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教学论期末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地理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姓名: 学号:20120507032 院(系):学院理工系 专业: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专业发展;地理教师;发展途径
Key words :Teachers' specialization;Professional development;Geography teachers;Development way
摘要: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世界各国都进行课程改革,我国也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改对教育的主体---教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即教师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是社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地理教学来说,地理教师应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为更好的地理授课教学打下基础。本文从解析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基础概念出发,介绍地理教师专业化、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分析地理教师从新手教师经过熟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讨论了地理教师要通过课堂、研究、共同体、反思等途径实现专业发展。
Abstract: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high speed development, the society of education put forwar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For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also a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our country.New curriculum reform for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teacher put forward a new topic: the teachers how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the sour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and motivation.In the teaching of geography, geography teacher should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ing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better geography teaching.This paper parsed based concept,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geography, geography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y teachers from novice teachers after a master to the expert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 discusses the geography teachers should through the way such as classroom reflection, research, community, achie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教师专业化是如今教育发展的需要,己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地理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即将走入岗位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教师专业化的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发展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地理教师专业化是地理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是地理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对地理教师专业化认识的基础上,对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作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探讨研究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和发展过程,就是构建科学的地理教师专业化知识的理论体系,提高专业学术水平,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1】1.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内涵
1.1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1.2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为教师要给予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深厚与积极,教学风格与品质的独特与卓越。[2]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就需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扩展其专业内涵,提升专业水平,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职前、入职和在职的全过程中,提高接受专业训练以及自身的主动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并逐渐走向专业成熟境界的持续发展过程。1.3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地理教学实践离不开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否掌握教育理论和技巧,往往决定着地理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教育科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教育能力、教学技能都是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的。牛文元教授指出:“在各类学科中,地理学几乎是唯一联系着自然环境,又联系着社会经济的独特学科。”接受高等理科教育的地理教师对人文学科知识先天不足,为此,地理教师除了要拥有专业的地理学科知识,还应该广泛了解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
2.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2.1成长阶段:新手—熟手—专家型地理教师 2.1.1新手地理教师
一般是指刚刚走上工作岗位1-3年的地理教师,是实现由师范生向正式地理教师角色的转换期,是所学理论与现实实践的“磨合期”,也是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需要地理教师在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上不断作出调整。2.1.2熟手地理教师
在地理教学方面,熟手教师的成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任务”阶段的熟手(从教后3-5年),已具备对教学的基本胜任能力,能有序安排教学活动,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了肯定的态度,开始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骨干教师;“问题”阶段的熟手(从教后6-10年),教师职业满足感开始下降,工作的单调重复、封闭繁杂、责任大、报酬少的感受造成教师过度的情绪困扰,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问题;“稳定”阶段的熟手(从教10年以后),教师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追求进步,工作热情,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年限的增长,教师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意思和社会行为逐步稳定,角色特征和教学风格日趋完善,他们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和教好学生的信念也逐步形成。2.1.3专家型地理教师
专家型地理教师主要具有三个特征:丰富和组织化的地理教学专业知识;较高的自动化问题解决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2.2地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地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做一名地理教师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是一种历程而不是终点。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是形影相随、同步而行的。在职业生涯的进程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不断经历着高潮和低谷,成波浪式发展的状态。
[3] 3.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3.1在课堂上发展
课堂实践是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和终点。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为了课堂实践,又源于课堂实践。在课堂上教师提高学生发展的同时,也是自身专业的发展。3.1.1在地理课堂上提升教学理念和教育理论水平
教师通过对个人课堂的实践总结和体悟,形成个人教育观念,重新审视与理解教育理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例如专业知识,纪律等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主动解决,修正自己原有的认知和看法。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检验认知和看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此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3.1.2在地理课堂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任何一种技能和能力都只有在相应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并获得发展。课堂实践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决定教师要真正获得教学技能和能力必须植根于自己的课堂实践。由于学生的思维具有不一致性,或者外部条件的临时改变性都有可能对自己的教学授课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地理老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应变力。3.1.3在地理课堂上获得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
教学机智产生于复杂、变化的教学过程,而常常是不稳定、不连续错综复杂、突如其来的急中生智。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同样的学生传授相同的一节知识时,也会在最后收获不一样的知识和智慧。
