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孩子教育(共)
培训作业之教学感悟
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 海原县李旺镇教委买玉忠
在人生旅途中,家是驿站,是港湾,它供我们休息,给我们温暖。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家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人格发展之端。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观念的不断变化,家庭关系不再是固若金汤,单亲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结构出现于社会之中,而近年来由于离婚率的增加,单亲家庭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各方面的统计和研究都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心理状况、身体状况、人际关系、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出现问题的比例都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学生。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损坏公物、偷窃甚至……因此,如何帮助单亲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已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与研究的课题。
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单亲家庭的学生,我依据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客观实践,对单亲家庭的学生作了以下教育尝试。
一、用无私的爱开启心灵之窗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为此,我努力营造一种爱的氛围,从不在公共场合讽刺,挖苦学生;教育其他学生主动关心,帮助单亲家庭学生,不允许其他同学嘲笑他们的家庭状况。帮助他们复习功课,一起开展活动,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
学生李希贵,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由于母亲长期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她,生活上缺少大人的关心,因此成了性格有点古怪的小男生。知道这一情况后,我立即与他的班主任商量,对他格外关心:天气变化了,总是提
醒他注意增减衣物,同时根据他家住铁路沿线的实际,选他参加爱车护路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小卫士”,在老师、同学们的关爱和帮助下,他也学会了关心他人,并沐浴在团结互助的班集体中,课间常能见到他和同心们一起玩耍、一起欢笑的身影。由于他出色的表现,还被自治区综治委护路办评委区级“优秀铁路小卫士”,再加之学习努力,成绩也有很大进步,在升学考试中,考上了县重点中学。
二、建立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各尽其才,扬起自信的风帆。我记得教育专家韩凤珍说过:“所有难教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往往单亲学生的自尊心更强,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能行。如李向楠同学在父母离婚后随父亲生活,父亲外出打工,根本没时间照顾她,随后母一起生活,后母只管吃饭、睡觉,不管她的学习。这种情况导致她不思进取。每次父亲回来对此除了批评还是批评,结果只是使她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我知道让要让她走出这一困境,一定要帮助她建立自信心。在“六一文艺汇演”中,我特意选她参加班上的舞蹈,在练习中常夸奖她跳得好,并安排她做领舞。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当她穿上美丽的裙子,画上妆后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时获得了师生热烈的掌声。在学校晨会上,我表扬了她,告诉同学们,这次获奖她功不可没,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她表示感谢。从此她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逐步上升,还改掉了许多坏习惯。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努力保护好单亲学生的自尊心,是他们消除心理阴影、培养健康人格十分关键的环节。
三、注重心理疏导,维护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离异、家庭的变故,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有的甚至表现为抑郁的前兆,他们性格孤僻,心境忧郁,好走极端,过分成熟,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作为班主任,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强化心理引导的技巧,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学生引向心理健康之路,让他们拥有正常的智力、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积极适应学习生活,真正成为“乐观、自信、自律、合作、责任、自立”的社会人。
总之,单亲家庭的学生就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让我们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走向生活的彼岸,成为生活的强者。
第二篇:单亲家庭孩子教育
亲家庭的孩子教育该如何是好
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该如何是好?尤其现代社会离婚率这么高,单亲家庭更是普遍。单亲家庭教育孩子处于被动状态,最主要的是家长主动出击。尤其是单亲母亲在带孩子时候,往往更难。单亲孩子的母亲,可能会特别小心翼翼地带孩子,生怕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和委屈。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会处处小心、时时担心;该严的地方不敢严,该重的话不敢重说。这就会造成孩子性格的懦弱(在外面胆小、怕事)和任性(在家里专由自己来)。因此,我认为您应该首先要保持一种平静而坚毅的心态,一方面要敢于面对现实,在教育孩子时,不急不忧,多想想孩子将来会有的美好前景,从而增强教育孩子的信心和力量;另一方面不能溺爱孩子,该严则严。孩子合理的要求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加以限制,过分的要求更要“狠心”一点。也许这会使您过后感到伤心和自责,会觉得委屈了孩子。但只要想到为了培养孩子从小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勇敢自信、不娇不柔的品质,这样做是必须而唯一的;另外带孩子多和亲朋好友、小伙伴交往,培养他快乐、善交往的好性格。
历史上的金太夫人,也就是胡雪岩的母亲,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寡妇,为什么能把儿子教育的那么出色?我们不得不更加佩服胡雪岩的母亲,而这也正是中**亲了不起的地方。金太夫人没有教胡雪岩弹钢琴,也没有教他学美术,他给胡雪岩的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正是胡雪岩成功的基础,胡雪岩的母亲从小就跟他讲,到私塾里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吵闹,替人家放牛要好好看管,出去当学徒要听老板的话„„胡雪岩就是在这朴素的耳提面命下,慢慢成长起来的。除了言传之外,胡雪岩的母亲更加注重身教。面对窘困的家境,金太夫人从来没有在胡雪岩面前抱怨父亲早早离世,使得孤儿寡母无人照顾。现在的单亲家庭很多,不少父母整天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半,这样的父母本身心理就不健全。同样是单亲家庭,胡雪岩的母亲把他教的这么好,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单身父亲在培养孩子坚毅、勇敢、自信的性格方面,要优于母亲,但也不是绝对的。只要母亲在平时的生活中,如孩子生病、受伤、摔跤、磕破等等方面,能表现出一种处事不惊、沉作冷静的态度,那么,孩子也会坚强地面对,慢慢也会养成坚强的性格。另外根据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教他踢足、骑车、溜冰、游泳、爬山、攀登、下各种棋等等,这些体育活动对孩子进取上向、不畏困难、坚强勇敢的性格培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当然,做母亲的在这些教育活动中,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可以求救于他人的帮助。
