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困生经验交流材料
学困生经验交流材料
禅堂中心学校潘奎宁
对于学困生,想说爱你不容易!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难题。因为它是一项复杂、细致、艰巨的工作,也是显示教师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提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来谈一谈学困生教学工作转化的几点体会:首先要爱护学困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谁能在学困生的心田上种下自信、自尊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困生心灵之锁的钥匙,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爱护学困生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分层次,不划优劣,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自由、同情、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爱护学困生就要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立个性的人,承认每个人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的差异,而不能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模子里,把他们截长补短、磨去棱角、锻打冶炼成标准的产品。应当如马卡连柯所说:正像高明的猎人射击走动的目标要射向远远的前方一样,教师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中也应当高瞻远瞩,对人要多加要求,也应特别的尊重,即使在表面上看来这个人并不值得怎样尊重。
其次,创设成功机会,培养学习兴趣。
自卑、消极是学困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他们比学优生更渴望成功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为所有学生创设不同的成功机会。比如,把最基本最简单的习题留给学困生去做,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尽量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某中学一位化学老师发现他新接的那个班化学成绩非常差,学生对化学缺乏兴趣。在一次测验的前一周,他告诉全班学生这次考试可以带一张
夹带,但这张夹带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而且最大不能超过开。于是全班学生精心准备夹带,经过学生反复琢磨,反复筛选,每位学生都把自己觉得最需要写的公式、定理、概念等知识点密密麻麻地写在了那张夹带上,准备考试时用。这次考试下来,全班学生的化学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师问学生:考得怎样?学生高兴地说:好!老师说:那么下次还这样做。从此,学生对化学课产生了兴趣,学得比以前用功多了。第二次测验前,老师又告诉学生,这次化学考试也可以带夹带,夹带同样要亲手做,但最大不能超过上次的一半,也就是开的二分之
一。学生又高兴地加班加点读书,筛选以充分利用那张夹带牺。结果考试下来成绩比上次还好。学生学化学的兴趣更大了。就这样,第三次考试,夹带变成了开得四分之一,第四次,第五次夹带越来越小,学生学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成绩越来越好。这位老师这一创造性的工作不但促使学生在制作夹带的过程中自觉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复习,而且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成功,唤醒了学生继续前进的内在欲望与激情,在学生的心中孕育了成功的心境与信念。
第三是:发现闪光点,寻找教育契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总结多年的教育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们往往正是现在那些能充分发挥其才能,显示其力量的领域里做出成绩,然后从这些成绩
里吸取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某个方面的,其中包括某门课程成绩低劣的弱点。因此,老师的任务首先在于发现学生身上最好的东西,要捕捉它,发展它。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支持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经常抓住学困生身上哪怕一个微弱的闪光点,用放大镜视之,将其发扬而广大,一达到激励学困生本人的目的。记得刚教一年级新生时,我班上有个学生叫倪湘湘,她字写的一塌糊涂,还经常和同学闹矛盾。我多次批评教育她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就在我勤观察她几天后我发现这名学生上学特别积极,在学校总是抢着和同学劳动,老师手里的活他总是看到眼里,二话不说就来帮忙。和她家长取得联系后我又得知她起床不需要家长催促,而且总是起得很早,从来不迟到。并且她在家也念着老师的好,理解老师的辛苦,想想她平时的表现还真不假,她总是悄悄的把一块糖放在我的桌子上,有了观察的收获和感动之余,我多次找她谈话,鼓励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慢慢的我发现她有了进步。记得在你真行!的主题班会上,当倪湘湘看到班里许多同学都有人夸而自己没有一个人夸时,低着头,一言不发。这时我说:我也想发言,请同学们猜猜我会夸奖谁呢?宗士怡、张萍雅学生们一猜就是那些学优生。我说:这些同学的确有很多优点,大家对他们的赞扬我也同意,现在我要说的是倪湘湘你真行!当我把倪湘湘的事迹向同学们以介绍,全班同学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接着说,如果倪湘湘同学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认真书写,并和同学们搞好团结他一定更优秀。从此,倪湘湘慢慢变得自信了,学习的热情也高了,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和同学的关系也逐渐融洽了。为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常常和家长沟通多方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从而寻找教育的突破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赞誉教师: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宝库,不仅仅是一名专家,善于把人类的理智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愿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你还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社会把你看成能工巧匠,我们国家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能工巧匠。我们只要为学困生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就会为社会多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才,这样才无愧于能工巧匠的美称。
