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学科教学叙事(本站推荐)
英语学科教学叙事
撰写教学叙事的流程:
(1)选取课例
学员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根据选定的研修主题,选择与之相应的讲授课例。
(2)介绍授课情况
利用这次国培中学习到的理念或方法进行授课后,将实施的课例教学与以前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前后差异。
(3)总结反思
反思这次教学过程,并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
注意事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学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学记叙文”而不是“教学论文”。这种教学“记叙文”比传统的教学“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学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作为我们这次国培要求的教学叙事应该多一个要求:与国培的研修主题相结合。根据提供的主题确定您的研修主题,从某一方面(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实验法、参观法、陶冶法、探究法、自制教具、教学语言、讲授法、谈话法等等)来阐述研修主题
样例如下:
小学英语《Unit Two Feelings》课堂教学叙事
(要点一:选取的课例名称,或课例的教学内容、选课原因)(要点二:介绍以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英语是小学生接触英语的起始启蒙阶段,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就喜爱英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对单词记忆不感兴趣,没有语言学习环境,这使得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感到非常吃力。
(要点三:反思与改进。描述教学过程,记录结果(达到预想设计/未达到预想设计))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愉快教学,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我决定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我采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的生活情景,把英语教学同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运用英语来交际的能力。
本堂课所教授的是《Unit Two Feelings》单元中的关于go shopping 的单词和句型。这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既很容易,又不是那么的容易。这种说法看来好像很矛盾,为什么呢?
1.就书本上的知识来说,本单元中所有的新单词:balloon﹑
ice-cream﹑cake﹑apple在一﹑二年级的牛津英语书中已经出现过了。本单元中的句型:A cake,Ben?Yes,please./No, thank you.Here you are.Thank you.虽然一二年级时并未学过,但是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学过:Here’syour …的句型,所以,本单元的句型对学生来说也不陌生。仅仅掌握好书上的知识是很容易的。
2. 但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英语的要求,无论是在听﹑说﹑读﹑写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书本上的知识是满足不了这些需求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关于go shopping方面的单词与句型也有很多很多。把握好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这样一个吸收和扩充知识的度,怎样给学生更多的input和如何让学生反馈更多的output,这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就不会如此单调,不会如此容易了。因此,本堂课的内容为:在掌握书上基础的知识后,创设购物的模拟实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补充适量的词汇和句型,丰富学生在购物时能运用的语言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的,这堂课含掌握书上的单词和句型﹑熟练运用这些单词和句型﹑为学生创设购物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更多关于购物方面的英语知识等教学内容。在尝试培养学生发散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这些内容就显现出如下的教学流程:第一,在常规的Free Talk 中,我问问孩子们,今天感觉怎样?今天天气如何?想吃些什么?想做些什么?等等一些日常的问题,通过每天自然的﹑亲切的师生之间的英语交流,让我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我,形成一种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语言环境,并通过这种环境帮助他们学习和复习关greetings ,sports,food等的词汇和句型。在交流中,我很注意给一些能够让学生有发散余地的input,激发学生反馈更多不同的output。
第二,在Free Talk 后,我带领学生做些游戏:Flash cards 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单词,看哪一组的学生反应最快。I say and you do 让学生根据口令做动作,边说边做边玩,在活动中复习句型。这样轻轻松松的就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充分达到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效果。
第三,在游戏结束后,我设计了自己有些累,感到口渴,想喝水的这一幕:当时,刚刚做完游戏,我表现出很热很渴的样子,说:Ifeel veryhotandI’m very thirsty.然后就拿着杯子喝了口水,问学生:Are you thirsty? 这句话一出口,许多学生很快给了我不同的回应,有的说:“I’m thirsty, I want to buy a pepsi to drink.”,有的说:“Me too.Can I get a drink?”,有的甚至已经拿出自己的小水壶说:“Excuse me, Can I
drink my water?”接着我们讨论了想喝什么饮料?到那儿去买?派谁去买?怎么买?我通过设计一些肢体语言与口语相结合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双重记忆能力。毫不费力的就让学生听懂﹑学会了今天要学的单词和句型,并把相关课外句型自然的引入。第四,创设购物的模拟情景,通过学生们自编的生活情景短剧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shop-assistant和customers让他们自己发掘go shopping是会碰到些什么问题?例如:区分商店的名称,不同的商店运用的语言不同,以及在小商店购物时,如何讨价还价,等等。学生们想到的这些问题,有些与我事先考虑的不谋而合,而有些问题甚至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
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穿插了一些儿歌和英语歌曲。如:在购物时,店主总是会叫卖自己的商品。其中我教了一首儿歌《Hot cross buns》教学生如何用英语叫卖商品。这种形式能调节课堂气氛。
(要点四:再次上课后的感想。修改后的课堂效果,是否还有未解决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兴趣很浓,但最后发现自己没有真正驾驭好课堂秩序。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自己在即兴问答学生时,出现了语法错误的句子。语音也需好好的进行学习和改进了。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功是学科里面,应该要求是最多的。除了唱、跳、画、演等,还要有标准的语音和漂亮的书写。更要有创新的思维,能让这个新兴科目发展的更快。
(要点五:感悟)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在乐中品味英语的无穷乐趣。外语教学要实施
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之中。
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在平时教学中作一名学生,和其他学生共同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把握每一堂课的40分钟教学时间,不断增强教学机智;实践自己的构想,逐步向一位专业的英语教师靠拢。让自己对学生少留一些抱歉,让自己对英语教学少留一些遗憾!