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学生父母离异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社会重视。但如 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认为,单亲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二、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三、简单粗暴不可取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四、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
五、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单亲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仙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六、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与此同时,教师的作用亦是不可忽视的。以“离婚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为课题做过专门研究的北师大儿童心理学研究所在研究中发现,单亲家庭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父亲和母亲离异后逐步产生良好适应的重要原因,是学校教师的工作。为此,中小学教师,应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如何妥善有效的完成这一重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有的放矢地保护和教育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班级集体的温暖。
1.建立单亲子女档案。了解和掌握各班单亲子女人数,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2.采用一帮一结对子。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打消其自卑的心理,孤独心理。
3.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讲清情理,往往是因为家庭的具体原因忽视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4.严格合理,培养其自立精神。首先,让他们清楚知道,克服自身弱点,是自强、自立的基础,其次,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再次逐步培养他们自立精神,使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在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一句话,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4大点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在家庭环境的诸因素中,家庭结构的完整尤为重要。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恶化儿童的教育条件,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离婚率有逐年 升高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单亲家庭的数目愈来愈多。因此,一方面我们呼吁做父母的,要注重加强婚姻生活的和谐和稳固,慎重做出结束婚姻关系的抉择;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呼吁离婚父母要根据家庭变故的现实,解决好子女的教育问题。
那么,单亲家庭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单亲家庭的父母应向孩子耐心解释造成不完整家庭的原因
现在有不少离异的父母,想避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不愿和孩子解释离婚的事。但是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常常不得不对付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询问。孩子由于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往往不知所措。所以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年龄等因素,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平静、真诚、耐心、自信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离异的原因,求得他们的理解,并教会孩子应付各种有关的询问,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
二、单亲家庭的家长对子女的教养不可不慎,必须注意科学的教养方式
首先,注意不要过度保护。在丧偶或者离异 之后,为父母者常常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关怀备至。孩子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自己的生活安排 和学业计划操心,一切自有爸爸或妈妈代作主张。日子一久,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增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脆弱、依赖,缺乏主见和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
其次,切忌期望值太高。缺少了配偶,不少 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在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有着过度的压力,心理负担沉重。有些心理素质不佳者,受不了这种压力,便索性走向了反面,来个不思进取,乃至“破罐子破摔”。这种有意无意的行为就是为了让父母降低点希望,使自己能够喘口气。
另一些孩子也许能坚持发奋,不让父母失望,但是长期超负荷地运作,其潜在的心理损伤亦不容忽视。一旦某一天超出了承受极限,便有可能走向崩溃,结果反而更糟。
三、由于社会的宽容度及个人的修养尚未达到相当的水平
单亲子女可能需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歧视、偏见和嘲弄。不少单亲子女因此在性格上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因此,家长不仅自己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单调,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为此身为他们的父母,每天再忙,也应抽时间多陪陪孩子。陪孩子聊聊天,一起娱乐一下,或者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难题。此外,还可帮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让孩子把朋友一起请到家中来玩,以弥补亲情的不足,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四、单亲家庭的父母要注意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
