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校园建设的计划(定稿)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
和
谐
校
园
建
设
计
划
建筑工程系
2011年4月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和谐校园建设计划
2010年在学院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创建文明和谐社会的精神,紧紧围绕我院工作实际,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努力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日常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推进我院学生工作稳定健康发展,为创建和谐文明校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我系2011年度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工作计划制订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系的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内容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深化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八荣八耻”重要思想的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
1、继续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弘扬、唱响主旋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良好品质;把学生政治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与创建文明和谐校园联系在一起。
2、切实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创建文明和谐社会为主线,针对有关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国际社会的突发事件,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形势政策教育。
3、继续做好应届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举办毕业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二】抓好学风建设,开创良好学风。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是本学年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的重点。
1、创造积极向上、严肃紧张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在我系开展学科知识竞赛。引入竞争机制,增强竞争意识。定期检查学生上课出勤率、自习出勤率、学习考核成绩等硬性指标。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加强学生学业管理。与班主任、学生干部积极联络,及时大量地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加大学风治理力度,开创学风好气象。
2、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加大学习动力。在广大学生当中加强对专业设置情况的了解程度,允许学生对专业设置提出意见与建议。并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结合情况、市场供求关系、本系专业发展水平等多项调查来刺激引导学生,使学生立足本专业、热爱本专业,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加大学习努力程度。
3、开展学习经验大讨论,改进学习方法。依据上学期的考试情况,我们认为目前在很多学生当中,普遍存在学习方法不适等不良情况。广大学生反映大专院校的学习生活不同于中学,把以往对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拿到现在却收效甚微,费时费力却不见成绩。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本学年我系将开展学习经验大讨论,分别以班、年级、专业为单位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经验交流。邀请系内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担当课外辅导,传授自己的教学体会与教学经验。通过建立以下三种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①学生联系;②师生联系;③年级联系。力争使广大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与途径。
4、树立自强自立的困难学生典型。在系内挖掘成绩突出、家境困难学生,将其典型事迹整理成文,通过多种宣传媒介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学榜样、树新风教育。一方面,提高经济困难学生战胜困难、自强自立的信心与勇气;一方面鞭策部分娇生惯养的学生,使他们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自己周围的环境,从成材方面培养学生忧患意识。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举办各种有利增强同学们集体观念、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塑造良好学风和生活作风的学生活动,满足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和精神文化需求。
1、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活动、知识竞赛和文艺活动。立足内容新颖,形式活泼,适合多数同学参加的宗旨,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如组织举办“创和谐、促平安”主题演讲比赛、卡拉OK大
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
2、加强社团建设,发挥社团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作用。社团建设要做到巩固基础,开拓发展。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活动,为学生社团建设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积极发挥社团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开展“做文明学生,为学院发展作贡献”校风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加强健康心理训练,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对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干预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
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能力。有组织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要拓展志愿服务手段,创建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开展科普、爱心温暖等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管理规范的志愿者队伍。
建筑工程系
2011年4月
第二篇: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学校各级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第一要素,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在“普法依法治理”教育活动中,我们突出了以下重点:一是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团结协作,普法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二)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管理的轨道。(三)加大了学生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了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我们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紧紧抓住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脉搏,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
1、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党支部、团支部、少先队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2、立足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普遍开展法制教育。学校除确保政治课完成法制教材规定内容外,还充分利用团队活动时间及每周的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3、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
三、(四)净化了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篇:建设和谐校园
敬爱的党组织: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近几年来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也是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抉择。“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大学孜孜以求的理想。
