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郎口中学考察汇报
杜郎口中学考察报告甲路初中
4月11日,甲路初中全体初一初二教师在彭绍春校长和市教研室张一峰老师的带领下,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进行了一天的考察学习。在没有赴杜郎口之前,教师们就已经通过网络和学校下发的有关资料了解了一些该校的相关情况,对他们的做法产生过质疑和困惑:课堂绝大部分时间放手给学生,教师能否很好的控制课堂;他们的做法是否流于形式和表演;教学质量怎么能保证等等。走进杜郎口后,全体教师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脑去思考,时间虽短,但是感触至深,收获多多,感觉不虚此行。
回校后,甲路初中于4月21日、4月25日两次精心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杜郎口考察学习心得交流研讨会并邀请了教研室张一峰老师参加了研讨和指导。研讨会上,老师们发言踊跃,讨论热烈,畅言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并积极表示甲路初中以后要把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创造性学习杜郎口结合起来:1.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2.学习他们良好的养成教育方法;3.学习他们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4.学习他们及时有效的反思评价机制;5.学习他们高尚的爱岗敬业精神。
下面把这次考察学习的情况做简单的汇报。
杜郎口中学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初中,各方面的条件不是太好,通过数年的改革却成为了“全国课改的标本”、“中国创新教育杂志社重点调研基地”、“全国合作教学研究基地”。杜郎口的成功不是偶然,她是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浓郁的校园氛围熏陶下,良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通过一批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不懈努力,在完善的评价机制的保障下的必然结果。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校园文化等方面谈谈几点收获。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了极大的威权性,教师往往在无形中把自己提高到高高在上的地位,课堂教学是注入式、填鸭式的一言堂,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个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杜郎口却改变了这种做法,撤掉了象征教师权威的讲台,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时时处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杜郎口中学做到了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们,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把传统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再练”,把指导学生的学放在前面是杜郎口中学
各学科的共同特点,指出了“学生学习最大的敌人是依赖,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
二、杜郎口的教学模式
别具一格的教室布置:杜郎口中学最大的特色是每一间教室的前、后及靠走廊一侧的三面都是黑板,这些都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桌椅也不是纵横摆放而是摆成6个方阵,每个方阵也就是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分两排相对而坐。
三三六教学模式:
(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课堂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课后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 分组合作展现提升 穿叉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具体做法是:教师事先下发导学案,学生预习,上课时,学生自学后在黑板上属于自己的位置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然后学生互评,接下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对教材的预习、理解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每个学生都是小老师,他们随时都可以对同学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对错误进行及时纠正。杜郎口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甚至几个学生同时发言,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
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他们的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敢想敢说,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反驳他人的意见。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和评价。
三、浓郁的校园文化
走进校园,学校的标语牌、文化长廊,既是宣传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标语牌内容体现的是与新课改相吻合的警示语或宣传语,既有校长的题词,又有班主任或教师的寄语,更有学生们自己话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室是学生自由求知的殿堂,让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情感得以迸发,灵魂得以净化,个性得以张扬”;走进教学楼,墙壁上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名人像、名言警句,代替它们的是学生的照片和自编的激励性语言的标语牌,“试一试,我能行;拼一拼,我能赢”,“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等等。教室的走廊、阶梯上张贴的都是学科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走廊。教室前的黑板上都有“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之类的话,当每位师生走进教室时,你还敢虚度光阴,让大好时光白白流失吗?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大都有类似“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敢于质疑,勇于展示”这样的标语,看见它,每位学生都会勇敢站在前面展示自己的才华。黑板的上面也都写满了学生的“名言”,或经验,或方法,或精神激励,没有华丽的包装,但句句催人奋进,让人浸润在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
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走进杜郎口中学,扑面而来的是整洁的校园,文明向上的学生。在参观学习期间,我们发现地上有纸片学生们会主动捡起来送到垃圾箱里;路上见到外地的老师会主动敬礼问好,遇到老师询问时很有礼貌的予以解答,答不出来的也会说声对不起,我不知道;两操时,身着校服,带白手套,不用整理队形,队列排列整齐,动作整齐划一;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乱而有序;板书时,字迹工整,有规有矩;四周都是黑板,人人能爬黑板,地上却没有一个粉笔头;就餐时,排队进入餐厅,分班级就餐,几百人同时进餐却不闻嘈杂之声,就餐后地面及时打扫干净,不留痕迹;寝室里,实行军事化管理,物品摆放整齐,被子折叠有棱有角;中午休息时间偌大的校园安静有序见不到学生的追逐打闹。
五、事事有评价、时时有反馈
课堂上学生的展示有评价,教师的课每天有评价和反馈,课间操时有行政指出不足的班级,被点名的班级留下来当场纠正重做。学校领导班子每天要对老师的工作进行反馈。每天
上午第一节课前,分别由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代表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做点评;下午第一节课前,由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三个综合学科的老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解剖、分析。每间教室外的“小黑板”上有每位教师的反思展示,每个办公室外的“小黑板”上有每个学科组的反思展示。管理的准则是入木三分,直来直去,不论是学生、老师有了错误,直接指出来,用事实说话。日日有反思、时时有考核、处处有检查。反思我们的各项工作也有计划、有检查、有评价,可为什么却没有效果呢?
