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13:2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第一篇: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小学阶段,关键之关键又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习惯的最关键时期。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一包融化了的铁水,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疙瘩,再想改变可就困难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比较容易见效。现在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起来的。一开始,我就比较重视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与卫生习惯等四大方面。其中,在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上,我坚持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净化心灵,形成共识。

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做一个啰嗦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明白清洁卫生的重要,了解到乱扔乱吃、污染环境所带来的危害,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懂得讲究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道理。我用班队课就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了多次专门的教育,教育中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我们的小家都装修得非常漂亮,有的人家甚至请了保姆,把地擦得一尘不染,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那我们的班级这个家庭纸屑杂物随便乱抛,我们看了舒服吗?要把纸屑杂物当作眼睛里的沙子,是容不得半点的。再说,我们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也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从而让学生从心底对班级、对他人有了一份责任感。另外,我还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把其中对卫生要求的内容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熟背。“小学生,要记清,从小就要讲卫生。清早起,出房门,对着镜子看全身: 内外衣服理得体,头梳整齐脸洗净。刷牙天天要坚持,口气清新无牙病。出门之前再留步,千万莫忘戴领巾。平日里,要四勤: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衣洗净,每月理发显精神。走进教室先开窗,通风换气身体棒。再看地面和桌凳,洒水扫净摆齐整。讲台门窗天花板,收拾干净爽人眼。室内干净精神爽,学习活动才顺当。美好环境靠大家!靠大家!”

学生明白了道理后,我注重榜样导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一个好的典型确实可是带动一大片。我对班级中的卫生习惯好的同学大力表扬,让同学们向他学习。有上进心的在这榜样的带动下,都开始注意起了自己的行为。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在班上是个比较讲卫生的孩子,于是我就经常把穿着干净的他请到讲台前面,并把他的书包 1

拿给学生看,让其他学生看一看他是怎么讲卫生的,有的学生看后,他们觉得自己不讲卫生,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第二天我发现穿着干净的孩子又多了几个,我马上表扬这些同学进步了,讲卫生了。有时,在楼梯间或是校园里,只要发现哪个孩子穿得干净,我都会说:“你今天穿得真漂亮”;“你的衣服真干净”等之类的话。就这样我们班注意自己衣着干净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另外,竞赛的方式常常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评比活动。如:整理书包大赛,这些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可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些卫生习惯差但屡教不改的学生,我适度惩罚。像班上的有一个小男孩,他几乎不整理书包,东西乱七八糟地往书包里塞。书包塞得太鼓了,课桌里塞也塞不下,只好放在地上。他还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有一天下课,他在整理书包时随手就把垃圾扔在地上。发现这情况后我让他负责检查课间的卫生检查工作,发现地上的垃圾及时捡起。从那以后,他随手扔垃圾的事情再也没发生过。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并感受到洁净之美,才能对脏丑现象产生强烈的恶,才能产生不清除脏丑现象心里就不舒服的情感。就这样宣传规范,动之以情,使学生从内心自觉接受。

二、身先士卒,讲求效果。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做到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学生;潜移默化,用细节感染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比较差,在平时我们就多了很多零碎的杂事:扫地、擦桌子、擦黑板„„虽然这些只是一些小事,但我一点也没有马虎对待。相反,我充分利用了这些小事,让学生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早上一来到学校,我就开始搞班级的卫生。刚开始学生只是看着我做,慢慢地有几个学生跟着我做,渐渐地在我的带领下,很多学生都能加入到做值日的行列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小事学生们都能自己完成了。我发现我们班有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看到校园里,教室里有垃圾,认为不是自己丢的,都不愿意把它捡起来。虽然这是一个小现象,但也可以看出问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德育还有待加强。针对此种情况,我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育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并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通过这样无声的行动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倍受呵护的他们有了劳动观念,却不会劳动方法:有的学生拿扫把都不会,有的扫地从前向后扫;有的拿着撮箕,扫到哪儿撮箕就跟到哪儿。要讲卫生,必须从方法入手。于是,每项劳动我都要亲力亲为,再让感兴趣的同学试一试,先使一部分人学会用工具,其他的同学模仿着学。例如,我教给学生扫地、拖地的程序,要避免做