第二篇:英语学科教育叙事
英语学科教育叙事
英语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性。从学科本身来讲,课堂上出现各种意外事件的频率比较高,再加上农村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相对差些,所以能否较为妥善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就显的尤为重要。俗话说的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只有‚沉着‛,才能‚应战‛,才能将被动局面扭转。
一次在快要上完一节还算满意的课后,一个学生突然举手示意。原本以为他要提出针对本课的疑问,没想到是向我告状。告状的内容是他身旁的小李同学偷偷地看了大半节课的课外书。因为他坐的是最角落的位置加之我在平时有不许学生在课堂上随便告状的规定,所以始终曾未发现。正当这时下课铃声响起,为了不耽误给其他学生布置作业,我只说了句:‚下课后,小李同学帮我把录音机提到办公室去。‛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一边走在他身旁,一边和他进行了这样的对话:‚上课看的是什么书啊?‛小李:‚《马丁的早晨》。‛ ‚哦,那这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啊?‛小李:‚一个叫马丁的魔术师的故事。‛‚哦?他会变魔术?变什么呢?‛小李:‚变很多种人。‛‚那具体说说啊。‛他开始莫不做声,估计在努力回想,但似乎因为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好,没有立刻回答,这时也恰好走到了办公室。让他放下录音机后我问:‚你这节课共看了几页呢?‛小李翻了翻书说:‚好
几十页。‛我说:‚不错呢,一节课可以看那么多。如果你一节课能学那么多知识该有多好啊(自言自语),那你在课上有听到我讲了些什么吗?‛小李:‚ruler。‛(以前的旧知识,在这节课中运用于新旧知识的结合环节)我又接着说:‚不错,一心能二用,边看书边还可以听课,说明你脑袋不赖啊。‛小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立刻又问:‚那你能用英语说说这尺是什么颜色的吗?‛(颜色是这节课的新授内容)小李不是很自信地回答:‚red?‛ 我竖起拇指表扬道:‚Very good!‛(接着便拿出了另外几种颜色的词语卡片,如我所料有大部分都读不出,我便反复耐心地教,耐心的纠正)不到5分钟,那孩子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我又问:‚你觉得那书好看吗?‛小李有些不太明白意思地点了点头。我说:‚说明你是看的懂那本书的,对吗?‛小李回答:‚是。‛‚那如果你没有很好的语文基础,能看懂里面的内容吗?‛小李摇了摇头。‚你知道吗?如果你英语学好了,能看懂更多更有趣的书呢。想看吗?‛小李说:‚想。‛‚那以后上课......‛小李没等我说完就说:‚我会认真听讲的。‛我点着头鼓励他:‚好,我会在上课时看着你的表现的,别让我失望哦!‛‚嗯。‛
从那次事情后,我在上课时就格外注意起像小李那样虽然聪明但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的孩子来,有时候因为喉咙疼,还回请他们来帮我做布置作业的小话筒(我轻声向他们传达作业内容,让他们大
声向全班同学宣布),发现他们在上课时的表现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我上课也更有效率了。卡尔〃罗杰斯有句名言:一旦真诚、对个人的尊重、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等态度出现了,振奋人心的事情就发生了。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用充满爱的眼睛欣赏学生……即使是成绩最差,行为最随便的孩子,他们也有自尊,也要我们所说的‚面子‛。很多课堂上的突发事情其实并不需要立刻处理,如果留到课后,给学生和自己的思想一片天空,让谈话沟通给彼此的心灵一个自由,那么我想教与学就将不再是心血来潮和灵感突发的过程了。
我上面提到的例子,是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我们做教师的几乎每个人都能够遇到,但要真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得心应手,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我本人来讲,在平时很多的教学过程中就犯过不少错误。解决一系列的问题除了自身的素质之外,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上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加上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深厚的爱,我想我会把这种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为一门教育艺术的。
浅谈小学英语新课的导入
单位:大兴中心校小学部 姓名:刘俊华
当我们读小说的时候,看头部分起着很重要那作用。如果看头很新颖有趣,引人入胜,就会吸引我们一点点地看下去。上课也是一样,一个好老师应该知道怎样吸引学生进入课堂。‚良好的看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老师导入成功,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整个教学成功奠定一个良好那基础,从而有效那完成教学任务。而小学英语课的导入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一般是10、11岁的孩子,如果上课伊始,老师只是死板说一下今天的内容,比如说:‚今天我们讲‚be+doing‛这个句型。这个句型的意思是‘正在做事 ’及其后应跟哪种形式等‛,这传统注入式的知识教学法,就很难抓住学生的小。因而必须重视英语课导入的艺术化,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入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那体裁、题材,我采用如下几种启发方法来导入新课:
⒈设疑式:这种方法多用于较长的对话或叙述性较强的文章中,先让学生合上书,老师运用body language(抑扬顿挫的声音,丰富的面部表情,配上适度的动作、手势)先简单介绍一下教学内容,然后根据讲授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小和去知欲,并让学生带着问题收看录像或听课文录音,这成疑会引起学生极浓那兴趣,从而调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声音和形象的结合,语
言和情境的相互交融,一下子就将学生紧紧抓住了。如在教人教版式L109(1)时,我先简要介绍:Let’s learn 109(1).It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Jim.Jim, Kate and their mother are at home now.It`s 7: 30 in the morning.(讲述现在是早上7:30,吉姆、凯特和他们的妈妈都在家这一情境)接着我提出问题: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are Jim , Kate and their mother do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然后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收看课文录像,这时动感的画面一下子就将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们想马上就知道到底他们在谈些什么?这种设疑式的 导入法,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⒉悬念式 :悬念,也就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一些悬念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那迫切心情。这种方式我多用于单词教学中,因为这样可以将零碎的单词融入在一个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天地中。如在第2册U11单元中,要学习clean , dirty , coat , blouse , trousers and shoes这几个单词,我利用多媒体软件,(也可以用big book的形式)A dirty little pig想跟伙伴们玩,但因为他的coat , trousers and shoes非常dirty,所以个个都不跟它玩。The little pig羞愧地跑回家。当学生看到这
里,我就启发学生思考: ‚What’s the end of this cartoon?‛学生马上就会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并很想知道他交设想的结局是否跟 cartoon结局有样,从而造成一个悬念。
⒊歌曲引入式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它给人以丰富那感受,使人产生联想和共鸣,如在《U14 On the farm》这一课时中,我先让学生欣赏《Old MacDonald had a farm》这一首歌,歌曲中那‚duck‛quack----quack----quack.‛ ‚cat‛miaow----miaow----miaow , ‚cow‛moo----moo----moo ,‚pig‛ oink----oink----oink等动物的叫声映衬在优美轻快的气氛,伴随而来的是一片欢笑声,整个教室洋溢着愉快的气氛,伴随着这美妙那音乐,学生轻松地步入了 新课。
⒋图画式 :课堂图画的主要形式是挂图、剪贴画、简笔画、幻灯图片等。儿童的抽象思维比较差,所以使用图画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抽象的东西,这种导入式可以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到课堂中来。如在教 There is a house in the picture.Behind the house there is a tree.In the tree there is a bird… 变化无穷的活动画面随着老师的讲述、拼贴,一幅优美的图画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种导入式不但容易将全班的精神集中在一起,而且学生从中也受到美的熏陶。
⒌游戏式 :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儿童好胜、荣誉感强的特点,上课开始时,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做游戏,再导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fast slow 这对反义词时,先让学生玩一个‚Vocabulary Power ‛这个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讲出最多以往学过的反义词,如:bigsmall tallshort fatthin等。这样既让学生温习了旧单词,又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从而为讲授新的反义词奠定了基础。
课堂的导入要起到凝聚、激发和铺垫等作用。上课伊始,学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但主要的还需要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如何在刚开始就抓住他们的心,顺利地转入课堂教学?这里,导入的技巧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实导入方法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注意温故知新,新旧衔接。讲授课时要注意承上启下、前后照应,复习课要注意归纳、总结。导入法在应用时,各种方式也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如图画式,还可以跟悬念式、设疑式相互结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因地制宜,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导入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第三篇: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叙事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叙事