总之,杜郎口之行不仅使我们开阔了眼界,也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我们现在的传统课堂和实施新课改的必要,更让我们深刻反思目前的教育教学机制。但是学习杜郎口不是拿来主义,就像杜郎口领导所做的报告中说的一样“杜郎口不可复制,关键是对先进教育教学理念、高效课堂精髓的理解和深入细致的思考,认真的践行,而不是照搬照抄。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才会好起来。”
目前,甲路初中正在结合实际制定学习杜郎口的具体计划,要求教师把学习先进理念和探索有效方法相结合;要求教师把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要求教师把个人的专业成长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促进我校教风、学风、校风的根本转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1.4.28
第二篇:杜郎口中学考察心得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苏合初级中学
杜郎口中学,一所边远的乡镇中学,几年之间由教育教学双差校,一跃成为茌平县初中教学改革的样板校,被省教科所称为农村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亲赴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的机会,本周一我们一行人带着激动、期盼的心情,带着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疑问赶赴杜郎口中学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经过深入课堂听课,对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本人深受启发。下面,就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向各位领导、老师作一简单的汇报。
车一到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自主、自信、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巨幅标语,进入校门便感受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理念,如:“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造。”、“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当时看到这些标语,我在想,学生能真正动起来吗?我们的学生提出问题都没人回答,是不是提前准备好了课,让我们看表演?带着怀疑的态度我走进了教室,深入课堂进行实地考察,结果和我想象中的课堂截然不同。具体表现在:首先,课堂教学环境的变化:无任何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室的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教室中间是纵向排成的三排课
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教室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于一个平面。其次,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同时开放的,无论哪个班哪节课你可以随便出入教室进行听课,这说明人家并不是因为有听课的刻意准备的,排除了做秀的可能性,而且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郎诵,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座、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真是难以置信。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在展示环节中,几乎全部学生都有板演的机会(展示学习内容、互评互改等);教室内的黑板不够,连地板、走廊都利用起来。“学生是课堂的主宰,是学习的主体”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简言之:主要经验为――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较好的解决了面向全体的问题。陈培瑞研究员总结了杜郎口中学开放式教学经验。他说杜郎口中学开放式教学经验是冰
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他把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定位为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典型经验,它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次问题,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是原生型的、土生土长的经验,其做法与经验与新课改的要求如出一辙,其精神实质用40个字概括为“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 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回答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问题,回答了课堂必须开放也能开放的问题,解决了教学既定目标与延伸目标的关系问题,学生自主参与面向全体的关系问题,学生自我发现与教师点拨的关系问题。回答了教改与升学率的增长关系问题。回答了把教育教学改革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问题。
杜郎口中学经验的意义在于,一是彻底地改变了过去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主动地学的做法,是一次根本性的革命,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他们的经验证明了先进的课程理念在农村学校同样可以生根发牙,开花结果。二是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教改要有条件,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勇敢的开拓精神,教学条件一般的学校也能搞课改。三是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是实实在在的,是脚踏实地的,成效是显著的。四是杜郎口中学的先进典型是原生的、开创的、扎根本土的,但不是天生的,是学校领导与教师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摸索、探索、研究的结果。
