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经验论文3篇[精选]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反思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自己的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不断的摸索、总结、思考、调整。对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思路和做法是:
l、课堂导入最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给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发挥空间。每一堂心理健康课之前,我都会安排一名学生完成一次自我介绍。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对于这方面的能力,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活动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想做到形散神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沟通》一课,原来我的活动设计中,要求学生每个人背上夹一张纸到处找同学,配合完成。后来考虑到学生的调控情绪能力较差,极容易形成混乱。于是,我把游戏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换教室活动为座位传纸,有效的避免了混乱,从而也达到了说明道理,活跃气氛的目的。
3、坚守课堂纪律,顾此顾彼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根据需要,创设相应的氛围,但不能没有原则和标准,它必须以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为基础。就我所教的高一学生来说,他们自律性不强,还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主动遵守纪律和规则。课堂上最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忽视倾听”:要么发言过于随意,只顾自己大声说话,不倾听别人的心声;要么封同闭自己,嘲笑讲出真心话的同学。这些不好的双向互动使课堂缺乏温馨的气氛,很快乱作一团,最终导致学生不敢流露真情,班级内无法形成真实情感的交流,我也不得不停下来维持纪律,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一堂原本精心设计的课可能就此功亏一篑。因此,教育学生保持纪律、遵守规则、尊重别人等是非常必要的,是创设轻松、愉悦氛围的基本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
4、适当的自我开放
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时学生甚至会主动要求:“老师,你呢?你以前是怎么样的?给我们说说啊!”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否则,将会导致角色混乱,得不偿失。
5、拓展延伸课堂,“里应外合”
(1)树形象。在学生眼里,“心理教师”的角色陌生而新鲜。学生对这一角色的认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心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状态和个性魅力,以及专业修养显得非常重要。
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模仿”为主,需要学习榜样,如果告诉学生“要合理的调节情绪”,自己却动不动就发脾气,学生就会想:“老师自己也做不到,那我们学了又有什么用呢?”因此,课堂内外,我都尽力表现得开朗、愉悦,给学生以理解和尊重。
(2)“心语录”。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心语录”,用它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也作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我要求学生每人都交本,但没有困惑可以什么也不写,这样有效的保护了交作业的同学。“心语录”上,他们把学习中、生活中、师生交往中不愉快的经历告诉我,我都会及时回复,并写上激励的话语,这都拉近了我与学生的之间的距离。时而他们也会把收集的名人名言、精美文章上交上来,让我也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通过它随时与我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把压抑在内心深处的郁闷情绪宣泄出来。有位学生用长达两千多字的篇幅向我倾诉了自己不平凡的成长经历,来回的文字交流中,他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我也在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成长。“心语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延伸,为师生交流、心理辅导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努力的一些做法、感想。当然,我的心理健康课还不成熟,仍存在许多的问题。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我会再继续努力!也希望老师和前辈们多多给我帮助。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为了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我们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如:
1、心理知识讲座。应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因为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2、个别咨询与辅导。可以进行全校性的心理知识讲座各班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
3、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起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学科
中进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课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等,让学生并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心理健康的教育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释放,也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国力竞争日趋剧烈、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候,作为社会的一员,如何面对学习、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些问题,对21世纪的主力军、祖国的希望——广大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点。
1.开设心理活动课
心理活动课各班每两周开设一节,并纳入课表,由心理辅导老师或班主任主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内容安排上,低年级以校园适应和常规训练为主,中年级以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为主,高年级以情绪、个性和品德方面的内容为主。每一学年的活动均包括促进学习,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塑造个性,培养品德,增进社会适应力等内容。
心理活动课按年级列出教育目标、内容,但每个年级都要体现出“人际交往、学习、自我意识”等方面,编写教案。教学组织形式可以用“情境式”、“训练式”、“游戏式”、“辨析式”、“小品表演式”等,教学方法可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表演法”等。心理活动课由于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故深受学生的欢迎,教育效果良好。
2.渗透于学科教学
各学科的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不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的因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另一方面更有助于老师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工作,增强了辅导的效果。两者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就可以在课堂内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做好课前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确定渗透的方向;二是寻找渗透的结合点,即针对学生的实际,挖掘寻找教材中进行心理辅导的结合点,获取渗透的载体;三是在渗透中强调让学生认识自己,适应环境,明确渗透的目的。我们要抓住心理教育的结合点,捕捉渗透的有利时机,用心理卫生的观点去关注学生心理的细微变化,透析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变得喜欢学习了,教师的报怨也少了,课堂教学轻松活泼了,效率也提高了。