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有着无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所谓的偏阴人格,即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性不强等;而缺少母爱,孩子又会形成所谓的偏阳人格,即表现得孤僻,冷漠,缺乏爱心与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狭隘等。所以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对缺少父爱的子女,母亲要加强他们的独立、自主、勇敢、果断等方面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多看看有关表现男性优秀品质的影视片与书籍,并有意识地带他们多接触一些成熟的、自信的、有责任心的成年男子,如教师、男同事等,以免形成上面
所说的偏阴人格。
此外,还有不容忽视的角色教育的问题。在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单亲家庭中,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以应有的适宜的影响。以保证男孩的阳刚之气和女孩的阴柔之美,以免造成两性角色上的心理与行为的偏差。(本文来源:太平洋亲
子网)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现象及教育对策
崂山区妇联徐乐
由于工作关系,我平常会接触到一些单亲家庭的母亲和孩子,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与正常家庭相比,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在心理、情绪、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虽然这些孩子中也有奋发向上、成绩优良者,但相对来说,单亲家庭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要比正常家庭孩子的比例要大,我特别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关注。
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抑郁孤独、粗暴逆反
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乐,特别是重组新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和不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孩子多数不善言谈,在学校里不爱和同学接触,出现矛盾也不能很好和老师沟通。了解发现,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破损内心变得敏感甚至压抑、焦虑,怀疑老师和同学不喜欢自己。因而他们的朋友很少,和老师也不合作,容易产生粗暴行为甚至攻击性行为。有的孩子因家长无暇顾及其教育,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精神恍惚,完不成作业,而且不听从老师的管理和教育,经常顶撞老师。这些都与其心灵压抑所导致的逆反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2、自卑怯懦、狭隘自私
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让人瞧不起,既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父母的离异使他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原本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开始怀疑一切,远离朋友,封闭自我,学习急剧下滑,甚至有两次企图自杀。面对老师的关心,他说考上大学又能怎么样,反正也没人供他读书,连爸爸妈妈都不管他了,什么都是假的。可见,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来说在感情方面常常是冷漠的,因为在父母长期的争吵中,他们体验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势不两立,感受到的是大人的自私与虚伪。试想,当一个孩子真切地知道,自己最可信赖的父母竟是这样的不可敬、不可靠时,他会对社会、对人生作出怎样的判断,也就难以责怪他的自私与冷漠了。
3、心理偏位、放任对抗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因而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偏差,于是他们就到家以外的地方去寻求慰藉和放松,进出网吧、录相厅、歌舞厅等就成了家常便饭。在学校里也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会、迟到、早退、旷课、打架,扰乱班级秩序等等,个别孩子甚至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行为自由放任。
4、情绪不稳、厌学严重 尽管单亲家庭孩子的类型千差万别,但他们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情绪不稳、意志力弱、志向低、厌学等。通常会表现为:行为懒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肯用功;自律性差,不遵守课堂纪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偏科甚至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等。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孩子普遍反映不能长时间做一件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干任何事情都没有毅力和耐性,学习过程中持久性差。
从我所调查和了解的单亲家庭来看,他们的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专制式、放任式和溺爱式三种,其中放任式的教育所占比例最大。专制式教育让家庭更加缺乏温馨,孩子容易变得自卑、孤独、内向;放任式教育使家庭教育无着落,孩子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好管教;溺爱式教育则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知不觉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的坏习惯,使孩子的成长出现了片面性。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他们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就容易导致不良后果。那么如何针对这些孩子的心理现象,采取更好的对策,指导和帮助单亲家庭教育培养好她们的子女,让这些孩子也和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
1、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点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因此他们最大的需求点就是家庭的温暖、成功的喜悦以及别人的理解和信任。作为老师,应该努力为这些孩子创设亲情的氛围,用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爱怜和温暖,以此来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和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而对他们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单亲家庭孩子的父母嘴上都说关心孩子,但却很少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当他们重组家庭后,往往更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亲或母亲虽然没有再婚,但却因为自己失败的婚姻和生活经历,把更多的期望加诸于孩子身上,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是粗暴的管教……对于这样的家庭,我们应该更多地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引导他们多与孩子谈心,多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注意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在校表现。这样才能淡化、消除孩子心中的阴影和烦恼,消除他们与同学、老师之间的隔膜,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对立情绪,使他们信赖家长、信赖老师,同时也增强自信,获得成功的机会。
