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学科发言材料
课改让化学课堂更加有效
平滩中学罗红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
我叫罗红琴,是平滩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今天能够与大家一起畅谈我的课改做法,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就我校化学学科实施课改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向大家做如下汇报。还望各位领导与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平滩中学是我县一所较大的农村乡镇中学,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校共有4名化学教师,平均年龄45岁,有着较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也伴随着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1:教学计划不具体,目标不明确,学生往往不知道每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标,被动学习。2:以单纯教师讲为主,学生单靠听的方式学习,各个器官不能同时参与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导致巩固率低。3:老师习惯于上课即讲,学生没有感知,导致理解不透,囫囵吞枣。4:教辅资料泛滥,学生忙于应付,困于题海,做了很多无价值的重复劳动。5:学生资源意识差,教学中不注意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导致学生合作意识差、能力低。6:教学忙于赶进度,一刀切,忽视个体差异,学生吃“夹生饭”现象普遍。7:规律、方法的教学欠缺,重视知识点的教学,轻视知识结构的构建,归纳总结的教学过程被弱化,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10年我校开始
实行“三控八环”课堂教学改革模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实施了“三控八环,乐学活练”这一课改实验,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使学生想学,使学生能学,使学生会学,使学生坚持学。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目标,有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我在化学课改中的做法
改变一,从传统备课教案到集体导学案
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过去我校教案备课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都是让单个老师自备、自用,没让所有老师参与,缺少集体合力。
从“教案”到“集体导学案”的改革,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必须增强教师间团结协作和交流,发挥集体力量。下面介绍我校集体导学案的情况(PPT)
改变二 从“组复新巩布”到“三控八环 乐学活练”课堂教学变革。
PPT介绍“三控八环” 课堂模式和课型模式。
在课堂上,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做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
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等。学生这些权利的取得是与老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和职业角色的重新定位分不开的。老师以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样想的,你有什么看法?” 老师在课上成了孩子们可以依赖的学习伙伴.课下成了他们的知心大朋友。
短短三年的课堂课改实践,学生变了,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自主,合作 探究能力提高了!老师变了,变得更平等,更爱钻研,更有团结合作精神了。通过对集体导学案的研修,我把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写成论文,多篇获得县市级奖励,通过课堂模式的改变,课堂变得更有效,参加校,县级比赛取得好成绩,在县质量抽查中,化学成为我校最好的学科。
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化学实验的有效性
由于我校的实验器材,实验人员的欠缺,和出于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将一些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录像甚至多媒体模拟动画课件来替代展示,把学生的分组实验变成讲实验,背实验。这也是十分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但没有真正体现化学实验教学的本质意义,更扼杀了学生实际观察、思考、判断以及分析实验的机会,同时也由于缺乏了现场感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有效地实施实验教学,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发挥实验对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以及态度、方法等的激励、引导作用,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改进方面,在学校层面,我校本月建好了标准化学实验室,即将投入使用,还将配备实验人员等。在教师层面 我要做好以下方面(1)、做好演示实验,规范实验操作,学会观察(2)、改进实验,培养创新能力,拓展思维(3)、组织和指导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科学探究(4)、组织和开展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2、面向全体学生的有效
我校化学成绩近年来优生人数,优生率高,但及格率却偏低。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各不相同,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才能使化学课堂改革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认为还要采用分层次教学法
由于我们的学生在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接受能力上等都存在个性差异,采用 “ 一刀切 ” 的课堂教学方法必然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学生基础较好,自学能力较强,感觉教材内容较浅,有 “ 吃不饱 ” 的现象;另一种是学生化学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感觉化学太难学,听不懂,出现厌学放弃的现象。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化学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要求不同等针对性分层次教学措施,对前一种重情况的学生重在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并且为这些有能力的学生开设化学培优校本课程,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等,以满足他们渴求
知识的愿望,让他们能吃得饱,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后一种情况的学生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进行交流与合作探究性学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重在培养他们的化学科学素养。只有这样分层次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们坚信,在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有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我们的化学课改事业在新的起点上一定会实现更高的跨越,创造更美的辉煌。
第二篇:化学学科经验总结
化学学科基本经验
一.注重建立并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犯错,哪怕是最聪明、最认真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应积极保护。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或者是学习差但有进步的学生,我们都不能缺少表扬,这样能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教育教学不都是技术性的工作,有时师生间的关爱更重要。对于学生而言,与教师的情感往往会影响其对学科的态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更是受到情感的影响。二.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对化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抓基础知识,就是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教师力求每章的基本知识点要过关。由于各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我们不能提倡好生差生同等程度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导致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对知识“消化不良”,对学习好的学生又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会使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同时抓基本技能,要抓化学用语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原理,不管课上和课余时间都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精心设计问题解决环节,组织学生自主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问题教学是中心环节。