发生的旅游景点浏览费用等,一律不准报销。严禁向其他单位转嫁差旅费。

六、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宣传力度,做好节约型机关建设先进典型的宣传,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氛围。加强对机关干部的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

8.政风行风监督员工作职责 一、政风行风监督员要在综合执法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职责。

二、按照综合执法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参与对综合执法局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参与对综合执法局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办事、服务企业、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清正廉洁等方面的监督。

三、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和征求企业、群众对综合执法局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综合执法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反馈意见。

四、对综合执法局机关队伍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综合执法局及其工作人员对基层群众、企业反馈的意见、建议等事项的办理和落实情况。

五、积极参与综合执法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的政风行风意见征集、明察暗访、督导检查等活动;参与政风行风评议、政风行风座谈会等活动;参与问卷测评和民主评议工作考核。

六、政风行风监督员要正确行使权力,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公道正派,对综合执法局政风行风建设及民主评议工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反映问题的单位和个人注意保密。

9.“ 暖心工程” 工作制度 为全面激发士气,提振信心,弘扬正气,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职工工作幸福度和成就感,让干部职工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认识、解决困难、提振士气、凝聚力量”为目标,以加强工会工作为重点,通过实施“暖心工程”,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

二、主要措施 1、救助困难干部职工。通过调查摸底,把真正困难的干部职工梳理出来,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了解干部职工致贫致困的原因,发动广大干部职工捐款和利用工会会费,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救助,大力弘扬“全局一家亲、有事大家帮”的和谐大家庭精神。

2、大病探望。干部职工(含本人、父母、爱人、子女)大病住院,局班子前往探望慰问(同一原因多次住院只探望一次),并结合实际困难给予一定范围内的救助。

3、微信庆生。对局内全体干部职工的生日进行登记,在每一个干部职工生日当天,为他(她)发送微信祝贺。

4、健康体检。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和本地区易发的地方病种,每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包括头(颈椎、腰椎)CT、全身彩超、女性妇科、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透等检查项目,让干部

职工对自身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5、微信婚庆。深入对干部职工的了解,对新婚的男女青年干部职工和干部职工子女通过发送微信的方式祝贺,让干部职工切身感受到局党组、党总支和局领导班子的关心和祝福。

6、组织活动。以“三八”、“五四”、“七一”、“十一”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书法、摄影等活动,在丰富干部职工文体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凝聚团队精神。

7、建设党员活动室。设置专门的党员活动室,配齐阅览等功能及设施,建设起党员活动阵地,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业余时间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

8、建设职工健身场所。建设专门的健身场所,购置乒乓球桌、跑步机等健身器材,方便广大干部职工锻炼身体。同时,在健身场所内配置膳食营养宝塔、电子血压计、身高体重计等健康指标自助检测设备,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健康意识,使广大干部职工拥有健康的体魄。

10.社会监督制度 为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社会公信度,促进城市管理工作一体化进程,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监督,促进我局各项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岗位监督牌,标明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和岗位职责;设立办事公开栏,将各股室队办事程序、注意事项等制成办事须知卡予以

公开。

二、在机关大厅外设立投诉(意见)箱和社会监督投诉电话0476-3509611,并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热情接受基层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

三、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举报属实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公开通报、情节严重的将依法交有关部门处理。

四、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进行监督 监督员的权力:对我局规范化办公、办事公开制度、作风建设及廉洁自律情况有调查核实权、评价评估权、指导检查权和帮助检查权和帮助整改权。

监督员的任务:

1、督查我局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地方法规的情况; 2、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财务管理、人事安排、工程投标等重要事项进行监督检查、评估鉴定; 3、收集、归纳我局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帮助、指导我局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5、参与机关业务工作的检查、督办。

五、监督员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1、活动方式:集体组织调查与个人单独调查了解相结合,以单独活动为主;每半年集中碰头反映情况与个别交换情况相结合,以个别交

换情况为主;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与掌握了解正面典型相结合,以调查反映问题为主。

2、活动方法:听取有关部门情况反映,搜集社会反响,调查可以采取看、听、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正反典型,及时整理情况,定期反映问题,可随时交换情况或电话监督。

六、义务监督员的活动方式 1、机关主要领导和专职干部每季度对义务监督员走访一次,征求意见。

2、局机关每半年召集有义务监督员、部分环节干部及执法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进行工作交流。

3、向义务监督员汇报全年工作情况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

11.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 为保障城市管理工作及其他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迅速、及时、稳妥、有效地处置各种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公共事件,避免或减轻给城市管理工作及社会形象带来的影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城市管理工作中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城市管理依法强

制执行、城市公共设施维权以及涉诉集体上访、异常上访事件等突发性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

(二)基本原则 1、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向社会及时发布全面、准确、权威的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稳定公众情绪,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不准确报道,开放有序组织采访,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党和国家以及区委、区政府和综合执法局的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保障公众知情权。

3、严格制度,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严格执行新闻发言人工作流程。除按规定应由区委、区政府负责处理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应由综合执法局负责组织协调的,由负责处置事件的主管部门管理。对违反工作纪律,蓄意封锁或者随意散布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综合执法局应急新闻发布领导小组:

长:局长 副组长:班子成员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兼任。

(二)主要职责 1、应急新闻发布领导小组:一是负责全局应急处置指令和工作任务,部署事发现场的调查协调和应对处置工作,并督促做好基本情况进展及相关措施的上报工作。二是全面领导、协调部署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按照本预案事件范围,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或终止,下达应急处置指令。根据公开报道的需要,明确新闻发布原则,统一发布口径,审定发布内容。

2、应急新闻发布综合协调办公室:负责落实局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任务。做好事发现场的调查协调和应对处置,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基本情况进展及相关措施。拟定发布形式和内容,并报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管理新闻媒体采访。收集、跟踪、分析内外舆情,为局领导小组提供防范和处置的有关工作建议方案。

三、运行机制 (一)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信息。

突发事件发生后,综合协调办公室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局领导小组按照规定向区委、区政府报告的同时,及时向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请示、报告。

(二)做好现场记者管理。

综合协调办公室会同区公安部门对在现场采访的记者身份进行确认,并宣布有关采访纪律,明确采访内容或对象,规定采访区域,设立接待记者的场所。在做好事发现场记者管理的同时,派人协调好记者的采访报道,防止片面或不实的新闻信息从这些地方传出。

(三)准确发布信息。

1、尽快召开新闻发布会。突发事件发生后,局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新闻发布预案,对掌握的新闻事实在第一时间向区领导汇报。

2、迅速组织新闻通稿。一般情况下,信息发布办公室在 3 小时之内提供可供新闻媒体向外发布的新闻通稿,报局领导小组负责人审查签发。

3、对较为复杂的突发事件滚动发布信息。较为复杂的突发事件可分阶段发布信息,初期先对突发事件的基本事实作客观、简明的信息发布,待进一步全面、准确掌握事实后,再发布后续信息。信息发布可采取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或再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

(四)做好突发事件的网络管理。

1、处置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办公室要及时将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处置情况进行汇总并上报局领导小组,及时通过网络公布事实真相和事件处置情况。

2、处置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办公室派专人跟踪网上动态,将网上相关信息及时下载,对事态发展情况进行正确评估,及时报局领导小组。

3、处置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办公室要组织专人撰写文章,通过论坛、

微博和新闻跟贴等平台主动引导网上舆论。

4、局内外网站要及时发布相关消息,同时加强对新闻、微博和论坛的管理,做好事件的信息采集、编辑、分析工作,并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对有危害的信息采取必要技术手段进行过滤,及时删除有害信息。

(五)妥善处理负面报道。

1、主动介入。处置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办公室要主动了解掌握媒体记者采访报道意图,如发现有的记者有做负面报道的想法,积极与其进行沟通,根据事实,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争取和记者达成共识,取消报道计划。同时,并设法与记者所在新闻媒体取得联系,主动提供全面、真实的事实材料予以说服,取得媒体领导的支持。

2、适时进行正面宣传。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负面炒作出现后,处置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办公室要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组织有利于塑造正面形象的宣传报道,与此同时,新闻媒体要有针对性进行系列正面宣传,使原来不利的负面影响变为正面效应。

3、据理力争。新闻媒体刊登的负面报道如有严重失实,处置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办公室要依据突发事件的事实真相,与刊登负面报道的新闻媒体严正交涉,据理力争,促使其声明更正或续发事实真相报道。如交涉无果,视情况采取法律手段解决。

四、后期处置 (一)善后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局应急新闻发布工作领导小组可根据需要,组织部分工作人员负责善后工作中的有关新闻发布工作。

(二)总结评估。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应立即对事件应急处置中新闻媒体的报道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并上报区政府应急指挥机构。

(三)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总结的组成部分,上报下达,长期存档。同时,总结分析事件处置过程中新闻发布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有关新闻发布预案和具体工作程序进行修改完善。

(四)奖励处罚。对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中贡献突出的股室队和个人,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甚至违反纪律,导致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被动,并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领导者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局应急新闻发布领导小组要保持与区政府应急指挥机构之间、新闻发布领导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以及新闻发布领导小组与媒体之间的信息畅通,确保应急期间新闻宣传工作有效运行。

(二)经费与人员保障。局财务要为应急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要成立应急新闻工作小组,并保持人员相对固定。

(三)宣传与培训保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综合协调办公室要定期或不定期派员参加区新闻发布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并结合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的具体案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12.一次性告知制度 为推进政务公开,方便服务对象办理相关业务,更好地改善投资环

境,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第三篇:各项规章制度-110

监理工程师守则

(一)认真学习、贯彻交通部、省有关工程监理的政策和法规。

(二)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得接受合同规定外的任何补助。

(三)严格按交通部、省颁布的规范、规程和检验标准进行监理工作。

(四)不得在承包单位、设备制造和材料供应单位兼职或合伙经营;不得向业主、承包商介绍材料、设备销售商。

(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记好监理日志;做好各种资料的记录、统计、整理工作。

(六)谦虚谨慎、文明礼貌、态度诚恳、平等待人、热情服务,维护业主和承包商的利益,维护公司信誉。

(七)努力钻研业务,坚持科学态度,对工程以科学数据作为认定质量的依据。

(八)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反映工程监理情况,及时妥善处理问题。

(九)对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提供的暂不公开的信息和意见应保密。未经对方允许,不得随意公开或传播。

(十)虚心听取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监理业务水平。

总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

1.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与授权,负责组织项目的监理工作。确定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 分工和岗位职责。

2.根据监理委托合同主持编写项目监理规划、审批项目监理实施细则,并负责管理项目监 理机构的日常工作。

3.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并提出审查意见。

4.检查和监督监理人员的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可进行人员调配,对不称职的人 员应调换其工作。

5.主持监理工作会议,签发项目监理机构对外发出的文件和指令,做到及时、完整、准 确。

6.审定承包单位提交的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进度计划,保证按期完成任 务。

7.审核签署承包单位的申请、支付证书和竣工结算,做好造价控制。

8.审查和处理过程变更。

9.主持或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

10.加强合同管理,做好协调工作,按照建设、监理、施工在法律上的平等主体原则,调 解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合同争议、处理索赔、审批工程延期。

11.组织编写并签发监理月报、监理工作阶段报告、专题报告和项目监理工作总结。

12.审核签认部分(子分部)工程和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资料,做好质量 控制,审查承包单位的竣工申请,组织监理人员对验收的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验,参与工 程项目 的竣工验收。

13.做好信息管理,审核、整理、签署工程项目的监理档案资料,做到完整、真实、准确。

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一)在监理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试验室的建立、检测业务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组织检测人员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合同条款、设计文件和有关的试验标准、规范与规程;

(二)制定并批准本试验室检测方法、采用的质量记录格式、实施细则,指导检查试验室人员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三)负责检测业务的组织协调工作,自觉接受监理委托的各类试验,安排试验人员按规范要求的频率独立进行抽样试验并及时提供试验数据;

(四)审阅各类检验验证报告和原始数据,签发试验单,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解释各类试验的规程、记录等;

(五)负责提出本试验室计量检测仪器的更新、维修和报废计划申请,定期检定(校正)仪器设备和仪器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

(六)审批承包人提出的工艺、试验方案,跟踪检查外委试验全过程,并审批试验报告;

(七)开展技术培训和考核;

(八)带头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职业道德规范、监理人员守则和各项规章制度,不发生任何违纪行为;

(九)认真记好监理日记,将当日检测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记录到监理日记中;

(十)负责试验室的安全防火工作;

(十一)完成监理委托的其它试验,及时向监理项目负责人或试验工程师汇报工作。

试验工程师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范,掌握使用材料的性能和基本成分。

2、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熟练的掌握各项试验业务和标准要求。

3、接到送样试样后,要分清产地、品种、标号、数量、记录清楚,做完试验报告单必须做到数据可靠、结论明确、不得涂改。要按工号建立各类台帐。

4、熟悉试验仪器性能、用途、注意事项、操作规程。注意使用前必须先检查仪器、设备的准确度,校正调整后再进行试验。

5、负责室内卫生,工作完后对仪器、工具、工作台及地面要及时检查清楚、保持工作间的良好环境。

6、严守企业秘密,不得将试验技术资料随意外传。

7、试验人员接到现场试验检测任务后,应积极行动,优质高效地完成,不得拖拉延误。

专业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

(道路、结构)

1.负责编制本专业的实施细则。2.负责本专业监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3.组织、指导、检查和监督本专业监理员的工作,当人员需要调整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提 出建议。

4.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涉及本专业的计划、方案、申请、变更,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

5.负责本专业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及隐蔽工程验 收。

6.定期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本专业监理工作实施情况报告,对重大问题及时向总监理工程 师汇报和请示。

7.根据本专业监理工作实施情况记录好监理日记。8.负责本专业监理资料的收集、汇总及整理,参与编写监理月报。

9.核查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的原始凭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及其质量情况,根 据实际情况认为有必要时对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进行平行检验,合格时予以签认。

10.负责本专业的工程计量工作,审核工程计量的数据和原始凭证。

合同专业监理工程师主要职责

受总监理工程师领导,负责合同专业监理工作。

(一)熟悉合同文件,参加设计交底,编制合同管理监理细则。

(二)会同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承包人主要人员、施工机械设备等到位情况。

(三)审核承包人的场地占用计划。

(四)核算工程量清单。

(五)协助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工程分包。

(六)审核承包人的价格调整、计日工、计量支付报表,建立计量支付台账(必要时可对专业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工程量进行现场复核)。

(七)会同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提交的工程变更、延期、索赔申请,检查工程保险,处理违约事件,做好合同其他事项管理,并建立相应台帐。

(八)会同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进度监理。

(九)负责编写监理办有关统计报表、监理月报。

(十)负责填报监理服务费支付报表,负责监理办人员考勤等日常事务。

(十一)建立合同管理监理台帐,做好合同管理专业监理文件与资料的整理、保管、归档工作。

(十二)负责检查、指导合同管理监理员的工作,承担对合同管理监理员的监管责任。

(十三)做好合同管理监理工作总结及总监理工程师交办的其它工作。

测量监理工程师职责

(1).配合道路工程师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精度监督承包人放线、放样,审查批准承包人测量内外业成果及道路和结构物几何尺寸、标高等;

(2).负责检查承包人对水准点及其它控制点的护桩设施不受损坏,如有变更需在图上说明;

