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了每天都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有些感触特别深刻,我想我们的教学改革必须明确这几点:
1、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2、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其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4、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是指直觉地、主动地、独立地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在未来社会里,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过去,职业变更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知道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世界性的学习主要方式。
5、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这里所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以下“四大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新课程学习笔记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笔记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的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的驾驭教材,灵活自如的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
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的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创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三、健全新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但有终结性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继续坚持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第二篇: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学习笔记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读书笔记
之前对新课程的模糊认识,通过此书,进行了深刻的系统性的认识。阅读下来,对这本书的编排有大致的了解,是依照这样的思路编排的: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与以往课程的区别,新课程的特点。由于此书比较理论性,而且大多内容需系统认识,我的读书笔记形式主要以概括整理所学习到的知识,便于以后的重温与借鉴学习。
作为一名师范生,需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与课程标准,同时要理解课程结构与教材的设计呈现,为以后的教学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我主要阅读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国家课程标准,新教材的设计与呈现这几个章节的内容。
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贯穿这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这本书,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校文化重建的角度,具体阐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
对这个基本理念的理解就是:追求学生的智力与人格发展,同时注重个体与自然、社会的联系。书上从以下两个层面内容阐述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课程过于追求学术化,专门化,忽略了非学术性知识,如学生的生活环境与经验阅历,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同时,机械的、“填鸭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新课程改革把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教学大纲。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某一阶段的的学习结果作出最低、共同的要求。比原有的教学大纲更重视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体的理解、想象和创造,这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调开了方便之门。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如现在有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运用到了这一目标,层次性问题。
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强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亦具有目的性价值。当学生面对问题,花时间精力解决,结果可能“一无所获”,但是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所经历的过程,是具有真实意义地,并不是一无所获的。这样的评价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要求人们放弃对自然、社会的主宰的要求,贯彻自然、社会与自我有机统一的原则,实现整体人的发展目标。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人格统整的人。如果人能善待生命,就不会出现“女博士生因恋爱问题而自杀”的现象。如果人能善待动物,就不会出现“清华学生用硫酸泼向狗熊来做实验”的闹剧。„„
其次,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资源。如作为新课程亮点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就围绕这三条线索。
(二)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此基本理念就是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联系起来。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地基础。”在胡塞尔看来,以直观体验的世界,是有人参与其中,保持着目的、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回溯历史,能发现科学世界对课程内容起着主宰作用,导致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割裂,因此,新课程改革踏上回归生活世界的旅途,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新课程在以下两方面的改进体现此基本理念。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意味着课程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正如杜威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学生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我们可从熟知的数学课程标准发现这一特点的渗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其实每个人学习就是为了能够学以致用。因此,新课程是向学生呈现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
2、凸现课程的综合化
以往,课程呈现给学生的是分门别类的知识,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中难以进行整合运用。因此,新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纲要》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其次,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
新课程实现了科学世界语生活世界的统整,保证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
(三)寻求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
此基本理念简单理解,就是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因此,新课程提出:恢复个人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身份。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调整:
1、确定新型的知识观
传统课程体系信奉客观,视知识为普遍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真理。这也是说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意义。但是“缄默知识像没入水中的冰山部分强有力地支撑着明确知识,使其保持生机和活力。”(P11)因此,新课程确立新的知识观,视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
2、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产方式
新课程要求在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开展提供独立的学习机会。新课程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与个性化,从而重建了教、学、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学生正在经验到的一切”。教师作为引导者,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3、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模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外在的、预定的目标作为唯一的标准,对所有学生采取一刀切,忽视学生的实际发展。新课程力图构建具有个人发展价值的评价方式,以保障知识生成方式的个性化。每个人的命运都应该靠自己来主宰,个体的发展说到底是每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完善。
二、课程目标及课程结构
现今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不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此,新课改重新确定课程目标即课程结构。
(一)课程目标
新课程的确定是对各种要素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的结果。与以往课程目标相比,新课程目标发生以下几点的重大转变。
1、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
以往的课程目标主要体现为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即为国家、社会培养接班人,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因此,新课程目标以学生为核心,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对学生在自我、自然和社会交互作用中所需要的素养进行了规定。
2、对以往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行了新的界定
新课程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界定为“适应终生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和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各种课程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其中课程要素是指课程类型、具体科目以及科目内容。
