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甘南县巨宝中心学校郭宝珍
《岳阳楼记》是一篇人人皆知的散文,在初中语文中占有重要的的地位,需要背诵,很费力,效果不甚好,这里简单谈谈有关这篇文章的背诵要领。《岳阳楼记》作者以记为名,不记岳阳楼景色,却借题发挥谈一个人的政治抱负。这篇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最后议论,水到渠成的点明中心。
为了更好的体现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的初步尝试。现就本次教学活动的得失及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借助教学自我反思如下:
教学设计上的反思
《岳阳楼记》有很清楚的文脉。现在拿两篇文章进行分析,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清晰的写作思路,因此,我们必须找准抓住它的关键句子。
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才有助于快速和记诵。
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造情境教学,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注重学习中的情感教学,采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我确定本节课的知识学习目标是学生流利读课文。感悟文章意境。为了探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计算机自己设计制作了“课件”。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我设计了学生朗读课文、集体讨论、看动画感悟课文意境等学生活动。
1、对教学过程中能体现语文课标的理念意识。
2、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感情文章创设了情境(具体表现为多媒体动画的演播),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
3、教学中做到了能对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和积极性。
4、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在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
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的古文基础差,使课堂教学开始时略显沉闷。
2、由于计算机软盘原因,使“课件”中动画有一小段没有放出来,不完整。
3、对课的容量掌握不好,内容有些多,所以自己感觉,第三自然段讲的有些快。
4、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时间短,教师没有参与其中,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有此不适应,《岳阳楼记》有很清楚的文脉。
这节课的总体教学创意是: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采用主动、合作的学习方式。
第二篇:《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宁安农场中学
《岳阳楼记》它是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思想性很强的名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古代优秀作品的美,学习古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丰富复杂的感情。经过具体的课堂教学之后,我思考了很多内容,接下来我就谈一谈讲这一课的感受:
一、自主预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自己的教学安排,利用早读时间认真督促学生预习。而预习的方式就是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
二、朗读与品味意境相结合
古文学习最大的难点在于语句的理解,为突破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诵读,以读促悟,同时借助多种形式进行: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句子的翻译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必要时教师才作相应的指导。
学完这篇名篇,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课上我虽然注意了努力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但缺少具体学法的指导,如:翻译时,对于句子中省略的成份、词序的调整等,没给学生作具体的指导,这是今后应该注意的。
第三篇:《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是中考篇目,也是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比较重要的篇目,《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上这课时,我比较讲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主要注意了如下方面的“组合”:
一,内容的组合。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引进课外内容;教材内容中以单纯性理解为主,适当插入思辨性内容。
二,方法的组合。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配合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析法。新课的导入别具一格,实际上是运用了铺垫式的先入为主法。
三,程序的组合。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推进为主——导入、读讲、辨义归纳、解析等步骤环环相扣,同时注意适当重复和迂回——“归纳”的内容就是“读讲”内容的深化和条理化。,节奏的组合,教学反思《《岳阳楼记》教学反思》。主旋律是学生的诵读、反复出现并且不断变化方式,中间插入其他各类教学活动,从而形成疏密相间、跌宕有致的和谐共振。
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是语文教师策划水平的体现。恰当地组合不仅使教师完美的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日常教学的只讲不读、教师单边活动、教学程序杂乱、教学无法深入等现象,都与组合不当有关。教师中真正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教学的“布局谋篇”的似乎还为数不多。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应提醒自己:请注意课堂教学的组合美!
第四篇:《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汝南县南余店初级中学
姚自强
汝南课改已走入第四个年头,在我们教师熟练运用三主六环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师生共同成长为主线;六环是指揭题示标、学习指导、自研共探、学情展示、归纳总结、巩固提升六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我在对古文学习上又有所创新,现将学习《岳阳楼记》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一、课前重朗读预习,时间利用早读
1、第一遍学生边读边勾画重点字词,把握不准读音的字词需用笔勾画做出标记。此环节重在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笔勾画出的生字词马上对子交流,解决不了的赶紧查阅工具书或是上升小组解决。所有的学生都会动起来,交流,补记,快速解决自己的疑难。然后听录音朗读,听教师范读,初步把握节奏停顿和感情。
2、练读课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不一样的精彩在这里上演:学生自己练读,为的是读通顺;对组练读,一个读,一个听,为的是读正确,读流畅;小组轮读,求的是读熟,熟读。多次的读,不同层次的读,学生很快就会读流畅,读熟,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二、课堂上依照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步步为营,扎实有效。
