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纺织染整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研究
优化纺织染整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研究
吴赞敏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160)
摘要:论文以纺织染整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为改革平台,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有利于这种能力的培养开展教改和实践活动,构建具有工科特色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关键词:染整工程创新能力产学研
在当代世界纺织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更加开始重视纺织品的染整加工和后整理,也因此培养染整工程专业高等技术人才的工作更加艰巨,她肩负着为社会和纺织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的重任。为此,我们培养出的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具备专业研究和实践能力的特长,以及科技创新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和胜任工作。
天津工业大学(原天津纺织工学院)是国内最早建立染整工程专业的学校之一,在国内同专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该专业毕业生十分受社会的欢迎和好评,学生的就业率很高,而且对学生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对学生就业单位和毕业生调研反馈的信息中我们感到:加强对工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染整加工是纺织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具有实践性强、更新快等特点,为此加强教学与实践的改革以有利于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其课程设置要体现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为宗旨;培养体系还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加快培养我国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在染整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与改革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专业特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加强实践教学中,实行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和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毕业后在工厂实践中能很快适应生产需要,同时配合对实践教学的检验,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加强课程设计的训练和改革,我们对每个学生模拟给出工厂加工订单和产品质量要求,包括织物规格、加工量、颜色及染色牢度、前处理及后整理加工要求等,选择纺织产品进行独立设计工艺和方法。学生按任务书的要求,从坯布加工直至成品完成,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生产设备类型,并加以分析论证,说明技术和理论上的依据和可行性。要求学生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技术合理、工艺可行、产品质量合格、成本低、污染小的加工工艺。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对学生
进行辅导和答疑。最后在指导学生完成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交流,总结其中的问题,并推广好的经验,促进学生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的提高。
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1. 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在有关专业课的学习中,主要学到的是基本理论和原理,有关专业课的教学是分为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四部分,而一个具体品种的染整加工是根据产品的要求,在一定的生产设备上,采用适当的染化料,对原布进行系列加工的完整体系。加工过程的每一步工序是否合理,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直接决定了所生产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学生在产品加工工艺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通过这样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和应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2. 适应生产实际的能力得到提高
由于课程设计是结合实际产品进行的,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对工厂的生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明确了作为工厂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为毕业后能在工厂迅速适应生产实际奠定了基础。如在工艺与设备的选择上如何协调一致,加工方式和加工设备怎样根据产品特点进行选择等问题。另外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对产品加工的成本和环保等问题考虑较少,往往只注意保证产品质量而忽视了产品加工成本或对环境的污染,工艺流程过长,在多种染化料都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没有考虑染化料的成本。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认识到了这些方面的不足,避免了在工厂实际中出现类似问题,使学生适应生产实际的能力得到提高。
3. 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如有的学生在工艺设计时,对所设计工序在产品加工中的作用没有充分理解,对可省去的工序没有省去;对与产品质量加工要求关系不大的工序,在工艺条件设计时进行了强化,而与所加工产品质量要求有重要关系的工序却没有做或没有得到强化,使产品加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外,有的学生在生产工艺设计时,就某一工序及工艺而言可以说是正确或合理的,但从产品的整个加工过程来看,这一工序却存在问题,或者对以前加工工序的效果有不利影响,或者严重影响后续加工工序的进行。针对上述问题对学生分析讨论后,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切合实际的应用。
4.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环节,在设计过程中,许多问题需要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思考来解决,通过学生这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设计的汇报交流阶段,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大学生导师制科技活动
要培养专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注重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我们探索和实践了实验室仪器设备面向学生开放的方法,使“十五”投资的实验室设备、仪器成为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实施的平台。具体做法是:
(1)将实践教学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实验仪器设备面向学生开放使用,在培养有特色的专业应用、创新研究型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2)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和加强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本科生导师制,从四年级开始实行大学生导师制和开始进入论文阶段的过渡。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在课外有关科研活动和创新活动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并向交叉学科拓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3)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将新技术在染整上的应用充实到教学中,增加清洁染整加工和生态纺织品等新内容的教学与应用,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4)在专业范围统一规划和协调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以导师带研究生、研究生带本科生,促进教学和科研活动。