以往课程改革比较关注课程内容的增加或减少,即教材的改编。而新课程结构的调整主要围绕增加或减少何种课程要素,以及确定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如新课程增加了综合课程,校本课程的价值和地位。
新课程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结构原则,以下三种原则
1、均衡性原则
新课程改变以往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低、知识远离现实生活的状况,引导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更注重生活,积极开展探究活动,主动参与社会生活。
2、综合性原则
通过开发并设置学科性的综合课程,开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综合的方式处理并实施分科课程的内容这三种途径完成课程综合化。
3、选择性原则
以往的课程结构存在限定性强,灵活性弱等问题,为此,新课程结构调整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第一,地方和学校有选择地实施国家课程;第二,在普通高中阶段增设选修课程;第三,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一定的课程。
三、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既是国家基础教育基础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也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 一个重要依据。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理解国家课程标准,才能在教学中达到国家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有以下几点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其范围涉及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2、课程标准主要是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3、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
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
下面说说我们必须熟悉的《数学课程标准》。“数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 素养”是贯穿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灵魂主线。其课程目标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主要有以下特点:
(1)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新的数学课程中,十分强调数学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感到这种联系,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2)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得思考问题。数学除了能解决实际问题之外,还提供了某些普通 适用并且强有力的思考方式。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3)提倡“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以往的数学学习过于形式化,淹没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在新数学课程中,强调数学课程“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
(4)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数学课程认为,合格公民的许多基本素质,如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创新精神等,是可以通过数学教育来培养的。
五、新教材的设计与呈现
在新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教材并有效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实施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使每个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理解各种教材设计和呈现方式的涵义和优点,正确地判断备选教材的适合性。
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设计与呈现,实现了教材设计的转型。
1、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当教学内容同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时候,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认识,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因此,新教材注意将学生的经验世界引入。从新旧知识和经验的关系看,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引入常是促进新知识获得的有效手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还要结合学生所出环境的状况,将学生其他方面的实际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
2、按照认知螺旋上升的规律,不断拓展和深化学习内容。
3、充分考虑知识的结构性和内在联系,重视学科大观念和方法,这为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统一的知识结构提供了支持。
4、将知识与问题、任务与活动相结合。
5、给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留下充分的空间。实际上这也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了适应各自需要和水平的不同的探索机会,从而使教学的安排能够较为容易得适应个别差异。
6、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合作。
以上是本人对《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的概括整理。可能缺少些自己的见解思想,太过理论化,以后会通过更多地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增进自己的见解思想。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改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学校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树立“学校共同体”的理念。
在“学校文化”再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下三方面的建立。
1、建立minzhu的管理文化
我国传统是采用自上而下的集权型课程开发模式。教育MINZHU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状况,实行GUO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与推行,也使校本课程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校本课程的提出,使学校能够真正参与课程管理,拥有课程管理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管理和决策,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原有的课程管理背景束缚了教师的发展,教师全然受制于课程,难以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让学校拥有合作的教师文化,以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新课程倡导加强课程综合化,综合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须。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与合作。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由于传统课程的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多样性,不能照顾到学校的个性,造成了学校的划一性。但是学校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久而深远的。因此,营造丰富的学校环境文化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塑造学校文化环境是体现学校个性的重要途径。
(四)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文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学校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树立“学校共同体”的理念。
在“学校文化”再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下三方面的建立。
1、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
我国传统是采用自上而下的集权型课程开发模式。教育民主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纲要》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与推行,也使校本课程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校本课程的提出,使学校能够真正参与课程管理,拥有课程管理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管理和决策,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原有的课程管理背景束缚了教师的发展,教师全然受制于课程,难以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让学校拥有合作的教师文化,以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新课程倡导加强课程综合化,综合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须。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与合作。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由于传统课程的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多样性,不能照顾到学校的个性,造成了学校的划一性。但是学校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久而深远的。因此,营造丰富的学校环境文化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塑造学校文化环境是体现学校个性的重要途径。
四)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文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学校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树立“学校共同体”的理念。
在“学校文化”再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下三方面的建立。
1、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