3.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在少先队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条新途径。少先队活动,由于其具有活动性、趣味性、教育性,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所以它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
合,就会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征,加强学校常规教育,进行正面引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节日的潜力,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因素,精心设计活动,有效地进行教育。二是利用仪式和庆典进行心理教育,如每周的升国旗仪式,每学期的开学典礼,都是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载体,其作用不可忽视。三是少先队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也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抓手。系列化的教育活动,能突出活动的整体性,发挥反复强化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成效。
4.个案研究
为了发挥心理辅导的早期干预作用,我们教师要参与个案研究。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理论及有关测量资料,确定1—2名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身体情况”、“学业情况”、“个性特征”、“家庭情况”等方面全面、深入、具体地了解学生。运用心理学有关知识,对已掌握的资料或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从心理上寻找原因,制定教育对策,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后实施。在个案研究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本着发展性原则,运用综合辅导模式,积极主动与他们建立和谐的辅导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作自我探讨,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逐步了解和发展自我、发挥潜能,使学生向健康的方面迈进。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研究》论文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通过多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结合现在初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利用初中生物教学这一阵地,综合论述了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以及课后反思及交流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和方法及措施,以求达到生物知识和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
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哺乳动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克隆获得完整个体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等,这些都标志着本世纪人类已进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新时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生物科学也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生物教学不能再仅是传授知识,使学生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的过程,更应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品质、掌握方法的过程。在生物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如何充分挖掘教材中和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利用学科特点来优化学生心理环境等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生物科学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力求通过生物学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1、优化生物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讲,结合学科教学进行的心理教育是最有实效的。因此,我们应找准生物学科的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间的结合点,使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物教学互补,使心理教育的内容与生物教学的内容有机融合,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的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老师需要在课堂内寻找一些契机,在课堂中有效的启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同时使学生的品性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积极探索适合本班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去学习,积极鼓励学生去努力探索和创新。要在课堂内建立一个“民主”的氛围,积极营造一些思维深度广及趣味性也十分强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成功、榜样、激励等贯穿于课堂,以达到激发学生自信心和自强心,让学生心中更有动力和欲望,更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此外,不应该让学生只留在生物课堂上学习,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交流中,触动学生心底情感。有一位学生这样和我说:“在上第一节生物课前,由于别的学科成绩不理想,也就使我对生物失去了兴趣与信心。没想到第一节课这么有趣,我想好好学习生物。希望老师能够给我帮助,也希望同老师能够交朋友”。学习对老师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切机会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一句口头表扬,—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对学生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都可能会为其提供学习动力进
而刻苦钻研文化知识的契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多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并及时点拨和启发。2、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实验课堂教学中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和结论分析,可以训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相关的实验素材,变化无穷的实验现象,在教学的时候使用情感教学,使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满足,从而调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对生物科目产生浓厚兴趣。生物的实验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是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进行任何一个实验的时候,都应该有意识的把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融入到里面去,同时将实验活动有效的串联起来。