在这里要鼓励学生探索与交流,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体验自己或同龄人学习的思维过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相互交流,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学习策略获得的载体。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小组合作与讨论学习。同龄人的思维是相通的,他们在相互的交流和辩论中,会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记忆方式,会产生思想的火花,也会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者思维缺陷,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点拨,或者指导,学生往往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此时再引导学生回味自己的思维过程,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采用师生对话、共同讨论问题的形式,设计一些困扰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心理疑惑,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思维过程,通过平等的讨论和思维分析,学生能悟出学习策略。四.合理地反馈与评价,纠正学生认知偏差
阅卷体现激励:“鸟笼效应”——你想让谁养鸟吗?就送给他一个鸟笼吧!
谁的失误少谁才能考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学生的竞争力会因基础失分而下降而非几分难题。为了引起学生对“消除失误”(粗心引起)的重视,在阅卷时对学生因粗心所犯的低级错误(计算、方程式等)用圆圈标记,最后合好总分后这样赋分:52+③,后面的三分就是低级错误失分,就是所谓“鸟笼”!学生在大呼遗憾的同时还会萌生愿望:下次考试要避免这种低级错误!我统计过班级的“失误总分”,结果惊人,均分会下降1分左右,告之学生极具说服力!尤其是那些聪明但对自己粗心导致的错误不以为然的同学,他们将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愈发真切地意识到“减少失误就是成功”的道理,这时他们就会关注解题策略和考试策略的训练,这时也是他们走向稳定发挥的开始。五.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轻解题思路的分析。而应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我们要准确把握中考试题的变化趋势,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篇:化学学科德育论文
化学学科德育论文————走过精彩的岁
摘要
走过精彩的岁月,手指在键盘上跳动着,用文字刻录了高中三年走过的历程,喜喜悲悲,浮浮沉沉,点点滴滴,成成败败,都将成为我一生宝贵的财富。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鼓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三、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
四、教好书,育好人。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五、善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为了很好适应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目标,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取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为此,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建有效教学的框架;学生要发挥自身学习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有效学习方式,在对教师有效教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学,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现就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作一简单探讨。
1.发挥教师“教”的有效性(1)提高教师课前备课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前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进行有效备课。其中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在确定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首先要备教材,即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了解教材的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其次要备学生,从学生角度来设计课程,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板书及教具的提前构思和准备,确定板书及教具的书写和使用,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2)课堂有效教学要注重多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教师教学课题导入要注重有效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课题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较强的思维启发性作用。例如,高二化学课程中“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课题的导入,可从伏特发明电池的经过开始,从伏特用青蛙做实验,找到“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的秘密所在,再以伏特用两片不同的金属在自己的舌头上做实验、体味口中的滋味的事例为例证,以讲故事的方法引入课题,可以比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后面的演示实验格外有兴趣,同时也真正理解了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这样使教学充满趣味性,在生动的演示与讲解中进行教学,就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现代教育注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因此,课堂教学要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以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原子弹爆炸的录相,然后引导学生:原子核能威力强大,要了解原子核能首先得知道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之后用多媒体模拟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再用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最后用动画方式模拟氢核聚变和重核裂变的过程。
(3)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有效性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堂讲授的有效性主要依赖实验功能的发挥;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实验功能的有效发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盐的水解”时,首先安排学生做了在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石蕊试液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酸和碱能使指示剂变色,有些盐为何也能使指示剂变色?实验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继续探索新问题。
2.发挥学生“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当然不能一成不变。在对教师“教”的有效性认识和策略有所理解的同时,更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探索学生“学”的有效途径,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本文将总结两种有效“学”的方式,以供参考。
(1)学生要学会在研究中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
研究型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通过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新教材第一册、第二册附加了5-6个选做实验,这些实验的共同特点是实验用品都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比如天然水的净化、海带成分的检验、化学肥料的鉴别等。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学生浓
厚的兴趣,提出问题,亲自设计实验过程,再通过自己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研究性学习,获得直接知识和情感经验。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态度,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种学习方式。
(2)学生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实践性学习方式的探索