我国传统是采用自上而下的集权型课程开发模式。教育民主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纲要》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与推行,也使校本课程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校本课程的提出,使学校能够真正参与课程管理,拥有课程管理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管理和决策,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原有的课程管理背景束缚了教师的发展,教师全然受制于课程,难以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
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让学校拥有合作的教师文化,以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新课程倡导加强课程综合化,综合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须。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与合作。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由于传统课程的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多样性,不能照顾到学校的个性,造成了学校的划一性。但是学校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久而深远的。因此,营造丰富的学校环境文化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塑造学校文化环境是体现学校个性的重要途径。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改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学校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树立“学校共同体”的理念。
在“学校文化”再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下三方面的建立。
1、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
我国传统是采用自上而下的集权型课程开发模式。教育民主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纲要》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与推行,也使校本课程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校本课程的提出,使学校能够真正参与课程管理,拥有课程管理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管理和决策,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原有的课程管理背景束缚了教师的发展,教师全然受制于课程,难以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让学校拥有合作的教师文化,以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新课程倡导加强课程综合化,综合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须。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与合作。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由于传统课程的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多样性,不能照顾到学校的个性,造成了学校的划一性。但是学校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久而深远的。因此,营造丰富的学校环境文化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塑造学校文化环境是体现学校个性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新课程学习笔记
新课程学习笔记
曙光中心学校:李艳
一、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把知识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知识凌驾于一切之上。认为教育就是教知识,考试就是考知识,评价就是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进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
现代教育同样认为知识非常重要,“双基”不可忽视。但认为知识的真正价值主要不在继承而在创新;教育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已有知识过程中探索新知,并注重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是掌握知识并有创新能力的人,培养能解决全局性、根本性大问题的通才。
传统教育强调培养聪明的人。现代教育强调培养既聪明又善良的人。
二、教育过程
传统教育注重强迫性的灌输,让学生大量记忆死知识。如同陶行知先生讲的,“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现代教育特别重视兴趣和好奇心。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探索的愿望和动力。要培养学生对知识发自内心的爱,不是被动地记忆知识,而是主动、自由、强劲和无休止地追求新知。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乐趣。永葆乐趣是通往成功之门。只有在愉悦的心境中才能学有所获。
为此,特别强调教给学生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懂得所学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现、发展和认识过程?这些知识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处理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等等。
重视兴趣和好奇心并不排斥记忆和背诵。必要的记忆和背诵,特别是在幼年时多熟背一些古文经典,不仅可以提高人文素养,且在一生发展中都会受用无穷。
三、教育成功的标志
传统教育认为教育的成功就是知识的获得,知识获得越多,教育越成功。
现代教育认为,教育成功的标志应该是智慧。过程哲学创始人怀特海认为,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没有知识不可能有智慧,仅有知识却可能仍没有智慧。智慧是对知识的掌握或掌握知识的方式。智慧高于知识。只注重知识灌输,忽视智慧启迪必然造成大量书呆子,甚至根本无知识可言。在某种意义上,随着智慧增长,知识可能会减少。当我们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笔记本,忘记了为考试而背得滚瓜烂熟的细节知识时,换言之,当我们不再是知识的奴隶,学会了积极的创造和运用知识时,我们才最终拥有了智慧,教育才最终获得了成功。
教育活动要区分两种人:“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和“睿智的人”(杜威)。前者只是装知识的容器;后者承认并接受知识,但把知识视作生命抵达自由之境的基石。
为什么说智慧高于知识?因为智慧不是只停留于记诵知识,还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得到领悟,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也正如中国古人所讲的:“深知祸福谓之智,反智为愚;亟见窕察谓之慧,反慧为童(蒙昧)”(贾谊《新书·道术》)智慧具有整体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特征,其特点是更大、更高、更活、更全、更深、更远。
上好一节很难上的课,处理好一个很难处理的矛盾,化解一场危机,都需要智慧。
知识可以使人聪明,但仅有知识、聪明,没有智慧,不仅成不了大事,还可能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人更聪明,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同时又可以造成环境污染,利用高科技犯罪,制造恐怖和战争,甚至可以毁灭人类。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社会问题,仅靠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有智慧的人。因为智慧以美德为支撑,以能力为核心,与科学人文素养结合。
现代教育应该培养有智慧的人,这就需要教育智慧。这是一种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素质教育是智慧教育。它是从国家的,民族的,全局的,未来的,长远的高度和角度确立的教育指导思想。它以人为本,以所有学生为本,而不是只关注少 2 数尖子学生;以所有学生的幸福和长远发展为本,而不是急功近利,只注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它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智慧,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智慧。它是实行科学的、民主的、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个学生智慧的教育,而不是压抑多数人造就少数人智慧的精英教育。
“悠闲出智慧”(希腊谚语)。“惊奇是智慧之母,怀疑是智慧之父”。人只有在自由状态下才能激发智慧。把学生从过重负担下解放出来,才能使学生产生智慧。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周济部长这句话是智者之言。荀子也说:“道德纯备,智惠甚明”。有德才有真智、大智、远智。素质教育需要智慧的教师。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智慧的学生。
四、什么是一堂好课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倾向是偏重形式的华丽和热闹,而忽略了它的实效。什么是一堂好课?用最通俗的话讲,应该是:第一,学生喜欢的爱听的课(引起兴趣、好奇心);第二,确实能学到东西的课(有效性、高效益)。好课要拒绝表面的好看、热闹、绚烂、浮华,追求实际的效益。师生互动不应是身体的物理运动,而应是对话、讨论、接受、思考的思维的活动,心灵的悸动才是互动的至高表现形式。有的课堂形式上很热闹,很好看,但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有的课堂表面看是沉默、静谧的,实质上却有着极高的思维含量和知识质量。
好的课堂应该以学生“学”为中心,以应对为轴心,师生之间相互交往、交换、交流、应答,由“知识施予”变为“教育交往”。
加拿大学者史密斯说,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日本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教学应如同与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能把学生投来的球准确地接住,学生会很愉快。投得很差或投偏的球也能接住,学生会奋起投更好的球。有的教师没接住球,还让学生替他拣,这样的互动如继续,学生会厌烦。教师要专心面对学生,重视、接住他们每个球。不要以为只按自己的计划上课才是上课。教师不仅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还要听其发 3 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教师是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对话,而不是与群体对话。教师要全身心对每一个学生敞开,与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情感相互呼应、应答,边讲边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并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在这样的教师的教室里学习会非常幸福。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根本。
教师上课不应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讲演,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学。老师讲要少而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高水平“点拨”。苏霍姆林斯基说:“希望你们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我得出一个结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上所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地掌握的东西。”
