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听课心得
教师听课心得---我听课,我进步
这学期我校公开课举行得红红火火、井然有序。说实话,这学期的听评课活动给我带来的收获和震撼一直在心中回荡,老师们的课节节有亮点,课课都精彩,使我学的了很多:
一、认真挖掘教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如公开课《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以生活中的打折销售,盈亏问题为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缠老师注重挖掘教材,即使是课本中的“小贴士”也都在备课时仔细推敲,充分体现了一个老教师踏实认真的教学风格;x老师的《杨修之死》,更是在结合整部小说的同时,分析杨修为人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的傲慢,并且让学生合作探究:杨修之死给我们什么启示?以此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
可见,每位老师在备课时都对教材深入挖掘,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又何尝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呢?
二、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各位公开课教师都坚持使用导学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各环节的设计具体而科学,重难点准确,听课老师能感觉到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在紧张状态,能在“活而不乱”的课堂氛围中学得知识,相信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有所提高。
总之,在每一节公开课中,我都能领略到老师们的风采,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不但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后,我更要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把听评课作为自己成长进步的阶梯。
第二篇:教师听课心得
对“师徒结对”活动的一些心得
外语系 刘新
作为一名新受聘的青年老师,通过“师徒结对”,学习教学工作是我们取得直接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听,多观摩,多思,多总结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在这个活动学习期间,我感受良多。
一、听课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听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说“有比较才有进步”,怎样才能有比较呢?这就要求在听课前自己先备课。这是刘主任在实习座谈会上提到的。确实在听课过程中我也有这种体会。备课后我们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就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这样听课才显得有针对性,听起来效果也会更好。除此之外,听课前还要了解听课的班级、节次,尽量在上课预备铃响之前坐在教室。其次,听课过程中要善于思考。何主任说得好,“听课是带着脑袋去听,带着问题听,而不是带着笔去听”。简单记录别人教学的总过程,那只能说是工作的一种重复,因为没有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那依然是别人的东西,学到的也只是皮毛,真正的内核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比较后才能挖掘到的。
第三,听课后要主动与授课教师交流。一则是礼貌,二则是请教的好机会。当我们认真去听一节课后,脑里往往会出现几个问号:“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呢?”“老师选取这个素材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呢?”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课后和授课老师交流来解决。每个授课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路,通过深层的交流,我们往往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就不至于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浅尝即止的尴尬状态。有时在交流中我们还会得到一些额外的收获。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交流,感悟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听课要有选择性,避免盲目听课。这个选择性一方面体现在选择教师上。所谓“姜是老的辣”,这个“老”不能单纯理解为年纪上的老,更多的是指在教学上的老到。优秀的老教师往往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听优秀教师的课不代表只听老教师的课。有些年轻教师的课也是上得非常出色的,而且年轻教师与我们实习老师年龄相仿,他们上课的热情和一 1
些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学习起来更容易。这里我仿效一句孔子的话,简单说就是要“择优而从之”!选择性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选择听的科目上。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样每个科目都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多听不代表听得杂,所有的科目都要听。各科的学科特点的不同导致它们的教学特点、教学模式也有很多的不同,理科看重逻辑性、严谨性,而文科重辩证思维,重杂。对我来说,我教的科目是英语,属于文科,除了英语课外,我还会去听一些语文科、历史科,这些科目的教学方式与英语文化有一致的地方,我就多学习。其他理科的不是不听,而是有选择性地去听。选择性的第三个方面是体现在对时间的选择。多听并不意味着频繁听。听课过于频繁,留给自己思考总结的时间就显得不足,这样的简单输入,显得容量很大,但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却是少之有少。
二、听课后的教学感悟
首先是,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的魅力。听了这么多节课,我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当一位教师的语言更有魅力时,他的课堂就更活跃,学生就更积极,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其实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记得,外语系何主任的泛读课上,讲的那篇《警察与赞美诗》有一个句型特别复杂句型,他就问:“now,I’mstanding
here,behind theteacher’s desk,Can you see what color of my shoes and pants?”学生说:“No。”这麽简单形象的比喻,一下子让学生明白了主人公的意图。一个类似的比喻形象而幽默,让学生印象深刻,体现了语言的真正魅力。词语是死的,但是教师的思维是活,教师的情感是灵动的,只要肯花心思,死的词语也会活起来。我们并不要求达到妙语连珠的境界,但是作为教师也不要吝啬一两句的经典话语,“经典”往往会让一节课生色不少。
其次是,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生成过程。新课程强调知识的生成性。学生对知识的生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的,它拒绝教师的一手包办,要求更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这点,学生的思考起到很大的作用。记得,丁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在这点上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讲解的是《记念刘和珍君》的第一个课时,该节课训练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他没有简单地把文章的思路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教师的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来探讨出文章的思路,老师只是发挥适时点拨的作用。学生探讨的过程,往往会出现一些障碍,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提醒,学生的积极思考,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才能顺利完知识的生成,知识的生成是一个过程的体现。思维的训练就是在过程中实现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千万不要碍于时间就自问自答,使设计的问题形同虚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知识的现成“推销”或者灌输代替了知识的生成,那么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死的,或者说是半生半活的,而且扼杀了学生思维得到锻炼的机会。此外,为了化解教材的难度,同时体现回归生活的原则,新课程的教学还倡导“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教学模式。的确,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尝试了活动教学。但是从多次的教学观摩中,我发现有些老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到“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作为教师,引导作用是要充分发挥的,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生,通过这种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构建知识,达到知识的有效生成。