几年来,我们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和指导学生艺染协会等学术科技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质。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取得了市级和校级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学生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为搭建培养本专业学生成为有创新能力、有鲜明特色的平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注重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我们的专业建设目标,以本校材料和纺织工程重中之重学科为依托,以加强学科交叉、创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学科融合和渗透,构建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
导师素质和创新意识是关键,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积极探索新知识并积极投入科研活动中,目前我们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近年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几十项,学生也参与了部分科研工作。在探索走开门办学,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培养人才方面,我们建立了多个学校与企业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实习基地和染整新产品研发基地;建立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制;不断完善
适应纺织发展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搭建和不断完善建设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
通过向学生就业单位和一些纺织企业调研,我们按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修订了专业课程大纲,补充数字化技术应用、新型染整理论与实践、清洁生产、生物技术、高能物理应用方面的教学或学术报告讲座内容;进行了开放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的改革等,围绕着突出厚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广泛适应性的特点设置开设课程,建立的课程体系也体现了新兴技术的渗透、相关学科互相交叉和渗透,授课教师成立了教学课程组,开展教研活动不断修订教学内容。
为了提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条件,我们学科在“十五”建设中,对教学实践活动的仪器和设备有计划的投入和使用,购置的仪器和设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接近国际水平。并在学生的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以及导师制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环节中发挥了有力的作用,为建立学科的特色和提升办学水平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并对提高染整学科专业水平,培养应用研究型、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染整行业是整个纺织工业的重要环节,对上下游的纺织和服装产品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国的纺织品加工水平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国际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水平还不高,生产的服装面料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差距,纺织品印染后整理已成为制约纺织行业发展的瓶颈。要使我国从纺织大国变成为纺织强国,把纺织业的规模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染整加工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将在不断重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继续实践并不断探索和改革,为纺织工业培养更多具有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染整专业高等技术人才。
作者:吴赞敏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轻化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
第二篇: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论文
1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国内,有51.3%的高等院校的工程管理本科毕业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余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且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工程管理专业办学时间较长,且工科实力较强的9所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统计,其中相关专业课程学时的平均比重为51.54%;同时,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四大平台课程的平均学时比例为:6.6∶6.1∶3.1∶1。通过对国内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以下特点:
(1)与国外相比,国内相关专业课程的比重较低,也就是通识性课程(比如:外语、数学、体育等)的比重较高,体现出“厚基础、窄口径”的特点。
(2)与国外相比,平台课程中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比重低,注重工程技术课程与管理课程之间的平衡。
(3)核心课程不明确,相关专业课程比较分散,缺乏具体的特色。
(4)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实训的教学和培养。国内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学时比重一般在20%以内,而国外超过了35%。上述四种现象,在工科实力比较薄弱的财经、师范类院校内的情况更加突出,有的院校专业课程比重不足20%。当前,由于工程管理是就业热门专业,很多院校盲目跟进,然而其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具备,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很被动。根据2014年对全国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调研,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读研率、工资水平和工作胜任能力五个指标均低于土木工程专业。因此,优化现有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势在必行。
2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与知识的关联性分析
根据哈佛管理学者罗伯特卡茨(RobertL.Katz)对有效管理者的能力判断,作为一名工程管理人才应当具备三种技能,即技术性技能、人际性技能和概念性技能。且三种技能存在递进关系,与管理层级的高低正相关。同时,研究表明,作为职业工作人员,随着工龄的增长以及职业发展阶段的变化,其学习内容也在不断调整。因此,在大学阶段培养、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技术性技能更加重要。工程管理的技术性技能则指在工程管理中如何“处事”。也就是对工程管理中的某项活动、任务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专业工具和条例、规章、政策的熟练应用;尤其是在具体的、特定的活动和任务下对工程管理方法、流程、程序或者技巧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职业工作人员具有三种职业发展通道,即“纵向发展”“横向发展”“综合发展”。随着企业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导致个人在职场中纵向发展空间受限。同时,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个人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弱,横向发展的通道发展缺乏比较优势。因此,走综合发展的通道,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职场发展中更为理想的选择。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类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工程管理、经济、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为后续职业的综合发展打好基础。
3以职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设置的特点
