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队建设学习体会
团队精神——你我跟随
10人资一班
陈妙娜
26号
团队建设,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团队建设早已曾为一个集体不断向前发展的必修课。它的作用,早已不是我们能用之言片语所概括的。经过几周的团队建设学习,我体会到,合适的领导,协调的配合是如此重要。但我更加领悟到,团队建设的最大魅力在于——团队精神。
一个团队,无论它的成员多么优秀,多么魅力非凡,若少了一条主心骨,那这个团队就是一盘散沙。团队精神,永远是一个团队进步的指向标。有了它,才将散落的力量聚集起来,拧成一股绳,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样说:“谁若认为他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够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只有在集体中,你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团队精神,就是我们立足于集体的不竭动力。
美国IBM公司,在全世界享有盛名。但你一定不知道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天,IBM老板汤姆斯华森带着客人去参观工厂。然而走到工厂门口,却被警卫拦住了。原因是因为识别牌不对。原来在IBM有个规定:进厂区的时候,识别牌必须是浅蓝色。而在行政大楼,公司本部全部都是粉红色。而汤姆斯华森和他的随从的识别牌都是粉红色的。没有换识别牌,不能进入。老板的助手把警卫叫上前来,说是老板。但警卫说:“公司教育不是这样,必须按规矩办事。”汤姆斯华森听到了,也并不生气,反而立即叫所有的人换了识别牌。这样一件小事,却充分地展现了每个IBM公司团队精神的贯彻。大到公司老板,小到门卫警员,无不一一如此。在如此强大的团队精神的指引下,IBM公司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
有句古话:“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思是说:如果一千个人同心同德,就可以发挥一千个人的力量,可如果一万个人离心离德,恐怕连一个人的力量也比不上。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团队精神!
第二篇:《团队执行力》学习体会
《团队执行力》学习体会
为了响应公司的读书活动,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技术质量党支部组织大家利用周六下午下班后的一小时,学习聚成公司总裁陈永亮先生主讲的《团队执行力》,在大家习惯了每天单调的技术工作,这次讲座让大家接触了一些新的东西,尤其是一些管理知识,大家感觉耳目一新。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有一些困惑:大家一直想提高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的思路和具体的方法措施,总是认为只要事情忙完了就可以,只要没造成大的损失就可以了。一些领导总是想让部门的工作处在可控的状态,忘记了对下属的培养和锻炼,总担心下属犯错,没有给下属有效指导,造成了部门工作的低效。我们往往埋头忙于具体的工作,却没有仔细思考哪些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哪些是紧急的事情。工作中出现问题总是从别人身上或别的部门找问题,很少主动找自己的问题,即使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也没有勇气承认。在观看主讲的《团队执行力》后,我们逐渐有了一个认识。提高团队的执行力,不是一方面的原因,而是包括领导力、有效沟通、提高工作能力,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制度等等方方面面的原因。
一、执行力好与不好,团队领导执行力很关键
自古以来就有“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的俗语。充分显示了团队中领导的作用。作为管理者,要做到以身作则、修己安人,领导的执行力将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员工也乐意服从和跟随,还要具备很高的威信力,要修品德、能力、形象,张弛有道,身先士卒,员工才会高度信任领导,严格执行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执行力好与不好,沟通很关键
陈先生在讲座中提到,二八原理在沟通上也适用,80%的问题可能是20%的沟通造成的。企业执行力不好,其中最大的问题源自于沟通,也就是说执行者没有搞清楚,就开始执行操作。信息流通不畅,传递过程中消失了,合适的信息没有传递给适当的人,等等,这种错误概率肯定非常的高。
信息的传递,与习惯、默契和制度是息息相关的,这些也形成了一种文化,没有这些,交流起来就会费劲,也是一个人为什么到一个生地方感觉无所是从。比如说,买一个笔记本,多厚的,多大的,高档的还是一般的?这些都是描述笔记本的信息。贸然去买,买回来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对,难道我们执行“买笔记本”要连立面格线是什么样的都问一下,那也就太婆婆妈妈了,更可能的是,等你问清楚了,发现根本买不到那样的。所以我们跟数控传递信息时,程序的放置,程序的命名都按照一定的规则,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默契。信息传递起来就会简洁而有效。
沟通也有一些技巧,包括向上、向下、平行沟通,尤其是向上下级沟通,也许领导一个不耐烦的表情,就把下级想要说的话憋回去了。
三、建立完整的组织架构、执行步骤和制度建设。
组织架构层次清楚、责任明确,给大家界定适当的框架,让大家在这个框架中积极的工作,做不好那是你的责任,做好了是你的成绩。反之职责不清,大家感觉无所适从,做多了是越位,还不如不做。老人跌倒了,装看不见,绕道走,出了问题先去找别人尤其是上下工序有没有漏洞,如果一个企业有这种状况,说要提高执行力怕是很难。
四、挑选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
发挥团队成员的长处,才能体现团队1+1>2的效果。有些领域适合木桶原理,团队执行力决定于最短的模板,着眼于克服员工的短处,但有些工作不是需要所有员工流水线作业,只有少数人去做,那么做什么事用什么人就很有讲究了,而不是也没必要把所有成员培养成德智体美劳,所有业务都精通
山东潍坊福田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质量党支部
2012年6月
第三篇:《打造职业化团队》学习体会
《打造职业化团队》学习体会
有幸参加了余世维先生讲的《打造职业化团队》课程,作为学习的总结,在此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个人对职业化的理解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是职场中专用的语言和行事规则,是一种敬业精神,是对工作的热爱、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
