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3 09:3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杭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杭实习报告》。

第一篇: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实习总结

一、苏州私家园林特色

苏州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网师园也颇负盛名。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苏州园林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

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二、杭州西湖风景区园林规划

杭州市的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桂花,旅游标志是瓶形小石塔。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西湖有十景(南宋):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湖中有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 风景名胜区的格调。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 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景。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 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

西湖的自然景色四时不同。西湖十景,楼、台、亭、榭同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春天,“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春花吐艳,彼伏此起;夏日,“曲院风荷”,荷花映日,湖面新绿一片;秋季,三秋桂子,香飘云外;冬来,“断桥残雪”,银装玉琢,放鹤亭畔,寒梅斗雪。清晨,“葛岭朝瞰”;薄暮,“雷峰夕照”;黄昏,“南屏晚钟”;夜晚,“三潭印月”和“平湖秋月”。“西湖十景”展现了西湖朝暮晴雨春花秋月的自然景色。白居易诗:“湖山春来如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苏轼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诗篇,就是对西湖风光的真实写照。

杭州西湖风景区园林规划,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造园手法的同时,又力求发展、创新。在园林布局上,经历了借鉴、探索、创造的过程,从仅注意公园内部功能分区的合理性,逐步转向注重发挥中国园林传统特色,强调公园艺术形式的主题是山水创作、植物造景和园林建筑三者的有机统一,创作手法上注意现代游憩生活内容与民族文化的园林艺术相统一。在园林建筑上,主要是以继承传统和轻质过渡的形式出现,对不同的园林建筑风格区别对待:凡是在文化艺术上有一定价值的古迹、古建筑,严格妥善地保护;对某些名胜古迹有传统精华,但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和构筑物,则扬长避短,保留精华,舍其糟粕;凡名不副实的风景点,修建时采取富于传统的形式和格调为主,达到相互协调。在植物配置上,以因地,因时,因材制宜为主,即因景制宜,创造园林空间的景变,形变,色变和意境上诗情画意,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和风格上的地方性。

三、金鸡湖现代景观设计

金鸡湖区的景观空间分布和设定有别于传统的苏州古典园林风景,而成为表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缩景,同时通过引进西方园林景观的精髓开发一个全新的新苏州形象。金鸡湖景观设计的核心在于其内含的二元概念:一方面表现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另外一方面帮助其实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的目标。景观设计在尊重苏州传统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将旧城与新城、商业与休闲、生活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这正符合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整体上仍沿用传统布局。

在材料及节点处理上呈现一定的现代感和现代工艺、手法,在金鸡湖设计中,选用了苏州传统园林中卵石小径这一传统元素,在湖滨大道上做了两块铺地,材料、施工工艺均是苏州本地做法,而图案却不是传统的“寿”“福” “鸟”“鱼”纹,而是现代感十足的抽象几何平面纹样,这样使得人们在长距离的行走过程中,突然又感受到了一些苏州传统园林的信息。在弧形观景台旁设置了一座桥梁,桥下有一个小小的荷花塘,面积约150m2,用不规则景石做池壁,池底满铺白色鹅卵石,有苏州园林水景做法的痕迹,建成后效果较好。

在空间处理上开放与围合的空间水巷邻里、金鸡墩、玲珑湾,因为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服务,相对要求宁静、休闲的氛围,因而考虑定性为围合空间,在沿湖岸处与周围岸边有一定的低障阻隔;城市广场、文化水廊、湖滨大道、望湖角、波心岛为开放空间,以满足市民集会、演出、散步、娱乐的不同使用功能。沿湖边缘线空间金鸡湖沿湖湖岸线曲折漫长,在设计中分为轻质、硬质驳岸体系,大部分将保留原自然堤岸,在游人密集区域考虑建筑、绿地与湖面的组合关系,设计了一些硬驳岸。

以生态性为规划理念,结合艺术性和多元性规划设计以开放性、经营性、功能性、生态性、多元性、艺术性规划的理念为原则,其中以生态性、多元性、艺术性为要点。在“生态性”理念指导下,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作为宗旨,充分利用本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保证一定比例的植物用地面积,营造以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环境相辅相成的气氛,最大限度地创造出人与自然沟通的绿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考虑生态保护的切实效益,控制游客数量。在充分尊重现有场地肌理的基础上,以生态恢复手段为主,结合各种必要的人工生态措施完善区域内的自然生态体系,使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呈现典型原生态的特征。

第二篇: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园林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地实物观察、绘图,提高实际动眼、动手能力,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认知能力;

2、听取老师现场讲授,增强自己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感性认知。加强对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技术、植物造景、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11年10月10日——2011年10月16日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内容:

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精华所在。其总体布局 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

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

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在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出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大都与荷花有关。除了中部景色美

不可收外,其它各部分也相当不错。

经过一上午的学习,我认为拙政园总的布局为: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10日一上午我们在拙政园里实习完后,下午我们来到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00 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感觉。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的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

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11日上午,我们来到留园。看到了留园三绝:冠云峰、楠木殿、鱼化石。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

四奇于一身;楠木殿的仙馆东西墙上分别设了一

列开合非常大,但是装饰却简洁精雅的窗户。这样的做法

是要把窗户外的两个小庭院的风景借鉴进来,拓展厅堂的视觉空间,保证建筑中有充分的光线。还有,留园在空间处理上和建筑艺术独创一格、收放自然。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西、中、、北四个景,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11日中午,我们还来到怡园。全园面积约9亩,东西狭长。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篇二:苏杭实习报告

苏州园林篇

苏州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特点 气候条件 苏州位于长江之南,西滨太湖东临金鸡、独墅及黄天荡等湖泊,大运河流经南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5.8℃,绝对最高温度39.4℃,绝对最低温度-8℃;年平均降雨量为1225.8毫米,春秋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明清以来,城厢内外兴建了大小园林180余处,西郊吴县,北郊常熟,历来盛产花木,对园林植物配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苏州园林主要由山、水池、建筑和植物四大素材所组成,于山、水池和建筑的周围,以各种植物和多种方式进行配置,在相互的衬托与掩映下,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画面,使人神往。苏州园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造园意境,植物配置随着园中各个景点主题的不同要求而展现出不同内容,现将苏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综述如下。

一、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有密切联系

苏州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创造一座富于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林”,是自然山水风景的艺术提炼与概括,所以植物配置的要求比较高,山与水池是山水园中的主要内容。于山水之间或在园林一角,布置一些建筑,在建筑物内大都是悬有名称的匾额,和描绘附近景色的对联。如拙政园中部主山上的“雪香云蔚”亭,亭内的匾额上写着“山花野鸟之间”,山上林木葱郁,浓荫蔽日,坡上灌木花草丛生。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丘壑林泉之间,山林野趣油然而生。亭前挂有文征明的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把这一景点的意境,充分描绘出来。

拙政园西部的“留听阁”,东侧池内栽植荷花。当时园主取李商隐诗句:“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故题名为“留听阁”。使人联想到深秋天气,一池残荷,秋雨落在荷叶上,发出淅淅沥沥的雨声,耐人耐味,意境深远。

苏州园林面积有限,所以布局紧凑,迂回曲折,引人入胜,确有步移景异之趣。植物是造景的主要素材之一,它与山、水池、建筑物构成各种不同的画面。例如留园的“揖掌轩”、网师园的“殿春簃”、“看松续画轩”等建筑物,后墙设窗,以竹石(蕉石或松石等)为绘,夏日绿荫满窗,令人乐而忘暑,隆冬时节天竹红果累累,腊梅满枝黄花,生动如画。大空间内植物配置另有一番景象,如沧浪亭土山上的古树三、五成丛,形成一片深山老林,遍地箬竹,苍古入画。拙政园“荷风四面亭”周围,垂柳低拂水面,荷花芦苇成片,一幅江南水乡的深秋景色,映在辽阔的水面之上。网师园曲栏畔的白皮松,斜出水面,姿态优美,掩映于“月到风来亭”前,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二、植物造景突出厅堂名称

