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教学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内容摘要:
培养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既依赖于一定地理知识的掌握,又需要空间想象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重视丰富学生感知,扩大知识领域,奠定思维活动的基础;又要精心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调动起储存的多样信息。使学生在掌握了思维方法后建立纵横思维线索,并通过问题的解答、辩论、促进其思维能力并开发其思维潜能。通过多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喜欢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关键词:
地理教学地理思维思维能力思维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改革也跃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笔者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个亘古至今的终极目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使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这种目标的具体化。
一、丰富感性认识,为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依赖于一定地理知识的掌握,又需要一定的空间想向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赋予学生对地理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从而使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应用更为灵活,联系更为广泛。因此,在中学地理教中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地理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经过分析、比较、想象、综合等思维方法,认识地理事象和人地间的相互关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一般的思维方法解决思考地理问题时,需有相关的专门地理知识经验作基础,两者相互融合,引导学生展开地理思维活动。地理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
思维常以丰富的表象作为活动基础,特别是形象思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扩大知识面,见多方能识广,在不断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联系、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中,思维就不断活跃发展,可见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掌握知识的方法,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及独立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有助于丰富知识和扩大思维活动的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二、以问题为桥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善于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问要有层次、难易适度、有趣味性,要提示学生如何去想,指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提问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1.精心设问、引发兴趣,促使学生想象、发展思维
兴趣有利于思维发展,而思维始于发问。认识客观事物常从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也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教师精巧的设问,可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并积极思维,调动起储存的多样信息。结合具体知识内容,根据思维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分类和比较,以及形象化,具体化,系统化等方式,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让学生处于“发现者、研究者”的位置,随着地理事象的展开,不断发现、思考,获得理性认识。主次与包括,并列与影响,以及原理与事实,要领与应用,成因与要素,运动与规律,分布与联系,变化与特征,系统与结构,图像与判读等都是可以设计问题的思路。问题可以以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但又不重复已见过的题目,使学生觉得有可探究的地方。这样他们就会有兴趣,并认真思考。现举例说明:
如考查学生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与其问“东西半球怎样划分?”不如改问“175°E附近的惠灵顿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因为前者只要求机械记忆,后者却要求学生思考:175°E虽属东经,但位于160°E以东,按习惯划分已属西半球。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东西半球的划分,又懂得经线、经度的具体运用。再如,在复习地球运动的意义时,可设问“同一纬线上有哪些地理现象相同?赤道上有哪些特殊的地理现象?”这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学习土地资源时,教师出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在世界的位次柱状图;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我国地形图;我国土地类型构成扇形图;主要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表等,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归纳出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进一步改进的政策与措施。设问:若你分管农业工作,对耕地、林业现状有何进一步打算?我国人均耕地、林地少,该怎么办?后备耕地资源不多,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由此使学生身临其境、将思维引向深入。
教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精心设问,可以诱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会想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集体讨论、相互补充,归纳得出结论。问题设计的新颖巧妙,首先要求教师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提出让学生思考后,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并及时剖析问题,教会分析解题思路,使思维活动有序地进行。在剖析问题时,告诉学生从何处去想,如比较地理解事物要根据被比较内容的本质特征,列出可比项目;分析地理解成因时要从与其有因果关系的因素去考虑;综合区域特征时要从各组成的要素特征入手等。在启发学生思考过程中,要有耐心,给学生以充分时间;要有重点,问题不宜多;当学生产生困难时,教师应进一步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只有在得出结论、学生已明确时,方能转入另一问题。这显然对教师又是个新课题,当然也是教学发展的新高度。
2.分析综合,由因导果、由果溯因,教会思维方法
恩格斯说过:“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才有综合的可能;通过综合,才能将分析的结果上升为事物的整体概念,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教师要对分析综合、比较、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进行举例,要指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如北美气候类型教学,根据课本文字和地图材料,提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分别通过北美洲什么地方?北美在五带中主要位于哪个带、以什么气候类型分布为主?热带雨林、萨瓦纳气候分布在何处?
40°N—60°N地区属于什么风带、什么洋流流经大陆西岸、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该地区属何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没有西欧广阔?说出加拿大朱诺的纬度,与我国黑龙江省的漠河相比,冬季哪个城市更冷?为什么?