2、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他们的自卑感,唤起他们的进取心。对他们,我们尤其应该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当他们在课堂上有创造性地见解时,当他们的学习成绩取得进步时,哪怕见解不一定对,或者进步只是一点点,老师也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借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母亲的过分溺爱,养成了蛮不讲理、惹是生非的坏习惯,很多老师看到他就头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班主任老师乘坐同一部车,他连忙给老师让座,老师谢绝了他的好意。但是第二天在课堂上,老师当着全部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充分肯定了他的行为,并且告诉同学们,尊重老师不仅要注重礼貌,而且要听从老师的教导,好好学习。这只是一件小事,可从这以后,老师发现他懂事多了,也很少再违反纪律。抓住这个机会,老师又找到他的母亲,告诉了她孩子在学校里的新变化,同时帮她指出了溺爱孩子的负面作用。母亲非常高兴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不仅改变了过去一味溺爱孩子的做法,还主动和老师交流感受和经验,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此孩子彻底变了一个样,学习成绩明显进步,逐渐成了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学生。
3、帮助孩子克服挫折点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一些困难和挫折。对于本身就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来说,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解决困难就显得更为重要。处理得好,苦难和挫折可能会成为他们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处理得不好,则有可能会变为思想上的下滑点和倒退点。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挫折点很多,除了父母离异,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面临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些思想关键点及时进行劝慰和开导,要善于关爱孩子心灵的成长,用真情去打动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温暖,树立自强进取、战胜困难的信心。作为单亲家庭孩子的家长,也更应该多为孩子着想,要把对孩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限度,努力为孩子树立一个不怕挫折、积极生活的榜样,帮助孩子培养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
虽然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承受了更多生活带给他们的不幸和磨难,但他们同样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该得到更多地关心与呵护。除了要充分发挥学校和老师在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之外,我们更不能忽视的是家庭教育对这些孩子的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在双亲的抚育和教育下,会更有安全感,有利于童心的自然健康发展。然而,家庭的缺损往往也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损,虽然每个单亲家庭对孩子抱有的愿望也是好的,是高的,但他们的教育方式却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偏差,因此对这些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正确引导和指导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三篇: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方法
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方法(2009-03-19 18:01:45)
标签:育儿 单亲家庭 教育方法 双亲 健
康
没有一个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不感叹,单亲家庭的子女不好教。确实,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我也颇有同感。
提到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为离异家庭。但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由于单亲家庭的成因不同,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单亲家庭孩子们的性格也表现出多样性:他们有的敏感、多疑,自卑沉沦;有的自负、清高,孤高傲世;有的外向张扬,有的内向封闭;有的事事要强,有的时时消沉„„他们要不成绩特别优秀,要不成为双差生。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一直谨慎小心,喜欢从细节处打探他们的内心世界,我看到愤怒的情绪、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缺乏安全感、竞争时那不健全的自尊、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的懦弱的这些缺点成了这个群体的某些共性,所以就充满爱心的细心呵护,几多关照,而且与家长联系的次数和频率都增多,要求家长也积极配合,没想到反而事与愿违。我曾在班主任工作时小心遵循这些给单亲家长提出过的建议:
协助孩子走过过渡期。
家庭中拥有父母双亲,是一个健全、完美的组合。但很不幸,生活在不太完美的世界里,死亡、离婚、分居而形成的单亲问题层出不穷,不少孩子就得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家长的任务就是要协助他们,走过最艰难的这段时光。教孩子尽快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分居的困难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在一起;向孩子保证,不管父亲与母亲差距有多大,他们俩仍会像从前那样爱他。
不包办代替太多,惟恐苦了孩子,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单亲家庭家长大多有较强的保护意识确切的说是补偿意识。由于家庭的破裂,周围人对这些儿童的过分关注、同情和溺爱,会使他们形成对他人冷漠、自私等缺点,再加之他们很少得到有效的管教,使他们处于行为无约束,自我调节及适应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更有甚者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不过度保护,切忌期望值太高。
多和孩子沟通.相当多的单亲家庭的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值比双亲家庭还高,有的把
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自己节衣缩食,忍辱负重,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一旦孩子表现不尽人意,其气恼、忧怨一齐涌上心头,有的恶语相向,有的拳脚相加,更有甚者不理不睬,说出伤害孩子的话:“你到你爸(你妈)那里去好了,我不要你了!”“干脆我也死了算了,我没法活了!”“我懒得管你了,你这没出息的小孩!”不少单亲家长给我反映孩子在家表现的时候往往会变得很激动,没想到这激动本身就是源于一误区,期望值太高,却缺乏沟通。
但这些建议在家长采纳并实施后,效果却不一样,从学习效果来看,单亲家庭孩子垫底的情况还是占多数,出现问题孩子的比例也是单亲家庭居多。
在对单亲家庭小孩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第一个较大问题是“教育功能欠缺”或“教育功能不全”.因为,对子女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缺少一方,有些作用是难以代替的,而且双亲都在身边给孩子带来更高的安全感和情感满足,也是单亲家庭所没有的。这是不能不承认的事实。另一个问题是孩子在群体中容易与他人比较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成为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如果再赶上有个别同学说些歧视的话,这