苏州园林内建筑较多,造型各异,其功能各不相同,欣赏花木为主题的建筑更加众多。如赏梅的有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狮子林的“问梅阁”;赏荷花的有拙政园的“远香堂”和“香洲”、怡园的“藕香榭”等;赏牡丹的有怡园的“湛露堂”;赏芍药有网师园的“殿春簃”;赏桂花的有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沧浪亭的“清香馆”、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还有以欣赏松柏为主题的如狮子林的“指柏轩”、网师园的“看松续画轩”等。七座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耦园、网师园、怡园、沧浪亭、留园)共有建筑160余处,其中以植物命名的有50余处,说明植物配置在园中的重要地位,它既能起到点景作用,又能给人们美的意境的享受,如“梧竹幽居”、“听雨轩”、“翠玲珑”等。

三、园林植物的选择方式

苏州园林虽面积有限,但要求树种丰富。植物的种类有乔木、灌木、攀援植物(藤萝类)、地被植物、水生植物及竹类。这些植物首先要符合自然山林景观的需要,或是适合小空间内布置小景的作用。(一)树种的选择 1.观叶类:松柏是山林中主要树种,所以人造的“城市山林”中必需象征性地种一些松柏来点缀山景,常用的有白皮松、黑松、罗汉松、桧柏等。

高大阔叶乔木在园中能构成主要风景画面,如银杏、榉、榆、朴、枫、乌桕、皂荚、梧桐、垂柳等,这些乔木的叶色,季相变化相当明显,颜色丰富多采,十分悦目。2.观花类:花木是园中的重点,是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特别是几种传统名花,如梅花、山茶、杜鹃、牡丹、芍药、荷花、桂花、天竹、蜡梅等,常新选用,其他如玉兰、垂丝海棠、丁香、紫薇、大绣球、花石榴等大部分园林常常选用。3.观果类:在园林中果树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树种,数量虽不多,但它的观赏效果比较高。如拙政园批把园内的枇把,待霜亭的桔子,怡园的枣树和柿树,还有木瓜和石榴等在各园都能看到。4.地被植物及小灌木,箬竹、山竹、匍地柏、书带草、葱兰、葱兰、鸢尾、六月雪、金丝桃、迎春、金雀等’这些植物能点缀山坡和假山、花台,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5.攀援植物:是点缀和装饰墙面、假山、驳岸不可缺少的植物,园中常见的有爬山虎、薜荔、络石、凌霄、金银花、云南黄馨、构杞、地柏、雀梅等这些藤蔓植物,能增加山林野趣。6.竹类:是园林中主要树种之一,用途颇广,它有时作为造景的主题,有时可作“配角”,也可作为隐蔽房屋墙壁或作为障景用。竹类的主要品种有棕竹、刚竹、罗汉竹、紫竹、方竹、斑竹、孝顺竹、金丝竹、箬竹、凤尾竹、菲白竹、山竹。7.水生植物:苏州园林水面较多,所以水生植物显得十分需要,特别是荷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也是水面造景的主要素材。小水面往往以睡莲点缀,较大的水面还种植芦苇数丛,增加江南水乡的景色。(二)树形的选择

园林内所选用的植物,树形力求自然美观,因地制宜。苏州园林属山水园性质,树木多不宜修剪成整形规则式,如“球形”、“水平式绿篱”等,以免造成不协调。

树形的选择在苏州园林中非常重要,因为园内一草一木,都应体现出山林野趣。不论在假山上或是池畔,或花台上以及建筑群之间的小空间栽植的树木都要具有一定姿态,才能适合园林内植物配置的要求。例如有树干通直、高耸,巍然挺立之势,象留园中部的大银杏,树干弯曲,斜临水面,呈临水式。象怡园上岸上的白皮松,树干弯曲,倒挂于峭壁之池,呈悬崖式。象耦园假山高处的瓜子黄杨,树于横卧于地面,呈卧干式。象网师园“看松续画轩”前花台上的黑松,树干屈曲,树枝下垂,苍劲古朴,呈曲干式。狮子林“指柏轩”前假山上的古柏,苍古入画。以上这些配置在苏州园林中的花木,是园林古树名木中的珍品。苏州园林景观设计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图画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网师园也颇负盛名。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苏州园林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二、苏州园林名园介绍(转载于:苏杭实习报告)留园

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按园内景物可分为东西中北四个部分。园区东部,以楼阁建筑为主,楼阁馆堂富丽堂皇;如五峰仙

馆,不仅建筑宏伟,内部装饰也古朴精美。这里著名的留园三峰,其中的冠云峰,高约9米,为江南园林中最高大的湖石。园区西部,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山上有枫树林,每当秋末初冬,山红一片,景色优美。中部地区以山水为胜,湖池居于中央,四周假山和亭台楼阁成群,长廊旋曲其中,廊壁上有历代书法、石刻三百余方,被称为“留园法贴”,引人注目。北部地区以小竹林、桃、杏、柳等为主,还有紫藤架和葡萄园,颇有田园之意,北面的小桃园,称为“小桃坞”,山前小溪细流,两旁桃柳成行,景致幽雅。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现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之冠”,为江南风格的私家花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居,取古人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拙政园以沧浪池为主,园内主要建筑物四周都可见悠悠流水,显得淡泊、明净。全园堂、亭、轩都以荷花命名,疏朗自然,错落有致。

园内水池面积很大,有聚有分,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古树敝日,花香浓郁,富有自然色彩。这种运用分割空间,利用自然,对比借景的手法,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和古代园林风格的典范。

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中部山水明秀,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楼台倒影,清幽恬静。东部平岗草地,竹坞曲水,空间开阔。盆景园与雅石斋是镶嵌在拙政园中的二颗璀璨的明珠。

网师园

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环秀山庄。根据小块太湖石的自然纹理进行组合,堆叠出一座大型湖石假山,山上蹬道、曲涧、山洞等曲折回环,变幻莫测,营造出“空山不见人”、“清泉石上流”的山水空间。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沧浪亭

沧浪亭,是现存的历史最久的江南古代园林之一。全园面积约16亩。沧浪亭最大的特点是未入园先见景,一条清清溪水绕园而过,隔河相望,亭阁起伏,波光倒影。走过小桥后方能步入沧浪亭园内,园内的结构以假山为胜,建筑物均环绕山丘而建,上山小路曲曲弯弯,迂回盘上,道路两帝翠竹丛生,山上林木葱郁,沧浪亭就屹立于山顶林木之中,景色自然。山南有明道堂、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等;园内有藕香榭、闻妙香室、瑶华境界等处,各自组成院落,风格独特。

狮子林

狮子林以假山为著名,但山下有洞,洞壑宛转,曲折盘桓,犹如迷阵,有桃园十八景之称;洞顶的高度虽不算太高,但奇峰林立,山峰的形状奇特,有的形如狮兽,有的形似虎豹,其中以狮子峰为群峰之首。全园布局自然,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山水相绕,长廊迂回,楼篇三:苏杭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践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 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风景式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林专业,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

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

3、听取老师现场教授,增强自己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感性认知,加强对园林设计、园林建筑、植物造景等知识的理解。

4、深入掌握各种园林绿地特点与技巧,学习其规划布局、山水经营、植物应用,建筑营建的特色手法。了解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状况与趋势,把握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特点与手法,学习先进设计理念与方法。

二、实习时间:

2013年6月25日——2013年7月9日

三、实习地点:

杭州——西湖、太子湾公园、杭州植物园、杭州花圃、西溪湿地景区

四、实习意义:

1、掌握风景园林类型组成的江南园林和现代城市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理解中国园林民族形式和地方风格,探索如何继承、发扬民族传统和地方风格,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园林。

2、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设计范围非常广,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课程实习成为学习它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半个月的实习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及技能,见识园林先进手法的表现。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实地的观察和比较,找出自己在设计构思上的五区,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出现中看不中用、纸上谈兵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实习,进一步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对园林植物学、园林建筑学、园林设计、园林艺术、园林工程等,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3、同时也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等有很好的帮助。而且这次实习地点是亚洲经济中心上海、世界园林城市苏州、文明与魅力典范杭州,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走一回,这必然是一次增长见识、大开眼界之旅。

五、实习内容:

本次综合实习历时半个月,从杭州到苏州再到上海,让我们对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造园手法建筑特色、植物配置和园林布局等进行了专业的学习和积累。杭州西湖、苏州古典园林、上海现代公园各有特色和魅力。然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苏州拙政园,它将有限的空间及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各种建筑元素与当时的文化背景结合在一个园林中表现了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1、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