撰写教学叙事的流程:
(1)选取课例
学员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根据选定的研修主题,选择与之相应的讲授课例。
(2)介绍授课情况
利用这次国培中学习到的理念或方法进行授课后,将实施的课例教学与以前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前后差异。
(3)总结反思
反思这次教学过程,并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注意事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学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学记叙文”而不是“教学论文”。这种教学“记叙文”比传统的教学“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学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
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作为我们这次国培要求的教学叙事应该多一个要求:与国培的研修主题相结合。根据提供的主题确定您的研修主题,从某一方面(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实验法、参观法、陶冶法、探究法、自制教具、教学语言、讲授法、谈话法等等)来阐述研修主题
样例如下:
【教学叙事】主题:如何提高教师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
——记一堂令我回味的铝及化合物的复习课
(表述了自己所选的研修主题)
“铃„„”,我拿着备课夹踏着铃声走进了教室,看着同学们没精打彩的样子,也难怪
第五节课了吗,我也正发愁怎么上这课呢?
上课后,我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在屏幕上,利用课前五分钟想复习、巩固并概括性地说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发现学生不仅概括得不好,而且回答问题时还有气无力的样子,引起了我的不满和烦躁,我耐着性子将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了讲解,对提问中同学们的表现作了点评,还话里话外地批评了某些同学,这时有些同学稍微好了一些。
讲课开始了,这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因为这是一堂铝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课,它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因此,我设计有分层设疑、分层提问、分层达标训练,同时把每层问题和训练都用精彩的画面展示在大屏幕上,层层到位,自我感觉一定会异常精彩。五分钟过去了,教室里除了我的讲课声和偶尔一、二位同学的附和声之外,感觉特别的沉闷,“怎么搞的”,我的火气在心里生长,好像和谁赌气似的,草草地结束了第一层的讲解。然后,把训练打在屏幕上,要求同学们在五分种之内完成第一层次的十道小题。有的同学已经从我的语气中查觉到我的不快,于是,赶紧认真地做起题来,教室里仿佛结冰了,一阵凉意穿过我心,我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唉!怎样才是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情景呢?
我慢慢地巡视着,暗暗地告诉自己千万别发火,借以平息自己急躁的情绪。想着下面的课怎么上,调动不起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准备得再好,也注定会是一堂失败的课。边走边思谋着,忽然我发现一位同学桌子上放着一本“开心辞典大全”,立即,王小丫主持“开心辞典”的画面在我心头一闪。有了!我快步走上讲台,根据自己的备课笔记,调整了一下思路,快速地将第二层次和第三次的设疑、问题及训练浓缩成了十个难易适度的多选题。我转身在黑板上奋笔书写起来。这时候,我感觉到有些同学的目光开始随着我的粉笔在移动了,听到有些同学们在窃窃思语了,我心中暗暗窃喜,我仍在黑板上快速书写着„„我回转身,扫视了全班一下,面带微笑且大声宣布了我的规则:“下面两个层次共十道题,每小组任选二小题,由组长同学作为代表,上讲台选题和答题,请四位小组长拿着书和笔记上讲台”这时,同学们有点骚动,我没有理会,转身面对组长们说:“若回答不出,可以有二种求助方式,即求助书本和求助同组同学。请班长上来计时,每小题 2 分钟”我停顿了一下,这时,课堂上已经一扫刚才沉闷的气氛,我继续说:“开心辞典答题是有奖励的,我的奖励就是:今天的作业可以选作,我今天的身份是主持人”。这时同学们的脸上已不见了刚才的无精打采而变得神采飞扬,课堂上已不再是只有我的声音。选题,求助,作答,同组的同学那种热切地希望自己的组长是最棒的;翻书声,讨论声,被求助的同学响亮的回答声,在我听来是那么的动听,我的提示和点评又常常引起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讨论。不知不觉中,这堂课将原先预计的教学内容完全在活动中被触及并消化掉时,欢快的下课铃响了。但同学们仍沉浸于刚才的气氛中,围着我说着自己的想法„„走出教室时,我才突然发现自己的脸烧烧的,激动的心不能平静。这堂课令我记忆深刻,至今还回味着,因为我似乎很久没有遇到这么火热的师生同质疑、共探究的场景了。(描述课例中发生的让自己的思维发生矛盾碰撞,产生智慧火花的教学故事)
这堂课有两点成功之处,一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二是触发了学生们思考的激情,调动了教室里多种声音的存在,实现了师生、生生的真正互动。