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应回归大众教育的特性。学校和学生都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在课程设置上要与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工作岗位素质、能力和知识需求,按照“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高质量”的思路,以应用型、实战型教育为主,围绕工程管理对象本身,突出解决工程管理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素质。首先,学习工程技术、施工原理,熟悉施工现场环境与管理范围、内容与目标,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在一线岗位上的生存技能。其次,学习工程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注重培训学习的分析、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让所学知识在工程技术工作中能融合运用和创新。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评价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形成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具备从管理岗位向领导岗位转变的能力。只有这样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建筑领域需要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4课程设置优化措施及建议
(1)在设置和调整课程时,应重点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方向和岗位工作进行重新梳理,侧重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知识的工程技术应用部门的从业人员,重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具有发现、解决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问题的能力,体现出所学的有限知识的实用性。
(2)在学分、学时分配上应突出工程技术课程,兼顾管理、经济课程,适当加入工程法规课程,尤其是财经类、师范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适当控制工程力学、工程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比重。突出工程地质、工程材料、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等运用性、实战性课程分量。工程管理面向的专业领域要从房屋建筑专业向市政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等方向多元扩散。
(3)要针对国内建筑领域内,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招标师、咨询工程师(投资)、造价师、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知识、能力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调整具体知识输出结构和内容,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实操锻炼,具备工程项目所需“五大员”的上岗能力,为个人职业转向专业注册类人才发展打好基础。
(4)要在工程技术课程的授课中,融入管理、经济和法律知识,在管理、经济和法律平台课程中结合工程技术的专业背景。平时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复合性、交叉性思维模式和能力。
(5)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团队应更多地思考在工程管理中会面临哪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精心选择优秀案例,将工程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教室内、课堂上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以工程项目管理者角色的身份对案例进行分析,在情景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发挥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5结语
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学位培养与职业认知相衔接的体系,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和职业的发展缺乏相应的认知。要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提升工作岗位胜任能力,必须大力促进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相融合,力求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上岗条件相对应,学位课程的知识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从而培养出更多满足市场需要和建筑业发展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第三篇: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刘铭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17期
【摘要】本文通过将中等职业教育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职业教育中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有很多相同。结合社会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需要,作者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增加Linux系统等新的知识点,将计算机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等措施,以提高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1.概述
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起点”,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已经具有计算机的初步使用能力,高职院校应当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确定计算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形式,解决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计算机教育“两张皮”现象,使中学的计算机教育与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公共教育构成一个系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至少应包含以下四个层次:一是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二是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能力;三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即利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四是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即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查询和实现网上通讯能力。
2.中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模块有: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 XP、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2、Excel2002、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2和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及上述软件的综合应用[1]。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掌握必备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职计算机课程与中职的计算机课程内容相同程度较高
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与《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进行对比。《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中有85个知识点(基础模块),其中有9个知识点与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中的知识点不同[1]。《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中有86个知识点,有22个知识点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不同,其中不同点较多的有:多媒体技术4个,网络基础知识6个,信息安全5个,数据库5个[2]。
通过对比发现,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点与中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点相同率高达74.4%。准确地说,这74.4%的知识就是重复,没有变化也没有拓展。
(2)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动手能力差
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学会了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当他们进入高职学校以后,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点与中职阶段基本上是一样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感觉到没有意义,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4]。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要参加全校统一组织的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因为此合格证与毕业证是挂钩的,没有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即使其他科目成绩合格也不能获得毕业证。而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又分别设置了笔试和上机考试,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看,笔试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许多学生纷纷把学习重心放在考取证书上,导致了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的现象。
