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新大纲的学习与体会
扫描新大纲——初中语文新大纲的学习与体会
更新时间:2007-8-27 2:51:28>>文章简介:
为了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第三次全教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在总结吸收几年来社会关于语文教学讨论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以下简称“新大纲”)。并且以此为依据修订编纂着一套新教材(现已完成修订出版了第一册,以后将陆续出齐其它册次)。下面,我结合新大纲和新教材谈几点看法,与各位同行交流商榷。
一、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重新认定
“新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95年原大纲相比,已体现出语文教育新的理念转换轨迹。即它在原“工具性”本质的基础上融入了“人文性”的内涵,使二者在学科性质的地位上等量齐观,也就是说,“新大纲”在肯定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它的“人文”属性。
什么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呢?“人文”,指人性和教养,“人文”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即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对抗弥散着平庸和粗鄙的商业性的社会氛围。因为,我们无法否认当前的社会,由于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渐呈后工业社会人为物役心为形役的焦灼之中,可以说,对金钱的膜拜和对物欲的渴望的价值取向以一种“正步走”的整齐划一影响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人类对本真的信仰。有人说,现今社会是“谎言和人民币漫天飞舞,有谎言的地方就有人民币,有人民币的地方就存在着谎言”,在这样一个价值尺度正日趋严重倾斜的社会,语文教学的确有必要担起人文素质培养的功能。由此可见,在教学中,以语文为工具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理应担荷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濡默化。这对于我们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新教材收录了比旧教材更大比例的文言诗文,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想通过这些文章的教学,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当我们无所畏惧的物质主义使人们丧失了求善的意志和无所希望的虚无主义使人们丧失了求善的真诚的时候,我们传统的仁爱精神不正充当着逆转道德沉沦的支柱?当我们面临着无穷的生态危机肆虐横行时,“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不正告诫我们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当我们面对着日益汹涌的追求吃喝、享乐和刺激的诱惑消退进取和阻碍社会发展世纪末心态的瓶颈的时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念不也还虔诚而执著地守望着我们的精神麦田?„„
但是,强化“人文性”并不等同于淡漠其“工具性”,而语文教学恰恰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工具,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不存在着限制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而是沟通交融、互相渗透的关系。可以说,“新大纲”体现出的精神使长期以来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告了一个段落。
二、关于“教学目的”
“新大纲”加进了“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二句话。
1、关于“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
过去,由于我们把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工具”,所以在教学中,用大量时间做各种训练,可谓是“书山有路‘题’为径,学海无涯‘练’作舟”,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无助地沉浮于茫茫题海的无奈和恐惧之中。这种看似加强“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导致了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少、慢、差、费”现象的产生,因为我们往往人为地抽象出语文知识体系,并以各种知识目标使语文教学在沉重烦琐的框框架中就范。
“新大纲”提出了“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回避以往语文教学中肢解美文、罗列知识点、忽略对学 1
生整体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式,把语文教学拉回正确科学的轨道。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着力于“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的时候,我们就会重视学生“语感”和“思维”中的创新因素,而不是让学生复制和克隆知识。因为“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就是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凸显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中考的命题才会抛弃以往那些非此即彼的所谓“客观”选择题,而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方式和语言表述能力。
2、关于“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很多场合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和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今年6月5日,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呢?