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作为一处典型的江南园林,拙政园将江南园林的各种建筑元素都在一座园林中完美的表现力出来,我们于12月28日上午去游览了拙政园,在 我看来,拙政园给了我很深的建筑感触,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不愧为江

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现园大体为清末规模,经修复扩建,分为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三部分。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其中,东部,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园内建筑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 别于东部和中部。

2、拙政园交通设置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车辆停放方面,从北园路、百家巷或娄门路、东北街方向到拙政园地区的旅游车辆分别停放至百家巷的拙政园园林停车场、拙政园停车场;从园林路到拙政园地区的旅游车辆分别停放至狮子林停车场、狮林寺巷内设置的临时停车场。非机动车则停放在东北街、百家巷、园林路人行道上的非机动车停放点。

3、园林的建筑元素

它将有限的空间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各种建筑元素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姐在一个园林中表现了出来,令人叹为观止。3.1拙政园造园手法: 拙政园整个园林是以绿色为基调来布置整个园林,随处可见婀娜的植物。绿色是自然的色彩,是生命的色彩,它使人感到和平和宁静,充满希望和活力。作为人类建造的第二自然——园林,绿色自然成为色彩的主旋律。造园家计成在《园治》中阐述“新筑易乎开基,只可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在拙政园里,以“绿”为主题的景点有很多,如“绿绮亭”、“晚丹晓翠”、“浮翠阁”等。

在园中以花卉、果实色彩为点缀,在园林中有了花卉、果实色彩来点缀,园林空间便不在那么单调乏味。花木的选择范围广泛,为园林增添了亮丽色彩。

拙政园里山石花木色彩姹紫嫣红,带建筑的色彩却非常简单。粉墙、黛瓦、栗色的窗和柱,就是建筑的全部色彩了。这简单的色彩,看似单纯,却以不变应万变,衬出了满园的风光无限。3.2园林特征和空间特色:

以“一池三山”为例,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阔明朗,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山水建筑参差起落,花草林木点缀成景,层次丰富,意境深远。拙政园的自由不对称布局,各种建 筑类型看似杂乱无章的在园林中布置,看似各种建筑将整个园林分割开来,但增添了园林的变化性,让人有了更多的享受与游园惊喜,,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4、拙政园的建筑内容

拙政园的空间可以说是非常紧凑的,在一个可以说是面积不大的园林中将好多带有江南的元素的经典建筑都囊括在了一个园林中,其中建筑的色彩也用的相对比较单调,但将整个园林的文化都表达出来,其建筑皆可以说是比较精致典雅的,让人流连忘返。4.1 园林的空间形态 以“小飞虹”为例,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往往面积不大,但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空间处理上时而开阔明朗,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整个园林的空间给我们一种紧凑的感觉,但不失美感。4.2建筑色彩、建筑体型特征

整个园林的色彩比较单调。粉墙、黛瓦、栗色的窗和柱,就是建筑的全部色彩了。这简单的色彩,看似单纯,却以不变应万变,衬出了满园的风光无限。整个园林中的建筑都是看似不同的,因

为整个园林中囊括了太多的建筑,如果色彩太过繁杂,将会影响到整个园林的视觉效果,而用单调的色彩恰好解决了这么一个问题,将园林中的诸多建筑以一种色彩的来将它们联系起来。园林中的建筑都是比较精致典雅的,并不像现代建筑那般给人一种刚硬的感觉,给人的感觉只是淡然与舒适的感觉。

4.3建筑的室内空间划分特征

①横向划分。指运用装修构件对园林建筑的室内做横向分隔,从而对功能进行分区,这是江南园林建筑室内经常使用。

②纵向划分。指运用装修构件对园林建筑的室内做开间方向的分隔。

③总横向划分。指运用装修构件对建筑室内同时做开间和进深两个方向的分隔,这种纵横结合的方式大量运用在江南园林建筑室内划分中变化极为丰富。

1、拙政园鸳鸯馆 图

2、拙政园玲珑馆

5、园林中环境布置

整个园林中的环境将整个园林的各种元素都巧妙的联系了起来,有山有水,有树有花,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给人更多的享受与惊喜。5.1山的布置

古人云“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叠石造山,小则置一二湖石,“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大则峰峦洞壑,绵延成脉,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石无定形,山有定法。而拙政园中的各处的山体安排的皆是恰到好处,如一来到花园里,园主给我们观赏的竟然是一块巨大的湖石,遮挡了园中秀丽的景色,反而更激起我们游园的兴趣。进门见山这种处理方法,在造园手法上,称作“抑景”。既是屏障,相当于园门入口处屏风的功能;又因自身的美感淡化了它本身的实用功能而成为一景。就好象“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样,遮遮挡挡的,却使欣赏者更想见识“庐山真面目”了。含蓄而委婉的表达艺术是蕴藉在我们东方人血液中的,也正是所谓的“东方魅力”吧。5.2水的布置 “虽有人造,宛自天开”即模范山水。山贵有脉,水贵有源,山与水的关系是“水随山转,山

因水活”。苏州园林中多以水池为中心,辅以细流,迂回曲折,并合自然,水光云影,相映成趣,而拙政园小飞虹以水为底,堪称佳构。整个园林中的水景皆给人圆润的感觉,将园中的建筑联系起来,给人视眼空旷之感,心旷之觉。

一、采用狭长水面拉长视线,再加上建筑的点景、植物的掩映、驳岸的处理,造成水边无边无际的视觉感受,同时丰富了空间层次感。

二、采取水面上架桥,用桥来分隔水面,使水面具有层次感,而且处理的更为含蓄。特别是“小飞虹”,将水面分隔,显得更具有空间层次感。5.3植物类布置及其种类

拙政园中的植物可以说是各有特点,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植物,园林中花木既能观赏又能组景,分隔空间,屋角蕉影、窗外修篁、池边垂柳、雨中睡莲、经霜丹风,雪中梅朵。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总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苏州园林中用植物以时造景,可见古代造园家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虽有亭台楼阁,山石水池,又能作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正所谓:“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而苏州的园林中的种植方法“小园植树多 落叶,要疏植;大园植树要适当布置常绿树”是现代园林设计中仍然非常关注的问题。整个园林中的植物皆是南方特有的植物,植物寄托的园林主人的那种希冀与抱负,像竹子等是不可或缺的,园中的植物完美的体现了江南的特色,体现了江南的地域文化,精致典雅的生活文化,植物布置亦是如此。园中景物布置不仅给人观赏,同时也将一些不同的空间完美的分隔开来,诸多地方都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犹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6、园内

“借景”分析

6.1拙政园“借景”分析 对景是相对为景,借景则只借不对,借景是单向的,这就是借景与对景之不同。6.1.1直接借景 ①邻借

最典型的邻借要数拙政园西部“别有洞天”旁假山上的宜两亭,堪称邻借的范例。原先拙政园中部及西部分属两个园主,为了借入中部的山池景色,便建造了这一高踞山巅的小亭,因赏景视点

较高,故围墙两边景色均可献于游人眼前。又如邻近有景,可通过花窗、门洞,进行互对互借。游廊中各种花式窗洞,使园林对景呈现出多佯形式,成 为我国园林又一特色。②远借

有些城市园林为了闹中取静,往往筑有较高围墙,给远借带来困难,于是便要设立具有一定高度的观赏点,以便远借“廓外青山,天外流水”。苏州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虽然已失去了远借的功用,但其原有的构思是较明显的,即借于假山等制高点上,以使视线越过围墙的限止而能观赏远处景色。在拙政园的借景中,远借北寺塔最为著名。站在园中,见有塔影,以为塔在园中,想去一攀。谁知此塔至少在五里之外,大感意外,这就是拙政园的精妙,在此处不建遮挡视线的建筑,而是留空,如此一来,远处的塔景就“引”了进来,为己所用。景贵有层次,塔成了此景的远景。从手法来说,要借景,必须设计视线。拙政园中能见到北寺塔,都是因为在视点前面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视线可及远处之景。水池都做得狭长,拉长视距又不影响园的规模。③仰借、俯借

在拙政园的西部,“浮翠阁”就是仰借和俯借的经典案例。位于西部西山之上,可谓观景的制高点,从周边的“留听阁”、“卅六鸳鸯馆”一带可仰视,仰借“浮翠阁”之高增加景深,而从“浮翠阁”也能俯瞰周边各景点,颇有居高临下之感,可谓俯借。④应时借