分析我国核电工业布局,可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东南沿海不建火电站?为何我国核电工业首先布局在东南沿海?建核电站有何优越性?说出东南沿海建设核电站的有利条件。通过上述问题的解析,学生思维得以联想、拓宽,体会到我国首先在东南沿海布局核电工业是明智之举
学生思考问题后,总是要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中,不能忽视对思维过程的了解,教师要经常提问一些“你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能否在用其他方法?”要求学生用准确的,关键的科学语言,条理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很重要得,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例如,“一次我提出用华北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分中国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这一问题,并要求学生用较简捷的语言来回答。有个学生回答的很出色,“该地冬季气温低,春季增温快;降水集中夏季,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有春旱。”不到40字,步骤清楚,论据充分,又运用了提供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由这个例子看出只有思路清楚,才能语言流畅,思维过程才会叙述完整,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提高。
3.鼓励学生提问,剖析思维过程,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中的启发诱导有密切关系。我有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出迅速回答鼓励学生直觉思维,引出新颖富有创造性的概念。如提到海洋,问学生马上能联想到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天空、陆地、航船、海浪、游泳、捕鱼、晒盐、海港等。又进一步问?从地球想到北极星,中间可经过几个步骤?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较简捷的如:地球、太阳、恒星、北极星。学生的急遽反映来自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线索和强烈的探索愿望。平时养成思维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教师心目中要相信学生,对于提出的问题经过思考可以解答;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提问,因为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不爱问问题,也很难发现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其次,学生从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第三,在课外活动中,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在经常的循循善诱下,使学生豁达顿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探索知识,思考问题的兴趣。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帮助他们整理思路,揭示解题线索,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希望了解什么?要从那一双双可求知识的眼睛中想到自己的责任。学生喜欢思考,能养成思维习惯,遇事爱动脑,愿意独立解答困惑。
三、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特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设计,以定向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会犯单向性思维的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他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有“蓦然回首”之功效。如:有学生问:“老师,你曾说过南海诸岛中,岛屿都很小,而且尽是珊瑚礁”,“这样的岛还值得保卫吗”?问题提得很幼稚,但很实际。因此教师仅从岛屿本身去解释是很难有说服力的。但如果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根据“海洋法公约”岛屿拥有与大陆一样的权利。可以围绕岛屿划定其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等各类管辖海域。据海洋学家测算,一个面积为2平方千米的小岛,从围绕该岛的领海基线起划定宽度为12海里的领海,则该小岛即可拥有面积为40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此外还有12海里的毗连区及从领海基线起算宽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可想而知,为什么不能放弃哪怕是再小的看似毫无价值的孤岛了。象这样把审视问题的角度进行变换而使问题变得明了,极易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2、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同样是上面的小岛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充分让学生理解其保卫的价值,小岛作为国土的一部分,不仅具有主权意识(国防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资源价值(海域内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品、鱼类及其他生物),更具有开采捕捞形成的经济价值。例如在“南海诸岛”的教学中,南海诸岛,绝大部分是水下暗礁、暗河和暗滩,岛屿不多,其共同点是海拔低(最高的石岛海拔不超过15米),面积小(最大永兴岛仅1.85平方千米),南海诸岛分布范围展布在南北纵长1800千米,东西横宽800多千米的南海广阔海域,约16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管辖“蓝色国土的一半还多,其主权方面政治意义可想可知。同时从自然资源方面思考,岛上长夏无冬,林木繁茂,海岛众多,鸟粪积藏量十分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理想的天然有机肥,具有相当的经济开发价值。再者,之所以聚集众多海鸟,缘于就近海域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所以这里也是中国第二大渔区和重点开发渔区。第四,据科学勘测表明,南海盆地如同其他海底盆地一样,均已发现有大型储油、气的地质构造。因而保卫南海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珊瑚小岛,其意义远不在于小岛本身,而在于它是扞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保卫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丰富的石油及矿产资源。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3、通过引导学生转换问题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中最忌学生对问题浅尝则止,似懂非懂,一旦碰到实际解题,就变得束手无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就同一问题,从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加以思考判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在“森林资源”一节的教学中,通常学生往往只倾向于对森林作为自然资源的认识,而忽视作为环境资源的认识,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更要让学生懂得森林作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在环境保护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