有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而对文学作品中“空白”的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什么是“空白”呢?空白,是本文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
文学作品里留有大量的“空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发现填补,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例如,我在教读《七根火柴》这篇小说时,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小说中补写“昨夜”的暴雨的环境描写时,我引导:在这样的暴雨中,无名战士是怎样度过这漫漫长夜的呢?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热烈的讨论。随后,我及时出了一个作文题《暴雨中的一夜》,要求同学们对暴雨、对无名战士的心理作出描绘。面对着这个激发想象的文题,许多同学当堂就完成了颇足一观的文章,从他们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迸射而出的想象的火花和在字里行间翕动着的想象的羽翼;同时,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无名战士不是像卢进勇一样躲进树丛,而是倚在一棵小树下的原因。无名战士的形象在一刹间高大起来了!学生们对小说的主题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样的“空白”还有很多。如:①、《故乡》中,宏儿和水生二十年以后的友谊是否如“我”和中年闰士的隔膜?②、《孔乙已》中,孔乙已的长衫哪去了?孔乙已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③、《竞选所长》中,“我”退出竞选后,伍德福和霍夫曼二位先生如何继续他们的竞选活动?④、《我的叔叔于勒》中,小公务员的二姐夫是如何继续着他的发财美梦的?父亲又是如何向不知情的家人解释叔叔的长久不归?⑤、《范进中举》中,范进赶考几天家里生活情况如何?„„
当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在“主题诠释”的过程中,以多元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人物鉴赏”的过程中,以辩证的理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写作的训练中,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中,鼓励学生反弹琵琶,发表自己独特新颖的观点,发展创新思维等等。
3、关于“人格的健全”
“新大纲”提出,语文教学应“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育应“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全面发展,就是通过教育培养完整健全人格的人。
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提出了一个十分经典的命题,即“智力存在于人格的总体之中”,可以说,能力是建立在和人格不可分离的关系之中。智力与人格形而上学的分离,必然导致人格的解体:或因理性的丧失使人失去方向,或因情感丧失而使人失去动力。
所谓人格的健全,实质上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各种因素协调平衡发展的问题,如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的互渗互补;如德、智、体、美的整体发展;如知、情、意、行的同步并进等。也只有有了健全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兴趣、爱好、成就感、荣誉感等各种心理状态的正常发展;才会有心理失衡、心理疾病的自我调适与自我矫治的能力;才会在学习中体现为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心境、集中的注意力、活跃的思维力等。
三、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
在这一部分里“新大纲”将原大纲“内容和要求”合二为一,分类更清晰,也更合理。
1、“课外阅读”
“新大纲”明确规定,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同时,2000年3月13日,《中国教育报》登载了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意见》,对中考语文卷作如下规定:“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意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事实上,这个“意见”代表着今后中考命题的一个方向。这二个精神对指导我们阅读教学有何意义呢?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例子”的功能就是生发,就是为了让语文学习更好地联系生活,服务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能力和视野向课外拓展。而像过去那种阅读材料源于课内的中考试题,导致了猜题押题的种种弊端和大搞“题海战术”的出现,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不利于对学生整体语文阅读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所以,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选取相关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设置相关的问题检测学生,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同时,也可以结合文体知识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做,不仅符合“新大纲”的精神,而且有利于突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应试教育“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弊端。
2、“口语交际”
“新大纲”将旧大纲的“听说”改为了“口语交际”,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体现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为学生日常口头交际的机会远远多于书面表达,注重说话培养,使学生善于运用口语进行交际,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存能力。同时也可以淡化为适应升学需要而囿于重读写、轻听说的狭隘功利意识,坚定地树立为了学生的终生需要而加强听说训练的思想,使学生在互渗互动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训练的思想。况且,教育部“中考指导意见”中也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听说能力的考查。”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方法很多,如让学生复述阅读材料的内容,转述最主要的阅读内容,进行口头作文和辩论演讲等多种方式。
3、“作文训练”
“新大纲”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教育部的“中考指导意见”也规定:“写作文不能设置题障碍,要淡化文体,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根据这两个精神,我想重点谈二点:
(1)、淡化文体
近年来,我市中考作文题大都以记叙为主,着重考查学生的叙事能力,但长期单一文体的命题思路,给初中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
1、学生的写作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能力被忽略和偏废;
2、为了应付考试,本来擅长说明和议论的同学不得不忍痛割爱,他们与中考不合节拍的说明和议论的能力不同程度地退化。事实上,无论记叙,还是说明、议论、抒情,都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语言表达和作文能力。因此,无论是从大的命题背景,还是从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上看,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使他们在写作上的个性得到体现,都是今后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
(2)、写“真情实感”
“新大纲”规定的字数是一个较大的数字,如果不鼓励学生写他们自己的生活,写真情实感,恐怕学生一个月都坚持不了。恰恰只有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不过多地设置障碍、增添附加条件,允许学生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广泛取材,他们才能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写作,展示他们多姿多彩、丰神摇曳的内心世界,表现他们的真情实感。也只有这样,他们的作文才不会流于空洞和形式。
4、关于文言诗文比例:
“新大纲”规定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这比旧大纲的比例大10%。这恐怕是出于强化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目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通过典范的文言诗文阅读材料的学习,使他们继承我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化和精神气质,正如前文所述,这一点在当前商业社会氛围中是很有必要的一个教学指向。
四、关于“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
“新大纲”的这一部分有了很大变化,这章有很多新的提法是旧大纲所没有的。如:“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等。
这些新的提法,我的体会是:
1、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力;