职业化的内涵包括: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和职业化的工作道德。个人比较有感触的是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
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就是“像个做事的样子”,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内不内行,知识丰不丰富,技能好不好。我认为要像个做事的样子,首先我们就要热爱我们的工作,只有热爱才会将工作做好,只有热爱才愿意为之付出,只有热爱你才会像个做事的样子。那么怎么才叫热爱呢?就是自己对于本岗位的业务知识要清楚明白,这与平时的积累和学习都紧密相关。要保持自己有一个积极的稳定的心态,不断学习,坚持不懈,在工作当中才能游刃有余。
企业,一个期望长远发展的企业,员工和领导像个做事的样子很关键。这个样子,不仅是领导,员工也一样。领导没有样子,得过且过,员工即使有样子也难以发展;领导有样子,任何事情都严格按章办事,员工即使没有样子,也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起自己的样子。整个企业,在干事上面,都有一个样子,协调统一、规范如一的样子了,那么,企业要想不发展也很难。
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就是“用心把事情做好”,认真只能做对,用心才能做好。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否则对工作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上班盼下班,又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好?用心做事情,真正地投入,才会体会到工作中的乐趣,才可能把事情做好。
对于公司的领导者、管理者,除了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外,还要正确地引导其下属,让他们初入职场后有归属感。上行下效,领导者的工作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做事态度。
出来工作五年了,一直也没有用职业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很多时候还是感觉自己做事缺少了什么,今天我终于明白自己应该怎么样去做。
希望我和我的团队能不断的朝着职业化的方向迈进!
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第四篇:团队执行力的学习体会
xxxx参加了xx团队执行力,觉得他的讲课十分的幽默,在幽默中也蕴涵着很多的道理。就此也发表下自己的感想。当今社会越来越发达,而存在的问题也却越来越多,就从每个公司的的基层来说吧!出现的问题就有:A:执行不彻底。B:执行的时效观念淡薄。C:组织安排工作不明确。造成下属无法适从。D:分配工作没落实到具体执行个人身上。E:只重形式不重效果,只重制度不重仁义。F:执行人的素质影响执行效果。G:完不成目标任务时,借口较多。H:执行者的个人价值观。I:信息反溃部门执行力差。在执行达成或超越目标任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在此主要针对人的行为及心态问题做重点分析。1:执行不彻底的原因。A:监督机构执行力差。B:执行人的主动意识淡薄。C:目标任务朝令夕改。很多时侯,委派工作之人,觉得把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安排给下属,自已就可高枕无忧了,自以为下属会按照自已的意愿完全执行,还自我安慰说: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对下属是否完全接受任务?是否完全执行?执行当中所出的问题?执行到哪一阶段了?不闻不问。如果上司的上司也是这种态度,把工作安排当成完成工作。谁都不会去跟踪事件本身执行了没有,当临近交接工作结果的时侯,我们才想起来找下属。如果下属忘记了此事,目标任务就不会在计划时间内内完成,此时往往就出现了推诿责任,不敢承但后果的语言。任何个人,完成工作的目的本身很多时侯不是为了得到一份工资,而是想得到上司的赏识、肯定。以期达成个人的成就感。上司不闻不问或安排工作以后就当完成了,下属就会拖拖拉拉,丢三达四的工作。让下属产生办成了上司也不管,办不成上司也不管,上司可能忘记了的心态。就会把这种心态直接反映具体工作中,在目标任务上大打折扣,只办一半,就搁置在一边不管,或根本不办。等到上司来催的时侯再办不迟。上司在完计计划目标任务的时间期限内不过问,下属是不会主动去执行的。因此很多时侯,上司在指责下属的时侯,我们都应该问自已:我有安排相关人员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全过程跟踪回溃吗?凡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工作所需时间长,都应该在过程中跟踪,并再修正,再执行。比如:上司让下属今天(10月2日)下午去解放碑成泰电影院,买一张10月20日晚上七点播放的《神话》电影票。购票的行动简单,时间充足。同时时间夸度大也是问题的根源之一。那么下属安排完此事以后,就应该做如下事项。A:记录下达任务与完成任务的时间。B:于第二个星期问询一下是否购买到?没购买的原因?C:与下属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D:再记录,再跟踪。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行动,只是时间夸度太大,我们最主要是怕忘记而做的分析。如果工作复杂,我们就必须有专人负责追踪。2.执行的时效性。任何目标任务都是有时效性的,就拿购电影票来说,10月20日晚七点。是终极底线。如果在此时间之前没有购买到电影票,那么当天是看不成《神话》这部新片。时效性的撑握是完成目标任务工作效率的天平秤。提前完成效率就高。超期完成效率就低。效率越低的执行者,付出的成本越高。没在计划时间内完成目标任务,有时就是无用功。特别是对时间要求相当严的的目标任务。比如:重庆于10月11日开市长峰会。在峰会开幕式的前二周,市政工程建设与主体大楼就应该全部完工,剩下的时间就是检查、修改。再检查、再修改。如果在10月11日还没完工,试想峰会还能开吗?因此。任何一项目标任务。不管有没有时间要求。做为组织人,都应该设定时间。执行人应该保证在计划时间内完成目标任务。而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要求的目标任务,我们就可以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去拖到完成。3:组织安排工作不明确。造成下属无法适从。组织安排工作,是一件具体、明确的分配过程。上司安排不明确,或者表达的语言有误,就可能造成下属办事的差错机率高。比如:前面提到的我要买电影票,按排今天(10月2日)下午去解放碑成泰电影院,买一张10月20日晚上七点播放的《神话》电影票。下属听了就比较清楚。如果说成:今天(10月2日)下午买一张10月20日晚上播放的《神话》电影票下属与知道购电影票。但是在具体执行中。下属就会产生怀疑:A:买哪里的电影票?解入碑还是沙坪坝?B:上司喜欢到成泰看电影呢还是到哪里看?C:上司在晚上啥时看?因此作为上司来说,安排工作一定要要求自已的意图表达明确。下属应该报不懂就问的心态,否则办成的结果与上司所期望的结果误差太远,还是会令上司不满意的。下属的心态应该不要怕骂,事前问清楚可能被骂,事后再问可能会失业。