比如,在进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时,鼓励胆小的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参加到活动中来,锻炼其动手能力,让平时较为内向和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多多表现,积极鼓励他们,使其逐渐建立自信心;例如在显微镜下面来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由于对于相关的知识已经做了讲解,大部分学生对于物象都可以较为迅速的发现,那么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找些平时内向不敢发言的同学,让这些同学来回答这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当同学回答完毕之后,不管回答的结果是否让人满意都需让其它同学用掌声进行鼓励,采取这样的激励方法后,平时内向的这些朋友也会找到自信,在生物课中更加自信。在大部分的的实验过程进行,都需要小组之间的成员进行分工,只有小组成一起努力,方能使实验成功,这也就使同学间的凝聚力得到加强,此外,共同的努力而成功的实验,使他们有集体荣誉感,明白团结才是力量的真谛。生物实验本身便是充满了有魅力的,学生都积极主动的想亲手做实验。但有时候实验的挫折或者失败会对其形成打击,导致其放弃实验。因此,在实际的实验过程时,教师不应该只关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上面,而是应该要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明白生物知识所在,了解和掌握生物的相关知识,巧妙的把生物知识在生物实验中进行梳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达到学生的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结合,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上生物学科。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认知的师生心里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或紧张等形式,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科渗透的关键。、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
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以人道、平等、民主作为基础,具有爱的品格。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儿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努力尝试,的确有所收获。
首先,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老师不能再作为“一言堂”的主人,学生也不再“唯师是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潜力的人,决不只是装知识的容器。中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成熟之中,他们需要尊重、理解、鼓励。我们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和人格。我们表现出的态度、讲话的语气必须和蔼可亲,对待学生的问题不论简单或是幼稚、荒谬,甚至尖锐,我们都应耐心地进行解释讲解。我在提问学生时,一定不忘了说“请XX同学回答”、“请坐下”等词语,学生答对了一定记得及时表扬和鼓励,尤其
是平时基础差的同学或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更需略带夸张地给与鼓励,对答错的问题,及时更正,但不去嘲讽学生,做到以尊重学生自尊心为重。激励性语言如“你说得真棒!”、“你思维很敏捷”“你想得很全面”等会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另外,平时闲暇时间尽量多与学生接触,以平易之心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诉说,分享他们的喜悦,帮他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一来,那怕是很调皮的孩子,在课堂上,他们也会给足你这个“朋友”的面子。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来参与学习过程,用爱为他们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知识,还要学做人;学生崇高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学生不信赖教师,就不会爱学这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我知道,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崇高的道德修养,来源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源于优良的性格品质。一位遇到困难不低头,笑口常开、积极进取的老师,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1)课堂上保持愉快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的确有这样的感受:当我面带笑容走进教室时,我会发现学生们也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围绕在我身边,问这问那,表现得兴奋异常;偶尔有一天我由于身体不适,蹙着眉头走进教室时,我很快便感受到学生们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明显的,多数学生不说话了,以至于整节课都无精打采,甚至竟有个别学生趴在桌子上开始打盹了!那次体验之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情绪了。我在走向教室之前,一定先到镜前看自己一眼,看看是不是有精气神,是不是已在脸上写上了快乐!其实,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当我踏上讲台的时候,不管之前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一下子,所有烦恼,甚至身体些许不适,都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也许,这就是所谓“入境“的感觉吧!
(2)注重积累,开阔视野,与时代同步
现在社会发展快,现在的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他们的话题每天都在变,生活对他们来说每天都很新奇。他们总是试图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他们希望老师能理解他们,和他们产生共鸣。为此,我们也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广泛的爱好、丰富的知识、创造性的思维。为此,我通过多种渠道,如订阅《百科知识》《家庭科技》《健康时报》,自己摘录电视科技节目,做读书笔记,积累剪报等,尽可能多的涉猎各种知识,了解社会、了解新生事物,以期能够与学生交流,与时代同步。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生物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生物能力的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捕捉,加以渗透,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牢牢把
握住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为祖国培养出身体和心理同样健康的优秀接班人,当然,这得靠我们大家的一起努力。
第三篇:教材研究与教育经验论文
教材教法研究与教育经验总结
通辽市新世纪私立学校 梁毅轩 关键词:教材教法、教育经验总结
摘要:文章分为两个部分:教材教法与经验总结。其中,教材教法主要从备课和上课两个部分分别阐述。备课分为三个小标题:
1、按照学校要求,精心熟悉教材。这是备课的重点,分为“知识树说课标”和“集体备课”两部分。2 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3、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上课部分主要介绍学校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方法来陈述,介绍了“三激三导”五步教学法的运用程序。经验总结主要是根据新课标要求、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特点而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在我们中华民族这个美丽的国度里,无论是文明的传播,礼仪的延续,科技的发展,还是未来的梦想,没有哪一样能够离开语言文字,而作为一名教语文的启蒙老师,我们肩上的责任就非常重大了。自从2005年开始教语文至今,我在语文这片沃土上,播种,耕耘,洒下过汗水,流下过泪水,而最多的是收获的欣慰。下面我就“教材教法研究与教学经验总结”谈谈我的所想所做。教材教法:
一、备课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载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1、按照学校要求,精心熟悉教材。
