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多媒体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依托多媒体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施教的主阵地,要使教学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关键是教学的效率。怎样优化课堂教学呢?重要的就是依托多媒体教学手段。
一方面,尽管传统的教学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教学的理念、观念不断更新,冲击着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的内部也正经历着一场信息化的革命。另一方面,多元信息直接冲击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对信息的迫切掌握远远超过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时代,他们更想知道课本以外的种种知识。而且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比以前大大提高了,他们已不满意传统教学过多的约束,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如果达不到应有的信息容量和学生的需求,教学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1、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一切认知、求知源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依据教学内容对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去的课堂,教师讲得多,学生记得多,抽象的并未形象,静态的仍是静态。而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可以化静为动,增强感性认识。这样,画面直观了,声音和谐了,过程明朗了,把学生带到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带学生走进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此时,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2、增加了教学的容量,节省了时间。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发现,教师写得少了,讲得少了,学生记得也少了,但学生接触得多,思考得多,动手、动眼、动耳、动脑、动嘴的频率大大增加。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去考虑如何节省时间,增加容量的问题;考虑怎样利用最有效的手段,让学生掌握知识、探究知识。
3、更有利于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
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更接近实际的虚拟化实验,更便于创设情境。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在电脑平台上构建一个个问题情景,教师或学生只要进行适当操作、控制,就能通过各种情景的变换,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验证结论、体验本质,归纳和发现新结论。
4、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新自学提供了一个较大的自由空间。运用多媒体,学生可以验证学过的知识,还可以验证自己想到的问题。在不断的验证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多媒体提供的文本、图画、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直观、逼真,而且可以互相组合,并凭此来创设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景。
总之,多媒体教学一改过去课堂教学的困顿与死板,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换了教师角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多媒体教学中,师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观察、判断、探究、发现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走捷径”的机会。多媒体在现代课堂教学转换越来越多地发挥着优势。
那么,究竟怎样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呢?
1、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而且文、图、情、音并茂。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这就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为多媒体教学而教学,而要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持这样一个态度:有利则用,无利则舍。
2、应遵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则。
多媒体运用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整合各类资源,充分把握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资源的含金量,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3、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和分离。
多媒体教学手段尽管有许多优势,但它绝不能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它毕竟只是虚拟化了的真实,与现实生活有着质的差别,而且这个差异是永远不能消除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有一定的优势及可取之处,是多媒体所代替不了的。如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道德品质、人生观,在言传身教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又如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独立、内在的思考更为重要,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就不大。
4、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加强备课。
教材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学生是不断发展的,而且教学的路径
是多样性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如果不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不在备课上下功夫,毫无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的兴趣由热变冷,积极性由主动变成被动。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加强备课,以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多媒体运用的最优化。
5、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技巧。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的操作。只有熟练组合各类资源,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才能操之有序。
第二篇:运用多媒体手段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论文(精选)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运用多媒体导入课文,能够调动学生的视听功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蓝蓝的威尼斯》一文,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有关威尼斯的图片,如李亚度桥、圣马可广场、圣马可教堂等,让学生一睹威尼斯的风光。学习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我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路见不平一声吼》,并配以画面,高亢浑厚的歌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设置悬念,加深理解