许多发明创造,最初往往源于想象,以往在人们看来似乎异想天开,而今经过研究都一一成为现实,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突发奇想,作为教师首先应从保护的角度表示理解,充分呵护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尽管在今天用台风发电还是一种奇想,但有谁能肯定,明天不会成为事实呢?为收集雷电而献身的富兰克林,用自身体温去孵化鸡蛋的爱迪生,当时不也是被人们视为疯子吗?例如学生在学习季风气候中的“台风”这一知识点和第七章风能发电之后,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风能发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台风发电呢?台风来时,往往是狂风暴雨、停电、交通中断、通讯受阻,给人类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损失。如果把台风用来发电,便可化害为利,保持通讯畅通„„”在我看来,这就是可贵的创造性思维。如果这时候对学生这种“无稽之谈”进行批评甚至取笑,那么,势必会扼杀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的积极性,因而必须采取肯定的方式给予鼓励。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如,学生中有人喜欢集邮,一张精心设计的精美的邮票,可产生种种相关的联想:如从“引滦入津”的邮票引导学生联想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与分布和利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提出南水北调?从“矿石”邮票引导学生联想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分布。只要因势利导,利用邮票中诸多与地理知识相关的题材,引导学生就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联想,自觉地思考。事实上就我国发行的邮票而言,如果不是受发行时间和学生个人藏品的局限,初中许多部分的地理知识都可以从邮品的不同角度反映出来。利用这种想象,通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或一系列新的事物的表象观念的出现。只要引导得当,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等心理活动,体会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较为全面系统化的地理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或能力的形成,受原有基础的局限很少,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邮品的熟悉程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曾指出“过去一般人认为高智商就等于高成就,研究表明: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而80%则受情商的影响。”情商是人生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各个层面。通过对邮票画面的地理知识题材的想象、联想,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由此掌握相关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正是一种情商的牵引,其间的努力正是要实现从20%到80%之间的转化。
【结论】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拓宽,思维也逐步地从具体的感性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无论是从思维的模式、方法或就其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都有一定的影响,这里借用某位名人的话说:“庸师向人奉送真理,名师则使人发现真理”。“送鱼”固然鲜美可口,但终究是暂时的,而“赠网”才是永久的,它促使你学会怎样捕鱼,并将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社会第一册及参考
2、中学教师之友——地理卷
3、《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7-8期
第二篇:地理教学论文
创新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周瑞 胡平湖北省荆门市京山一中 内容摘要:地理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一直是文科学生最头疼,最难学好的一门课。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以及思维能力,所以传统的照本宣科不仅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对教法的创新,及与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尝试探讨如何构建地理高效课堂,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关键词:创新教法实际地理思维能力
引言
在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感受到,对大多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很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这两部分。之所以大多数学生公认这两块是最不好学的,我想这应归咎于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
下面我将对学生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及如何结合实际生活来开展地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几个方面,浅谈我的个人观点。
一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
1.基础知识记忆不牢
地理中多数基础知识是理解记忆的知识,怎样理解?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学生往往不明确。哪些应该记?哪些可理解?哪些要理解记忆?如何分析理解?大多数学生难以把握。好像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太杂从而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审题不准
一般说来学生对题意理解不到位,不能把材料和图像中的有效信息正确地提取,容易出现答非所问或不知如何下手。
3.答题不全,偏于口语化
初中地理作为副科出现,学生对一些专业地理术语知之甚少,现在高中地理却作为高考文科必考科目出现,高一学生答题难以切中要点或要点不完整,虽然所使用的文字叙述多,但是得分率低。例如:东南亚饮食习惯喜食稻米,好多学生答喜欢吃大米饭,答题口语化,答题泛泛化、答题虎头蛇尾化、词不达意等等。1
要提高得分率,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具体来讲:⑴熟记地理术语;⑵牢记要点并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整答题,⑶思考问题的范围要广,调动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⑷训练归纳能力,将一段文字材料归纳成为要点,便于记忆,又可以将一个个要点用自己的话,据地理知识的联系,还原成一段文字;让学生多说,加深记忆⑸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即条理清楚、要点明确、逻辑严密,答题完整。忌讳前后矛盾,前面答正确,后面答原因时却按错误原因答,要将地理知识的联系理解清楚。
4.综合分析及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许多学生就只能干瞪眼了。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5.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又比如在一幅经纬网的地图上,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使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地球自转方向和判断某地点准确的经纬度。
二 创新地理教法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1.地理发问方式的创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创新教育的今天,质疑好问已是每一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问题”何来?常用的办法有:
第一,在诱导中随机设问。创设问题情境,一气呵成。如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时,一开始让学生根据“风是怎样形成的”的原理,绘出大气环流图。然后再对照“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看看有什么不同。抓住学生迷惑不解,而又急于求知的时机,随即产生问题的情境,引出“地球上风的偏向”产生的原因。
第二,因果关联大胆质疑。例如:若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为80度,地球的热带、温带与寒带的分布范围会有什么变化?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我国科考队员一般选择在冬至日前后考察南极洲是什么原因?
