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坛材料(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13:5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论坛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论坛材料》。

第一篇:教师论坛材料

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科学引领

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夹河小学

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科学引领

摘要:

自主探究学习应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拔、帮助下,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全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作相应的启发、引导、点拔与帮助外,主要是靠学生自主探究,即包括学生个体独立自学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与群体协商互动结合起来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主体性是人类文化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人类进化的结果,而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不仅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主体,这是现代教学论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课题,作为语文教学不仅研究主体,而且要更多更好地让学生回归主体、发展主体。

小学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在主体性教育上担负重任,因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因此,语文不只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民族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精神风貌等的体现,所以,语文教学应回归主体,发展主体。处理好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的讲解关系是发挥好学生自主的关键。我认为自主探究学习应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拔、帮助下,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全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作相应的启发、引导、点拔与帮助外,主要是靠学生自主探究,即包括学生个体独立自学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与群体协商互动结合起来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育人,而当前语文教学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传授上,而忽视了“育人”这个根本。因此,师生关系平等言、民主有时只是一句套话。那么在教学中,必然要重视“学生”这个主体,特别是语文的文学作品,由于不同的接受,学生极易产生见仁见智的不同理解,这就更需要民主性,更需要发展学生的人格意识与创新能力。这一点从于漪、魏书生等名师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教学民主是现代民主意识在教师身上的美丽折射,是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粲然的云彩,它要求教师放开师道尊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我认为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合作,还要做到师生合作。在合作中教师要转变角色,由过去的设计问题,改为设计学习任务,以任务促进学生独立自学和合作学习;,由过去的发号施令,改为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对学生合作学习实践进行管理、监控;组织实施合作学习评价,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1、以趣导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少,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差,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些都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负担,产生厌学心理。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使其充分发挥光亮。千万不要因为学生学习或纪律差,便采取歧视、体罚等手段惩罚学生。特别是一些教师为了片面地提高教学成绩和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一些作业辅导使得学生

喘不过气来,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看成是一件苦差事,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所以,教师要以正确态度教育学生学习,不要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厌学思想。这是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前提。

3、要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实际上也是一种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不是被动地等待学习,而是自觉地、主动地追求知识。教师在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兴趣的同时,要注意恰当地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以激趣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先问学生:“谁到过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没去过的同学想一起来了解这祖国的宝岛吗?”学生们没有去过,当然情绪很高了。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我趁机说:“22课生动的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小朋友快到书中去看一看吧,读完后说说你有何感受。”这时全班学生都急不可耐地打开书,专注地读着。这样不仅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呈现形式,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导带牵,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精神。

我认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都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所以有时候三者之间不能分得一清二楚,也没有必要去分得一清二楚。合作时你必须有自主的学习,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质量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高,没有学生自主的学习、思考,上来就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容易流于形式。而自主与合作都是种探究性学习,离开了探究的实质,自主与合作还有什么意义呢。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最终的语文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在过渡后师生进行合作读,我读每段当头的“季节”词语,学生读其它几句,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读;然后再次进行合作读,师读第一句,分小组读以下各句,再次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

读;然后第三次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读,各组有各组不同的方式,然后交流各组为什么这样读。这样,似乎只是一种读的形式而已,那也许不进行合作也是可以的,但老师的真正目的是要让学生探究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合作的方式就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也有很好的合作之例:在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和学生玩了一个游戏,首先让一学生蒙住老师的眼睛,要求学生能让老师听出“高兴”来,然后又让学生捂住老师的耳朵,要求学生能让老师看出“高兴”来。一种游戏性的合作,既让学习充满了兴趣,又让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最终激发了学生情感的表达,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就象中国画中的留白一样,教师在课堂上也应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心理处于暂时的不平衡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收到更大的教学效益。新课程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然而没有自主的学习就没有个性,没有自主的学习也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学习比合作学习更重要。自主学习要以老师的有效引导为辅助,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探究学习要以强化语文本体为原则。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前的语文教学受各种外在条件的影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使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我们都知道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有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人的主体性发挥才有质量和效益。因此,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当前语文教育应侧重于这一方面,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教”的前提下,能自主地“思考”,自主地学习,充分运用好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有人曾希望把课上成“放羊课”,“牧羊人只要把羊群带到草地上,让羊儿自己跑,自己去吃草,用不着领,它们自己会吃饱吃足。当然把羊群带到什么地方这是关键,要是把它们带到沙漠中,它们就会饿死、干死。”这实在令我们深思,教师的“导”是多么重要。也只有“导”才能让羊儿吃得饱,吃得好,因为

