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议77条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77条有感
白金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77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开始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待那些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做出最后的、绝对的结论:某某都做不来,他的命运就这么注定了。也许,一个孩子在1年、2年、3年内什么都不行,但始终有一天是能行的。思维就像一棵花,他是逐渐地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会绽开。让我们教会儿童思考,在他们展开思维的最初的源泉——周围世界吧。
许多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发展作为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坚持用发展观点认识学生的重要要求。
第二篇:读《100条建议》有感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考查作业广州大学教育学院08小教何绮文02号
为何“减负”变“增负”?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50条建议——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众所周知,当今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这是摆在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面前的普遍现象,同时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教育界很早就开始打响“减负”的口号了,还记得在我读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教育局就大肆宣传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那时候我还能享受这股减负春风带来的温暖,可惜好景不长,一旦上了中学,规定就成了一纸空文,我只觉得负担日渐增加,满脑子都被大大小小的考试填塞,勿论什么课外兴趣的培养了。时至今日,我感到孩子们的学业负担比我以前读书的之后更沉重了,似乎从他们呱呱坠地开始,就得时刻准备着,为各种考试而奋斗!在这种高压环境下,许多让人难以想象的现象频频发生,如小学生因无法完成作业而跳楼、初中生不堪考试压力服毒自杀、高中生为发泄厌学情绪举刀弑同学„„这些让人难以相信的事情背后都凸显了教育的悲哀,可见学习压力已经成为中小学生自杀的主因。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何“减负”没减成,反而让“增负”越渐风靡成风?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是社会评价标准失衡,无论是学校的招生入学制度,还是企业单位的入职门槛,都以考试分数论高低。国家开展素质教育已经很长时间了,每一次召开教育工作会议都喊着要摒弃“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但时到如今,这种错误意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影响着教育的正常发展。鉴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优质学位更是少之又少,于是就出现了所谓“公平”的选拔性考核。近年来社会上蓬勃发展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教育培训机构正正迎合了这种性质的考试,它们声称能给予孩子愉快学习的场所,实质上剥夺了孩子们自由的权利,把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全部占据,用来进行高强度的知识练习。随之,急功近利的心态、试图在临考前恶补一下的侥幸心理便应运而生。到头来,我们的孩子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只沦为一台考试机器,对于各种问题只懂得纸上谈兵。这难道不是教育领域中的悲哀么?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每个家庭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如果这种心态过了度就可能会罔顾孩子实际状况,要求孩子时刻“赢”在起跑线上。以上两方面构成的双重压力都指向了孩子,试问弱小的孩子能承受得住吗?我们不要把问题归咎于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欠佳上面,换位思考一下,成年人也不愿意每周、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的,何况还是小孩子呢?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化成无形的课业负担,然后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长久下去终究要以扭曲的形式爆发出来——自杀自残伤人而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此时孩子已经完全失去理智,头脑完全被封闭麻木了。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那样,主要是从教学过程里找原因,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学生课余时间少、教学方法欠科学以及忽略学生智力发展。
现在的孩子似乎比成年人要忙,每天在校花八小时上课,回家后还要完成大量抄写性质的作业,到了周末竟然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家长们往往抱着功利化的心态,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以成人思想代替儿童思想,或是盲目从众,不顾孩子的意愿,要求他学这学那。一旦发现孩子某一科目成绩下滑,就赶紧联系辅导班或找家教。我以前接触过一个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要到辅导机构做作业,周六日要上作文班、舞蹈班和书法班,先不论孩子是否真的对这些课程感兴趣,但如此高强度的生活安排就真能达到目的了吗?也许年龄还小,虽然女孩会依照父母的安排过日子,但我可以从她眼中看出无奈,我觉得像她那样的孩子都很悲惨。几乎所有时间都不能由自己掌控,意味着他们无法培养自己的真正的兴趣。
此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否高效也会造成影响,在当前课时紧任务重的大环境下,教师们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上课就开门见山滔滔不绝地把本节课的内容说出,完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考查作业广州大学教育学院08小教何绮文02号
全没有导入激趣、维持动机的环节。就拿二年级的语文课本来说,一个学期要求孩子学习41个全新的内容,每个单元的学习要求在两周之内完成,而每节新课含有10个生字,我认为这样的教材安排对于孩子的接受能力来说难度偏大了。可悲的是,孩子越是高年级,这种情况就越严重,那些处于毕业班的孩子更甚,教学方法也要为终考让步。由于教师没有采取激发孩子学习激情的教学法,孩子于是愈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减低,导致教学倦怠的恶性循环。鉴于我国多采用班级教学制,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只能顾及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的孩子,而处在两端的孩子或是吃不消或是难消化,很难得到健全的发展。对于各个学科的知识,教师没有教会孩子掌握科学的方法,导致孩子不能理解,更不会运用,最后只能采取机械背诵来记住,以应付考试卷,而实际上对知识还是一窍不通,考试过后就全都忘了。所以,让中美学生一起参加数学竞赛,中国学生虽然赢了分数,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却比美国学生差得多。
除此以外,我认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与教师的自身素质低下也有着密切关系。有的教师可以做到从来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其教学成绩多年来依然名列前茅,可见这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多么高超娴熟。但现实中大部分的教师,知道自身素质不高,却想追求高分,无奈之下,只好给学生施压沉重的作业负担。期望以学生超负荷的课业负担,甚至是带有残酷性的作业负担为个别教师脸上擦粉,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教育腐败。那些拼命地给学生留大量课外作业的老师,该不该反思自己为什么要给学生留下那么多过重的课业负担呢?你在一方面给学生留下超负荷的课业负担的同时,另一方面是不是意味着你的教学水平,教育能力低下呢?