学校是一方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净土,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学习上,你帮我,我帮他,团结互助靠大家,在比赛中,你努力,我加油,互相帮助是一家。在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也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为校园的和谐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谐校园,从我做起”。
我们学校富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一笔宝贵财富。如何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而我认为,要建设和谐的校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依法治校,建设稳定、法制、公平有序的校园
依法治校就是要在法律的范围内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首先,要加强民主建设,使学校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学校领导要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同时要完善教代会制度,发挥好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团的桥梁作用,让广大师生员工充分参与学校管理。其次,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科学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科学设置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师生共同发展。第三,要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增长业务才干,使学校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以生为本,建设文明、向上、创造、竞争的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树立以生为本思想,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各种才能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1、创建安全、健康发展的环境。要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里健康教育。首先,要加强学校的治安保卫工作。开展安全自救演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其次,要开设心里辅导室和咨询信箱,对“问题学生”要加强心里疏导,耐心帮教。教师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积极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的、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生活。
2、创建和谐的教育服务。如设计校徽,悬挂国旗、校训、班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教师寄语;建设高标准的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创办校报、手抄报、光荣榜等;在艺术节、体育节、举行各类比赛;开设校本课程和开辟德育基地、德育展室、校园网站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考察等活动。通过开放性、丰富性、多样性的教育服务,为学生创造畅通、灵活、自由的学习、实践、体验、发展的情景,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管理。采取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学生干部,实行任期轮换制,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制定学校德育常规,设立学生流动检查岗和文明监督岗,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学校的和班级同学的监督下,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的良好习惯。
4、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作用。以师德建设为载体,突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倡讲团结、讲协作、讲诚信、讲友爱的校园新风尚。
5、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情感、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
三、以德管理,建设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校园
1、创设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制定出校本科研、校本培训的发展目标。对教师不要求全责备,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同时,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化解的各种矛盾,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2、要注重培养教师的积极人格。教师要从自身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与个性心里等方面实现自我净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有利于和谐的人。教师要遵循社会整体价值构成的和谐,包括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内外的和谐、上下和谐等,关注身边生活上有困难、心里上有困惑的学生,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情系学生,无私奉献。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在呼吁共建和谐校园,努力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与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构件和谐校园做出自己的努力。此致
敬礼
汇报人:王欢
第四篇: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是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师生都期待它是一所好学校。这个“好”应该写在师生的脸上。每一个学生都欢天喜地,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校园里,每一位教师都快乐幸福的过着自己的教育生活。这里没有学生不喜欢上学,这里也没有教师不喜欢工作。学生和教师的脸上会告诉你,学校就是他们快乐成长的乐园。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建设这样的学校呢?。
领导与领导要和谐。一个学校是否有和谐的氛围,与学校领导是否和谐有很大的关联性。古人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毛泽东也曾经说过: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智慧,团结出成果。假设一个单位,领导与领导不团结,就会互相之间拆台,而不是补台,将直接影响其发展。学校领导在关心老师的工作、生活和家庭等很多方面,而老师们也要尊重学校的领导,支持他们,配合他们,使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以领导和老师的和谐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校园是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希望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学习和教授知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给了学生文化知识的启迪,使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作为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接受老师的教导,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同样也需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老师要时刻教育学生之间应当关心帮助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能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相互促进学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和谐校园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良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吸引个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以此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一个和谐的校园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愿我们的学校能够能够成为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幸福发展的好学校。
第五篇:和谐校园建设
一、对和谐的描述
和谐:
《广雅》“和:谐也。” 《玉篇》“谐:和也。”
两字同义。原都指音乐的协调和美。“和”强调配合得融洽;“谐”强调配合得匀称。《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也是描述音乐。如:
《尚书·舜典》记载:舜帝命其乐官要做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皆谐,无相夺伦,人神以和。”