以上是我在活动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看法。通过多次观摩不同教师的教学活动,我获得了不少直接的教学经验,看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才能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怎样表达才让学生听懂听明白?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听课,观摩,就是为了博采众长,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信,这些收获会让我受益匪浅。
2009年6月1日
第三篇:教师听课心得
听《北京的春节》一课的心得体会
二月二十四日的上午,我有幸聆听刘老师的课——《北京的春节》,这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用深圳市教科院赵志祥老师的话来说——这节课是丰富的语文知识大餐。对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我个人认为,现今的语文教学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或者就课文讲课文,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的有些像思想教化课;或者深入解析文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探索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自然奥秘、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等等,上的好像是科学课、生物课、物理课”;“而且一味地让学生讨论发言而不给予归纳,不提示其中的语言问题,不点拨语文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这样的语文课上,语文能力目标得不到扎扎实实的落实,历史与社会赋予语文课的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使命正在被悄然消解。然而季霞老师这节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北京的春节》这篇散文,季老师分两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第一个课时季老师从识文眼(“热闹”)、抓线索(时间)两方面来讲,第二课是季老师是从发真情、学手法这两方面来讲。
我听的是第二课时。李老师首先让同学们回忆文本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待学生回答出“热闹”之后,季老师马上点出:阅读时如果找到了文眼,就等于摸透了作者的心。接着季老师又让学生拿出上节课填写的表格,表格一栏是填写时间,一栏是风俗习惯,让学生回顾文
本是以什么线索写的。(时间)然后又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到作者对文本的处理,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以及作者的语言特点(朴素的带着浓浓的京味的话语),从而学习写作手法。最后用阅读链接中梁实秋的文章和《北京的春节》对比,发现一个不喜欢过年,一个喜欢过年,读后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从而总结出写文章或品文章要发真情。下面是季老师的板书,简练凝练,概括性强,便于理解。
第四篇:幼儿园教师听课心得
幼儿园教师听课心得
12月3日上午,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前往新城国际幼儿园听课,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教师,很荣幸能得到这样的一个好机会,观摩领略优秀年轻教师的风采。一共听了四堂课,四位出色的老师各有特色,各显神通。从教学的各个方面来看,都是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我去学习。
在本次的教育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刘涛老师的一堂健康活动《赶走灰太狼》,很好地把一堂生动活泼、充满自主性的活动展现在了我面前,思路清晰,构思巧妙,最重要的是以幼儿为主体,充分的发挥了幼儿投掷能力和身体协作能力。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在快乐的“玩沙包”游戏中,幼儿和游戏得到了共同发展。在幼儿玩游戏时不管我们在游戏前对游戏的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幼儿的动态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中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引导幼儿不断地调整。只有动态地推进游戏,幼儿才会越来越喜欢游戏,游戏才会真正促进幼儿发展。
通过这次观摩的活动,结合对照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觉得感慨颇深,以下是我个人谈的几点感受。
感受一:我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我们新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要认真学习《纲要》中先进的理念思想。在活动中,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面向全体幼儿,全面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
感受二:活动中我应尊重每一幼儿个性,注重为幼儿创设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幼儿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作为教师,引导作用是要充分发挥的,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幼儿,通过这种引导,让幼儿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
感受三:在活动中要善于营造情感氛围。有人说过:开展好一次活动,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没有激情,那么幼儿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因此我觉得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情感,教师自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了活动的成功与否。
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切还只是个开端,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后的工作对于我而言,将是充满挑战性和意义性的,我需要在实际工作不断去学习、去观摩、去实践,我想只要心中充满对孩子的爱,对幼儿事业的热爱,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刘婷
第五篇:实习教师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
正式踏入教师岗位1个半月时间,期间主要是听课学习,并参与了学院举行的公开课评课活动,本阶段的心得体会如下:
1、对教学环节的初步认识 完整的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导入,讲授新课,本课小结,巩固练习,每个小环节对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熟悉、掌握起到循序渐进的推动作用,而对于每个小环节的设计,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熟悉本课内容,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进行知识点的挑选,突出重难点,然后选择学生较容易接受的形式,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两方面的要求共同完成,才能更好地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
2、对调控课堂氛围的认识
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讲课时需结合学生特点,调整教学环节的设计,把控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讲授内容时,不能一味的讲解知识点,应尽量将知识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学生想要去了解相关内容的激情,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心留在课堂。
3、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如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归纳总结、与课堂内容相关问题的讨论、知识比赛竞答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团队意识、集体意识。
4、对于把控课堂纪律的认识
不可否认,几乎每个班级都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素质教养都存在很大问题的学生,课堂上可能会对于老师的某句话、某个事例进行调侃、或要求老师给他们观看与课堂内容关系并不是那么密切的图片、视频,此类学生,如果教师不及时进行阻止,将会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并且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所以,对于课堂纪律的把控,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5、对于教师教态的认识 良好教态首先要求教师整体形象上整洁端庄,课堂上保持良好的站姿,讲授时要与学生有视线、语言的交流,态度要和蔼,配合恰当的手势加强表达效果、激发学生听课兴趣、传达教学信息,影响学生修养。
上述内容是我本阶段的听课心得体会,虽然认识到这些内容,但是能将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摸索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