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是一种体验
让数学课堂快乐起来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主体性,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快乐起来。
关键词: 数学课堂快乐
快乐是一种体验,那我们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快乐呢?审视我们的课堂,有许多课还是很快乐的,比如音乐、美术课、体育课等,这些课堂中,洋溢着欢声笑语,而我们数学课呢?可能有人一听到数学就会很自然的想到枯燥、乏味等字眼,那么,数学课究竟能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快乐呢?我个人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数学课堂就会快乐起来。
一、利用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西方曾有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不等于她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
[1]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所以说我们在课堂教学
中就该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多次多彩的图形》中,我首先利用幻灯片带领大家游览一下世界的著名建筑,并让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出这些图片含有哪些我们认识的图形,它们各自都叫什么名称,比如当大家看到埃及金
字塔的时候,就会想到三角形,看到天坛的时候,就会想到圆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回顾,我们学习过的一些图形。同时在本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让大家利用常见的平面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像,这时候,我发现并没有什么同学真的动手在画,于是,我利用幻灯片展示出自己画的几个图像,同学们很惊奇的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画呀,就这样,他们在惊奇和喜悦中完成了这项任务。
[2]古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情境,就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学生自己当老师,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是通过组织活动、启发、诱导、编排练习、辅导实践、检测效果等过程进行的。这些过程正是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训练他们的各种技能,提高他们的各种素质的好机会。可以这样说,没有过程便没有教育。因此,教师在设计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适时合理地抓住教学过程的每个教育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别人交往的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等,都是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让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笔,获取知识的过程,一节课后,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二。教师就该做到能让学生动口的地方,一定让学生说;能
让学生动手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动脑的地方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把学生参与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师的课堂提问要精、要准、要活。最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体验到主动参与的乐趣
例如,以往评讲试卷,都是我一个人在上面讲,而下面的学生呢?做对的以为自己会了就不愿意去听,做错的有的只知道用笔把答案记下来,也不动脑子去思考。于是,我想了一个“偷懒”办法,让学生自己去讲试卷。后来每次讲试卷的时候,我都会让做对的同学去讲这一题,并提醒大家,注意他在讲解过程中有没有错误或者是不妥的地方,此后,学生在上评讲试卷这堂课时候就会非常的开心,课堂气氛也活跃很多,很多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不仅如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一题有多种解法,可以采取学生交流、讲解的办法,让学生自己把不同的方法说出来,让他体验成功后的喜悦。有时,我也会把一些题目和错误的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正确过程,并且让学生找出错误的理由是什么,激发学生去思考。
三、鼓励学生,增强学习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每个人在出色的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3]唤起人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在面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应鼓励学生,对于回答错得学生,我们更应该予以鼓励,让他再接再厉,而不是垂头丧气,让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最大的程度上得到保护。
例如:在上《分式方程》这节内容,我请学生上黑板板演课本第29页的练习,有一位女生第一次积极举手,她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做第一题2
2x2
x3.”我答应了她得要求,她很快在黑板上做完
这一题,当她回到座位,全班同学在观看她这一题的时候,发现她做错了。于是,下面就有学生说:“这一题是最简单的,她都能做错。”这位同学似乎听到这种批评的声音了,脸“唰”的一下就红了,头也低了下来,不敢看着我,情绪就此一落千丈,我知道这时候该我上场了。首先,我没有直接评讲她做的对错,而是大力表扬她的勇气,因为她很少举手,而且这次还这么积极,她的这种行为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她听到我的表扬之后,头开始抬起来了,也敢看着我了。然后,我又说:“同学们,你们觉得谁在黑板上书写的最工整,最漂亮?”同学们毫不犹豫的说:“吴纯纯。”此时,这位同学露出了笑脸。我说:“是的,她的字写的很工整很漂亮,大家应该还要向她学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做的如何?”下面有位学生大声的说:“老师,她做错了。”此时,我看了吴纯纯笑了笑说:“吴纯纯,有同学说你做错了,你觉得自己做的如何?”她低着声音说:“错了。”我说:“那你能不能帮自己改一下呢?”她走上去,准确的找出自己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我说:“同学们,经过她刚才的改正,这题就做的非常好了,一开始可能是她太紧张了,所以不小心做错了,这不,现在做对了。”经过我的一番话,同学们也没有嘲笑她,反而羡慕她两次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吴纯纯也开始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后来,她课堂发言和黑板板演的次数比以前多了。