海棠春坞----春景 荷风四面亭----夏景 拙政园中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应时借景也就蕴含其中。其代表有:海棠春坞——植海棠,春景,是春日品赏海棠风韵的好去处;荷风四面亭——植莲,夏景,是夏日品赏水面风来、荷香四溢的极佳景点;待霜亭——植枫,秋景,是秋日品味“洞庭需待林满霜”诗意的山亭;雪香云蔚亭——植腊梅,冬景,是冬日赏梅,捕捉暗香浮动的理想之地。这是四季景色的应对,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在绮绣亭,有“晓丹晚翠”匾额,也点出了朝暮景色之美的殊异。

待霜亭----秋景 雪香云蔚亭----冬景 6.1.2间接借景

苏州园林面积较小,划分为景区之后就更小了。为了扩大空间感,园中往往在适当 的地方设一大镜,称为“镜景”或“镜借”。它不但把镜前的空间翻了一番,在镜面上 使人感到其中有景,其中有象;富于立体的深度感,而且把实在的景观反了一反,使熟 悉的景物陌生化,令人顿生新奇别致之感。人们身在一派空明之中,就如入琉璃世界,水晶天地,可能进行视觉与想象相伴的“镜游”。拙政园的“香洲”,一进舱门,迎面是明镜相迎,照映出对岸倚玉轩一带的水景。镜面上有“烟波划船”匾额,令人感到似实似虚,似真似幻,似静似动,似近似远。沿路向南走过去是得真亭,亭内正面壁上镶有整片的镜子,使所有走过的游客都会造成幻觉以为前面还有一片深邃的花园,这就是镜像空间之虚。

六、结语

实习结束了,对我感触最深的是:课本上所学到的,在实际中得到了印证;而对实践的学习,又丰富了课本所学。我们课堂所学只是知识汪洋中的冰山一角,许多东西更应该是从生活里去细细体会,慢慢摸索和积累。总之,在实践中,我们加深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独立思考,创造性

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篇四:苏杭实习心得

苏杭实习心得

行程记录: 4月1日—4月4日:杭州 4月5日—4月11日:苏州 4月11日晚:上海南站 从3月31日傍晚坐上开往湘潭火车站的大巴开始,一直到4月12日风尘仆仆却满载收获地抵达学校,10级园林系为期十二天的苏杭实习圆满落下帷幕。

第一天:杭州市区——虎跑——中国美术学院——河坊街

杭州印象。从稍显破乱的火车站闸口出来,发现杭州多山,东一座西一座俏生生的穿插在杭州市。往市区走,杭州的车辆礼让行人,就觉得杭州的人也清秀可爱。稍后乘车进入市区,不由得赞叹着路边让人目不暇接的春色扑面而来,行车道旁地被搭配灌木的组合,像是翠色欲滴的画纸上铺满了艳丽生姿的风景,仔细观察后又发现。行车道旁的绿化植物郁郁葱葱,掩盖掉丑陋的路肩,就好像水泥马路边就是清新的大自然,毫不做作。进入风景区后,满眼尽是山林美景,一条虎跑路(图一)似乎铺在树丛间,两边杉树参天夹杂低矮乔灌木,又利用地势变化遮挡后边的事物,让 人错以为走进山林深处。图一 虎跑路

虎跑印象。进入虎跑景区,随着地势往上走,路旁总有水的陪伴,或是一汪静谧的潭水(图二),或是一股轻快灵动叮咚作响的小溪,景物安排紧扣”泉”字主题,也令人神清气爽。虎跑景区分布着有东西、南北两条丁字式轴线组成的庙宇建筑院落。值得一提的是,两条布局轴线近成90°角,这样很容易割裂景区整体性,但它们巧妙地借助统一的主题“泉“造景,使二者和谐共处。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梦

泉(图三)的景点中,禅师梦泉的石雕前,有一池幽蓝色的潭水,潭水不兴波澜,水

面漂浮黄叶,暗示禅师梦的恬静与瑰丽。这样奇幻的美丽作为虎跑景区的高潮景点,精彩至极,余韵悠长。二是仰止亭与弘一法师墓所在地。它地处两个轴线过渡衔接的地方,周围环境清幽雅致,竹林环绕,我们去时遍地竹笋抽新,似乎象征着佛家对于生死轮回的参悟。

图二 路旁的潭水

图三 禅师梦泉

中国美术学院印象。晚些时候,去了位于西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它的大门(图

四)使用的色彩类似江南民居的白色和深灰色。高大的立柱和玻璃的匾额在灯光的仰射下在光与影的交织中神采飞扬。学院内部,是由两侧的充满古典建筑元素却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楼、景墙将前厅广场围合成一个半开敞的小型庭院,庭院顶部大手笔地覆盖着仿木质构架(图五),奇幻非凡。中国美术学院的构筑物几乎全部是现代建造方式,但它却几乎无所不在的闪耀着中式古典元素,尽情地展示着现代设计里的中国式的浓墨重彩。

图四 大门

图五 庭院顶部

河坊街印象。仿宋式的建筑和街道。店铺里充斥着现代商品,没有与硬件匹配 的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较失望。

第二天:西溪

第三天:太子湾公园——西湖西侧——岳王庙

第四天:西湖东侧

太子湾公园印象。公园定位:营造单纯,自然,明快的氛围。围绕公园定位和主题,全园很少亭台楼阁等构筑物,只有少量体现自然野趣的风车,花房和木屋。另外,公园很注意地势的起伏变化,在游人沉醉于美丽的花田时,多样的竖向设计使这些植物姿态万千,美不胜收。也使游人感到置身于郊游野外,俯仰尽是自然气息。

西湖印象。翻看地图我发现,西湖畔密密麻麻布满了景点,历代文人义士都爱煞这湖水,这池无限风光。当走在白堤,苏堤上时稍不留神就可能漏掉仰慕已久的景点。所以请把脚步放缓,聆听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诉说千百年来的历史和传说。白娘子与许仙在断桥边续千年之缘,才华横溢的 苏小小埋骨西泠桥畔与铮铮铁骨的烈士秋瑾遥遥相望,岳武穆精忠报国长眠西湖畔,六桥烟柳的苏堤记录着苏轼的累累政绩,英台送别山伯把短短长桥来回走了十八里,巍巍雷峰塔却压不住白素贞一颗赤诚的心„„在我眼中,西湖的美,不仅在于它满载着历史与传说,也在于这里近水细腻远山如黛,远近呼应如一幅正徐徐展开的中国山水画。走在西湖畔,近处(图六)有水光潋滟,点点渔舟,蒙蒙细雨中轻扭着腰肢的垂柳,抬头远望,湖中摇曳着三潭印月(图七)的倒影,淡如秀眉的远山连绵不绝,点缀在山间的雷峰塔,保俶塔时隐时现,令人向往。

图六近处柳绿桃红

图七 远山倒影

媲美天堂的杭州自古就美得令人动容。而漫步于现代化的杭州街头,仍然讶异它巧妙地包容着作为都市的时尚气息和气质中烟雨朦胧的古典江南韵味。另外,杭州的景区隔而不分,赫赫有名的西湖,太子湾公园仅一街之隔,没有高墙耸立,设关设卡,它们成为城市绿化的一部分,融入整个城市规划进程中,而不是作为孤立的公园存在。从西湖,太子湾,南山路,信义坊河坊街一路上都是连续的景观序列,有主题,有功能,有历史生的景 观,也有现代的景观,使它成为一个多维的休闲空间。整个杭州如同一个大游园,处处惊喜,步步惊叹。

而相比西湖自然 的湖光山色所带来的开阔美感,苏州是内敛而精致的聚合典雅。第五天:西塘

西塘印象。西塘很美,尤其是天上飘着斜斜细雨,游人三三两两地走在蜿蜒的廊棚底下,看着鳞次栉比的民居临水而建,狭窄的河道里船夫慢悠悠地驶着船,好像千年的时光也这么摇曳生姿地绕过船桨游走了。第六天:金鸡湖——七里山塘——金鸡湖