上司面对下属的问题,要集中精神一一解答,而不是含糊其词。不要抱怨你的下属有多笨,要多反省自已是否表达明确。会怪人的怪自已。4分配工作没落实到具体执行个人身上。安排工作要明确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工作是否落实到个人。每个企业老总的工作是计划执行当年的目标任务,经理是根据老总的年计划,来计划执行当季或当月的目标任务。组长是根据经理季、月计划,来计划执行本周的目标任务。柜长是根据组长周计划,执行当天的工作。营业员是要据柜长的当天计划,来执行当时的工作。这种分配原则实际上是,战略、战役、战术的细分。由较抽象的工作计划变成较明确的工作执行计划,再演变成正在执行的具体工作方式。层层环扣,整体互动的效果。比如。经理说:今天(10月2日)下午去解放碑成泰电影院,买一张10月20日晚上七点播放的《神话》电影票他必须针对某个人说这名话。这个人就是执行任务的执行者。5只重形式不重效果,只重制度不重仁义形式与效果在前面已提到。这里就只讲下制度与仁义的问题。规定制度的时侯,我们往往注重制度的本身,不服从工作安排,不按照工作计划办事的执行者,我们就用制度去惩罚。同样要达成目标。惩罚和仁义都是一种手段。惩罚容易使人的行为统一。仁义(在此含教化、教导的意思)能使思想统一。一项具体工作,离不开行为与思想的统一。有的上司发现问题的时侯,直接对下属给予处罚,而不是透过问题的背后,看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下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记得听陈安之的课时,我总结了帮助下属解决问题,让下属在执行的时侯思想和行为达成统一,从而激发执行力的几个问题。我们在出现问题的时侯或询问问题的时侯可以按如下模式去偿试:A:为什么还没采取行动?B:不行动有什么好处?C:假如长期不行动,会出现什么最差的状况?(最差状况)D:假如现在就行动,长期会有什么好处?(最理想化)E:我什么时侯采取行动?当每个下属都能主动认清自已,反省自已的时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才显得有一些现实。执行人的素质影响执行效果。A:执行人个人对企业的忠诚度。B:执行人对工作的专注度。C:执行人的考虑问题的角度是否是以老板的心态处之。D:执行人的学习态度。执行者是人。人的个人行为在整过执行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执行者对执行目标任务不负责,所产生的结果就会较差。做为各阶层的执行者,必须具备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记得看《没有任何借口》一书,对西点军校的的回答:是,长官明白,长官感觉到其执行力的精髓。一句简单的话,其包含的含议至少有以下几点:A:长官交待工作明确。B:下属执行是唯一的路径,没有其它路可走的制度。C:下属要执行任务,必须具备执行的任务的素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执行同样的任务。D:全员把执行长官交待的任务当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不执行或执行不彻底就是不好的士兵。E:士兵有良好的素质,包含工作素质与心态素质。而且执行任务的士兵具备执行任务的要求F:对自已的错误无条件承认,能够对所做的事负责。可以看出,执行力是否有效率,执行者自身的原因较多,如何提升自已的执行力,我在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学习心态;想到、做到、反溃到、跟踪到、记录到;勇气、自信;敬业精神;宽容心。感恩心;勇于创新。如果能做到这几点的话,相信你会在工作上有很大的提升的。
第五篇: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教学质量
一、概述
当今社会是一个团队至上的时代,几乎所有事业都依赖于团队的努力,依靠个人力量很难取得什么成就。拥有具备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拥有了一批彼此互相鼓励、支持、学习和合作的教学团队成员,才能使专业和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1],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定位是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的任务功能相吻合,与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的,团队成员间相互合作、责任共担、利益共享,自身特质鲜明[2]。
二、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2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首次招生,我校该专业建设时间相对较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相对薄弱。为了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以电气工程系为主体成员,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启动了“电气工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一)电气工程教学团队年轻教师多、绝大部分本科毕业后就从事教学工作。团队中教师学历偏低、职称偏低,团队的职称结构亦不合理,尤其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办之初,存在实验室不健全、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和实验室管理不科学等问题;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涉及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所学各门课程知识较为分散,不成体系,难于理解和掌握。
以上问题严重的制约了电气工程专业和学科发展,制约了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制约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电气工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较快、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三、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
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着眼于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教学团队建设内容:
(一)研究如何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来增强电气工程专业的办学实力,加强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加强教研活动,达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提高、探讨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之间的内容有机衔接;