重复、无效的劳动。在与老师一起讲卫生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当我拉过几个满头大汗的同学,告诉全体同学劳动是快乐的也是辛苦的时候,也告诉他们要保持好自己劳动的成果。说到这儿有件小事令我感动:每次大扫除同学都见我擦窗擦得很辛苦,他们又帮不上忙。于是,不自觉中形成了,他们在推拉窗时,从不用手碰玻璃,有谁不小心碰了,会马上糟到众多人的白眼和训斥,这里不仅包含着同学对劳动成果的保持,更多的是对老师的关心。另外在劳动中坚持树立榜样,注重培养干部,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努力便有了方向。现在我们班的同学不但能讲好卫生,而且也讲求劳动效率,不用安排,会自己找事干,每天放学铃响后,四个值日生,10分钟内就能干完。

三、循序渐进,形成训练

培养卫生习惯要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如一、二年级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三四年级进行集体行为习惯的培养,五六年级进行在集体、家庭、社会中的习惯的培养。整个行为指标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分布的。又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要求学生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个月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以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的习惯。就这样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对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以培养。

四、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为了让教室地面卫生能一直保持干净,我给每个学生安排了自己的温馨小屋,也就是自己的课桌和凳子下的一块地,让学生起名,有了这样好听的名字,学生有了积极性,都不愿做懒惰的小猪!但我发现只有要求,没有奖励,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几天功夫。于是我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个人卫生检查和评比,每次课前预备,小干部便下去检查卫生保持情况,检查组员个人卫生。评出个人卫生最好的个人与小组,通过评比,学生慢慢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家里,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班级里也进行评比活动,评出做家务的小能手。在学校里,班级工作进行承包管理制度,窗、地、桌、教学用具都有专人管理,比如教室的讲台、教室的卫生角、教学用具、教室里的作业本,每周都有一人专门负责管理,都是学生自愿报名管理的。每天的值日工作都有值日班长负责分工合作完成,完成后再有劳动委

员检查,要求他们及时把值日情况汇总给我,每周总结一次。认真完成卫生保洁工作的学生都会有相应的加分,优秀的评为本月的劳动之星;否则要被扣掉部分积分,还会被要求他为班里服务一天---做值日生。当然,惩罚不是目的,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问题,勇于承担责任。评比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

五、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对于孩子影响非常大。如果孩子刚入学校就有了一些不良卫生习惯,就是从家庭里带来的。那么作为老师就需要运用巧妙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当我了解到孩子在家里表现特别好时,我就会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某某同学的妈妈说,他或她在家里很讲卫生,主动帮爸爸妈妈拖地,还自己清扫房间,整理书包,清洗红领巾等,使学生明白他或她这样做是同学们的好榜样,我以后要做的更好。有时侯我也提醒家长,当你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做的好或者是那些行为习惯有进步时一定要及时的给予夸奖。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总而言之,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之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的道德品质,历来注重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聘目格。”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九条也明确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事实一切教育都归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指出:“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因此,良好卫生习惯是人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

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形成的阶段。是儿童学习和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宾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大脑模仿性和记忆性都很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对获得卫生知识的兴趣浓厚。这正是逐步养成各种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阶段。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一种良好的习惯往往可以产生迁移的作用。如: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感的培养方面起到相辅相成的迁移作用。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爱清洁、讲卫生,能迁移到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成为一个时时处处比较自觉、办事细致认真、热爱集体守社会公德、讲究精神文明的人。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从小养成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辱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卫生面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形成卫生习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卫生管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是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个人来讲,使你终生受益。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许多好习惯都尚未成型,好象一张白纸,等待着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如果教育者没有用好的健康的内容,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内容就会趁虚而入。到那时再想改变就非常困难了。正因为如此,养成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小学养成教育的重点之一。

1、为人师表 身正为范。

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重任。班主任每学期制定学生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通过班队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宣传教育,并定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此外,班主任还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

①仪表示范:老师随时随地都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

②语言示范:脸上的表情写满了一个人情绪。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③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师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和他们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检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2、循序渐进 形成训练

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个月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以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的习惯。

低年级: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中年级:勤换衣服洗澡,红领巾整洁,学具整齐,保持教室、公共场地卫生清洁,不留长发,经常剪指甲,随身带手巾或卫生纸控制鼻涕。

高年级:保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保持教室、公共场地卫生清洁,不留长发,勤剪指甲,服装整洁得体,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学具整齐,学会整理房间。

3、严格约束 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课间行为的训练: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个人卫生的训练:要保持指甲、手、脸、衣服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之前同学们还存在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给校园文明带来不良的影响。经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充分发挥少先队活动阵地和宣传阵地的作用,开展一系列讲卫生的主题宣传、体验活动,增加学生的个人卫生和环境保护习惯。