(3).承包人进行施工前测量放样时必须在场。对各项测量记录,要认真核对,并随时抽测,经签认后,承包人才可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

(4).审查承包人的各项测量成果,经现场检验校核后,如符合规范要求的精度方能签字认可,否则应将所有不合格部分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5).检查路基工程的测量控制网,并督促承包人标绘平面及横断面上;

(6).协助道路、桥梁工程师审核报送的施工和竣工图纸,配合计量工程师进行丈量,审核计算数据;

(7).定期检查承包人使用的测量仪器的精度;(8).检查、汇总和管理各类测量成果资料;(9).完成监理工程师交办的其它工作。

安全监理工程师职责

1,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的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编写安全监理方案和安全监理实施细则.3,审查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4,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机构,查验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各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 员上岗资格证书.5,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6,核查施工单位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 情况.7,检查施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 和事故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8,核查施工起重机械拆卸,安装和验收手续,签署相应表 格;检查定期检测情况.9,核查中小型机械设备的进场验收手续,签署相应表格.10,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填写监理日记;发现问 题及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通报, 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报 告.11,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专题监理会议.12,起草并经总监授权签发有关安全监理的《监理通知》.13,编写监理月报中的安全监理工作内容.计量监理工程师的职责

1、在总监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本总监办所辖合同段工程结算工作(包括中期结算、交工结算、最终结算),初审各种支付证书,建立计量支付台帐;

2、参加关键性计量工作;

3、初审承包商提交的延期、索赔报告,提出索赔、延期的处理意见;

4、初审总监办合同段的合同分包问题,对分包人的资质提出初审意见;

5、协助总监工程师拟定总监办的报告,处理承包商来往函件,协助总监办监签发一般工程变更令;

6、监督承包商办理合同担保等事宜;

7、负责收集汇总按规定应上报的各种记录、纪要和报告,经总监办签发后上报;

8、负责往来合同文件归档管理工作,便于查阅,随时准备提供有关统计资料;

9、监督本总监办所属合同段的工程保险,风险发生时,协助业主和承包商做好向保险公司的索赔工作;

10、完成总监工程师交办的其他工作。

旁站监理员岗位职责

1.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量员到岗、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及施工机 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量员到岗、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3.核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量检验报告等,核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并 可在现场监督施工企业进行检验货或委托具有资格的第三方 进行复验; 进行复验;

4.及时发现和处理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及时发现和处理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现施工企业有 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责令施工企业立即整改; 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责令施工企业立即整改;

5.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则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则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及时向监理工 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暂停施工指令 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报告,或则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或则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6.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内业监理岗位职责

1、负责技术资料的接收、登记、转发、保管、移交工作。

2、施工过程中随时做好变更设计后对原工程设计文件的修改、标识工作,建立健全变更设计台帐、内部收发文登记,做好技术资料、设计图纸的编号、标识、登记、发放、评审、更改、归档等工作。

3、为计量统计工作提供详尽的基础资料及技术文献。

4、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文件管理,做到各种文件上传下达,对重要文件要予以跟踪.并及时反馈,确保文件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5、加强项目施工档案的管理工作,工作内容、程序应符合公司、建设单位及档案管理局等内业资料管理的要求,对工作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6、参加竣工文件的编制、文整和移交等工作,按业主的要求,将工程竣工文件分单元、分类、编订成册,工程验收后统一移交。

7、参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评价和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根据自己的工作流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分工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应急预案。

试验员岗位职责

(一)在试验室主任领导下,做好规定的试化验项目的材料试验和工程实体的质量控制;

(二)熟悉并掌握本岗位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试化验方法,整理、分析试化验结果,如实填写试验记录,正确编写检测报告,做到数据准确、记录清晰、及时,要认真填写试验记录台帐,并对试验资料分类归档;

(三)熟悉本岗位的仪器设备性能,掌握操作技术,爱护仪器设备,遵守仪器保管、使用和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并保养维修设备,以保证所有试验设备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工作,并有检查、保养、维修记录,按时填写操作使用记录;

(四)对所承担的试验工作负责,有权抵制有违公正性、准确性、诚实性的任何行政干预,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或超过鉴定周期的仪器设备;

(五)记好监理日记,将当日检测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到监理日记中;

(六)完成试验室主任、试验工程师交办的其它工作,并及时汇报工作。

监理工作制度

1、设计文件、图纸审查制度

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施工设计文件、图纸,在工程开工前,会同施工及设计单位复查设计图纸,广泛听取意见,避免图纸中的差错、遗漏。

2、技术交底制度

总监办监理工程师要督促、协调、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设计图纸的全面技术交底(设计意图、施工要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并根据讨论决定的事项作出书面纪要,交设计、施工单位执行。

3、开工报告审批制度

当单位工程的主要施工准备工作已完成时,施工单位可提出《工程开工报告书》,经总监办监理工程师现场落实后,一般工程即可审批,对重大工程及有争议的工程报业主审批。

4、材料检验、抽检制度

分部工程施工前,监理人员应审阅进场材料和构件的出厂证明、材质证明、试验报告、填写材料、构件监理合格证。不准使用不合格材料,在总监办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检验施工设备,并针对合同进行核对型号、功率等要求,对于有疑问的主要材料进行抽样。

5、工程变更审批制度

如因设计图错漏,或发现实地情况与设计不符时,由提议单位提出变更申请,经施工、设计、监理三方会勘同意后进行变更设计,设计完成后由设计组填写变更设计通知单,业主审核无误签发《设计变更令》。

6、隐蔽工程检验制度

隐蔽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进行自检,并将评定资料报总监办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应将需检查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三日提出计划,报总监办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排出计划,通知施工单位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重点部位或重要项目应会同施工、设计单位共同检查签认。

7、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1)凡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或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或者超出《验标》规定的偏差范围,需做返工处理的统称工程质量事故。(2)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必须用电话或书面形式逐级上报。对重大的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项目总监办将立即上报业主。

8、进度计划审批制度

(1)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计划进度组织实施,项目总监办每月以月报的形式向业主报告各项工程实际进度及计划的对比和形象进度情况。

(2)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事实性施工组织设计,要突出重点,并使各单位、各工序进度密切衔接。

9、计量支付审批制度

(1)项目总监办进点后立即督促施工单位报送与承包合同相适应的分段、分工点的概算台帐资料并随时补充变更设计资料。经常掌握投资变动情况,按期统计分析。(2)对重大变更设计或因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而增减较大投资的工程,项目总监办将及时掌握并报业主,以便控制投资。

10、监理报告和监理记录制度

(1)项目总监办将逐月编写《监理月报》,并于年末提出项目总监办的报告和总结,报业主报告或“监理月报”内容以具体数字说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资金使用以及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有价值的经验等。(2)总监办监理工程师逐日将所从事的监理工作写入监理日志,特别是涉及设计、施工单位和需要返工、改正的事项,应详细作出记录。

11、会议制度

(一)、第一次工地会议

第一次工地会议应在开工前具备条件时尽早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由总监办监理工程师主持,业主、承包人的授权代表必须出席会议;各方面将在项目中担任主要职务的部

门(项目)负责人及指定分包人也应参加。会议内容:

1、介绍人员及组织机构:承包人的组织机构、驻地监理办的组织机构和总监办的组织机构。

2、介绍施工进度计划重点、难点工程的独立计划、施工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及制度。

3、承包人就施工准备情况,按下例内容提出陈述报告,总监办监理工程师应逐项予以澄清、检查和评述。

(1)主要施工人员(含项目负责人、主要技术人员及主要机械手)是否进场,何时进场,并提交进场人员计划名单。

(2)用于工程的材料、机械、仪器和设备是否进场,是否会影响施工,并提交进场计划。

(3)用于本工程的本地材料来源是否落实,并应提供料源分布图及供应计划清单。

(4)施工驻地的建设是否满足工程办公、住宿的需要,标准化建设是否合格。

(5)工地试验室及其设备是否准备就绪,并提交平面布臵图及设备仪器清单。临时资质是否办理完毕,仪器设备是否标定,试验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目前可以做哪些试验,哪些试验委托外部,何时可以满足工程试验的要求并报计划清单。

(6)施工测量的基础资料是否经过复核。(7)其它与开工有关的内容及事项。

4、明确施工监理例行程序

主要内容如下:

(1)质量控制的主要程序、表格及说明。(2)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程序、图表及说明。(3)计量支付的主要程序、报表及说明。(4)工程变更的主要程序、图表及说明。

(5)工程质量事故及安全事故的报告程序、报表及说明。

(6)函件的来往传递交接程序、格式及说明。(7)确定工地例会的时间、地点及程序。

(二)、工地例会制度

工地例会在开工后整个施工活动期内每月召开一次,按合同段分别召开。其具体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程度由总监办监理工程师确定。

工地例会由总监办监理工程师主持,监理小组全体监理及专业工程师参加,邀请业主代表及有关人员到会指导。承包人的经理、总工、各专业管理人员及助理人员。会议内容按既定的例行议程进行,一般由承包人逐项进行陈述,提交下月施工计划供讨论并提出问题与建议。总监办监理工程师应逐项组织讨论,并作出决议和意向。

会议一般由按以下程序进行讨论和研究:

1、确定上次会议记录:可由总监办监理工程师的记录人对上次会议记录征询意见,并在本次会议记录中加以修正。

2、审查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进度因素及对策及关键线路上施工进展情况。

3、审查现场情况:主要是机械、材料、劳力以及进度、质量适应情况并提出解决措施。

4、审查工程质量:主要针对施工中质量通病的克服、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修复和处理。就执行标准控制、施工工艺、检查验收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审查投资费用使用情况,并初步提出处理意见和意向。

6、审查安全事项:提出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发生的安全事故或隐蔽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交通和民众的干扰提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7、审查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噪音、扬尘、施工垃圾的处理。

8、其它事项。

(三)、监理工程师会议制度

监理工程师会议至少每月召开一次,并且应在工地例会前召开,由总监办监理工程师主持。其程序是由各监理小组长及专业工程师汇报监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方面的问题。

会议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讨论、研究施工单位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等方面的问题,其内容基本与工地例会相同,是工地例会的预备会,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监理工程师先取得共识并初步提出措施和意向。

2、检查总结监理内部监理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推广和改进的建议。

3、监理工程师会议根据需要可以不定期召开,可有针对性的召开专题会议。

(四)、现场协调会

在整个施工活动期间,可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现场协调会,并对会议做好记录。

会议可根据具体情况,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监理小组长、专业工程师主持,酌情邀请有关监理和施工人员参加。

会议内容

1、对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进度问题、安全问题予以纠正。关于较重大的问题可另行召开专题会议或提交工地会议讨论。

2、解决施工中影响进度的因素,人力、设备、材料、管理等方面的一般问题。

3、现场指导施工方法、新工艺及其它有关的问题。

监理工程师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控制制度

(一)协助施工单位从立法和组织上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二)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

(三)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时,应使之符合安全施工要求。

(四)旁站监理时发现安全隐患应督促限期解决,应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五)变有害作业为安全作业。

(六)应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安全控制主体。

(七)应重点控制“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杜绝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八)协助承包单位按照“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管理体制。

(九)督促、检查承包单位开展文明施工达标活动。

(十)检查、督促承包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对文明施工必须进行设计,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一并审查。

(十一)控制施工噪音,控制建筑垃圾与粉尘,控制生活污水,施工泥浆的处理与合理排放,实行封闭施工。

(十二)控制现场场地及道路硬地化、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堆放、各种施工机械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平面布臵划定的位臵。

(十三)控制施工现场要设臵工程标牌(五牌一图),临时设施

要稳固、安全整洁、满足消防要求,并注意安全用电。

(十四)控制施工现场各区域应明确指定卫生负责人,食堂、卫生间要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等。

(十五)对不符合“安全文明检查标准”的项目及时督促承包单位整改(发整改通知),对承包单位长期不改的报请甲方协助督促,必要时在工程例会上提出停工整改要求。

内业管理制度

内业管理是反映施工质量的依据,为达到管理规范化对内业的管理作如下要求:

(一)内业资料的填写必须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二)原始记录保留制,即:每做一项试验都要将重要的数据记录不来,并且有专用的记录本。

(三)日记制,每位试验员每天都要对自己做的试验作以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试验内容、具体段落或桩号及试验结果等。

(四)二次审核制,每项试验操作完成后立即填写试验报告单,交予技术负责人审核,再由试验室主任进行审核签字。

(五)实行旬报和月报制,对不合格问题及时上报到监理办,不得无故拖延。

(六)应对监理委托单进行分标段、分检测类别进行编号。

(七)试验报告单(无特殊原因)在24小时内返给驻地监理,并有签收手续。

(八)保持内业资料的齐全、整洁,不得随意涂改。

会议制度

一、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的规定,工地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具体时间可依工程需要在月底前由总监办决定。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参加人员为专业监理工程师,各驻地办、施工单位主要人员,指挥部领导。

二、各参会单位应将发言(汇报材料)稿提前一天报送总监办。

三、参会者必须准时入场,因故不能参加的应事先请假或由分管领导批准替代。在会议中不允许喧哗,尽可能讲普通话。

四、施工期内出现难点、重点及安全、环保和需要协调等问题,不定期的召开工地会议进行研讨。

五、坚持每周一上午召开监理周会,每个人汇报自己上周的监理工作情况,由总监理工程师布臵安排本周的工作。

六、每次会议应认真记录并及时整理形成纪要,发至各有关单位。

廉政工作制度

1、不准私自与施工单位发生任何不正当的经济往来或利用职权向施工单位吃、拿、卡、要,谋取私利或接受钱物。不准以任何名义到施工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

2、不准故意刁难施工单位或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坑害业主的利益。

3、不准要求施工单位支付到营业性歌厅、桑拿、保龄球馆等高消费娱乐场所活动费用。

4、不准向施工单位推销或指定与所监理工程项目有关的材料、设备和分包队伍或以配偶、子女、朋友及其它名义在施工单位做业务。

5、不准向所监理的施工单位介绍或安排工作人员。

6、不准参加和接受会防碍公正执行工程监理的各种宴请和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在施工单位用餐,如因工作需要则需先向总监办领导请示同意。

违反上述规定的,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违法的,将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办公管理制度

1、监理办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作息制度,按时上下班,自觉考勤。

2、上班时间不许打闹,大声喧哗或聊天,不许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做到衣冠端正,举止文雅,要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许私自串岗、离岗。

3、爱护公物,不违反操作规程和损害公物,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节约使用办公用品,节约用水、用电,做到随手关门、关灯,不私拿公物,领取办公用品按规定办理领用手续。节约开支,避免浪费。

4、总监办的书籍、资料必须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妥善保管,及时归还。

5、讲究公共卫生,严禁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杂物。要求做到地洁、窗明,办公用品摆放有序,做到每日至少擦洗、打扫一次,个人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办公室保持整齐、清洁、雅观。如发现有不卫生清洁地点,全体人员应主动及时打扫并提醒相关人员下次注意。

6、各有关人员妥善保管好归个人使用的公物,妥善保管好文件资料、图纸、报表等原稿,按规定办理物品、资料的移交、核对和存档。

7、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由文秘专人负责,其

它不懂人员不能随便使用,不使用时文秘应及时关机维护,其他相关设备的负责人应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清洁。