每当接一个新班的时候或者是即将开始授新课时,我都按照学校的要求,首先熟悉课标,通读教材,按照课标要求精心制作知识树课件。课件分为三部分:说教材、说目标、说建议。带我们掌握了知识树以后,就要在学部的组织下,进行知识树说课比赛来进一步熟悉课文的目标要求、重难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进行完知识树竞赛,我们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人特点、学校课程安排及现有条件制定计划。进行完以上环节,我们才开始备课。每一课备课过程有以下程序:1)教学目标、2)重点难点、3)知识清单、4)前提测评5)自学指导6)例题训练题7)8)当堂检测 9)培优卷 10)单元测试题 在个人备完这些以后,同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再一起集体备课,研究每一个人的备课单,发扬优点,资源共享;发现不足,补充提高。2、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要想上好一堂课,光备课本知识时不够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根据班级孩子的学情,分析他们的知识层次与水平,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让学生“即 能吃饱,又能吃好”的教学目的。
3、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
语文,在学科特点上,它被称作“百科之母”,在视野领域里,它又浩如烟海,包罗万象。因此,要想教好一节语文课,就不能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知规律。比如,我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要求学生用优美的文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一名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就写出了一句“黑豆像黑珍珠一样高高地挂在枝头”。这让我思考到了一种现实: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特别是寄宿学校的孩子,他们对大自然的认知有限,在遇到有动植物、山山水水等文章时,必须对他们进行自然常识的补充。
总而言之,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备教材教法同时,还要注意备好问题和学生,所以我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
二、上课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 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按照我们新世纪学校的要求,我们用“三激三导五步教学法”进行授课。
1、前提检测
首先在学案上进行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前提检测”,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
2、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的方式根据课文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比如在教《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时,我用罗大佑的歌曲《东方之珠》来导课,同学们边听歌边在大屏幕上观看香港风景的美丽与城市的繁华,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在教《詹天佑》时,我的激趣导入语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坐过火车吗?(生答:坐过)那你知道中国铁路第一人——铁路之父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去认识的人(板书出示课题《詹天佑》),你们想去认识他吗?六年级的孩子,早已经有了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渴望,更有着爱慕英雄的情结,兴趣便油然而生。
3、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也是出示在学案上,要求学生自读,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
4、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是根据学习目标提出来的,也就是学生要想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应该做些什么,让学生头脑里有清晰的思路,就容易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进行高效地学习。学生明确了该做什么之后,就进入了自学环节。学生通过自学,弄懂了基础知识,完成了字词的学习任务,这时后,检测机制是如影随形的,可以是老师给听写、小组长听写、同座互相考察等。当课文中遇到难题时,同学们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查找资料等,然后在规定的时间(时间因课而异)内进行汇报,汇报时用小组加分机制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如果有大家都不明白的问题,老师再进行讲解。5谈收获
就是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个环节看似可有可无,其实很重要。它不但给了学生梳理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的机会,而且锻炼学生组织语言,流利表达,完成了语文学习中的字词句篇、听说写读的步骤。6教师小结
教师的总结,是根据所学知识做一个简洁生动的总结,为孩子们加深印象。总结的语言,不仅仅是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更侧重于思想的教育或者提出希望。
7、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基础知识,选做题是提高题,用来培优。这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一节课的知识,有的孩子掌握的很好,有的孩子可能是一知半解,或者似是而非,通过检测题的测试,很好地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夯实基础。而选做题可以让优生大显身手,达到培优的目标。最后布置作业,大部分是完成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练习册。
语文课堂不但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创造性发展的主阵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一样,是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有了好的教学内容,需得有好的教学方法,他们相辅相成,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姜妍《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时间段都应该有不同的教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应该做好课堂教学预设,让课堂教学走向人本,让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师生生命体共同成长的真谛。
以上是我根据教材,结合学校要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 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按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根据课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熟悉文本的前提下,来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在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就让一个学生读旁白,三个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巴迪,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教《半截蜡烛》《草船借箭》等许多适合分角色朗读的文章,我都让孩子们进入角色进行学习,还时常就地取材给他们制作一些头饰道具等,效果特别好。在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我给孩子们讲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学完后让孩子们把诗歌改写成散文,有几个孩子写的声情并茂,还发表在了校刊上。在讲《打电话》一文时,由于这是一段相声,我让学生提前预习,查找资料,弄清楚相声的分类、相声讲究的是什么、相声的作用等,并要求学生熟读,能背个大概的,小组推荐到讲台前给大家表演。那节课,孩子们异常活跃,整堂课没有一个溜号的,学得非常开心。在教《杨氏之子》时,由于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如果孩子们的兴趣在这关键的第一课里被激发出来,对以后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我把权利下放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对照课下注释 和工具书进行学习,有不会的问题小组讨论,如果小组也解决不了的,写在纸上交给老师。哪个小组能提出一个全班同学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给小组加2分。最后让孩子们穿上古人的服装道具来表演,可以加进去动作,孩子们学得特别高兴,对于文章里的知识点也掌握得非常牢固。