第三,从矛盾中引发问题。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如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或图画,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不会沉下去呢? 一位产妇在过日界线前后降生的双胞胎,出现妹妹大于姐姐的奇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地图教学方式的创新
直观性一直是地理教学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因为几乎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图像完整表述。
怎样充分发挥图像化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我认为:
第一,力求教学内容图象化。①变死图为活图。②化繁图为简图。③变文字为图像。④创设寓意图。
第二,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师生互动环节的创新
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更多的是不便按照上述活动来设计。这时,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根据认知水平与能力、性格差异等条件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运用预习、自学、互问、答辩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具体方法是:第一步,布置学习内容,提出若干问题。第二步,切实落实好课前预习、自学工作。并要求他们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咨询行家、拜师求教。第三步,分组讨论梳理知识,相互解答教师或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开展竞赛、评出优胜小组。第四
步,教师进行简要总结。总结的主要目的,一是点拨学生还比较模糊的内容,二是进—步突出重点,三是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三 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认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含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2.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在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二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3.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
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结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以及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而结合这些理念,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教法,用实际生活中的地理去培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对于从地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都有自己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南[地理]》 梅桃源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3]《气象学与气候学》 周淑贞高等教育出版社
Email:huping19871109@yahoo.cn
704946532@qq.com
第三篇:七年级地理教学论文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的是七年级一班至六班六个班的地理科教学,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兴趣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成绩稳重有升,现作如下总结。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开学初,本人总揽了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分析了学生成绩差异的原因(原地理老师未上课),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给初一4、6班的学生定出了期末考试不能低于前五名的目标,其余班级要在20名以内的目标,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堂要求,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投身教学。
由于本人不是地理专业毕业,对地理知识不够精通,因此,课前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对教材进行钻研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其他教师请教,做到了课前扫清教材及其涉及问题的所有障碍,每一节课均感到了得心应手的轻松。然而,本人认为,如果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法,必定会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及教法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为了寻求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学法,本人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在四班实施了辩论赛的形式,在了解了日本的基本国情之后,先组织学习了日本为发展本国经济 所采用的措施与办法,然后辩论《日本的做法是否正确》,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从不同的角度看:
1、从日本本国的角度出发,做法是正确的;
2、从全球资源和环境的角度上讲,这种做法又是错误的。各方代表汇聚了本组的意见,在辩论的时候表现出色,对本节的知识掌握的很好。采用讨论法和设置对手法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自读教材,做好笔记,在小组中讨论,然后随机分配,把学生分成两个组,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感觉到了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
三、制作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
我校地理教具紧缺,没有地理挂图,只靠老师的口头描述或者课本中的文字叙述,有的地理知识是十分抽象、难以理解的。为此,这个学期,本人利用小黑板的形式自己制作了近10幅教学用图,用到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四、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
(一)一堂好课,前提还在于备课的质量好与坏。“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离不开夜以继日的研究教材及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参与地理教学工作,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教材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把握不足,所以,我经常为了备好一堂课,到图书室查找资料,到网络上查找各种媒体等,为上好一堂课竭尽所能,付出了许多的精力,也为课堂良好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每次课堂下来,我都有种 充实的感觉,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同学们开心的笑容是我最大的鼓励与快乐。
(二)精讲精练抓提高。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了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了复习效率。(三)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六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没有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深感责任之重,是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作业是与他们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很少划“×”,对于错题我只是在题的旁边划上“?”,或者给一些提示性的评语以及告知学生应该怎样避免错误。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不吝笔墨,用鲜红的话语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之成为他们进步的起点、台阶。(四)地图训练抓能力。学生地理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高低。在这学期的教学中,从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教学中培养他们读图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地理期末模拟测试中,我命题重点以读图分析为主,就是让学生明白,地理教学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学必须学会识图。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掌握读图 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熟练地掌握图文转换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对重要大洲和重要国家的准确位置的掌握。
五、注重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通过实践经验证实理论知识。本学期,四班的辩论活动,在唇枪舌战中,虽然有的同学“独占鳌头”,有的同学“败下阵来”,但是,他们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辩论中增进了友谊,增加了知识,增强了能力。汶川发生里氏8.0级的地震,结合地理有关知识进行了专题复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成绩和不足:
这学期本人所上的初一地理课,据学生的反映,成绩较上学期有了一定的提高,使2、4、6班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有些班级的成绩还是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七、努力方向与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综合各科情况,培养尖子生,全面提高学生成绩。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浅探