8、接打电话要热情、礼貌,做到使用文明用语,文明接待,外来电话先由文秘接听,再转叫其他同志,全体人员应热情接待来访客人,正副总监办公室来访客人由文秘负责主动热情接待并沏茶,其他工作人员来访客人由各自自行负责。

9、坚持值班制度,人人提高防窃防患意识,不让外来陌生人单独留在办公室,值班人员和办公室后勤人员确保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门窗上锁,外出时个人宿舍、办公室、大门等应及时上锁,确保安全。

10、使用电话时要简明扼要,私人长途电话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严禁使用电话煲电话粥。

考勤请假制度

1、总监办考勤实行个人考勤、办公室考勤和食堂就餐登记三结合制度,个人考勤表由个人逐日如实按考勤表要求填写,办公室考勤由专人负责,食堂就餐登记记录由食堂负责人负责,考勤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个人考勤表、办公室考勤表和食堂就餐记录每月1号在个人自报、审核汇总后报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考勤是发放工资和补贴的依据,全体员工应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2、总监办工作人员上班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无故迟到或早退累计2次扣发半日工资,累计4次扣发1日工资,经常迟到早退经劝告无效者,作清退处理,未办理请假手续擅自离岗作旷工处理,旷工一日作两日缺勤处理,并进行教育谈话,教育谈话无效者作清退处理。

3、上班时间因公外出,必须事先备案,说明外出工作地点和事项,监理员向专业工程师备案,专业工程师向总(副)监备案。如离开工地以外范围则需办理书面请假手续。因私事外出,半天(含)以上必须办理书面请假审批手续,经总监同意后方可外出,并报办公室登记。未办理请假手续擅自离开岗位的,按旷工处理。晚上单独私事外出者须向其它同志打招呼,以便了解情况,如不回来过夜的则需向总监请假。

4、监理人员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需随时进行加班和旁站,任

何人必须服从安排,如工作需要加班而擅自不加班和旁站的则按旷工论处,旁站工作要求按监理旁站管理办法实行。

5、对所有监理办人员的出勤进行检查时,如发现监理办人员不在各自岗位的,一律作旷工处理。

收发文制度

1、总监办所有的对内、对外文件、资料来往都必须先由内业人员进行收发文登记。

2、外单位送总监办的文件、资料须先经办公室专人进行收文签收登记,并附收文处理笺,经总监批示后,按批示意见阅办,承办者应及时阅办并反馈办理结果,不得拖办,阅办后及时交资料员归档。

3、总监办对外单位的文件、资料来往须先经办公室专人进行发文登记,总监办对外的所有发文须先经总监同意后发文,发文后须有收文单位的签收。

4、无特殊情况不得违反以上规定,违反规定者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试验检测安全制度

1、试验室主任负责试验室的安全工作,应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试验人员必须对本岗位安全负责,加强对电、火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管理。

3、试验室必须设备安全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试验人员要熟悉设施的位臵、功能和使用方法。

4、试验室用电线路的设计,施工应由专业部门进行。完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一般情况不得在原有线路上自行更改或增设新的线路,必要时须由专业人员施工。大型仪器电器的安装必须由具专业知识的人员按仪器说明书规定进行。不得由不了解仪器性能的人员随意接线使用。

5、为保证电线、电器及开关的绝缘,防止漏电,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亦需定期安全检查,平常应经常检查有无漏电现象。经过维修的线路或大型仪器必须验收后方可使用。平时发现电线、开关、插头等有老化或破损应及时修复。

6、要求接地线的电器都应按规定接地线,不使用的电器应断开电源,保险丝规格应与负载相等,严禁使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使用过程若连续二次熔断保险丝,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明原因再继续使用,发现接头和电器有火花或不正常的发热现象,应断电检查修理再使用。

7、电器、电线不能受潮,开关要保持清洁干燥,不准用湿布擦试电器与开关,更不准用水洗,接通电源后更应严禁用湿手板开关和操作电器,必要时要戴绝缘手套,红外灯螺口不能接触皮肤。

8、从电热器中取放物品先需切断电源,金属器不准直接电炉加热,中间要隔缘耐热板,操作人员最好站在绝缘板上操作电器。

9、有毒品、易燃品、易爆品应分类存放,并设专人保管,标签要清晰,拿取有毒品要用器械,不准用口,鼻尝味鉴别,开启瓶口时不应向着人,使用后的废料要按规定处理,不得随垃圾处理或直接冲入下水道。工作人员皮肤破伤不得接触有毒品。

10、沥青或有毒品加热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易燃物不准明火加热,用液体燃料的加热器(如酒精灯、喷灯等)加热物品,中途加燃料要灭火,降温后再加,进行以上操作都要做好防火措施,一般可在附近设砂箱。

11、沥青试验后清洗粘在皮肤上的试样先用松节油擦净,无碱皂或香皂洗净,不准用汽油,苯等渗透性强的溶剂擦洗。

12、不经常做的化学试验或性质不明的试样要搞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后再行试验。

13、对在试验过程中有安全隐患的试验设备要设臵安全防护,以保证检测人员在试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电动脱模机操作规程

1、注意事项:开箱后请用手柄将推土板摇至中间,然后接通电源,按“上升”按钮,使推土板上升,即可使用,如下降,立即按“停机”按钮,切断电源,将三相线中任意两相对调,仪器即可投入使用。

2、用来脱出直径∮152的试样时,可将推土板丙(外径∮150)放在丝杆(序号11)上,将试样筒放在下托盘丙(内径∮152)上,放正,使试样筒落在下托盘丙的凹槽内,上面用挡圈丙(内径∮156),调整下托盘丙高度,使其与挡圈丙间距略大于试样筒高度,如试筒高度小于120mm,可将垫套(序号7)取下,然后按下“升”按钮开关,即可脱出试样,停机后,按下“降”按钮开关,推土板丙即自动回到原来位臵。

3、用来脱出直径∮102和∮100的试样时,将推土板乙(外径∮98)放在丝杆上,下托盘乙(内径∮102)放入下托盘丙中,再将试样筒落在下托盘乙的凹槽内,上面将挡圈乙(内径∮102)用固定螺钉(序号5)固定在挡圈丙上,调整下托盘丙高度,使下托盘乙与挡圈乙间距略大于试样筒高度,按下“升”按钮开关,即可脱出试样。

4、用来脱出直径∮50的试样时,将推土板甲(外径∮48)放在丝杆上,下托盘甲(内径∮52)放入下托盘乙中,再将试样筒落在下托盘甲的凹槽内,上面将挡圈甲(内径∮52)用固定螺钉固定在挡圈乙上,调整下托盘丙高度,使下托盘甲与挡圈甲间距略大于试样筒高度,按下“升”按钮开关,即可脱出试样。

5、如停电,可将手动摇把插入手动摇把插孔,即可手动脱模。

6、电动脱模前,必须将手动摇把取下,以免误伤人身。维修与保养

1、在使用时,先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接通电源,使用完毕后,请将电源插头拔下,使整机断电。

2、动力柜内装有三相电机,两个交流接触器,三个5A熔断丝,两个行程控制开关,接通电源后,如电源指示灯不亮时,可检查一下电源插头是否接触好,或打开动力柜后面板(松开螺钉)检查三个熔断丝是

否完好,如断,请更换熔断丝(必须使用5A熔断丝)。

3、在使用中,如出现电机带不动,(即电机转动,而推动座不上升),可打开动力柜后盖,适当调整电机位臵,使三角皮带张紧,即可正常运转。

4、使用完毕,请将立柱、档圈、下托盘、推土板等擦干净,套上防尘罩,如较长时间不用。可在表面涂上防锈油,以防零件锈蚀。

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1、该箱安放在室内干燥及水平处,周围无强烈振动及腐蚀性、可燃性气体存在。

2、应在供电线路中安装闸刀开关一只,供此箱专用,并用比电源线粗一倍的导线作接地线,以便可靠接地。

3、通电前先检查带电部分对箱壳的冷态绝缘电阻,其阻值应≥1MΩ。

4、将工件或试件放入工作室中,关闭箱门,合上闸刀开关。接通电源后,将控温仪选择盘调整到所需要工作温度的刻度指示上,开启恒温和加热开关,控温仪绿色指示灯亮,此时箱内开始升温。同时可开启鼓风开关,使鼓风机工作。

5、当温度升到所需工作温度时,绿灯灭,红灯亮,箱内加热器停止工作,此时进入恒温状态。由于控温仪与温度计测温点不同,且炉丝加热存在滞后现象,控温仪的设定温度与温度计的显示温度会存在一定温差。待红、绿指示灯交替闪亮半小时后,观察温度计指示值,微调选择盘即能够达到所需要的温度。

6、恒温时,可关闭加热开关只留恒温一组炉丝工作,以免功率过大影响恒温灵敏度。

7、要观察工作室内试品情况,可开启箱门,借箱内玻璃门观察,但箱门以不常开启为宜,以免影响恒温。当温度升到300℃时,开启箱门可能会使玻璃门急剧冷却而破裂。

8、如干燥箱连续工作时,应根据试品要求的情况间隔使用电机,以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9、试品恒温完毕,关闭恒温、加热开关,只留鼓风开关,进行冷却。达到适当温度后,关闭鼓风开关,拉下闸刀开关。

至室温,称取集料重量。

九、用压力过滤器过滤回收瓶中的沥青溶液,由滤纸的增重得出泄露滤液中矿粉质量,也可以用燃烧法。

十、使用完仪器后,应擦拭干净,关机并及时拔掉电源。

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一、称量前应先预热一小时。

二、如果天平未校准或应重新校准时,应先进行天平的校准。三、一般称量方式:

1、称盘空载。

2、按ON/OFF打开显示。

3、显示自检方式,约四秒钟后,显示“0.000g”。

4、将被称物臵于称盘上。

5、显示稳定时,读取称量值。

6、取被称物,显示“0.000g”。

四、使用容器称量:

1、将容器放在称盘上,显示容器的重量。

2、按“TARE”键,去掉容器的重量,显示“0.000g”。

3、将被称物放入容器内,当显示稳定时,读取称量值。

4、取被称物,显示“0.000g”。

五、增量称量:

计量两种以上物质在混合前各自的重量时,可采用增量称量方式。

六、其他称量方式:

差量称量、质量单位的转换、计数称量方式、百分比称量方式、底钩称量等。进行这些操作之前,应先熟悉电子天平的各项功能,然后才能进行具体操作。

七、维护与保养

JD系列多功能电子天平是精密的机、电、仪一体化智能计量仪器,因此必须认真、精心地维护。

1、不得使用尖锐物(如铅笔、圆珠笔等)按键,只能用手按键。

2、注意不要让物体从高处掉落到称盘上,以免损坏称量机构。

3、不要长时间地将天平暴露在高温或粉尘的环境下。

4、天平用完后,最好将其用罩子罩上,以防灰尘侵入。

5、保持天平清洁、干燥。

清洗时应注意的事项:

〃清洁前,应先将电源拔下。

〃不得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如肥皂)进行清洗。

〃清洁时,注意不要让水滴进天平内。

〃清洁完用干净不掉毛的软布将天平仔细擦干。

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按开机键,液晶显示全部字符,接着显示版本号及天平最大量程,然后显示0.0g,下面即可进入正常称量工作。(为保证称量稳定,天平英开机通电预热15分钟后称量)。

2、称量:当秤盘上放臵荷载时,液晶显示窗口左下角小圈出现就表示已稳定,可以读数。

3、去皮:按去皮建,天平示值为0.0g,当称盘上放上皮重时,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一下去皮键,显示值变为0.0g,线面在称量,显示为净重。如果按去皮键显示0.0g后,拿掉荷载,显示荷载的负值,再按一下去皮键,显示回零值。

4、校准:为读数精确,进行校准。在校准之前,天平通电时间不少于15分钟。

步骤:a.空称,显示0.0g或按去皮键显示0.0g,按住转换键2秒后显示所需放臵砝码的重量。

b.在看到所需砝码的重量在闪烁时放臵标准砝码:(砝码精度误差为1/3天平分度值,出厂时百分之一天平配备)c.天平显示“------”,校正完毕后显示加载的砝码重量值,表示校正完毕,此时取下砝码,等待天平显示零点,再将校正砝码加载,观察是否有误差,如有误差再重新校正。

5、维护与保养

电子天平是精密的机、电、仪一体化智能计量仪器,因此必须认真、精心地维护。

1、不得使用尖锐物(如铅笔、圆珠笔等)按键,只能用手按键。

2、注意不要让物体从高处掉落到称盘上,以免损坏称量机构。

3、不要长时间地将天平暴露在高温或粉尘的环境下。

4、天平用完后,最好将其用罩子罩上,以防灰尘侵入。

5、保持天平清洁、干燥。

DYE300型电液式压力机操作规程

1.检查各部分连线,接通电源。

2.依次打开工控机、打印机、显示器、各电源开关。3.设臵好各项参数,准备试验。4.把试样放入压头内。

5.打开送油阀,活塞上升,开始试验。完成后,活塞自动下降以便更换试样,并在控制面板上显示试样的结果。

6.做完一组试验后,控制面板上表格显示整组数据及计算结果。7.试验结束后,清理仪器,关闭总电源。

光电液塑限测定仪操作规程

一、调节底脚螺母,使工作面水平。

二、接通电源,放上测试土样,再使电磁头吸住圆锥仪,使微分尺垂直于光轴。

三、调节投影物镜,使微分尺影象清晰,在调零线调节按钮,使屏幕上的零线与微分尺零线的影象重合。

四、转动平台升降螺母,当锥尖刚与土面接触,计时指示管亮,如此时处于自动测量状态,则圆锥仪即自由落下,延时5秒,读数指示管亮,且机内蜂鸣器响,提示操作者读取数据,如处于手动测量状态,当锥尖与土面接触时,接触指示管亮,而圆锥不下落,需按手动测量钮,圆锥仪才自由落下,延时5秒,读数指示管亮,且机内蜂鸣器响,可读取数据。

五、读数后,要按复位按钮,以便进行下一次测量。

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1. 在加油口洁净的46#抗磨液压油加入油箱至规定液面高度。2. 接通电源启动电动机。

3. 关闭回油阀,将速度阀手炳逆时针方向拧开供油使活塞升离开缸底。

4. 放好试件,调整丝杆高度,可调至试件离上压板空余1-2mm处。

5. 当试件还未接触到上压板时,可调节速度阀快速上升,当试件接触到上压板后,根据加荷速度适当调节速度阀进行加荷,至试件压碎为止。

6. 试件破碎后,打开挥油阀使活塞回落,清除碎试件后,关闭回油阀,可做下一次试验,打开回油阀时速度一定要慢。

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操作规程

(FBT-5型)

一、操作方法

1、插上单相电源线,并打开电源开关,这时仪器面板显示LL—并闪烁,提示灌水。

2、用漏斗灌水入U形管,等液位快接近光电开关1时,改用滴管滴水,直到LL—停止闪烁并变成相应温度显示为止(温度为室温如显示18℃)。

3、放上水泥试样,按住“测定”按纽,约0.5秒左右,显示板上将显示cd--。然后按“确认”,进入仪器常数输入,这时可以看到所标定的仪器常数K,如果不修改可按住“确定”按纽0.5秒跳过输入,跳过后显示板将显示上次所输入的水泥密度,如果修改水泥的密度,输入方法同前,不输入可按“确认”按纽0.5秒跳过,然后电磁泵自动打开,自动计时,最后显示待测水泥试样的比表面积。