3.1.4在地理课堂上体验教师生命价值和意义
课堂实践是教师人生中重要的生命经历,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是教师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如果不能在课堂上进行自己的专业活动,终究是失败的。
3.2在研究中发展
目前教育研究已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方式。地理教师要努力成为研究者,使自己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2.1明确教师是研究的主体
教师做研究是教师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是教师与研究
[4]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地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进行研究工作,会有利于更好的扩宽自身的知识面,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3.2.2地理教师研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教师研究就是要关注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珍视教师实践所蕴涵的成长的力量与价值。地理教师的研究点要侧重于自身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所不能解决的专业问题或难以下手的综合问题,分析原因,找到矛盾点,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地理专业发展。3.2.3地理教师研究要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师的研究方式要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以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在研究中活动,在行动中研究。如果地理教师在研究中脱离了实践活动,由此获得的研究结果也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2.4地理教师研究要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微观研究
为满足教育教学实践发展的需要,教师研究的类型主要以改进实践为宗旨。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适宜从事微观的教育应用研究。3.3在共同体中发展
教师共同体是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教师自愿为前提,以开放、对话、发展为核心理念,能为教师个体、教师群体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教师团体组织。地理教师通过教研、知识管理、理论探究和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构建不同类型的共同体,以实现地理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和沟通,最终促进地理教师共同发展。3.3.1在地理教研共同体中发展
以地理教研共同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集体备课,讨论地理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一致性的基本教案;听评课,教师就其他方式或教师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诊断、研究和评价,喜欢交流看法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以师带徒,在老教师的传、帮、带、引下,[5] 新教师在短时间内掌握实践知识并融会在地理教学过程中。3.3.2在知识管理共同体中发展
地理教师在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应用和管理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更新学习观念,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3.3在理论探究共同体中发展
地理教师在尝试运用最新的教育理论解读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与其他地理教师或研究者相互切磋、沟通交流,为自己的教学问题排忧解难。3.3.4在网络共同体中发展
地理是一门趣味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很多地理现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通过这些多媒体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形象的认识地理现象,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口授”,让学生通过调动多方面的感官,科学形象生动的掌握好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进而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3.4在自我反思中发展
教师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认知对象,有意思地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方式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在认知,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地理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反思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3.4.1学习地理理论文献或著作,在理论解读中反思
在教育反思中要与经典为友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努力建设自己的理论体系。地理教师可以订阅中国国家地理、环球人文地理、地图、National Geographic等杂志或者关注各种学术论文的发表,在这些理论著作中反思自己。3.4.2撰写地理教学日志,通过写作进行反思
地理教师通过写作记录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与体会,感悟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行为,反思自己,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3.4.3寻求地理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对话讨论中反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地理教师通过对其他的教师,专家的交流沟通,多视角,多方位的借鉴他人智慧,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3.4.4征求学生意见,从学生反馈中反思
学生是最能评判教学成功与否,最能谈到实质的人。学生对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从自己的实际需要、爱好、兴趣出发,对地理教学的方法,内容、课程安排等进行评价。地理教师要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反思自己,为自己的教学活动取得更高的效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4-128.[2] 王鉴,徐立波.教师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3).[3] 刘志军.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1-232.[4]王艳霞,等.“教师成为研究者”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8(10).[5] 刘富喜,朱桂琴.教师新视野[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212.
第二篇:地理教学论期末资料
新编地理教学论 青野ルイージ
1、地理课程的起源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在小学堂和中学堂开设地理课,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课程。
2、地理教学的起源
在地理课程的同时,为了“讲授地理的次序、法则”,当时在“师范学堂”开设了地理教授法的课程,这也是我国最早设置的地理教学论的课程。1919年,陶行知先生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3、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层次及地位
三维目标即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常包括三个层级:识记、理解、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包括两个层级:经历(体验)、尝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三个层级:接受(感受)、反应(认同)、领悟(感悟)
地位:(1)、“知识与技能”是指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描述了学生学习后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应达到的水准(2)、“过程与方法”是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它对学生探索、体验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给予高度重视和肯定。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世界、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好奇心”、“兴趣”等。描述了学生学习后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应达到的水准。
4、最早的地理著作:全国:《禹贡》 全球:《大地的记载》
5、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1)、按评价的标准分类: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2)、按评价的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6、地理认知能力是什么?
地理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地理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对地理事物的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地理认知能力。
7、高中地理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初中地理教材以区域地理为主线
8、教师的核心角色:地理知识的传授者
9、地图的使用原则(什么时候用?挂在哪里?)(1)遵守演示规则:
①悬挂及时 ②位置适当 ③预先说明: ④正确指图:A、侧面站立 B、用杆指图 C、干脆、准确 D、正确指点、线、面。(2)用图教学:
①图文结合 ②多图配合: ③培养读图能力:A、看懂地图 B、据图答问 C、地图旅行 D、熟记局部图
10、理解演示法的使用(时间、注意)
演示法是教师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者进行示范试验,使学生获得对地理事物感性认识的方法。注意事项:(1)、和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密切联系;(2)、演示的时间要及时;(3)、对于重点内容进行演示,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不演示;(4)、演示应突出实物的主要特征;(5)、演示的数量应该适量。
11、学习过程的几大环节(1)、形成地理表象(2)、形成地理概念(3)、完成记忆(4)、迁移
12、地理双语教学
