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南京工业大学招生简介
2012南京工业大学招生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
2009年11月29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我校时对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所大学很有特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实验和科研都同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被社会所需要,这种办学的方向也是对的。”
学校坚持面向学科前沿,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需求,强调特色加综合的发展理念。在发挥原有工学门类优势学科辐射力的基础上,跨工、理、管、经、文、法、哲、医8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2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学科3个、江苏省二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领域19个、本科专业73个。学校占地4000余亩,现有26个学院(部),在校留学生、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3万余人。
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全国杰出专业人才2人,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9人,国家“千人计划”6人,高级职称人员900余人,建成了以首席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梯队。“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铸就了“南工大”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优良校风,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18位院士,院士校友数居全国高校第46位。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着力构筑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8个。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全国首批试点高校、教育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是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设有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3个,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中心16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何梁何利科技奖2项。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十一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4000余项,科研到款达18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加大对外开放办学力度,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6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承担了数十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学校将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锐意创新,和谐发展,争取到2020年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更加明显,特色更为鲜明的一流创新创业型工业大学。
第二篇: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共有学院(部)26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3个,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二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96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19个,本科专业73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哲、医8个学科门类。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和教授审定权。目前,各类学生近3万人。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入选“千人计划”6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近900人。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着力构筑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江苏省品牌专业6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个。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等国家级科研机构3个,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中心16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十一五”以来,学校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十一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4000余项,科研到款达18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加大对外开放办学力度,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承担了数十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学校将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争取把学校建成为能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
第三篇: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高校代码:10291(国标代码)1110(省内代码)
高校名称:南京工业大学
高校性质:省属院校办学性质:公办
校址:模范马路校区(南京市鼓楼区)
江浦校区(南京市浦口区)
一、学校概况
第一条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教育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是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共有学院(部)26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6个,本科专业75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哲、医8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3万余人,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学校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
“十一五”以来,学校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承担了包括7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000余项,科研到款近18亿元。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铸就了工大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优良校风,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0余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16位院士。围绕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学校正阔步迈向一流的创业创新型工业大学。
二、组织机构
第二条 我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科生招生工作。
第三条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普通高考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 南京工业大学纪委和监察处负责监督招生工作中各项政策和规定的落实,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录取规则
第五条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对象为: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的学生。我校以“广招天下英才而育之”为理念,坚持阳光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文化考试为主,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六条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专业标准学制4年(其中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为5年),学业合格者颁发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相应学科学士学位。
第七条 我校各专业(语言类专业除外)入学后外语教学均为英语必修课。
第八条 我校所有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考生身体状况遵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九条 报考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考生要求有一定美术基础,色盲、色弱者不宜报考。
第十条(省外考生适用)投档比例按各省(市、区)规定执行,录取时按照专业级差(级差值不超过5分)的方式择优录取(内蒙古自治区按照专业志愿清录取)。
第十一条 我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报考考生须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招生项目有棒垒球、田径、篮球。报考我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须符合各省(市、区)高水平运动员的有关报考条件,其中棒垒球和篮球项目须参加我校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项测试领导小组组织的专门测试,田径项目参加江苏省联合测试,测试合格后,由我校根据考生专项考试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第十二条(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辽宁省考生适用)我校招收艺术类考生,报考考生须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省专业统考成绩和文化统考成绩须达到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中江苏省考生的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等级中D级(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我校对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安徽省和辽宁省为校考成绩,其余为省考成绩)加文化成绩的综合分进行排序,择优录取。
第十三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对除历史或物理外的另一门选测科目不作限制,由考生根据兴趣及擅长合理选报专业。
第十四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普通类录取的考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选测BB,必测4C1合格。
第十五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对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折算成等级级差分,在考生投挡分的基础上加上等级级差分后进行排序。选测科目中物理(历史)等级达A+或A,分别加3分、2分;另一门选测科目等级达A+或A,分别加2分、1分。
第十六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的专业录取按专业级差方式进行。取舍等效基准成绩相同的考生进入同一专业时,其原则为:理科考生按数学(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数学分(含附加分)排序;文科考生按语文(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语文分(含附加分)排序。
第十七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招收艺术特长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选测BB、必测4C1合格。报名考生须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招收项目有器乐、声乐、舞蹈、戏剧。报名考生除符合上级有关政策的要求外,须经我校资格认定后方可报考,相关政策按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要求执行。