第二篇: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
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刘秀栋
学困生的转化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学困生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学业型学困生”、“智力型学困生”、还有一种属于“品行型学困生”。其中智力型学困生属于个例,其他两类学生在班级中为数不少,因此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观察这些学生的表现,根据他们的各自特点,研究转化这些学困生的方法,下面我就举例来探讨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首先,先谈一下学业型学困生。我们认为学习型学困生的主要有这样一
些特点,他们智力正常,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由于成绩下降带来学习上缺乏信心,从而产生恶性循环。这些学生在平时表现出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自信、上课时常走神等情况。如我班的田锦琪、崔庆霖、岳喜任就是这样的典型,他们上课回答问题时总是低着头,说话时声音很轻而且含糊其辞。每次轮到他回答问题,嗯嗯啊啊老半天不见答案。作业也总是最后才交,错误率极高。可是他们上课与下课时的状态完全不同。上课时萎靡不振,下课时却生龙活虎,时常找一些新鲜玩意和几个同学一同玩耍。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我采取了一些相应地措施。例如:1.提高提问率,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一旦他们回答正确就给予鼓励。下课抽空就找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爱好,经常寻找表扬他们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与信心。2.设定短期目标,降低目标要求。这些学困生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思维缓慢,作业速度也跟不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的是短期目标设置,今天和昨天比,明天和今天比,这一节和上一节比,有一点进步就会为他们加分,加油。当堂作业完成效果好也要加分表扬。尽管如此,他们有时还是会感到疲惫,会自觉休息,会出现反复。我们想,只要每天能进步一点点,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好了,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成就。
其次,培养学困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学科特点,教给他们学习,记忆,思维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虽然有些学困生的转化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但大部分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到成效的。我们想努力加坚持,就一定会闻到满园的芬芳,看到遍地的花开。
第三篇: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
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
新密市兴华公学五三班
学困生:张某
问题表现:
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情况令人担忧,书写速度慢,语文基础特别差,很多简单的字他都不会写,而且记忆能力特别差,记得慢,忘得快。更让人头疼的是他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强,缺乏自信心和意志力。
分析原因:
成绩差不但跟他的自身能力差有关还跟他的学习习惯和思想态度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从小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多知识都在一知半解中错过,基础越来越差,跟同龄孩子脱节。另外,由于长期缺乏自信心,对学习更多的是一种不在乎“你好你的,我差与你没关系”松散态度,这种态度,使他的学习更为困难。原本想从家庭这方面让他寻找学习动力,可是经了解,这个孩子从小就是被捡回来的,父母还把他寄养在亲戚家里好几年,才带回家,孩子和父母关系一般,不喜欢和家人交流。
转化措施: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心里很同情他,不由自主地想要给他更多的关爱。但同时他的学习也让我很是犯愁。基础差能力差还毫无进取意识的他,我到底该怎么办。经过深思熟虑,我觉得这事情急不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首先应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决定先从思想上去感化他,于是,我就主动去关心他,每天看他是否穿暖,是否吃饱,我让他坐在我身边吃饭,每当吃肉的时候我会把我的分给他,时不时和他聊天,让他从心里放下对我的戒备,和我建立起一种和谐轻松的朋友式的关系。一个月下来,他渐渐主动和我说话了,看到我的时候总是满脸笑容。借助这个感情基础,我又开始帮他端正学习态度,借助聊天的时候我给他讲很多名人的故事,像入木三分、闻鸡起舞等,每次只讲,就故事论故事,从不迁移到他的身上,我想让他自己明白学习必须刻苦,学习不是给家长学的,那是自己一辈子的事。另外我在学习上尽量对他放低要求,给他补习功课,每天中午利用一定的时间帮助他学习。课堂上,我也安排好同学帮助他,让他尽量和同学们同步,让他在达到我的要求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就这样他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由原来的不及格提升到这次中考的将近70分,学习主动性也有了明显改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他能这样很好地坚持下去,我想成绩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扶困工作任重而道远,对我而言,无所谓经验,只有更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正确对待他们,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我不是教育专家,没有高深的理论做支撑,我所能凭借的就是我对他们的一片挚诚!