现行的高中化学新教材编排中增加了“家庭小实验”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小实验的设计非常简单,实验材料也非常简单,学生在家里就很容易找到原材料而设计好每个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既有趣味性,又有实践性。锻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求知欲很容易满足,这样更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去做更多的类似实验,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第四篇:化学学科工作总结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教学工作总结教师:
转眼间,短暂的一学期又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学期来,本人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讲评作业,积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中考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一学期来,我广泛吸取各种课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我所带班级901、902、903的学生顺利完成了化学课的学习任务,并顺利参加中考。下面就本人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做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下辅导工作。
为了备好每一节课,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深度和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法,布置教学环节,设置巩固练习及作业,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使每节课既把握教材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学生学得轻松有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少而精的家庭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和他们交谈,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处境、想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帮他们尽快走出困境。
二、改变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教学才能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引入法,如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渡,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好铺垫。同
时,讲课时,力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听得明白,学得轻松。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经常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怎样配平较难的化学方程式,如何解答探究题。测验时我尽量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三、关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化学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学他们具备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化学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使情况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在化学教学工作中,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施新课程标准,就必须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赞可夫同志就曾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功夫。”放弃一个学困生,对一个教师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却意味着失去了全部希望。由于先天条件、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不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差异是正常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热爱学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也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教师只有尊重、关心、理解和宽容他们,方能化解学困生们那颗偏执、自卑的心。师爱不仅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罗素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是的,情感需要靠情感去陶冶,爱心需要靠爱心来熏陶。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到他们对人情冷暖的感受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教师要用对自己学科的爱、对学生的爱,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爱、对学习的爱。
高强度的情感体验,他能使一个失望者重新看到自己身上的潜在的能量。马斯洛说过:“积极的体验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他周围世界看法,它可以把一个人解放出来,使他具有更大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1、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潜能,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创造成功的预感。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反复的失败,看不到自己的潜能,一味的贬损自己。可以利用积极的暗示,改变学生对自我的错误认识。
2、把强化提高学生优势潜能的有关内容作为突破口。任何人都有其闪光点,有些可能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是劳动认真,体育有特长,或有其它特长,要充
分利用其潜能或特长,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优势,使之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心理平衡,激发出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3、实施鼓励性评价。学困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和肯定。我们一方面要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而又不伤其自尊、自信的批评,另一方面又要挖掘其闪光点,实施鼓励性评价。课堂上尽量留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时时注意他们的小小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树立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四、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近几年广州中考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几年中考试题涉及生活、生产、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等知识,同时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尽量补充一些联系生活、生产、环保等社会热点的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还有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扬长避短,开拓前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五篇:化学学科2
专题二学习评价
1.如何认清自己的优缺点?
解:戒骄戒躁!在自己优势展示的时候(戒骄);在自己劣势被突出时(戒躁)。平时多与身边的朋友,同事交流与沟通是一个最简洁且直接的方法,从他们口中你也能知道自己下一步如何完善自己,认识自己,做回正确的自己。不管你处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什么环境;都以平常心去面对,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问题,你会逐渐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懂得自己!
2.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解:首先,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
其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第三,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
第四,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异的观念,不要“人云亦云”。第五,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
第六,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
3.学术交流对培养优秀研究生有哪些好处?
解: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研究生人才,将对我国高速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针对目前研究生教育中的不足,结合教学实践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