4、按复位键重复下一次试验。

二、保养及注意事项

1、试验前进行漏气检查,发现漏气处理完毕后进行试验。

2、不要将仪器放在光线直射的地方。

3、如果电磁泵抽气速度过快或过慢可用螺丝刀调整仪器后背面圆孔内螺丝,顺时针为减小,逆时针为增大。

4、仪器有较大搬动时或更换水泥品种时必须重新标定仪

器。

5、测定时玻璃管内的水位必须和标定时玻璃客内的水位一致否则必须重新标定仪器。水位的变化将导致结果很大的误差(如增加1滴水,比表面积将增加3-4),因此做完试验后,可用胶塞将玻璃管密封,防止水分蒸发,以保证本仪器的准确性。

水泥胶砂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

一、接通电源。

二、调整零点(调整配重砣,使游砣在“0”位上,主杠杆处于水平)。

三、清除夹具上圆异表面粘着杂物,将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并调整夹具将试件夹紧使主杠杆产生一个仰角(此仰角的大小根据试件的存放天数和操作经验确定)。

四、按动启动按钮,指示灯亮(红),电动机带动丝杆转动,游砣移动加载。当加到一定数值时,试体折断,主杠杆右端定位针压合微动开关,电机停转,即可在主尺刻度上读出抗折强度的数值。

五、按压游砣上的按钮,推动游砣回到“0”位上。

六、试验完毕须关闭电源,使游砣回复到“0”位。

雷氏夹测定仪操作规程

1、雷氏夹弹性要求检验将测定仪上的弦线固定于雷氏夹一指针有根部,另一指针根部挂上300g砝码,在左侧标尺上读数。

2、膨胀值测定:将沸煮箱中取出的带试件雷氏夹放于垫块上,指针朝上,放平后在上端标尺读数,然后计算膨胀值。

3、定期检查左臂架与支架杆的垂直度和各紧固件,是否松动,垫块上不得有锈斑污垢等物。

4、使用完毕后,标尺涂防锈油并妥善保管,避免生锈和碰伤。

雷氏沸煮箱操作和安全规程

一、箱体内加洁净水(深约180mm),将经养护的试饼或雷氏夹放在试饼架或蓖板上,水封槽内充水。

二、接通控制电源,沸煮箱内水应30分钟沸腾,如果大于或小于30min,应相应延长或缩短煮沸时间,再煮沸3小时,加热器应全部停止工作并蜂鸣器鸣响,放水并待试件冷却至室温取出检测。

三、加水温度低于20℃时,可先用手动开关“升温至20℃”,然后停止手动开关,启动“自动”开关即可自控运行。

四、试验完毕,切断电源,并将箱内外清理净洁,去除加热器表面污垢。

五、箱体外壳接地必须安全可靠。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一、用于水泥胶砂制备。

二、制备前,用湿毛巾将搅拌锅与搅拌叶片擦过。

三、将标准砂放入砂筒中,将已准确称量的水、水泥依次倒入锅中,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臵,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加砂。标准砂加完后,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橡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四、注意事项:

1、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2、搅拌锅与搅拌叶片之间的间隙,是指叶片与锅壁最近的距离,应每月检查一次;

3、每次胶砂制备完成后,应仔细清洗搅拌锅与搅拌叶片,擦干后,用机油轻轻涂抹。

第四篇:科技局机关规章制度

科技局机关规章制度

一、学习制度

1、政治、业务学习由机关党支部负责制定学习内容,组织实施。

2、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学习的主要内容为政治、业务、经济、科学、法律等方面知识及上级党委文件和时事政治。

3、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分组学习、科室学习、电化教育等形式,专题辅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也可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相结合。

4、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特殊情况必须向会议主持人请假。认真听取发言,做好个人发言记录,积极参加讨论,撰写学习心得,发表理论文章、信息稿件。

5、在加强政治学习的同时,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鼓励、提倡岗位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

二、会议制度

1、会议形式分为局长办公会议、全体工作人员会议、科务会议等。

2、局长办公会议和全体工作人员会议由局长主持召开或局长委托副局长主持召开;科务会议由科长组织主持召开。

3、局长办公会议由正副局长、纪检组长组成,必要时请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主要研究科技局重要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决定重大事项。

4、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主要研究表决重大事项,贯彻上级指示,布置有关工作。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召开。

5、科务会议,由各科室全体人员参加,必要时邀请分管负责人参加,研究科内事务,贯彻上级指示,布置相关工作。

6、每次会议必须做到议题明确、准备充分、发言有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事项。

三、小车管理制度

1、科技局小车为工作用车,主要用于领导参会、协调、处理公务、招商引资等方面。

2、本单位工作人员县内临时用车或外单位县内临时借车需经分管领导同意。车辆出县需经主要领导同意。

3、车辆维修或购买零配件,需经分管领导审核并报主要领导批准。

4、车辆不用时必须入库,不得私停乱放,更不得停放在街道及娱乐场所门前。

5、驾驶员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开文明车,坚持安全行车,严禁酒后驾驶。平时要加强对车辆的日常保养,保持车辆清洁卫生,节约用油,节省材耗。

6、驾驶员要自觉遵守上、下班作息制度。不出车要坚守在办公室岗位上,以保证领导或其它公务应急用车。

四、公务接待制度

1、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接待工作的规定,本着“热情、周到、适当、节俭”的原则,做好接待工作。

2、公务接待由单位领导交办公室具体安排,接待标准

按有关规定执行,并由办公室同志到场人员在菜单上注明招待的事由和来宾情况,签上经办人姓名、日期。

3、内设科室工作餐等内部接待活动,从严控制,并事先由科室负责人请示分管领导同意,由办公室到场人员在菜单上签字。

4、就餐地点应体现本地特色,相对集中,防止过散。来宾的住宿、娱乐、礼品等原则上不予安排。特殊情况,需经单位主要领导同意。

五、采购制度

1、科室所需办公用品均应由各科室书面提出申请,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报主要领导批准,由办公室统一采购。

2、单位办公用品,由办公室提出,分管领导审核报主要领导批准后由办公室采购。

3、大件物品采购,由办公室会同县政府采购中心招标办理,并负责督促厂商履行售后服务。

4、办公室对所采购物品的质量和数量负责。

六、财务制度

1、坚持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会计法》等财务制度。

2、财会人员应加强本单位的经费管理,及时为领导提供相关数据,分析财务状况,提出财务建议,当好财务参谋。

3、财会人员要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对需报销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核,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单据,不予报销,并向当事人解释说明。发票由经手人签字并注明事由,大额开支报经主要领导同意,经分管领导审批后报销。

4、因公借款,应及时报销结清。个人家庭困难不属借款范围。

七、机关公物管理制度

1、凡新购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时间达一年以上的物品,均列入固定资产。

2、各科室如需购买属于固定资产的公物,需事先填报采购申请单报分管领导后提请单位主要领导批准或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后,由办公室会同县采购中心统一办理。

3、各科室购买使用的固定资产,由财务人员核对后记入固定资产帐,并登记固定资产清单。

4、由各科室确定专人妥善使用并保管好固定资产,不得损坏和丢失,未经单位主要领导批准,不得转移使用或外借。

5、各科室要不定期地检查固定资产、公物保管使用情况,每年末将组织人员进行检查。

第五篇:司法所各项规章制度

司法所各项规章制度汇编

一、所务管理部分.........................................................................................................................................4

(一)司法所工作职能.................................................................................................................................4

(二)司法所服务社会承诺.........................................................................................................................4

(三)岗位目标责任制度.............................................................................................................................4

(四)司法所长工作职责.............................................................................................................................5

(五)司法所工作人员守则.........................................................................................................................5

(六)司法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6

(七)内部管理制度.....................................................................................................................................7

(八)诚信制度.............................................................................................................................................7

(九)廉洁自律制度.....................................................................................................................................7

(十)请示报告制度.....................................................................................................................................8

(十一)群众监督制度.................................................................................................................................8

(十二)登记、统计、检查和档案管理制度.............................................................................................8

二、业务管理部分.........................................................................................................................................9

(一)政治业务学习制度.............................................................................................................................9

(二)业务考核评比制度.............................................................................................................................9

(三)业务例会制度.....................................................................................................................................9

(四)人民调解...........................................................................................................................................10

1、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10

2、人民调解委员会纪律.............................................................................................................................10

3、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岗位职责.............................................................................................................10

4、人民调解员岗位职责.............................................................................................................................11

5、人民调解员工作纪律.............................................................................................................................11

6、调解人员守则.........................................................................................................................................11

7、调解民间纠纷应遵守的原则.................................................................................................................12

8、目标管理制度.........................................................................................................................................12

9、民间纠纷调处回避制度.........................................................................................................................12

10、人民调解员岗位责任制度...................................................................................................................12

1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13

12、工作会议制度.......................................................................................................................................14

13、业务学习制度.......................................................................................................................................14

14、调解纠纷登记制度...............................................................................................................................14

15、报表统计、报送制度...........................................................................................................................15

16、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报告制度...............................................................................................................15

17、人民调解回访制度...............................................................................................................................15

18、档案管理制度.......................................................................................................................................16

19、考核奖惩制度.......................................................................................................................................16 20、信息反馈制度.......................................................................................................................................16

21、检查考核制度.......................................................................................................................................17

22、分析研判制度.......................................................................................................................................17

23、人民调解案卷定期评比和“一案一补”制度...................................................................................17

(五)社区矫正...........................................................................................................................................17

1、工作例会制度.........................................................................................................................................17

2、学习培训制度.........................................................................................................................................18

3、信息报送制度.........................................................................................................................................18 1

4、统计分析制度.........................................................................................................................................18

5、社区矫正工作考核奖惩制度.................................................................................................................18

6、档案管理制度.........................................................................................................................................19

7、执法考评制度.........................................................................................................................................19

8、执法公开制度.........................................................................................................................................19

9、监督检查制度.........................................................................................................................................19

10、社会保障制度.......................................................................................................................................20

11、请示报告制度.......................................................................................................................................20

12、保密制度...............................................................................................................................................21

1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22

14、走访制度...............................................................................................................................................22

15、个案矫正制度.......................................................................................................................................23

16、解矫制度...............................................................................................................................................23

17、联席会议制度.......................................................................................................................................23

18、衔接制度...............................................................................................................................................24

19、责任追究制度.......................................................................................................................................24 20、报到制度...............................................................................................................................................24

21、宣告制度...............................................................................................................................................24

22、监护制度...............................................................................................................................................25

23、教育学习制度.......................................................................................................................................25

24、公益劳动制度.......................................................................................................................................25

25、定期汇报制度.......................................................................................................................................26

26、迁居制度...............................................................................................................................................26

27、外出请销假制度...................................................................................................................................27

28、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制度.......................................................................................................................27

(六)安置帮教工作...................................................................................................................................27

1、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27

2、安置帮教工作纪律.................................................................................................................................28

3、例会制度.................................................................................................................................................28

4、学习制度.................................................................................................................................................29

5、信息反馈制度.........................................................................................................................................29

6、检查考核制度.........................................................................................................................................30

7、协调配合制度.........................................................................................................................................30

8、统计报告制度.........................................................................................................................................31

9、报到登记制度.........................................................................................................................................31

10、帮教责任制度.......................................................................................................................................31

11、定期考察回访制度...............................................................................................................................32

12、谈心谈话制度.......................................................................................................................................32

13、档案管理制度.......................................................................................................................................32

14、回访制度...............................................................................................................................................33

15、帮教管理制度.......................................................................................................................................33

16、解除帮教制度.......................................................................................................................................34

(七)基层法律服务...................................................................................................................................34

1、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34

2、法律服务所主任岗位责任制.................................................................................................................35

3、基层法律工作者守则.............................................................................................................................35

4、法律服务所工作纪律.............................................................................................................................36

5、法律服务工作者纪律.............................................................................................................................36

6、法律服务所工作原则和纪律.................................................................................................................36

7、基层法律工作者文明公约.....................................................................................................................37

8、政治业务学习制度.................................................................................................................................37 2

9、收结案件登记制度.................................................................................................................................37

10、法律服务所承诺制度...........................................................................................................................38

11、法律服务所政务公开制度...................................................................................................................38

12、法律服务所首问负责制度...................................................................................................................39

13、过错赔偿制度.......................................................................................................................................39

14、利益冲突审查制度...............................................................................................................................40

15、档案管理制度.......................................................................................................................................41

16、收费管理监督制度...............................................................................................................................42

17、财务管理制度.......................................................................................................................................43 附件:...........................................................................................................................................................44 乡镇法律服务所章程...................................................................................................................................44 基层法律服务所财务管理规定...................................................................................................................48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法律服务收费办法》的通知...........................................................48

一、所务管理部分

(一)司法所工作职能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培训调解人员,参与调解重大、疑难、复杂民间纠纷;

2、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

3、指导和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参与法律援助工作;

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和建议;

7、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街道办事处)交给的其它任务

(二)司法所服务社会承诺

1、接待当事人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态度和蔼、热情周到,耐心解答当事人提出的法律疑难,热心搞好法律服务。

2、坚持依法办案、办证,严禁诱使当事人、证人或相关人员制造、提供伪证、作虚假陈述或改变、毁坏、隐藏证据等行为发生,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3、实行办事制度和服务收费标准两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4、不无故托廷、玩忽职守或草率处理所受理的法律事务,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负相应的赔偿责任。

5、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严守职业道德,严禁泄漏国家机密,严格为当事人保守案件中有关个人隐私或不公开的事项。

(三)岗位目标责任制度

1、司法所要在县(市)司法局和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2、司法所实行所长负责制,组织搞好所在党委、政府、综治办交办的各项工作。

3、司法所要通过履行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律教育三大职能,运用法律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等方法,维护基层稳定、保障市场经济发展、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进程。

4、司法所要把各项业务指标和其他主要工作,逐项分解落实到人,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责任制。

5、司法所要定期组织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干警业务素质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6、司法所干警要按照上级要求,实行岗位责任制,尽职尽责,积极工作,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7、对岗位责任制要定期检查评比,实行奖优罚劣。

(四)司法所长工作职责

1、所长对司法所工作全面负责。搞好规范化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及时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工作人员各负其责,配合所长做好各项工作。

2、指导人员调解工作。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全部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委会要达到“六统一”、“五有”和“四落实”,调解纠纷成功率达到95%以上。

3、指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基层法律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做到无违纪、无投诉。

4、积极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刑释解教、社区服刑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5、抓好调解中心日常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参与调解疑难纠纷,接受、处理有关人民调解工作的来信、来访。

6、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积极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当好法律顾问,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参与信访工作。

7、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民主法制示范村”和“法律进社区”活动为载体,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8、按照司法所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应承担的职责,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五)司法所工作人员守则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地在政治、思想上与党中 5

央保持一致。

2、坚持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坚持方便人民群众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服务的指导思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办事,主持公道,坚决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热爱本职工作,热心为群众服务,办事认真,讲求实效,坚持原则,遵守职业道德。不压制、侮辱当事人,不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4、勤政廉洁,克己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徇私情,不搞特权,不假公济私,不以权谋私,不吃请受礼,不滥用职权打击报复。