牧羊人不能代替羊儿去吃草。同样,教师也不能代替学生去掌握知识、获取能力,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以导为主,精讲或不讲,学生才会学得开心,学得顺心,学得有信心。“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关注,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得也是“导”,一种更高层次的“导”,一定要待学生苦思冥想,有所体会而语言不能表达时才去启发他,开导他,这样的“导”才有实效,才有价值。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通过教师恰到好处的“导”让学生的思绪流动,让学生的心灵在语文中飞翔,让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起来。我们希望这种学生主体意识的回归,教师扎实有效的引导,成为新课程环境下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变任务型、应试型的语文课为自主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课。让我们可爱的“小羊”们在丰足的草地上自己“吃饱喝足”。

第二篇:教师论坛

读书伴我成长

列宁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因此,读书便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还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所以,我爱读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但我们获得知识和途径大都来源于书本。回顾几十年的读书经历,从儿时书摊一分钱看两本小人书,到上学接触课本一直到现在读的各类书,也自谓博览群书。可回顾想想我只是漫无目标的见到什么读什么,博而不精。自从走上工作岗位,踏上讲台,我深深地知道: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所以只有继续读书,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和写作,才是实现作为一个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进而促进我得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时间真快,我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教坛生活,深深体会到读书对我的成长的重要作用。

初为人师,走上课堂,结果讲课照本宣科,捉襟见肘,才发觉自己读书太少。魏书生、李镇西等这些教育上的大家,他们在讲课时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整合和灵活调度,丰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信手拈来,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的自如运用,从孔夫子、苏霍姆林斯基的心有灵犀,从实用、后现代、建构、人文等等主义到多元智力、成功教育的融会贯通,从先秦文学、李白、杜甫、曹雪芹到托尔斯泰、泰戈尔再到现当代的巴金、冰心、等人的熟稔于心……这些都是读书读到一定程度上才具有的游刃有余。作为一位教师也必须所应知晓。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

从这些名家我感受到读书,能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有人说,人品即文品。对教师来说,人品也是教学的品位。“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作为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没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的确就失掉了“教师的一切”。读余秋雨、周国平等哲理,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时,他的教学就会非同凡响,产生直达学生心灵的震撼力。教师教学表面虽只是他的言语世界,其实正是他的精神世界——心灵和人格的体现。

读书,会使人增加思考的深度,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让自己的教学更有睿智和创造。从报纸上看过一位教师的文章“ 于永正老师面对陌生的学生,能把课上得十分精彩,数千人的大礼堂,鸦雀无声,听课的老师没有一个开小差的,学生的表现超乎寻常得活跃和出色。我奇怪的是他和学生仅仅接触十几分钟,就能和学生融为一体。面对这样的教学境界,我自愧不如。其实,人家做的总结起来,就是读书读到一定程度,反思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原因很简单,那就使我们不读书久矣。”这样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读书能促使人更好的反思,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反思,是一个自我总结、积累、提高的过程。反思对于教师很重要,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俗话说,做事要三思而行。我们的教学更要反思而行,行则再思,思则再行。“风中芦苇在思索”,一旦进入思索和反思状态,尤其当读书、研究和自我反思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成为一种必需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也就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一种思想的自觉或精神的自觉的哲学境界。

人的发展离不开学习,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要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更需要如此。把读书当作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教学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工作,让自己不断成长。与书为伴,广泛涉猎;捧读经典,潜心钻研。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一边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教师论坛

感受“136教学模式” 杨华中

近年来,景弘中学推行的“136课堂教学模式”倍受大家关注,很多学校专门组织教师前往该校学习,我一直很想看看这种教学模式,到底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什么新鲜活力。在旷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新市中学全体教师来到了景弘中学,在景弘中学我们亲眼目睹了教师展示了他们的“136教学模式”。

“136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说来是一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三方式:自主 探究 合作;六环节:课前抽测

明确目标

合作交流

展示提升 穿插巩固

达标检测。

课前一天教师把要学的知识以讲学稿或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由学生在预习的情况下完成讲学稿中的“预习检测”部分。上课时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以课本、导学案为蓝本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对自己的疑难和困惑用红笔进行标注,作为小组交流的重点内容。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学习,对标注出的疑难问题重点交流。最后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合作探究”和“达标提升”部分。