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减轻课业负担呢?
首先,抓住孩子维持注意的最佳时段进行教学。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40分钟的课堂内可有效维持注意力20~25分钟,这意味着教师需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呈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面对每节新课,教师都要充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案,提炼出重难点,抓住孩子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天性,创设各种各样有趣的情景,引孩子入胜。接着由浅及深地呈现巧妙的问题,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使他们逐步领悟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摆放在孩子的位置上,把学生当成主体,允许孩子出现错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观察比较、练习讨论发现各种知识的奥秘。教师作为主导者,需要在孩子感到困惑的时候提出引导性问题,为他们明确思考的方向;在孩子成功地领悟到知识、体验到学习成就的时候,及时给与赞扬和鼓励,以维持孩子继续探索的热情。
此外,教师还可以分层次要求孩子完成作业,不同的孩子要完成难度不同的作业。学有余力、学习困难以及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的孩子都能够选择地适合自己能力的作业,如此一来孩子也不必畏惧作业了,写作业的主动性也会提高,那么家长还要把孩子送到辅导班吗?关于孩子的作业,还有另一种误区要避免的——不布置任何作业,可是我们要知道,动笔写作业是检测孩子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锻炼写作技能的前提,让孩子做适量的作业有助于他们巩固新知,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除了纸上的还应包括动手实操类的,我们不要过于极端地对待学生作业。
此外,教师还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技巧与方法,毕竟掌握知识只是基础,关键要懂得运用这些信息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这点也是为孩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做准备。许多教师一直认为要让孩子做大量的抄写才能锻炼思维,其实不然,有一种最直接最省事的途径——课外阅读,同样能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各个年级的孩子阅读感兴趣的书目,包括益智的故事、名人成长录、神话寓言等等,让孩子能够把丰富的图画与文字结合起来,培养想象力。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思考、猜测上下文发展的脉络,久而久之训练了大脑思维,对理解能力会有很大提升,这样也会减少机械记忆的现象。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心得!
第三篇:关于陈老师五点建议有感
关于陈老师"五点建议"之浅谈漫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有的成功都是从当下一点一滴做起的。如果稍有不留意,一个好的习惯或生活方式可能会成为你人生旅途中的一枚定时炸弹。所以从现在开始刻意的关注下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习惯,并将那些好的习惯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回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我们就从最小、最平常的细节谈起——照镜子,学会微笑。也许有人会说,微笑谁不会。要保持微笑,不论是对朋友还是陌生人,你还能做到吗?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陈老师所提的微笑不仅仅是面部表情上的,嘴角轻轻上扬,眉梢轻轻上扬。更重要的是一种微笑面对人生的心态。在如今这个冷漠的时代,我们更习惯用挑剔的眼光来打量别人,打量社会。而忽视了我们自身。有人曾说:生活是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会对你微笑。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学着对生活微笑呢?每天清晨,照着镜子对自己微笑,那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与自信;对同学和朋友微笑没,那是对友谊的一种肯定与关心;对陌生人微笑,那是对他人的一种认同与尊重。尝试着对自己、对他人微笑,我们会收到来自不同张脸上的微笑及心灵上的微笑与认同。
第二,做事做人,提一口气。俗话说的好: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这里所说的"气",不仅仅指人呼吸的气,关键是做事做人要有骨气、志气。尤其是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更要做事做人提一口气。小到走路的时候,要提一口气,别总是耷拉着脑袋,弯曲着脊背,拖着脚后跟。大到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志气,争口气,别总是“墙头草,两边倒",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第三,每日一记,记录人生。记日记,我想每个人从小学开始写了吧。如果现在让我们写一篇两篇肯定不是问题,但要坚持每天一记,我想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吧。记日记重要的是养成一种自我反省的好习惯,从每天一记中找到我们的得与失为下一步提供借鉴和经验。这样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从以后来讲,回首往事,那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们也不排除扬名天下的可能性,到那时,它还可以作为名人自传,省去很多麻烦。这只是假设,要想成真,同志仍须努力!