“讲完新教材以后,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使教室里保持安静,让学生想一想老师讲过的东西。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独立地弄懂教师所讲的东西。”“让学生思考和理解教材,是课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讲完新教材以后,急于提问学生,让复述教师讲过的东西,这是不必要的。
应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思路不同的异向问题。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自己的逻辑世界,应把探究学生的独特的逻辑世界作为课题。要问他“你这个想法是哪里来的?”教室里的交往就会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反之,如果教师对不同思路的话语不敏感,教学只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交往只停留在表面上变得非常浮浅和单薄。
提什么问题最能看出教师的水平。过去“满堂灌”,现在“满堂问”,有许多问题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是假问题。如:“一个老太太拿一包鸡蛋问一小朋友:你猜我包里是什么东西,猜对了,我把包里的东西全给你。答:鸡蛋。老太太说:你真聪明。再猜包里有多少个鸡蛋,猜对了,我把包里的20个鸡蛋都给你。答:20个。老太太说:你真聪明。”
傅东缨先生说,课堂要提的问题是:“能绷起思维神经的问题,徘徊于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竖着思维导向路标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能扩展思维时空的问题,能引进创新思维火花的问题。”
如何评价一堂课?要注意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继续学习。教师讲课时,从教师的身体和语言就能大致看到其教学的成败。
五、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中心、教师主体、教师至高无上。上课是教师讲,学生听。让学生学“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听众。师生关系称谓是“学生的老师,老师的学生”。
现代教育认为,教师仍然必须有权威,但师生要平等相处,交流对话。教师是学生的好朋友、帮助者、咨询者、平等中的首席、平等对话主体。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走上去,老师走下来。师生关系应是“作为老师的学生”和“作为学生的老师”。
“教师”时代应该结束,成为“导师”时代。教师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要发挥得更为高级,更无形,更超脱和得体。老师要用爱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影响、感染和制约学生。用教师特有的关切去解决学生发展需要的关切。
六、学生观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一个年级、一个班级的学生具有统一性、整齐性,可以在同一时间、空间,按同一速度、内容学习,按同一标准评价。
现代教育观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完整的人,他们的认知、智力、情感、基础、经验完全不同,绝非同一的、标准的人。因此要实行开放的、多元的、非整齐划一的教育,塑造各具丰富内涵和有个性的主体。教学要个别化,注重差异性。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具有学习的天性、学习的需要和无限的学习能力。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度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要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善于发现、理解学生的思想火花;而不是视而不见,或急于、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一桶水”。
七、教学环境
传统教育认为教学环境有空间限制,主要局限在教室。课堂是一个物质空间的概念。而现代教育无空间限制,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大课堂。过去是“教教科 5 书,现在是用教科书教”。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大环境联系,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超越教科书之外的智慧、灵感、激情、想象力、创造力。
美国一所中学九年级的一个班,开学时,老师在教室里挂了一张人体主要肌肉骨骼解剖图。学期末,老师摘下这张图,发了一张试卷进行考试,让学生画一张人体主要肌肉骨骼图。学生齐声抗议,说老师没教过,为什么要考试?老师说,这张图已经挂了一个学期了,你们为什么不学?学生无可奈何,只得答卷。卷子收起后,老师当即撕掉,对学生说,你们要永远记住,不能老师教什么,考什么,你们才学什么。凡人生需要的知识,都要主动去学。
八、评价
传统的考试评价,标准统一,不同的学生应付统一标准的考试,只能是削足适履,扬此抑彼,伤害学生自尊。牺牲大多数人,拯救少数人。
现代教育的评价观认为,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不能把评价当成管理、控制学生的工具。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督促、鞭策学生学习,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评价结果应有调节空间,要使评价成为儿童自己的需要。
评价要坚持发展性原则,着眼学生动态发展的全程。既看现在的表现,又以发展眼光看其成长的潜力和潜能,关注其发展中的细微变化,见微而知著;坚持多样性原则,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尺度要多样化、弹性化。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坚持情感性原则,不能像法官那样超然地裁断学生的对错、好坏。而要用心灵去拥抱他们的心灵,用热情去点燃他们的热情。坚持以表扬为主,多用鼓励性语言。
九、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技术、手段的一场革命,必将引发包括教育观念、内容、方法、过程等等的全方位变革。但机器永远不能代替人。要走出“机器填鸭式”的误区,不要让教师成为“电影放映员”,把教师工作变成就是点击鼠标。用不用、怎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关键看用的价值如何、效益如何?用,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夯实、充实、提高。它毕竟是“辅助”,不能代替教师主导,不能取代传统的“三字一话”和板书、板图、实验演示。用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恰到好处,促进教学,效益最佳。避免生 6 搬硬套,与教学脱节。要特别注意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用多媒体对微观世界揭示一定要防止科学性错误,形象是形象了,但真的是那样吗?过去通过教师语言描述,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如都用多媒体把它直观化了,并非一定是真实的微观世界,可能在学生头脑里固化,对科学发展不利。
因此,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
第四篇:新课程学习笔记
新课程学习笔记
(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课程理念形成于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课程建构的基础——不同的课程观:
旧课程观中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因而教师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2、课程实施的策略——不同的整合观:
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则是第一要务,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教必需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成为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二)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树立”的第一步是接受,但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自身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这种意识在新课程实施进入攻坚阶段时尤显重要。
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一)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
课程的价值是多元的,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在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基本形式”,故而新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尽管我们历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但是在如何处理好“社 会价值、经济价值、人的价值”这三种基本价值的关系上却是经历过曲折的,即使是现在......。
(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内涵
1、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2、面向每一位学生。
基础教育是国民的奠基工程,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3、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
新课程学习笔记
(二)一、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把知识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知识凌驾于一切之上。认为教育就是教知识,考试就是考知识,评价就是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进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
现代教育同样认为知识非常重要,“双基”不可忽视。但认为知识的真正价值主要不在继承而在创新;教育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已有知识过程中探索新知,并注重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是掌握知识并有创新能力的人,培养能解决全局性、根本性大问题的通才。
传统教育强调培养聪明的人。现代教育强调培养既聪明又善良的人。
二、教育过程 传统教育注重强迫性的灌输,让学生大量记忆死知识。如同陶行知先生讲的,“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现代教育特别重视兴趣和好奇心。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探索的愿望和动力。要培养学生对知识发自内心的爱,不是被动地记忆知识,而是主动、自由、强劲和无休止地追求新知。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乐趣。永葆乐趣是通往成功之门。只有在愉悦的心境中才能学有所获。
为此,特别强调教给学生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懂得所学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现、发展和认识过程?这些知识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处理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等等。