地理双语教学就是全部或部分的采用外语(英语)进行地理内容的教学。地理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除了实现地理教学的常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外,还要实现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
13、地理教学测量
地理教学测量指的是对测评对象的特征、属性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定量描述,具体地说,地理教学测量一般是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地理教育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它是一种纯客观的过程,是单一性的活动。
14、说课的环节(1)、说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分析)(2)、说教材(教材分析)(3)、说学法(学法指导)(4)、说教法(教法分析)(5)、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析)(6)、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5、教师的知识结构(1)、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
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地理学科知识。
(2)、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
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地理教师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4)、地理教师文化知识
地理教师文化知识是指除地理学科知识外教师需要了解的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以及熟练运用工具性学科的知识。
16、地理教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文献法(5)、经验总结法
17、地理课程发展的趋势(1)、与中学其他课程的融合(2)、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路定位(3)、注重人文地理的同时突出地球科学(4)、逐步信息化
18、教材加工的方法:精简、补充、调整。
19、行为目标的四要素
(1)行为主体(学生)(2)行为条件(3)行为动词(4)程度 20、地理教学环境的分类
(一)地理教学的“硬环境”;
(二)地理教学的“软环境”;(1).地理教学信息;(2).地理教学组织;(3).教与学的形式;(4).课堂氛围;(5).地理教学情境
21、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实施过程(1)发现问题或疑难
(2)确定问题的所在和问题的性质(3)提出可能的解答或假设(4)选择一种合理的假设(5)对问题解决的总结评价
22、自主学习的策略(自学内容)(1)、明确学习目的,以唤起学生的主动性(2)、培养学习兴趣,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3)、教会学习方法,以培养学习的独立性(4)、养成学习习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
23、探究学习策略(1)、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提高学习水平,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假设和猜想(3)、留足时间和空间,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4)、培养研究意识,指导学生作出解释和预测(5)、创造宽松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交流
24、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科学。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25、地理教师的角色(1)、地理知识的传授者(2)、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4)、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26、教师应具备哪些和地理学科相关的能力?(1)、地理认知能力:只要指对事物观察、认识、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地图、地理数据、地理图表及景观图的能力,对地理描述、地理文献的理解能力,对地理事实及地名的记忆能力,等等。
(2)、地理推理能力:主要是指掌握地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地理规律及理论的能力。包括确定和概括地理特征的能力,综合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比较区域差异的能力及解释地理成因的能力和地理过程分析预测能力、(3)、地理空间能力:主要是指空间位置关系分析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包括理解空间分布规律的能力,判断地理位置的准确性等能力。
(4)、地理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包括地理口头表达能力,地理书面表述能力,绘制地图、图表能力,运用地理知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5)、地理创新能力:主要是指运用地理知识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包括对指定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评价的能力,对地区资源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够对一定地域的区域规划 提出意见等能力。
(6)、地理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是指提出地理问题、搜集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7、常见题型的编制(需要补充)(1)、选择题的编制(2)、填空题的编制(3)、问答题的编制(4)、材料情境题的编制
28、地理教学法、地理教案的概念
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地理教案是教师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为实施课堂教学而设计的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教学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
29、怎样绘画纲要信号图?
简明、醒目、准确
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文字和简洁的示意图,把教材上需要大段记忆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形象、直观、充分利用形象思维、事象联想以及视觉记忆等人类思维和记忆所具有的特点。30、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关系
31、教师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 P128 地理教师文化知识是指除地理学科知识外教师需要了解的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以及熟练运用工具性学科的知识。专业知识是指地理教师对地理这一学科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所有知识。地理学科是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因此,地理教师既要有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有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两者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地理教师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就然以应对工作中各种复杂的情况,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另外,地理教师还应具备一些逻辑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会使教师在教学时思维更加严密,教学更加具有感染力。
32、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受任何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地理教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材料,通过整理、分析、综合、概括,使感性认识上升到教学理论高度,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3、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通过文献的查阅、整理、分析,从中领悟地理教学理论的真谛,探寻地理教学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4、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1)、课程标准(2)、地理教材(3)、学生
35、教学活动的八大要素(基本要素)
学生 地理教学目的 地理课程 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评价 地理教学管理 地理教学环境。
根本要素是:学生
36、板书的种类
板书主要有两种:一是边讲边写的零星板书
二是显示教学提纲的主板书
主板书的种类:纲目式、表格式、图解式、结构式
37、地理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师运用富于理性的语言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的方法。
38、评课的基本原理,怎样评价一堂课?
(1)、①、促进提高原则 ②、实事求是原则 ③、因人而异
(2)、①、教学态度 ②、教学内容 ③、教学方法 ④、教学组织安排
⑤、教学语言 ⑥、教态 ⑦、教学效果
39、地理课程、地图、案例教学、学案的含义及区别
地理课程:地理课程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等。
地 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面上的自然和人文事象,通过制图综合,用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以表达它们的数量和质量 在空 间上的分布特征。
案例教学: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一系列的变革,其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学 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编制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的学习方案。
区别:
40、发现教学法及运用
发现法是指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一)、运用发现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①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②善于引导,讲求实效;
③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二)、发现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般而言,一下几个方面的地理教学内容可采用发现法:
①在学习新的地理概念、概念性结论或解释地理知识间联系的教学内容时;
②在新旧地理知识联系密切、新学知识相对难度不大时; ③在学习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时。
41、纲要信号法
纲要信号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种被称作为“纲要信号”图表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讲授、记忆、复习的教学方法。
42、地理教学中应具备哪些实践知识?