强调声、律和八种乐器有序配合,奏出和谐的音律,使人和神借此达到和谐的境界。和谐后来被引申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也形容事物的和顺,适度,不过分。各种事物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发展。
《词源》解释为“协调”。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和谐从描写音乐的概念引申为描述人或事物关系的概念后,就被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于哲学领域,成为了一个哲学概念。主要表述为“和”。
如《中庸》里提出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促成事物的平衡和谐,天地就能保持其秩序,万物就能变化生长。赋予世界万物的存在以和谐的性质。
《易传》:“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说的是自然人类按照各自本有的特征分门别类排列和布局。有乾道必有坤道,有男人必有女人,有施予必有接受,有创始必有守成。日月运行必有寒暑交替,按规律运行,即大和谐。
西汉“天人感应”更是把人和自然看做是一个和谐系统中的自我调节。
王夫之把宇宙最高程度的和谐称为“太和”,即最高和谐。
春秋时期的史伯是最早对“和”发表看法的哲学家。
“和实生物”:即调和不同事物就能产生出新的事物。
“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用一些事物去平衡另外一些事物,这就是和谐。这是事物的结合方式,也是新事物的产生方式。一说明了事物的多样性,二说明了多样性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和而不同”。
阴阳五行在春秋前是分开的,春秋之后阴阳和五行结合在一起了。阴阳思想强调对立;五行思想强调相克相生的联系,这就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说明了多样性统一的和谐思想。
在后天八卦中,乾坤被称为父母卦。父母卦生出“三子三女”:长男曰震,中男曰坎,少男曰艮;长女曰巽,中女曰离,少女曰兑。八卦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或家族体系。
周敦颐给《太极图》作说明:“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表达了“和”是事物生成、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的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承认对立,但不认为对立和斗争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一味讲对立和斗争不可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中国哲学更关心如何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消除事物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事物保持和谐状态。
北宋张载《正蒙·太和》:“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必有仇,仇必和而解。”事物的对立斗争最终要走向“和”。
可见,万物的共生共存正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追求的世界理想化状态。把“和”看成是事物生成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国哲学一种独特的思维和观念。
“和谐”一词由最早形容音乐的合拍优美引申到描述人、社会、自然之关系的和顺和睦融洽,它的核心意义已经成为一种思想和哲学。
“和谐”作为中国社会悠久而珍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包含了我们祖先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学智慧,是理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以及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它不仅闪烁着东方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取向,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描述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境界。其基本内涵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济众”;
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和而不同”。
“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东汉郑玄解释说:“同,犹和也,平也”。所以“大同”也就是“大和”与“太平”,也就是和谐社会与太平盛世。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
1、人与自然和谐
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而非天人对立。其经典论述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它强调人类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
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深深体现着生态智慧与“王道政治”的完美结合。
2、人与社会的和谐
其一,政治和谐。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政通人和)
其二,经济和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竟豪奢。)其三,文化和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人与人和谐
提倡宽和处世,创造“人和”的环境,追求以“和谐”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
4、人与自身和谐
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主张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一是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孔子说“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是正确处理穷与达的关系。“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三是正确处理外在身份和内在品质的关系。
5、协和万邦的和谐世界
在民族间、国家间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
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
对和谐社会描述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善于从矛盾对立的事物中发现有利于解决矛盾、消除分歧的积极因素,强调把“和为贵”、“求同存异”作为处理矛盾或冲突的最佳途径和最高法则。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强调每个人只有通过“修身”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因此,他们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谋取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努力做到身心和谐,义利统一。如倡导“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修养,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的思想等等,都表现出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基本精神特征。
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以及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仍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核心价值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定。
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核心价值:政治上人人权利平等不存在压迫;经济上按劳分配不存在剥削。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三、和谐校园基本要求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要求: 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 的文明校园。
有了和谐校园,才会有和谐教育; 有了和谐教育,才会有和谐课堂;
有了和谐课堂,才会有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民主法治:
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挥
教职工全员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职代会、教代会制度,政务校务公开等 依法治校得到真正落实
公平正义 :
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学校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 :
师生员工互帮互助
诚实守信
平等友爱
融洽相处
安定有序 :
学校组织机制健全
管理完善
秩序良好
学校保持安定团结
和谐发展 :
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提高
教职员工生活富裕
工作生活环境良好
四、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构建涉及五个基本要素
和谐5个基本要素:人
事
物
情
景
1、人的和谐是关键