重视兴趣和好奇心并不排斥记忆和背诵。必要的记忆和背诵,特别是在幼年时多熟背一些古文经典,不仅可以提高人文素养,且在一生发展中都会受用无穷。
三、教育成功的标志
传统教育认为教育的成功就是知识的获得,知识获得越多,教育越成功。现代教育认为,教育成功的标志应该是智慧。过程哲学创始人怀特海认为,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没有知识不可能有智慧,仅有知识却可能仍没有智慧。智慧是对知识的掌握或掌握知识的方式。智慧高于知识。只注重知识灌输,忽视智慧启迪必然造成大量书呆子,甚至根本无知识可言。在某种意义上,随着智慧增长,知识可能会减少。当我们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笔记本,忘记了为考试而背得滚瓜烂熟的细节知识时,换言之,当我们不再是知识的奴隶,学会了积极的创造和运用知识时,我们才最终拥有了智慧,教育才最终获得了成功。
教育活动要区分两种人:“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和“睿智的人”(杜威)。前者只是装知识的容器;后者承认并接受知识,但把知识视作生命抵达自由之境的基石。
为什么说智慧高于知识?因为智慧不是只停留于记诵知识,还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得到领悟,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也正如中国古人所讲的:“深知祸福谓之智,反智为愚;亟见窕察谓之慧,反慧为童(蒙昧)”(贾谊《新书·道术》)3 智慧具有整体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特征,其特点是更大、更高、更活、更全、更深、更远。
上好一节很难上的课,处理好一个很难处理的矛盾,化解一场危机,都需要智慧。
知识可以使人聪明,但仅有知识、聪明,没有智慧,不仅成不了大事,还可能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人更聪明,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同时又可以造成环境污染,利用高科技犯罪,制造恐怖和战争,甚至可以毁灭人类。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社会问题,仅靠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有智慧的人。因为智慧以美德为支撑,以能力为核心,与科学人文素养结合。
现代教育应该培养有智慧的人,这就需要教育智慧。这是一种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素质教育是智慧教育。它是从国家的,民族的,全局的,未来的,长远的高度和角度确立的教育指导思想。它以人为本,以所有学生为本,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以所有学生的幸福和长远发展为本,而不是急功近利,只注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它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智慧,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智慧。它是实行科学的、民主的、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个学生智慧的教育,而不是压抑多数人造就少数人智慧的精英教育。
“悠闲出智慧”(希腊谚语)。“惊奇是智慧之母,怀疑是智慧之父”。人只有在自由状态下才能激发智慧。把学生从过重负担下解放出来,才能使学生产生智慧。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周济部长这句话是智者之言。荀子也说:“道德纯备,智惠甚明”。有德才有真智、大智、远智。素质教育需要智慧的教师。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智慧的学生。
四、什么是一堂好课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倾向是偏重形式的华丽和热闹,而忽略了它的实效。什么是一堂好课?用最通俗的话讲,应该是:第一,学生喜欢的爱听的课(引起兴趣、好奇心);第二,确实能学到东西的课(有效性、高效益)。好课要拒绝表面的好看、热闹、绚烂、浮华,追求实际的效益。师生 4 互动不应是身体的物理运动,而应是对话、讨论、接受、思考的思维的活动,心灵的悸动才是互动的至高表现形式。有的课堂形式上很热闹,很好看,但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有的课堂表面看是沉默、静谧的,实质上却有着极高的思维含量和知识质量。
好的课堂应该以学生“学”为中心,以应对为轴心,师生之间相互交往、交换、交流、应答,由“知识施予”变为“教育交往”。
加拿大学者史密斯说,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日本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教学应如同与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能把学生投来的球准确地接住,学生会很愉快。投得很差或投偏的球也能接住,学生会奋起投更好的球。有的教师没接住球,还让学生替他拣,这样的互动如继续,学生会厌烦。教师要专心面对学生,重视、接住他们每个球。不要以为只按自己的计划上课才是上课。教师不仅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还要听其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教师是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对话,而不是与群体对话。教师要全身心对每一个学生敞开,与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情感相互呼应、应答,边讲边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并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在这样的教师的教室里学习会非常幸福。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根本。
教师上课不应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讲演,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学。老师讲要少而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高水平“点拨”。苏霍姆林斯基说:“希望你们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我得出一个结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上所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地掌握的东西。”
“讲完新教材以后,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使教室里保持安静,让学生想一想老师讲过的东西。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独立地弄懂教师所讲的东西。”“让学生思考和理解教材,是课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讲完新教材以后,急于提问学生,让复述教师讲过的东西,这是不必要的。
应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思路不同的异向问题。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自己的逻辑世界,应把探究学生的独特的逻辑世界作为课题。要问他“你这个想法是哪里来的?”教室里的交往就会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反之,如果教师对不同思路的话语不敏感,教学只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交往只停留在表面上变得非常浮浅和单薄。
提什么问题最能看出教师的水平。过去“满堂灌”,现在“满堂问”,有许多问题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是假问题。如:“一个老太太拿一包鸡蛋问一小朋友:你猜我包里是什么东西,猜对了,我把包里的东西全给你。答:鸡蛋。老太太说:你真聪明。再猜包里有多少个鸡蛋,猜对了,我把包里的20个鸡蛋都给你。答:20个。老太太说:你真聪明。”
傅东缨先生说,课堂要提的问题是:“能绷起思维神经的问题,徘徊于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竖着思维导向路标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能扩展思维时空的问题,能引进创新思维火花的问题。”
如何评价一堂课?要注意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继续学习。教师讲课时,从教师的身体和语言就能大致看到其教学的成败。
五、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中心、教师主体、教师至高无上。上课是教师讲,学生听。让学生学“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听众。师生关系称谓是“学生的老师,老师的学生”。
现代教育认为,教师仍然必须有权威,但师生要平等相处,交流对话。教师是学生的好朋友、帮助者、咨询者、平等中的首席、平等对话主体。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走上去,老师走下来。师生关系应是“作为老师的学生”和“作为学生的老师”。
“教师”时代应该结束,成为“导师”时代。教师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要发挥得更为高级,更无形,更超脱和得体。老师要用爱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影响、感染和制约学生。用教师特有的关切去解决学生发展需要的关切。
六、学生观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一个年级、一个班级的学生具有统一性、整齐性,可以在同一时间、空间,按同一速度、内容学习,按同一标准评价。
现代教育观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完整的人,他们的认知、智力、情感、基础、经验完全不同,绝非同一的、标准的人。因此要实行开放的、多元的、非整齐划一的教育,塑造各具丰富内涵和有个性的主体。教学要个别化,注重差异性。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具有学习的天性、学习的需要和无限的学习能力。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度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要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善于发现、理解学生的思想火花;而不是视而不见,或急于、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一桶水”。
七、教学环境
传统教育认为教学环境有空间限制,主要局限在教室。课堂是一个物质空间的概念。而现代教育无空间限制,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大课堂。过去是“教教科书,现在是用教科书教”。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大环境联系,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超越教科书之外的智慧、灵感、激情、想象力、创造力。
美国一所中学九年级的一个班,开学时,老师在教室里挂了一张人体主要肌肉骨骼解剖图。学期末,老师摘下这张图,发了一张试卷进行考试,让学生画一张人体主要肌肉骨骼图。学生齐声抗议,说老师没教过,为什么要考试?老师说,这张图已经挂了一个学期了,你们为什么不学?学生无可奈何,只得答卷。卷子收起后,老师当即撕掉,对学生说,你们要永远记住,不能老师教什么,考什么,你们才学什么。凡人生需要的知识,都要主动去学。
八、评价
传统的考试评价,标准统一,不同的学生应付统一标准的考试,只能是削足适履,扬此抑彼,伤害学生自尊。牺牲大多数人,拯救少数人。
现代教育的评价观认为,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不能把评价当成管理、控制学生的工具。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督促、鞭策学生学习,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评价结果应有调节空间,要使评价成为儿童自己的需要。