教师的教育信念 教师的自我知识 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 教师的情境知识 教师的策略性知识
43、多媒体教学和粉笔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特点:地理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地理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地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地理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储存;地理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地理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
粉笔教学的特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与所讲的知识同步;突出教学重
点,但是信息的传递速度慢,而且单一化。
二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将二者相结合,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制造氛
围,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上课的质量。
44、案例教学法和举例的区别与联系(P100思考)(1)、内容上:前者是教学模式,后者是教学手段(2)、目标上:前者是为了解决新课教学而用,后者是为了说明问题而用(3)、挑选模式上:前者是真的、新颖的、有兴趣的,后者可以是假的(4)、教学方式上:前者是开放式教学,后者是封闭式教学(5)、教学评价上:前者是开放式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后者是封闭式评价(考试)(6)、对师生的要求上:前者要求高,后者要求不高。
45、熟悉中学地理教材
主要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水循环的过程
思考: 设计讲解词 P74 如何协调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P128
第三篇:地理教学论期末复习
4.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地理教学系统,是研究地理课程和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规律,是研究地理教育现象的,属于教育学范畴中的一个领域。
5.地理教学论发展的理论基础涉及哲学、地理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传播学、行为科学、教育技术学等,其中地理科学、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对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和影响最为密切。
6.地理教学论的主要研究任务:
① 研究地理课程的目的和功能
② 研究地理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③ 研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④ 研究地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⑤ 研究地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7.1658年,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世界图解》出版,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地理教科书。
8.到了近代,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单独在中小学设置课程,是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主张并逐渐为西方学校普遍接受的。
9.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特点:
1.地理课程地位提升,设置类型多样
2.地理课程目标全面,重视能力培养
3.课程组织以区域学习或专题学习为基本结构
4.地理课程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10.1956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地理教育大纲草案》,这是建国后制定的第一套完整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12.地理课程是学校地理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地理教什么,主要着眼于地理学科结构与地理学科内容;地理教学是学校地理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决定学校地理怎么教,主要着眼于地理教学结构与地理教学活动。
14.地理课程的含义与课程的含义一样,也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就地理课程的含义而言,我国当前大多数地理科学者认为“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它具体包括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
15.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设计课程的种类,我国当前学校地理课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显性地理课程与隐性地理课程(表现形式来分)2.必修地理课程与选修地理课程(课程的实施)
3.分科地理课程与综合地理课程(组织形式)4.国家地理课程、地方地理课程与校本地理课程(管理主体)
16.影响地理课程发展的因素:
① 社会因素对地理课程的影响(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
② 学生因素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影响地理课程类型的设置、目标的设置、内容的编制)
③ 现代地理科学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17.课程目标是地理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地理课程设置与课程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地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总体设计与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从整体上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了地理教学和评价的实施建议。
18.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初中:
① 课程的内容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② 课程的学习理念:转变地理学习方式。
③ 课程的建设理念: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④ 课程的技术理念: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⑤ 课程的评价理念: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高中:
① 课程的内容理念: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② 课程的建设理念: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③ 课程的学习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④ 课程的技术理念: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⑤ 课程的评价理念:重视反映学生发展情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19.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结构:
初中: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高中:
① 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地理
1、地理
2、地理3);
②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选修1:宇宙与地球、选修2:海洋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修模块
20.地理教材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地理教材是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从表现形式上来讲,它既包括以地理教科书为主体的纸质教材,又包括数量众多的非纸质教材,如视听资料、电子文本等。狭义的地理教材通常指所说的纸质地理教科书,即地理课本。21.地理教材设计的影响因素:理论基础(学习、教学、传播理论)影响地理教材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社会需求、教育发展、学科特点、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等。22.教学理论与地理教材设计:实用主义教学论(杜威)、结构—发现主义教学论、发展主义教学论(赞可夫)、范例教学论。23.地理教材的设计程序: 1.设计阶段(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2.分析现行教材、确定教材总体设计方案)编制阶段(精选材料、材料选定后,应予以组织安排)3.实验反馈阶段 24.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贯彻基础性、追求时代性、注重实用性、体现范例性。25.地理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按照地理教材内容组织分为逻辑式组织和心理式组织,以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混合式。26.地理教材内容的组织模式:要素式组织模式、系统式组织模式、专题式组织模式、混合式组织模式。27.按照表述形态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上的作用的不同,地理教材内容的表述形态可以分为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29.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① 树立“标准本位”的教材观,地课标准唯一。② 树立“一标多本”的教材观一个标准多个教材。③ 树立“学生为本”的教材观 ④ 树立开放的教材观 30.运用地理教材的基本策略: ① 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材内容(明确选择依据、确定选择内容)② 依据教学逻辑,梳理教材内容 ③ 为了学生发展,拓展教材内容(知识内容拓展、能力培养拓展、情意发展拓展)31.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指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的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资源。① 建立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② 积极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③ 充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 32.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5个):地理性、继承性、创新性、实践性、多样性。33.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如何优化地理教学设计,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4.常用的地理教学过程模式:讲解—接受地理教学过程模式、自学—辅导地理教学过程模式、讨论式地理教学过程模式、探究式地理教学过程模式、参与—活动教学过程模式、角色扮演地理教学过程模式。35.