而反观我校教学现状,课堂上演的仍是教师独角戏,教师口讲、手板书,学生耳听手录,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反思我个人的课堂教学,虽然也试着把新课改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是仍摆脱不了教师讲为主导,满堂灌,对学生不放心,学生被动地听,使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并没有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还是被动的接受者,无论你设计的课有多精彩,有多新颖,学生还是在你的引导下步入你所设的陷阱之中,你所设计的,并不一定是学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学为主体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杜郎口中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样板。学校组织我们学习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的目的,就在于如何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教改之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焕发出课堂的勃勃生机。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全体老师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共同努力,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转变为现实。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从我们的课堂开始做起。我准备结合我班实际和学科情况进行如下尝试:
首先,召开主题班会,向学生介绍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组织学生观看课堂实录,向学生提出课堂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宏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其次,在班内营造新课改的文化氛围,如张贴标语进行语言激励,改变课堂布置,重新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对面
而坐,便于交流。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第四,把学生课桌上的书墙撤出,以小组为单位实行资源共享,解决书墙交流障碍。把教室后的黑板报充分利用起来,增加学生的展示空间。第五,个人结合化学课的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尝试,让学生动起来,还课堂与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上只是我个人学习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后的一点感悟和想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苏合初级中学 赵 蓉
2010年11月24日
第三篇:杜郎口中学经验汇报
走进杜郎口 感受杜郎口--杜郎口中学经验汇报
一、走进杜郎口,我们的所见所闻
1.从校园校貌看管理特色
(1)触目可及的校园文化
• 还没有走进校门,就看见校园里三座楼顶上赫然醒目的大字标语,显示着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理念和方向。
• 走进校门,通道两侧展板上展示的是课改中的“十大关系”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内容。
• 校园中和走廊里的语录牌,展示了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改革的感悟和收获。
• 在听报告的礼堂里,悬挂着三幅标语,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原则。
• “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创新教育的原创性典范,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这是中国教育学会对杜郎口中学经验的评价。
•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是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这是山东省教科所对杜郎口中学教改的评语。
(2)处处评比,竞争是最好的机制
• 在教学楼一层走廊和中厅,一块块小黑板和墙上黑板公示的各学科的一周计划、老师的一周工作反思和各年级组分班级对课任教师的组评及老师的自评,体现着杜郎口中学的“处处有评比”的管理特色。
• 杜郎口的“比”做到了“四比”:即“敢比”、“真比”、“全比”、“细比”。可以说杜郎口中学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在“比”:学科“比”,年级“比”,小组“比”,干部“比”,老师“比”,学生“比”。该校的徐利主任在与我们座谈时介绍说:“这机制,那机制,竞争是最好的机制。”
(3)立足于“改”,制度是最好的保证
• ①杜郎口“权力下放,责任上移”的值日班组制度:
值日校长——由年级主任或学科主任担任;
值日年级主任——由各年级班主任担任;
值日班主任——由各班的科任老师担任;
值日班长——由各班干部与学生担任。
• 把每一层领导的权力轮流下放给下一级干部与老师,让每一位老师除了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外,还要承担一些上一级的工作与责任。每个人都有行使权力的机会,每个人也都肩负着双重甚至多重的责任——这就是“权力下放,责任上移”!