5、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和当事人的隐私。

6、积极参加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本所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及时收集和反馈工作信息,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7、服从组织,尊重领导,谦虚谨慎,团结同志,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8、加强组织纪律,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坚持请示汇报和请销假等制度,上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旷工。

(六)司法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1、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扎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3、热爱司法行政工作,忠实于司法行政事业,顾全大局,奋发进取,团结同志,爱岗敬业。

4、忠于职守,依法办事,严格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

5、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6、工作认真负责,办事雷厉风行,讲求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

7、遵守保密法规和保密制度,严守国家机密和工作秘密。

8、注意仪表仪容,执行公务举止端庄,仪表整洁,语言文明。

9、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党规党纪,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自觉克服和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习惯。

10、清正廉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

(七)内部管理制度

1、按时出勤,不迟到、不早退。到外地出差要向上级主管领导请示报告并保持联系。

2、财务管理按要求实行领导审批。财务活动公开透明,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不得私设“小金库”。

3、办公设备由专人负责使用和保管,出现故障及时维护。通讯设备要有通话登记,反对公话私用,提倡长话短说。交通工具要专人使用 和保管,定期保养,及时维修。

4、文字稿件要求字迹工整,内容规范。存档文稿必须使用钢笔,上报的文稿,原则上要求打印。

5、文印要由专人负责,司法所印章与法律服务所印章不能混用。

(八)诚信制度

1、认真贯彻“为民执政,依法行政,科学理政,从严治政”的方针。

2、爱岗敬业,勤政务民,秉公执法,文明服务,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3、严格按照规定行使职权,不得超越业务范围受理案件,不得对当事人作出不负责任的承诺或欺骗性承诺。

4、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公正立场,不得迎合当事人或满足当事人的不正当要求,不得协助或诱导当事人实施非法或欺诈性行为。

5、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开展业务,使基层法律服务做到规范、诚实、守信。

6、维护国格、人格尊严,严守国家秘密,保守工作机密,尊重个人隐私,不得歧视弱势群体。

(九)廉洁自律制度

1、不准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不准参加非法组织和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

2、不准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和受雇于任何人或组织。

3、不准在工作中吃、拿、卡、要和索要、收受当事人的物品、现金和有价证券。

4、不准参与赌博,不准为赌博提供场所或者提供保护。

5、不准在工作日中午和值班时间饮酒。

6、不准到娱乐场所进行不健康的娱乐活动。

7、不准酒后驾车,不准将车辆借给非本单位人员或者无驾驶证人员驾驶。

(十)请示报告制度

1、司法所每月要向县(市)司法局和所在党委、政府汇报一次工作情况。

2、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要及时向地方地方党委、政府报告。对突发性事件和重要紧急信息,要在2小时内上报,并采取必要措施,严防矛盾激化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3、司法所每月要向县(市)司法局汇报矛盾纠纷协议书的履行情况和矛盾纠纷的类项。及时掌握近期矛盾纠纷的特点,有效控制矛盾纠纷的发生。

4、要将全年、半年、季度工作安排和完成情况按时以书面形式向上级主管机关报告,同时报当地党委、政府主管领导。

5、工作中遇到涉及法律和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逐级请示。工作人员向司法所长汇报,司法所长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请示处理办法,不得随意答复和处理。

6、请示报告工作要有详细记载,相关情况必须汇报清楚。对上级的指示要认真记录,及时传达落实。

(十一)群众监督制度

1、司法所的业务职能、承诺和各项制度向社会公开,接受上级主管机关、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

2、设立群众意见箱,公开群众举报电话,对社会各界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认真处理。

3、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社会监督员的建议和意见。

(十二)登记、统计、检查和档案管理制度

1、办理各种业务认真登记,受理事项做好详细记载。

2、所长对所内受理事项定期检查,对不按要求完成和在处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及时纠正。

3、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各种表册、台帐。要求统计数据必须准确,不得弄虚作假,虚报、谎报数据。核对无误后按时上报。

4、所有需要保存的资料、统计报表和处理的各种事项按年限分类存档。按照档案管理要求统一格式进行整理归档。

5、所有档案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各类卷宗完整、准确、齐全。卷宗的装订一律规范、完整,卷宗的文字材料清楚、整洁,使用钢笔或黑色炭素笔填写,打印件与原稿同时存档。

6、有专门档案柜存放档案。档案应该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存放。要做好档案的的防潮、防蛀、防损、放火和防盗措施,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档案保管期限按规定处理。

7、档案管理要规范,借阅档案要严格履行借阅审批手续,并进行登记,密卷要严格借阅范围和时间,不经准许不得私自复印卷宗中的内容,不准随意在档案资料上涂改、勾划。普通卷宗要按时归还。要定期清点,及时清回借出卷宗。

二、业务管理部分

(一)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1、司法所全体干警要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观察、应变能力。

2、业务学习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业务知识为主要内容,每周二、四下午,作为司法所学习时间。

3、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时间每月不少于 小时,学习要有目标,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

4、司法所人员要按时参加上级召开的各种会议和例会。

5、司法所每月召开一次调解委员会、主任会议。由主任汇报当月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解决疑难纠纷的办法,制定预防纠纷的措施,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安排下月工作任务。

6、学习讨论、会议情况要进行考勤、登记。

(二)业务考核评比制度

1、每年年初,根据上级主管机关的工作部署制定业务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

2、采取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根据安排统一进行,日常考核随时进行。

3、考核采取打分方式,与上级主管机关的业务考核计分标准相对应,以得分多少确定考核结果。

4、考核结果定期通报,考核取得较好成绩的给予表扬奖励,对考核存在问题的限期改正。

(三)业务例会制度

1、每半个月举行一次业务例会,特殊情况下随时例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

2、例会由所长主持,全体工作人员参加。根据情况可以邀请上级主管机关领导或相关部门人员。

3、例会就如何解决近期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涉及法律、政策方面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4、例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会议情况上报上级主管机关。

(四)人民调解

1、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调解工作方针。

(2)结合调解工作开展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辖区居民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3)参与基层依法治理,主动配合街道组织居民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企业”、“五好家庭”活动、“法律进社区”活动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4)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掌握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发生的规律,提出工作建议。

(5)做好信息快报工作。对辖区内的重大疑难纠纷,可能激化、恶化、影响全市社会稳定的纠纷苗头,及时按规定报告,不得漏报、瞒报、不报。

(6)积极协助司法所开展刑释解教、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帮教、教育矫正工作,预防重新犯罪。(7)按照调解工作程序、原则和纪律,及时调解已发生的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8)做好调解登记工作。做到认真登记,及时归档。保证各种调解簿表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人民调解委员会纪律

(1)不得徇私舞弊。

(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3)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4)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5)不得接受吃、请、收礼。

3、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岗位职责

(1)负责调委会的全面工作。(2)负责调委会的思想政治工作。

(3)负责调委会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落实工作。

(4)组织调解员抓好矛盾纠纷的预防、调处工作。(5)负责调解员的培训工作。

(6)定期向街道办事处的司法行政机关汇报调解工作情况。(7)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4、人民调解员岗位职责

调解员在调委会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是:(1)做好矛盾纠纷的预防工作。

(2)做好已发生矛盾纠纷的具体调处工作。

(3)做好重大矛盾纠纷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4)做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内勤工作。

(5)做好各种基础资料的整理、上报、存档工作。(6)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5、人民调解员工作纪律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尽职责,秉公处理,不办人情案。

(2)对当事人要热情接待,关心群众疾苦,热心为民排忧解难,不得做有损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事情。(3)不得吃请受礼、徇私舞弊。

(4)保守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未经许可不得对纠纷事实进行刊登报道宣传,不得公开引用内部决定或泄露未经决定的调解意见。(5)不得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6)对正在处理的纠纷在未查明事实之前不得随意表态,不得阻挠当事人的调解申请,不能因调解而无限期地拖延调处,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6、调解人员守则

(1)预防矛盾激化,积极疏导,力排隐患。(2)刻苦钻研业务,丰富知识,善于总结。(3)恪守职业道德,热情接待,保守秘密。

(4)忠于法律事实,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7、调解民间纠纷应遵守的原则

(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

(2)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4)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8、目标管理制度

通过周密的预防和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使矛盾纠纷的发生率逐步降低,不断提高调解成功率。量化人民调解工作目标,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落实人民调解工作,严格实施人民调解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确保人民调解工作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9、民间纠纷调处回避制度

(1)主持民间纠纷的首席调解员,如果是纠纷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自行回避。(2)主持民间纠纷的首席调解员,与纠纷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有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3)当事人认为首席调解员与本纠纷有利害关系,影响纠纷正确处理的,有权申请首席调解员回避。(4)首席调解员是否回避,由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决定。

(5)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决定首席调解员回避时,应另行指派他人主持调解该纠纷。

10、人民调解员岗位责任制度

(1)组织调委会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参与和督促民间纠纷的依法调解。

(2)组织开展本辖区民间纠纷的排查工作,掌握本辖区纠纷重点户、重点人和纠纷苗头。(3)向本村委会、居民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人民调解工作情况和重大纠纷信息。

(4)传达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部门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意见和工作部署等。

(5)组织调委会各项工作制度的实施。

(6)负责调委会报表的审查和有关人民调解文书的档案管理等工作。(7)负责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1)乡镇(场、街道)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每月召开一次排查矛盾纠纷会议。排查的重点和范围: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有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有可能发生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苗头、隐患;群众比较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范围:

①因宅基地、通径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②因私营企业和家庭工业拖欠职工工资的纠纷; ③因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引发的各类民间矛盾纠纷; ④因开发征用土地等引起的纠纷; ⑤其他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2)程序与方法:

①定期排查。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半月组织一次民间矛盾纠纷排查,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及时汇总,经调委会主任签字后于每月20日前报司法所。遇有重大紧急情况随时上报。不得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没有发现问题的,实行“零报告”制度。

②组织矛盾纠纷排查应逐门、逐户、逐人进行摸底排查,掌握纠纷的重点户、重点人,并做好登记,填写排查工作统计表。

③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属于人民调解范围的,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按政策落实调解人员,确保矛盾得到化解,纠纷得到解决;不属于调解范围或调解不了的,及时上报;对不属于人民调解范围、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矛盾纠纷,要做好疏导工作,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各方力量调解、处理,防止矛盾激化和越级访、群体访问题发生;对排查中发现的犯罪线索,立即移交相关部门。

④排查结束要认真总结,并制定出新的防范措施,对矛盾纠纷的处理要实行责任制和查究制。

12、工作会议制度

(1)县(市)局每季度召开一次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社会矛盾调解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总体部署,研究制定加强本地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分析研究辖区社会矛盾纠纷动态,加强调解工作的协调沟通,研究解决跨地区(部门)的相关问题;加强对乡镇(场、街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加强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分析指导和管理;指导“三位一体“大调解成员单位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2)乡镇(场、街道)司法所每月召开一次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集中学习与人民调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研究通报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情况,掌握社会矛盾纠纷动态,每半年进行一次小结,年终进行总结。

(3)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及时应对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人民调解信息员会议,贯彻落实乡镇(场、街道)的各项人民调解措施,每月上报人民调解工作情况,调委会会议要有记录,随时掌握纠纷情况。

13、业务学习制度

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坚持每周人民调解业务学习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民事、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物权法》等;有关开展调解工作的各项法规、工作方法及经验介绍等。

14、调解纠纷登记制度

(1)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应建立统一的纠纷登记薄册,对当事人的自然情况、住址、事由、调解结果要详细记录。

(2)纠纷登记后要对纠纷进行审查,对属于人民调解范围的纠纷,要在稳定事态发展的基础上,告知当事人到有关部门申请处理。(3)调解纠纷登记簿册要由专人管理。

(4)经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矛盾纠纷应于每月5日前汇总后逐级上报上级司法行政机关。

15、报表统计、报送制度

为进一步理顺报表渠道,规范报表行为,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确保数据上报及时、准确、有效。特制定本办法。

(1)本制度所称报表包括月表、季表、年报和其他报表等。(2)报送的报表,必须有单位公章、负责人和填表人签字。

(3)报表填写、报送工作坚持依法、依纪的原则,坚持客观性、真实性、时间性、一致性的原则。(4)月表、季表和年报及其他报表按照规定时间上报,对没有按时上报单位进行通报批评。(5)两次以上迟报视为拒报,拒报两次将责呈单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6)各类报表实行档案化管理,应于次年一月底前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妥善保管。(7)每年基层工作科将对报表的填写、报送、装订归档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16、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报告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人民调解员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对下列情形之一的矛盾纠纷,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以专报形式层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①影响社会稳定,牵涉党政领导较多精力,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矛盾纠纷; ②可能导致突发性事件或激化为刑事案件的重大纠纷; ③涉及人数较多,易引发群体性上访闹事的重大纠纷; ④严重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疑难矛盾纠纷; ⑤可能危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纠纷线索或苗头; ⑥自杀事件。

(2)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处结束后2日内填写《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处情况报告表》,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

17、人民调解回访制度

(1)在纠纷调解处理一个月内及时对当事人进行回访,掌握情况妥善处理;(2)回访采取家访、座谈、谈心等形式,及时发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对达成协议的纠纷,定期召集双方当事人见面,教育双方当事人消除隔阂,互相帮助;

(4)对未达成协议的纠纷,不得干涉当事人诉讼,教育当事人要依法办事,避免矛盾激化;(5)建立回访登记簿,认真记录,存档备查;

(6)回访时要对双方当事人耐心细致,不得与当事人发生冲突。

18、档案管理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民间纠纷必须建立相应的调解文书,调解文书包括调解申请书、民间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调解文书包括调解申请书、以及调委会受理调解未成功的纠纷的处理意见及各种证明材料等。

(2)文书档案必须由专人建立和管理。

(3)借阅文书档案必须严格履行借阅手续,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文书档案要注意保密,一般不予借阅。(4)村(居)调委会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必须经司法所负责指导管理人员审核。

(5)不需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必须写《民间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按时间先后顺序或纠纷类别及编号一年一装订,年终归档。

(6)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文书档案要求一事一卷,装订成册。一般保管期为三年。

19、考核奖惩制度

对人民调解工作人员履行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因失职导致矛盾纠纷激化的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给予相应的处罚;对工作成绩突出、年内未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20、信息反馈制度

(1)搞好纠纷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反馈是防止民间纠纷发生转化、激化的有效方法,应高度重视信息的反馈工作。

(2)村(居)应按照10户居民设1名人民调解信息员的原则,积极组织思想觉悟高、办事公道、热心调解工作的居民参加人民调解工作,形成调解网络和信息网络,防止各种矛盾纠纷的发生。(3)人民调解信息员发现的信息应及时报本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信息情况及时调解并层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4)对因工作疏忽、隐匿信息不报达成纠纷转化、激化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21、检查考核制度

(1)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定期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2)乡镇(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每月定期组织对村、居的人民调解工作进行检查、查漏补缺、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3)村、居人民调解组织要认真接受乡镇(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的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不断巩固人民调解工作成效。

22、分析研判制度

(1)乡镇(场、街道)每月定期对排查、调解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分析。对调解的重大矛盾纠纷、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牵涉面广的复杂疑难纠纷和可能引发治安案件、民转刑案件的矛盾纠纷,制定可行预防的措施。

(2)县(市)每季对辖区民间纠纷的类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影响等进行分析研判,对纠纷发生率、纠纷的类型、纠纷主体、纠纷的动向等进行预测。