评价要坚持发展性原则,着眼学生动态发展的全程。既看现在的表现,又以发展眼光看其成长的潜力和潜能,关注其发展中的细微变化,见微而知著;坚持多样性原则,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尺度要多样化、弹性化。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坚持情感性原则,不能像法官那样超然地裁断学生的对错、好坏。而要用心灵去拥抱他们的心灵,用热情去点燃他们的热情。坚持以表扬为主,多用鼓励性语言。
九、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技术、手段的一场革命,必将引发包括教育观念、内容、方法、过程等等的全方位变革。但机器永远不能代替人。要走出“机器填鸭式”的误区,不要让教师成为“电影放映员”,把教师工作变成就是点击鼠标。用不用、怎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关键看用的价值如何、效益如何?用,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夯实、充实、提高。它毕竟是“辅助”,不能代替教师主导,不能取代传统的“三字一话”和板书、板图、实验演示。用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恰到好处,促进教学,效益最佳。避免生搬硬套,与教学脱节。要特别注意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用多媒体对微观世界揭示一定要防止科学性错误,形象是形象了,但真的是那样吗?过去通过教师语言描述,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如都用多媒体把它直观化了,并非一定是真实的微观世界,可能在学生头脑里固化,对科学发展不利。
因此,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学习笔记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学习笔记
第一章
1、标准的制定基本依据:
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成为整个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它的内容要涉及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各个具体的领域,内容要体现国家对义务增长率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纲要》中提到的课程改革具体目标包括:
让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同的过程;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与合作;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所以《纲要》是制定《标准》的标准,是制定《标准》的基本依据。
3、围绕《标准》又进一步开展了哪些重要课题研究?
数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的发展;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最新趋势;数学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社会的数学需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调查等五项研究工作。
4、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一是强调为所有人的数学,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数学:二是强调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需要的一般数学素养;三是强调学习最有价值的数学,用发展的眼光考量数学的教育价值。
5、基本理念在整个《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标准》的基本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那就是数学课程的发展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的中心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6、《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数学的发展要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反映;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数学课程的内容要包括“过程”;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控索和氛围中学习数学;教师的角色要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评价应关注学习过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落后等八个方面。
7、《标准》中对全体的含义是怎样表述的?
《标准》中对全体的含义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首先是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总体目标所使然。
8、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意思是什么?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是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的数学;就内容来讲,应包括基本的数的概念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知识;与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有关的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应当是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数学,它应当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以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的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9、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的含义是什么?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首先要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也包括能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对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在文化中的地位有所了解,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有多种途径,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和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感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领悟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
10、数学课程的内容要包括过程:从学生的经验开始的数学课程要继续朝着发现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11、什么是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就是强调学习数学是一个学生自己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经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以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学生应该从他们的经验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动手动脑做数学,逐步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12、《标准》确定了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标准》确定了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
13、如何根据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确定评价体系?
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而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包括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有关数学事实掌握情况的评价,经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评价;在数学思考的评价:包括对有关的抽象能力、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解决问题的评价包括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策略、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表现的评价;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包括对原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情况,学习的习惯与态度,以及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
第二章
1、美国的《标准》六条指导性原则是哪些?
平等原则、数学课程原则、数学教学原则、学习原则、评价原则和技术原则平等原则的主旨是数学教育应该面向的所有的学生,这也是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数学课程原则是要求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有意义,应该具有连贯性和综合性。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有用,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连贯性主要是要求整体内容要上下连贯,要求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综合性要求基本的概念、知识与过程性的能力应当综合,同时体现在数学的实践上。
数学教学原则强调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认真备课,创造一个积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采用“谈话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
2、美国的《标准》的十条标准有哪些?
内容标准:
1、数与运算,2、模式、函数与代数,3、几何与空间意识,4、测量,5、数据分析,过程标准:
6、问题解决,7、推理与证明,8、交流,9、联系,10、表示。
3、各国《标准》的标志?
美国:六条原则和十条标准;英国:水平;日本:十年一改;荷兰:现实的教学;新加坡:国小影响大
4、国际数学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国际数学课程的几个特点是:面向全体;注重注重解决;注重数学应用;注重数学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自信心;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5、国外初中数学教材的面貌:
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若干特点可经归结为:现实化和生活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趣味性——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贯穿内容;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生学习的评价——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注重对知识进行及时梳理。
第三章
1、对于数和符号的学习,哪些内容更有价值?
