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2010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端正不了的态度 1
2009--2010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皖君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
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
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
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
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
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
(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
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四、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高一学生见闻有限、知识面窄,且缺乏对城市、农业地域类型、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等的感性认识。
2.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较片面。多数学生把人口问题等同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
3.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习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人文地理学习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4.地理思维能力缺陷。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是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宗教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人文地理现象。
五、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篇: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高中地理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体系。
二、课程设置
(一)课程安排
高中地理课程采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设置模式。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高一下学期要完成必修二模块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单元活动 学用地理统计图
2、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3、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学用电子地图
4、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单元活动 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搜集鲜活的地理教学素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乡土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把握好每一个教学单元所设置的地理专题。在每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之前,要认真进行集体备课,研究解读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把我教学方向。在完成每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之后,要进行单元检测与反馈,及时矫正、弥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缺陷。
要构建高效课堂,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地理课。
要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应符合《课程标准》中“内容表准”的基本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切忌随意提高要求。
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要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适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可以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整合,如顺序调整、内容增减、案例替换等。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学资源,注意吸收其他版本的精华,及时补充有价值的教学素材。
要切实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要注意科学规划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灵活有效的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等。
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习的整合。
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及偶然形成的瞬间灵感记录下来,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后反思。
(二)评价建议
要逐步建立并完善地理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有效开展过程性评价,主要的评价方式有:
1、课堂表现评价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与反应,并给与必要、及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评价一般包括:自主学习意识、合作精神、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质疑情况、语言表述、作业完成等内容。
2、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是在一个、几个单元或一个专题完成后,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的诊断性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
可以从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小结等方面进行。
4、建立地理学习档案
要收集、记录学生个人、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作出的与地理学习有关的材料,以判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监控学生的成长过程。
要重视以模块修习表现和模块考试为核心的终结性评价。要充分地利用平时测验、课堂随机提问和课堂测试等手段,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成绩等。
四、具体实施
(一)教材问题
要立足鲁教版教材,整合其他三个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
要充分将教材与地理图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必要时应当补充其他地理图册。
(二)学案问题
1、课课有学案
2、课前批阅学案,掌握易混点、易漏点、易错点等重点内容。
3、学案内容不易过多、过难,要注重基础性。要适当渗透高考内容。
4、先形成学案草案,在备课组统一讨论或者试讲试用的基础上确定正式学案,学案要整体印刷。
(三)加强网络教研
1、每个高中地理教师都要给“XX教科研网”上传资源,每周发布2个教学资源,或者是教案、学案,或者是教材见解、作文设计等。
2、养成日日看“XX教科研网”的习惯。
3、XX市地理学科也及时发布快捷信息,欢迎点击、下载材料。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 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课时安排
略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担任的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对地理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又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学习的兴趣不浓,求知欲不强,这样的情况对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显的较重,并且不易出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涉及的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的重中之重。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本学期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其中前三单元是本教材的重点,占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二。
三、方法措施
针对班级参次不齐的情况,试图采取以下措施:
1 、让学生试着了解地理这门新的学科,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知识资料,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如手。
2 、课堂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感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自己的解答过程中找回自信。
3 、尽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证明教材中的结论。
4 、抓落实工作,为构建大厦打好根基。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授课阶段2月---4月,第五 、六单元,第七单元的前两节)
第二阶段 期中考试复习阶段(4月中旬)
第三阶段 授课阶段(4月底----5月初,第七、八单元)
第四阶段 期末考试总复习阶段(归类 、过课本 、试题训练)
除了以上的大致安排外,我自己应好好钻研教材,学习大纲,吃透难点知识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外辅导,争取每个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 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1班和2班还有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3个班的学生为平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在XX年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 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习12课时。
第三篇: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任课教师
周次教学内容
一
1.1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
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三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习,测验
四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五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
六
2.3城市化(2课时)复习,测验
七
问题研究(1课时),3.1(1课时),八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九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十
期中考复习
十一
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十二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十三
问题研究(1课时),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
十四
4.2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
十五
问题研究(1课时),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
十六
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十七
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十八
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习
十九
测验评讲
二十
期末考复习期末考试
第四篇: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文 章课件 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教学工作计划《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存在的学习问题:(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任课教师···1.1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三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习,测验 四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五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2.3城市化(2课时)复习,测验 七 问题研究(1课时),3.1(1课时),八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九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十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十二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十三 问题研究(1课时),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4.2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十五 问题研究(1课时),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十六 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十七 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十八 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习十九 测验评讲 二十 文 章课件 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第五篇: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 地理,任课教师 周次教学内容 一
1.1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三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习,测验 四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五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六
2.3城市化(2课时)复习,测验 七
问题研究(1课时),3.1(1课时),八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九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十 期中考复习十一 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十二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十三
问题研究(1课时),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十四
4.2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十五 问题研究(1课时),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十六
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十七
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十八
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习十九 测验 评讲 二十
期末考复习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