1、通过宣讲 提高认识

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班集体的卫生习惯状况是通过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教师对班里各种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坚持正面教育个别卫生习惯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同时,让卫生习惯好的学生成为骨干,作为榜样带动卫生差的学生,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肯定,予以鼓励。

校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利用晨会、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开展以培养学生生活卫生习惯为主题的宣讲、督促活动。如定期进行学生个人卫生检查;设立监督岗监督学生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开展雏鹰争章活动;进行培养学生生活卫生习惯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等。每周进行一次卫生专题广播,内容含盖: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讲究卫生,预防各种传染病,防近视、防龋齿等。利用广播站闭路电视在校会时间播放专题录像片《保护视力》、《做好眼保健操》、《预防龋齿》、《刷牙的正确方法》,并组织五、六年级的女同学观看《青春期卫生教育》录像片。

2、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①开展以卫生知识、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主题班队活动是对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学校要求各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良好卫生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爱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自己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②学校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有力地调动寝室、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行为表现。③开展个人卫生检查

由学校负责卫生工作的教师和各班卫生委员会检查组,对各班学生进行逐个检查,结果记入《日常行为规范竞赛记分表》并成为每学年一次的文明示范班级评比的依据。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使卫生工作细致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也利于监督、指导、查漏补缺,最终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教育需要不断地优化育人环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进行管理,更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之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当然进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是心灵对心灵的理解,是心灵对心灵的耕耘,是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在教育中,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妨给他一把椅子,听他一次倾诉,给他一份同情,送他一份宽容,给他一点建议,送他一份期待。

第三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九条也明确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为人家长 身正为范

家长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家长本身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家长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例如每天的刷碗,家长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一边指导孩子如何做,并适当让孩子自己做。在家里,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检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二、循序渐进形成训练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如孩子上一年级时一般要求学生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

三、严格约束 规范训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间行为的训练: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个人卫生的训练:要保持指甲、手、脸、衣服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四、充分发挥在作用,增加在公共场合和外出游玩时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家长应充分发挥在公共场合和外出游玩时,增加孩子的个人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介绍卫生、保护环境等的知识,使孩子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坚持正面教育,进行谈话,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当他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肯定,予以鼓励。

总而言之,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孩子长期努力,需要家长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孩子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

第四篇: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

一、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内容

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1)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2)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遵守时间习惯。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诸如:自己吃饭、擦脸洗脸、穿脱鞋袜、系鞋带、穿脱衣服、洗碗、扫地等。睡眠习惯。要培养幼儿养成独自上床、按时睡觉起床、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骚扰他人等。

二、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应让幼儿“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幼儿园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每天回幼儿园必须用毛巾擦手、喝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这些规则的制定幼儿必须遵守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严格地要求和幼儿的反复练习促进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第五篇: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

《中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保和一中政教处

“中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课题,系县级课题。两年多来,在县教育局、乡教办的组织领导下,我们较好地完成了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从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产生

2001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近期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决定》对中小学德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小学德育要以培养学生卫生习惯为重点。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做起,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了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小学生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帮助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投入和声势比起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毫不逊色的。但是,我国的德育教育除了一些口号式的说教之外,实际教育效果却差强人意。

深入反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违背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脱离实际追求“高、大、全”。从反思中不难发现,中小学德育教育一个重大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另外,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小学德育教育实际看,不仅忽视少年儿童卫生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它既没有切实可行的教育内容,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这对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卫生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而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和卫生习惯培养。

鉴于此,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既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在中小学生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的改进。

因此,从卫生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卫生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找出解决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主要弊端的对策与措施,而且也可以探索出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下如何进行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以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需求。对中中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和探讨,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由于我校是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多,大多由公婆、外公外婆照管,而很多学生的公婆、外公外婆连字都不认识,学习上对学生的帮助不大。卫生习惯方面主要管学生的温饱,其他方面没什么精力对学生进行管教,没怎么管,只要不出安全问题就好。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卫生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班风、学风、校风。我又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存在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卫生习惯不好、学习不好,高年级初中的教师就说低年级小学的老师没教好,小学教师就只好说幼儿园的老师没教好。如何在一个校长的领导下,搞好整个学校学生行成习惯培养的一致性、一贯性,注意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搞好初中生和小学生习惯培养的衔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适应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是实施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明确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有哪些,形成学校的一些卫生习惯的要求,让我校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2、教师通过课题的研究,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良好、稳定和持久的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究培养留守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方法,探究小学生和初中生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的衔接,为学生在初中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卫生习惯基础,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研究的管理方法