(3)计算机在非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应用少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有限、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在现有的非计算机专业中,专业课程中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特别少,以我院示范建设国家级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学生就业岗位有: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企业的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等;企业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及开发;机械制造企业工艺部门的零件工艺、专门工艺装备及专用设备的设计;运用自动控制技术对现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改造提高其性能、效率及寿命;开发、研制和应用带有智能性的机电一体化新产品等。
毕业生在业的电气系统与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及开发、专门工艺装备及专用设备的设计、开发与研制带有智能性的机电一体化新产品等岗位上,是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
其核心课程有: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企业供电。
在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课程,同时也没有将计算机与专业课程衔接起来,这是导致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受到限制的一个主要原因。
(4)课程教学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同步,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教学内容和实验环境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脱节,如:《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中规定,考试使用是平台是
Windows2000+Office2003,在现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经历了Windows XP sp1和sp2,已经是Windows7了,办公软件已经是大部分使用Office2007,Office2010已经在应用了,但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没有进行更新。在教学上,虽然由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改革为利用现代教学工具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只不过是将原来的粉笔改成了现在的计算机而已,没有将多媒体教学真正的效能发挥出来。
(5)教学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目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计算机等组长考试工,并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拿到毕业证。因此,许多学生纷纷把学习重心放在考取证书上,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参加统一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以期拿到毕业证,在对于计算机教育来说,一纸合格证根本证明不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应试教育严重阻碍其教学质量,很多教师节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不得不围绕等级考试的指挥棒转,更重要的是重庆市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仍然在采用笔试加机试相结束的方式。
4.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措施
(1)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十几年来始终以计算机文化教育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需要;另外,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仅仅是以微软系统为主体的教学平台。
应考虑增加Linux系统的教学内容,Linux系统及其基于该系统的应用程序并不排斥微软系统的应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技术传授给学生,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是由教学计划规定的,应改革为由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2)改革计算机等级考试方法
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上,而且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笔试题目相对死板,在计算机操作中要实现同一目的的操作方法很多,因此,应该取消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笔试部分,全部采用上机考试。
取消由教委统一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改为各高职院校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本来高职院校里的学生就参差不齐,有二专生,有一专生,有的甚至有应用本科生,都参加一级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不科学的。
(3)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专业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相结合的方法
当今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应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界定,各个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各有侧重。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学会应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为本专业服务,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我院示范建设国家级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将计算机课程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不必要专门开设计算机语言课程(专业选择:C、Visual Basic、Java、ASP、JSP等),特别是在实习实训课程中,加入计算机语言课程,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将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内容融入到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制图测绘实习、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数控加工编程仿真实习、单片机课程设计等课程中。
(4)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
要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倡“精讲多练”,由单纯教师讲授的传统方式改革为导学式教学[3]。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实施项目教学,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应用意识,将原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1:1的学时分配改革为1:3,加强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佚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ED/OL].,2011-03-18.[2]佚名.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
[ED/OL].,2011-01-12.[3]贾珺.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体系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7,05.[4]涂显政.浅析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J].职业时空,2011,05.