(二)是提高学科专业教师的职称,改进团队职称结构。激励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多从事科研活动,撰写学术论文,提高专业学术水平;
(三)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进实验室带学生的实验课,同时加强与供电系统的联系与合作,探索合作点,将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制定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既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又可解决由于扩招学生人数剧增给毕业设计造成的巨大压力的实际问题;
(四)以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为主线,整合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设备与资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五是加强教学研究,通过加强教研活动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之间相关内容的分工与衔接。最后也希望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来增强教学团队中教师和学生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创造性。
四、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一)组建合理的教师团队
电气工程教学团队是以电气工程系为主体成员,以电气工程专业建设为平台,教师规模(13人左右)适当而相对稳定。团队成员既要有擅长做科研的教师,也要有擅长教学的教师;既要有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要有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既要有科研整体实力强的学术带头人、教学整体实力强的教学“领军人物”,还要有教学、科研骨干成员,筛选团队成员既要看是否具有教学、科研才能,更要看思想品德好坏和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既要看目前的教学、科研能力,又有看今后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这样才能取长补短,相互提高。
(二)教学团队的文化构建
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文化,没有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归属感,团队运作就很难成功。首先,共同建立工程服务农业生产的目标,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由小到大逐步作强电气工程学科。教师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老中青教师的密切结合,使个人价值与团队目标实现紧密融合。其次,共同营造互信、合作、和谐的团队文化。老教师能够积极地引导中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积极配合,青年教师虚心学习,通过互动合作,教师之间能够在知识和信息上充分交流,在思想、信念、态度等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通过互动合作,团队成员之间既尊重、包容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能相互信任和依赖,在团队总目标的指引下,将个人力量凝聚成团队的力量,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融洽的发展氛围,在合作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三)团队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每学期都进行集体备课,并认真检查新学期教师必备的教学资料。通过团队集体讨论帮助年轻执教者备课和修改教案,设计科学、新颖的课堂教学思路、多媒体课件等,探索学术难题,做好技术支持,使团队教师提高了教学责任感和教学能力。
2、针对团队年轻教师多、上课经验少的特点,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及安排青年教师听课等活动,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传、帮、带,丰富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理清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思路,在师德方面及教学各环节为青年教师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很大的提高。
3、围绕学生的课堂教学,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如结合学校“如何上好一堂课” 活动,组织青年教师进行50分钟的课堂教学比赛、中青年教师上好示范课等系列竞赛活动,团队2名教师在学校讲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教师获得二等奖,获奖率100%。参加学校的课件制作比赛的团对成员也获的了一等奖。这些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全系教师理论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4、每学期在学期初、期中和期末都会组织有关教学质量、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教学活动,团队教师都参与讨论,从而掌握整个专业的教学情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参与性。
5、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于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中青教师共同参与学校的一类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较好的教学梯队,共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水平。