种压力会加剧,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品行。调查数据体现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哺育和教育的优劣程度,其影响主要取决于这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如果这样的家庭处于低收入水平,但是能够及时地获得亲朋好友和社会的救助,那么影响最小;单亲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影响除了由于单亲一方出于工作的压力而没有时间施展教育以外,最主要的问题是处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受到传统文化观念影响而形成的心理上的自卑。这一问题主要是中国文化源流的问题,譬如西方发达国家,因高离婚率造成的大量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基本上能够做到以坦然的态度来正视自我以及父母现存的生活方式。
所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定要配合社会教育,多进行舆论宣传,给他们一个没有歧视的平等的大的生存环境最为重要。作为老师,多对这些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在一般情况下用平等的眼光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这本来就应该公平对待的孩子群,在班级造就平等的舆论,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供他们成长,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减少自卑感,真正完全的融入学生群体,勇敢地面对生活,冲破一切阻力,勇敢地平等的面对社会。
第四篇: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
“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的老前辈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这代人也没搞清楚,我们的下代人也不会搞清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政治路线。这条路线是物质发展的高速路线,然而,道德素质路线却迟迟启动不了,因此,“地沟油、瘦肉精......”就在这个年代产生了。我是个粗人,没受过高等教育,对一些世事也看不透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说,现在中国的离婚率也荣升到了高速路线。我就不明白了,上代人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成功率为什么比现代人先恋爱后结婚的成功率要高?不过,事实终究是事实,今天想讨论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只要你能做到这几点,孩子成长(生理和心理)是没问题的。首先,调整好你的心态,分手是你们的事和孩子没关系,孩子不管跟哪一方生活,都要让他知道,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是都一样爱他,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错失、坏话(其实,错和对都是相对的),让他埋下仇恨的种子;其次,多一些时间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和同龄人交往,培养他的健康心理。现代人物质追求意识非常强烈,但是,你必须明白有些东西是金钱无法换到的,不要为了钱而失去不该失去的东西;第三,告诉孩子:“没有人不会犯错误的,不管你做错了什么事都要告诉我,让我和你一起来面对”切忌不要恶语相加,不要棍棒相向,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后,虽然这个社会乌烟瘴气,但是,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让孩子遵守“知道的可以不说,但说出来的一定是真话”的原则。
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数会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所以,重点要努力做到让他感觉和别的孩子没有啥两样,给他安全感,给他家庭归宿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培养孩子的基础能力。“好父母教育出好子女”,单亲家庭也同样能做到,教育孩子从自身做起
第五篇: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岳阳市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陈党荣
各位老师,大家好!
先请大家看一组数据和一个故事:
有关方面抽样调查显示:75%以上的双亲家庭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存在心理障碍的只占1.2%;而单亲家庭子女经常处于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的则占61.43%。单亲家庭子女人格障碍患病率达11.76%,为双亲家庭子女的5.9倍。
在某小学六年级的一次命题作文《快乐是……》中,11岁的小明以《快乐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为题,记述了自己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复杂情绪。文中写道:“快乐其实就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每天一家三口人在一起吃晚饭。我经常在梦里梦到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欢声笑语地玩耍,可是,这对我来说是可想而不可做的事。” “如果,老天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选择出生在一个没有母爱或者缺少父爱的家庭。”
家是驿站、港湾,是孩子成才的一块沃土。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心理人格的发展之端。当代欧洲一名著名心理学家这样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可见,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发展正常、健康的必要条件,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反之,没有一个完整稳固的家庭的孩子,思想行为上也就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残缺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
一组数据和一篇单亲家庭孩子的令人心酸的作文引发我们对单亲家庭孩子更深切的同情和更深层次的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
提到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认为是离异家庭。但随著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少完整的家,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自闭、自卑、自责、焦虑、抑郁、妒忌和逆反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往往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以及其它因素被忽视,形成具有以下几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孩子。