第七天:留园——桐泾公园 篇五:园林实习报告(苏杭沪)园林实习报告

姓名:杨永超 学号:081484134 实习目的: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感性认 识;加强对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艺术、植物造景、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鉴

别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后续专业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进

一步提高。

实习时间:2010年11月02日——2010年11月07号

实习地点:苏州 杭州 上海

实习单位和部门:孝感学院07级、08级园林专业

实习内容:

实习的核心:苏州园林。此行的目的是:加深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理解。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狮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苏州园林的自然美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与自然精致。以拙政园,留园,网狮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0年增补沧浪亭)。

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东北街178号,占地60亩,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典园林,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晋代文人潘岳《闲居赋》中有“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之句,拙政园即取其之意而命名。经过几百年的苍桑变迁,现存建筑大多为太平天国及其后修建.但明清旧制大体尚在,拙政园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园,为宋代诗人苏子美所筑。沧浪亭造园艺术不同寻常,园内以山为主,山上古木参天,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南面的明道堂是园内最大的建筑物,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留园:留园在苏州闻丁外留园路338号,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为我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虎丘: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此山高仅36米,但古树参天,周围有不少名胜。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游览胜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早已在一千多年前就说过 “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千年以来,虎丘山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着“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实习末站:上海长风公园 上海外滩 城隍庙商业街。此行的目的是:了解现代园林景观的基本设计手法和增强设计中的环境意识。

上海长风公园:始建于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九年国庆节建成开放。面积36.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14.3万平方米,是上海市大型的综合性山水公园。公园借鉴了北京颐和园园林风格和杭州、苏州的造景手法,总体布局模拟自然,园景以湖为主,山水结合,浩瀚的银锄湖面和30米高的铁臂山构成全园独特的景观。园中的青枫绿洲、夕阳晚照、岁寒三友、迎春池、睡莲池等20余处园林景点姿态万千。公园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各种游乐设施,水上项目有:电动船、手划船、脚踏船、水上轿车、游览船等可供1000余人同时乘坐游玩。陆上游乐项目有:碰碰车、海盗船、小火车、双人飞天、豪华转马、漂流船、爬山车、卡丁车等。一九九九年新建的“长风海底世界”坐落在园内银锄湖西岸湖底,是中国首家有主题新概念的海洋水族馆,其规模一万多平方米,展出海洋生物300多种,一万多尾(只),是全国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海洋世界二期项目“白鲸表演馆”已对外开放。园中还有“地下少先队”群雕和“雷锋”铜像等纪念性景点,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这次虽然是实习,但来到上海,不购物就真是有点暴殄天物了。所以老师给我们自由时间逛城隍庙。

黄浦区老城隍庙 上海老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由于上海城隍庙内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区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城隍庙道观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上海地区百姓的热心支持。从明代永乐(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庙的庙基不断扩大,宫观建筑不断增加,最为繁盛时期,总面积达到49.9亩土地,约三万三千多平方米。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在“文革”时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它用。1994年,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上海城隍庙得到恢复,重新成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宫观。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庙在六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复工程。2005年,在市、区政府的关心下,在上海市豫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庙大殿前厢房的使用权得以归还,随即开始了二期修复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庙,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

实习总结和体会:时间飞逝,为期一周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通过杭州西湖之行,我们对西湖十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苏州园林的考察,使我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和造园手法。在今后的设计中应该值得学习和借鉴。而在现代园林建 筑中的表现手法在、中我学到了怎么样在设计中尽量考虑大众人群的精神和物质需求。通过上海之行,我们知道了现代建筑的建筑风格。总之,这次的苏杭沪实习之旅,我们掌握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们也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增强优势。

第三篇:苏杭实习报告

苏沪杭专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14.11.17—2014.11.28

二、实习地点:杭州、苏州、上海

三、实习形式:专业老师带队、专业集体出发

四、实习目的

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践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风景式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林专业,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

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分析讨论,学习和了解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学习和掌握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等特点,掌握现代城市各类公园规划布局原则、尺度、比例和方法。

六、实习地点 行程安排如下:

1.杭州:风景式园林

西湖(曲院风荷、平湖秋月、白堤、断桥残雪、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柳浪闻莺等)、太子湾公园、雷峰塔、孤山、西泠印社

2.苏州:中国古典园林

古镇同里、沧浪亭、网师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苏州博物馆等古典园林和金鸡湖景区。

3.上海:现代城市景观园林

上海辰山植物园、延中绿地、上海规划馆、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南京路步行街、后滩公园、世纪广场、世纪大道、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陆家嘴中心绿地等

七、实习指导老师 陈华、张爱芳、张鸿

实习心得

1. 我国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这是我们在以后的园林设计中所要考虑到的。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在空间视觉艺术上,苏州园林运用了很多“小中见大”、“巧而得体”的园林空间处理手法,从布局上,常取内向形式,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先围合,再于此范围内进行一番精心的营造,从层次上说,江南园林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的景区和游览路线。从中我们更好的理解了不同的园林的造园手法所能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对我们以后在设计江南风格的园林时有很大的作用。2.谈谈对留园各空间对比的感受:

留园各空间对此,曲折狭长封闭的空间先是极大地压缩人们的视野,过后,则使人感到豁然开朗。留园入口部分正是利用这种既曲折狭长又十分封闭的空间来与园内主要空间进行强烈对比,进而使人们穿越它进入主要空间时,便顿觉豁然开朗。对于入口部分的这一段空间极易给人产生单调、沉闷之感,留园则进行了巧妙的处理:进园后第一个小院一狭长多变的曲廊一又一个内院一又窄又封闭的廊子一隔漏窗窥见园内景物一位于末端的最后一个小院一穿过曲折、狭长、封闭空间后到绿荫进入主空间一豁然开朗。

建筑有些稀疏,有的稠密,对比异常强烈。以东区为主,石林小屋附近,屋宇鳞次栉比,内外空间交织穿插,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但西区部分的建筑则十分稀疏、平淡,从而使人弛而不张。当然这种疏密的对比与变化,不仅体现在平面布局上,而且还关系到园林建筑的立面处理。留园中部景区建筑沿园的四个周边排列,则使人处于园内可以同时环顾四个周边的建筑。东南两面建筑排列很密集,另两面则较稀疏。

山石布局也是疏密有致,与建筑布局恰相反,以中区为主,西区为辅。中央假山处于中区的西北部,而园西区则体现了山林野趣。

廊道蜿蜒曲折:中国园林自古以来崇尚的是“自然美”,讲究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在格局上忌平直而求曲折。每经过一次曲折,便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境界,而随着境界的层出不穷,便会产生一种玩味不尽的妙趣。此外,曲折还可以导致意境的深邃。曲折性是通过各种要素相互之间的组合形成的。其中以建筑以及由建筑围合而形成的空间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则借廊的连接可形成极富变化的群体组合。

但留园主要不是通过游廊来体现空间曲折变化的,而是通过借助于建筑物的直接衔接,特别是使其空间互相交错穿插,给人曲折迂回和不可穷尽之感。留园在空间序列的组织上是这样体现空间的分割与联系的:借廊的交错而变得更加曲折一自绿荫至水阁部分的空间处理由于设置了一片临空的隔扇,从而增强了空间的曲折性和变化一自曲溪楼至西楼。3.对太子湾公园自然水系营造分析: 园中水体大的折弯有数十处这多;分叉,聚合亦不下十余处。水道或与路同行,或绕丘而轩,或平铺如泊,曲折回环,聚散有致。水道两岸多呈自然式缓坡延伸入水状,随意点缀些许或高或低或倚或侧或断或续的石矶,石坎。临水坡岸密植宿根花卉和水生,湿生植物,野趣盎然。六七座用带皮杉木坯料筑就的小桥,造型,构架各异,跨水而立,不仅连接了两岸的园路,而且又是极佳的赏景点。自琵琶洲与流水相向南行,渐行渐闻然水声愈来愈大。当直上一小木拱桥时,但听得桥下流水欢歌,奔跳不息。再前行,复有一石砌拱桥跃然水波之上,自石桥望引水工和出水洞口,清波滔滔而来,涌至桥墩前一道横石坎处骤然下泻,轰鸣之声不绝于耳,使人有身临山谷深处飞瀑直贯的活水源头之感。4.杭州花港观鱼和太子湾公园在设计风格上的不同:

杭州花港观鱼:设计风格,以中国的自然式风格为主。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边群山之中的九溪十八涧,峰回路转,涧水潺潺;林深鸟语,一幅江南山村图,野趣醉人,是西湖风景区内规模最大的一级公园,以鱼、花景观著名。园内景观由鱼乐园、牡丹亭、花港、草坪和丛林几个部分组成,鱼乐园是全园的主景。

太子湾公园:主要的设计风格以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造园开朗飘逸的艺术处理手法,富有潇洒、自然的艺术趣味。其精到之处在于得用引水工程和明渠改建的平面形状多样化的水体,园之生动灵活赖以全出,园中水体大的折弯有数十处这多;分叉,聚合亦不下十余处。水道或与路同行,或绕丘而轩,或平铺如泊,曲折回环,聚散有致。

通过这次实习,了解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独特和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课本上的东西大多是理论。只有出去实践才能深入的了解。划分空间,道路的设置等。有很多收获。

印象最深的就是借助地形把道路隐藏起来。运用植物造景把道路隐藏起来。植物配置方面也有些体会。比如:大面积的草地边缘围合用雪松做背景树,前面是一些落叶的花灌木。这样四季都有景可观。

山水地形,古人云:“无石不成园。”“水可积之成潭,泻之成流,喷之成雾,旋之成涡,举之成柱,悬之成布,凛之成冰。”苏州园林中错落有致、峭直嶙峋的山石与静态、动态之水皆可制造出绝佳的园林艺术效果。人们叠石造山,掘池理水,移天缩地,纳自然于小园之中;想假山浅流为大山名川,可谓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成水中有山,山中有水之势,花草树木、亭塔楼阁便有了依托之地。

植物配植特别注重两点。一是植物的物质特性;二是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文化意蕴。植物的物质特性包括其色、香、形,以及自然声息和光线作用于花草树木而产生的艺术效果。花草树木有斑斓之色彩,馨香之气息,多姿之形态,风拂树叶雨打芭蕉之声,阳光月光下的树木婆娑之影。这一切诉诸感官,给人予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之美。中国园林植物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其文化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植物被认作高尚品质和高洁情操的象征。松竹梅傲雪霜,深为人们喜爱,因而被当作正直、高洁、孤傲不羁的象征。编篱种菊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象征着简朴淡泊的生活之道。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比喻不趋炎附势的高洁之士。清雅淡逸的兰花具有君子风范,尤为文人韵士所吟诵。拟人化了的花草树木皆有情,其文化意蕴深化了植物美。这是中国园林植物的独特之处。因此,园林中的植物配植兼顾了植物的神形之美,是植物自然美和象征寓意美的艺术组合。

这是一趟美妙的学习旅程,虽然很累,却真正觉得学到了东西,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分析讨论,了解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并掌握了我国现代城市园林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和特点,从中学到的是实际的手法和形式,是对课本上学习的内容的论证,期待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实习结束了,对我感触最深的是:课本上所学到的,在实际中得到了印证;而对实践的学习,又丰富了课本所学。还增长了见识,收获多多。

第四篇:苏杭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3年3月31日———4月6日 实习地点:

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留园、苏州博物馆、独墅湖高校区、山塘街、虎丘等;

杭州: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浙大新校区、钱江新城、西溪湿地、西湖风景区等;

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让我们更好的掌握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法;

2.实习过程中,了解并学习掌握园林建筑、景观的空间构成以及功能布局,并能灵活掌握和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设计中;

3.了解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不同特征与内涵。体会建筑大师的设计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并确定为中华建筑之崛起而努力的奋斗目标。

实习内容:

苏州—园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这样评价苏州园林:“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它的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在园林中建筑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它们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如: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古人云:“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只有亲身到苏州园林一番,才能真正领略它的魅力。在小小的庭院里,古人便可游尽自然山水,或登高望远,或乘荫冥思,或诗书作画,或抚琴笙歌。小空间大天地,师法自然,宛自天开,这就是苏州园林的精髓。

在游历了苏州大大小小的私家园林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大古典名园之中的留园和拙政园。留园

留园全园分四个部分:山水,田园,山林,庭院。

穿过中部精致的小院,便到达东部建筑取胜的区域,斋轩比比皆是,例如五峰仙馆,还我读书处,这里的建筑内外空间关系相当密切,根据不同意境采用不同手法,采用长廊、竹林、平台等连接着一个个建筑。留园最深处有著名的“瘦皱漏透”的冠云峰和岫云峰,旁边是一大片的竹林,穿过竹林,便是小巧精致的盆景园。

整个留园,结构紧凑,移步换景,完美展现了古典园林的美。墙上各式各样的漏窗,感叹古典园林美之余又能欣赏窗外的框景,多样的建筑变化、假山堆叠,展现了造园的精湛手法。拙政园

拙政园被称为“苏州园林之冠”,它的园林艺术,代表了江南私家园林一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成就。

拙政园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水池面积很大,有聚有分,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古树敝日,花香浓郁,富有自然色彩。园内主要建筑物四周都可见悠悠流水,显得淡泊、明净。全园堂、亭、轩都以荷花命名,疏朗自然,错落有致。这种运用分割空间,利用自然,对比借景的手法,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和古代园林风格的典范。小结

在苏州园林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参观学习园林建筑的造型,包括:体量、空间、组合,形式结构、细部结构等方面,还要考虑其与环境的融合,注重其景观功能的效果。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以山水造景著称于世。它向往自然,寄情于山水,重视意境的营造,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面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创造“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真实自然山水的缩影,追求“景无情而不发,情无景不生”,这样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力求达到“一峰山大华千寻,一勺水江湖万里”的境界,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

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

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如何把功能比较复杂、体量较大的茶室、餐厅、展览馆等建筑化整为零,按园林建筑功能的不同来分厅、堂,再以廊架相连、花墙分割,组成庭院式建筑。

杭州—西湖

在未去杭州之前,我最是向往的西湖的断桥。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宜。”诗中苏东坡以神来之笔点出了西湖的风韵。那绿波荡漾的湖水,曲折通幽的苏堤,白堤两岸的垂柳,散落在旁的亭台楼阁,灵隐寺,岳王庙,还有那茶香四溢的龙井茶园,有诗道:“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原来知。”那清澈的西湖水,静静地坐在湖边的六合塔,还有那波涛汹涌的钱塘江都让人百看不厌。

看苏州园林,感受到是那份小而精致的美,而看杭州西湖,却从中领阅到由自然的湖光山色所带来的开阔美感。

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布着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西湖十景。带着学习的目的,我们并没有在优美的景色上多做纠缠,而是大概了解了风景区内的规划布局,以及各园林的建筑特色。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西湖十景最为有名的苏堤春晓和花港观鱼。苏堤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横跨了整个湖面,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桥下的垂柳与荡漾的水波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锁澜桥上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大致位于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上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 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今之的苏堤,对整个西湖来说,除了符号式的桥形之外,更是因它将湖面分出层次。主湖在东,次湖在西,一大一小,主次分明,很有层次,这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的“理水”手法。但苏堤一景之不足,在于桥形重复太多,而且堤路太直、太长,这是风景园林的景观之忌。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是一个三面临水,一面倚山的大型公园。园中模山范水,巧于因借,并配置亭台楼阁,花廊水榭,自然空间组织开合收放,虚实相间,互为衬托,聚散有变。全园以鱼、花、港为中心,以港为主体,把假山、池沼、亭台、水榭、小桥、游鱼、花草、人流放置在一个大的环境之中,人工与天然相结合,清幽与雅美相交融,动与静互成,虚与实并济,别有一番幽雅含蓄,旷朗清新的韵味,造就一个“多方圣景,咫尺山林”的艺术境界。

它的最大特色还在于把中国园林的艺术布局和西方造园艺术手法巧妙统一,中西合璧,而又不露斧凿痕迹,使景观清雅幽深,开朗旷达,和谐一致。特别是运用大面积的草坪和以植物为主体的造景组合空间,对于现今时代,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又有新时代特点的中国园林方面,具有开拓性的作用。小结