Zalman Usiskin在谈到为所有人的代数时地指出:将来代数在解决问题时,将很少注意代数的技巧,但是却须要提高对代数两个方面的重视:能够被应用的代数;作为一种交流语言的代数。
2、代数学习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代数学习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符号来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发展符号感,即运用符号来表达数量和变化规律(表达),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用符号表达的问题(操作),从符号运算中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检验(解释)。
3、符号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运用符号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首要方面是要“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也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当面临一个具体情境时,学生要能通过实验、归纳、类比、概括等发现其中蕴藏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最终运用符号一般化地将这个关系和规律表示出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符号感最重要的方面,学生通过寻找符号的多方面的背景,将体会符号表示的力量,感受数学抽象的价值);能进行符号间的转换(学生不仅要能理解解析式、图像、数值等各自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还应能进行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语言之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的表示的问题(运用符号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将问题符号化,然后就须要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符号运算)等四个方面。
4、怎样才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来以展符号感?运用符号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首要方面是要“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也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当面临一个具体情境时,学生要能通过实验、归纳、类比、概括等发现其中蕴藏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最终运用符号一般化地将这个关系和规律表示出来。
5、什么是符号化过程?
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用符号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叫符号化。符号化是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首要环节,实际问题经过符号化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经过符号变换得到结果,最后运用这个结果解释原始的实际问题,这就是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这一过程也体现了数学模型的基本思想。
6、符号间的转换怎样具体地进行?
学生不仅要能理解解析式、图像、数值等各自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还应能进行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语言之间的转换。具体来说第一:学生要从解析式、图像、数值和自然语言等多个方面理解同一规律。这样用多种描述和呈现同一对象是一种有效的获得概念本身或问题背景深入理解的方法把各种表达式相互联系起来,可以使其中的每一个都得到好的理解。第二:这四种
表示方式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一种表示的改变会影响到另一种表示的改变,学生要能由其中的某种形式大致了解其他的形式。第三:多种表示的方法有仅可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力,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7、进行符号运算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可将符号运算融于运用符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符号运算在解决问题和验证规律中的作用;第二、要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第三、《标准》指出要适当地、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符号运算训练。综上所述,学生要通过代数课程学习,逐步建立和发展符号感,利用解析式、图像、数值和自然语言等多种方式去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要学习运用代数式运算、方程求解、函数分析等方法去解决由符号表示的问题;要学习解释运算的结果,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并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推断或预测;要学习利用代数的思想和语言进行交流。
8、初中阶段数与代数的内容包括什么?有哪些具体的目标?
初中阶段的数与代数的确内容包括:实数(关注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关注对大数、无理数的估计;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以及对运算方法的选择)、整式和分式(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字母的意义;在代数式、代数式求值、代数式运算的学习中发展符号感;);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经历探索方程的解的过程;掌握求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体会具体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式解决问题);及函数(函数思想的早期渗透;探索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逐步深入;结合数值、解析式、图像探索具体函数的性质)等内容。经历将实际问题及数、形等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抽象为数与代数的问题的过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9、方程思想的意义是什么?
“方程思想”概括为经下几个方面:第一、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一类现象的模型;第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模型后,须要探索解方程的方法,特别要关注方程的一般解法;第三、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只须要找出方程的近似解,因此要具备一些估计方程近似解的方法;第四、对于一些不易求解的方程,数学上可以研究方程解所具备的某些性质。
10、什么是函数的多重表示?
函数有三种数学表示方法:数值、解析式、图像再加上语言的表示,一共是四种表示方法这就是通常人们据说的函数的多重表示。是当前代数的一个重要思想。
11、数与代数这部分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获得运用数与代数的思想和方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证明的能力、数学表示与交流的能力、运算求解的能力。
12、在数与代数这部分的教学上有什么建议?
一、注重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突出数、符号用来表示与交流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的充分探索和交流;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
四、重视对数与代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避免繁杂的运算;
五、注重发挥计算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作用。
13、符号运算的必要性是什么?《标准》中是怎样规定的?
代数是一种语言,是表示与交流的手段,既然是一种语言,就不可避免地要有它的语法规则,同是代数也是一种工具,既然是一种工具,学生就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语法操纵练习——符号运算的过程,以达到运用代数这一工具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在代数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方法,保证必要的运算训练是重要的。
对符号运算的学习,应使学生通过探索丰富的问题情境理解运算的含义,在保持基本笔算训练前提下,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运算方法。对于繁杂的数与式的计算和技巧性过高的恒等变形则应淡化。《标准》明确作出了一些规定: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
14、促进学生符号感的教学方式有哪些?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有什么作用?促进学生符号感的现代教学方式有计算器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数与代数中符号表示的手段,深刻地指明了存在于一类问题中的共性和普遍性,把认识和推理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它运用代数式、表格、图像的多种表示方法,不仅为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策略,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思想和方法,如数学模型的方法、表示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及其推理的方法等也为数学本身和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第四章
1、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
2、空间观念的内涵是什么?
通过观察、描述、操作、想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提供了通过直观理解抽象的途径,可以作为学习其他数学领域的工具,它有助于发展创造思维。主要体现在:能贴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作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意义(如平移、旋转、对称);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3、几何课程的教育价值: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有利于发展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形成创新意识;有利于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发展。
4、几何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全面加以体现,初中几何课程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觉,以时通过对图形基本性质的探索和证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使理解证明的意义和过程,体会推理和证明的力量。
5、为了实现目标标准突出哪些方法?