自卑型。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都会夸自己的父亲如何有知识、如何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不光彩的事,单亲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如果小孩子们在闹别扭的时候,此时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在想,我要有父母在身边,我才比你强呢!这类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填表则隐瞒家庭情况,经济有困难不会申请补助。这类学生有的原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硬气要改变环境,但又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孤独型。单亲孩子,特别是随父亲或住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没有多少人与他们活动。舍予同学,小时聪明灵活,读小学时父母闹别扭,延续有五六年,在这几年中,好心的邻居总是把舍予带到自家与孩子一道完成作业,久而久之,舍予同学与双亲之间拉开了距离,失去了家庭对他的正面引导,而在同学家里做作业又有寄人篱下之感,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直到高中,父母虽然和好如初,然而在孩子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却难以抚平,负面影响明显,上课从不发言,想说而忸怩作态,初中时看过不少不健康的图书、画片,玩过黄色电游,并且临摹,由于家长没有及时正确引导,上了高中还在受到这些影响,不时对同学有下流的小动作,学习成绩不能上升,不热心公益活动,组织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难跟上。
渺茫型。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有的单亲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甚至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没有及时培育这朵花,导致没有结出甜美的果。生活丰富多彩,但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没有美好的家庭熏陶的孩子,应去追求什么,选择什么,他们很多会感到渺茫,或者有的压根儿就没有思索过这些问题,生活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女生甲,由于父母离异,与外祖母同住,外祖母心疼这孤苦伶仃的外孙,很吝啬使用批评词汇,造成了外孙子的固执己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作为老一辈工人的外祖母,自然不懂现代科学文化,根本谈不上辅导她。对外孙女的学习想关心却无能为力,常常是被外孙女哄得没奈何。孩子胸无大志,行无目的,不思学习,贪图享受,羡慕豪华生活,追求影视明星,在九八“泰坦尼克号”热中,她连续看了六遍,老师问她影片的主题是什么,看了有何启示,她却一字不能谈。“那为什么要看呢?”“大家都看嘛!”外祖母有时也劝劝,得到的回答是:“你不要对我抱什么希望,反正父母也不管我,读书考学校,那对我太渺茫。”
独尊型。这类学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有的学生不但不叫继父母,就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叫。这类学生行为上表现出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不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纪,是思想教育的重头。
逆反型。单亲学生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觉得不光彩。因而也受到同学的歧视,慢慢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有的因为家里突然增加了第三者,言行受到约束,如果继父母对自己存在偏心时,则会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有时不愿跟父母说话,父母忠言相劝,他故意说父母是错的,总之,一味要对着干,以此来报复。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学生文某,母子本系农村,继父为高工,继父凭着高工的职称,把文某母子迁到城里,但这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组合家庭里,行为没有约束,从来没有叫过父亲,其实继父非常关心文某,一周来学校一次,对文某的教育不厌其烦。但是我们看到,老师和继爹教导他时,他一是眼望窗外,二是三缄其口,最后对继父的千叮咛,万嘱咐报之一句:“晓得,还罗嗦什么?”他不爱家庭常常是很晚回家,甚至不回家,放假也背着书包在学校内外玩,借口说是学校补课。用钱没有节制,常常以谎言骗走家里很多钱。与同学在外面抽烟、喝酒,家里不给钱就吵,有时甚至向老师借钱却从来不还,对这类学生如果放松教育,将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后果。
尽管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存在一些问题,但和其他所有孩子一样,他们也具有聪颖可爱的天资、活泼天真的本性、好学上进的心愿、喜交朋友的心理……社会学家们的调查也表明:非常态的家庭并不意味着其家庭教育必然存在许多困难或不利条件;而正常完好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优越性也只是相对的。
因此,单亲家庭的子女能否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很大程度上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周边环境来决定,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同样可以塑造出色的人才。事实上,很多明星就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比如周杰伦、徐若瑄、李文、梁咏琪、孙俪等。他们的成长经历都值得单亲家庭学习借鉴。所以,教师要引导家长认识到即使夫妻双方离婚,作为孩子的父母,也要根据家庭变故的现实,解决好子女的教育问题。
一、做单亲父母真诚的朋友,帮助有针对性地调整家庭教育方式。
接触过一些离异的父母,总体感觉他们对于离异这样的事情不好意思和教师沟通。一来认为离异不是一件好事,面对教师难以启齿,而认为当教师知道孩子父母离异,教师会另眼看待孩子,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宁愿遮遮掩掩也不告知教师;另外作为离异的父母,他们为了避免和孩子之间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也不愿意真诚而坦率的和孩子解释离婚的事。但是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常常又不得不面对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询问。孩子由于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往往不知所措。所以作为教师,当知道孩子父母离异以后,可以恰当地介入,本着为孩子健康成长着想的原则,以家长能够接受的方式,通过面谈、短信、电话和QQ交流等多种形式开诚布公地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建议家长: 1.向孩子耐心解释造成不完整家庭的原因。
(1)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父母离异的事实,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平心静气地接受夫妻离异的现实。这样,你才能坦然地面对孩子,告诉孩子你们将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这种生活和原来相比会有一些不同,你们需要做一些调整来适应;你们还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你们共同努力去克服。但无论出现什么问题,爸爸妈妈都像以前一样爱你,这一点是永远不变的。
(2)给孩子安全感,不要把孩子作为报复对方的武器。
父母离婚对孩子最大的打击就是失去安全感。所以,让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离婚了,但他永远不会失去父母对他的爱,这一点至关重要。让他感受到虽然他只和父母—方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生活和以前一样安全、稳定,他不必担心什么。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双方的合作,这对大多数离异的夫妻来说很难。和一个也许带给你很多创痛的人合作,可能极不情愿,但不能把父母之间的恩恩怨怨迁移到孩子身上。毕竟双方都是孩子的亲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无法抹去。如果把仇恨强加给孩子,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还会使孩子长大后失去爱心。所以,父亲或母亲需要以理性和宽容来对待曾经伤害你的人。抚养孩子的一方要允许孩子与另一方联系,不抚养的一方则要多来看望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虽然不在一起,但对自己的爱没有变。