教学《孔乙己》一课,可以制作一组关于咸亨酒店布局的平面图,让学生选出哪一幅的建筑布局与课文相吻合。这无疑会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目的的深层次的理解与概括,做到以看促“读”。如契诃夫的名篇《变色龙》,当奥楚蔑洛夫被告知狗是将军哥哥家的时,他说了一句“我早晚要收拾你”,便裹紧大衣离开了广场。我立刻将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的脸部特写定格,并引导学生:“此时的奥楚蔑洛夫会想写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看着这特写的画面,看着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的丑态,情思涌发。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李洁林老师曾经说:“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活动,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满,更为深刻,也更为生动。”多媒体就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设置情境,并且引领学生沉浸于情趣之中,使学生身在课堂而情与文相融,从而领会美,欣赏美。
如《背影》一文,虽然比较浅显,可它面对的是生活阅历较浅的中学生,他们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体会较少,很难使他们进入角色。此时利用多媒体把“父亲那努力攀着的双手、慢慢向上缩的双脚、向左微倾又有点肥胖”的背影展示出来,同时启发学生把这一活动着的背影与“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债办丧事;自己的远离……”联系起来,设想自己就是文中的“我”,此时学生的情感,犹如遇到电光火石,一下子被照亮了,很快投入到作品中去。
课文所描摹的任何事物,都是一种意向性的“再现的客体”,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其中包含着许多空白点。因此,学生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空白点进行填充和创造。但有时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迟迟点不起来,那么,此时的多媒体就充当了“火花”的作用。
如学习《海燕》时,用多媒体再现那“聚集的阴云,耀眼的闪电,汹涌的波涛”,在配上“震耳的雷声,怒号的海啸”,面对创设的这一情境,学生的想象之火就被点燃了。教师再顺水推舟,继续启发:想象海燕是怎样在此环境中“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的?海鸥、海鸭、企鹅们,又是怎样躲避暴风雨的?此时的学生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与海燕同快乐,充满了豪壮的情怀和革命的热情。直观显示,解重难点
教材的难点和教学重点,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就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在综合处理和控制声音、图象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让文本变抽象为具体,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重点、难点得以顺利解决。
《向沙漠进军》一文的教学重点是沙漠是可以征服、利用的。教学时,我依据课文要点设计的一组启发式问题用多媒体打出;教学过程中,又插叙有关沙漠危害人类,人类征服、利用沙漠的录象,图文并茂,然后层层诱导。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轻松的氛围中,顺利的理解掌握了从沙漠的危害到“征服”、“利用”沙漠的结构重点。《苏州园林》一文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苏州园林的独特风格,即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说明这个特点,文章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其中一个方面讲的是“亭、台、轩、榭的布局”。什么是亭、台、轩、榭?它们是怎样的?区别又是什么?查阅课文注释和《现代汉语词典》,“轩”翻译为“敞屋”,“榭”翻译为“水边的屋子”。然而这种解释是间接的、抽象的。因此,在执教时,针对这一问题,我选用了“网狮园”亭、台、轩、榭的布局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并结合精心设计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从而顺利的让学生认识了苏州园林的特点,突破了难点。创设高潮,主客和谐
上课时,教师融情于教材,融情于学生,融情于课堂,而学生面对这种教法显然兴趣盎然。这样就使的教与学达到了高度融合,教师、学生、教学客体达到了高度和谐,整个课堂教学高潮迭起,自然流畅,融为一体,显示出主客和谐的高潮美。如教余光中的《乡愁》,我事先从一大堆音像资料中精心选择、剪裁,并编辑制作了课件。在这节课中,我共设计了两个高潮。学习的高潮是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再创造。一上课,学生首先被辑录的画面和浓浓的《思乡曲》所吸引、陶醉,于是跨越了时空的屏障,展开了思维的翅膀,原诗的内涵被无限拓展、发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达到了高潮。在此期间,诗人那浓郁而复杂的感受也融入了学生的心田,“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再创造能力”这一教学任务圆满完成。紧接着在见仁见智的讨论中课堂上又掀起了诗歌意象的思考高潮。此时,教室里静的出奇,同学们都在思考:“诗人为何要选择邮票这一意象作为思乡主题的载体?能否选择另外的意象?”由于主客体高度和谐,课堂高潮迭起,令人难忘。
第三篇:利用多媒体手段__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转载)
【摘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完成分层教学;可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迁移;可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还能增加教学密度,形成学生学习能力,从而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祁阳县浯溪镇白沙完小
【关键词】:多媒体 创设 逼真 动静结合 生动活泼 形象生动 声像同步 言简意赅 悦耳动听 及时有效 优化
正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实物教具或板书又难以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中,不仅优化了教师教的过程,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摄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把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一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完成分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数学课太单调。多媒体融入数学课程后,将音、形、像、色融为一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地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我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有过独木桥、摘草莓、登高山、游儿童乐园,并设计了只有闯过了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很多学生都很顺利地通过了关口,达到了目的地。练习量虽然很大,但是学生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他们感受到的是兴奋,是成功的愉悦。
二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迁移
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前提。为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提供哪些材料,促进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在讲解利用转化法解答应用题时,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天,老师在超市里看见这样两件商品,一种矿泉水每瓶售价2元,一种冰淇淋每只1元。随着老师的叙述,出现图像:
2元
1元 然后老师让学生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提问:你能从上述两种物品的单价中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1答:1瓶矿泉水的价钱是1只冰淇淋价钱的2倍。生2答:1只冰淇淋价钱的2倍是1瓶矿泉水的价钱。生3答:1瓶矿泉水的价钱正好是2只冰淇淋的价钱。生4答:2只冰淇淋的价钱正好是1瓶矿泉水的价钱。(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现上述4句话。)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前两种叙述是抽象的倍数关系,而后两种叙述是把倍数关系巧妙地转化成了具体的数量关系。随着教师的叙述,利用多媒体演示这样的画面,直观地表示出两者的关系。