2、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4、要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摈弃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5、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即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向他们各个生活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关于“教学评估”
这是一章新加的内容,对评估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更为准确的表述。
在教学评估的原则上提出“不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并明确指出:“语文考试要以主观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不能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
我认为,这是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学的规律的,它在以下几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改变以考试作为评估学生成绩和教学成效唯一依据的现实。
2、强调考主观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述能力。
过去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以四选一的客观题为主,但是这种题型检测的结果往往只能得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反映不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式,扼制了学生创性的发挥,严重地干扰了教学的目的和方向,因此“新大纲”规定“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因为主观题不仅能考查出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考查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可以说,以主观题型为主的检测方式已成为今后语文考试的一个方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适量的阅读训练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主观题型的训练,注意知识和能力提高的外延性和内迁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健全的阅读思维,兼及思维品质的各个层面,即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但是,矫正不能过正,我们还是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技能能脱离实践性训练养成。否则,脱离了“双基”的阅读教学,使我们又开始了一个筑建虚幻的空中楼阁的愚行,最终也必将收获镜花水月般的空幻。
3、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新大纲”规定:“不能用„„繁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这其实是对过去语文教学中肢解文章、罗列考点“细致”分析的现实和剥夺学生主体地位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矫正。这个规定必然使教师无可回避地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
六、其它
1、关于“教学设备”
在这一章里,重点提出了语文教学要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已成为各科教学的一个方向。因为它的使用,有利于把各种文字形象和语言表述转化为鲜明的视听形象,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也说过,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才会钻得深。可以说,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在他们到困难的时候,自然生发出克服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通过其它方式设置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关于“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新大纲”取消了原“基本功篇目”一节,增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这不仅有利于改变以往教学中大搞“题海战术”的现状,而且有利于“一纲多本”教材体制的真正实施。同时用“推荐”二字,又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极为强烈的民主色彩。而且,它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一起,解决了中学生“读什么”、“读多少”的问题,为教师的推荐和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七、结论
“新大纲”的实施,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精神。它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精神。
第二篇:学习管理学收获与体会(新)
管理学是既一门社会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学的基础与思想适用于我们日常生产的各个方面,学习完这门课程,我深切体会到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过程的科学总结。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有目标有协调的活动都需要管理。
具体而言,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很有体会与收获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系统学习和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而对管理学及管理理念入门了,树立一定的管理意识。清晰了解学习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者、管理都如何管理、管理的主要职能手段。管理就在进行任何有意识有目标的活动过程中,为有效的达成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对组织资源包含人财物等,和组织活动包含活动形式流程等等,进行有意识有组织的不断协调,以期最优最省最快的达成等等。对管理学各阶段流派的管理思想的学习与思考,触发对现今社会管理与经济的全球化、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信息网络、诚信价值等节点的思索,纷繁复杂竞争激烈、时代日新月异,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管理学有助于探索与跟进,以助更好的理顺方方面面,促进工作的良性开展。
第二: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基础概况与精萃。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从管理理论的萌芽到如今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从管理、管理职能与管理者关系到管理内外环境等等;按照课程安排还特别重点学习了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四项管理职能。对管理有了清晰的工作脉路,对具体如何进行管理工作、要进行哪些具体的项目,关注具体的工作环节,结合本身的日常工作一一对照,使理论又回到实践,对本身工作能力工作品质都有一定的思索与顿悟。期待随着学习的积累与沉甸,把握住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职能,实现1:自我超越;2:改善思维方式,系统思索前瞻把握;3:建立共同的愿景;4:加强团体精神,组织不断学习。
第三: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管理从根本上讲是人的科学,通过对管理学历史、管理学概念和管理学基本原则、思想的阐述,以及管理四大职能详细逐一的展开,管理的艺术性散落在课程各个篇章,根植于管理的方方面面。管理对人是要有要求的,对工作是有方法的。对人不仅仅要求其掌握管理,还要求为更好的学习、落实管理工作的掌握或具备各种素质、能力、及其他知识。管理要与人打交道的,要有好的效果要真正实路领导或控制等等,都要掌握人的心理、要加强与人的沟通等等。而且在分析解决管理工作问题中是必须遵循一定原则按一定的工作方法进行的,如6W3H,“WHAT、WHY、WHEN、WHICH、WHO、WHERE,HOW、HOW MUCH”等等,这些都必须加强学习修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更好的推进工作的全面开展。
总之,就个人学后体会有感而发:管理不是教条,是生活中的存在,它来源于生活的总结与升华,也只有且必须在生活中发挥应用,还是上面提到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要加以管理,进而使之最优化达成预期”,同时也将激发促大家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初中语文有效学习评价体会
初中语文“有效学习评价”心得体会
多元评价,让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2015年“有效学习评价”培训心得
安徽省庐江县乐桥镇 耕夫
新年伊始,作为地处偏远的农村中学教师,我们有幸参加了《庐江县初中教师“有效学习评价”专题远程培训》,聆听了许多专家的专题讲座,自觉受益匪浅。
自2016年1月1日至今,我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由于我的电脑较陈旧,网速慢,所以我每天坚持早到,8点前争取至少听一个专题,下午放学后至晚间,坚持不休息,多听多看。听课时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积极思考,不断反思。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自己培训的收获、感悟与反思: 第一,提升了教师素养。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职业素养行为,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道德素养对于学生的心灵感悟及塑造学生的灵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品质等有很强的感召力。所以,这一次的培训课程又重申了这一话题,它对提升教师素养是一场及时雨。