这堂课也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是突发事件,准备不足,造成课堂调控不到位;二是由于是专人发言,指定求助对象,所以部分同学浑水摸鱼,无法大面积互动起来。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像第四节课或下午第一节课(此时同学们饿了、困了)的情况。许多老师常常会抱怨上课没有效果,精心准备的内容根本无法落实。通过这堂课的经历,让我对新的教学理念突然有了更深的理解:什么才叫精心备课?精心备什么?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就是:备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备教法(传授知识的方法)、备学生(学生接爱程度)、备学法(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一切均是老师让学生怎么做,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的接受,主角是教师;而这堂课虽是突发事件,它让我真正无法忘怀就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的需要。我想新课程新理念意义上的“备课”我想应该是:备“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备“创设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里所谓“问题情境”不是教师一厢情愿设计好了一个框框,让学生跟着老师动,而是教师必须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氛围。
这正符合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师生、生生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思考和建构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更离不开协作学习过程画龙点睛的引导。
通过这堂课不由得让我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教学,我针对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按照自己对备课的认识,凡是关于基本理论学习,或复习课,习题课等,基本上每堂课都精心设计出几个有质量的问题,如错题辨析型、或一题多解型、或思考讨论型等,课堂上极力营造质疑、探究的思维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开心答题,开心求助,我及时改变评价方式,或当堂鼓励,或给表现突出的同学特别成绩,或免做或选做当堂作业等,学生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踊跃参加,真正实现了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体验了真正的快乐学习。(反思:本节课在理论和实践上给自己的启发与思考,明确自己了今后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和努力方向,并与本次国培研修所选择的主题相结合)
第四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叙事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叙事
撰写教学叙事的流程:(1)选取课例
学员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根据选定的研修主题,选择与之相应的讲授课例。(2)介绍授课情况
利用这次国培中学习到的理念或方法进行授课后,将实施的课例教学与以前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前后差异。
(3)总结反思
反思这次教学过程,并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
注意事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2.教学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学记叙文”而不是“教学论文”。这种教学“记叙文”比传统的教学“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学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作为我们这次国培要求的教学叙事应该多一个要求:与国培的研修主题相结合。根据提供的主题确定您的研修主题,从某一方面(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实验法、参观法、陶冶法、探究法、自制教具、教学语言、讲授法、谈话法等等)来阐述研修主题 样例:
偶然的收获 ——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周英杰
(1)选取课例(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根据这一主题,结合自己教学,选择了一次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的课例。)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2)介绍授课情况(描述课例中发生的让自己的思维发生矛盾碰撞,产生智慧火花的教学故事。要着重介绍本次教学过程,分析针对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策略,又是如何开展具体的教学的。)
记得有一次上信息技术课时,突然停电了,上课铃已经响过,学生已经就座,让他们回班级自习吧,别的班级都上课了,这么多人在走廊里走过,势必会影响别人。让他们看书呢,除了信息技术这本书,学生什么都没带,况且信息技术教材里都是上机内容,唯一的计算机厂是已经在开学第一节课就介绍过了,看什么呢。学生乱作了一团,纷纷叹息“今天的信息课又泡汤了”,我顿时也手足无促。学生好不容易一个星期盼来了一节信息技术课,就这样不了了知,他们会失望,再说,也不能让学生就这么白白浪费一节课的宝贵时间呀!这时我灵机一动,突然想到隔壁机房里还有一堆旧机器,想必现在该轮到他们出场了。
说干就干,我拍拍手让学生安静下来,问:“停电了,你们是不是很失望?”“是!”学生异口同声,我笑了笑:“停电了不等于课不能上了,或许今天的课你们会更喜欢。”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们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请大家安静的等我两分钟,谜底马上揭晓!”我迅速找了两个男同学和我去了隔壁机房,搬了两个机箱,又拿了些风扇、内存条,还有网卡、声卡、显卡等等。