二、诵读经典名著,增加文学素养
王蒙在《汉字与中国心》中说道:“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学校的校长也特别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她无偿地给孩子们买了《国学经典诵读》,还有初中必背古诗文《掌中宝》,北京写作协会的严教授的《国学读本》,利用晨诵时间、国学课、假期等时间进行背诵。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已经背熟了《弟子规》《千字文》《孝经》《朱子治家格言》《大学》《中庸》《论语》(十二则)《陋室铭》《爱莲说》《马说》《岳阳楼记》《大道之行也》等,有一部分学生还能背诵《木兰诗》《将进酒》《长恨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除了背诵古典诗词歌赋以外,他们还大量的阅读课外文 学书籍(学校要求每学期每个同学带3到5本书,同学们交换看),如四大名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冰心的诗,《爱的教育》《昆虫记》《上下五千年》《哈利波特》《骆驼祥子》《故乡》《斑羚飞渡》《老人与海》《鲁滨孙漂流记》等几十部中外名著,并且摘抄优美词句,加批注,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博识强记积淀了他们的文化底蕴,开拓了视野,更提高了他们的记忆能力与阅读水平。在学校每学期组织的《国学经典知识抢答赛》和《语文知识与能力》竞赛上,我们班都是当仁不让地独占鳌头。
三、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孩子们在假期也能得到提高。、孩子们每次放假回家,我都给他们布置阅读任务,让他们读给家长听。孩子们乐于读,家长也乐于检测孩子的阅读能力,这也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的阅读。
经过多年的坚持我班的孩子们在语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大部分孩子都有点“腹有诗书气自华”神态:他们写作思维敏捷,文笔顺畅;谈吐文雅,彬彬有礼;举止端庄,深受校领导的认可及家长的好评。
以上就是我的做法与拙见。我会继续努力,与同仁们一起,徜徉于语文这片广袤的天空。
梁毅轩同志的事迹材料
梁毅轩,女,汉族,现在为通辽市新世纪私立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开始在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水泉乡水泉中学教英语,1993年由于出嫁到三道洼乡,又在三道洼塔斯海小学、三道洼中学代课,2015年到库伦虹桥学校教学,直到2011年7月应聘到新世纪私立学校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能以身作则,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德育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态度端正,为人正派,踏实肯干,团结同志,无私奉献,有较高的德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德育工作能力。
她能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实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重视并努力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平时自己认真学习、研究,利用主题班会及平时的点点滴滴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她把自己学习心得整理成材料,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使家长们受益匪浅。
他忠诚于教育工作,潜心于教育教学研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教育中的变革,以积极的热情去接受教育观念更新,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学习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认真总结教育教学上的成败,树立良好的师德风尚,遵守师德规范,并努力做到以德育人,以事例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例如,要求学生遵守的,她自己先带头遵守。在班级管理中,她把自己当成是班级的一员,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在校园内看见垃圾主动弯腰捡拾;打扫教室,她拿起拖布,和同学们一起拖地;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她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队会,班会,演讲,辩论赛,故事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课堂为主要载体,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
她加强班级管理,重视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先进典型和“文明班级”评选活动,促进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她非常重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几年来多次接手脏乱差的班级最终成功地完成扭转过程,并在其间转化了很多顽劣调皮的学生。学生德育考核评定优良率100%。
一直以来,梁老师坚持继往开来、循序渐进的工作方式,班级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她爱校如家,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她对工作充满热情,责任心强。她一直坚持早上班晚下班,经常不计报酬的加班加点,有时为了处理一些偶发事件,要加班到很晚,可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在她的努力下,班级良好的班风正在一天天地形成。她爱生如子。作为班级负责人,她始终认定一个信念:学生没有等级,学困生更应该得到关爱,绝不放弃一个“学困生”,绝不将一个“学困生”推出校门。她跟所有科任积极配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从上班开始到现在,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注重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秉着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一贯坚持开好“七会”: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每日一次晨会,每周一次的班干部会议,每周一次的民主生活会,每周一次的小组长会议,每周一次的舍长会议。
由于她的恪尽职守,工作上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她所带的班级在文明、学习、卫生等方面都是特别棒的,几乎月月得流动红旗。因此,她多次受到了嘉奖。例如:2014年,她荣获第四届“新世纪杯”教学能手大赛三等奖;2015年9月,她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6年8月28日,在全区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一等奖;2016年9月10日,获得新世纪学校“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17年教师节,她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点滴
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点滴
1.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专兼职心理老师对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健康团体辅导,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三个年级不同的心理发展需要,有侧重点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七年级:入学适应、学习方法指导;八年级:青春期心理调试;九年级:升学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方式: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等。