任教七年级地理已经有了一学期的时间了,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经过摸索探究,我归纳出了七年级地理教学的一些基本模式,仅供各位老师参考和指教。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新课程改革,但是学校在课程的重视度上其实还和以前一样。学生在课前根本就没有预习的时间,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更不要说到课外参加什么要求比较高的实践活动了。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我发现在上课开始的时候,完全有必要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课文,读一读材料,议一议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也方便了教者的悉心安排。如果学生连课文都没有看,就直接进入种种的活动安排,长此以往,学生将厌弃地理了,因为根本不知道老师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了。在上课前,留几分钟让学生看看课文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当学生课文看好后,就应该进入正常的教学内容了。无论是怎样的内容,也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思路,讲授法都是很“畅销”的。提到讲授法,肯定有很多老师会提出疑义——现在都新课程改革了,为何还要用老一套的讲授法啊?其实,地理课堂上的讲授法和其他课堂上的讲授是有些区别的。经过我一学期的实验发现,在七年级地理课堂中,板书其实是需要精心布置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在课文上都能找到,因此这时候的板书起到的作用就该是提纲挈领,突出重点,提高兴趣。如果教者在课堂上及时地板书一些课文上没有的地名人名或者别的一些简单的拓展的知识,那不仅是课堂丰富了,而且你在学生心目中地位和威信也将得到提高。比如,我在地球知识——航海家的介绍上,就让他们大大地长了一回见识。当我很工整地把几个航海家的名字并排写在黑板的一侧时有很多同学都记录了下来,虽然这并不需要记录。又比如在大洲大洋的认识上,我就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绘画本领,将自己的亮点表现出来,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略的世界地图。记得当时,就有学生问我为何不教他们的美术。那一节课,我的板书其实就是一幅世界地图。板书是很重要的,可它也不是随便摆弄的,需要教者的精心设计。如果课堂内容很简单,不需要用板书,那就完全可以不用板书,或者书写了标题就可以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板书的,因为我们地理课上,还有很多比板书更重要的东西——活动。
在讲授的过程中,除了板书注意外,就是要特别注重提问。七年级地理的课文内容不难,而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听懂,却是不简单的事情。提问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关注所有的学生。当一个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他或她就会觉得是一种光荣和信任,尤其在七年级这个年龄段上。那如何面对全体同学呢?
首先是问题要注意难易度,太难了,回答不了,但不要放弃多询问一些同学,以便激起全体的注意:太易了,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举手回答,即使是多次的重复,也可让学生有一次表现的机会。在我的课堂上,最常见的就是很多手举在那里,并有时会有人站起来要求回答。当一个老师的课堂活跃了,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回答问题,才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目的,因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增强自信心,让更多的人拥有成功 的机会。七年级地理的内容是比较少的,因此完全可以让我们放出手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在集体的“骚动”后,可以让学生安静一下了。在课文的常规讲解后,就应该让“活动”出场了。在整个七年级地理课本中,最容易见到的也是区别别的版本的就是“活动”的安排。活动安排的目的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在地理课堂上,除了特殊 的需要外,一般地,我都是让前后的两桌进行讨论研究,我在他们讨论时,进行巡视并做简单的指导。当讨论好时,就让他们进行简单的汇报,形式不一,可以是小组全部回答,也可以上整个班级全盘开花。有时候,有些活动不需要讨论和合作,只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来做来画来读图,对于这些活动,我的角色仅仅是个督察员,检查他们的完成情况。
如果课堂上的内容不多,仍然后教多的空闲时间,这时候就可以安排给学生补充材料了。在参考书上,每一节后面都有材料补充,教者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来决定是否补充。
一般地说,课堂可以结束了。然而,有时候,还需要把重点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地理课本配套的还有一本填图册。适当的练习和填图是必要的,但是填图册上的某些内同并不适合做,教者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以上就是我常规的一节地理课堂的模式。当然它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点,敬请各位老师指教。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总结
本学期地理科教学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成绩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现作如下总结。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开学初,本人总结了上个学期考试情况,分析了学生成绩偏低的原因,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给学生定出了平均分要在60分以上,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改计划,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投身课改。
由于本人不是地理专业毕业,对地理知识不够精通,因此,课前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对教材进行钻研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其他老师请教,做到了课前扫清教材及其涉及问题的所有障碍,每一节课均感到了得心应手的轻松。然而,本人认为,如果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法,必定会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及教法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为了寻求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学法,本人学习了《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课程理念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等书,实施了讨论法和设置对手法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自读教材,做好笔记,在小组中讨论,然后随机分配,把学生分成两个对手组,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 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感觉到了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制作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
我校地理教具紧缺,没有地理挂图,只靠老师的口头描述或者课本中的文字叙述,有的地理知识是十分抽象、难以理解的。为此,这个学期,本人利用电脑扫描制作了十三幅地理挂图,用到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四、注重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通过实践经验证实理论知识。本学期,先后举行过两次地理知识辩论活动,在唇枪舌战中,虽然有的同学“独占鳌头”,有的同学“败下阵来”,但是,他们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辩论中增进了友谊,增加了知识,增强了能力。
五、努力方向与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大课改范围和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综合各科情况,培养尖子生,提高优秀率。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总结
因为工作的需要,地理老师的紧缺,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科的教学工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
一、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七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内容是“地球和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希望该年级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由于我以前所教的科目不是地理,这一次是直接接触,而七年级的学生是刚刚由小学升上初中,对“地理”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地理又是中考的会考科学,分数带 入总分,所以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我,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及间接了解,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为本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好目录,明确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二、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
(一)、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堂课的效果,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刻苦研究教材,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参与地理教学工作,第一次接触新的教材,对教材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把握不够,所以,为了备好一节课,不厌其烦地向同学科老师请教,吸取他们的经验。
(二)、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精讲
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视读图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炼,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三)、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