地理说课是地理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相关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地理课题的教学设计,并与听者一起就地理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地理教学研究过程。36.说课的功能:加强交流、提升研究、反思成长。37.说课的内容:说课程标准、说教材内容、说教学方法、说学情学法、说教学过程。38.说课的类型:研究性说课、评比性说课、示范性说课。39.地理课堂导入的类型:复习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观察导入,练习、复习课的导入。40.设计地理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41.地理课堂讲解的类型: ① 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讲解 ② 地理概括性知识的讲解(由“地”探“理”的归纳法和由“理”析“地”的演绎法)42.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类型:理解提问、运用提问、评价提问、分析提问。43.地理课堂教学中承转设计的类型: 1.语言承转(关联词承转、疑问语承转、诗词名句承转)2.故事或案例承转3.活动承转4.贯穿承转 44.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承转时注意的问题:针对性、艺术、性趣味性、创造性 45.地理课堂教学中结束的类型:归纳总结、区别对比、竞赛活动、练习填图、悬念存疑。46.地理板书技能是指:地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47.板书的类型:纲目式板书、结构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图示式板书、综合式板书。48.地理课堂教学板画的类型:形态画、过程画、动态画。49.地理“三板”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深挖教材,把握重点、掌握情况有的放矢、主辅相随,紧密结合语言准确,启发性强、内容完整,条系统 33.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41.课堂讲解:是一种在地里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技能之一,它是利用语言对地理知识进行描述分析以及揭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把握地理事物内在联 系和规律的教学形式。45.结束:是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运用于一节课或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完成,也是一章节的末尾。35.地理教学目标功能:1.导向功能、评价、激励、反馈功能。36.目前关于教学目标陈述技术在世界上流行的有马杰的行为目标陈述法,格伦兰的内外结合法,艾思纳的表现性目标陈述法。37.常用的地理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地图法、发现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38.地理教学的优化组合: 地理教学的优化组合的选择依据:1.依据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学生特征4.教学条件5.教师特点6.总之地理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是多维度的 39.地理教学媒体:指承载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工具或载体。40.由于分类标准不同依据媒体物质属性及其功能分为语言、图像、实验、电教、系统五大类媒体。41.地理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1.技术特性、经济特性、专业教学特性。42.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媒体选择依据:1.媒体功能2.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4.认知水平5.教师能力6.教学设施。论述: 为了提高教材分析的质量教师应该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地理教材的分析一般分为整体分析和具体分析两个层面。
一、地理教材整体分析主要是进行地理教材的发展背景和内外部联系,帮助教师在较高的水平层次上总揽全局,为教师把握教学方向提供指导。1.地理教材的发展背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社会的发展的变化)2.外部联系3.内部联系.二、.地理教材的具体分析;指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是以教材的章、节、次为对象分析深化,为教师和学生使用教材提供较为具体的教学指导。1.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析2.能力构成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4.重点与难点分析5.表述结构分析 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系统规划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它是以地理新课程理念为内核,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目的,以解决地理教学问题为宗旨,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分析,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和媒体的过程。承转:地理课堂教学的衔接环节,是指教师在地里课堂教学中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原理、创造性、艺术性地采取各种措施,把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衔接起来,促使呈现自然、节律的灵感,同时开启学生的心智潜能的教学活动。
第四篇: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 第一章
地理教学论的概念: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填空)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简答或填空)地理教学论应隶属教育科学。
将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怜法、文献法、经连总结法等
第二章
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名词解解)
最常见的课程类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和外围课程等。
我国地理课程有向“综合型”活动型”、“自主型”发展的趋势。(填空)论述题:世界范围内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表现出来的共同趋势是:地理课程的地位得到提高;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多样化;地理课程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地理课程内容采用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构建方式,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推行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学习评级机制。
1、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2、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
3、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4、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
5、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
地理教材:广义: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应包括所有适用于地理教学活动的材料
狭义:就是通常所说的地理教科书,即地理课本
第三章
学校的教育目的系统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地理教学目的是:
1、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评价
3、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认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地理课程目标由三个领域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被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动机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填空或简答
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一样: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具体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一是地理课程标准,二是地理教材,三是学生
因此设计教学目标要中和以上三要素,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代替地理教学目标
2、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指出一条要求
3、要正确协调好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关系
第四章
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采取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
1、地理教学方法的继承性
2、地理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3、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4、地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
5、地理教学方法的“地理性“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 指导法、板书笔记法等
讲授法:讲解、讲述、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
1、讲授法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
2、讲授法适应性强,方便、灵活,课堂内或在室外、野外都可以运用
3、教师进行讲述、讲解时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甚至动作、姿态、风姿等,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生地理知识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
4、讲授法还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校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缺点:
1、教师讲授得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得完整,知识的传递“并不像传递物理东西那样直接简单。他既不能采取手对手的交接那样简单的方式来传递,也不能采取脑对脑的直接灌注的方式进行。
2、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
3、过长时间的教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
地图法:是指教授和学生通过地图、剖面图和其他示意图,传授地理知识,培养读图用图技能,发展记忆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学生实践活动的方法:地理调查法、地理观测法地理实验法 地理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地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地理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
第五章