听完他们的课后,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出发点非常好,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回到学校后,我们全校老师也开始了仿照136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自己教了两个班地理,也在仿照136教学模式。感慨颇多: 我发现这种136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导学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真正为课堂所用,能不能体现重点难点,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而课堂中学生能否全神贯注,决定整个学习过程的效率。观察这两节课,我发现成绩比较差学生一旦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发现自己不懂的知识,思维就会有短暂的停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听课的步伐就会滞后于教师的上课,不能全神贯注的听课,那么对于他们来说知识是否真正理解掌握呢?而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全神贯注地听课,思维处于高度竞技状态之中,他们就越学越带劲,因而班级两极分化是不是越来越严重呢?特别是在小组展示的时候,总是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展示得多,成绩一般或差得展示的少,所以下面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1.对于差生和不喜欢上台展示的同学,我们怎么对待,该采取什么措施。

2.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即这种敢于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发问质疑的胆量。

也许我过多的担心了,毕竟这是我们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教学模式,听景弘的老师介绍,他们都会对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在一个月内熟悉这种模式,并且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小学生来说还是要强一些。长久这么坚持,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篇:教师论坛

初为人师的感受

——教师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初为人师的感觉——教师素质的养成与提高》。下面我将从我自身当教师的三个不同阶段谈一谈我的感受: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代课教师(过渡时期)、成为正式教师

在大学阶段,从大二开始,我就从事家教工作,到了大三在辅导班上班,但那时候完全处于对教师职业的好奇与向往,一方面想锻炼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勤工俭学减轻家里负担。在辅导班,当学生第一次叫我“老师”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无法言语的,就像自己突然间成长了一样,叫了别人20多年的老师,那时突然间转换角色,觉得有种当教师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带学生时间久了,渐渐的熟悉了当教师感觉,但是还是带着几分未脱得稚气,那时候觉得能把一道题给孩子讲懂就可以,每节课都是学生哪不会,就讲哪,似乎教师就是学生的点读机一样,哪里不会讲哪里.其中真正的责任还是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就是觉得教师就是“解惑者”。

到了大四,我们的课程结束,短暂的实习期也很快过去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白山抚松一中代课,在那所高中里,我知道了什么是压力,不仅仅是对就业的压力,而是即使当上教师,那么如何在教师岗位上做的更好更出色的压力,那里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十分苛刻,在我去之前就听说了有些学生对教师的教法不满意就会反对教师上课,还因为如此有一位教师离开了学校。可见能做一名好教师的确不是很容易,在那时突然之间就对教师这个职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但是我还是决定留在那里锻炼一下自己,挑战一下自己,在那里我就是不断的研究教法,研究高考题型。的确,在那里我觉得成长了许多,进步了很多,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渐渐地适应了也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同时也在教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意义,就是一定要讲好课,解决好学生的诸多问。教师——授业解惑者。值得一提的是,在那里,我遇见了对我一生教育事业都有深远影响的教师——李树才老师 李树才老师在当地十分有名气的教师,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所有人民教师所具备的的优秀品格,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一般人都无法达到的,他曾经跟我说当教师就像当医生一样,不会手术上什么手术台,不会教课上什么讲台。他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在通化时研究教学)。后来他患有尿毒症,每天透析之后还是坚持到学校上课,他跟我说过他就是爱这个讲台,不上课就觉得身体哪都不舒服,他带病也坚持将学生带到高三,那年的高考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深受学生爱戴。但很遗憾的是最后中国教育界永远的失去了他。

正式步入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有了自己的学生,虽然被所有学生称为“老师”了,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一名学生,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老师就像是学生心中的“大山”,既然要当学生的“大山”,我就不能是一座荒山,我还得不断的充实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座金矿;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我还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并不断摸索。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可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可解一世之忧。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较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做到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同时还得学会如何与学生沟通,达到最好的互动效果。确实,这一声“老师”就得负起一份责任,就得为此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因此,我常常扪心自问:初为人师,对得起学生吗?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吗?为了教师职业的圣洁,为给学生树立起人格的榜样,我会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变量,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的保证,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一代代高素质的建设人才,而这些取决于是否有一支经过良好教育,有丰富的学识,高度的责任心的教师队伍。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有一股清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实现 教育的“清如许”。才能使学校教育永葆青春,使之有活力、有朝气,就要有一支与之适应的教师队伍。否则,不管你这个学校是怎样的一流;校领导是如何的精明能干,治校方略是如何的完备,学校都是难以办好的。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靠教师来完成的,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培养出一代代高素质的学生。意识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要个要求自己:

一、教学计划与准备(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备课尤为重要,一节课的质量的好坏大部分取决于教师);

二、课堂组织与管理;

三、教材的管理(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四、与学生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

五、评估学生的进步(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

六、反省与评价(洛克说过成功=经验+反思)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教学行为方面应扮演的七种角色:

一、在日常生活中像母亲;

二、在行为规范中像父亲;

三、在以行导人中像兄长;

四、在课外活动中像大姐姐;

五、在传授知识中要想哲人;

六、在讨论问题时像伙伴、像朋友;

七、在帮助学生改正时要像老奶奶,如果一个教师能做到这七个方面,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好的。一个优秀教师,不但要为学生的学习做准备,支持学生的学习,更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具有的技能、兴趣、理想,以及价值观,然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并恰当的利用各种评价,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适时对他们进行鼓励,激发他们更好的学习。桌子上有半杯水,有人说:只有半杯水,而有人会说:已经有半杯水了“有时候老师是不是太在乎学生的”半只空杯子“换个角度看待学生,那样老师和学生都会充满成功的希望。

我会洗去身上哪怕是一丁点的污垢。直到现在,我才亲身体验到做老师的难。而老师的责任又是那么重大,一言一行都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葬送一个人。难怪人们会用这样的语言来赞美老师——“太阳底下再没有比老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教育多么重要,老师多么崇高!

最后希望所有教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也希望所有教师的学生都能像蝴蝶一样破蛹而出,破茧成蝶!

第五篇:教师论坛

(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纲要》制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尤其对于当前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陶行知先生不是说过“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这样的话吗?作为中青年教师,我们更有必要思考自己以及我们这个团队的发展,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当老师呢?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教师应该具备极强的使命感、责任心,要做到淡泊名利。今天我们先就“淡泊名利、师德高尚” 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姜静)说到这一点,我得先说说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被誉为“大别山师魂”的汪金权老师。刚参加工作时,他主动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放弃重点中学的岗位,一头扎进落后的山区中学,一干就是22年。22年来,他省吃俭用,几乎是倾其所有来扶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他们的求学之路撑起一片蓝天。但他的生活却有太多的不如意——七旬老母,患病妻儿至今还在大山深处的老屋里艰难生活,面对这些,汪老师没有抱怨,有的是他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对人民的忠诚。他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空间都义无返顾的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汪老师用22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品德。作为人民教师的一员,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玉秀)可以说,汪老师的无私奉献就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教师的重任就是教书育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名声和利益”的诱惑让很多教师迷失了方向,造假、浮躁屡屡出现在教育界,汪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适时地唤醒了人们记忆中的美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我们就要为他奉献时间,奉献精力,奉献知识;有了这些奉献,才能培养出各行各业所需要的社会栋梁。

(秀红)是啊,汪老师的事迹也令我感动,他以自身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什么是真正的淡泊名利、乐守清贫;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大爱无边。对教育事业他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这样的人啊?像我们学校的王凤珍老师。从教30年来,她一直辛勤耕耘着,坚实执着、无私奉献、勤勉敬业、为人师表。现在,大病初愈的她不是还坚持上课吗?

(几人齐声)是啊,王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淑静)王老师现在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她以疏离浮躁,淡泊名利的精神去影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我们教师可谓是一个精神事业的高收入者。

(学君)刘老师说的这句话多好啊,我们老师就是精神事业的高收入者。当我看到学生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改正了错误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那一张张笑脸的时候,一缕眷恋的柔情,一股燃烧的热情就会激荡着我的心,我也如同得到了那朵鲜艳的桃花般激动兴奋,天下没有比看到自己培育的新苗正在茁壮成长,更叫人快乐的!与名利比起来,这种甜美的感受,以及教书育人本身所蕴含的无穷乐趣,更让我们当教师的感到荣耀!