请同学用后两种叙述方式叙述说明关系,这实际上完成了第一步转化:认识这样的叙述中的蕴含的倍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做练习强化: 3瓶矿泉水的价钱相当于()只冰淇淋的价钱。8只冰淇淋的价钱相当于()瓶矿泉水的价钱。
学生在思考后回答,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印证答案:
第一题,在原画面的基础上再出现:1瓶矿泉水,在它的下面对应出现两只冰淇淋。一瓶矿泉水对应2只冰淇淋,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求冰淇淋的只数就是求3个2是多少。第二题,先出现8只冰淇淋,然后按照2只冰淇淋对应1瓶矿泉水,依次展示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学生得出只要求出8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有几瓶矿泉水了。
通过这样的情景演示,不仅使学生看出了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现了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学习例题中的数量关系做好了认识上的准备。
三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展示知识形成过程,轻松掌握知识
知识掌握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知识,使其在头脑中得到表象并用于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把知识看作是信息的接受加工、储存以及提取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的再现,并展示新知识在原有知识上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如复习几何图形时我们就利用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功能演示: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变长或变短,正方形就变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一条边如果变长或变短,长方形就变成了梯形;梯形的一个底边为0,梯形就变成了三角形。演示使学生体会到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梯形与长、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图形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公式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三角形面积公式与梯形面积公式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能不能用一个公式统一起来呢?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学生明白了:长方形一条边变短,长方形就变成了梯形,正方形的一条边变长也可以变成梯形,三角形可以看成上底是0的特殊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就可用梯形公式来解答了。如此,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密度,形成学习能力
适时适当的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老师在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更可以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结构的内部链接,最有效和最大限度地把间接经验(或者说知识)转化成为直接经验,通过媒体和多种提示性信号,在任何时间都能够在学生思维中进行最简洁的提取和再现。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第四篇:运用电教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电教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走向社会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仅通过黑板、教科书等形式,因为这些形式在方便程度、信息承载都有极大的局限性,使得教学形式单调、呆板,教学容量不足,已不能满足新形式发展下的课堂教学要求。而电化教学,以其高效生动的优势,在教学中逐渐上升为重要的地位。该模式善于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年来的实践,电化教学的应用让我对生物课产生了浓厚的趣。
一 电教让导入新课更精彩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的学生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许多现象无法观察到,再加上他们对周围的许多事物没有留心观察,对生活很多东西体会不到乐趣,以致学习被动。教师要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不但是“要学”,更重要的是“愿学、乐学”。运用电化教学更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若老师在上课前能放一段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录像,学生看后会激起学习欲望。例如在讲《动物人体发育》时我先让同学们看一段《青蛙发育》的录像,然后让学
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本内容——蛙的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蝌蚪的。老师一面讲解一面提出问题,让学生从录像中寻找答案,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这样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兴趣更浓,当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电教让教学手段更直观
电化进入课堂,教学手段更加直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在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我试着制成动画进行演示其过程。例如学习《细胞的增值》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很难理解,我就利用动画演示分裂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后,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脑海中留下了“直观”印象,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在讲DNA的空间结构时,用模型教具固然好,更好的是把DNA的双螺旋结构用计算机制作成课件,利用课堂进行演示,使知识传递更加直观化、形象化。
三 实验课中引用电教,达到实验的最佳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生物课中要做大量的实验,只有确保每个学生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找出规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实验的可观的非常小,不利于全体学生观察。利用电教手段演示能把实物放大呈现在屏幕上,使实验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在实验《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中,当用盖玻片直接平放盖住清水在载玻片上时,易出现气泡,这时我就把它制成动画的形式,先把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用盖玻片往另一边
赶水,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以免影响观察效果,造成细胞和气泡混淆,同时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此实验的全过程及操作难点。
四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是指带学生进入书本,这是学生的感知认识阶段。“入”要求学生能神游于老师创设的艺术境界之中,达到忘我境界。幷切通过情感体验画面,使学生如经其事、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出乎其外”是指领学生走出书本,这是学生的理性认识阶段,“出”是学生对课本内容含义理解的升华,是一种伴随着情感活动的理性思考,使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主人翁意识。