杭州西湖风景区的规划,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造园手法的同时,又力求发展、创新。在园林布局上,注重发挥中国园林传统特色,强调公园艺术形式的主题是山水创作、植物造景和园林建筑三者的有机统一,创作手法上注意现代游憩生活内容与民族文化的园林艺术相统一。在园林建筑上,主要是以继承传统和轻质过渡的形式出现,对不同的园林建筑风格区别对待:凡是在文化艺术上有一定价值的古迹、古建筑,严格妥善地保护;对某些名胜古迹有传统精华,但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和构筑物,则扬长避短,保留精华,舍其糟粕;凡名不副实的风景点,修建时采取富于传统的形式和格调为主,达到相互协调。在植物配置上,以因地,因时,因材制宜为主,即因景制宜,创造园林空间的景变,形变,色变和意境上诗情画意,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和风格上的地方性。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它是由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考虑到了周边的环境关系,虽然采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材料,但是从形式符号上沿袭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由此来统一与临近建筑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贝老秉承“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和“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在空间处理上有运用到古典园林的艺术手法,如借景、对景、抑扬对比等,成功的将现代功能溶于古建筑群之中,其古而新的建筑形式蕴含着本土化与现代性融合下的创新,带给人一种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深刻感受,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

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观着眼处是贝聿铭签名式的几何结构,线条硬朗而明快,极具现代特征,但精妙之处在于从新馆任意房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坡度与远处及更远处的苏州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这使得人们首先从图形构成认同达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门面不算突出,入馆前有一庭院,宛约而舒朗,正如园林设计总欲言又止楼房建筑不高,大胆利用了下层空间,不显霸气,就为了和周围环境一起呼吸。几进递进式的结构呼应中国传统庭院设计风格,门口一角碎石老松,相映成趣,颇有几分禅意。

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的细细地了解、感受和学习中国传统的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新方向,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1.造型与空间 从建筑结构看,现代几何体构成的坡顶隐含着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正方形不断的繁衍和重构,西方古希腊罗马神庙的三角体立方体的构成、哥特式夸张的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的冷峻理性与苏州传统建筑潜在的三角形、围墙线形的运动以及建筑的方形空间交织在一起,西中有东,东中有西,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简洁、抽象、有力度,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空间封闭而又通透,折射出禅宗文化、道教文化的深层信息,参观者尽管在犹如在超级魔方的现代气息中穿行,却仍然被东方园林强大的传统文明牵引着,确立起建筑景观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在中庭设计方面,贝老一改通常的四方形空间,将中庭设计成八角形,同时随着层高的递增而变换墙面造型,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的建筑特色。正对入口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外面的园林景色一览无余,成为中庭最引人入胜的风景。两侧的墙面上有两个菱形的窗洞,透射出的依然是室外的绿色景观,像极了两幅挂在墙上的画。中庭的吊灯也是独立设计的,将传统中式花灯取其形,再利用方形与菱形的结构将传统精神完美地与现代材料结合而成。

造型、空间等中西元素有机的结合,图形构成的巧妙转换,现代空间中国园林意境的营造是苏博新馆成功实现传统与现代转换的关键。2.光影与色彩

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情为主,景是客,情景交融,相辅相生,这才是中国传统的空间本质。苏州博物馆之所以能让人感受到传统美学的魅力,就是因为设计师很好地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空间气质,而光影就是让这些景与人们产生互动与共鸣的直接因素。可以这么说,光与影一直是空间设计的第四大造型元素,它能让室内室外环境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的重要意义。而在苏州博物馆,贝老先生再一次让光影成为了空间的主角。

在建筑的中庭,借鉴传统“老虎天窗”的做法,屋顶形成一个折角,光影交错,整个空间充满祥和与大气。走廊由透过天顶造成的线状光书写着,如同走在了古老的竹帘下,传统符号在光线中简洁地演绎着现代的气息。

在博物馆的其他空间的顶部,基本都是由精细的金属百叶和玻璃顶棚所构建。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成光影,给白色墙体带来了如音乐旋律般丰富的节奏。同时,还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调节百叶,始终让展厅内部保持最好的光照条件。

在展厅与展厅之间,有许多别有乐趣的小空间,这些小空间都是露天的,既保证了展厅走廊的光照要求而且也作为一种借景装饰让空间更有传统味道。阳光透过密致的竹林星星点点洒落到地面,这是一种情,静谧安详;照射假山石而投影在墙面上的影子也是一种情,诗情画意。色彩是人的视觉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引起人们视觉对不同颜色的感觉,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感受。新馆采取了与设计其他城市标志性建筑物不同的手法,保留了苏州温和、清淡、俊秀的黑自基调。为了与周围民居环境协调,博物馆尽管用的全是现代新材料,但外墙与内墙都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基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色彩肌理相融合,新瓶老酒,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

3.新材料、新技术

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大量使用玻璃,和采用开放式钢结构,现代的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质材料。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在屋面材料的运用上,则以现代材料花岗岩取代青瓦。在玻璃屋顶之下广泛使用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有效控制和合理遮挡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此外,中央展厅顶部是以米字形钢结构构成,完全没有任何支撑,然而嵌在结构中的石材,每块重达三四百公斤。这些都完全是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老结采用了一层地下室的构造方式,这样既解决了层高对周边古园林建筑的揉合问题,同时也是采用地下温室的原理对建筑的保温节能给予了另一种的考虑。地下室有一部分位于中庭水景之下,在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防渗材料,以保证博物馆的温度舒适,这包括对参观者以及文物保存的舒适。

4.建筑空间流线控制及细节设计

在主庭园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贝老先生一改中国园林曲径通幽的造园传统,大胆地利用直线与折线创造出简洁朴素的庭院。北侧,几片巨大的石块、细腻的沙滩与清澈的池水共同构成了具有现代意味的园林小品。以墙为纸,以景为墨,像极了著名的“米氏山水”,别有一番趣味。在西部主展厅区, 贝老设计了水幕墙和荷花池.贝聿铭说:“水是用来听的。”按照他的设计,水从高处顺着暗槽往下流,游客远远就能听到“淙淙”的水声却不知水在何方,直至走近了,一池荷花方才映入眼帘。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窗是苏州园林中的“眼”,苏州园林的窗有多重功能。采光只是一个方面,其实他还是借景时裁剪风景的取景框。新馆中菱形,海棠形,六方式漏窗。如同反复出现的旋律,参观者产生远景如画的错觉,体现“尺幅窗,无心画”的意境,是框景。

从没有一座博物馆像苏州博物馆这样,将经典苏州风格与现代结合得如此自然,如此动人。古典与现代,不仅可以碰撞,而且可以天衣无缝地过渡。这座“为中国而设计”的古代博物馆,正是因设计的力量,将传统中国风的美好和绚烂,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经典案例,是中国博物馆的幸运,也是中式设计的一次大胆探索,有着正面且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民居是最通俗的建筑形式,但同时它也承载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建筑的灵魂。可以说,中国当代能像王澍这样如此深刻又紧密地将极为先锋的创作与古老的民间传统联系在一起的人并不很多,这种对于传统的借鉴表现了王澍对传统的尊重。

王澍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回望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式的大学建筑原型,象山新校园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的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整个象山校区,外观现代感十足,采用的却是中国传统的砖墙、石墙、夯土墙;内里天井通天,体现中国传统“大合院”。建筑之间用宽大的纵跨数楼层的走廊连接,感觉建筑之间原是院落。王澍说,要过几年再看象山。果然,到我们去的时候,建筑已与自然融为一体,攀爬植物肆意地在楼墙上。

在象山新校园中,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所有的建筑都以这座“象山”为最重要的思考与观看的对象。每个建筑都如同一个中国字,它们都呈现出面对象山的某种指向性,而字与字之间的空白同样重要,是人们在漫游时一次又一次回望那座青山的位置。

面对当下中国城市的大规模拆毁重建现象,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回收到象山新校园,这些可能被当做垃圾对待的东西被在这里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了造价,重新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性的建造传统。

象山新校园或许是中国传统与现实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30座大小不一的建筑平静的沉浸在中国南方平缓的山水之间,这里流动着5000个艺术学子的青春、激情、沉思与梦想,昭示着一条通往人们内心深处的返乡之路。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有写:“中国建筑,如优游闲处之庭园建筑,则常一反对称之隆重,出之以自由随意之变化。部署取高低曲折之趣,间以池沼花木,接近自然,而入诗画之境。”看象山校区建筑群像,正是“出之以自由随意之变化,部署取高低曲折之趣,间以池沼花木,接近自然,而入诗画之境。”