四、利用无意注意,缓解学习压力
教学中,学生如果完全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易产生疲劳和注意涣散,从而难以长时间地坚持学习。但学生也不能单凭无意注意来学习,因为任何学科的内容不可能都是有趣和吸引人的,必须通过有意注意来协调活动,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有意注意需要学生自己克服,至于无意注意有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调节。比如在讲对顶角概念的时候,我向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谜面是:对牛。学生们很感兴趣都在下面猜,后来有同学可能提前预习课本了,说出了谜底:对顶角。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笑话,比如有一次上课,有学生在下面一直嘀咕嘀咕的,于是,我借此说了一个笑话:说有一条狗很聪明,只要是加减算术题都会做,于是该主人就向他同事炫耀,主人说5+1等于多少?小狗就会旺旺叫6声。10—7等于多少?狗就会叫3声。有一天主人向他同事说:我家的狗疯了,昨晚叫了一晚。同事笑着说:我昨晚问了你家小狗100万加100万等于多少?同学们哈哈大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谜语、笑话或者某个经典片段等来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放松一下,减少学生学习时的疲劳,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数学具有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传统的教学让学生更多的体验到的是数学学习的枯燥,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些策略和手段,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快乐起来,让我们的学习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出自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2]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第六》[3]出自马斯洛的《动机论》
第二篇:读书是一种快乐
读书是一种快乐
东江街道鲤鱼江完小
四(5)班
袁浩民
指导老师:邓晓锋
球场上,挥汗如雨,尽享运动畅快,是一种快乐;餐桌前,大快朵颐,品尝妈妈做的美味饭菜,是一种快乐;暑假中,海边度假,迎着朝阳,在沙滩上挖螃蟹、捡贝壳,是一种快乐。而我认为,静坐在书桌前,抱一本心爱的读物,在书海里畅游,才是最大的快乐。
三岁时,我一识字,就开始了读书。那时候,我看的还是一些故事书,什么《海的女儿》《小红帽》啊,可没过多久,我就感到了厌烦,把它们扔在一边,跑到电视机前去看精彩的动画片了。
四岁时,在妈妈的要求下,那几本可怜的书才被我捡回来。可整篇只有50多字的童话已经不能再满足我的胃口。这时,主宰全场的就成了它——漫画书。那精彩的插图,搞笑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我感觉漫画就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书,很显然我错了。在我六岁的时候,这个观念彻底发生了改变……
一个晚上,我缠着爸爸给我讲故事,爸爸说:“有这么三个人,分别姓刘、关、张,他们呢,结为了异姓兄弟,后来一起打仗,争夺江山……这就是‘桃园三结义’。”我一下子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从那天起,每天晚饭后,都要让爸爸给我讲这样的故事,什么“温酒斩华雄”“诸葛亮三气周瑜”,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三国演义》。“我也要看!”在我央求下,爸爸给我买一来了整套《三国演义》。这本“话说天下大势”的《三国演义》,里边有太多太多的英雄人物,义薄云天的关羽,有勇有谋的张飞,武艺高强的赵云,真是“一时多少豪杰”。我好喜欢他们,这可比漫画书有意思多了。
《三国演义》开启了我阅读的大门,激发了我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读三国、读《史记》,看水浒传,我知道了为什么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明白了一个国家为什么会诞生和灭亡……我懂得了很多课本中学不到的道理。
今年我10岁,这几年我读的书不算多,但读书真的让我很快乐,更让我获益匪浅。我一定要把读书的习惯保持下去。读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第三篇:快乐是一种能力
尊敬的党组织:
党课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的思考还在继续,我想充分运用在党课中学到的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现在我发现很多人抱怨自己不快乐,所以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理解。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
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靠思考、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上。
人非圣贤,有错难免。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孔子说得好:“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之方也,亲亲为大也;亲亲为大,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同事、同志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乐,还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
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深山老林虽然天蓝水绿,但老百姓饭碗里的东西却未尽可意;城里的物质五光十色、丰富异常,但烦躁与污染却时时惹人烦恼。事情就是这样: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
人不能没有信仰。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说,信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坚信,黄河之水无论转多少弯、遇多硬的岩,照样奔腾到海不复还;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路多远、道多难,一定能冲破关山重重最终实现。事情就是这样:只有极度信服、尊重并为之奋斗的才能叫信仰。这种信仰,与志相联,具有钢铁般的强度,既坚硬无比,有难不知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在呼啸前进的过程中,乐观主义伴始终。
快乐是能力,能力兴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希望每有个人都能有正确的信仰,有快乐的心态。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4月11日
第四篇:快乐是一种财富
快乐是一种财富 一位智者问年轻人:“假如上帝只许你在地位、财富、健康和快乐中选择两样,你会选择什么?”年轻人考虑再三说:“我选择健康和快乐。”智者赞许地点点头,接着问:“那么,只允许带走一样呢?”年轻人犹豫了很久,拿不定主意。智者说:“可爱的孩子,不必迟疑,把快乐带走吧!”