例如在讲《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时,首先设计一幅图画,幷播放古筝音乐,再配以富有感情的描述:“远处是连绵不断的高山,一道瀑布飞流直下,溅起层层浪花。近处是茂密的树林还有盛开的桃花,一只只小鸟站在枝头,叽喳吟歌。你听“咚咚’’那是漂亮的“森林医生”啄木鸟在给树木看病,树下一位爷爷在给孩子们讲故事,一群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吸引了许多漂亮的小鸟在为她们配乐吟唱。啊!这里的风景真美啊!”直观地图画,动听的旋律,一下子使学生进入“画”中,学生仿佛置身于树林中一样,他们的情绪很高涨,这些树这些鸟驳得了他们的喜爱,使他们真正地入乎其中。这是画面上出现了几个伐木工人把树木砍光,树木倒了,鸟巢里的雏鸟从树下摔下来,死了。它们的父母伤心地离开了,这里不再是它们的栖息之地,这里也永远失去了鸟儿飞逐嬉闹的身影和它们悦
耳动听的天籁之声。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这时,学生们情绪很低落,接着再讲据统计自1600年至1800年全世界有25种鸟类灭绝,现在有可能每年就有一种鸟类灭绝。请同学们思考,同桌讨论鸟类种类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才能保护这些鸟类呢?学生们有了以上的感性认识,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的很深刻,同时还提出了更好的保护鸟类的措施。有的学生说:“我以后再也不掏鸟蛋、抓小鸟、掏鸟窝了,我要多种树,在树上挂上鸟盒子,让鸟有个舒服的家。”还有的说:“我要勤喂鸟和鸟交朋友。”我们要在树上贴上“爱护鸟类、人人有责”的警戒牌,劝告人们不要打鸟等等》学生们发言积极,讨论热烈,使他们真正出乎其外,受到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思维教育,同时通过情感体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五 电教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创造力的起点在于观察力,创造是从观察开始的,而敏锐精心的观察力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没有较强的观察力,就不会有很强的创造力。观察力是“源”,创造力是“流”,善于观察,才善于创造。在生物界中有那些很微小的、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病毒,甚至在光学显微镜下也难认清的微生物,如利用计算机提供的各种曲线、平面、曲面等生成工具,制成生动、逼真、形象的形体,变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多思、多想、多问的兴趣。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科学家的设想方法制成画面,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掌握科学家的发现过程,这样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想象、探索的发散思维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学习的探索、创新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化教学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他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从而使知识更直观、更具体、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总之,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把电化教学和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并加以整合运用,使之相互补充,就能发挥其功效,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都应该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幷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和提高,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
第五篇:多媒体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信息化,这几乎成了国际教学改革的潮流,也是本世纪信息时代对教育的客观要求。现在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十分迅速,并都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不断渗透。其实,教学媒体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为师生传递信息的手段,它仍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自从课堂教学形成开始,语言、文字、教材、板书等各种传统的教具及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语言文字、表格图形难以表达,对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难以理解,而今天利用幻灯、投影及众多的多媒体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将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处理后,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从而利用声形并茂、动静结合的各种图象来表现知识,能启迪学生思维,缩短知识 传授与反馈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他们主动学,乐于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显著提高,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真实地理事物,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对许多地理事物缺乏直观表象,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生没有见过冰川、地热现象、热带雨林、沙漠等,城市里的学生对农 牧业景观和许多农副产品不熟悉,内陆学生也许对海洋和海岸景观 陌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如使用录象片、幻灯片等)向学生展示这类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增加其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多媒体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声、像、色彩于一体,动静结合的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刺激,使无声的教材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种程度上消除了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做到自主、积极地学习,容易造成对学习内容的指向和集中。例如:在讲授“长江三峡”时,放一段《长江三峡》的录象,学生一边欣赏美丽的风光,一边还可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亲临其境。教师在朗诵一首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使学生对三峡山高谷深,湍流险急的特征产生强烈的印象。接下来播放《川江号子》这首歌,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峡适宜建立大型水电站?学生很容易理解: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就这样,悦耳的音乐,悠扬的歌声,美丽的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意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景中,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及时反馈