(宪荣)真的,我们老师与其它行业最大的不同的就是干的是良心活。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不能误人子弟,所以工作中我从未因为个人私事随随便便耽误学生的课。个人名利方面,我抱着一颗平常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与人争名夺利,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都强求不来,即使挣到了名夺得了利也会良心不安。在教书育人方面我的所作所为虽谈不上高尚,但也做到了问心无愧。

(小燕)卢老师的心境令我佩服。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心情是那样的浮躁,总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可教学工作哪有什么大事可做呀!倒是在座的各位,让我及时理解了陶老先生的“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的真正含义。现在,我已经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作为奋斗目标,执着的走下去。

(小华)曹老师的进步确实值得欣慰。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惟有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为犁铧,方能在学生心田撒播求真、求善、求美的种子,催开心灵绚烂之花!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倡导、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桂芝)

有句老话不是说说:“育人先育师、育师先育德”。这个德指的就是师德,而师德的全部意义我觉得都体现在“爱”与“责任”上,爱职业终生不悔,爱学生如爱子女,爱教学孜孜不倦„„为人师表,把“爱”字写好,我觉得师德也就合格了。就学生而言,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

(我)孙老师这句话正验证了陶老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有几人齐背名言)下面,我们再谈谈如何“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吧.(玉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这句话提醒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上学期的一节上语文课,我发现一个学生对我讲课充耳不闻,一直在津津有味地画画,我没有当众点名批评他,而是委婉地对大家说:“你们下面有位同学在画画,可能他正为了参加乡里举办的“六一”书画展而抓紧时间完成作品吧。他这么用心画,一定会获奖的。如果他能合理安排时间 会更好些。” 那位同学早收拾好纸笔,坐得端端正正了。几天后,这位同学捧回书画展获奖证书和奖品,一见我就连声说:“ 谢谢您啊,老师!”

(秀红)常言道:树怕伤皮,人怕伤心。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爱面子,最忌恨老师让他当众出丑。因此,学生犯了错,老师不要挫伤他的自尊心,应该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指出其缺点,使之改正。如果老师居高临下,横加指责,就有可能把学生推向教师的对立面。这是与教学规范相悖的,也不能教育好学生。

(淑静)一点也不错。我曾看到过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位班主任在进行卫生教育时,把一个学生叫到讲台前,指着他的耳朵对大家说:“你们看,他的耳朵好脏呀!”以后,这个学生一见到班主任就心情紧张,甚至怕得连课也听不下去,结果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我不知道这位老师给了这名学生多大的伤害,但我希望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宪荣)从刘老师讲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多么的重要。要爱所有的孩子,不但要爱聪明、活泼的学生,更要爱特殊生、顽皮捣蛋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控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带的班中,经常有一些上课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孩子,对于他们,我会在课堂上给他一个眼神,或是走到他跟前,轻轻的摸摸他的头,提醒他该认真听讲,而不是当着全班孩子的面去批评他,搓伤孩子的自尊心。我们要 “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我希望孩子把我当成他们的朋友,这样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孩子会信任我们,会跟我们讲知心话。

(桂芝)我国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我们班的徐林林在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她妈妈突然去世了,还留下一个几个月大的妹妹,她爸爸还不是那种很聪明的人。可想而知生活有多困难,后来妹妹被送人了,从此她和爸爸相依为命。自从妈妈去世后徐林林每天都穿得脏兮兮的,作业很少完成,脸上也没有笑容。看到孩子这样真的很让人心疼,从那以后我不但关心她的学习,对她的生活 更是格外关注:早饭是否吃过,衣服是否单薄,文具是否齐全,同时还给她申请了春雷贫困生,总之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她照顾她。后来她的成绩有了一点进步,下了课也不再是坐在一边闷闷不乐,而是和同学们有说有笑了,可见师爱的魅力有多大。

(姜静)师爱对学生的影响之大,从我身上也可以得到验证。我之所以走上教书的道路,我之所以能成为一名教师,源自我初一的班主任的一句话。那时我考试成绩不好,心灰意冷的。在校园里偶尔碰到了老师,他笑着对我说:“你很聪明呀,全班同学都佩服你呢!”我当时很激动。我不知道我的老师注意我多久了,我根本不知道老师会认得我,我根本不知道我有什么值得大家佩服的!但是这句话给了我无穷的信心和力量!也指明了我人生的方向,于是,我也当了一名教师,我也尽力给以我的学生信心和力量!(小燕)看起来,老师激励性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君)的确,获得尊重,认可,获得爱,是人类最迫切、最基本的愿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这在小学生的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给予所谓的“问题”学生以更多的关爱,用我们的耐心和细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我相信你会觉得他们也一样可爱!