地理教师的角色:地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从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地理教师能力结构包括: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和地理教学评价能力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特点,对地理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1,分析学生的特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2、制定恰当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方法
4、预测课堂情形变化 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地理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地理板书能力、绘制地理版图和版画的能力、制作、搜集教具的能力、开展地理实验的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地理教案:是教师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为实施课堂教学而设计的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教学 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
教案的内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参考 资料、课后记等
地理学案:是地理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教学内容、沟通学和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说课: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
地理说课内容:说课程标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具体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重点的选择及其确立依据,增加或删减的教学内容与理由
第六章 1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基本途径包括一“奇”引趣、以“新”增趣以“智”激趣、以”美”诱趣
2填}地理学习中读图的一般过程:观察地理、分析地图、绘制地图、默记地图。
3{填}地理学习中调整学生测试心理的测略:谈话分数观念、体现区别对待、提高命题技术。
3加强科际联系的方法有课内渗透和课外延伸。
第七章
1{名}地理教学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系统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根据一定的教育观念或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按评价标准分类
有{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别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功能分类有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3{名}相对性评价是以一个学生的地理成绩与同一群体的平均成绩或标准样组的成绩性对比较,从而确定开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水平或程度。
4{名}绝对性评价是在被评价集体之外,是与限制定的,通过与评价标准相比较,可以确定被评价对象达到目的的程度。5{简}学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
6{填}评价信息的收集途径有观察、访谈、问卷、测验 7[填]地理学习的评价有成长记录袋价、表现性评价、学生自评。
8地理学习测验的编制的步骤是确定测验目标、确定测验目的、编制双向细目表、编制试题、测验试卷的编制、确定评分标准。
9授质量的自我反思{填}在自我评价中反思、在他人评价中反思、在评价学生中反思。
10听课的基本要求{简}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要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要处理听课者与被听听课者的关系、要及时了解对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的信息。
11评课的基本原则{填}促进提高原则、实事求是原则
12评课的主要内容{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语言、教态、教学效果。
第八章13{名}地理教学管理是地理教学管理人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地理教学工作,以求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过程。
14{简}学校地理教学管理的内容是对地理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对地理教学硬件资源的管理、对地理教学资金的管理、对地理教学资源的管理、对地理教学日程的管理。
15{填}地理教学管理的基本环节是制定计划、实施管理、检查监督、总结评价。
第九章
1、{填}地理教学的软环境是由地理教学信息、地理教学组织、教学形式、课堂氛围、教学情境等构成。
2、地理教学环境的功能{简}地理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地理学习动力的功能、地理信息传播的功能、地理美育的功能。
3、地理课外教学环境:是所有课堂以外的地理教学场所及其组织的总称。
4、地理课外教学环境的功能{简}它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学习环境、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活动能力、它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的重要场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5、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根据地理教学目标和地理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地理教学设计,合理选择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要素,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对它们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通过多种方式的人机交互作用,呈现多媒体教学内容,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教学环境。
第五篇:地理教学论
1夸美纽斯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开山鼻祖,也是现代教学的创始人。编写大教学论,世界图解。2清朝政府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全面举办现代学校,建立现代学制,称葵卯学制。我国的中小学地理课程设置由此开始。3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发表地理教学法之商榷。4地理教学论研究地理教学,包括地理教学问题,教学活动及教学规律。教学问题分为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和技术问题。5地理教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地理教学规律,确立地理教学价值观,优化地理教学艺术。6备课概括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课题教学计划,写课时计划(教案)。7教学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遵循学习的内在规律。8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简称ID,是以地理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地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地理教学的目的的要求,用系统方法分析,对参与地理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目的是用最优化的观点和思想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意义在于教学设计将给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特点为指导性,整体性,操作性,创造性,着重创设的是教与学的系统,以学习者为出发点,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功能是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助于科学的评价教学,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原则是整体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开放性,发展性,灵活性和艺术性原则。9中学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是介于地理学与教育学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理论基础是地理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教育科学基础,心理科学基础,哲学基础。10斯金纳联结学习理论或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加涅联结认知学习理论;拉斯韦尔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布雷多克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的7W模型。11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的问题,是以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研究对象。12系统论的核心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13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分析把握规划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方法体系和步骤方案。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分为第一代ID模式以联结学习为理论基础和第二代ID模型以联结认知为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第三代设计模型);14地理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分析设计评价三大环节。15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部心理的变化。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16初中地理课程总目标:知识方面的要求,技能方面的要求,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分目标。17高中地理总目标: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关键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终极目标。18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19地理教学目标功能:指向、评价、调控功能。教学目标对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的作用为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帮助教师修正教学活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20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全面重点而突出,注意层次性和联系性,体现科学性和适应性,目标可操作性。21教学目标设计的特殊要求:突出情感教育功能强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2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教学对象分析,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制定教学目标等基本内容。