2.建立平度市初中第一个心理咨询室,重视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多次参加平度市、青岛市、山东省、全国的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专家讲座,拥有平度市首批心理学科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承担平度市、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3.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与文化知识素质教育相互融合;开设心理知识教育课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心理辅导或作专题讲座;与班主任工作结合,通过班主任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4.每年11月份心理健康周。活动主题每年根据情况设定,内容包括心理知识图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及心理社团成立大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社团团体活动、许愿林活动、心理问卷、心理手抄报评比、黑板报评比等。同学们在活动中系统学习了心理健康知识,在参与活动中加深了体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5.为了真正掌握沙盘游戏治疗的真谛,专程到城阳王京平老师处学习沙盘技术,学习分三个阶段进行,回校后积极参加平度教体局组织的沙盘教研活动,并利用周一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对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进行培训,购置了心理沙盘,开展小组团体辅导。
6.学校校本课程编委会于2009年12月编写了《心灵的对话》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材料
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材料
21世纪最大的财富是人才!而一流的人才必须有一流的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人才的基本要素。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深入,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人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压力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抽样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发达地区中小学生仅仅强迫症这一种精神病的患病率就竟然高达3.5%。强迫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其终身患病率为2.5%,全国目前约有3750万患者,强迫症可致精神残疾。专家说,强迫症首次发作多在青少年时期,不少学生自杀事件就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
由于心理疾病患者增多,对于处于人格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为他们的成长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专家们多次呼吁,社会、学校和家庭应高度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把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那么作为学校方面应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和心理素质的优秀人才呢?
一、认识到位, 高度重视
学校的领导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彻底改变那种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的态度。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更应是学生心理塑造者、维护者。要密切 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要充分的尊重、关爱、呵护每位学生,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为此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以校领导、班主任、授课老师、家长等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培训,适时渗透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在各个学科教学和各种活动中都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任。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为了使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我校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例如教师会、业务学习、评课等,结合校内外一些具体的案例,加强对老师们的心理健康理论、心理辅导技巧等的培训。另外,教务处、政教处等部门也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了对教师的教学考核的内容之中。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各科教学中已经形成特色,广大教师们能够适时地运用各种技巧、方法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
三、突出主导,激发主体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 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学校各项工作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上,分管领导都要反复强调、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效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去。因为后进生在学习、生活中比一般学生的压力大,时常产生明显的心理障碍;缺乏自信、社交困难、嫉妒孤独等。这就要求班主任第一要改变以往以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内心的困惑与烦恼,促进班主任与学生间的思想沟通。第二要求班主任随时注意调控学生的心理情绪,使学生真正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学生。第三要求班主任认真上好每一节班会课。因为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会课上、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目前,我校班主任基本上人人具备较好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沟通技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测试,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为我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四、分级设标,凸现特点
我们应当针对中学生各个阶段年龄特征和中学生在学习、情感、人际、青春心理以及升学压力等各方面的异同,在确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同时,又根据初一到初三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各年级的学习特点,分别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年级目标。例如,针对初一新生刚入校,新环境还不够适应,人际关系还比较陌生等问题,目标着重在如何帮助新生进行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上;针对初二已经适应了环 境,熟悉了老师和同学,而距中考还有一段时间,思想上存有松懈想法,目标着重在如何帮助学生面对新的挑战这方面,把握好初二这一过渡时期;针对初三的学生面临中考等问题,目标着重在如何对学生考试心理与考试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包括考试动机的激发与考试技巧的应用,帮助学生较好克服考前心理恐惧与焦虑,以便更好地在考场上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五、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学校的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立体教育,家庭的环境,父母长辈的言行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对家长进行心理知识普及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举办家长心理教育专题讲座,向学生家长宣讲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使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加强家校联系,初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学习,家长了解子女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达到协助学校开展教育的目的,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的教育起到最大的合力作用。