第四篇: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
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
马玉琼
每个班级几乎都有学困生,根据我对本班学生的初步了解,深入剖析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本班学困生作如下的转化计划:
第一,从多方面了解学困的原因。对于我班上的学困生,我通过与家长、学生的谈话、交流,以及平时教学中的观察,先确定他的学困“类型”。如:
1、家长平时很忙,没人过问学习;
2、家长对学生学习要求不高,不积极配合老师;
3、学生比较任性,家长教育不起作用;
4、缺乏学习的热情。
第二,“对症下药”,解决困难。在已经了解学困的原因后,针对不同情况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如问题出在家长身上,就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使其对学生的学习予以重视,并教给他一些方法,平时还要经常进行交谈、反馈。如问题出在学生身上,那就要请家长和老师一同当面进行教育,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1、融洽情感,关心学困生。要求上进是每个学生的本质特点,学困生同样具有上进心,由于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缺乏自觉性,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情绪低落,造成了心理上的压抑,阻碍了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一是学生智力因素方面的障碍;二是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障碍。教师对转化他们应抱有信心,用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爱他们。课堂上教师注视学困生的目光多一点温柔、亲切、慈祥,平时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批评,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尤其关心他们的生活,更容易激发起他们爱教师的意向和情感,学生就会因爱老师而乐意听教师的教导和喜欢这位老师的课,师爱是学生愿学乐学的催化剂,对转化学困生起着重要作用。
2、让学困生少一点挫折感,多一点成功感。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对于学困生来说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上思维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
参与,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学困生的作业差错率往往很高,教师批改作业时,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应观察其运算顺序和列式的思路是否正确,指出对的部分,划出错的地方,待其订正后,再给予评分。如果订正对了,还可以打优给予鼓励,为了激励学困生,也可以在他们之间开展竞赛,看谁进步快,让学困生感到努力不断见效,拼搏就会成功,增加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3、每天进行学困生的辅导教育,及时给学困生补上需要强化的内容.例如:在小学阶段,计算是很重要的,我每天让学生提前半小时进教室,做几道计算题,必须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对于那些慌张的学生就给一点小小的惩罚,错一罚十。这样既巩固了错题,又能警示他在今后的计算中应仔细认真。对于应用题我认为重在教会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就顺利成章了。
4、发动学生互相帮助。在安排座位时,可以让他们和一些学习成绩优异,能够帮助他们的孩子坐在一起。教育学生主动帮助他们,学习时,给他们找小伙伴;遇到困难时,给他们找小老师。
5、抓住课堂时间,保证学习质量。上课听讲不专心是学困生的“通病”,上课时教师要特别留意这些孩子,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做一些他们特别想做的练习。同时还要及时提醒他们专心听讲,但要注意方法,可以采用眼神、手势、询问等温和的方法。当他们有进步时,要立即予以表扬。
6、正确评价学困生的进步。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时,注意将其现在的成绩与自己原来的成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3分,这次得了58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5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客观,承认差距,不唯分数论,教师评价的尺度,随着学困生的提高而提高,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也有希望。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取得新的进步。
第五篇: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材料
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材料
对于学困生,想说爱你不容易!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难题。因为它是一项复杂、细致、艰巨的工作,也是显示教师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提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下面我来谈一谈学困生教学工作转化的几点体会: 首先要爱护学困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谁能在学困生的心田上种下自信、自尊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困生心灵之锁的钥匙,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爱护学困生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分层次,不划优劣,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自由、同情、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爱护学困生就要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立个性的人,承认每个人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的差异,而不能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模子里,把他们截长补短、磨去棱角、锻打冶炼成标准的产品。应当如马卡连柯所说:“正像高明的猎人射击走动的目标要射向远远的前方一样,教师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中也应当高瞻远瞩,对人要多加要求,也应特别的尊重,即使在表面上看来这个人并不值得怎样尊重。” 其次,创设成功机会,培养学习兴趣。
自卑、消极是学困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他们比学优生更渴望成功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为所有学生创设不同的成功机会。比如,把最基本最简单的习题留给学困生去做,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尽量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第三是:发现闪光点,寻找教育契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总结多年的教育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们往往正是现在那些能充分发挥其才能,显示其力量的领域里做出成绩,然后从这些成绩里吸取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某个方面的,其中包括某门课程成绩低劣的弱点。因此,老师的任务首先在于发现学生身上最好的东西,要捕捉它,发展它。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支持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经常抓住学困生身上哪怕一个微弱的“闪光点”,用放大镜视之,将其发扬而广大,一达到激励学困生本人的目的。记得刚教一年级新生时,我班上有个学生叫张毅,他经常上课溜号,字写的一塌糊涂,还经常和同学闹矛盾。我多次批评教育他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就在我勤观察他几天后我发现这名学生上学特别积极,在学校总是抢着和同学劳动,老师手里的活他总是看到眼里,二话不说就来帮忙。和他家长取得联系后我又得知他起床不需要家长催促,而且总是起得很早,从来不迟到。并且他在家也念着老师的好,理解老师的辛苦,想想他平时的表现还真不假,他总是悄悄的把一块糖放在我的桌子上,有了观察的收获和感动之余,我多次找他谈话,鼓励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慢慢的我发现他有了进步。记得在“你真行!”的主题班会上,当张毅看到班里许多同学都有人夸而自己没有一个人夸时,低着头,一言不发。这时我说:“我也想发言,请同学们猜猜我会夸奖谁呢?”“马玉”、“李观楠”„„学生们一猜就是那些学优生。我说:“这些同学的确有很多优点,大家对他们的赞扬我也同意,现在我要说的是‘张毅你真行!’”当我把张毅的事迹向同学们以介绍,全班同学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接着说,“如果张毅同学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认真书写,并和同学们搞好团结他一定更优秀。”从此,张毅慢慢变得自信了,学习的热情也高了,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和同学的关系也逐渐融洽了。为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常常和家长沟通多方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从而寻找教育的突破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赞誉教师:“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宝库,不仅仅是一名专家,善于把人类的理智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愿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你还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社会把你看成能工巧匠,我们国家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能工巧匠。我们只要为学困生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就会为社会多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才,这样才无愧于“能工巧匠”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