教学对象分析即分析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起点能力分析、心理状态分析、学习背景知识的分析等。23教学目标编制的方法:列出知识网络,确定知识点。知识点性质有事实、概念、技能、原理和问题;确定教学目标的层次。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动过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形成教学目标二维表,即把学科的知识点作为纵轴,把学习水平作为横轴,然后确立某个知识点应达到哪一级学习水平;书写教学目标,分为教学对象,学生的行为,确定行为的条件,表现程度。24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指导思想是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高中地理课程内容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论题,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25我国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部分组成。课标作用: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成绩考核的依据。26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教师要对现有教材进行必要处理。必须以课标为依据,正确运用教科书的同时,应注意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容量和深广度要恰当;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明确;呈现方式既要便于教,更要便于学;教学内容安排要符合知识内部系统顺序;教学内容设计要便于学生的探究和建构;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应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心理发展的心灵特征等;还需对学校设施和教学环境进行分析和估计学校的教学硬件和教学环境是否到位,还必须符合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时代的特定要求。27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特殊要求: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地理教学内容;突出区域性、综合性;密切联系实际,反应应用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提高其他地理科学素养;主义与其他学科综合;教学内容设计要便于学生的探究和建构。28教学内容设计策略也称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和组织策略,是指怎样选取教学内容,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顺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应如何展开的策略。期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定序、综合和总结是四个环节。29确定每一堂课的内容顺序原则是对于概念性和理论性知识,将最简单、最熟悉的内容首先安排;过程性知识应反映该过程的实施步骤;并列概念的内容应同时呈现;原理性知识应在相关的过程性知识之前先教。30总结策略指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或是对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包含课后总结和单元总结。31课的结构指每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32加涅教学程序策略包括: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告知学习者目标;刺激回忆先决性的学习;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导行为,提供反馈;评定行为,评估作业;增强记忆,促进迁移。33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任务,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符合教育和认识规律的手段和方式,称为教学方法。34三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为教学的组织方法、认识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练习法、游戏法。认识方法包括观察法、记忆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方法)、形成地理技能方法、解决地理问题方法。教学手段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地理形象直观教具(图片、标本、模型、仪器等)、地理示意图及统计表、地理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讲解、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分为描述性讲述和解释性讲述。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操作流程为提出案例,以例激趣;分析案例,以例说理;拟定方案,以例导行;归纳总结,自行反思。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创设情境的途径包括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全员参与为前提,以个人及小组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方式。发现式教学法(布鲁纳)是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去发现事物的规律。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有教学对话式、提问讨论式和引导探究式(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探究式教学法(施瓦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的独立认知活动,通过探索、研究来获取知识,着眼于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意志。适用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教学内容。35地理教学方法选择的要求: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应服从于教学目标;应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应从学生的心智特点出发;要从教师自身条件出发。36地理教学媒体是地理教学活动中储存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物质载体。其特点: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型,工具性。分类:按先进程度分传统教学媒体(主要指地球仪、地图、地理模型、地理图片、地理标本)和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多媒体数字资源及他们的软件);主要功能: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表象,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利于地理教学方式多样化发展。37课堂教学媒体设计的程序:确定必须有媒体来表现的教学内容;甄别可供选择的媒体类型;选定高效低耗的媒体;设计媒体出示的时机、方式、步骤和次数。38地理多媒体设计的注意事项:要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找准最佳出示时机;要从教学内容特点出发,合理利用,避免滥用;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结合起来;注意多媒体的适量使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39教学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CAI课件的应用,直观性和科学性并重;留出一定空间,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交互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画面简洁明快、主题突出,有利于控制;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要有可调控性和可修改性;注意教学内容的精确性。40广义地理教学过程指在遵循地理教学规律,贯彻地理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地理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过程。狭义的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即备课—上课—评课的过程。41教学过程实质的主要观点有特殊认识说、认识发展说、实践说、交往说。其实质是地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地理教学过程的特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懂得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42正确认识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应该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自主地、积极地从教学环境中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立知识结构;地理教学过程是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三者的统一,而不是割裂。在同一个教学内容和主题下,学生既获得了地理知识,能力也有所提高,情感也得到了体验。43地理教师、学生和地理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最基本因素,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之间构成了三对关系:教师--学生,教师--教材,学生--教材的关系。44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具有社会性和目的性。本质特征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地理认知活动是学生得到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45地理单元教学过程设计:a单元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是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其次是划分课节,确定课时教学顺序。然后是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课时的安排。B地理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地理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地理课时教学过程包括:教学任务分析和起点行为分析;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确定教学媒体的使用;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处理方法,预计在测评后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补救;板书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顺序;联系。46地理教学板书:纲目式板书—是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条理,但对地理事物的前因后果和相互关系较难反映出来。框图流程式板书—介绍工艺流程、运输路线、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演变或循环路线。表格式板书—把相关的地理事物、区域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掌握知识,把握事物的共同特征,发展比较思维。