(3)结合辖区纠纷特点,对容易闹纠纷的“重点人”、“重点户”、是非多的村(居)采取典型案例,图片展览,巡回展出,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对纠纷进行预防,对因生活贫困或无业人员采取的就业培训、帮困扶助等减少矛盾纠纷。

(4)结合村(居)易发矛盾纠纷,制定相关村规民约,给党委政府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建议。

23、人民调解案卷定期评比和“一案一补”制度

(五)社区矫正

1、工作例会制度

(1)县(市)、街道(乡镇、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每月至少组织召开一次矫正工作例会,遇有重大事宜随时召开。

(2)例会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组织交流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拟定社区矫正重大问题解决方案,指导、检查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

2、学习培训制度

(1)社区矫正组织应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教育管理水平。(2)培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

(3)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学习培训可采取集中、以会带训,参观考核等多种形式。

(4)培训工作由各级社区矫正组织分级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者每年接受培训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培训情况作为社区矫正工作者考核的依据。

3、信息报送制度

要加强信息交流与报送工作,坚持客观性、实效性的原则,收集、整理本地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重要活动及典型案例等信息情况,及时逐级报送。

4、统计分析制度

(1)各级社区矫正组织应按照社区矫正统计工作规定,按时、准确填写统计数字,并按有关规定程序审签报告。

(2)定期对统计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3)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要逐人建档,将其犯罪情况、改造表现、家庭成员、社会关系、接受教育、参加公益劳动、考察鉴定等情况记入档案。建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和统计数据分析,要保证真实、准确,不得拒报、错报、漏报、虚报和瞒报。

5、社区矫正工作考核奖惩制度

社区矫正工作列入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内容,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将及时予以奖励,对因工作渎职或失误而引起的重大事件的,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档案管理制度

(1)各级社区矫正组织应按照规定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档案和矫正工作档案。社区服刑人员档案要一人一档,单独立卷,分类管理,指定专人保管。县(市)司法局和有条件的司法所应当对社区服刑人员档案实行微机化管理。

(2)社区服刑人员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①生效的法律文书(判决书、裁定书、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假释证明书、执行通知书等); ②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表; ③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方案;

④社区矫正宣告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⑤社区服刑人员阶段考核材料;

⑥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教育、公益劳动、走访、谈话的原始记录; ⑦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假审批表、迁居审批表、外出就业审批表; ⑧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情况登记表和相关材料; ⑨社区服刑人员每月思想汇报;⑩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矫正活动的材料; ⑾协助监督管理协议书;

⑿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社区矫正期满审批表,依法解除监督管理和社区矫正期满宣告书; ⒀其他应当存档的材料。

(3)矫正工作档案包括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组成人员、工作计划、工作进展情况及其他重要资料。

7、执法考评制度

8、执法公开制度

9、监督检查制度

(1)社区矫正工作监督主要有法律监督、矫正组织内部监督、社会监督等形式。

(2)检察机关应对社区矫正工作予以监督,发现矫正工作中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3)社区服刑人员受到非法待遇或矫正组织未按法律规定的刑罚内容执行刑罚的,社区服刑人员有权向当地检察机关检举反映,向上级司法机关提出申诉。

(4)上级社区矫正组织应定期检查、指导、监督下级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同级社区矫正组织内部应加强相互监督,发现有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督促其改正。

(5)社区矫正组织应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其职责范围、工作程序、有关制度等,接受社会监督。(6)社区矫正组织可从有关部门、知名人士、离退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亲属等聘请执法监督员。(7)社区矫正组织应及时处理社区服刑人员或群众的举报、投诉,并反馈处理结果。(8)举报、投诉和处理结果应登记归档,并报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10、社会保障制度

社区服刑人员家庭经济困难符合条件的,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社区居委会应向民政部门提供有关材料,经民政部门审核批准,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11、请示报告制度

(1)社区矫正请示报告应坚持准确、及时和逐级请示报告的原则。(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请示:

①社区矫正执行过程中,出现法律、行政法规和自治区、地区社区矫正规范性文件及其配套制度与现行规定有所冲突的事项;

②社区矫正执行过程中,对法律、行政法规和自治区、地区社区矫正规范性文件及其配套制度规定的问题理解不清、把握不准的事项;

③社区矫正执行过程中,出现与法律、行政法规和自治区、地区社区矫正规范性文件及其配套制度尚未明确规定的重大事项;

④组织安排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居住地乡镇(场、街道)辖区范围以外的社会活动或接受媒体采访的; ⑤其他应当请示的社区矫正重大事项。(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报告:

①社区服刑人员正在实施犯罪或有明显违法犯罪苗头的; ②社区服刑人员非正常死亡的;

③社区服刑人员参与上访、游行、示威活动的; ④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 ⑤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被行政拘留的;

⑥社区服刑人员擅自离开居住地监管范围导致脱管、漏管或下落不明的; ⑦社区服刑人员严重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已经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 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的; ⑨涉及社区矫正其它重大事项的。

(4)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移交、接收、教育矫正报告制度。

①社区服刑人员接收登记后,司法所应将《社区服刑人员登记表》以书面和电子版的形式上报县(市)司法局,县(市)司法局每月3日前(节假日顺延)将上月新接收社区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服刑人员登记表》以书面和电子版的形式上报地区司法局。

②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死亡、外出就业、迁居等事项于每月3日前汇总上报地区司法局。③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重大奖惩,应及时报地区司法局。

(5)各级社区矫正组织请示事项必须以书面形式,按隶属关系逐级请示,不得越级请示。县(市)司法局对司法所请示事项能够答复的,应当在接到请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书面批复;无法答复的,应当在收到请示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地区司法局请示。

(6)报告事项必须在发现或事发后8小时之内逐级上报,具有报告情形第3条第1、2、3项,第4条第2、3项所列举情形的,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并可越级报告。县(市)司法局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地区司法局报告。

(7)各级社区矫正组织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紧急情况,应在报告同级领导小组的同时,向上一级社区矫正组织报告;遇到超越现行规定的事项,必须报上级社区矫正组织批准后方可实施。报告事项原则上以书面形式,重大紧急事项可以先口头报告,并在1小时内补充呈交书面报告。

12、保密制度

(1)社区矫正工作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内部文件、资料不得擅自公开。

(2)社区矫正组织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宣传报道应征得本人同意,尊重个人隐私,依法维护其合同权益,宣传报道的有关内容未经批准,不得上网。

(3)确需宣传的社区矫正信息,如:反映社区矫正工作进展情况,具有推广借鉴价值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活动等内容,要严格遵守政法工作宣传的有关规定,以正面宣传为主,力求客观真实,注重社会效果。

(4)违反保密规定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

(1)各级社区矫正办公室应针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社区矫正办公室应针对社区社区服刑人员已经或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死亡、脱管失控,正在或可能发生的行凶、闹事、自杀及其它违法犯罪活动等突发情况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3)地区、县(市)社区矫正办公室应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导辖区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的处置、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14、走访制度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根据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定期到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居住地的社区(村)或工作单位,向有关人员及当地群众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走访的具体要求:

(1)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每月至少与社区服刑人员见面一次,对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矫正情况进行实地走访。

(2)节假日及其他重点时期,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及时走访,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情况。(3)社区社区服刑人员受到奖惩、有重大思想问题或出现其他特殊情况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及时走访。

(4)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走访情况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和矫正措施,增强矫正的针对性。司法所每月至少走访一次社区服刑人员,主要是走访其家庭、单位或居(村)委会,了解掌握社区服刑 22

人员情况。元旦、春节、五一节、国庆等重点时段;社区服刑人员受惩处、有重大思想问题或者出现其他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及时走访。必要时,司法所可以用电话或其他形式询问了解情况。

15、个案矫正制度

(1)司法所应针对每名社区服刑人员成立专门的矫正小组,指定责任人,实施矫正方案,矫正其犯罪意识。

(2)司法所应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需求,结合犯罪类型、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现实表现等找准症结,制定矫正个案。

(3)司法所、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应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社区服刑人员个案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6、解矫制度

(1)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要在矫正期满前30日,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表现,写出书面鉴定材料,报县(市)社区矫正机构审批后,在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当日,以一定的形式宣布对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

(2)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司法所应在其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前30日,写出书面鉴定材料(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需附指定医院的病情证明),经县(市)社矫办审核后,报原批准机关。

(3)社区服刑人员死亡的,由相关医院出具死亡证明,司法所填写《社区服刑人员死亡情况登记表》,与医院死亡证明一同存档;社区服刑人员非正常死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办理。假释或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死亡的,司法所应在社区服刑人员死亡后7日内,将社区服刑人员死亡情况书面通知原关押单位,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4)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社区服刑人员被撤销假释、撤销缓刑、因重新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惩处的,司法所应在社区服刑人员收监当日,在社区服刑人员所在社区内以一定形式,公布对其解除矫正。

17、联席会议制度

由各级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召集,各成员单位参加的工作例会,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社区矫正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相应工作措施或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研究解决工作 23

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各级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定期开会,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研究、制定本地社区矫正工作的规划,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18、衔接制度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监狱管理机关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衔接要形成制度,并进一步总结完善。

19、责任追究制度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恪尽职守。因工作人员失职导致社区服刑人员擅自离开所在地域、出现脱管、漏管,甚至重新犯罪等情形,要实行责任追查,追究其行政乃至刑事责任。

20、报到制度

(1)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在法律文书生效7日内,或自出监之日起7日内,到长期固定居住地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如实汇报家庭情况等。

(2)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设定编号,填写《社区服刑人员登记表》,发放《社区服刑人员须知》,对其宣读社区服刑人员行为规范,责令其严格遵守。

(3)社区服刑人员每周一次电话向司法所报到,汇报其所在位置及上周活动情况、思想状况。(4)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并汇报情况;监外执行罪犯视身体状况,可以委托监护人或近亲属以书面形式汇报情况。

21、宣告制度

(1)司法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应当及时向社区服刑人员宣告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2)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22、监护制度

(1)司法所要在社区服刑人员报到后20日内,对其单位、家庭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确定社区服刑人员的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2)监护人的条件

①必须是社区服刑人员的直系亲属或好友。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群众反映良好。③愿意承担监管义务和相应的监管责任。④具有监管能力和相应的身体条件。(3)监护人的基本职责

①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其遵守社区矫正规定。②随时与社区服刑人员保持联系,掌握其动态和基本情况。

③每月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司法所反映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情况。遇有特殊或紧急情况应及时反映。

23、教育学习制度

(1)司法所根据实际情况,每月至少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或活动,要有学习内容、学习计划或活动资料。

(2)社区矫正工作者要运用各种有效教育手段,促使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3)社区矫正工作者应当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犯罪原因、恶习程度及其思想、行为、心理特征,因人施教、注重实效。

(4)社区矫正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入矫教育;个案矫正;思想文化及职业技术教育;心理矫正;解矫教育等。

24、公益劳动制度

(1)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每人每月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2)公益劳动内容为无偿参加非营利性机构、社团的服务活动或者社会(社区)公共服务,具体项目由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地司法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置。设置原则为:符合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便于监督检查。

(3)司法所应当与公益劳动单位签订公益劳动协议,并在相关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对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情况进行记载考核。

(4)公益劳动可以由司法所组织集中进行,也可由社区服刑人员自行前往公益劳动地点劳动。

25、定期汇报制度

(1)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

(2)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3)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4)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特定区域、场所、从事特定活动,应当按及时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入特定区域、场所、从事特定活动。

26、迁居制度

社区服刑人员迁居,必须报告司法所,并经县(市)司法局批准后,由司法所转交公安派出所按规定办理。

迁居的程序和要求:

(1)社区服刑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由其本人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监护人、居委会出具证明,社区服刑人员填写社区服刑人员迁居审批表。

(2)司法所签署意见后,出具社区服刑人员的表现材料及意见,与社区服刑人员的申请一并交到居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新居住地司法行政机关意见后作出决定。

(3)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27、外出请销假制度

(1)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必须逐级请假,并填写《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假审批表》,经批准后,方可外出。

(2)经县(市)司法局审核批准外出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应发给外出证明。社区服刑人员返回时,必须立即报告并销假,同时将证明交回司法所。

(3)司法所应将社区服刑人员销假情况及时报县(市)司法局,未按时销假或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在区域的社区服刑人员,按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及有关规定处理。

28、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制度

(1)社区服刑人员自到司法所报到登记之日起,即开始纳入考核范围。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登记的,自规定期限届满第二日起,由司法所即开始对其考核。

(2)社区服刑人员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日常主要考核内容:遵守基本制度(如迁居、外出请假销假等制度)、报到、思想汇报、公益劳动及学习等内容。

(3)司法所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考核小结。每月底依据当月的考核结果,结合社区服刑人员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按一定比例择优评出表扬和积极分子。(4)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考核奖惩的批准权限为:

表扬、物质奖励及警告由司法所提议,报县(市)司法局审核批准。

减刑、收监、撤销假释、撤销缓刑,由司法所提议,经县(市)司法局和检察机关审核,报原判决、裁定、决定机关裁定或决定。

(六)安置帮教工作

1、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负责本乡镇(场、街道)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日常指导和管理。

(2)组织安置帮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贯彻上级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方针、27

政策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指示、决议,部署本乡镇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协调处理安置帮教工作中重大问题。

(3)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安置帮教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根据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制定本乡镇安置帮教工作规划,协调各部门和单位落实各项措施,拟定安置帮教重大问题解决方案,指导、检查安置帮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4)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安置帮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遇有紧急情况要边处置边报告。

(5)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向上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报告工作。

2、安置帮教工作纪律

(1)不得泄露刑释解教人员的隐私;(2)不得歧视刑释解教人员;(3)不得吃请受礼;(4)不得侮辱刑释解教人员;(5)不得处罚刑释解教人员;

(6)认真、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安置帮教工作具体情况,不得漏报、虚报、瞒报;(7)在接待、安置、处理刑释解教人员的工作中,不得凭个人意志和个人感情办事。

3、例会制度

(1)县(市)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每年召开1至2次帮教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传达贯彻上级安置帮教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制订安置帮教工作计划,对安置帮教工作进行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讨论决定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事项。

(2)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刑释解教人员安帮办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会议(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辖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接茬帮教等事宜,掌握工作动态。每半年进行一次小结,年终进行总结。

(3)村(居)帮教小组应及时对应工作,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学习工作例会,贯彻落实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各项帮教措施,每月通报帮教对象的工作、生活情况和近期主要表现,并做好会议记录。

4、学习制度

(1)县(市)安帮办每年要按照制订的工作计划,至少组织一次辖区安置帮教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培训,每半年要到各基层帮教办业务指导与检查不小于1次、督促,确保安帮工作任务完成。(2)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帮教办每月组织一次辖区内安置帮教小组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掌握帮教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工作动态,提高帮教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3)帮教小组定期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时事政治以及涉及安置帮教方面的有关政策与规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从而防止和减少重新犯罪。

(4)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

一、两门实用技术,检验其学习效果,并将考试成绩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就业参考。

5、信息反馈制度

(1)各级安置帮教组织对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和要求,要及时传达到下一级;对于基层的具体工作情况,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以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村(社区)帮教小组应在本村(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一个月内,把帮教工作落实到人,及时掌握其基本情况并填报有关表格,做好跟踪帮教。指定一名责任人(可以兼任)为帮教信息联络员,负责做好各帮教小组上传下达信息报送工作。