每一个班级有六十多位学生,每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但我觉得是一种使命,深感责任之重,因为作业是体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对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学生,我都给他们以很好的鼓励表扬,对完成得不好的学生,我不是打“X”完事,而是在旁边给予正确的解答。在课堂上还进行讲评,这样作业便成为我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使得他们认识到作业不能敷衍了事。
(四)、积极参加校本研究
1、自觉行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的学习,运用与实践,积极参加科组组织的听课评课,并且在有空余的时间,我都主动去听有教学经验的老师的课,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我知道学到的这些只是皮毛。与其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无法相比比较。但是,这是一种进步。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将一如既往的“激情飞扬”。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 12 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目标:
教完七年级地理下册,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图册来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如:辩论赛、课堂小讨论、知识趣味竞猜等),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收看《新闻联播》、《世界之窗》、《正大综艺》等节目,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四、教学工作: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本学期应该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在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解决他们再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 14 语言简洁明了,克服自己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从帮助落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应积极参与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虚心向前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网络,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开展课件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进度: 01—03周: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03—07周: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08—12周: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12—15周:第九章 西半球国家和地区 16—17周:第十章 极地地区 18—18周: 期末复习 19—18周: 期末考试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则更高。在今后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生们的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教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四篇: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课堂应如何精彩导入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必须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本篇文章从本人的教学实际出发,搜集整理了一些如何将课堂导入做好的方法,以期对于导入课堂有更好的钻研。
初中阶段地理学习并不受重视,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对地理课程缺乏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变得有效果、讲效率和出效益,成了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向课堂要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让学生一下子转变学习态度是不可能的,我们作为地理教师,只有从每节课的变化开始,改变地理的呈现方式,吸引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逐步让地理学习变成一种既有趣又高效的事。让每节地理课都有一个精彩的开端就好比见面的第一印象,让学生对这节课“一见钟情”,后面的相处就会容易多了。所以有效的新课导入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
我们都在说教学、教学,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如何有效并且精彩的导入地理新课的学习,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我就自己一年多的地理教学经验谈谈在哪些方面尽量精彩的使地理课堂导入成为一个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亮点。
一、音乐导入法
播放一首与将要学习的章节有关的歌曲,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学过程当中,讲解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的时候,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一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并且让会唱的同学 跟着一起唱,并且把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播放出来,方便学生跟着唱。这样不但引入了新课,还吸引学生去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良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视频导入法
视频导入法其实跟音乐导入法类似,这个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在网上下载比较清晰的视频,以便学生能够看的清楚。视频一定要跟新课相关,最好能够出现新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或者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联想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亟不可待的翻书去预习。比如我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的《南亚》这一章节时,我就给学生播放了学生非常喜欢看的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学生笑的非常开心,看完视频后我继而发问: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是去哪里取经,从而导入新课南亚,学生就听的津津有味,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
三、实物导入法
地理教学当中,是有很多器材可以使用的,比如说地球仪、地图、地形剖面立体模型、地理拼图等等,这些实物的使用往往会使兴趣倍增,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觉,锻炼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中国的行政区划》这一节时,书本上的内容其实很少,但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又很多,同时这个还是一个重难点,学生很难在几节课的过程当中就记下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以及轮廓和位置,我就让学生每人都买了一个泡沫的《爱我中华》拼图,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但记下了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轮廓等,他们还得到了非常多的乐趣,比如说计时比赛看谁拼的更快等,寓教于乐在这上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可以分很多种,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教师自己编的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等等都可以用来导入,其实初中生最喜欢听的就是神话故事,加上一些他们喜欢的神话人物,他们的兴趣更为浓厚。比如我在上《海陆变迁》一节时,课文设置用沧海桑田的成语导入,学生接受起来略显干涩。我就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神话故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再乘势提出问题:“你知道沧海桑田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吗?”自然引至课堂主题——海陆的变迁。学生接受的容易,教师讲起来也朗朗上口。
五、特产导入法
学生对于吃的东西总是很热衷,在课堂开始的时候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水果或者特产的图片,很多学生就会垂涎欲滴,然后我再乘势导入新课,由吃的特产导入将要学习的地方,学生不但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了解,并且也获得了一些课堂之外的生活常识。例如我在讲新疆时,就给大家看了许多葡萄和哈密瓜的图片,再反问这些水果在哪些地方的最甜,学生答出是新疆之后再追问为什么新疆的瓜果那么甜,学生就会自己翻书找答案了。
六、猜谜导入法
一些谜语和脑筋急转弯在课堂上的运用将会非常有效的提高导入的效果,一些学生沉浸在上节课的知识中还没有反应过来,利用一些谜语,提起学生的兴趣,顺利而且自然的转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能使学生过渡的很好。比如我在教《地球的运动》的时候,就给学生提了一个脑筋急转弯:为什么地球会转?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答地球停不下来的,也有答因为是球所以在转„„各种答案出来之后,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本来比较难的一节新课也在愉快的气氛中开始进行了。
七、回顾导入法
回顾上一节课已经学过的知识而导入新课是一种比较传统而且常用的导入方式,理清上节课的知识要点,重点进行复习,这样不但能够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对于导入新课也是水到渠成。回顾旧知导入法在我的教学 3 中用的是最多的,比如在学习世界的地形的时候,第一节课讲述了五种基本地形,上第二节《等高线》的时候就先回顾基本地形,再一个一个展示不同地形的等高线,两节课的内容都得到了巩固。
八、疑问导入法
初中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学习知识,往往会对知识中跟生活有关的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教学《巴西》一节时,我就用这样一段话:“大家知道哪个国家的足球踢的很好吗?大家知道哪个国家罪喜欢跳桑巴舞吗?大家知道最大的平原在哪个国家吗?最大的高原又在哪里呢? 请打开书本——《巴西》”,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知识。