• ②杜郎口实行的每天“全时空监视制度”:凡是学生有可能出事的时间和地点都有老师值班。比如餐厅,每天都会有两个老师值班;宿舍楼,每层都有两个老师值班,中午,校园里有老师的巡逻值班等等。
• ③杜郎口独具特色的“教师反馈会制度”:在杜郎口中学,实行早7:50前和下午1:20前一天两次的教师签到制度。签完到的全体老师集中站立在教学楼的门厅,召开一
个简短的反馈会。由值班校长小结前一个半天的工作,对亮点及时表扬,对问题也及时批评,而且一点也不避讳我们这一大群外来的“客人”。这充分显示了杜郎口中学“坚持改革”的决心与精神:即时时反思,及时改进,不断改进,以改革谋求发展的管理特色。
(4)教学科研形成一体
• 杜郎口每个年级都有一个教科室,它既是老师交流信息的地方,更是同年级老师学习、研究、集体备课的场所。在这里,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是融为一体的,全校的每一位领导都是一线的任课老师,而每一位任课教师也都是科研的的骨干。各年级每月、每周都会有不同学科的展示课、提升课或者达标课。全校任何一个年级与任何一个学科的课都要对外开放,而且参观者可以在上课的任何一个时段进入任何一个教室听课、看课。
2.“乱”而有序的精彩课堂
(1)课堂教学,是杜郎口中学教改的“集中突破点”和“最大的亮点”。
走进杜郎口的课堂,我们和成千上万的来访者一样,最突出的第一感觉就是“乱”。一进课堂,就像走进了“超市”。
学生们有的在黑板上写着、画着,有的在地板上连写带画,有的在大声地说话,有的在高声歌唱,有的在表演,有的在朗诵,真是各尽所能!而老师呢?却穿行于学生之中,不留意简直都看不见教室里还有老师!但如果一直看下去,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地学习:他们先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讨论,交流他们各自的预习内容,并迅速进行了分工:有人写,有人讲,有人演,有人唱。
我们刚进教室的时候,教室里三面墙壁的大黑板都还是干净的,转眼间就被几个小组描绘得“五彩缤纷”。接下来是分组展示,每个组的代表分别以或者说、或者唱、或者表演的形式将有关课程内容展示给大家。其他组的同学还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或者向该组的同学提出问题。
在我们走进的课堂里,老师们的讲解都没有超过十分钟,有的甚至不超过五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似乎还看不出老师的精彩,但是,我们却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学生们的精彩。
在几节课中,我们没有看见一个学生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即使是成群的陌生人在课堂上随意地拍照和进进出出,都一点也没有分散他们的精力。在这“热热闹闹”的课堂里,他们确实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与热情都投入到了与课程有关的探讨、研究以及关注他人的展示和自我展示之中了。
正如杜郎口的同志在经验介绍中所说得那样:“你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还你一份精彩!”杜郎口的课堂,真的是所有学生的课堂,所以它激发了所有学生的热情,也开启了所有学生的潜能。杜郎口的课堂,真的是十分精彩的课堂!
(2)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① 从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首先是时间,由传统的以老师讲课为主,变成了“10+35”,即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而35分钟用于学生的学。
空间上是拆掉了讲台,把课桌椅对着放,八个学生一组,码成六组,教室除窗户一面
外,其他三面都是黑板,走廊里还有一排白板,供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②从地位和作用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老师走下了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成为了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点拨者;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自主学习的实践者。
③构建了具有杜郎口特色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杜郎口的“三三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为:
◇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教学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杜郎口中学的课简单地说是这样上的: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分组自学,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达成;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展示任务,让各组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效果;最后再总结巩固,查漏补缺,检测提高,实现每一个学生对目标的全面达成。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把直接讲解的时间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学、互学、交流、展示,而老师则穿行在教室里,随时发现并处理课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3)对杜郎口课堂的评价
“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效果好起来了”——这是杜郎口教师自己对改革成果的感悟。
“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我的课堂我主宰”——这是杜郎口学生对改革成果的描述。
“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这是教育专家对杜郎口课堂的概括。
3.卓越的成绩与“杜郎口旋风”
(1)1997年,现任校长崔其升来到即将被撤并的杜郎口中学,当时全校每个班都有一半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老师也人心思散。
有两个数据说明杜郎口中学改革以前的“状况”。
数据一:初中三年级一个曾经有60名学生的班,到中考前夕只剩下了11名学生。数据二:全校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只有“个位数”,中考成绩连续几年名列全县23所初中校的倒数第一。所以,他们被教育局列为撤并学校的名单。
(2)1997年崔校长上任后,带领领导班子采取了“烧起三把火”、“强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转变了杜郎口中学的面貌。
有三个数据可以印证“杜郎口旋风”的巨大成绩。
数据一:2000-2003年,杜郎口升学率跃居全县第二。
数据二:2004-2007年,杜郎口中考成绩连续四年为全县第一。
数据三:2005年,杜郎口中学的287个毕业生,有286人升入重点高中,另一名为外地借读生。
(3)十年来,杜郎口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学校被命名为“全国初中教育改革特色学校”、“《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获得了“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和“聊城市教学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4)正如专家所概括的那样:回首杜郎口这十年的探索,过程是艰辛的,模式是简单的,效果是快乐的,成绩是巨大的。
因此,杜郎口的教学改革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教育风暴”。
这风暴就是驰名遐迩的——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杜郎口旋风”!