图解式板书—对比较抽象的地理内容,可设计板图与板书相结合的形式,使抽象的事物经图示而一目了然,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原文,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分布模式板书—使用于地理分布规律的描述,这类板书不仅可以描述出分布的相对位置,还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分布的情况,找出相应的规律,给于充分的理由。纲要信号图式是指教师把要讲的内容概括总结成图表、示意图和符号、关键性的语言和文字,提纲性的表示出来,给学生以简明直观的感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记忆能力。板图示板书把有关的地理事物在示意图上表示出来,有利于学生了解他们的空间分布和联系,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空间属性。填空式板书是教师在板书时将最重要的地方留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讲的重点所在;另一方面当教师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填空,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结构式板书是将教材的内容经过分析、整理,按照地理事物的从属关系、因果联系,用箭头或括号表现出整体的知识结构体系,这种板书将无序的地理内容形成有序的框架体系,便于分析结果,找出异同,抓住特征,也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和理解。47教学方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具体体现,简称教案。48地理教学结构模式:提出问题,阅读图像,分析归纳,巩固应用。48地理教学课堂的准备:a学期地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包括基本情况分析(班级一般学习情况和地理学习情况);本学期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本学期教学改革重点或科研课题、教改措施等;教师的进修(包括听课、学习计划);教学进度的安排(列表写出教学章节的时间、期中及期末复习及考试的时间安排,其他教学活动安排,如参观野外考察等)b钻研地理教材c设计教学方法49写教案的意义:为教学活动提供依据;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展开。50写教案时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差异性,艺术性,可操作性,变化性。51地理教案的内容a地理教案内容包括授课学校、班级、主讲教师和日期;课题(本课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型(新授课,复习课);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提纲;作业处理及课后分析等。b教学过程的步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作业安排。52地理教案基本格式:叙述式(详案和简案),表格式,活页式又称卡片式教案,特点是运用活页卡片编写教案,有按课时、知识点、章节等编制的资料卡,使用灵活、方便,利于更新保存。53在初中地图教学中应注意:提高认识,帮助学生客服地图认知障碍;激发兴趣、培养观察地图的积极性;注重课堂,明确地图运用要求;善于引导,提高用途综合能力。54绪论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绪论课是建立学科整体观念的开始;也是培养良好兴趣的重要环节。绪论课特点:纲要性和概括性;抽象性和浓缩性;简单性和枯燥性。策略: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备好课,加强教学对象和专业特点的针对性;要在教学中认真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史与论,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要注意突出教学的重点和学科的用途。55地理绪论课内容组成:对地理知识系统的概括;对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介绍地理学习的相关要求和方法。56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要求:注意构建学生的地理知识网络;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复习方法;复习课不能仅仅理解为期中、期末前的复习,而要注意把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总结性复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57活动课设计的原则:实践活动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创新精神原则,交流合作原则,开放性原则(活动时间与空间,活动内容开放,活动过程开放),适应性原则。58教学设计的评价指对教学设计进行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统一。分类:从价值判断观点分为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评价观和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评价观;从事实判断观点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59教学设计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成效做出确切的诊断;对教学设计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做出明确的规定。60教学评价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有关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量、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61教学设计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地位:教学设计评价是教学设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活动是渗透在教学设计过程之中的。一般把其作为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加以阐述。意义:促进当前设计的优化;帮助后继设计的完善;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62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和调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以及对教学设计效果的评价。63地理教学方案的评价包括对教学设计目标、教学设计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设计的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教学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学科的思维品质等。教学设计效果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学习方法、能力的掌握情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64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评价的原则:导向性,整体性,指导性,科学性原则。65阿布赛弗认为教学中影响评价的原因划分成三个维度:参与者(学生、教学者、管理者和社会),评价的成分(输入阶段—适应性,历史和目标(清晰性,完整性,重要性,顺序,可实现性,预想结果);操作阶段—方法和评价过程;输出阶段—效果),评价的操作(受三方面操作的控制一方面是定义,指明了评价内容的范围;二方面是分析,确定在特定的背景中评价的变量如何;三方面是建议,即价值判断的形成过程)。66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的设计策略:a教学设计个环节细分策略。把教学设计分为教学设计目标、教学设计内容、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效果,然后再对个部分细分。优点是脉络分明、层次清楚,而且便于操作;不足之处是有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倾向。B教学问题诊断策略,特点是针对性强,但系统性,完整性有些欠缺。C教学反思追问策略特点是评价中考虑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结果,有利于促进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提高教研热情,有利于学生反馈学习的成功之点与失败之处,对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缺点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反思过度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教学实践。67教学设计评价的指标要素:与目标因素有关的指标,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何,掌握科学方法的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怎样,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如何,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什么。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从表情上分析学生对讲课内容和速度的适应性,从课堂提问中分析学生对教学设计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课堂秩序上,分析学生对学习的注意或投入程度。与教师因素有关的指标,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与教学方法和管理因素有关的指标。68地理教学设计的评价分为教学设计的前测和教学设计的后评。69地理教学设计进行评价主要使用测验、调查和观察三种方法。70地理教学设计评价的有效性:要重视对评价的补救;重视对学生背景及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分析;重视评价指标的设计;重视对教师进行评价方法的培训。71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72开展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意义:反思代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观念;提供了教师发展专业能力的新方法;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教学反思的内容:反思教学态度、行为;反思教学策略;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具体说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些学生创新,写再教设计。73教学反思形式:个体反思,实现方式是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来反思;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通过学生的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同事的听课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集体反思。74写教学反思的方法:从怀疑处反思;从转换立场处反思;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转换时空处反思;从联系对比处反思;从事物本质处反思。75写教学反思时的注意事项:注意反思的落脚点;注意反思的系统化;注意反思的实践性;注意反思的发展性。76地理教学再设计过程就是教师教学思想提升的过程。在设计方案的修改或者重新设计的、学科本身,也取决于教学设计者的职业水平,还取决于资源状况。77教学再设计注意的问题:明确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树立正确的教学再设计观;注意教学再设计的规范性;重视教学再设计的情境性;注重活动设计的针对性;提高课件使用的有效性;保持教学再设计的一致性;提高教学在设计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