智者说的没错。早晨上学的时候,你可以一时马虎忘记带上课本;下班回家的时候,你可以由于疏忽没有把未完成的文稿带回家;出差的途中,你甚至可以一不小心丢失了钱包……但是,在整个人生旅途中,要时刻把快乐带在身上。
快乐是一种财富。但是用金钱购买不到,靠权利谋取不到,也无法用金银财宝来交换。快乐是那样的高傲,有金
钱有权势有地位不一定就有快乐,它不依附于在权贵,也不屈从于暴力,它不仰慕才华和成就,也不嫌弃贫穷与低贱。
但是,拥有快乐,就可能会争取到你想要的诸如地位、财富、成就、健康等其它东西。快乐具有神奇的力量,它甚至可以把你拯救出痛苦的深渊,可以把你从疾病和死神手中争夺回来。
否则,如果没有一种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不仅已经到手的东西很容易失去,即使占有了那些东西,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你可以失去一切,但不可以没有快乐。
快乐是一种心态,快乐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它是那样的神秘,它会与你邂逅在遥远的歧路;也可能在你兴高采烈的时候悠然而逝。
快乐不能从父母那里继承,也不能靠朋友恩赐,只能靠自己来取得。快乐是如此美妙。所以,请你接受我的忠告:可以没有一切,但不可以没有快乐;可以失去一切,但不可以舍弃快乐。
快乐是一种性格,一种品味,一种心境是,一种生活态度。快乐可以修炼,恰如孟子所云:“吾养吾浩然之气。”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在浩瀚的太空中只不过如沧海之一粟。但是,快乐可以繁殖和孵化。一旦你拥有了快乐,就会成为快乐的加工厂、批发商,用快乐感染你的家人、朋友、周围的人、天下的人,使大家都分享到快乐,你也会因此而收获更多的快乐。
错误
我打江南而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
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 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第五篇:快乐是一种选择
快乐是一种选择
你感到快乐吗?你还能记得过去快乐的日子吗?现在的你是不是在寻找快乐呢?
有许多人已经找到了各种各样让他们快乐的源泉。有的人全身心扑入工作,也有很多人转而投入毒品和酒精的怀抱。另外还有无数的人从昂贵的名车,有着异国风情的度假屋以及其他流行时尚中寻找快乐。他们的努力大多基于一个共同的事实:人们都在寻找一种持久的快乐源泉。
不幸地,我认为很多人与快乐都无缘碰面,因为他们误解了寻找快乐的过程和旅程。很多人说“如果我能够升官加爵就会快乐”,或者“如果我可以减掉那多余的5公斤就能够快乐”。这样的想法很危险,因为它的前提是快乐应该是拥有一件什么东西,成为什么,后者是做什么事的结果。
在生活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刺激和反应。刺激是当一条狗露出牙齿冲你狂吠,反应是你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准备逃跑。现在有些人认为高档汽车是一种刺激,快乐是反应。一份高薪的工作是为了一种刺激,幸福是反应。爱情是一种刺激,快乐是反应,这样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认为:“如果……我就会变得幸福。”
但事实恰恰相反。我相信快乐是一种刺激,而反应则是生活所带给那些真正快乐的人的东西。当我们感觉快乐的时候,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当我们感到快乐的时候,人们都想来到我们身边一起分享爱的温暖。当我们感到快乐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快乐不是反应,而是刺激。
快乐是我们对自己生命中每一天做出的主动选择。因为某些我们不能了解的原因,很多人在大部分时间选择让自己痛苦,难过,垂头丧气。快乐不是我们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才能出现的东西,而是我们先选择让自己快乐然后才能得到的东西。
为了让自己快乐,行动起来吧!制定一些简单的法则: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因此,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接一个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