这股巨大的“旋风”引起了全国教育界的极大关注。
据说,已经有二十多万人从全国各地先后来到这所农村中学参观学习。
在杜郎口中学的会议室,还悬挂着我们海淀区教委2006年参观时赠送给他们的锦旗。
二、感受杜郎口,我们的所感所悟
两次杜郎口之行,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为杜郎口中学创立的对传统教学“颠覆性”的革命成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而振奋,更为杜郎口人大无畏的创业精神所感动。
有几点粗浅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1.对“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鲜活的生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在老师的主导下,对于学生的生命不是发展、增强,就是压制、摧残,二者必居其一。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关注了学生的生命,尊重了学生的生命,发展和增强了学生的生命力。
2.看到了学生“我要学”的具体、生动的表现。
离开杜郎口已经多日了,但我们的脑海里还时时浮现出杜郎口中学学生那一张张渴望学习的脸和他们自由自在的学习状况,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3.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为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蓝本。
杜郎口中学的经验证明,实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与提高升学率非但没有矛盾,而且是“水涨船高”的关系。
4.理念好提,关键在于实践;制度好订,关键在于落实。
因为理念和制度再好,不实践不落实,也是没有意义的。同时认定了的先进理念和正确制度,就要力排众议,排除万难,“强势推进”,因为改革的新举动,开始时往往不被多数人所理解。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5.课堂上只有学生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老师的活动并不多,但其主导性更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了课前对课的构思、设计上和课堂中的点拨、引导上以及最后的检测提高上。教学改革了,学生动起来了,老师的工作不是轻松了,而是压力更大了,要求更高了。
6.学习杜郎口经验,不能机械地照搬模式,关键在于学习杜郎口的精神。
即敢为人先的大无畏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真抓实干的求实精神。
以上是我们的几点粗浅的感悟和认识,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2008年3月
第四篇: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解读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模式的前 “ 三 ” 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 “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
所谓立体式就是:学习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到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才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
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
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后 “ 三 ” 为自主学习“ 预习— 展示 — 反馈 ” 三大模块。
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学生的预习,教师需作必要的指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所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既有自主学习,自悟、自结,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写作、散文、诗词、细节描写 „„ ;歌曲、相声、舞蹈、快板、小品、双簧、歌谣、口诀、图画等,同学们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全员参与,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观察、思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性格特点、社会经验、知识水平去体会、感悟,并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甚至对同一个问题有几种解释和推测,比如学生由语文课文中的一朵小花,引发出了几十种观点及情绪,有喜有忧、有爱有恨、有怜有憎,由一朵花引发出诗歌、舞蹈、散文、小说、歌曲等,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打破了统一答案、唯一答案,信息量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增长,学生的奇思妙想应该用无尽无休来表达,杜绝了千人一面。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演、敢答,张扬了个性,解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因为收集信息是多方位的,师生、生生、组组交流合作,共同分享学习成果,避免了单走独木桥,也少走了一些弯路,节约了时间。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成果,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依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教师是平等中的一员。展示过程需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展示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课堂是富有弹性,因为开放性的课堂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与互动,灵活地做调整。本过程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示,又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学生由预习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原来一节课是在教师主持下,从头至尾,我们称之为一条鞭子教法,全体学生同时考虑相同的问题。就像学生打菜的窗口一样,一个窗口,一排好长的队伍,如果多开几个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吗?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示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学习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为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示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几十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的理解、掌握、体会,更深、更透、更快。