第四,每天写一篇字帖。中国有句俗话:字如其人。字不仅能书写我们的思想,还能反映我们的性格。实用一点来讲,在考试中,能夺得老师好感,加分有望;在求职中,能求得老板青睐,工作有望。由此看来,写一手好字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民歌、音乐鉴赏。民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肯定有其艺术和文化价值。通过陈老师给我们演唱的几首山西民歌,我觉得在流行歌曲风靡的时代,偶尔听一听,唱一唱民歌,也不失为一种放松,一种享受。工作学习之余,细细品味那淳朴的民歌,会得到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安逸。
以上就是我对陈老师五点建议的一些看法和见解。这五点建议看似平常细小,但要坚持下来却不容易。如果我们能将这些细小的生活细节养成一种习惯,潜移默化,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前景。
第四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嘉善第二高级中学 李广
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其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建议,汇聚成一条广阔的河流。今天读来,仍然历久弥新。他给我们的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如何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是怎样对学生更好。笔者把这两方面的所得所思总结如下: 一 若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必然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最佳的办法就是阅读。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如果你„„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阅读中,积累教学素材,开阔眼界。
当然,阅读的优点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充分激情地为我们描述的那样:“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通过知识的积累和阅读中思维的锻炼,必然能使教师的教学技艺达到炉火纯青。从而,学生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心灵就能获得永不枯竭的“活水”的浇灌。
二 调动学生思维,活化知识
我们每天都在教授学生知识,到底什么是知识?知识难道仅仅是一段段的文字、一连串的数字或者一道道的题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了一个全新的解释:“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从这个简单的定义中我们发现了最具启发性的词汇“思想”和“激趣”。能够占据人的思想首先要是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并且使能够支撑人思考的活性知识;能激发人兴趣意味着是人们需求的、对人有用的内容。
现实是,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死”的知识,并且以不科学的手段大量塞到学生的脑袋里。就比如说儿童对词汇的学习,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最终,学生也不会使用这些词汇,更不会热爱词汇学习。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应注意“ 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
那到底怎样把知识变活呢?苏霍姆林斯基对次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第一,激发疑问。“获取知识„„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人都是由好奇心的,只有提出真正吸引学生的问题,最好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才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第二,填补“真空”。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讲解时,都能按照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教师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
第三,鼓励阅读。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教师的工作就越来越容易了。
第四,给予指导。比如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学生思考着读过以后,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
这里又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何思考?思考对活化知识有什么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这里的思考涉及到对知识的抽象能力,学生能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物、事实、情况、现象和事件,学生“学会了思考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联系”。因此,思考就是对知识的抽象化,通过抽象知识掌握其本质内容。比如,学生会不会对算术应用题的条件进行思考,正是取决于他是怎样掌握抽象概括的。那些没有思考过足够数量的事实而单纯背诵抽象概括的学生,就不会思考应用题,不能用思维把握住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反地,如果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对抽象真理的识记是以深入思考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识记,那么他在算术应用题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把应用题的条件读一遍,先撇开数字不管而对它进行思考,先不进行具体的算术运算,而是先设想一个总的解答步骤。
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化知识,就会使学生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
读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感觉收获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再接再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第五篇:读《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近日,我细细品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其中既有生动的教育、教学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师来说,依然受用.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教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他们才有可能学,才有可能学好。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这就是学生喜欢你课的表现.当我读到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时,颇有感受。“后进生”,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相对于一般的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的学生。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
而在这里,我却了解到苏霍姆林斯基这个伟大的教育家是怎样教育和引导他们学习的。我想很多教师认为:“后进生不用读那么多的书,只要把基础知识学会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生涯里却认为,应该加大他们的阅读量。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曾试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是的,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苏霍姆林斯基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应当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他,--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在平时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作为教师
应该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教师要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个学困生的优点,使他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到发展,使他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师还要善于给他们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获得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变后进面貌的可能。所以赏识在转化学困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很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栓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
我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连通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
“缰绳”,而且要在课堂内外连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根“丝线”,通过这根“丝线”来培养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给教师建议》 让我爱不释手,是因为它真正能够让我掩卷沉思时反省自己,使自己看到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