为了实现目标,标准突出观察、操作、变换、坐标、想像、推理等多种方法了解现实空间和处理图形问题。
6、什么是合同变换:保持两点间距离不变的变换叫合同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三种被称为合同变换,而位似变换不是合同变换。7标准中提到空间与图形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会画基本几何本的三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凑数和制作立体模型;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坐标)。
8、初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有哪些?
初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按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四个部分展开。
9、图形与变换要求: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探索变换现象的共同特征,认识变换的基本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及基本图形有变换性质;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欣赏并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丰富的文化价值;认识图形的相似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0、在图形与变换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力求体现:现实内容数学化;数学内容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
11、图形与坐标的教学中应注意:探索刻画物体或图形位置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是的重要性,体会数学对确定位置的作用,抽象出不同确定位置方法的共同特征;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初中阶段学习直角坐标系重点是使学生学会一种刻画物体或图形位置的方法,为理解和把握空间与图形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12、证明的价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证实:通过证明学生将确认某个命题的正确性;理解:通过证明,学生将获得对命题的理解;
思维:通过证明,学生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交流能力;
系统:通过证明,学生把批命题组织成演绎系统,将把知识变成一个体系; 发现:通过证明,学生将尝试发现新的命题,为便是的发展开拓可能性;
信念:通过证明,学生将树立自信心,认识到能凭推理独立获得或证明某一结论,不必向权威低头。
13、学习证明的重点是:
使学生感到证明是有意义和有用的,证明除了能确认命题、组织演绎系统外还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它能理解命题,启迪思维,交流思想,导致发现,树立信念。
14、对于证明的价值,数学课程在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学习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仅仅通过观察、实验、猜测得到的命题并不总是正确的,这时候须要证明来验证命题的正确性,些猜测到的命题须要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使学生充分经历猜想、交流、仔细的推理、建立起供他人详细检验的有效论证的过程;掌握证明的基本格式,养成说理有据的态度;体验证明素材的丰富多彩;
15、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上有哪些建议:
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内容应当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以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为背景,使学生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想像、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全面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发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对空间与图形课程及教学的作用;
16、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对空间与图形课程影响:
一、在以计算机技术为特征的信息社会里,空间与图形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大,如CT等;
二、计算机技术所引起的变革对空间与图形课程目标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告别是计算机技术使得图形的地位和直觉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须要学生不断激发的创造力;
三、计算机技术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带来的重大的影响;
四、计算机技术对几何中证明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须要反思的问题
第五章
1、什么是统计:
统计是用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法则、和方法。
2、运用统计处理数据的步骤:
确定须要解决的问题;决定收集数据的方法并收集数据;整理并尽可能清晰地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和推断。
3、初中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4、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统计观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首要目标是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
5、统计观念的内涵是:
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能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由数据得到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6、课程对统计与概率内容的设计:
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并在此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课程对概率课程的设计:
体会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意义; 学习获得事件发生概率的方法:在初中一一学段主要是借助语言、数字、图形或符号等多样化的材料从事数学活动,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利用列表、作树图、制作面积模型、做实验等多种方法来获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发展学生的随机观念:使学生经历原始的随机环境,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使学生了解概率的广泛应用,体会概率的作用,经历“出猜测?——收集和组织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理论的概率模型”过程,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
8、什么是随机观念?
认识到概率和确定性数学一样,是科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众多问题,同时认识到概率的思维方式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这就是随机观念。
9、在概率与统计上的教学建议:
突出统计与概率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学时选择现实在情景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概念原理的实际意义,着重于对现实问题的探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概率与统计在社会生活中及各学科的庄稼活应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提高决策的能力。
突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主作交流:老师就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活动中,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强调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避免单纯的计算;强调计算器和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作用。
10、评价学生对统计的学习的方法:
评价学生对统计的学习,特别关注考杳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活动中的表现,重点考查:
1、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2、学生在活动中的思考水平面。在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时,应当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应用,即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特别是在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情境中准确地使用经解决问题。
第六章
1、初中数学设置了哪几个部分?体现了《标准》的什么原则?
初中数学设置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体现了《标准》中的“改革课程结构,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1、什么是实践与综合应用?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指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及数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其中,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是指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等;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不同领域数学知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之间的联系和不同数学表达方式(数、式、表格图形、图像等)之间的联系;综合应用是指应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方法、活动经验、思维方式等解决实际问题或探索数学规律。
2、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这部分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加强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首先应加强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运用数学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现实世界);加强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第二个目标是展现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包括各数学领域之间的联系及某领域内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加强数学知识、方法、活动经验、思维方式等综合应用(学生除了应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外,还应了解所学的内容综合应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3、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育教育和总体目标各是什么?
实践与综合应用应用领域的存在,沟通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促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使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和必备的教学素养。同时,它也为教材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综合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也必将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改变。
《标准》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应用领域的总的要求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对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4、课题学习的特征与目标
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体验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运用数学的自信心。
5、课题学习的教学和评价建议:
提供给学生充分实践、思考和交流的空间;提供适当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并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注重课题学习后的教学反思。对课题学习的评价应以质的评估为主。
6、在课题学习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应该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行实践,寻找策略,与人合作,发挥特长。具体地说需要说明经下五点:1在课题学习中教师是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传递者;2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鼓励他们互相启发,合作讨论发展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3课题学习的重要特征是挑战性和综合性,须要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4教师应鼓励学生个性和创造的充分发展;5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
7、课题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好奇、向往、疑问是进行实践和探索的前提;课题学习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课题要有一定的新颖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问题情境;课题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课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经验、思维方式等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多种思考及创造;课题最好有较为宽泛的数学背景,具有进行连续学习和探讨的可能性;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并且不同的学生在课题学习中能展示不风吹草动的个性与思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