1、成立课题研究组

结合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以及新课程改革,充分利用研究力量,集中攻克。我校教科研工作由效校长牵头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具体开展研究工作,围绕主课题成立了校领导、教务处、课题研究小组的三级管理网络,对该课题的研究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课题研究组大多是各级骨干教师,教学新秀。

2、健全课题管理制度

建立了《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组学习制度》等制度,学校总课题研究活动,一学期不少于两次。活动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课例评析、专题讲座为主。子课题组则以研究中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交流、课例、相关子课题的理论学习为主,间周开展一次活动,并做好相关记录。

《课题研究进程表》把教师参与研究的态度、能力、成绩作为教师个人的业绩考核指标之一,并与教师个人评职评优挂钩,激励人人参与教育科研。同时进行物质奖励和表彰,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四有”: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原始资料、实验数据有积累。“四转变”:从对课题研究的神秘感、畏难情绪转变为态度上的主动;从重开题结题转变为重课题研究的过程;实施过程中从重检查监督转变为重过程指导与评价;从单纯写论文转变为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的实践。“五个一”:每期至少读好一本书,每人至少一个研究重点,每期上好一节研究课,每期一个数据统计与分析,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在检查时对计划中的不妥之处及时调整,对实验教师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

3、探索课题研究实施策略(1)重培训。加强课题组教师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老师加强培训,选派教师轮流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学习,让他们集思广益,及时了解实验教改动态,学习各地成功的经验,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深化教育教改的综和素质。邀请县进修校的专家来校指导工作,解决在教育科研中老师出现的问题和帮助总结经验。

(2)抓问题。课题组规定,课题组主研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子课题和教学实际,每月至少提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感到困惑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具有见解性的问题。利用研究活动时间组织教师研讨并解决。如:学生爱情观的教育、怎样搞好留守学生的教育、怎样培养好班风和学风等等。

(3)重引领。在研究中,我们把教育理论厚实、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定位主研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和指导其他教师,带动一大批教师积极投身课题实验研究。引导教师们自主学习,每年学校给每位教师出50元的报刊征订费。让每位教师每人征订一份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4)勤反思。我们把教学反思纳入到学校课题常规管理中,作为教学六认真的内容。倡导“勤反思,常交流,善总结”,让教师反思自己的研究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看看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是否有所突破还有那些突出的问题等。教师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的措施,并将反思的结果写出来,写在备课本上,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例证。

四、研究进程和主要研究工作

在两年多的研究中,我们以宋观学校一贯制学校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确定了1-2个班为研究的实验班。

(一)第一阶段(2014.2------2015.8):研究的准备阶段 对全校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卫生习惯的现状展开调查,进行课题论证,拟定实施方案,确定实验对象,培训实验教师。为深入了解中小学生习惯养成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每位学生成为诚实守信的文明小公民,同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好坚实基础,我校在《培养中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指导,以抓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对学生习惯养成情况进行了开题调查。本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五至九年级学生,采用各年级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全班调查,发放150 份问卷,回收150份,回收率100%。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分学生卫生习惯调查问卷和学习习惯调查问卷两部分。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卫生习惯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文明礼貌、品德行为、卫生习惯等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课题组通过观察课内外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际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班主任会,分析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几个环节确定的。

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组织专人进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 表1 文明礼貌情况从上表可知,61.2%学生能向教师主动问好,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是做得好的。同时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同学使用礼貌用语坚持度不够高。表2 品德行为情况 每次吃饭前洗手 ①每次都洗手 61.7% ②有时洗手 32.5% ③太脏了就洗手 5.8% 学校内发现脏物 ①赶快捡起来 14.4% ②有时会捡起来 51.5% ③装作没看见 34.1% 做错事 ①主动承认 28.3% ②教育下承认 46.4% ③不承认 25.3% 和同学发生冲突时 ①能主动谦让 50.8% ②力争高低 34.1% ③动手打架 15.11% 帮助有困难的人 ①主动帮助 28.8% ②有时帮助 65.4% ③从不帮助 5.8% 捡到东西交给老师 ①交给老师 59.1% ②交给家长 29.7% ③自己留着 11.7% 见到教师问好 ①主动问好 61.2% ②被动问好 18.3% ③低头走过 20.6% 和别人交流使用礼貌用语 ①经常使用 40.2% ②偶尔使用 53.9% ③从不使用 5.9% 从上表可知,有59.1%学生捡到东西能交给老师,反映学生比较诚实。同时在调研中发现,71.7%的学生做错事,不能主动承认,49.2%同学在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主动谦让,71.2%同学不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所表现被动性尤为突出。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表3 卫生习惯情况从上表可知61.7%同学吃饭前每次洗手,14.4%同学看到学校内有赃物能赶快捡起来。同时调研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保持学校卫生方面较被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表4 学习习惯情况从上表可知48.8%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在调研中发现,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达59.7%,在学习方法方面对学习新知识提前预习仅达35.5%,对学过知识经常复习仅达31.8%。反映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两个方面,部分学生品德行为、学习习惯较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