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对前面的学习予以反思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要突出 “ 弱势群体 ”,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力争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充分利用 “ 兵教兵 ”、“ 兵练兵 ”、“ 兵强兵 ” 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较弱学生在某一问题上如存在认知差异,要 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异组的。可以结成若干对,利用优生的辅导,既让学困生吸取营养,点燃了他们求知向上之火,或者说让学困生绝处缝生,迷惘的十字路口辨明了方向,同时优生在原基础上又得到提高,不自觉的把知识进行梳理、系统并形成能力。课堂是多边课堂,几对、十几对、几十对全方位,学习是主动的,参与是积极的,获得也是丰富的。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无论是被帮的,还是提供帮助的,思维都是非常活跃的,脑、眼、耳、口、手并用,因为主动,所以才能有高效率。
“ 六 ”,即展示模块 “ 六大环节 ”,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示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教室三面全是黑板,学生随时爬黑板或默写或解题或争论或评议,学生站着的、写着的、大声说着的、趴着倾听的,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动起来。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
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是占用正式课时的,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预习、展示、反馈是三个紧密相连的模块,或者说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都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预习是展示的前奏,预习不充分决不展示。当学生整体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强时,对所学习的内容,需要全面预习,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初步达成学习目标,然后才能进入展示模块。当学生整体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时,预习模块可以用分解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带着不同的任务去学习和研究,也可以两个小组共同担负相同的任务,展示时通过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展示模块的目的是提升,展示应在知识的生发点、易错点、拓展点处实现知识的上挂下联、左顾右盼,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展示的落脚点在于对知识的全面梳理,形成知识框架,归纳出规律和方法,达到提升的目的。“举一反三”就是要让学生从一点出发,把握一类。用三种方法解决一题的价值,永远大于用一种方法重复练习几十道题。用多种方法解决一题,培养的是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用一种方法重复练习几十题,带来的只能是解题的熟练度,但还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加重学生的负担,引发厌学情绪。“举一反三”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点生发出去,看透、看精,实现知识的整合,掌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内在规律。反馈是回归性的检测,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对弱生是学习目标的再次强化和全面达成,对优生是再次提升。反馈不单是反思、问答、对子互查、练习和测验,反馈是对子之间、小组之内、组组之间的多边活动。反馈可以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独立的一节反馈课。可以是章节反馈,单元反馈,也可以是复习反馈、练习反馈、测评反馈。反馈中既有自主反思,也有展示提升,还有穿插巩固。总之,反馈的目的是全面的、全体学生的对学习目标的再次达成和提升。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 “ 点拨 ”。杜郎口把这种特色叫做 “10 + 35”(即教师讲解少于 10 分钟,学生活动大于 35 分钟),或者 “0 + 45”(教师基本不讲)。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让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同时用心灵、用生命讲述课堂的故事、讲述成长的故事。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 台上 ” 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 “ 台下 ” 学生或蹲、或站、或座、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 时 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 “ 谆谆教导 ”,这样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样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
第五篇:杜郎口考察学习体会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体会
此次杜郎口之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走进杜郎口中学,我深
深被他们三三六的教育教学模式、动感课堂、、教育方式、、精细化管理体制、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震撼。
一、课堂教学给我的启发
1、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2、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对于每堂课来说“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倾听、了解、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3、老师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第一次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教室,我着实吃了一惊:课桌分六组集中排列,排坐次序改传统的秧田式为小组式,学生对面而坐,畅所欲言,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三面墙壁的黑板,也没有讲台,使人分不清哪儿是前哪儿是后„„每块黑板上都用胶带分割成大小相近的小块“责任田”,每一小块“责任田”上都有自己主人的名字,下面是主人的耕耘,有预习所得,有反馈作业。不是个别学生,而是全体学生都有。教室内黑板不够,教室外的白板、教室内的地板就是你的黑板,任你尽情的耕耘。在这里,每个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合作学习的一分子,既是小老师,又是别人帮助的对象。
