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近日,我有幸读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对于其中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这种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便有“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充分“咀嚼”的内容,到了学生“口中”自然也就变味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渐渐对变化和发展产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自己也忘记了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教师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
据专家统计,许多成功人士,在学校时大多不是第一流的学生,只不过是二、三流的,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并不冒尖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成为拔尖的人才?靠的是后天的努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而这种精神来源自于学生时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据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效应。
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又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做的是:第一、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将语文学习看作是他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打破课堂教学如死水般的寂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原有语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语文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发掘树立学生认同的学习榜样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第四、支持、鼓励学生采用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对他们在学习中有思想、有创造的问题不抹杀、不否定,而是更加积极地给与反馈、赞扬。但初中生的感情胜于理智,他们的行动不只受认识的支配,更多的还是受感情的支配。所以,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基础上还要设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这些都需要靠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导才能完成。
教师要怎样来引导、调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例如:讲名篇和名人故事,或把其他学科内容引进语文课堂等。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去想去学习,在思考中慢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现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实施以下的策略:
(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
1、引导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教师不必把课文分成大小不等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解答问题。而是在教学中应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有一个单元是由学生自选课文学习的。
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应因人而异,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课文是由老师翻译,还是学生自己翻译?我让学生来选择,然而学生选用了小组合作翻译,那样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只是在学生不懂的地方要我帮忙的地方,我就去引导。同学们在自主、合作中显示出高涨的学习热情,这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引导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精析、研读——归纳、总结”这样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学习模式是魏书生教给学生的“六步法”学习法就收到很好的实效,学生找到了方法,就有了主线,就能触类旁通,自主学习就如鱼得水。
4、拓展自学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全观察,学会发现。突出强调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观察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总之,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我们只有把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二篇: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诸暨市草塔镇南山学校:赵秀娜
从教几年来,所教学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遇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也尽一一体会,总结过去,甚感工作越来越难做,学生越来越不好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有时真想不明白,为何有人对教育却还津津乐道,珍爱有加,师生关系如此融洽,每天工作得如此潇洒和轻松,自己的认真和负责为何就不能得到与别人相同的结果呢,这成了长时间来的不解之迷。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搞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强的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师益友。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总体看,班级的纪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却大大减退了,热情少了,积极性没有了,总体成绩也不见上涨,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维的特点不见了,而作为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就更大了,上课不活跃或太活跃,有问题也不问了,这种课上得实在难受,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子,是我们自己,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病人的病情一样。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长期以来,辩证法已在对待学生身上不起作用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提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而自己在过去几年的教学生活中,多为“一点论”,把后进学生看得一无是处,师生互相埋怨,甚至和自己对着干,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
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期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师生关系也有很大改善,与学生的友谊加深了。
俗话说得好,“要得公道,打个巅倒”,几年来,我常觉得教师在地位上就是与学生不一样,教师就要高一层,就是权威,所以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不得顶撞和不满,如有违反,那就是对老师的无理,就是不听话。所以师生平等很难在现实中体现,殊不知,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魏书生老师特别强调 “松、静、匀、乐” 四个字:
“松”即身心放松,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智力、体能等都是处于最佳状态,无论干什么,取得的成效也是最大的。由此我想到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同事都要怀有一颗宽容之心,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工作效率是不高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工作时候要注意放松,有张有弛才有利于更好的工作。
“ 静”即要守住自己心灵的宁静,在当今市场经济形式下,外在的诱惑太多,信息很杂,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阵地,不管周围多么喧嚣,只要我们坚守,我们就可以做好,在闹中求静,只有心静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匀”即呼吸要匀,时时处处都应满怀感恩之心,来珍惜自己的呼吸,无论何时都要对自己说:“活着真好”。