译文环节采用结合注释、工具书自主译文。教师巡回指导、督促。生译文时有疑难可用横线加问号标识出来。勾画出的疑难问题依然是对组解决,还有疑难上升小小组,继而上升大组,最后小组存在的疑难组长统计交全班解决。此环节至关重要,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是知识的进一步学习理解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积累释疑的环节,中等偏差的学生此时好溜号,需给以明示,督促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这种学生自主学习,遇到疑难同伴互助的学习,省时快效,收获多多。
独立完成导学案,总结重点词汇和重点句翻译。第一步,不许看课本、查阅资料,独立完成,用笔标记疑难。第二步,自己查阅资料,用笔写出答案。第三步,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加三角标识。对学、群学解决。
三、学情展示环节,循序渐进,重朗读、重文言词汇积累
此环节重在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或是学习中小组存在的疑难,或是本课的重点、易错点、考点,也是积累重点知识、查缺补漏的关键环节。
1、读文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抽签确定学生读文,留有准备时间,学生很激动,准备的一分钟还忍不住在组内读了一遍,同组同学还有的就个别句子示范给他读。读文效果很好,即使是较差的学生,文章读的很流畅,几乎没有错读现象。有的同学晃动着脑袋,好似随着句中的忧、乐而自得其乐,那神态,那语气,学生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2、积累字词展示。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展示个人积累的字词含义,其他组员听记补充。学生知道需积累的重点内容是本课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重点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几种类型。这是以小展示为主的展示,即小组内的展示。这是充分发挥小组长职责的重要一环,组长领着组员按顺序说说每个人找到的需积累的重点词。先说通假字,再说本课的古今异义次,在第几段,哪句话,哪个词,含义是什么。这样以组为单位分类积累,因为每个同学都有可能会上台展示,所以都很认真,真正做学生面向全体。而且由组长领着学习、整理、补充,效果非常好。(导学案明确给出本课通假字几个,重点的一词多义几个,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
3、译文、理解展示。学生翻译课文,留有准备时间,上台展示不许带参考资料,只能借助课本下注释。对于展示不准确的及时跟进评价,或生评或师评。对于重点语句的翻译,让学生重复译,让生重点记忆。如本课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这是互文的翻译:“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很多学生起初都会翻译成:“不因外物好而高兴,不因自己而悲伤”。纠错之后学生大声翻译,教师点名翻译,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导学案出现的重点语句重点找学生说。
让学生概括各段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谈学习的收获。如本文学生在理解“古仁人”的思想境界时,不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抱负也不能理解,经过引导、讲解,学生才明白:作者和朋友处于封建社会,都遭贬官正处在边远的山野之际,而作者却不因此而郁郁寡欢,没有破罐破摔(学生语),难能可贵的就是作者在劝勉友人的同时,也在抒发自己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就这样,学生在学习着知识,在提升着能力,他们投入的学着,快乐的讨论着、整理着、补记着,这是孩子学习的殿堂,这是知识飞扬舞台。学生动起来了,知识就活起来了,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我们县的三主六环模式。
第五篇: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几百年来传诵不衰,以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独有的艺术魅力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更是我们中学语文积累的必诵之篇。挑战这篇耳熟能详的传统篇目,有压力,也有乐趣,挑战中有成功之处,也有败笔。每每回味,感慨颇多。
《岳阳楼记》是一篇美文,如何让这篇“美”文,在我的课堂中“美”起来呢?我在心中不断的构思、演练,最终决定以“读”促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大胆的预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整堂课的设计流程以循序渐进的推进进行:导入——配乐范读——指导读顺、读通、读懂——品读——齐诵名句。教学的步骤环环相扣,注重对学生的点拨,从而使指导的内容不断深化和条理化。
预设的环节充满和谐之美,但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情况还是有变化的,有让我深感意外之处,也有惊喜的地方。
导课的环节,我写了精彩大气的导入语和声情并茂的朗诵加之,希望借此把学生的感情调动起来,也许是环境的关系(听公开课),也许真的被我的语言吸引,学生很入神,很用心的听,留下了一片安静。面对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形,我来了个逗趣“你们是被老师的语言吸引了,还是被美伦美幻的画面吸引了”学生此时方回过神,情绪平和了许多。
由于学生对课文不熟悉,我采用先自由读,再师生合作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感受文张章的语言美。在教师范读基础上在读,学生还真能模仿几分,根据自己的理解绘生绘色的朗读了课文,学生表现语言的能力还是让我暗叹,平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太少了。
最让我捏一把汗的是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景美、情美、理美这一开放的环节,学生究竟能悟几分,能欣赏几分呢?我为这一环节的展开叫焦虑、紧张,它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短短几分钟的自渎欣赏之后,我询问学生自渎后的理解感悟。很多学生用亮闪闪的眼睛望着我,语言又止的样子,片刻的沉寂后,终于有学生打破了沉默,我认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这个句子写的好,写出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短短几句话虽不够精美,但给课堂投入了一粒石子。不爱发言的吴振都敢于亮相,其他同学不甘示弱纷纷举手,品美文的过程在同学们虽稚嫩、肤浅,但积极踊跃的赏读下活跃起来,时而精彩的解读让人赞叹。美点在同学们的一赏再赏之下清晰了,我也就水到渠成的对文章的结构、立意进行小结:前文的写景,抒情都是为后文的议论蓄势张本。范仲淹以他的文采、真情,尤其是其博大的胸襟与远大的抱负,让岳阳楼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踏着他的足迹吟唱名垂千古的佳句„„。在由这个小结自然过渡到齐颂名句的环节,学生诵读这些有震撼力的名句,聆听历史的回音,声音不觉高昂,感情振奋激动,我的心也随着学生的诵读激荡着。
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能够自觉的品味语言,投入的学习,用自己的才能为课堂增色,与其说学生想表现,不如说学生更想让我们的课堂成功。听着学生语无伦次的分析,我被感动,听学生的妙语连珠我被感动,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让课堂充满诱人的力量,他们让课堂熠熠生辉,一次次的感动中深深自责,平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太少太少,我应更加努力的钻研教材,使自己的思维灵动起来,给他们一个更完美的课堂。
课下学生一路追问“我表现得怎么样”?我笑而不语心中默默对自己说,要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无愧这些生命。
刁红梅
200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