所以,父母只有首先自己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的婚姻生活,才会有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子女的教育。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可见,只有开朗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开朗的小孩。2.谨慎对待子女的教养,注意科学的教养方式。
(1)注意不要过度保护。
在丧偶或者离异之后,为父母者常常会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关怀备至。孩子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自己的生活安排和学业计划操心,一切自有爸爸或妈妈代作主张。日子一久,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增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脆弱、依赖,缺乏主见和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单亲家庭中,母子(父子)要在相依中各自独立。
(2)切忌期望值太高。
缺少了配偶,不少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在厚望之下的孩子,往往有着过度的压力,心理负担沉重。有的家长把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自己节衣缩食,忍辱负重,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一旦孩子表现不尽人意,其气恼、忧怨一齐涌上心头,有的恶语相向,有的拳脚相加,更有甚者不理不睬,说出伤害孩子的话:“你到你爸(你妈)那里去好了,我不要你了!”“干脆我也死了算了,我没法活了!”“我懒得管你了,你这没出息的小孩!” 有些心理素质不佳者,受不了这种压力,便索性走向了反面,来个不思进取,乃至“破罐子破摔”。这种有意无意的行为就是为了让父母降低点希望,使自己能够喘口气。另一些孩子也许能坚持发奋,不让父母失望,但是长期超负荷地运作,其潜在的心理损伤亦不容忽视。一旦某一天超出了承受极限,便有可能走向崩溃,结果反而更糟。
(3)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
由于社会的宽容度及个人的修养尚未达到相当的水平,使单亲子女可能需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歧视、偏见和嘲弄。不少单亲子女因此在性格上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因此,家长不仅自己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单调,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为此身为他们的父母,每天再忙,也应抽时间多陪陪孩子。陪孩子聊聊天,一起娱乐一下,或者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难题。此外,还可帮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让孩子把朋友一起请到家中来玩,以弥补亲情的不足,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4)教育孩子形成健康人格。
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有着无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所谓的偏阴人格,即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性不强等;而缺少母爱,孩子又会形成所谓的偏阳人格,即表现得孤僻,冷漠,缺乏爱心与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狭隘等。所以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对缺少父爱的子女,母亲要加强他们的独立、自主、勇敢、果断等方面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多看看有关表现男性优秀品质的影视片与书籍,并有意识地带他们多接触一些成熟的、自信的、有责任心的成年男子,如教师、男同事等,以免形成上面所说的偏阴人格。此外,还有不容忽视的角色教育的问题。在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单亲家庭中,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以应有的适宜的影响。以保证男孩的阳刚之气和女孩的阴柔之美,以免造成两性角色上的心理与行为的偏差。
3.阅读有关单亲孩子家庭教育的书籍。
为父母推荐相关书籍不失为班主任密切家校联系、做好单亲家庭工作的一种好方法。因为只有家长有了正确而健康的心态,孩子才会逐渐走出阴影,健康成长。班主任可以向家长推荐以下书籍:《发现母亲》、《我的事业是父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婚礼之后的婚姻》、《心灵鸡汤——天真烂漫》、《幸福可以选择》、《两个快乐的家》。
总之,与家长沟通,教师可以以多重身份出现,有时候是指导者,有时候是倾听者,有时候是安抚者……你的真诚付出一定能够让离异家庭的父母调整心态,监护孩子的茁壮成长。
二、与单亲孩子平等相处,营造和谐温馨的学校教育环境。
对于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学校教育非常关键。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应该加倍呵护和关爱他们,不要有任何歧视他们的言行。还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爱心和上进心。用爱心和师生亲情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当然,关心也要适度。单亲家庭的孩子非常敏感,过分的呵护和过分的冷淡都不提倡。
1.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离异
前面说与家长沟通时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在学校,作为老师,我们也要告诉学生:父母的离异虽使自己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份完整的爱,但对父母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既然父母彼此之间已经不能给对方带来幸福,与其在一起经常吵闹,还不如给爱放一条生路,分开重新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幸福。父母虽然分离,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会改变,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面对新的生活一定要自强自信自立,打掉自卑心理。要了解人的心理功能和心理水平是差不多的,当然这种思想不会在孩子心中自发产生,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输入。不过,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比如,经常在心里默念“心平气和”这样的话,或在笔记本上写上“制怒”等词,给自己形成一种自我语言暗示。在动作方面也有一些方法,如可以试试心情烦躁时把口张开,舌头卷起顺时针转10圈,再逆时针转10圈,这对缓解紧张情绪非常有效。其实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就像一生中难免会有头痛脑热一样,要认识到这是很正常的。不过大部分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轻度的,可以靠自我调节解决。如果觉得自我解决不了,找学校的心理老师看看。确实严重的,应该到正规大医院的心理咨询室寻求解决。当然,我们在与孩子探讨这样的话题时,应该在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引起孩子的戒备和反感。2.鼓励学生在和谐温馨的群体环境中成长
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有猜忌和孤独的心理。他们会因为心灵受到伤害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会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而认为是针对他个人的言行。这时,班主任老师应怎样做呢?(1)密切关注,爱心抚慰