“乐”即每个人都要快乐的生活,都能成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魏老师要求师生学习时要“松、静、匀、乐”,工作时要“松、静、匀、乐”休息时“松、静、匀、乐”,讲课时要“松、静、匀、乐。总之就是要大家平心静气地对待一切事和人,以平常心对待,每天保持好心情。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的提升和升华,读了魏书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为人师表。就单从魏书生“育人先知人”这一节的收获来看已是受益匪浅,经过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也是有目共睹。读完魏书生的书,我相信往后的教学生涯不再是枯燥无味,更不会是苦与累的集合,正如他所说,应该是一种幸福和享受,我会努力的。
第三篇:读魏书生教学艺术有感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在教育战线工作已经有27年了,二十七年来,我先后在5所学校任过教。记得我从教的第一个学校是铁炉坝小学,当时学校民办教师比较多,自己是5个公办教师之一。
那时的心态是这样的:自己是科班出身,比民办教师知识要渊博的多,随便使出5成的气力,超过民办教师是非常容易的事。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在泰山区铁炉坝小学呆了3年。三年中教学成绩基本上处于全区的最后两名,根本不及本校的几个民办教师。就是这样的心态,使我在教育战线的初级阶段摔了第一个跟头。
摔了跟头后,学校领导批评我,学生家长对我也很不满意,师生情感距离也就越来越大,学生没有心思学我教的课,自己也没信心认真钻研教学,没有办法,只好被动地调到泰山区的第二所学校任教。
也就是调到第二所学校任教的时候,学校的领导雷子林老师在我人生的道路上起了很大的指示明灯作用。他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买到书的当天,我就认真地拜读了起来。
我先看了魏书生个人资料基本介绍,才知道魏书生原来只是一个初中文凭的青年教师。虽然他的文化水平比起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教师要逊色一些,但是他只用了三年的从教时间,就让一个全校各方面都处于最落后的班级,变成了一个全校最优秀的班级,让全盘锦市的教师刮目相看。六年后被评为辽宁省特级教师,并当上了学校校长,9年后,身兼盘锦市教育
局长,同时还兼教两个毕业班的语文课。在身处公务繁忙的同时,每年的教育教学成绩都名列全市最前面,不禁令全国的教育同行都非常惊叹。
读到这本书的最深处,自己才感到有点羞愧了。是呀,一个科班出身的教师,却比不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专业教育的非从教人员。这是什么原因。我认真地反思着。一是自己过于自信,只看了自己的长处,却没想到自己的短处,毕竟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二是只是想到自己把知识讲清楚就行了,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应该怎样学;三是没有钻研精神,不知道如何教好每一个学生,只知道成天与学生到处跑着玩;四是没有工作责任心,工作上缺乏吃苦奉献精神。就这样,我一天天仔细地拜读着这本书,反复深思魏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
实事求是地讲,我的确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师范生。但是,在求学的三年中,我并没有打好坚实的文化底子,安师三年成绩基本上都处于全班的末尾几名。记得那时我教四年级语文,自己连文章段落都分不清,写起教学计划来狗屁不通,每年的年终总结前,都要提前买好礼物,请别人代写,为此、常常受到学校同行或家长的讥讽与奚落。也就是从调到长坪小学的那刻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再不能让别人瞧不起自己。
我把改变自己的方向首先放在了怎么能勉强坚持把一节语文课上完这个标准上。于是,教学前,自己先从阅读课文,学习分段做起。每节课前,自己都反复钻研教材,不会的就向本校语文基础比较扎实的老师请教。通过三年的坚持学习,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记得在长评教了5年的语文,我带的一个乱班,到六年级毕业时,县教研室到我校去检查工
作,我班学生的习作深受县教研室的好评。
从此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现在,我非常爱读有关教育专家的一些教育专注,尤其是哪些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随笔,教育心路历程,我都特别认真拜读,吸取其教育精华,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
现在,我不再是那个教书时连文章段落都分不清的懵懂青年了;也不再是写起文章来前言不搭后语的十几岁的年轻教师了;更不是刚教书时什么都要向别人问,什么都要靠别人的无知青年了。现在不敢说自己什么都优秀,最起码自己写起文章来语言比过去丰富多彩了,至少不在网上下载,而且都是凭借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管理班级不再是大吵大嚷了,而是基本上能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科学式的进行管理。通过自己的努力,无论是美术,还是音乐,以及义务阶段的其他学科,我都能独立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再向领导说好话或者看领导脸色来行事了。
近十年来,我无论是写教学工作总结,教学论文,还是备课教案,我都能在较短的时间按内一气呵成,、。教学论文多篇获得安康市的一二等奖。记得刚调到贾营小学任教时,自己连用电脑心里都非常紧张。通过近三年来的自身坚持不懈地努力,我能独立制作课件了,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课已不再是我的一大短板了。
我自己能有上述的变化,这都是深受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的启发和一个良师益友的帮助。二十多年来的从教经历,给我最深的体会是:一:任何时候不能太过于高看自己。二:不能以为干什么都是那么简单,而根本
不把小事放在心上。三:不能有骄傲膨胀的心理,以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四:一个人要健康地成长,需要不断地学习,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从而不被时代所淘汰。五:教育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知识只有活用与实践,才有价值意义。六: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无所是从,不知道学习,不知道上进。七:交友要慎重,俗话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弹弓跳假绳。八:做人一定要谦虚,心里一定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多想想自己的不足。
总之,只要心有目标,时刻不忘自身素质的提高,并且坚持不断地学习,你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了,老天爷是不会把你忘了的,迟早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回报。
贾营小学 张先平 2013年5月6日
第四篇: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最终版)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建兴中学
唐玉顺
2012年8月10日
前不久整理书柜时翻出《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读罢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这个成为看《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要把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机会多一些;而那些所谓的“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有时就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当然是越来越失衡。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和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将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对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要持久努力,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前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人文性,也在不断提倡“人性化服务”。说到底其实我们的教育更应人性化,我们一直在说: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就是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的提升和升华,读了魏书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为人师表。
第五篇: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心得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油坊小学
王青
时间过得飞快,工作几年了。送走的学生也不少了,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不好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曾几何时渐渐和潇洒自如越离越远,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前不久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读罢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机会多一些。
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当然是越来越失衡。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谐了。
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