第四篇:《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论文
单片机技术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应用范围涉及工业测控、智能仪器仪表、日用家电、个人信息终端及通信产品等领域,已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重要的智能化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全国的电子设计竞赛中被广泛应用。因此,近些年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得到各高校的重视与加强,许多文献也曾报道单片机技术教学与改革的新思想、新内容和新方法,旨在推动教学改革中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优秀电子专业毕业生。我院自创建以来,就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过作者和院系老师对教学实践改革的努力尝试与探索,总结出了一些简单可行的教学实践改革体系,本文将主要针对我院单片机教学与实践改革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建议。
一、教学与实践改革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在单片机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常常以单片机理论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实验常安排一些像清零程序、拆字程序、排序程序等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基础实验,从而难以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再加上一些教师强调笔试的重要性,势必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更多精力用于考试过关,而难以使理论知识得到实践和应用。例如,循环左移和右移指令的讲解,只做理论上的推导,很难加深学生的印象,若能引入适当的EDA技术将这个循环左移和右移过程形象地展不出来,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提高其学习兴趣。
2.传统教学的内容问题。由于单片机教材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差距,教材中提到的理论与实物已经是儿年前的市场产品或者是面临淘汰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学生接触到一些过时的知识,却没有看到新的改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实验课程体系验证性实验过多,综合性、启发性实验太少,没有大型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基本没有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和训练。
3.学生对实践和动手缺乏积极性。不少学生对单片机的实践性缺少认识,不主动参与实践和设计,他们宁愿将时间放在英语考试或计算机等级考试上,却对单片机技术的实践和操作缺少兴趣,因此,培养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4.学校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在我们三本学校,教学实践改革除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外,还会受到其他重要客观因素的阻碍,例如,电子技术迅速发展,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购买先进的教学器材和设备,同时也需要一些可以供教学展不的实物,再加上联系校外企业供学生实习也需要一定的活动资金,这些势必给教学实践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客观条件在短时期内仍然很难改观。
二、教学实践改革简单可行的几点新建议
单片机教学实践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不断作出改进,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许多新的方法值得探索和大胆尝试,我们经过初步探索,总结出以下一些可行的新建议:
1.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例如:在单片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第一堂课给学生展不单片机制作的实物,如流水灯、电子琴等,使学生对单片机的应用看得见、摸得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具体抽象内容之前,采用Proteus等仿真软件将教材中的实例或实际工程案例中用到此知识点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选用新版的、内容丰富的优秀教材,力求做到纵观全书,抓住关键,勤于总结,将具体内容与工程实践案例相结合,对实际应用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精讲,提出一些与工程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活跃课堂氛围。在实践教学中除验证性和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外,加入课程设计环节,在具体实施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向学生介绍单片机应用的优秀网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了解当前有关单片机的新书讯、新技术和新发展,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延伸和补充课堂之外的教学内容,丰富和拓展单片机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独立进行软硬件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3.鼓励学生展不自己的成果。其实在各班的学生中,都不缺乏对单片机设计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那么就可以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些单片机的设计工作,例如以各宿舍为单位,这些同学平时接触和共同探讨的机会比较多,可以让那些敢于动手,积极表现的同学起到带头作用,然后争取到少量活动资金,建立兴趣小姐,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参与单片机技术的设计实践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上讲台展不各小组的设计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做到教学相长。
4.请高校研究生作有趣易懂的产品设计报告。以往常有教师向院上提出应该多请专家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尽管学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然而许多国内专家总是忙于手头工作,或者因为路程问题,最后不能完成这一愿望,即便有的专家过来作完报告,却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学生往往反映太过深奥,或者难于理解,或者与所学知识关联不大。对此,我们可以请来高校一些发表过优秀论文的研究生,利用周末过来讲解和展不他们的设计成果,这些研究生往往非常乐意奉献自己的论文成果,因此讲解得较为详细具体,并且可以做到浅显易懂,而本科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情况下都能听懂。例如,上次一个高校的研究生给学生讲解LED点阵显T屏的原理和设计,学生们听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实践和动手的激情,并且把这份激情投入到以后的单片机设计和工作中去。
5.考核方式改革。通常来说,考核就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学生水平的测试,同时也是督促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原因和动力。在单片机的教学与实践改革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注重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课堂考勤占10%,平时成绩占10%,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的评定进行量化。这种考核方式突出的特点是平时成绩比例为我院最高,同时对其考核将一半的分值设定为实验成绩,并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从实验态度、完成实验的情况、实践动手能力和课程设计等几方面进行量化。