上课了,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引导便引来学生热烈的讨论,有时是小组内讨论,有时是全班人都参与;发言者真是随便,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有时呼啦站起来好几个,谁的嗓门大,谁就算争取到了发言权;老师在同学间走来走去,时不时地提个问题,出个难题,引来的又是新一轮的热烈讨论;当有人到黑板上演算或讲解题目时,教室里就更热闹了,站着的,跪在凳子上的,坐到课桌上的,跑到前面蹲着的,坐在地上的,形形色色,花样迭出;进入个人练习环节,黑板便派上了用场,黑板不够用了,一些学生干脆蹲在地上写写画画„„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说实话我无不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课堂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朗诵,或讲解;小组展示,不拘一格,个人展示,独具特色,只要你有潜力,有欲望,无所不能,尽情发挥。
1、10+35模式
10+35,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10+35课堂模式,意味着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意味着教师角色从根本上的转变。10+35,要求教师要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陈述,或者说教师应该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活动时间不允许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
2、“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⑴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⑵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⑶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3、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
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成果的课堂。
我听了一节地理课,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同时展现在我们面前,课堂开始,老师布置预习六个问题即:
1、澳门的位置范围组成,2、澳门与香港的比较,3、香港的由来,4、澳门的由来,5、澳门的经济支柱及主要经济类型,6、香港的经济支柱及主要经济类型。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问题。学生愉快的接受任务,并且很快在一起交流起来。有的干脆把预习的知识写到黑板上,也有的自编了一些练习题,写在黑板上,看似散乱,实而有形。我注意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小快黑板,在散乱中逐一完成了预习---展示的环节。
反思我们的课堂,则是教师表述的课堂,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但真正听懂的不多。对学生的学习检查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传统的学习反馈只是个别提问,方式枯燥,不能面向全体,效果不明显,而杜郎口是让每个学生在准备一段时间后,全部上黑板展示,确保每位学生参与展示,并相互批阅,指出错误,省时省力,效果明显。
三、杜郎口中学的作业改革
杜朗口中学实行的是“零作业”,仅保留了英语书写本、作文书写本、预习笔记。老师们把原来大量的批阅作业的时间腾出来搞集体研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老师。原因很简单,学生往往是“谈作业色变”,一是反感,二是反感,三还是反感。因此,“零作业”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杜朗口的“零作业”,只是形式上的“零”,而实际上学生的“作业”并不少,甚至比原来还要多,学生为什么还不亦乐乎呢?其实,这是继“教师借学生的高水平展示掩盖自己的低素质”后的又一体现杜朗口老师们智慧的地方,即把书面作业作了很好的迁移,巧妙地转化为板面作业、口头作业、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等不需要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的作业,并且教师大多采取了面批的形式,效果更好,真正实现了“堂堂清、日日清”。因此,“零作业”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质量,反而保障了教学质量。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四、杜郎口中学的人文氛围
1、每班有班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踏入每一个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板上方字数不等、内容不同的一句标语,原来这是每个班的班名,这是与诸多学校的一大不同。如:“学习的天堂展现的舞台”、、“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份惊喜”、“多彩课堂 缔造希望”、“对手强 我就错误!链接无效。对手弱 我也强无论对手弱与强 我却要比他强”„„等等。这些班名利于激发学生昂扬斗志,促使学生奋发向上。
2、个个有警句,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教学楼的走廊两面墙上,张满了学生的名言警句,这更是与诸多学校的一大不同。许多学校的校园文化设置大都是名人、名家名言,学生看了毫无思索,甚至看都不愿看,而杜郎口中学则一改惯例,干脆来个学生自创名言,一来学生瞑思苦想深有感触,二来让学生体会到成为名人的喜悦心情。有些学生的佳作棒极了,如: “生活因充实而快乐,课堂因展现而精彩”、、“把握参与的今天,成就美好的明天,相信自己行,自己方能行”、“学习如登山,登山必有难,难中必有苦,苦中必有甜”„„,看到这些名言警句,自己不禁赞叹,学生真行!真有水平!
3、个个都参与,焕发动感多彩课堂
杜郎口中学课堂中还有一道风景线,就是课堂动中有静、活而不乱,学生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只要有的同学说上一句,其他同学就会自动让出来,非常有秩序,不需要教师的调解,而且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特别洪亮,语言有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这里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展示课上学生站着的、蹲着的、靠着的不拘一格,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只有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出现错误或理解有偏差或需要引导总结方法规律时,教师才进行点拨、指导。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让我欣喜、佩服和震惊,我从来也没有看到课堂上学生这样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一个学生都急于表现自我,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自信。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总之,这次考察学习,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认真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把他们的先进经验带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