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和他们平等相处,处处关心他们的生活。
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为使孩子健康成长,学校、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学习动态,最好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成绩骤然下降时,发动其他老师和成绩好的学生为他们“开小灶”。孩子饥饿时的一个包点,孤独时的倾心交谈,迷惘时的适时鼓励,成绩不好时的及时帮助,生病时的耐心守护,遭受挫折时的真心安慰等,都能让孩子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2)平等尊重,鼓励交往
要给他们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交往环境,要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增强自信
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觉得很“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教师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
班集体中应创造一种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使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教师可鼓励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度周末,这样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上能互帮互助,另一方面教师也希望其它同龄人的阳光性格能多多感染他们,让单亲家庭孩子渐渐走出自卑、孤单,自然地融入集体,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和幸福,享受赏识和进步的快乐。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教师可找这个同学聊一聊,相信贴心的谈话和诚恳的态度定会使孩子体凉别人的痛苦的。班主任也可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以便形成正确的舆论,使同学们能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另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虽然产生了自卑心理,但如果他们在绘画、讲故事或其它方面有一定天赋,教师就可抓住这一优点,在班上经常表扬,并让同学们向他们学习,放大优点,缩小缺点。让单亲家庭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带给他们的帮助与关爱。
若发现单亲孩子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班上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使他们提高自信心。让单亲家庭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带给他们的帮助与关爱。(3)集体关爱,传递温暖
要动员大家更加关心爱护这样的孩子
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乏,使他们幼小的心理产生渴望被关怀的心理,教师动员大家更加关心爱护这样的孩子,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的心灵产生一种归属感。就有一位老师,刚接手一个新班时,他注意到班上有一个性格孤僻、成绩极差的孩子,他及时了解情况,知道孩子多年前父母离异,而父亲有远在他乡打工,孩子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于是她给了孩子更多的爱。有一次,孩子发高烧昏迷不醒,老师守护孩子一个晚上,后来又动员同学轮流守护,让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后来,孩子身上又长了一种罕见的疮,需要一种中药才能治好,老师四处奔波为孩子找中药,最后终于请四川的一位亲友帮忙找到了那种中药。孩子深受感动,希望自己尽快恢复身体,早日回到学校好好学习。老师的爱终于融化了他心中的坚冰。
3.传授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自理技能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岂是单亲的孩子又何尝不是早当家呢?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生活中面临着更多的挫折,曾经幸福温馨的家庭,在遭遇变故后,很多事情只能独自面对。教师教育孩子正视逆境,敢于同命运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学会照顾和保护好自己,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只有掌握了全面的劳动技能才能更好地面对新的生活,在学校里也要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为此,教师应传授他们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从而尽快学会照顾自己和料理家务。比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自理”活动竞赛,指导孩子学做饭、购物、烧家常菜、换灯泡等稍复杂的日常事物等,让孩子在独自料理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和责任感,找到自信自强的感觉。
三、为单亲家庭提供帮助,呼吁形成多渠道的社会教育氛围。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病”,心病还需心来医。家长和老师的真诚关爱能够弥补家庭破裂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创伤,不过,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依然会让孩子有一些心理阴影,那么,全社会的关注尤显重要。比如通过媒体宣传,为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公众了解单亲家庭,并能够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媒体还可以开展一些单亲家庭的游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单亲家庭的子女包括家长感受到社会的认同。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对于单亲家庭的帮助和服务。如南京市成立了首个“单亲家庭孩子援助站”,该援助站成立以后,将对街道辖区内100名单亲家庭孩子实施一对一的帮助。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成立“成长驿站”,设立了社会公德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询、问题孩子心理矫正、心理障碍调解、学生课后托管、快乐成长体验等课程。社区及时关注本区内单亲家庭的生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给这些家庭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而不是歧视和排斥。
我们坚信: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多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以温暖和帮助,单亲家庭会和双亲家庭一样温暖,单翼天使一样可以茁壮成长!最后,我用这段视频结束我的讲话。
《泰迪的故事》视频
《泰迪的故事》给我们留下来深深的思考:教师的作为,能对学生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拓展阅读: 书籍:
《开启单亲家庭教育的密码》/李国霜 编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作者:卢勤/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让折翅的小鸟重回蓝天》离异家庭子女教育—家长素养工程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