第十八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在本一批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选测BB、必测4C1合格。报考考生须符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相关要求,且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通过我校资格初审后须参加我校组织的面试。报考考生面试合格且通过公示后,由我校根据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的相关规定择优录取。
四、收费标准及奖助学措施
第十九条 学费:4600元/人/年,其中艺术类6800元/人/年、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方向专业6440元/年;住宿费:1500元/人/年。我校
已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按学年学费预缴,学年末按实际选修课程结算,具体按照苏价费[2006]319号文件及本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执行收费及相关退费。
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多元配套资助体系,设有各类奖、助学金70余项,资助面广,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激励、帮助和保障。
五、招生咨询方式
第二十条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电话:025-58139090、83587711、83239859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邮编211816)邮箱:zhaosheng@njut.edu.cn
网址:http://zhaosheng.njut.edu.cn
微博:http://weibo.com/njutzb
六、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其中与各省(市、区)招生政策不符的,执行各省(市、区)的招生政策。
第四篇:【南京工业大学专业】南京工业大学招生网站-南京工业大学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南京工业大学专业】南京工业大学招生网站-南京工业大学分数线
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高校代码:10291(国标)1110(省内)1610(省内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名称:南京工业大学 高校性质:省属院校 办学性质:公办校 址:模范马路校区(南京市鼓楼区)江浦校区(南京市浦口区)
一、学校概况第一条 南京工业大学是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百强高校,国家首批14所 “2011计划”高校之一(“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首批通过认定的有全国14所高校)。学校拥有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 名“长江学者”,7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千人计划”,7名国家“杰青”。学科齐全,特色鲜明,拥有70多个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学校培养的学生中近20人成为“两院”院士,校友在社会上的影响指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7位,院士和院士校友数分列江苏省第4名和第6名。
二、组织机构 第二条 我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科生招生工作。第三条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普通高考招生的日常工作。第四条 南京工业大学纪委和监察处
负责监督招生工作中各项政策和规定的落实,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录取规则 第五条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对象为: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的学生。我校以“广招天下英才而育之”为理念,坚持阳光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文化考试为主,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第六条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专业标准学制4年(其中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为5年),学业合格者颁发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相应学科学士学位。第七条 我校各专业(语言类专业除外)入学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后外语教学均为英语必修课。第八条 我校所有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考生身体状况遵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第九条 报考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考生要求有一定美术基础,色盲、色弱者不宜报考。第十条 投档比例按各省(市、区)规定执行,录取时按照专业级差(级差值不超过5分)的方式择优录取(内蒙古自治区按照专业志愿清录取)。第十一条 我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报考考生须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招生项目有棒垒球、田径、篮球。报考我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须符合各省(市、区)高水平运动员的有关报考条件,其中棒垒球和篮球项目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门测试,田径项目参加江苏省联合测试,测试合格后,由我校根据考生专项考试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择优录取。第十二条 我校招收艺术类考生,报考考生须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省专业统考成绩和文化统考成绩须达到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中江苏省考生的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等级中D级(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我校对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校考省份为校考成绩,其余为省考成绩)加文化成绩的综合分进行排序,择优录取。注:校考综合分=(校考专业成绩/校考满分)*100+(省考文化成绩/省考文化满分)*100。第十三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对除历史或物理外的另一门选测科目不作限制,由考生根据兴趣及擅长合理选报专业。第十四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普通类录取的考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选测BB(中外合作办学BC),必测4C1合格。第十五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对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折算成等级级差分,在考生投挡分的基础上加上等级级差分后进行排序。选测科目中物理(历史)等级达A+或A,分别加3分、2分;另一门选测科目等级达A+或A,分别加2分、1分。第十六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取舍等效基准成绩相同的考生进入同一专业时,其原则为:理科考生按数学(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数学分(含附加分)排序;文科考生按语文(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语文分(含附加分)排序。第十七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在本一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批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选测BB、必测4C1合格。报考考生须符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相关要求,且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通过我校资格初审后须参加我校组织的面试。报考考生面试合格且通过公示后,由我校根据相关规定择优录取。
四、收费标准及奖助学措施第十八条 学费按照2014年江苏省物价局的文件(苏价费[2014]136号)执行(元/人/年): 文科类5200、理科类5500、工科类5800、医学类6800、艺术类6800、中外合作办学21600。优势学科在原专业基础上浮10%、嵌入式培养专业上浮2000元。住宿费1500元/人/年。我校已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按学年预缴学费,学年末结算,毕业时清算,具体按照苏价费[2006]319号文件及本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执行收费及相关退费(如出台新文件,按新文件执行)。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多元资助体系,设有各类奖、助学金80余项,资助面广,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激励和保障。
五、招生咨询方式第十九条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咨询联系方式电话:025-58139090、83587711、83239859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邮编211816)
邮箱:zhaosheng@njtech.edu.cn网址:http://zhaosheng.njtech.edu.cn微博:
http://weibo.com/njutzb人人官方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1608550微信号:njtechzb
六、附则第二十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其中与各省(市、区)招生政策不符的,执行各
省(市、区)的招生政策。
南京工业大学重点专业:
南京工业大学全景地图:
南京工业大学历年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南京工业大学报考指南: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计划:
南京工业大学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五篇: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5年报考南京工业大学专业课备考指南
明确复习方向,确定重点范围和难点,做好考试准备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结构如难易程度,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根据专业目录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对每个核心考点安排,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力求做到对考试范围系统掌握。
一、“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领导小组组织和领导,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由党政领导和相关院系负责人组成。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审定研究生的报考名单。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学生成绩的统计及综合素质排名合条件生汇总材料并上报。
二、(教材和试卷)邮购事项:
邮购事项热线:135、637、50163张老师。各专业50套试卷,覆盖全部考试内容。把握基本理论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用全面的思路看待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全面准确牢固,针对细节知识点全面复习。
三、“研究生”工作程序: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从而确定选拔学生范围。
2.符合上述“研究生”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3.各相关学院将考试报名汇总表交“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4.“研究生”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5.统一组织本次“研究生”考试,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6.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四、“研究生”录取工作:
以“研究生”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五、“研究生”教学管理: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研究生”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六、“研究生”重点复习材料:
推荐书目:必看,专业课教材+习题全解;
重点章节讲解+考核题库(必备);
题型分析解读+考点汇编50套(必备,里面出过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