第二,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这次培训课程的核心内容,关于有效学习评价的学习及应用。这次的专题学习远程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在详细了解了有效学习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更是掌握了诸如“基于课程标准”“差异性评价”等新兴理念。在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学习把握了优化学科测验、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实施、观察评价法等理论,并将之运用到了语文教学之中,使得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实际感知上确实如此,通过“有效学习评价”专题培训,使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
第三、多元评价,让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缩放光彩
多年来,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体系早已构建,许多学校甚至是班级也早已实施。但是就单个学科而言,教师可能严重滞后。所以我认为这一次的培训对广大的语文教师来说,确实起到启发和引领作用。我们认识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学习评价在学生个体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与时俱进,将多元评价引入课堂,让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1、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明显趋势是由评价主体单一化向评价主体多元化推进。教学评价除了教师评价,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班干评价等,同时要适当鼓励家长参与评价。
2、适时引导,注意评价的技巧。在学生互评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评价的分寸与技巧。不少学生总是喜欢给别人挑毛病、找缺点,这样的评价只会打击学生的
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我告诉学生:评价别人时要先看优点,再提不足;评价自己时,也要注意不同状况评价不同,即挫折时看优点,胜利时看缺限和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慢慢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初步学会了评价别人,也学会了正确地认识自己。
3、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应当以“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体,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二点评价尤其重要:第一是“个人成长记录袋”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从中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与失误的遗憾,从而有利于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第二是注意教师口头评价的技巧。口头评价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口头评价,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以有声的语言,丰富而精致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心理感染,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励了被评价者,也教育了大家,实现了教育的心理默契。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多一点温阳,少一点冷雪,让口语评价真正起到“暖心融情添动力”的作用。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学生就会多一点智慧和灵感,语文课堂就会多一些欢声和笑脸。多元评价,让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第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农村学子也能追赶时代的步伐。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变革,同样,能给我们的农村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目前我们所在的农村地处偏远,资料、信息相对落后,作为一名农村中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尽快让信息技术与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紧密结合。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发挥其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让农村学子也能感受时代的变化,追赶时代的脚步。
以上就是我此次“有效学习评价”专题远程培训课程学习的一点体会,有些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凭着我对大山的一片挚爱、对信念的一种执着、对山村教育的忠诚和奉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家长好评、学校信赖的新时代教师。
第四篇:新大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一、新大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训练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三、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能力训练”的“阅读训练”项中特别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等。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写得真挚而动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因为新教材的第一册的编辑思想是根据反映生活的内容编排。第一单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课《这不是一颗流星》是写祖孙关系,第二课《羚羊木雕》是表现同辈的朋友关系,此课反映父子关系,而第四课《散步》表现的是整个家庭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教材编辑的意图是要示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编者将此文的训练重点之一定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意在训练学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据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册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与小学的衔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册教材的学习在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语文学法的指导、最基础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三方面的要求是体现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当中的。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乃至我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背影》这篇文章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点“淡淡的忧愁”是很难让这些刚上初一的学生真正的领会。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样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在课堂上不做要求。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是目标2、3
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说,“言”“荃”更为重要。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四点
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正音练习(幻灯出示,见附一)
教师对这些词领读两遍
3、朗读 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初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再去补已经很难有成效,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根据学生实际,初一第一学期朗读要求为正确,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采用英语学习中学单词的方法,教师进行领读。)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3、词汇积累——课堂练习二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理解记叙要素)
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3)文中一共写了几个背影?