九、创设情境导入法
给学生创设一个温馨有趣的课堂情境,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贯穿在学习过程中,会让学生乐于学习。如《多变的天气》一节,地理课程中很多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气就是其中一个。我在本节课开始提问学生:“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每个学生都有体验,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不但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列出描述天气的词语,自然导入新课。
十、旅游导入法
地理当中需要学习很多地区以及国家,学习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旅游线路,并且用幽默的语言激励学生,由老师充当带着他们一起去旅游,或者可以挑选个别性格活泼的学生担任导游,进而对新课进行学习。如《美国》一节,我就设计导入词为:“上节课我们刚刚从法国旅行回来,这节课呢,我们要去西半球看看,到世界上最发达的地方——美国去旅游,大家有没有兴趣啊?要不要跟老师一起去看看,美国到底有哪些著名景点,美国的经济为什么那么发达呢?“这样设置以旅游为主线,用旅游的形式开展本节课,既能够强调美国的一些著名城市及特色,又让学生能真正融入地理学习。
其实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所谓最好的模式,完全因教学的氛围、对象、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同一章节的内容可设计不同的导语,以达到最好境界。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地理教学中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在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要想设计恰当的导入方式,需要地理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学习日积月累,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敏锐的观察,才能设计出恰当而有积极作用的导入方式,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地理教学论文题目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切磋
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与优化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
中学国际经贸地理教学现状及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与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新地理课程实施与西席角色改变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调研
中学地理教育中学出生文精神的培养研究
中学地理学科材料情境分析题的命题理论与技术研究
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西席角色
高中地理学科可持续成长教育的理论思虑
初中地理教材改革的比力研究
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预设研究
中学地理教材课文系统预设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预设
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对高考地理命题变化的影响研究
电子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问题研究
地理学科成长教育探论
创新教育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议学习策略及其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乡土地理教育的探索追究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生活地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多电视台技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地理“多向互动式 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地理“双体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地理创新型课堂教学模
七班级地理美育内容体系研究
中学地理多电视台教学与素质教育教学法的整合尝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英、汉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测试研究
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的体现策略
初中地理游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论地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习生理研究
新百年我国地理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教育理念的厘革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
论中学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全球变化视阈中的中学地理探索追究型课程构建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数码地球技术支持下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地理学业成就检测评定系统研究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中学地理可持续成长思想教育的模式研究
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
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
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都会地理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软件资源的建设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研究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中学地理科学观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地理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情况教育的切磋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基础教育初中学段地理课程成长初探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地理新课程“认识区域”部分的教学策略
中学地理教学中成长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高中地图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以银川地区为例
地理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研究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地理教学成长学生多元智能的模式与策略
素质教育中的地理教学与可持续成长
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整合的研究
可持续成长与中学地理教育
学生地理学习成长性评价研究
分层次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虑
中学地理教学促进学生提问研究
加强地理德育教育,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中学地理测试课的开设对地理教学影响的研究
基于网络情况的中学地理教育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学习评价体系分析与探索
地理新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基础教育地理课程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成功教育法在乡村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认知生理学的常识观与中学地理教学改革——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
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及其培养
地理“过程与方法”方针的价值追求与体现策略
中学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概念图在中学地理学科学教育学中的应用
促进中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西席叙事研究
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
百年之交的中日地理课程比力研究
发现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后现代课程观视阈下的地理教材再开发研究
“双主”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地理技能方针研究
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学生地理图像技能培养策略研究
中学生地理常识学习建构理论研究与实践
初中地理教材活动式课文预设研究
基于地理“过程与方法”方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学地理网络化课堂协作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问题处理完成”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地理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切磋
中学地理西席专业成长研究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地理探索追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情况教育与中学地理科学素养教育整合的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
新课程标准理念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预设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追究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西席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以学生成长为本的地理教学模式研究
地理科学基础测试教学体系与教学计划的构建
科学成长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当前中学地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
大理州白族地区高中生地理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的研究