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这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校园,一个朴素而深沉的作品。

校园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30余座建筑像书法笔触一样顺着水势围绕象山一气呵成,平静的沉浸在平缓的山水之间,这一群建筑就像守护的星座,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之间便勾勒出象山。整体的自然错动与内院的几何严谨形成了动静之间的生趣转换,不规则总图构成一种空间的运动关系。这样设计似乎有点散漫,甚至没有一个严格的结构,但真正的生活才可能在这里放松的发生。建筑产生了檐下、洞内、飞道、屋顶下沉院落、屋顶平台、树下、田间、河边等多样性的教学交流空间,在这里,学院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心灵的自由。

象山校区的设计的设计,与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有着深层的传承关系。在白墙、灰瓦、绿树、蓝天之间,包含一种理想的失眠,包含一种活跃的灵感,艺术的学子们在这里更好地生活,自由地创作。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一个个图像,一个个片段,它们不能完全被言语所表达;因为对于使用者所能感受到的,语言显得过于准确和狭义。于是我幡然醒悟,象山校区所表现的并非一个建筑,而是一种印象。一种寄情于江南山水,类似于中国水墨的东方印象。

实习总结:

这次的实习,我们不仅仅是增长了见识,感受了中国前沿城市的魅力。更多的是我们了解的中华民族令人惊叹的古典园林,对建筑,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感受。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我们带着“登高”、“行远”的人生抱负,“自卑”、“自迩”的做人处事风格开始的这次实习。在这次实习的感悟中,我觉得其实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而在设计中国际设计大师前沿的设计精神,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底蕴,它们对我们精神层面所进行的冲击也许更为重要,更能影响我们以后人生的建筑设计生涯。

苏杭实习报告

系别:专业:姓名:班级:学号: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 吕娇娇

1002B 1037120202

第五篇: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实习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 __________

带队老师:______

实习时间:_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地点

杭州、苏州

三、实习目的参观各个著名景点,开拓眼界,通过观察、听取讲解和绘图等方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认知能力。增强自己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感性认知。加强对造景、规划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做好准备。

四、实习内容与体会

经历了漫长的暑假,我们终于迎来了苏杭实习,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杭州集合,开启了十天的苏杭实习之旅。

杭州的太子湾公园是我们实习的第一站,太子湾公园位于西湖西南隅,南屏山荔枝峰下。据载南宋皇室庄文,景献两太子葬此而得名。太子湾原为湖湾,由山峦风雨冲刷,泥沙淤积为沼泽洼地。新辟为融田园风韵和山情野趣的大型公园。全园以园路、水道为间隔,约略划分为东、中、西三块景区。东部景区为望山坪、颐乐苑等。望山坪系一大草坪,坪面宽广,视野开阔,既可眺翠微山色,又可在草地上或卧憩,或嬉戏。大草坪南瑞,有一处用浅红、灰黑二色磨面石块拼砌而成的太极圆形铺装,翡翠园参差毗接,相倚而成。丘坡上遍玉兰、含笑、樱花等观赏花木,下层衬以绣球、火棘及宿根花卉,花影照眼,馨香沁人。

第二站是花港观鱼,花港观鱼以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一九**年二期扩建工程告竣后,占地面积达二十公顷。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红鱼池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

杭州花圃是久负盛名的花卉盆景观赏胜地。它前临西湖,后倚西山,环境优美,布置精巧,被誉为“西子湖畔的一颗明珠”。新近落成的时花广场,是以“花”和“水”为主题,采用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全面体现花文化而营造的丰满灵动并具人文内涵的园林艺术空间。主要有花溪、锦鲤池、下沉广场、水花台、莲池、映花泉、散花台、静水池及涉水池等景区。广场上飞泉流水、乐曲悠扬,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栩栩如生的十二花神遥相呼应,使您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中。

白堤全长1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广植桃柳,又称十锦塘。堤上内层是垂柳,外层是碧桃。白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白堤宽阔而敞亮,靠湖边密植垂柳,外层是各色的桃花。垂柳与湖水让人感觉到了大自然那天衣无缝的和谐与浓情。

西泠印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佳处”之誉。

我们还冒着酷暑参观了钱江新城,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新中心区的空间规划布局上,将从大范围、大尺度、高视点的角度,体现现代城市以高层建筑群为核心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将以香港中环和纽约曼哈顿为标榜,在建筑的“高度”、“亮度”和“密度”三方面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仅完美体现了杭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貌,也尊重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历史格局。

苏堤旧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为北宋文人苏轼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苏东坡曾有诗云:“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堤上垂柳初绿、桃花盛开之时,绿柳如烟、红桃如雾,红翠间错,灿烂如锦。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无限柔情。曲院风荷。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五,位于西湖东南岸,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现为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西子浓妆淡抹的观景佳地,临水眺望,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曲院风荷位于金沙涧流入西湖处,南宋这里辟有宫廷酒坊,湖面种养荷花。夏日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曲院风荷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有曲院、风荷、滨湖密林等景区,东接岳湖,南邻郭庄,北接竹素园、植物园、岳飞墓庙,既是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游名园,也是西湖北线热点游览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是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

结束了杭州的五天行程,我们来到了苏州,继续剩下的五天的实习活动。在苏州,我们实习的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拙政园的建园艺术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花木为胜,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

一、楼

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离开了拙政园,我们来到了附近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 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城区中心五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36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晚清著名学者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宋淳熙初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且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

圆融时代广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岸,是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文化、旅游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现代化、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及一站式消费的复合性商业地产项目。圆融时代广场分为五大功能区,包括高档办公商务区、城市购物时尚街区、生活休闲区、河滨步道—水滨餐饮娱乐区以及苏州首座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500米巨型神奇天幕、4000多个地下车位、6个地铁出口、水上巴士、空中连廊、超大广场、泊车系统、主题景观、时尚夜景。圆融时代广场将引领苏州CBD时尚生活方式。

结束了五天的苏州实习,我们的苏杭实习也圆满地落下了帷幕,这次实习让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通过参观各个景点建筑,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内容,受益匪浅。

五、实习总结

经过本次为期十天的苏杭之旅,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加深并掌

握了造园的理论和技法,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的布局、构图以及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我们对书本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培养了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实习成绩

下载苏杭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杭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杭实习报告

    苏州园林篇 苏州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特点 气候条件 苏州位于长江之南,西滨太湖东临金鸡、独墅及黄天荡等湖泊,大运河流经南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5.8℃,绝对最高温度3......

    苏杭实习报告

    园林专业苏杭综合考察 实习报告 院系:人文与艺术系班级:园林1 502 姓名:江坤学号:15402223 指导老师: 熊旅鑫 2018年4月18日 2018年3月18日,为期10天的苏杭景观 建筑 实习正式展......

    苏杭实习报告 - 副本

    苏杭实习总结 专业班级:仲恺园林093班十月九日,虽已步入秋天,但广州的天气似乎丝毫没有转凉的意思。这天下午,我们乘上开往杭州的火车,开启我期待已久的苏杭实习之旅。 在直直的......

    苏杭写生实习报告

    苏杭写生实习报告 写生地点:苏州 杭州 写生内容:苏杭古典园林.著名古镇、名胜风景区 写生手法:钢笔速写表现 写生时长:十二天 写生目的:一是提升钢笔速写表现风景的能力。二是感......

    苏杭园林实习报告

    苏杭园林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1、 通过实地实物观察、绘图,提高实际动眼、动手能力,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认知能力; 2、 听取老师现场讲授,增强自己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感性......

    园林苏杭实习报告

    园林苏杭实习报告 班级 2013级园林 姓名 小组组长 组员 一、 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日期 4月18日——4月30日 2、参加人员 3、 实习地基本情况 杭州:杭州市,简称杭,浙江省省会......

    园林实习报告(苏杭沪)

    园林实习报告 姓名:杨永超学号:081484134 实习目的: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感性认 识;加强对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艺术、植物造景、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苏杭实习心得

    苏杭实习心得 行程记录: 4月1日—4月4日:杭州 4月5日—4月11日:苏州 4月11日晚:上海南站 从3月31日傍晚坐上开往湘潭火车站的大巴开始,一直到4月12日风尘仆仆却满载收获地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