(3)村(社区)帮教小组对帮教对象中出现的人党、入团、提职、见义勇为等进步表现或出现重新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向街道帮教办汇报,街道帮教办也应将情况及时整成资料向上级汇报。(4)各乡镇(场、街道办)帮教组织要及时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就业出路、后续改造等 29

情况,针对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和村(社区)反馈的信息,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帮助居委帮教小组开展帮教工作。

(5)县(市)安帮办应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定期检查,及时掌握辖区安置帮教工作开展情况,把帮教工作先进事例与典型情况、存在问题,以《简报》形式,每季度不小于1次将信息通报成员单位和乡镇(场、街道办)帮教组织,并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地区安帮办。

6、检查考核制度

(1)县(市)安帮办每年对辖区安置帮教工作检查不少于2次;乡镇(场、街道办事处)每季度对各村居(社区)居委会安置帮教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查漏补缺,对工作不到位的村居(社区)居委会限期整改。(2)检查考核内容:

①机构是否健全,协调作用发挥如何; ②制度是否完善,具体落实怎样;

③档案材料是否齐全,记录是否清楚完整,是否按要求建立“一人一档”; ④与相关部门配合是否紧密,具体作用发挥如何;

⑤安置帮教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有何新的做法和典型事例。

(3)每年年终通报一次检查结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并作为乡镇(场、街道办事处)综合治理工作实绩考评的重要依据。

7、协调配合制度

主动与公安派出所配合,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管理,制订落实帮教措施;配合监狱、劳教所做好服刑犯人家属思想教育工作和回归社会的衔接管理;协同公安、民政、劳动、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做好回归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工作;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创办过渡性安置经济实体,解决回归人员暂时无业可就的困难;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

8、统计报告制度

(1)县(市)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应在每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将按照司法部统计报表内容要求,分别上报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开展情况。

(2)乡镇(场、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按照上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的具体要求逐级上报。(3)报表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按时上报。

9、报到登记制度

(1)县(市)司法局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收到《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后,应当在7日内通知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安置帮教工作站。(2)安置帮教工作站接到通知后,应当在3日内通知刑释解教人员所在村(社区)居委会安置帮教工作小组及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并动员家属尽可能亲自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必要时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可与家属随同前往。

(3)对监所部门派人送回住地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人员应主动与公安派出所联系,尽快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联防联帮措施。

(4)安置帮教工作站在刑释解教人员回到原籍后五日内,应详细掌握其服刑在教期间的情况,记录在案,填表归档,签订安置帮教工作责任书。

(5)对有重新犯罪可能,监所部门通知并派人送回的刑释解教人员情况的掌握不能超过3日,登记为重点帮教对象。

(6)协助和督促刑释解教人员在7日内到原户籍所在地办理入户手续。

(7)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不到公安派出所报到入户,时间超过20日的,应在耐心动员的同时,必须向户籍所在地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10、帮教责任制度

(1)司法所组织社区帮教小组与帮教对象签订《帮教合同书》,做到帮教人员落实,帮教对象落实,帮教工作落实;

(2)对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教人员的接茬帮教期限分别为五年、三年,届满后司法所会同帮教小 31

组对帮教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鉴定;

(3)帮教期间帮教对象如有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帮教小组应及时层报乡镇(场、街道办)和县(市)安帮办,由县(市)安帮办报请相关部门从重处理。

11、定期考察回访制度

(1)帮教小组应每月对帮教对象进行谈话并将谈话笔录存档。

(2)司法所要每季度会同帮教小组对帮教对象进行考察,考察情况记录存档;

(3)县(市)安帮办每半年要组织力量进行回访考察,年终将本地安置帮教工作及考核情况汇总上报。

12、谈心谈话制度

(1)村(社区)安置帮教小组每季度找刑释解教人员谈心一次,了解他们的思想转变、生产劳动及生活等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帮教工作。

(2)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安帮办每半年要与安置帮教小组一起召开一次有刑释解教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对安置帮教工作意见建议,了解刑释解教人员情况,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13、档案管理制度

(1)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档案登记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对刑释解教人员统一的联单报表制度要求登记。

(2)县(市)安帮办对本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应在其回家30日内,掌握其基本情况,将释解人员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罪错类型、帮教起止年限、帮教单位等信息录入计算机,建立档案信息库。

(3)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帮教办对所管辖各类释解人员应当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分类造册,建立“一簿一册一表”,即释解人员摸查情况登记簿、释解人员花名册和谈话记录表,建立释解人员档案。有条件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可实行微机化管理,将释解人员信息录入计算机登记档案,并通知其所属村(社区)帮教小组或原工作单位一道做好安置帮教准备工作,及时办理到期解除帮教人员档案清理工作。

(4)村(社区)居委会应成立由其家属、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片区民警组成的“三帮一” 32

帮教小组,及时跟进帮教工作和完善谈话等资料手册,做好谈话记录并纳入帮教管理范围。

5、各级安帮办对辖区刑释解教人员出狱(所)按照有关规定,一律实行五、三年档案登记管理制度。

6、刑释解教人员的资料保存期一般为十年。到期销毁,应报上级有关部门核准。

7、县(市)、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帮教组织收发有关文件、名册、资料等,要分门别类进行归档。指定专人管理,按存档程序要求作好登记管理工作。

14、回访制度

(1)做到“五必访”,即释解人员生活窘困时必访;婚姻家庭受挫时必访;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必访;有不良反映时必访;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时必访。

(2)及时了解帮教对象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加强法律教育,增强帮教对象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避免重新犯罪。

15、帮教管理制度

(1)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使刑释解教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2)普遍帮教与重点帮教相结合。(3)组织帮教与家庭帮教相结合。

(4)正面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教中帮,帮中教,为刑释解教人员排忧解难。(5)帮教管理要求

各级安置帮教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对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安置帮教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 ①“三个不”: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罪过;

②“四个一样”: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工作上一样信任、生活上一样关心; ③“八清楚”:住址清楚、犯罪性质清楚、释放时间清楚、家庭状况清楚、经济条件清楚、思想动态清楚、处出活动清楚、交往人员清楚;

④“四知道”:知姓名、知住所、知罪错、知工作单位;“五熟悉”:熟悉家庭成员、熟悉社会关系、熟悉现实表现、熟悉从事职业。

⑤对外出务工人员要有专人负责联系,做到底数清、动向明、不脱管、不漏管。

16、解除帮教制度

(1)属于刑满释放的归正人员,帮教期限为五年,属于解除劳教的归正人员,帮教期限为三年,特殊情况除外。

(2)帮教期限届满前,帮教责任人应对归正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考察,提出解除帮教或延长帮教的初步意见,报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安置帮教工作站审核,办理批准手续。

(3)重点帮教对象帮教期限届满,需办理解除帮教手续的,由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安置帮教工作站进行考察,提出初步意见,报县(市)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七)基层法律服务

1、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除不能办理刑事诉讼案件外,几乎可以涉足律师事务所的全部业务范围,具体包括:

(1)应聘担任法律顾问:担任本辖区的乡镇(场、街道)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门、村民委员会、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农村经营承包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个人合伙组织及公民的法律顾问;(2)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

(3)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审查合同、协议、章程等法律文书,参与协商和谈判、参与调解、仲裁活动,申请行政复议,代理合作、担保、分家析产等民事、经济法律事务;(4)主持调解各类纠纷;(5)解答法律咨询;(6)代写法律文书;

(7)协助办理公证:在公证处指导下,协助开展证前服务、办理公证申请、办证过程中的有关事项及证后服务;

(8)办理见证:应当事人的申请,对一些内容单

一、权责明确、标的额小、履行期短的协议或合同给予审查和证明,并监督协议或合同的履行;

(9)协助司法助理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其他有关业务工作。

(10)禁止办理刑事辩护案件,禁止办理公证业务,禁止处理民间纠纷。

2、法律服务所主任岗位责任制

(1)主持本所全面工作。

(2)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所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3)管理指导本所工作,负责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4)做好全所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5)加强调查研究,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改革创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6)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工作,争创先进文明集体。

(7)搞好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和处理工作,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3、基层法律工作者守则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2)坚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方便人民群众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服务的业务指导思想。(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尽职守,秉公执法。

(4)恪守职业职业道德,对当事人要热情接待,竭诚服务。不得压制、侮辱和刁难当事人,不得做有损当事人和顾问单位合法权益的事情。

(5)工作认真负责,讲求质量和效率,注重社会效益。

(6)廉洁服务,克已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得假公济私和以权谋私,不得吃请受贿,不得私自收费和收取额外报酬。

(7)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露案情和当事人的隐私。

(8)工作规章和纪律要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要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要公开,自觉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

(9)努力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10)自觉接受司法行政机关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自觉接受律师事务所和公证处的指导和帮助。

4、法律服务所工作纪律

(1)不得私自接受委托和聘请办理法律业务,不得私自收取报酬和其它费用。(2)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在工作中得知的个人隐私和当事人的不宜公开的情况。(3)出庭代理就遵守审判、仲裁和调解活动的正常程序。

(4)不得进行任何有损乡镇、法律工作者名誉和当事人佥权益的活动。

5、法律服务工作者纪律

(1)不得私立章法。

(2)不得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3)不得对当事人施行中变相施行处罚。(4)不得吃请受礼,徇私舞弊。(5)不得利用职权,打击报告。(6)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6、法律服务所工作原则和纪律

法律服务所办理各项法律服务业务,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实行“有偿服务,适当收费”,并严格遵守以下工作纪律:

(1)文明服务,礼貌待人,不得横蛮无理,刁难群众;

(2)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不得偏听偏信,歪曲事实;

(3)依法办事,忠于职守,不得私立章法,徇私舞弊;

(4)廉洁奉公,不得贪污受贿;

(5)按规定收费,不得随意提高,敲诈勒索;

(6)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得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7)保守国家机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7、基层法律工作者文明公约

(1)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秉公执法;(2)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开拓进取;(3)服从领导、团结协作、讲究效率;(4)态度和蔼、热情接待、服务周到;(5)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接受监督。

8、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全所同志的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适应法律工作者业务发展的需要。

(2)政治学习由所主任根据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要求和国家政治形势要求进行安排。每个法律工作是每年政治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30小时。

(3)敬业、勤业、刻苦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法律知识和服务技能。

(4)业务学习由所主任安排。学习内容、方式,包括参加培训、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每个法律工作者业务学习时间每年不得少于40个小时。

(5)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讨论由承办法律工作者提出建议,或直接由主任或主任授权的法律工作者决定和安排。提交讨论的案件,由承办法律工作者介绍案情并对事实负责,与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6)集体学习时间不得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时应履行请假手续,集中学习均须记录,记录应详实全面。

(7)实行个人学习卡制度,每次学习后,由所主任在学习卡上签字,学习卡纳入注册管理审查范围。

9、收结案件登记制度

(1)法律工作者承办业务,由法律服务所统一接受委托,并按规定收费。(2)法律工作者不得在家中及餐厅、酒楼与当事人接谈。

(3)不得以一般公民身份接受委托参加诉讼、仲裁等法律活动并收取报酬。(4)法律服务所分派或应委托人指名要求受理业务必须遵守下列程序: ①向主任汇报案情或事由并填写《受案通知书》;

②主任审查案情后签单交承办的法律服务工作者; ③承办法律工作者将《受案通知书》交委托人;

④委托人持单向财务交费、登记并办理委托手续,财务未接到主任签字的通知单不办理委托手续。对于办理了委托手续的,应将《法律工作者工作反馈卡》交委托人备填。同时,由委托人在《法律工作者工作反馈卡》(送达回证)上签字,以使备查。

(5)法律工作者办结案件收到判决书、调解书、裁决书等法律文书确定的生效日期顺延五日内填写《结案登记表》并附法律文书交主任签署意见。

(6)法律工作者在办结案件后三个月内按立卷规定整理文件材料,装订成册,附《法律工作者工作反馈卡》或“法律工作者工作反馈卡送达回证”及经主任签署意见的结案登记表交档案管理人员归档。没有《法律工作者工作反馈卡》或“法律工作者工作反馈卡送达回证”及经主任签署的《结案登记表》或立卷不符合规定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予接收。

(7)主任外出或不能主持工作时,由其授权的法律工作者负责检查签署受案通知单或结案登记表。

10、法律服务所承诺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2)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自觉维护法律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3)态度和蔼,谈吐文明,端庄大方,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4)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5)严格执行“六条禁令”,不对当事人或顾客吃、拿、卡、要。(6)严格规定、严格程序,严禁违纪代理和非法办案。(7)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11、法律服务所政务公开制度

(1)坚持民主管理,重大事项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全所财务实行所长负责制,所有开支必须经所长审批后方可入帐。

(2)财务帐目做到日清月结,每季度公布一次帐目,严格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禁止违规收费。

(3)坚持定期公开制度,在财务收支、计划生育、评先评模等重大活动中,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增强工作透明度。

(4)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虚心接受群众监督。

12、法律服务所首问负责制度

(1)实行统一收案、统一委派、统一收费制度。

(2)承办人员接案后,要热情接待当事人,负责此案的全过程。(3)认真搞好询问的笔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搞好案件的取证工作。

(4)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 准绳,客观分析案情,不对当事人做出不切实际的虚假承诺。

(5)遇到复杂疑难案件,提请案情讨论小组集体研究。(6)严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

13、过错赔偿制度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增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责任心,特制定过错赔偿制度。

(1)法律服务工作者过错指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的规定,因故意或过失损害委托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的行为。(2)过错责任认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法律服务工作者过错: ①无正当理由不出庭参加仲裁或诉讼,因而给当事人造成损失。

②遗失当事人提供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原始证据,使当事人不能对自己的主张举证,因而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③由于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案件过诉讼时效和法定期限起诉、上诉或对外索赔,使当事人丧失诉讼权利和索赔权利,因而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④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执业过程中实施不利当事人的行为,如泄露当事人商业秘密及其他重要机密,与他人恶意串通谋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因而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⑤超越代理权限,滥用代理权,给当事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且事后又没有得到当事人追认的。⑥违反职业道德、执业纪律行为,给当事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其他事项。

(4)有前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应首先对当事人进行赔偿,然后再对有过错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追偿。同时,如属于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由所里申请保险公司进行赔偿。(5)过错赔偿的最高限额为当事人受到的直接经济损失。

(6)当事人请求赔偿的,应当自委托事项结束之日起一年以内向本所提出,逾期提出的,本所不予受理。

(7)法律服务工作者私自收案、收费的案件发生过错,造成当事人损失时,本所查证后报请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处理,赔偿责任由承办法律服务工作者本人全额承担。

14、利益冲突审查制度

为了规范基层法律服务所业务活动和社会形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及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以便法律服务工作者遵照执行,并请当事人予以监督。(1)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前,内勤应当就该项委托进行审查。审查该案的对方代理人是否是本所法律服务工作者或对方当事人是否是本所的客户。如果遇到前述利益冲突状况,应以先登记为准,如果有一方是顾问单位的,顾问单位优先,不得再接受新的委托。(2)法律服务所多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不能分别代理同一案件中有利益冲突的各方当事人,如委托人有特别要求的,应经各方当事人书面同意,并经主任批准后方可接受委托。(3)法律服务所一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在同一案件中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4)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与现委托人依法解除委托关系后继续在同一案件中或有实质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中担任他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5)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未征得委托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接受在办案件对方当事人办理其他法律事务的委托,但办结委托事项后除外。