单片机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生加强实践应用能力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积极性,只要努力探索和寻求新方法新思路,总可以使得单片机的教学与实践改革很好地得以进行,使学生的单片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第五篇:《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总是和问题连接在一起的,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现在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首先是提不出问题,其次是不敢提出问题,三是不善于提出问题,四是没有机会提出问题。在我国,随着社会发展,知识型人才将逐渐被创新型人才所取代。如何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促进优质教育的实施,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全面、全体和个性发展的学生培养目标,这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也是广大社会民众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时代性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确立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研究。
三、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而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此课题的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为基础,以教育学、心理学、有关新课程理论方面的专著为指导,着重依据三个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3、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四、研究目标
1、让教师全面接受教育教学新理念,养成在教学中合理创设问题情景,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的意识和习惯
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课堂教学起着调控作用,首先要从内心全面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大胆放开手脚去实践新的教学理念。
2、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课堂教学的导入对调动学生学习新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这堂课的教学效益,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的事例中的数学问题,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真实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在猜测中学习数学,在探究中学习数学,在合作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实验,初步构建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课题论证、调查、理论,学习形成研究方案;成立组织机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我校以前研究成果;立项、搞好课题宣传。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全体课题组成员采用多种方式和形式进行大量的个案研究和资料的积累,进行了课题研究的中期研究汇报,通过上课、作讲座、交流等形式进行了汇报,并邀请专家进
行指导。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课题组成员根据前一段收集的个案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进行总结,形成一定的模式。撰写结题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
(二)、研究内容:
我们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目标,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二是开发与利用情景的,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三是提高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对象
本实验把整个小学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低(一、二)年级阶段、中(三、四)年级阶段、高(五、六)年级阶段。在每个阶段进行同一子课题,但目标分层的实验。全校的班级及数学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近几年来有关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比较,筛选出有效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所借鉴。
2、过程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3、行动研究法。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4、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实验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探索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原则、方法和途径,应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调研、测试、开座谈会等手段。理解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实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建立完备的课题研究机制。
机制的完善是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2、建立了教科研制度。
3、课题研究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对年终按各自的研究成效分配酬劳。当然,在发挥教师间相互竞争、自主研究功能的同时,我们又通过专设的集体成果奖,激发教师的团队精神,发挥他们群体自主研究的作用。
(二)加大专题理论学习的力度。
1、倡导自学。教师工作是一项个体性很强的工作。各个人工作的时间和重心都不相同。因此,自学永远是教师汲取理论营养的最佳方式。我校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一台电脑,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阅览室全天外开放,教师可以自主学习;学期中我们不定期进行生活化课题研究碰头会,理论知识更新交流会,实现教师间理论资源的共享;每位教师每学期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5000余字。
2、组织进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进行学习。每个学期至少请教研室主任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情境教学指导,不定时的请地区教研员来我校指导课题的研究,还其他兄弟学校建立了校际互助教学进行交流探讨,用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化课题研究。每学期至少去外地培训学习,参加观摩名师讲课还与他们现场互动,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以此来开阔教师们的教科研视野。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1、收集音像资料资源:
学校注重开发录像带、光盘等音像资料。如录制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作为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录制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录制数学家的生平或故事,录制教学案例供教师讨论。
(1)开发和利用教学光盘、CAI课件、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认知、引导学生探究、促进教学反馈。
2、利用互联网络资源:
学校倡导教师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程的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模拟实验,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