(小华)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每个孩子抬起头”。陈明老师也说过:“差生里面找亮点”。让我们做一个大爱的老师吧!让每一个学生找到体现自己个性尊严的角色,从而挥洒其独具魅力的创造色彩,舒展每个孩子的心灵,让梅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谈到这儿,我想起了我现在正在读的一本书——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老师》。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下面我们再谈谈第三个问题——钻研业务,拓宽视野。

(宪荣)说道“潜心钻研”,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天,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有多少价值,要因人而异。

其实,我们每一个老师最初的价值都是“一碗米”。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和老师价值拉开了差距。发展的不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老师“一碗米”的加工程度。通常说来,加工的时间越短,离米的形态越近,价值就越低;加工的时间越长,离原来的形状越远,价值也就越大。因此,要提升老师个人的价值,就要善于加工自己,善于开发自己的价值空间。从“一碗米”到“一瓶酒”的价值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信息膨胀、知识爆炸、创意不断的现代社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充电,知识才不会老化、思想才不会僵化、能力才不会退化。而一个不爱学习、不思进取的人,只能保持“一碗米”的价值。

(我)这个故事我也看过。要开发自己的价值,就要耐得住寂寞,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靠读书生灵气,用学习筑底气,以积淀养才气,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小华)一点不错。“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书本的滋润,缺少智慧的阳光,人的精神世界就会干缩枯萎,思维也会黯淡无光。我们是为人师者,本应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化的理论修养,宽厚仁爱的人文精神,独具魅力的人格品质,但这一切无不建立在广泛吸收优秀文化精髓和接受名家大师经典洗礼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多读一点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就会多一点高雅品位;如果我们多读一点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以及教育专著,就能多把握一份教育的真谛。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每天读书半小时,让读书像呼吸一样,成为我们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玉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只有有了一定宽厚和深度的阅读,才能左右逢源、妙语连珠,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课改精神,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训练场,更是传递思想、启迪智慧、充满人文情怀和生命活力的大课堂,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

(学君)怪不得李老师的课上得那么好,让我们每次听课都感觉是一种享受。其实,何止是语文老师需要读书,数学老师更需要读书。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每个教师不管他教哪门课,都应当是一个语文教师。”我想,其中一点就是我们学习语文老师丰富的语言吧。

另外,多读一些教育专著,也能拓宽我们的视野,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秀红)一点不错,刚参加工作时,我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工资比较低,个人购书还不盛行的情况下,我毫不犹豫的订阅了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弥补自己的不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确如此,由于读书,我了解到了课堂教学最前沿的东西,并把它们实践于课堂。

(小燕)怪不得张老师能在几年内就获得了区优质课和区教学能手的丰硕成果。我认为,提升自己的价值,除了读书,我们还应该乐于反思。可是我们应该反思什么,如何反思,拿什么反思呢?

(淑静)这个问题我们教研组讨论过,我们可以以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加强同科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在相互讨论中找到反思的点。例如反思教学细节,寻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的差距;反思有争议的教学案例,对学生行为进行追问,不断促进自我行为的改进和重塑。

(姜静)不错,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有人说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即可成为名师。像茌平实验小学的周黎明老师,坚持写反思多年,现在已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反思集——《杏坛小雨》,也正因为反思,周老师迅速成长起来,先后两次被评为“水城名师”,去年又被评为“齐鲁名师”。

下载教师论坛材料(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论坛材料(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论坛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大店小学的郭作敏,今天我论坛的题目是《我成长我幸福》 首先说明几点,一是我不是学校最优秀的,有经验的老教师、有各种能力的新老师,他们在学校的工作表现都很突出,我......

    教师论坛发言稿

    教师论坛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有这样的发言机会。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我的班级“微”管理》。 学期初,种一颗微善的种子,如何生枝长叶,结出硕果?......

    教师价值观论坛

    提升教师价值,感受幸福人生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为了幸福,我们付出努力,追求幸福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朝着某个方向去努力。把我们的痛苦劳......

    教师论坛总结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我很幸运在12月20日参加了“首届城区教研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这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还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次......

    教师论坛材料

    教师论坛材料 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张维二中翟金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阅读课教学研究得较浅,远不如高中阅读课教学的研究和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

    教师论坛体会

    总结统考工作 提升教学质量 ——蒲城县第二期教师论坛心得体会 带着一份期待,3月2日早,我有幸参加了蒲城县第二期教师论坛会议。8时整,会议在桥山中学多功能厅召开。来自全县......

    教师论坛发言稿

    教师论坛发言稿1 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天公是如此作美。前段时间,我们享受了几天夏日般的春天,为我们今天的相聚做足了心情的准备。十分感谢老天爷!今天,和风迷人、温......

    教师论坛稿件

    秋天的约会 ---------江苏南通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贾姝玲 叶舞金秋之时,我远赴江苏省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加四川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集中培训,为期10天,现已顺利结束,我们满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