(6)如因内勤审查不严,导致法律服务工作者接受了有利害冲突一方的委托,发现情况应立即报告所主任。由所里进行协调处理,解除一方的委托,并退还已收取的律师费用。

(7)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及行政工作人员不得随意为他人探听其他承办法律服务工作者相关 40

案情,不得乱翻与己工作无关的案卷、材料等。

(8)本所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活动应受到下列情况限制: ①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机会牟取当事人争议的利益;

②不得同委托人进行商业、经济或财产交易,但合法公平交易除外; ③不得从委托人处收取实物礼品,委托人是受赠人亲属的除外; ④不得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利益或要求利益;

⑤在代理活动尚未结束时,不得书写与案情有关的案例分析文章;(9)法律服务所业务活动中的利益审查由内勤负责。

15、档案管理制度

(1)基层法律服务所业务档案是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在办理各项法律事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凭证、查考和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或者载体的文件、材料。

(2)基层法律服务所实行业务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并建立健全有关业务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3)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做好立卷归档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接受、保管、利用和销毁工作。

(4)档案管理员根据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和法律事物的类别,将业务档案分别立卷、归档和保管。担任法律顾问的业务材料要做到每单位一卷;代理诉讼和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以及调解纠纷的业务材料要做到一案一卷;解答法律询问,代写法律事务文书,协助办理公证的业务材料,定期分类装订成卷。

(5)基层法律服务所业务案卷材料完整、准确、齐全,案卷中的各种文字材料,必须用钢笔或毛笔书写,打印件和底稿同时立卷。

(6)基层法律服务所各类业务案件的装订,一律加封皮、封底,按规定项目填写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和编写页码,卷面规格使用A4纸,装订一律用线绳,并要在装订线活结处贴上封签。(7)承办人在办理法律事务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收集有关立卷资料。每办结一宗法律事务后,应及时补齐遗漏的材料和手续,修补和复制破损的材料,在办结法律事务后一个月内完成立卷,移交归 41

档,不得私自保管。

(8)档案管理员应将归档的业务案卷,按类别、予以编号保管,填写档案检索目录登记簿,并根据各案卷查考利用期限的长短,确定档案保管期。凡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的档案,应列为密卷,并在封面右上角加盖密卷章。

(9)基层法律服务所应重视档案的查考利用工作。业务档案的借阅应履行相应的批准和登记手续,并遵守保密制度,一般实行就地借阅的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借阅档案,如工作切实需要,须经所长(主任)批准,凭借阅证明办理借阅手续。密卷档案,严格限制借阅范围。借阅人不得毁损和抽取档案材料,用毕应及时归还,发现借阅人毁损和抽取材料时,应追究其责任。档案管理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向他人提供档案,不得向他人泄露档案内容。

(10)对超过保管期限或失去查考利用价值的档案,收基层法律服务所档案管理人员提出鉴定意见,并登记造册,经所长(主任)审定,报上级业务部门批准之后,予以销毁。档案管理人员不得私自销毁档案。档案柜内外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

16、收费管理监督制度

(1)法律工作者承办业务,由服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按照国家规定向当事人统一收取费用,并如实入帐。协议收费坚持完全自愿、公平、合理的原则。(2)承办收费事务的人员对于法律工作者办案费的收取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①承受《受案通知单》并进行登记;

②向委托人明示国家收费标准告知收费计算办法及收费额; ③收费并出具票据; ④分类记帐。

(3)减、免收费或协议收费的按《受案通知单》中主任或经主任授权的法律工作者签署的意见执行。(4)收费工作完成后办理委托手续,另有书面约定的除外。

(5)委托人对法律工作者办案收费额有异议的由主任或经主任授权的法律工作者处理。(6)法律工作者异地办案所需差旅费由委托人直接承担。

(7)法律工作者在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所需鉴定费、翻译费、资料费、复印费、通讯费及 42

其他必须开支的费用按下列办法办理:

①委托人能够直接向有关单位交费的由委托人支付;委托人能够提供交通、复印、通讯等条件的由委托人自行负担。

②委托人不便直接交费也不能提供有关工作条件的,受委托法律工作者应向委托人说明可能发生的费用,先行支付后凭单据向委托人报销(事务所预收费用的除外)。

③法律服务所只负责向委托人预收受委托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区内交通费(暂定100元)及资料复印费(暂定50元),预收费用应向委托人出具收据。受委托法律工作者结案后凭单据在服务所预收费用额度内报销。报销后,节余部分由服务所退还委托人,不足部分由受委托法律工作者凭单据直接向委托人报销。

(8)服务所收费工作接受物价、司法行政等部门的监督。

17、财务管理制度

(1)基层法律服务所各项有偿服务的收费,严格按照业务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按本地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收取,严禁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协议收费的,须经所长(主任)批准。

(2)业务收费的票据,一律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四联收费专用票据,不准使用收款收据,并履行业务上级部门的票据领用、缴销手续。任何个人不得私自收费。

(3)设出纳、会计各一人,建立健全会计帐目。会计制单、出纳收款,按财务制度办事。收支要有凭证。

(4)会计要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制度,做到记帐及时、算帐准确、手续齐全、内容真实、帐目清晰、日清月结。

(5)业务经费的开支、要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6)凡报销的单据,必须是财政局、税务局、工商局统一印制的发票,由经手人签名,所长(主任)批准,方可报销。

附件:

乡镇法律服务所章程

一、名称、执业场所和组建单位

(一)名称:××乡法律服务所

(二)执业场所:××地

(三)组建单位:××乡人民政府

二、法定代表人(主任)的工作职责

(一)法律服务所实行主任(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带领全所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四)抓好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以点带面。

(五)主动与有关单位联系,互相配合,密切协作。

(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立足基层,开展法律服务工作。

(七)积极协助基层司法所开展依法治理和综合治理工作。

三、执业工作制度

(一)登记、统计和档案制度。要求将所有的收取案件及各项业务的过程、结果形成文字记载,并建档立卷。

(二)接待、回访和监督制度。热情认真接待群众来访,在服务过程中与当事人密切配合并做好回访工作,同时公开办事制度和收费标准,接受社会监督。

(三)例会、讨论和学习制度。定期讨论研究所内各项事务,特别是分析研究业务开展情况,集体讨论疑难案件,制定、完善业务学习计划,提高业务素质。

(四)责任制度、奖惩和评比制度。要求所内各项业务工作实行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并与一定的奖惩措施相结合,通过评比、交流经验,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收费和经费管理制度。为加强本所的财务管理,保障法律服务所工作健康发展。本所经费来 44

源以不增加政府行政经费负担为前提,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根据自治区司法厅会同自治区政府物价局制定的具体规定办理,公开收费标准,统一收费,亮证收费及减免收费。经费开支,主要用于支付聘用人员的工资,必要的福利待遇和添置办公用具以及扩大发展法律服务事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为他用。服务所本着艰苦奋斗,勤俭办所,反对铺张浪费的原则管理经费,按规定由专人负责财务工作,不得私自收费,财务收支要有凭证,并建立明细帐目,接受县(市)司法局、乡(镇)政府的财务监督。

(六)档案管理制度。法律服务所的业务档案,是在办理各项法律事务活动中形成并归档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或者载体的文件材料,是服务工作的真实记录。必须重视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并根据业务范围和承办的各项法律事务的不同类别,分别立案、归档和保管。

四、所务管理制度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坚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方便人民群众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服务。

(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守职责,秉公执法。

(四)恪守职业道德,对当事人热情接待,竭诚服务。不得压制,侮辱和刁难当事人,不得做有损害当事人和顾问单位合法权益的事情。

(五)工作认真负责,讲究质量和效率,注重社会效益。

(六)廉洁服务、克已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得假公济私和以权谋私,不得吃请受贿,不得私自收费和收取额外费用。

(七)保守国家秘密。不得泄露案情和当事人的隐私。

(八)工作规章和纪律分开,办事制度程序要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要公开,自觉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

(九)努力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注意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十)自觉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自觉接受律师事务所和公证处的指导和帮肋。

五、从业人员的聘用、管理办法

(一)实行聘用制。本所对已获准执业资格的人员实行聘用制,并订立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聘用期限、续聘、解聘的条件和办法以及违约、争议的处理办法。聘用期间,服务所加强对聘用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执业活动监督,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二)考核。本所每对从业人员执业实绩和遵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考核结果作为对工作者的奖励、处分、辞退以及办理执业证注册的依据。对考核被评为优秀或者在平时执业中有突出事迹或者显著贡献的法律工作者,给予奖励。奖励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事迹特别突出的,同时报请司法行政机关给予表彰或者记功嘉奖。

(三)辞职、辞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提出辞职,申请人须在有关因素消除后,方可离职;本人承办的业务或者工作交接手续尚未办结、本人与所的债权债务关系尚未结清、本人被发现有违反执业纪律的行为正在查处的,暂缓允许离职。

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履行聘用合同规定的义务,经多次教育不改的;无正当理由连续停止执业满三个月的;因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辞职或者被辞退,报请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并按规定程序办理执业注销。

(四)纪律处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违反行政机关管理规定和本所章程、制度的或者其它违法行为,根据其情节轻重,按照责罚相当的原则,给予处分。处分分为:警告、记过、撤职、留职察看、开除。实施处分,由所主任建议,或者本所半数以上工作者提议,由本所事务会议审议决定,并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给予开除处分的,按规定程序办理执业注销。对所主任给予撤职处分的,由县(市)司法行政机关决定。

六、财务管理制度、分配制度

(一)坚持“有偿服务,适当收费”的原则,公开收费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收费;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建帐,主任负责审查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本所实行自收自支,任何人不得侵占、挪用公款,违 46

者将依法严肃处理;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财务的检查和监督;法律工作者不得私自收案收取额外报酬,违者按规定处理。

(二)本所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年初由所主任根据上业务及收费情况,提出分配方案,提请所务会审议,分配方案须由所半数以上工作者表决同意方能通过,分配方案可一年一订,亦可数年不变,但最长不超过3年。

七、停办清算办法

(一)服务所因不符上级关于设立乡镇法律服务所的条件或本所收入不能维持正常费用支出的必须停办,由所报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上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二)清算组织。服务所经批准停办时由所有关人员、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对服务所进行停办清算。

(三)本所依照第(一)项规定停办的,在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

(四)清算组织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1)清理服务所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2)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

(3)处理与清算有关的服务所未了结的业务;(4)清理债权债务;

(5)处理服务所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6)代表服务所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五)清算程序及停办注销按有关规定办理。

八、章程修改程序

(一)服务所章程修改由所主任或三分之二以上工作人员提出;

(二)章程修改由所主任负责召开章程修改所务会议讨论,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方可通过;

(三)修改后的章程必须报县(市)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九、附则

(一)本章程施行过程中如条款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部制定的文件有抵触,该条 47

款无效。

(二)本章程自200 年 月 日实施。

基层法律服务所财务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法律服务收费办法》的通知

(新价非字发[1998]54号)

自治区司法厅、各地、州、市物价局(处):

根据国家计委、司法部《关于印发〈乡镇法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费[1997]284号)规定,现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法律服务收费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有关单位贯彻执行。乡镇法律服务收费属中介服务收费,各执收单位接到本通知后,应迅速办理《收费许可证》有关手续,使用税务票据,依法纳税。

附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法律服务收费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法律服务收费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我区乡镇法律服务所收费行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保障乡镇法律服务所和委托乡镇服务所办理法律事务的法人和自然人(以下简称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计委、司法部制定的《乡镇法律服务所收费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标准。第二条 乡镇法律服务所提供下列法律服务,应按规定的标准向委托人收取法律服务费:(一)解答法律询问;(二)代写法律事务文书;

(三)代理参加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四)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五)应聘担任法律顾问;(六)主持调解纠纷;(七)办理见证事项;

第三条 各项服务具体收费标准:

一、解答法律咨询收费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询问,每件10-20元;(二)涉及商业性财产关系的询问,每件20-30元;

二、代写法律事务文书收费

(一)起诉书、上诉书、申诉书、申明书、委托书、答辩状以及一般法律事务文书,每件20-30元;(二)协议书、遗嘱、赠与书、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文书,每件30-60元;(三)涉外一般法律文书,每件100-200元;(四)涉外法律意见书,每件200-400元;

三、代理参加民事、行政诉讼收费(一)代理民事诉讼收费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每件100-200元;

2、涉及财产关系的应按下列比例收费。

争议标的物价值另加收费比例5,000元以下100元 5,001元至50,000元4% 50,001元至100,00元3% 100,001元至200,000元2% 200,001元至500,000元1% 500,001元至以上0.6%(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二)代理行政诉讼,按下列标准收费 治安案件每件200-300元 劳动争议案件每件200-400元 专利行政案件每件600-800元 其它行政案件每件200-300元。

涉及财产的行政案件,按民事案件涉及财产关系案件的收费标准收费。

四、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收费

不涉及财产关系的一般法律事务每件100-200元;

资信调查、咨询建议书、法律意见书,涉及经济关系的法律事务每件200-400元;

审查、起草、修改经济合同、章程、参加项目谈判,根据实际工作量或按合同标的数额的一定比例由双方协商收费;

其它非诉讼法律事务,参照民事诉讼案件中涉及财产关系案件的收费标准收费。

五、接受委托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收费

(一)担任乡镇政府常年法律顾问,每件500-1000元;

(二)担任厂矿、企业、经济联合体、个人合伙经济组织常年法律顾问,每件1000;3000元;(三)担任外向型企业常年法律顾问,每件2000;10000元。(四)担任事业单位常年法律顾问,每年500;1000元。

六、主持调解纠纷收费不涉及财产关系的纠纷,每件60;100元; 涉及财产关系的纠纷,按下列比例收费 争议标的物价值收费比例 10,000元以下3% 10,001元至100,000元2% 100,001元以上1% 调解费由过错的一方支付;双方均有过错的,由乡镇法律服务所根据责任大小,决定双方负担数额。

七、办理见证事项收费

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每件600;100元;? 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下列比例收费 标的物价值收费比例 5,000元以下4% 5,001元至10,000元3% 10,001元至100,000元2% 100,001元以上1% 50

下载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园长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幼儿教育《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从严治园,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各项工作的目......

    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

    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意识,规范组织纪律,经支部研究报局党组同意,特制定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 一、党支部党风廉政制度 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是......

    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1. 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实验室;外来实验和参观人员需经批准方可进入实验室,并遵守实验室有关规定. 二,一切生活用品禁止带入......

    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园 长 职 责 1、认真贯彻执行幼儿教育《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从严治园,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各项工......

    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院 长 职 责 1.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全面负责领导医院的工作,包括医疗、教学、预防、人事、安全、器材、财务和总务等工作。2.认真......

    变电站各项规章制度

    变电站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一、凡进入机房人员,都要履行要害部门登记手续。 二、凡外单位来我矿参观、学习、检查等进入机房,应由保卫部批准许可后或由机电部及其他有关人员陪同......

    村级各项规章制度

    村级各项规章制度 谷门村党组织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 二、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要村民委......

    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制度 一、加强对幼儿园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确保师生和财产安全。 二、严禁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