3、利用校园网,加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为加大学校的信息化进程,最大化的发挥各种资源的效能,使资料能得到共享。我校积极组织教师上传资料,优秀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等。同时,在网上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中,我们坚持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统计—生日”教学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课件出示)生日蛋糕、生日蜡烛、鲜花,同时配有生日歌的音乐。当画面一出现,全班同学“哇,蛋糕、蜡烛”,接着就情不自禁的拍着小手跟着音乐唱起了“生日歌”。轻柔的音乐,优美的画面,将学生带
进了一个趣味性很浓的“过生日”的生活情境中,以情促知,创设了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仅想把自己的生日时间告诉同学,同时也想知道全班同学的生日时间,这样自然而然的就进入了今天的课题。而在五年级《圆的认识》一课中,老师制作了一个有关圆发展历史的课件,为学生展示了几千年来古人的聪明才智,为更好的探究圆的有关知识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儿童化、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形成了课堂教学崭新的模式
通过几个学期的不断探索,我们确立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参与兴趣,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的情境,巧妙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
(2)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数学知识都是互相联系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提高,所以,新课程提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给数学找个“原形”,把生活常识提炼为数学,促进知识的迁移,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抽象成数学模型。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逐步建立模型。(4)解决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强化提高。
(二)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研究》课题的探究促进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教师教的方式变了。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图解”,“情境”,“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练习。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都有了一定变化。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1)增强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数学生活化教学使学生把生活中的信息与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生活中信息地收集与处理,把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数学问题也将随着提供信息的不同而灵活变化,正是这一循环、滚动的方式使学生信息量大增,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2)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并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鼓励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学生就是在教师的引导辅助下,通过操作实验、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把书本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所掌握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和大量单一的练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减少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了一条探索知识奥秘的途径与方法,使他们感到数学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中,而有效地积累生活经验则有益于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3、课件案例积累方面。课题组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电教教案,制作了大量的教学课件,质量愈来愈高,且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倒好处地运用电教媒体。使用自制课件,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连原来一些上课坐不住、开小差的学生也十分投入,争取发言。利用多媒体上课的效果辐射到其他学科,全校掀起了教师自己制作紧扣课本、拓宽知识面的教学课件和争上电教课的热潮。
十、课题研究后的体会与反思
1、自身素质 面临挑战
课题研究对教师来讲要求较高,教师要具备丰厚的文化知识、课堂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引导能力等,更重要的是教师实施课题的感悟能力。我校领导虽然已经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但还有个别教师的科研热情、水平不高,平时的上课还不尽人意,在推门听课中我们依然发现个别教师照本宣科,压抑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感觉不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就在生活中,这是本课题深化研究中应给予继续努力的方面。
2、教学模式不是永远不变的
教学模式是具有时空性的,它只体现出一特定时期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理念的更新,旧制教学模式将不断淘汰,新的教学模式将不断呈现。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探究,推陈出新,不断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3、建立多元化的目标评价体系
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需要多元化的评价。学生在完成认知目标的同时,也追求情感领域目标的均衡。因为对学生而言,认知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强烈的心理需要,需要有勇于探究 的态度,需要有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需要有人际交往的技能,需要对自己调查的资料和他人有恰当的评价。这些非认知品质对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构建多元化的目标评价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十一、研究成果
在教学探究中不少教师获益匪浅。不少教师不断的进行课题实验将自己的感想撰写成了论文或者是成功的经验,主要有:
1、全国“创新杯”赛课一等奖 《组合图形的面积》 执教:林桂平
2、全国“创新杯”说课比赛一等奖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说课:杨琳
3、“闽浙两省数学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乘法分配律》 执教:杨琳
4、福安市“问题解决观摩研讨会” 《轴对称图形》 执教:徐颖
5、福安市“问题解决观摩研讨会” 《解决问题的策略》 执教:陈建
6、福安市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观察物体》 执教:陈建 7:福安市“问题解决观摩研讨会” 《数据的分段整理》 执教:徐颖
8、《有效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表于《福建教育》 作者:占月琴
9、《也让“数学阅读之花”奇香四溢》收入“福建省问题解决课题研究观摩研讨会”汇编 作者:陈建
10、《以“说”促“思”,发展学生的思维》收入“福建省问题解决课题研究观摩研讨会”汇编 作者:杨琳
11、《让多媒体走进数学课堂》收入宁德市论文汇编 作者:林桂平
12、《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收入宁德市论文汇编 作者:吴廷清
13、《浅谈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发表于《数理报社》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组委会 作者: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