4)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5)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重点讨论解决2、5)
(尝试练习的设计的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次要的目标。提问5的设计可视作是对此课的总结)
四、作业布置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表面上看较为机械,但对低年级学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课后练习七(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书本上)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教学要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中心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点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的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五段(朗读、讨论)
1、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一共写了四个背影,那么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那一个?朗读这一段,注意其中的一些词语,等一下要求大家写出来。
引导学生研究删后补出的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拔
A、两个“黑”字
B、三个“布”字
C、“蹒跚”“肥胖”
D、“两手”“两脚”
E、不要“向左”两字行不行,为什么?
2、为什么“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不是“轻轻的”或是“小心地”?请一位同学表演一下?
3、父亲为什么“扑扑身上的泥士,感到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4、作者为什么看到这个背景“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又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
5、这一次流泪与第一次流泪有什么不同。与第三次、第四次呢?
三、关键语句的品味
1、前面我们通过第五段的阅读,体会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疼爱之情,那么,文中还有那些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
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句子,并进行点拔
A、第二段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B、第三段棗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送我去。
C、他嘱我路上要小心·····
2、作者是否一开始就体会了父亲的这种朴实的疼爱之情呢?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那些语句是互相呼应的?
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五
四、总结讨论
1、文章的标题改为“我的父亲”“浦口别父”好不好,为什么?
2、讨论上节课课后练习
2、教师板书总结
3、讨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
A、2、3两段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B、第四段为什么不详写作者在南京与朋友的游逛?
五、比较阅读训练:见附四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1、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请你叙述一次让你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2、背诵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节文字。
(着眼于迁移与巩固)
附一:课堂练习一(幻灯出示)
选择正确的读音
差使 交卸
奔丧 迂腐
琐屑 栅栏
举箸
附二:课堂练习二
根据教师所说的意思默写出该词语
1)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2)奔赴亲人的丧事
3)乱七八糟的样子
4)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5)凄惨暗淡,不景气
6)有了空闲的时间,指失业在家
7)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8)精神不振作
9)细小而繁多的事
10)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附三:课堂练习三
不看书凭记忆补充下面这段文字中删去的词语。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在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附四:阅读课后练习八的文段,完成下列练习
1、这个文段中所描写背影的语句是,从文中划出来。这一背影与朱自清在课文中描写的背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朱文通过父亲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的疼爱,最后表达的是一种对父亲的思念和老境不好的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此文的结尾两段表现的是作者对自己 的负疚的心情。
附
五、板书设计一
背影
朱自清
圈点批注 字词、名句、段落层次、疑问
见面的背景
祸不单行 祖母死了,回家奔丧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失业)家中光景惨淡
开头
四个背影
去买橘子时
告别时
泪光中的
三次流泪
第一次 见父亲,睹家境,想起祖母 悲哀
第二次 见背影 感动
第三次 别父亲
第四次 想背影
附
六、板书设计二
难忘背影 ——点题
父
家境:祸不单行 父亲疼爱儿子
子 描写背影
别前:细心关照 儿子怜爱父亲
情 买橘子:
体贴周到
深 再现背影——思念
第五篇:学习《国学与经典》新的体会
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体会
开学初,我参加了大渡口区进修学校举办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培训,它包括两本教材及四个教学视频。学校也对我们每位教师进行了培训,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经过此次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一些经典言论,使我受益匪浅。
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提倡注意个人修养,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我们今天所说的“闲时莫论人非,静时反思己过”,“独处静思”,都说明了一个人只有在独处中,在反思中,才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看清自己个性中的弱点,在反思中逐渐走向个性的完善。于是,尊重、赏识、宽容、谦逊,成为自己人格修养中的亮点,坚持不轻言放弃,成为自己事业的信念。而且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还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俤,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使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待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它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孝敬的人,宽容的人,有礼貌的人。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今后,我要加强学习,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