理解地理理性知识,是通过知识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完成的。许多知识课本讲得很简单,学生往往不易领会。教师在展开讲课时,需要充分表现各个事物或要素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无疑能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理性知识。增加了课堂信息传递的渠道,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教学,并及时注意学生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发挥好多媒体的整体效应,合理使用并有机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完成传授知识、情感及反馈信息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例如:在讲“我国人口增长”这部分内容时,先出宁各个年份人口数据的表格,用投影片展示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特点不同?让学生看录象讨论分析,并归纳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最后用投影片示我国矿产、上地、水资源、工农业产品总量和人均情况数据,让学生讨论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四大内容,从感性到理性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记忆。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现代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发展智力。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演示手段、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用投影、幻灯、录象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丰富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 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问题情景,既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时,山播放士壤土地土地资源投影片,让学生结合课本自学基本内容:出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投影图,得出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各类士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的特点;发给学生一表格,根据投影片中的数据填表,了解我国士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得出结论——我国士地资源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特点。出示《中国士地基本特征》投影片,结合所示内容,从土地形成的因素分析,找出形成上述基本特征的原因,并填于表格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学生培养成既懂技术,又了解社会;既热爱地理科学,又能参与改造环境的人才。
四、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图表众多,类型多种多样。地图犹如“骨架”,它能够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表示各自地理事物的形态,显示地理事物的规律。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难免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他教具教学,在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且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予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而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在教学 中充分发挥图象的作用,既可帮助学生形成地理事物正确的空间概念,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和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幻灯投影,将课本上一些复杂的图表加工处理成幻灯片,便于学生准确、快速地感知要点。学生可在有限时间内既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既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优化完成教学任务。如讲述我国地形的分布时,用投影打出我国的空白轮廓图,利用复合叠片的方法,分步重叠南北走向的山脉、东西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弧形山脉等,引导学生读图判断山脉名称,总结地形成网格状分步的特点。投影彩色地形图和沿北纬36°的地形剖面图,让学生读图判断山脉的走向,总结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分组讨论这样的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中的电教媒体卓越的图象处理能力可全方位帮助学生具备正确的、全面的快速地阅读地图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用图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读图、填图巩固知识和分析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如只用语言讲述则很难讲解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即使配以挂图,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借助电教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
易观察到的地理事物,用电教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将问题化难为易,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地球公转”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挂图或在黑板上画图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很难讲清楚,关键之处是地球绕日公转涉及空间、时间的变化,学生在现实中无法看到太阳照射地球的全貌。为使变化过程全貌展示出来,首先制作放置的投影片的叠片投影,另一张底片是地球经纬网图第二张是夜半球及太阳光束的旋转片叠加在底片上,通过旋转使太阳直射点来回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直观、形象地表达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短的变化规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动态地从正面、侧面、反面观察地球绕日公转情况,就象从宇宙多角度看到地球一样、这种形象直观的画面,弥补了教师语言讲解和挂图的不足,突破了常规教学中的难点。
六、利用多媒体使用上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无论是讲授地理事物的分布,还是讲授地理原理,教师利用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讲解,既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又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当需要学生当堂掌握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如在讲“铁路线”内容时,可先让全体学生自己在练习册上画出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再找几个学生分别到投影仪前在片子上画,然后教师面对全班加以总结。而在做练习题时,则可让每个学生持有一张可重复使用的投影片或玻璃片,在片子上做完练习后,叫一些学 生通过投影仪展示他们的练习结果。教师加以讲评。使用投影片将课堂上的个人练习与集体练习结合起来,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又以抽查的方式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指导,是利用多媒体中的电教媒体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一个实例。又如在讲《新加坡》一节时,使用了板书、投影、幻灯、录象、录音等教学媒体。除了板书只作为展示教学提纲外,其他媒体大部分都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有关新加坡的资料,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自己进行思考分析。东南亚各国的比较、新加坡的位置、石油运输线路、经济结构图等都使用投影片:而繁忙的航运等动态较强的内容则用录象展示,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图象、声音于一体,将“演示讲解”与“技能训练”和“自我检测”紧密结合起来,通俗易懂,直观详尽,形式活泼多样,很适合学生自学。特别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他们边观察、边操作、边讨论思考,既活泼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多媒体教学还为地理教学过程提供了极大方便,它能最好地发挥各种教学媒体在学生感知、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增强地理技能方面的长处,弥补各自的短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感官受到老师传递的同知识信号的刺激,促使学生认知激情的产生,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且各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可以互补,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