我拿出那些破旧的电脑零件,对学生说:“我们在书上学过了计算机的硬件知识,看了很多图片,那么,你们见没见过真正的计算机零件呢?”大部分学生都在摇头。我拿出一些零件:“谁能迅速而准确地回答出它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我把零件递到学生手中,让他们仔细观察,毕竟书上的图片局限性太大了,大部分学生都不能马上识别出来。我接着说:“平时我们只是用电脑,不知道这机箱里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即使你认识这些东西,那你知道他们应该放在机箱里的哪个位置,都有什么作用吗?好,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来学习机箱里面的世界。”
首先,我把一大堆零件一一拿出来给同学们做讲解,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个风扇起什么作用?缺了风扇行不行?计算机的核心是什么?你怎么知道计算内存的大小?你会安装网卡吗?声卡、网卡、显卡怎么区分呢?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迎刃而解。学生听得都很认真,慢慢地知道哪个是内存,哪个是网卡,哪个是声卡。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
接下来,我打开一个旧机箱,让学生了解机箱内部的构造,看看哪个是主板,哪个是cpu,哪个是硬盘?风扇要装在哪里,怎么装?声卡、显卡、网卡怎么装?内存条又怎么装?连接硬盘、软驱、光驱的数据线、电源线怎么插?等等,还特别提示学生每一项的注意事项。我一步一步的一边提问,一边演示给学生看,每一位学生都全神贯注,兴致勃勃。
光说不练也不行,我把本节课分为四个阶段,讲解——认识——安装——比赛。讲解阶段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认识阶段是以学生的认识为基础,对号入座;在讲解和认识阶段之后的安装阶段,学生知道了如何进行简单的安装,以及安装时的注意事项等等,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极大的激发出来。最后是比赛阶段,比赛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我让学生动手实践,并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赛分口答题和操作题两部分,而口答题又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首先我把学生分为四组,然后进行提问,每答对一道题得十分,答错一道扣十分,通过知识答题很好的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动手操作题,每组派两名同学参赛,看哪组装得又快又正确。选手们一丝不苟地在那里进行操作,而拉拉队也不甘示弱,拼命为自己组加油。比赛的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下课铃响了,学生兴奋的离开了机房,从他们的行动、神情和状态看得出,这节课他们得到了很多,有知识,有欢乐还有荣誉,我心中暗喜,看来我的临时决策是正确的,这节课是成功的,教学效果甚至比上机课还要好很多。(3)总结反思(反思教学过程,结合选择的主题,审视教学的成功之处,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课后,有的同学告诉我:“老师,我们很喜欢这样的课,收获很多。”“这样的课比上网还有意思。” „„就是这样的一个偶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多启迪。
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应创新教学,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这次的硬件内容的教学不仅使我感觉到自己教法灵活了,而且也带动了学生思维的碰撞,给学生带来质的飞跃。策略的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但能从中学到科学知识的实践本领,而且也可以体验到追求真理的艰辛和乐趣,这有利于他们形成顽强的意志,养成乐观进取的性格,提高生存能力。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渗透集体主义精神,对学生独立完整人格的形成来说,无疑也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能不能做到有效,这和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有直接的联系。好的教学策略能够成就高效低耗的课堂,不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第五篇:教育教学叙事故事——要让学生重视英语学科
要让学生重视英语学科
有一次我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正讲得兴起,一名学生将手举得高高的,我便疑惑地停下来问他有什么事。原本我以为他是要回答问题或者提问,谁知他竟然说:“老师,赵XX在偷偷写语文早自习。”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什么?这名赵同学本来英语成绩就不好,他上英语课的时候不好好听课,竟然写语文早自习?难怪他的英语成绩会那么差!我立刻严厉的批评了赵同学,并且没收了他的语文练习本。可是我发现,这名同学虽然不再做其它的事情了,但也没有认真地听课,而且还一脸的不服气。这样下去,他的英语成绩还是上不来呀。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的目的是提高他的英语成绩,并不是想让他多写几遍作业。他若是这样上课,那英语课对于他来说纯属浪费时间,还真不如做点别的练习题呢。
可是,他为什么不愿意学英语呢?我在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询问他原因。他 却问我:“老师,学好英语有什么用?我以后又不打算出国。”我听了他的问题当时也有些语塞,反问自己:是呀,学好英语到底有些什么用处呢?我一时回答不出,便转移话题,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说是他妈妈告诉他的。我想了一会儿告诉他,英语是一门学问,而且是我们现阶段学习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只将它当成一种日后与外国人交流的手段啊。别的不说,背单词的时候,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呢。再说,中国境内就有很多外国人啊,不用出国也有机会使用英语的呀!这名学生有些动容,日后上英语的时候用心了很多。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