网络情况下的案例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可持续成长观及教学方法初步探索追究
中学地理语言表述艺术初解
合作学习及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步研究
地理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及实践研究
GIS用于中学地理探索追究式学习的教学测试研究
IBDP地理学科评估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假性类比关系及其测试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中学地理活动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与学出生文素养的培育
中学生地理学习念头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7~9班级地理课程内容次序研究
优化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策略的测试研究
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情况教育
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地理课堂探索追究式教学的研究
多电视台地理教学与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乡土地理教育的探索追究
创新教育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议学习策略及其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论地理教学中可持续成长观念的培养
地理学科成长教育探论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生活地理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理论探索和调研
电子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问题研究
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对高考地理命题变化的影响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预设
中学地理教材课文系统预设研究
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预设研究
初中地理教材改革的比力研究
高中地理学科可持续成长教育的理论思虑
中俄七班级世界地理教材比力研究
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西席角色
中学地理学科材料情境分析题的命题理论与技术研究
中学地理教育中学出生文精神的培养研究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调研
论普通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新地理课程实施与西席角色改变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与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国际经贸地理教学现状及实施策略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
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与优化
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切磋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中学地理科学观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高中地理学科情况意识教育途径研究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软件资源的建设
地理课堂探索追究式教学的研究
多电视台地理教学与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GIS用于中学地理探索追究式学习的教学测试研究
义务教育7~9班级地理课程内容次序研究
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情况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因材施教的切磋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与学出生文素养的培育
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中学地理活动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假性类比关系及其测试研究
IBDP地理学科评估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
优化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策略的测试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高中地理新教材分析及问题研究
学生地理学习效验评价研究
高中都会地理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
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
中学地理可持续成长思想教育的模式研究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高中地理学业成就检测评定系统研究
数码地球技术支持下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
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全球变化视阈中的中学地理探索追究型课程构建研究
论中学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教育理念的厘革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
新百年我国地理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习生理研究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论地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对现行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测试稿)》的切磋与思虑
学校地理教材非智力结构优化研究
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下的教材编制策略研究
地理学科能力结构研究
探索追究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地理可持续成长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比力研究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探索追究
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问题意识
我国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成长研究
地理教学中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及整合研究
中学地理西席专业素质研究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整合的研究
可持续成长与中学地理教育
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高中地理探索追究式教学研究
高中研究型课程的相干问题研究
素质教育中的地理教学与可持续成长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
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程的情况教育功效
谈高中地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评价
地理教学成长学生多元智能的模式与策略
全球化视阈下中学地理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测试研究
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
中学地理开放式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
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分析与实际证明研究
高中地理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地理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研究
中学地理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以银川地区为例
中学地理教学中成长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地理新课程“认识区域”部分的教学策略
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高中地图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我国基础教育初中学段地理课程成长初探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英、汉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测试研究
高中地理“学习本”辅助主体性教学模式预设与研究
中学地理多电视台教学与素质教育教学法的整合尝试
高一地理新教材与情况教育方针的整合 七班级地理美育内容体系研究
中学地理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双体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地理“多向互动式 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多电视台技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地理“宇宙情况”系列MCAI课件的研制
试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高中研究型课程的相干问题研究
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程的情况教育功效
试论“说课”与地理西席素质的提高
试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试论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活动”的预设与教学
谈高中地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评价
论中学地理活动课程
论地理教学中可持续成长观念的培养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高中地理探索追究式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因材施教的切磋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理论探索和调研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基本途径研究
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贫困山区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高一地理新教材与情况教育方针的整合高中地理“学习本”辅助主体性教学模式预设与研究
高中地理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