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校园中的人,主要由领导干部、教师、学生三类人构成,而其中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中的关键,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基础。校园是否和谐,首先就看这个学校班子是否和谐,这是由领导班子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领导班子的和谐并不是领导班子没有矛盾、不允许产生矛盾,也不是班子内部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意见,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和谐。这就是说,领导班子的和谐,是不同意见充分讨论甚至思想交锋但又形成一致意见和决议的和谐。在这过程中,班子“一把手”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是关键与核心。“一把手”坚持民主集中制,让大家充分说话,畅所欲言,又善于引导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和决定,这样的领导班子必然是一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当然班子的其他成员对于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没有领导班子的和谐,肯定就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而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一般就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如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应当说领导干部和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2、事的和谐是核心
一个校园是不是和谐,除了要看领导班子的和谐、看干群关系的和谐、看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外,还要看是不是抓事业,树正气。事业发展兴旺,师生心气很足,正气蔚然成风,这极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如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萎缩萧条,前景堪忧,前途无望,家长投诉多,社会意见大,上级追究严,肯定是人心惶惶,人心思散。连生存和发展都成问题的学校,肯定是无和谐可言的。
事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核心所在,校园的和谐也是通过校园内大小事体现出来的。校园的中心工作无疑是教书育人。所有的事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进行的。岗位的设置、人员的安排、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设计落实、校园建设与后勤服务的保障、教职员工的考核评价等大小事无一不关系到校园的和谐,而所有的事均靠人来组织落实,因此,学校的事业要兴旺发展、要充满活力与生机,关键在人。
3、物的和谐是保障
和谐的人际关系、干事办事的良好氛围,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这里的物既指显性的客观物资条件,又包含隐性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物的和谐既表现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配置的和谐、教职员工福利待遇的和谐,更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和谐。
4、景的和谐是窗口
校园的和谐是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主观感知的,这即是校园的风景。
人是这风景的主宰,是这风景的主角。和谐的校园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应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都表现出校园的和谐。如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布局科学合理洁净的校舍、花草树木等等,均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
相信校园一草一木皆可育人。
5、情的和谐是基础
人的和谐、事的和谐、物的和谐、景的和谐,都是以情的和谐为基础的。人决定了事、决定了物、决定了景,人是关键;而人是有情感的人,人是情的载体,情是人的灵魂。因此,情的和谐是人、事、物、景和谐的基础。
情的和谐应该是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教职工情的和谐、学生情的和谐的内在动力。在校园三大主流人群里,领导干部因其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职工的“情”,而教职工也因其工作性质与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的“情”。由此,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最为关键,教职工情的和谐最为重要。
五、抓好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 服务型领导班子 成员之间支持配合 教师乐教、师生融洽 学生勤奋好学
领导教师之间信任平等 校园环境优雅
经费支持、收入差距合理 制度刚性中突出人性化 服务型领导班子
1、转变观念
2、变传统的管理型为服务型
3、当好教职工的后勤部长 成员之间支持配合 中层干部: 承上启下
执行学校决策
带好自己的团队
副校长:
服从、配合、支持党政主要领导
领导好分管部门中层干部 校长、书记: 带好一般人
惠及全校人
教师乐教
师生融洽
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建立完善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学习制度。教师感受快乐的教学过程。
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
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
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 一颗真诚的心。
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
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学生勤奋好学
建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校风。
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
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快乐学习。领导教师之间信任平等
在岗位目标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要明确;
在工作分工上,是合作关系,要有责任意识,对所管的工作一定要负责;
在同志感情上,是朋友关系,彼此要把自己定位为“诤友”。
做到“三个字”,即忍、让、导。
忍,就是能容忍他人的某些不足,时刻以一颗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别人;让,就是让利,时时处处以学校大局出发,必要时要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遇事多替别人想一想;导,就是一个导向、策略问题,在处理问题时,要引导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这样,既能融洽上下级的关系,又能赢得彼此之间相互支持,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也得以建立。
领导教师之间信任平等
要做到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交流不隔膜、互相支持不拆台、互相谅解不指责、互相关心不冷漠。相互之间以坦诚和善待相处,营造既有直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有信任与支持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各人所长,相互补充,弥补个人之短,从而聚合起一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的优势。
提倡做使领导宽心的人,不把难题上交;做使下级舒心的人,不把责任往下推;做使同事放心的人,不在背后搞小动作。
要善于“经营”人心:在处理同事关系时,要特别注重把人心当作一项工程来“经营”,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激发人心,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教管结合净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这样,既能消除同志之间的隔阂,又能增强学校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环境优雅
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创建和谐的教育服务,完善教育设施,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打造花园式校园。草坪绿树,亭台长廊。名人事迹,励志名言。经费支持
收入差距合理
经费支持是创建和谐校园最重要的基石。
一靠上级,二靠发展。
保持学校领导、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收入上合理的差距,向一线教师倾斜。
贫穷无和谐,不公无和谐。制度刚性中突出人性化
提倡“人本”管理不等于抛弃制度管理而是要努力在刚性制度管理中渗入柔性人文关怀。
在制定制度上——解决校长的要求与教师的认同之间的矛盾
在完善制度上——广泛听取教师合理建议
在执行制度上——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 总结:
创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标:
一、打造名牌学校。使学校成为一所全校师生员工从自我做起,从自己的岗位工作做起,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干事创业,而又和谐相处的学校,使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
二、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不断发展,培养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办人民真正满意的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