1、调查中发现有 59.8%的学生和别人交流中还没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尤其是课后和校外;有38.3%的学生还没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与当前预防季节一性传染病要求相差甚远。造成这种结果,一方面由于本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家庭环境是在农村,留守学生多,大部分代理家长对学生卫生要求、使用礼貌用语要求意识浅薄;另一方面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较差。对此我们要加大宣传、监督力度,和组织相关活动来完成培养目标。

有的学生对有困难同学不能主动帮助。问题的原因在于受不良影视、不良家庭教育影响,当今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使得相当部分家庭教育“重智轻德”,孩子缺乏人际交往,唯我独尊,脆弱娇气,同学之间缺少热情。还由于家长自身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常有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冲突家长却不能正确对待的现象,因此“孩子好了,大人恼了”的事情屡见不鲜。树人树德需要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为了使孩子明天更美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紧密配合,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尤为必要和迫切。

调查中发现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仅占 40.3%,有课后自学习惯的学生仅占 33.7%,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究其原因,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关,还与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有关系。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着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学生习惯的培养,重视优生评价,忽视差生评价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应从提升教师转变教育教学和学习观念入手,全面推广新课程改革理念是当前一项迫切重要的任务。

(二)第二阶段(2014.9------2015.5):研究实施阶段

在前阶段准备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总结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学校先后派主研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会、县教研活动,邀请县专家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了专题讲座。学校课题组加强了对理论的学习,教师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并在教师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培训学习交流,全体实验教师转变了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的熏陶,激发了老师们参与实验的热情。为了强化道德认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基础,学校将持之以恒地开展“日查、周结、月评”的常规教育活动。日查:每天由学生会成员根据文明礼貌、爱校守纪、集会纪律、仪表卫生、红领巾和校牌佩带等养成教育内容,全天对各班进行细致检查,量化评比。设立卫生安全监督岗,强化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周结:在周一早上的学校朝会上总结一周工作,表扬进步大的班级、学生,评选红旗班级。通过公布每周量化评比成绩,督促各班进行反思,找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提升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课堂上每位科任教师要严格教学常规,培养学习好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份学困生转化案例,每学月每位教师撰写一份学困生辅导记录,耐心细致、满腔热情的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第一,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例如:教师处处带头讲诚信话,做诚信事,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课内课外都要讲好普通话,带头营造推广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事事在潜移默化教育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家庭教育要从落实家庭教育常规入手,从家长自身做起。如:对长辈有礼貌,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以及生活、劳动做家务的习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不断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卫生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教育实效性。

第三,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每学期请得胜派出所的民警、泸县交警五中队和宋观社区的领导来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安全意识。

第四,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团队组织作用,开展“以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班队教育活动,运用“诚信讨论”、“诚信评价”、“评选诚信小标兵”等方式方法,使学生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号召学生学习身边榜样,如:校级三好学生,校园之星,诚信小标兵等,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提高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增强活动效果。

第五,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为此学校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建立校园文化走廊。如:校训上墙,楼梯口设置文明警示语,楼道悬挂名人画像,展示学生作品,美化绿化校园,办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黑板报,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3、成果总结阶段的主要工作。(2015.6------2016.12)

实验效果分析,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推广经验成果。本阶段主要是筹备结题工作,收集、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报告。

下载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培养计划 于(精选5篇)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培养计划 三年三班于德华2010、9 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策略,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规范学生的学......

    如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许井爱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如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演讲稿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演讲稿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演讲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卫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培根说过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

    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关注自我保健的价值和自我保健特点。人们对自己健康负起责任,自觉地改进个人卫......

    幼儿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更可减少一些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对幼儿智能的发展及培养有高度文化的一代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的总结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的总结 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和能力,既有利于幼儿健康,也是幼儿园文明美德教育的一个方面。幼儿园应该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坚持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 研究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教育是习惯的培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