(四)团队共同整合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共同建设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以任课老师牵头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老师具体实施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共同探讨,经过几年的发展,建成了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下设7个专业实验室),满足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和毕业设计的需要,同时对学院其它专业和科研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形成强弱电结合、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专业课程实验逐步形成了“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和参观实习”的实践教学主线,各门主干课程之间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2、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除担任理论课程外,必须参与该课程实验课的教学指导工作,以增强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同时完成课后答疑、作业批阅、以便不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水平。
3、每次电气专业学生的参观实习都要求教师参加,以提高教师对实践知识的认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4、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将各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开拓学生的视野。
(五)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1、把相关教师组织起来,建立教师团队,可以提高教学、科研工作效率,有效解决教学、科研经常面临的时间矛盾。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能要求每位老师同时把教学与科研搞得一样好,而要提倡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擅长“讲”的多上课,把团队中好的研究成果、好的教学内容等及时传播给广大学生;擅长“研究”的多搞科研,多为讲课者提供丰富、高质量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合作,才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与科研质量。承认能力差异,不作硬性和统一要求,有利于教师各尽所长,各得其所,共同提高。
2、团队促进教学内容和科研内容交融互补、教学科研同步交流、科研和教改项目互促。建立工程技术服务农业生产的目标,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从中寻找科研课题,由小到大逐步作强电气工程学科。促进强弱电的结合,积极寻找交叉点,扩充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互补性。由有科研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带队,积极申请科研项目,联系横向课题,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培养其科研能力,最终提高其教学联系科研和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团队建设多方面提升了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
电气工程教学团队能够提供一种民主、平等、沟通、协作、共同进步的和谐发展环境,这种环境能提供心理支持和技术支持,使教师觉得可以表达他们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即使是在教学中遇到了挫折,也能坦陈失败与弱点,通过寻求团队其他成员的支持与协助,进而获得能力与经验上的提升。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能够自觉努力的提高自身的学历和职称。硕士以上学历由12%升至30%以上,在职称方面有3人晋升为副教授,6名青年教师晋升讲师,以较快速度提升了团队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极大改善了职称结构,也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团队建设有利于实现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团队成员在团队带头人的领导和辐射作用下,取长补短,分工协作,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综合实力。而当每个教师个体不断提升时,整个团队就会汇聚出共同的方向,形成合力,实现教师群体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专业的发展。专业发展了,专业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有了较好的专业基础、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学生的就业一年一个台阶,就业形势喜人,其中2006届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2007届初次就业率达到80%,特别是2008年学生只要拿到毕业证,都有几个单位待签。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初次就业率见表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是最能反映专业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指标,其可信度也最高。而且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大部分都是各地区、县的电力公司和供电局,学生分配后工作稳定、收入和工作待遇都很好,学生对工作单位也较满意,工作积极性高,在工作中能尽职尽责。多年的高就业率说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符合社会经济的需要。
实践证明,通过教学团队建设与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各环节建设,把教学管理工作与教学各环节建设作为教学团队建设内容,促进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等。将有效克服不足、加速提升电气工程教学团队(本系)、本专业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院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